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本主题被查看73740次, 共42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2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shasha000
新手上路
UID: 166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6
帖子: 46
注册: 3/1/2020 9:35:24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6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29 13:49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美国人已把1955年之前的脊髓灰质炎肆虐的夏季淡忘,未来,很多人也会逐渐淡忘2020年的新冠肺炎爆发的春天。
这本书的格局,已经超过了医学的范畴,涉及了慈善、媒体、政府管理等方方面面,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有很多,但最让我震惊的的就是美国的慈善。
作为红旗下成长的我,很难想象这样一场人类与病毒的竞赛,居然由一家基金会主导,经费全然来自于募捐。史无前例的斗争即将打响,这场斗争需要时间和金钱,战斗由国家基金会打响。声势浩大的对抗起源于罗斯福总统的患病,有时不得不感叹于命运的安排,正是因为罗斯福先生的不幸,与脊髓灰质炎的对抗在基金会的主导下,成为了美国全民运动。基金聚集了一群优秀的领导者、媒体人和更多的科学家。对于这个未知病毒,人类毫无还手之力。这些“病毒猎手”为收获生命,努力追溯它的源头,研发疫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寿命大幅度提高的原因,疫苗是极为关键的。研制疫苗的的过程及其艰难,无数的英雄为之奋斗,乔纳斯•索尔科、阿尔伯特•萨宾、约翰恩德斯…… 欲望、争斗、排挤交织其中,这也许就是美国人所崇拜的英雄,不完美却真实,这也许就是美国精神,个人立即精神。时至今日,我们行走不必恐惧,是因为他们驱走恐惧!
致敬!
#16
大
中
小
shasha000
新手上路
UID: 166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6
帖子: 46
注册: 3/1/2020 9:35:24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6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29 14:01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美国人已把1955年之前的脊髓灰质炎肆虐的夏季淡忘,未来,很多人也会逐渐淡忘2020年的新冠肺炎爆发的春天。
这本书的格局,已经超过了医学的范畴,涉及了慈善、媒体、政府管理等方方面面,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有很多,但最让我震惊的的就是美国的慈善。
作为红旗下成长的我,很难想象这样一场人类与病毒的竞赛,居然由一家基金会主导,经费全然来自于募捐。史无前例的斗争即将打响,这场斗争需要时间和金钱,战斗由国家基金会打响。声势浩大的对抗起源于罗斯福总统的患病,有时不得不感叹于命运的安排,正是因为罗斯福先生的不幸,与脊髓灰质炎的对抗在基金会的主导下,成为了美国全民运动。基金聚集了一群优秀的领导者、媒体人和更多的科学家。
对于这个未知病毒,人类毫无还手之力。这些“病毒猎手”为收获生命,努力追溯它的源头,研发疫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寿命大幅度提高的原因,疫苗是极为关键的。研制疫苗的的过程及其艰难,无数的英雄为之奋斗,乔纳斯•索尔科、阿尔伯特•萨宾、约翰恩德斯…… 欲望、争斗、排挤交织其中,这也许就是美国人所崇拜的英雄,不完美却真实,这也许就是美国精神,个人立即精神。时至今日,我们行走不必恐惧,是因为他们驱走恐惧!
致敬!
