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58382次, 共35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刘尧
注册会员
UID: 13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92
帖子: 82
注册: 10/1/2017 10:26: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0.30 金币
只看楼主 2019-07-09 03:29
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读书反馈帖发在这里哈!
#1  
新手上路
UID: 146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3
帖子: 13
注册: 10/2/2018 6:11:57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30 金币
2019-07-09 08:50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读《麦克白》
莎翁的剧在当时叫座,几百年后,世界上无数读者仍为之叫好。原因在哪呢?这魅力在于永远挖不尽:初读是一个起伏跌宕的故事,对白既通俗又有诗一样的雅致与节奏感,之后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我以前总觉得莎翁是批判李尔王、麦克白的,但现在觉得不一样了。莎翁始终隐于自身,既不宣扬什么,也不批判什么(这和我读托尔斯泰的《安娜 卡列尼娜》感受一样)。他让角色根据自身的处境自说自话,所以角色有了独立的生命。在时代的更迭中,这些角色引人深思,不失生命力。
抛开麦克白和他的夫人的身份,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人性的挣扎:当富贵、权势与忠诚、良心博弈,他们有纠结;他们在强烈的野心、欲望支配下,又缺乏足够强悍的内心,或者说,他们既因对金钱、名利占有的贪欲,作了罪恶之举,但他们又因之有罪恶感而内心不宁,心中的善还未完全泯灭;他们既想过着“平静”的生活,又对权势、名利起了贪欲。他们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大奸大恶之辈,当命运中的“女巫”也来引诱我们,我们焉能不受蛊惑?胡适先生所讲“不受人惑”,何其难也!他们,分明就是我们!这就是莎翁的伟大之处。
#2  
新手上路
UID: 149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
帖子: 25
注册: 10/7/2018 7:16: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35 金币
2019-07-09 12:13
回复: 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读《苏轼传》反馈:这个学期读完《苏轼传》,也听了有关苏轼的讲座,纵观苏轼的一生,我想用《孟子.尽心上》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2019-07-09 14:59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不论读了多少遍,苏东坡贬谪到黄州生活的片段,依旧是我最喜欢的。
      我有时想,倘若一个人长寿又健康,钱多到用不完,名声还很好,很得大家尊重,那么他多半是不想上天堂的,上帝又能给得了他什么呢?中国人和西方不同之处,在于多半存有我这样颇为庸俗的想法,追求现世生活上的满足,若是没办法去求来生幸福,也是希望下辈子钱多事少身体好。
      以上发表这么一段歪论,目的还是为了赞美东坡。最起码他生活在黄州这段日子,几乎填满了我对某种幸福生活的所有幻想。自己种菜,自己修水坝,自己耕田养猪,闲时去县城里喝酒,喝累了倒在路边的草丛里,伴着野花酣睡,若是这时见到些趣事,便记录下来,组成许多美好而有趣的句子……这样的日子过下来,我也不想去见上帝了。
      听过一些伪文艺青年常瞎唱:“且歌且醉趁年少”,这多半是为了表明某种态度,但里面看不出对自由的清醒认知,只流出一股子趁着年轻多耍流氓的浪荡。我想,真正爱自由的人,想去理解什么是自由的人,应该先读读苏东坡,特别是他生活在黄州的那段。
#4  
注册会员
UID: 159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5/10/2019 12:12:4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80 金币
2019-07-09 15:23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我是五月份加入共同体的老师,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苏东坡传》,读完这本书的感触是东坡真是一个全能的才子佳人,如能与其生在同一时期,我定是东坡的粉丝一枚,我要亲眼瞧瞧东坡英俊的脸庞;我要请他给我提首诗,细细品读;我要追随他一路到黄州,与其插秧栽果,对酒当歌,大地做榻,白云当被。
我被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圈粉,这全然是一名毫无缺点的能人。反之,同一时期的王安石在书中是历史的罪人,他不仅是性格上怪癖,王安石变法更是百姓颠沛流离的主要因素,是北宋走向衰亡的开始。看到林语堂先生对王安石的描述,这让我对王安石想进一步的了解,也想知道林语堂先生在写《苏东坡传》时参杂多少主观感受,我想这要从更多史书中去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读书的目的和追求。
#5  
郭晓云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历史
注册会员
UID: 14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4
帖子: 54
注册: 10/3/2018 11:05:3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5 金币
2019-07-10 05:28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苏东坡传》已经读完很久了,说实话我是很匆忙的读完的,尤其是后半部分,究其原因是我不喜欢这本书,我不喜欢林语堂对苏轼的几乎完美至圣的表达,而对苏轼其他或者说另一面的回避,这样的苏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神,中国的神已经够多了,造了这么多的神,结果并没有提升整个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平,反而是越来越糟,不说道德水平,单说文化,中国人现在有几人是能沉下心来读书的,文化素质之低下,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这样的现状有没有历史的原因?回溯过往,不难看出中国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正是这个历史的因素!
