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8171次, 共1个帖子, 1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教师的书,还是学生的书? By放今老师
中级会员
UID: 89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9
帖子: 349
注册: 9/21/2014 2:10:0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8.00 金币
只看楼主 2016-11-05 16:57
教师的书,还是学生的书? By放今老师
今天想谈谈语文教材和读本的编写。
粗略看来,当下的教材编写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侧重于经典篇目和完整的知识框架,一种是侧重于学生学情和时代风尚。前者的好处是有传承,格局中正;问题是,也可能陈陈相因,视野狭窄。后者的好处是容易激发兴趣,新鲜活泼;问题是,众口难调,且容易跑偏。而如果把两种思路拧在一套教材里面,多半没有什么好结果。
应该说,人教社的新版语文教材是有眼光的。以高中为例,教材分必修选修,必修部分精炼持重,选修部分百花齐放。做到这样,已经很见功夫。
但是,犹有未尽。
必修教材先不讨论,这个不是一介草民操得了的心。
而选修教材和读本,搞大一统,似乎吃力不讨好。因为各地学情差异太大。而这恰恰是民间力量的生长点。
目前看到影响比较大的民间读本,如钱理群编写的“新语文读本”,严凌君编写的“青春读书课”,叶开编写的“最好的语文书”,马小平编写的“人文素养读本”,等等,多少都进入了课堂。
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些民间读本的编者,依然主要是教师和作家——说白了,还是专家。只有专家才能保证专业性,靠谱,这当然是对的。
不过,我自己作为教师,最近有些新的体会。
教师再了解学生,其眼光和趣味,仍然不等于学生的眼光和趣味。教师只能编出教师的书。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上面列举的这几种,都是良心之作,品位高,营养丰富,开卷有益。
不过,要说到贴近学生,我觉得还是差点意思。至少,不一定能够贴近我现在教的学生。
具体一点说,学生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学生。至少在我教过的范围内,没有一个学生是一张白纸。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我很难说清楚。但事实就是如此。虽然我们口口声声在感慨中国人不读书,但其实现在的中小学生,早就具有了各式各样的阅读体验,而且读得相当不少。
我平时会有意无意留心学生的课外阅读,日子长了,也算是对此略知一二。有时候瞎琢磨,也想从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来。不过就目前看,共性虽不是没有,但更显著的是差异。
可以说,读什么的都有,而什么都不读的,却几乎没有。
很惭愧,我自己读书是真不多。然而我敢说,读书再多的老师,也很难笼罩住学生的阅读范围。这里面不仅仅有数量的差异,更有代际的差异、个人经历的差异,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做老师的,很喜欢感慨一代不如一代。然而在阅读这件事上,我的感觉却是后来居上。固然我们可以指责学生心浮气躁、背离传统、过分西化,等等。但是,这么困难复杂的局面,并不是他们造成的。
学生中的杰出者,已经早早地担负起了本不必那么早就担负的责任。他们看起来嬉皮笑脸,吃喝玩乐,但内心深处的严肃认真,以及纠结迷惘,其实是很深沉的。
不要忘记,他们的时代,也是我们的时代。作为教师,我不过是虚长了几岁而已。命运并不会格外眷顾老人,就像也并不格外眷顾年轻人一样。世界只是这一个世界。只要我的脚还没踏进棺材,我就必然要跟后生们分享同样的时代风尚、面对同样的时代挑战。
经典好不好?当然好。文学好不好?当然好。但现在这个时代,早不再是文学经典的时代。然而但凡是语文专家编读本,就很难跳出这个圈圈。有的是压根儿看不见,倒也罢了。有的是想突破,但力不足,比如我,就会更难受一点。
文学经典当然有其永恒价值,但永恒价值如何激活,使之能够滋养当代的人生,这是一个大问题,大挑战。许多我们教师以为不言自明的东西,到了学生那里全都成了问题。然而这不是因为学生懒惰,而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懒惰。我们曾经的不言自明,在麻木轻忽之中,已经变成了自欺欺人。我们以为专业知识可以吃一辈子,殊不知,越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就越是容易折旧。
为什么要阅读?对抗折旧,可以算是一条理由。当然,对抗折旧,并不一定靠创新。有时候新的不一定管用,反而需要更旧的旧。何去何从,这就很考验人的判断力。而只读本专业的书,就很难获得这种判断力。
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教师和学生,必须合作起来,改变我们的阅读生态。这事儿是互助,而说到底是自救。
编写教材,编写读本,为什么不让学生参与呢?
前面提到的几种民间读本,在贴近学生这方面,恐怕还是叶开的语文书最有优势(虽然书名显然太浮夸)。据我所知,叶开编写这套书,伴随着他自己女儿的成长,因而小乔同学的贡献是很大的。如果有学生读了这套书获得了滋养、打开了眼界、启发了兴趣,与其说是叶开老师的功劳,倒不如说是小乔同学的功劳。至于这套书格外偏爱脑洞大开、信马由缰的文字,恐怕也不能说没有小乔同学的趣味在其中起作用。
这事儿很美妙。不过,一个小乔,还是太少。
按我的想法,一个编写组,至少得有几个阅读兴趣、思维方式不太一样的学生,男女搭配,然后师生一起凑成一套书。如果这里有一个组,那里有一个组,再争鸣交流一下,可就更好了。
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有编写读本的兴趣和能力。但要说那么多学生中,连三两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也未免太悲观。在这其中,老师依然是重要的。事要做成,就得有人组织协调,并负责到底,而这个角色,得由教师来担当。
平心而论,编好一套书,不容易。更有可能发生的是,老师学生折腾半天,编出来一套烂书。
不过,我没把这当作是名山事业。推远一点看,教材和读本,要在实用,起一时之功即可,大部分还是速朽的。难得有几部流传久一点,像《唐诗三百首》,其实有很多巧合和运气的成分。
我觉得过程比结果重要。编书的同时就是阅读、思考和写作,于师于生,皆有裨益。书编烂了,经不起检验,不过是没人看罢了。
没人看怕什么?
自己看了,没事儿偷着乐,此一种境界。
乐完再继续编,继续折腾,此一种境界。
然而空想太多,没有行动,则没有境界。故此文差评。
差评,还有兴趣跟我一起折腾的同学,请留言。
#1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8171次, 共1个帖子, 1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03-28 21:43:16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2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