#17
大
中
小
hongyvqiu
洪雨秋-麦芽
注册会员
UID: 166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3
帖子: 53
注册: 3/1/2020 7:12:5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29 14:17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不是很明白要求。那么就从和上回不一样的角度来谈一下这本书吧。
脊髓灰质炎在上个世纪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是噩梦,因为伤害的是他们的孩子。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当病痛来时,他只能承受,甚至是无助。而他们的父母——深爱他们的父母却痛至骨髓。因为他们可能白发人送黑发人,即使挽回孩子的生命,也可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今后的生命里离开健康人的行列。这种痛苦有时更深更痛。
而在发明疫苗之前,脊髓灰质炎已隐隐有向成人扩散的趋势,患病的人的年龄阶段正在上升。同时,孩子依然还是患病的主体。这也让社会陷入了更大的恐慌当中。“恐惧最大的力量来自人的内心的恐惧。”当一个社会形成一股恐惧的力量的时候,那种场景确实想想都可怕。
这和目前的新冠有很强的相似性。只是新冠的发病更快,传染性更强,覆盖的人群更广,患病的途径更难测,致死率也更高。这也让现今的世界陷入了同一种恐惧当中。
从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来看,要完成一个成功的传染病的疫苗的研发,是非常艰苦也是非常漫长的。在罗斯福没有患上脊髓灰质炎之前的人们,更多的也是靠“自愈”,挺不过去的,只有认命。铁肺是个奢侈品,也是稀缺物,能用得上的太少了。从这个方面来看,有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导性人物患病未曾不是好事。而我们目前来看,也缺少这样的“领军人物”来引导对疫苗的研发。
假设没有罗斯福亲身患上脊髓灰质炎?只是他的孩子呢?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脊髓灰质炎也好,对慈善业也好,对美国的百姓也好,对世界的儿童也好。
这个变化可能是我们无法回答,也是不愿回答的。用“人生没有如果”来回答真的太苍白了。
#18
大
中
小
hongyvqiu
洪雨秋-麦芽
注册会员
UID: 166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3
帖子: 53
注册: 3/1/2020 7:12:5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29 14:20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不是很明白要求。那么就从和上回不一样的角度来谈一下这本书吧。
脊髓灰质炎在上个世纪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是噩梦,因为伤害的是他们的孩子。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当病痛来时,他只能承受,甚至是无助。而他们的父母——深爱他们的父母却痛至骨髓。因为他们可能白发人送黑发人,即使挽回孩子的生命,也可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今后的生命里离开健康人的行列。这种痛苦有时更深更痛。
而在发明疫苗之前,脊髓灰质炎已隐隐有向成人扩散的趋势,患病的人的年龄阶段正在上升。同时,孩子依然还是患病的主体。这也让社会陷入了更大的恐慌当中。“恐惧最大的力量来自人的内心的恐惧。”当一个社会形成一股恐惧的力量的时候,那种场景确实想想都可怕。
这和目前的新冠有很强的相似性。只是新冠的发病更快,传染性更强,覆盖的人群更广,患病的途径更难测,致死率也更高。这也让现今的世界陷入了同一种恐惧当中。
从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来看,要完成一个成功的传染病的疫苗的研发,是非常艰苦也是非常漫长的。在罗斯福没有患上脊髓灰质炎之前的人们,更多的也是靠“自愈”,挺不过去的,只有认命。铁肺是个奢侈品,也是稀缺物,能用得上的太少了。从这个方面来看,有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导性人物患病未曾不是好事。而我们目前来看,也缺少这样的“领军人物”来引导对疫苗的研发。
假设没有罗斯福亲身患上脊髓灰质炎?只是他的孩子呢?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脊髓灰质炎也好,对慈善业也好,对美国的百姓也好,对世界的儿童也好。
这个变化可能是我们无法回答,也是不愿回答的。用“人生没有如果”来回答真的太苍白了。
#19
大
中
小
李杏莉洛阳
注册会员
UID: 161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7/10/2019 1:18:1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1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29 14:33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4月《他们应当行走》读书反馈:
李杏莉
脊髓灰质炎作为上世纪的恶性流行病,人类研制疫苗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中伊丽莎白˙肯尼的经历让我觉得五味杂陈。她就是一个乡村护士,还因为没有正规的学历和虚假夸大自己的治愈率而备受诟病。但她确实健壮而热情,在护理病人方面也确实有自己的经验。她认为肌肉痉挛就尽可能通过热敷让肌肉舒展。不管医生和专业机构是否认可她的水平,但患者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病情的好转。当她找到奥康纳所代表的专业机构想获得支持时,没想到奥康纳拒绝她的理由主要是她性格过于独立,她骄傲的要求奥康纳只提供资金,却不要插入任何具体的事物,这也是骄傲的奥康纳不能接受的。合作失败肯尼黯然离开,脊髓灰质炎的战场交给了别人。这让我想到奥康纳所在的基金会的使命到底是挽救患者的生命治愈他们呢,还是仅仅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和脸面?如果医生和护士要屈服于金钱和权力的话,他们的专业性和职业责任感如何保证?