#6  
王婷
新手上路
UID: 153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11/29/2018 9:11:1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2019-07-10 06:55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6月份读书心得
《李尔王》这部戏剧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李尔决定让位,将自己的版图分给三个女儿,依据是让三个女儿说说谁最爱他?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根据这个给她最大的恩惠。大女儿、二女儿口蜜腹剑,三女儿忠实,不屑说甜言蜜语,落得远嫁他乡,她的两个姐姐却得到整个国家。李尔被这两个女儿赶出皇宫。戏剧如人生,即使在当今,依然有“李尔”这样的人,人性如此?
#7  
江苏通州实小 王玉兰
新手上路
UID: 158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4/27/2019 4:17:0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90 金币
2019-07-10 07:57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读完让人不禁扼腕!骁勇善战的奥塞罗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纯洁忠贞的妻子,甚至连请求做一次祷告的时间都不愿意等?而对充满嫉妒的旗官伊阿古的恶意诽谤却深信不疑呢?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奥赛罗的信与不信?他对苔丝狄梦娜的猜忌怀疑很大程度上源于内心的不自信也就是自卑心理。作为摩尔人,由于世俗的种族歧视,本不可与威尼斯白人而且是元老之女成婚,奥赛罗对于是否能真正赢得白人姑娘的爱、对于这段婚姻其实是缺乏自信的;他虽然取得了显赫的战绩,但对于年轻帅气的副将凯西奥,黑皮肤、厚嘴唇的他一定是自惭形秽的,这种自卑心理导致他轻信了依阿古的谗言,从对妻子执着的爱转变为怀疑再到疯狂的扼杀,最终真相大白挥剑自刎,酿成了这一悲剧。
悲剧的力量就在于引起我们读者的自我反省,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也有因为自卑而猜忌、怀疑的因子?是不是也曾因为这些不良因子而种下恶果?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无论时代和世事如何变迁,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奥赛罗》对人性的洞悉也仍然震撼并拷问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8  
许敏 内蒙古鄂尔多斯
新手上路
UID: 148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1
帖子: 21
注册: 10/6/2018 6:42:1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35 金币
2019-07-10 08:05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我知道这是本学期对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的终结反馈,我想回到序言,再次审读林语堂先生写作的初衷。你看他写道: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现在我能专心致力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 仔细看,林语堂先生是以“乐”为他写作的灵魂的,那么难免苏东坡喜欢的就是他喜欢的,苏东坡反对的就是他反对的。你要知道缺少了理性和客观的认知,会打很多折扣的,因此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不认为是最好的,可最好的又在哪里呢?
#9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2019-07-10 08:57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读书反馈:最近看莎士比亚的悲剧,怎么都看不出名堂,前几天跟一位朋友讨论了一下,他是被故事情节吸引,但看不懂,我也一样,要看一些评论可能会明白一些,一下让我感觉很多作品必须在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下去阅读,正好我刚看了余秋雨的《门孔》,里面提到王元化的评论,现准备看看,再看看各位老师写的,让不懂的自己能略懂,这就是人文行读带给我的改变,发现自己的不足很多,不学不行。
#10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19-07-10 09:29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6月读书反馈
很惭愧,如果不是讲坛,我是不会仔仔细细的阅读戏剧文学作品的,这个学期要求的是读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读下来有一些感触。
1、语言上,莎翁作品的语言广博富有变化,讲究修辞。和以前读过的戏剧作品《雷雨》、《茶馆》、《等待戈多》不同,莎士比亚作品当中人物的语言像一首首抒情诗,感情浓烈,具有张力,又富有哲理性。当罗密欧与朱丽叶相遇时,一见钟情使两人互诉衷肠,不吝于对爱人的赞美,而在品味着爱情的甜美中,哲理性的言语又充盈于其中,“充实的思想不在于言语的华丽”“恋爱的使者应是思想”“富丽的宫殿里,会容纳着欺人的虚伪”。而相对来说,虽然《雷雨》《茶馆》也属于舞台剧,但是它把要表达的主题完全融入日常化的语言中,而《等待戈多》更是通过两个流浪汉之间无意义的对话表现世界的荒诞,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2、情节上,《罗密欧与朱丽叶》安排得很紧凑,两人是在凯普莱特家的舞会上结识,可谓一见钟情,感情浓烈,而和它内容相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则不同,梁祝之间完全遵照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东方更含蓄,西方更直接。文章读得太浅,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歌德曾赞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我想是最适合不过了。
#11  
新手上路
UID: 161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2
帖子: 32
注册: 7/9/2019 1:08:5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20 金币
