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2020年5月分享交流
本主题被查看65608次, 共37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2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20年5月分享交流
王凤琼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29 14:34
回复: 2020年5月分享交流
听樊阳老师人文行读课程理念与实践感受
特别是有关博物馆行读这一主题,以前去博物馆就是走走看看,属于看热闹的类型,但最近听了杨振宇的讲座,《艺术的故事》原来懂得一点艺术的背景,人物的故事,有一点点欣赏与辨识的眼光,博物馆是很有去头的地方,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去时是出于名气与到此一游的心理,觉得没看头,也看不懂。上次去三星堆博物馆,专门请了导游,出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感慨,这是进博物馆最有意思的一次,因为通过导游讲解,我们看到文物,特别是相似文物背后的内容,似乎在触摸历史的温度。樊老师说,在哪里坐而论道,在哪里拍照,都有讲究,如果我也有机会跟樊老师来场行读,定会比请导游讲解更爱走进博物馆。忽然有种冲动,去很多的博物馆,去唤醒历史,重温岁月。
#16
大
中
小
刘显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29 14:41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整合”本身,是一个有趣的词。恰如吃饭,要五味调和,荤素搭配,吃起来会更有味道。好的学习内容整合,也是如此。在多年前,我曾以为整合就是“拉郎配”,只要看到内容和内容间有关联,就可以扯到一起,变成一堂课,且自命得意的认为,我也做了课程开发。后来读了《课程论》,才理解了自己的肤浅,从此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心存敬畏,不敢在随意做改动。前几年,群文阅读兴起,我也跟风做了多次试验,发现文章的整合里有大学问,不是说一起上就可以一起上的。恰如把辣椒和哈密瓜都是好东西,但我不认为可以把二者做成一道菜。以至于便想着法的找突破口。后来有了“主题式”,“写作手法”等多种形式群文阅读整合的探索,记得当年还在老人家的鼓励下,写了篇文章坐记录。如今,又重听他人关于“整合教学内容”的思考,便把旧文翻出来,一不小心就发现了其间的疏漏之处,不由得大喜。接下来再做“整合”,或许就会有些新东西了。
#17
大
中
小
袁利洁银海学校
新手上路
UID: 14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7
帖子: 47
注册: 10/6/2018 5:28:2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4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29 15:17
回复: 2020年5月分享交流
5月讲座反馈:
道歉之所以需要勇气,是因为,它减弱了教师的权威,带来了不确定性,而老师不知道失去了权威改如何面对这种不确定性。
这个做法的前提是孩子也会爱老师、并有一定的觉察、组织能力,应该不适合低年级孩子。像举的例子中,出现常规混乱的情况时,如果孩子并不爱这个老师,也没有同学出来组织,孩子们也没有察觉到这带给老师的伤害,或者察觉到了却不知道怎么做,那会是一种怎样的走向?
#18
大
中
小
韦春玫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29 17:02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5月24号,听了三位老师的关于整合的教育探索,对新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很有感触。冯乾老师从他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提出了“新技术整合进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有效”的问题,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有一点点疑惑的。前几年我们县举办语文优质课比赛,其中有一个老师上课思路很清晰,有激情,能很好地把控课堂,在对学生的引导上也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因为没有使用新技术,很遗憾地没进入决赛。当时我就想,语文教学难道就一定要使用新技术才能证明一位老师的能力吗?不可否认,新技术在课堂中的确有着优越性,它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它不能代替老师,因为好的课堂是一个有新东西生成的课堂,老师在课堂中会因为学生的不同表现来建构课堂,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很多老师在上课喜欢用PPT,初衷是好的,但是可能会陷入满堂照着念的尴尬的局面,尤其是在做幻灯片时,什么都想往上添加,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他们只是被动地获取信息,根本无法转化为内需,一节课下来,老师没有激情,学生也是呆滞的。我个人认为,新技术走进课堂固然是很好的,也是必要的,但不一定每节课一定要使用,真正要想有所得,有所获,老师还是应该苦下功夫,去钻研学生,钻研文本。
#19
大
中
小
tzsxwyl
江苏通州实小 王玉兰
新手上路
UID: 158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4/27/2019 4:17:0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9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29 23:56
回复: 2020年5月分享交流
5月讲座反馈:
特别欣赏郭晓云老师关于历史和文学阅读整合的实践。我们都知道,知识不是单一的,学科间没有壁垒。对于文学作品,往往需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去解读,它可能涵盖了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等诸多学科内容;而谁又能说数学学习中不藏着逻辑的、美学的、甚至艺术的等其他元素?一个学科老师能不局限于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从全人培养的高度来整合设计教学内容、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关于郭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我相信能给孩子打下良好的精神底子!播下种子、精心耕耘,收获定有时!