如果流行病疫苗的生产始终跟利润联起来,那这次新冠的疫苗恐怕也会经历漫长的时间。疫苗研发时间长、利润薄,能不能大规模生产跟疫情的发展有极大的关系,但又跟人们的生命密切相关,政府、基金会、个人、公司该怎样协调才能加快疫苗的研制生产及使用,这本书里的事情依然在今天上演。认真读读很有启发,很多今天觉得很难的事情其实很早就有范本了,不一定全盘学习,但至少可以借鉴。果然读史使人明智!
#20
大
中
小
袁利洁银海学校
新手上路
UID: 14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7
帖子: 47
注册: 10/6/2018 5:28:2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4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29 14:52
回复: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4月读书反馈: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是充满痛苦的活下去,还是拥抱死亡,这似乎永远充满争议的话题。 斯耐特从患上小儿麻痹到死亡,在铁肺里生活了18年,在旁人看来,这样的生活充满了不幸,但或许对于斯耐特自己来说,每一天尽管肉体上煎熬,但正是因为明白,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所以每一秒都显得那样可贵。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过好当下这一秒。这样,当知道最后期限时,无论如何选择,我们都能够坦然面对。因为无论期限在哪一秒来临,我们都可以说——我体验过、努力过,虽然这辈子有很多未完成的事,也有很多遗憾,但这就是我的一生,完整的、独一无二的一生。
#21
大
中
小
韦春玫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29 15:28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他们应当行走》读书反馈
在科学家们努力解开脊髓灰质炎的谜题过程中,大众总是会一旁纷纷猜测:是什么引起的?有什么方式方法来预防或治疗?当时做研究的索尔克就接到无数的信件,千奇百怪的想法让人大开眼界,忍俊不禁。但没想到的是时至今日,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在眼前,特朗普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向体内注射消毒液或许可以消灭新冠状病毒”这样让人惊掉下巴的言论,虽然事后解释说这是对一些记者的嘲讽,但是仍然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除此之外,还有祈祷上帝,认为上帝已经赶走病毒的种种看上去很荒谬的做法时,我不禁在想,在当今社会,公共通识教育普遍的缺失,公共通识教育不应该被束之高阁,而应该要走出象牙塔,走进千家万户。
关于公共通识教育的概念,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先贤们就认识到,若要培养经国济世之才,就必须传授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在这六门基础科目中,有一半内容属于公共通识教育的范畴。西方的教育家,也十分重视公共教育的,在他们提出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和通识教育等办学理念中,无一例外的非常看好公共教育的功能。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公共通识教育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重视。
一个好的现象是,我们的国家已经在这方面逐步加大了力度,比如各行业及各部门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让金融教育走进千家万户”、“防控知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国债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公共法律服务走进千家万户”等等等等,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活动之后产生的相关效应,至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本应是专业人士才能了解到的知识,这就是公共通识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应该更为系统的、科学的、统筹的开展这样活动,才能达到公共通识教育本应达到的目的。从而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少一些诸如“注射消毒液消灭病毒”这般的论调。
#22
大
中
小
tzsxwyl
江苏通州实小 王玉兰
新手上路
UID: 158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4/27/2019 4:17:0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9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29 23:25
回复: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让我看到了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艰苦卓绝的努力。上至对这场抗击脊髓灰质炎斗争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罗斯福总统,下至第一个接受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勇敢的小男孩,无论是民众一毛钱公益行动的热忱开展,还是病毒学家之间尽管有纷争、有恩怨、有分歧,却竭尽全力、孜孜不倦的研究,人类最终还是打赢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战斗的胜利。这场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应该被我们铭记!