2019-07-10 10:49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苏东坡传》读后感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刚刚读完卷一童年与青年,感受最深的是林语堂对苏东坡文学特点的分析。一方面林语堂认为“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具有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为了解释“真纯”,林语堂引用了苏东坡的原话“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长行于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实核心就是做文章要自然、清新,突破陈规,真实精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妙情思,不需要刻意雕琢。这样“纯真”的文章才可以使读者快乐。由于不拘常规,才可题材广泛,无论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谈生活琐碎都可以妙笔生花、左右逢源。当然这与苏东坡广博的知识储备、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纯净无染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中透射出来的那一股浩然正气是有密切关系的。林语堂评价: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12  
新手上路
UID: 14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7
帖子: 47
注册: 10/6/2018 5:28:2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45 金币
2019-07-10 11:35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人的命运,很难说得清,今天你好,明天他好。顺利时,人是不会认识到将来有一天会倒霉的,因为下意识的不愿去想。如果这时人忽然出了点事,落魄了,或许就有机会窥见自己的本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看到东坡穿农人的服饰,跑去筑坝打井,还结交僧道,钻研佛学,就知道他此刻已然想清楚,自己要怎样去过日子。苏东坡传里详细描述了苏东坡离开黄州时的心境——曾徘徊数十日,但也念及“皇上一片心意”,才不得已离去。
    他不是勾践,做不到卧薪尝胆,却是曾子,可以安贫乐道。人生的选择因为个人意志的不同,总会变幻莫测,所以“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人自己造成的,但可惜的是,即使如苏东坡一般,看透了,想明白了,依旧没法控制人生。人生如梦,不如一樽还酹江月。
#13  
叶娉婷贵州省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1
帖子: 71
注册: 10/6/2018 7:51:5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35 金币
2019-07-10 12:52
回复: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到二十一章,发现林先生在传记中引用苏东坡的作品,诗最多,文其次,词最少。苏东坡在文学史上确实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全才,但大家对他的词更为称赞。我不知道林先生为何引诗大于词?而且宋朝也是以词为代表,虽然宋诗也很有名,但是"唐诗宋词"已经成为经典。我推测林先生是想向读者展现更完整的苏东坡,既然大家对他的词非常熟悉,那么就更应该从大家不熟悉的诗中,给读者看到全面的东坡先生。
        林先生认为,苏东坡能够从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是因为皇上不想杀他,还有太后遗言。林先生说,仁宗的皇后,她一向支持苏东坡,她死前曾对皇帝说:“我记得苏东坡兄弟二人中进士时,心地很高兴,曾对家人说,他那天为子孙物色的,两个宰相之才……我是不中用了,你可别冤枉好人,老天也是不容的。”
        苏东坡从乌台诗案里死里逃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人生。到黄州之后,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从而转向了宗教。他在佛教与儒家思想当中,找到了平衡点。在田园农家生活中,在和睦的邻居当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比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小序中就说:"三月七日,沙湖2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苏东坡,将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他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仍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苏子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苏子在黄州悟出的独到的人生。
#14  
新手上路
UID: 150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8
帖子: 8
注册: 10/29/2018 12:05: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55 金币
2019-07-10 13:26
回复: 2019年6月读书反馈帖
通过阅读林语堂先生笔下的《苏东坡传》有些部分刷新了我的认知,也颠覆了我的认知,就像林先生对王安石的认识与评价。当然,我相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相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评价,我们应该尊重。读《苏东坡传》我不仅认识到一个具有豪情,诗情,痴情的苏东坡,还认识了一个热爱生活的苏东坡。生活里的苏东坡居然是个美食家兼厨子,他自己酿酒,自己制墨,种地,做家具,生活也许有不如意时,但他仍把生活过得如此惬意,我想正是他的这种对人对事的态度成就了他豪放的诗情。也唯有真正才学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自信,这正是大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诗和远方始终在心中。
#15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58382次, 共35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04-18 13:12:44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