#20
大
中
小
liuyong
注册会员
UID: 11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1/2015 5:35:1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30 13:04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刘显老师的讲座给我的触动很大。虽然自己在不愿意当班主任的情况之下还是接任了班主任,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以任课老师的身份和学生打交道。虽然如此,还是免不了和学生发生冲突。如何处理这些矛盾,不仅会影响老师和学科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是学生直接效仿的一个对象。教书这几年,真的很少见到会主动和学生道歉的老师,道歉或许真的是很重要的一步。
#21
大
中
小
罗慧萍
注册会员
UID: 148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6/2018 6:34:4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30 13:49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本月的分享真是精彩纷呈。
5月10日,刘显老师分享了他当那个小班主任的精彩故事,印象深刻的是他自我批评“向学生道歉”:“一个不会犯错误的老师是走不进学生心灵的。”让学生学会给老师提意见,使学生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增强自信,学会学习。他说,靠权威建立起来的有序是难以持久的,它不是学生的自觉行为,而是迫于别人的压力,只有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后才能持久,才能变成自己永恒的动力。说得真好。建立在民主的、相互尊重的班集体和建立在威权基础上的班集体在管理和效果上是很大不同的。刘显老师说:“教师在帮助学生改进自身问题时,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调动群体的力量,寻求同学们的帮助,用良好的氛围去帮助学生。以后我陆续的接触到许多情况特殊的孩子,我总会想到采用这种群体治疗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在一种民主的氛围中,让孩子们自我管理,互相促进,远远超过老师事无巨细和面面俱到。他说:“我认为老师对待弱者的态度,是一个指向标。学生会根据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来感受这个老师的不同。”这一点很有同感,学生家庭背景可能千差万别,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学生可能在生活中受到某些不良影响难免有一些嫌贫爱富、倚强凌弱的表现,但在老师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这对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对学生的成长一定会有其积极的意义。刘显老师虽然年轻,但因为爱读书、爱思考,在教学工作中总有那么多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
另外,大家在分享交流中多次提到读书,这一点真是戳中了我们这个团队的灵魂!许多老师交流了自己领读的感受,收益不小啊!
狄鹏老师也为我们分享了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对我,这可完全是我的知识的盲区。但听了狄老师十分精彩的讲解不只增长了知识,更被狄老师她那种对知识的理解、态度以及逻辑的力量所征服。所以,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老师他如何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来启迪自己是比“教”更重要的事。
本月收尾的绝响当然不能不说是樊阳老师的《行读万里化春风》了,这次的讲座可真是货真价实的干货啊,如何做行读,如何像樊阳老师那样做,可能大家困惑不少。这次的讲座,特别全面、细致、具体,他讲座的录音已进行了整理,我已录屏,希望能看到全面的文字。在讲坛,总是伴随着喜悦、进取和收益。
#22
大
中
小
王一涵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31 05:03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刘显老师分享感受
刘老师讲座的题目起得真好!《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也在购物车里了。我们日常的教学常常陷于琐事,就事论事,要分输赢,要分强弱。刘老师分享中说出有限的和无限的游戏这两个分类的时候,真是让人一下子能跳出圈子重新去看待与学生的相处、教育的目的,也让我思考处理亲密关系的方法。有种点醒梦中人的感觉!
我现在所在学校没有班级评优这样的活动,但在以前工作的学校,因为带的是年级成绩最好的班,班级评优的压力也很大。刘老师关于自己班级情况的介绍也让我重新去反思自己以前带领班级的做法是否得当。我希望学生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有高要求,希望评优是做好自己自然产生的结果。可这个过程中6年级的孩子能理解多少呢?