#23
大
中
小
郭冬梅2021
新手上路
UID: 16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7
帖子: 37
注册: 3/31/2020 3:17:1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30 02:45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读书会推荐的这本《行走》,看了两章,就放下了。这个月一直着迷的读《文学回忆录》,上下两册加上后来的《补遗》,三本书,对于木心先生的眼界、格局,连在梦里都是他的只言片语。
对于这次武汉肺炎,瘟疫全球蔓延,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生命留在了春天,前两个星期,每天心情都特别多憋闷,朋友圈发了一些和真相有关联的启示、评论以及图片,我爸、小妹都进行了文革方式的批判,一言难尽。每天我家老爷子就是新闻联播取得信息,小妹就一个仇美大侠。在这场瘟疫横行的情况下,真的是不同言论、观点的人们走在了一起,家人都很可能分道扬镳,文革哪里结束了,一直还在毒害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二元论、阴谋论横行,跟随魔鬼的人们哪里还有良知、、正义、同理心。想起了木心先生的一句话,“肉体的归肉体,思想的归思想。”
《行走》这部书中,美国人可以把脊髓炎的产生、发展、中间的许多真相一一陈列,敢于剖析。我们的真相何时呈现,谎言何时不再迫害真相。方方日记不过是记录了自己身边的一些事实,如此大字报形式的谩骂、围攻。颠倒黑白让有尚有良善的人们心寒。
#24
大
中
小
liuyong
注册会员
UID: 11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1/2015 5:35:1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30 15:51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麦卡锡主义甚至会差点严重影响到索尔克的骨髓灰质炎研究,只是做研究的他在强大的民族主义阴影之下也只能无助地焦急,而这一切发生在备视为自由灯塔的美国。当然冷战背景要负些责任,不过也能从中看到自由主义中也会夹杂着民族主义的成分。其实方方日记产生争议以来,自己支持方方,不过有时也会思考反对者提到的民族主义诉求,虽然在方方日记无法产生他们提到的那种影响。
可仍然会纠结民族国家背景之下的自由主义是否也会有限度?如何确定这条边界?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会有些混乱。
#25
大
中
小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30 20:59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在外总是时间不够用,不小心又晚交了读书反馈。珍惜平台,珍惜人文!
全球疫情,想起往事。他们应该行走,讲述了漫长的抗疫过程。人类在不断探索中进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敬佩他们一群人最一件事的执着于坚持。同时我想的更多的是中国的中医文化。在中医理论里能够持之以恒,坚持研究下去,是不是也能克服疑难病呢?……
#26
大
中
小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30 21:05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在外时间总是不够,不小心又超时了,奇怪怎么交过得看不见呢?重新提交一遍吧。
全球疫情,想起往事。他们应该行走,讲述了漫长的抗疫过程。人类在不断探索中进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敬佩他们一群人最一件事的执着于坚持。同时我想的更多的是中国的中医文化。在中医理论里能够持之以恒,坚持研究下去,是不是也能克服疑难病呢?……
#27
大
中
小
王一涵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1 14:11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关于骨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好还是活病毒疫苗好的问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从索尔克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推广到萨宾疫苗的流行,再到2000年重新回到索尔克疫苗的使用。不禁让人反思,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到底怎样才算充分?我们对于病毒、疾病的了解多长时间的时限才算足够?我们对于科学实验、科学结论的认可有该抱有怎样审慎的态度?现在各国各个机构在研发新冠疫苗的过程是否也在重复当初竞争的老路?还是会及时的成果分享,为了同一的目标而努力?
#28
大
中
小
郑小冉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4 09:53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很是惭愧,事多繁杂,近来未曾认真阅读。所以,作业是鞭策,也是向其他老师学习的好机会。
湖北再过一天就要开学了,学校里紧锣密鼓地在筹备开学事宜。身处疫情风暴的周边,深知疫情对人心理的影响。老师们习惯了网课也有点怀念教室的真实;同学们抱怨网课却每日坚持6:40打卡,痛并快乐着……
随着开学的临近,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人往往在极端环境下才能悟出人生的真谛。应该行走的他们带给正在行走的我们,绝不全为痛苦,死亡,绝望;而应该是生如夏花之绚烂地勿负此生。
推荐大家去B站打卡陈坤的《行走的力量》
#29
大
中
小
陈蓓蕾
新手上路
UID: 162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9
帖子: 9
注册: 8/23/2019 7:34: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9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4 11:21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真的很抱歉,由于本月已经开学,一没留神,觉得一本书读过之后,如不是真正的打动我,不会再看第二遍。
《他们应当行走》第一遍初读之时联想到我的父亲,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有着开学之初各种错综复杂的事情之时,就失去了能细读的耐心和新鲜感。
我想,在我方便之时应该会重读一遍吧。
#30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73740次, 共42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2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5-04-18 09:43:57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5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128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