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47338次, 共41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2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9月讲座分享反馈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2020-10-01 12:51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行读分享
刘老师:
1.学生在当地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整理出答案
2.行动的意义就在于打通学科壁垒,不要限于人文。关于一个景点,画问题树,头脑风暴各类问题。
3.常识类问题的设置。如怎样参观唐代寺庙?
洪老师:
4. 行动前,通过关键书目来确定语境,确定主题。
5.行前准备不应只是带领老师的任务,也是所有学生做的。只有行前资料的了解和积累,才能在现场激发良好的讨论效果。
6.当知识点足够丰富、细碎、又怎样抓主要矛盾,确定主线?
罗老师:
7.某一地点,放在历时时间线中,贯穿起来。
8.观察地理环境的变化
感受到了行读课程设计的烧脑、对各学科知识积累的要求、打通贯连能力的要求。假期要把讲坛的文章集合一起再来学习!
#16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2020-10-04 21:04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怎样开阔一个孩子的视野?
      一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有的人,即使走遍东西国度,甚至跑到南极去看企鹅,所增长的也只是一些固定的知识,而没有实现认知上的超越。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二
      在回顾讲坛郭老师的讲座时,听到她喜欢用画地图和时间轴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历史,很受启发。所谓开阔视野,不就是在看待一个问题时,可以站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宽阔的角度去思考吗?郭老师从地图的角度,通过地理环境的不同来引导学生思考东西方文化形成的原因,又从时间轴的角度,进一步梳理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走向。学生思考问题时,首先就站在了一个宏大又深刻的视角,去看待东西世界的变迁。
      这样的孩子,不就是视野开阔的孩子吗?
      三
      到当下,许多人都具备了周游天下的条件。但我想,《论语》里那句话,换个说法依然适用:行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行则殆。
      四
      一个视野开阔的孩子,首先应该有一颗敢想敢问的头脑吧!
#17  
注册会员
UID: 161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7/10/2019 1:18:1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15 金币
2020-10-04 21:48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9月《梅花岭记》讲座反馈
李杏莉
本月的分享都特别精彩,群里的讨论也比较充分,所以我想写写讲座。讲座在周六,恰逢 我每周六晚上也有课,见缝插针断断续续地听一些,不能窥知全貌,即便如此,也颇有收获。比如上周六讲的清文学家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樊老师着重讲了史可法的“殉城”所体现的民族大义和忠贞殉国的精神。我对史可法的印象很好,因为他是抗清名将。对清朝的几个皇帝,无论是野心勃勃却也柔情重义的皇太极,还是后来有雄才大略缔造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就个人来说,我都觉得他们确实有才有为。但对于清朝,不知道是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作祟,却总是爱不起来,甚而还有隐隐的恨意。也许是文字狱和强迫改变发式服装不惜杀头的举措吧!相对而言,对于忠心耿耿维护大明王朝的史可法就充满了敬佩。樊老师着重谈到了梅花岭,这个小小的土坡,史可法为什么遗言要葬在这个地方呢?文后有“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字样,也许可以揭示史将军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操。
《梅花岭记》以极其简练又生动的笔触写了史可法的遗言、被杀及后世的传言。用孙元奎和洪承畴的对话将史可法的忠贞与洪承畴的卑劣做了鲜明对比,史可法的形象更加生动伟岸。
讲座结束后,我又找来《梅花岭记》全文仔细读了一遍。同时也查阅资料重又了解了作者全祖望以及史可法的生平事迹,也看到了现代学者顾诚的“颇为不恭”的评论。这让我重新审视史可法本人。首先,全祖望是在一百年后写的本文,所叙是否事实?他写本文的用意除了肯定史可法的殉国行为,还有没有其他的深意?其次,顾诚的不同声音是不是更客观,我们是不是太容易接受既成的答案而缺乏探索、质疑、思辨?
我目前得出的结论是:全祖望写的基本可以相信,他采用的是史可法义子史德威和几位现场目击者(我没记住名字)的资料。顾诚的思考角度启发了我,史可法殉城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应当肯定,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误也应该指出。事实上,当时南明朝廷孱弱,众多部将投降,就是有十个史可法也挽回不了大明王朝的颓势。
这又让我想到了这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八佰》。八佰将士的坚守和史可法的坚守意义相同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结局是败局依然坚守,即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依然坚持,死而无悔。这种精神和操守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啊!是不是正因为如此,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号“忠靖”,而乾隆也谥号“忠正”。一个人被两个仇视的朝代共同嘉奖,历史上恐怕也是孤例吧!高洁之人,总会赢得更多的赞誉!
#18  
注册会员
UID: 147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7
帖子: 57
注册: 10/6/2018 5:12: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85 金币
2020-10-05 00:24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我们如何看待史可法的忠烈?
——听樊老师讲明清易代
每每读《梅花岭记》时,史可法不怒而威、凛然忠烈的形象呼得立在眼前,甚至他的飒爽英姿从来都不曾属于江南扬州,扬州容不下这样的人物,他属于奔驰在草原上上下翻飞的枭雄!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史可法被清王恭敬呼为“先生”,先生有先生的风骨:大骂而死。史可法体面而凛然的死,带着易代士大夫忠烈遗风,激起后人如滔滔江水般的咏赞。
明未清初史学家谈迁顺治十年路过扬州,在梅花岭寻谒史可法衣冠冢,默然感慨:江都地多陵阜,帮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
南宋李庭芝1275年,镇守扬州,屡次大败蒙军进攻,杀死劝降使者。1276年,扬州城破,李庭芝转战泰州被俘虏,并且被蒙军杀死,享年57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谈迁似乎指斥史可法的无能。读过《梅花岭记》似乎无法接受的这样的情感。
但一个人的生死态度和指战能力决不能和在一起,史料记载,扬州城不到一天即告失守。史可法也在遗书中写到: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
由此可见,史可法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绝大多数将领也纷纷倒戈投降。军队及地方百姓势气没有激发,他个人名节由此变得自我策划的结果,是大江东去的西水东流的漩涡,而不是逆水而上浪花。之与一江之隔的江阴小城是不堪比较的——人家守城80余日,就连妓女也投入这场民族大义的战守城战役!