总之,在刘老师讲座分享中感受到的从容、耐心、平等的力量真美好!
#23
大
中
小
叶娉婷
叶娉婷贵州省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1
帖子: 71
注册: 10/6/2018 7:51:5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31 11:49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五月反馈:
每一次聆听樊阳老师的讲座,都是一次深入学习。虽然认识樊阳老师、人文行走团队已经有三年,自己也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行读活动,但是此次讲座,樊阳老师是非常详细向我们讲解人文行走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高大上、不可触及,我之前所实践的行读也只是作为“活动”来开展。聆听这次讲座,对行读课程的设计有了一点认识:1、作为课程一定要有主题、有逻辑、有思考、有价值;2、每次行读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它应该可以在纵横或者多纬度中任意驰骋;3、行读课程的设计要有清晰的脉络;4、行读课程设计中特别强调思辨性、场面感,在文学与现场中穿越。
樊阳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值得反复聆听、消化,得慢慢悟,更应该在实践中总结。
#24
大
中
小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31 12:11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语文教学,总是达不到自己希望的样子。听了讲坛三位老师@郭晓云 @冯乾 @张莎莎的精心准备 ,收货非常多。离开了读书的语文多实属悲哀。枯燥的背,机械的使用技巧,完全失去了学语文的目的和积极性。我们都不想教,孩子怎么能想学呢?老师是天天教一些答题技巧,而忽略了文本的内容,情感的培养,美学的熏陶,语文课会变成学生最讨厌的课。
正合适教学,容语文与其他科的联系,尤其是语文历史不分家,才能使语文有例可说,有理可寻。我觉得语文的对象介质是文本,但现在其实学生成长的环境,对于文字的敏感度下降,这是现实,然后一定程度上用视频画面文本,可以起到勾连的作用。语文老师不能容课,语文就完了。
#25
大
中
小
云南昆明和志茹
注册会员
UID: 15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3/29/2019 10:39:1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31 12:37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讲座反馈】
本月的讲座,郭老师的讲座令我想得多了一些。郭老师说历史课读《四世同堂》,并且让学生写读后感。这样的学习颠覆了我对以往历史课的认识。说实话,我所认识的历史课没意思透了,就是背书、考试,公开课就以表演为主。就连报考历史系专业,看起来都是多么可怜可悲,仿佛这就意味着“没出息”。可是郭老师的课,告诉我:语文不是万能的,文、史、哲,都能从各自的角度培养人。想到这里,我想到了项目学习。那么,将来备课室会不会像以年级为单位的办公室一样,一个项目学习的设计可能会涉及多学科知识,多学科协同备课、上课,会不会普及?这个也许是可以思考的。
#26
大
中
小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注册会员
UID: 149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7/2018 9:52:3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6-04 13:22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刘显老师的分享心得:
刘显老师的班级管理的讲座爬楼听完,刘老师的平和、理性让我十分感动。刘老师面对班级的问题,价值取向的问题,静下来冷静分析,本身就是一种情怀。很多时候,情怀谈多了,就觉得失之于感性。但情怀与理智绝不矛盾,坚信一件事情的正确并且坚持下去,何尝不是一种情怀!
#27
大
中
小
冯乾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6-04 13:31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5月24日讲坛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整合”交流活动,这次这一次交流互动听下来给我的感受是整合不仅仅需要合适,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观念去面对新科技和新兴事物。
#28
大
中
小
冯乾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6-04 13:32
回复:2020年5月分享交流
5月24日讲坛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整合”交流活动,这次这一次交流互动听下来给我的感受是整合不仅仅需要合适,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观念去面对新科技和新兴事物。
#29
大
中
小
胥江
注册会员
UID: 165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2
帖子: 52
注册: 12/30/2019 2:33: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6-04 13:39
回复: 2020年5月分享交流
刘显老师的分享中有一处让我感动,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教师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说“不知道”,是一个大的勇气,也是重要的教育智慧。我们面对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爱,培养起他的自信心啦,然后专注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0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65608次, 共37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2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5-04-18 09:43:58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5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064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