阎应元殉节之前题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在历史事件中,会让一个深刻的人变得浅薄,也会让浅薄的人变得深刻。我似乎翻出人性的底牌,其实这是历史的深幽。
#19  
注册会员
UID: 15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3/29/2019 10:39:1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5 金币
2020-10-05 08:34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讲座反馈】学习了樊阳“三言二拍”的讲座,明白了自己还处在浅层阅读上。
向来认为“三言二拍”的故事就是民间故事,民间传闻,经过说书人的加工,故意在情节叙述上多用矛盾、悬念来吸引人。在主旨上以宣扬封建礼教为主。受樊老师“大团圆结局背后的复杂人性”的启发,认识到:1.读小说,要有群读比较的意识,在联系中思考他们的异同,会让理解更深刻一些。如:三言中大都是大团圆的结局,但也许是为了迎合读者,也许是有助于说教。不像莎士比亚的悲喜剧那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三言二拍里的故事更像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故事结局在意料之中,符合观众预期;说教痕迹明显且生硬,但浅显易懂,虽不触及灵魂,却也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2.小说是对社会生活、世俗民情的反应,阅读中对这些地方的注意,对人物的认识,也起到类似“知人论世”的作用,也就是所说的古典小说在情节中塑造人物的特点。虽然小说主旨浅显,但是对人物的刻画,对人性的揭示却是满足和教化了观众,引入入胜。
#20  
注册会员
UID: 15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3/29/2019 10:39:1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5 金币
2020-10-05 08:39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讲座反馈】听樊老师的讲座前,对于明清易代后,中国社会上会长期的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行为一直存在着疑惑,当然,也没有过多的去思考。只是觉得奇怪:明代的宦官专权、大部分皇帝昏庸无作为,百姓生活得并不轻松。看看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西游记》,就能知道,在明末,老百姓对朝廷也是不无质疑和具有反抗情绪的。像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样,明代的灭亡也是必然,只是为何偏偏就明代灭亡后,会长久地存在“反清复明”思潮?为何其他朝代的更迭不像这样?联系樊老师的讲座,联系此前的阅读,还是明了了一些,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士人的民族气节,儒家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被清军入关时的一些事件长久地激活了。
      譬如,崇祯皇帝的死。在清军攻入京城后,他杀了妻儿,再身怀血书(罪己诏)以死殉国的做法,并在罪己诏中请求清军不要伤害百姓的做法。还有谁会有如此之深、之广、之长远的影响呢?抗元的文天祥,也激活了国人血液中的民族气节,《别云间》的作者夏完淳也如此,可毕竟没有皇帝的“号召力”。
      当然,照我的理解,“反清复明”也许是士人被政治家利用了,也许也正体现了士人的执拗,不论如何,这种气节、情怀,已深植在国人的生命之中,也许也正是这样,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甚至是这样和平年代,总是不乏“英雄”的出现。
#21  
新手上路
UID: 166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6
帖子: 46
注册: 3/1/2020 9:35:24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60 金币
2020-10-05 10:39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总是在惭愧,却总是少行动。上次的集体分享,我就对郭老师的整合教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没有让学生喜欢上读书是老师的额失责。语文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学科,现实是多数学生没有感受到它的魅力。阅读是教育底色,是知识基石。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需的生命方式,也是孩子们成长路上必需的生命方式。
就我所任教的地区看,年级越高,读书时间越少,孩子们从踏进初中休息时间游走在各种补习班,课余时间被辅导班和作业霸占,人均读书时间每天不超过30分钟。多数老师要求学生读书,也只限于课本中推荐,目的为了中考。初中如此,更别说高中。
即使是阅读,多数学生也是浅阅读。读什么?怎样读?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选择什么书来读?孩子们更愿意选择动漫或者流行小说,或者选择同一类读物,家长或者老师怎样引导孩子?读的时候要不要预设问题?怎样能让孩子们进入深阅读?
#22  
注册会员
UID: 167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6/2020 12:55: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2020-10-05 11:14
回复: 9月讲座分享反馈
共同体的分享这个学期错过了很多,总想找个最安静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听,然而经常的状态的忙乱,慌乱,安静的听大家分享,看大家交流总是有很多的力量让自己成长,这种内心的成长就是讲坛人文的力量吧。很开心可以在讲坛继续打酱油
郭老师的读书会有几点体会:
1.读书这件事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喜欢更重要,能读下去更重要,所以让孩子能乐意跟下去很重要,我的读书会刚刚成立,有二十几个孩子跟着,目前属于自由阅读状态,最后成果成册,但愿在应试背景下阅读会没有压力,那个小册子会留给孩子们一些美好一点的回忆。
2.相对不求甚解的经典阅读,我更喜欢适应大多孩子年龄阶段的阅读,因为我总觉得孩子是有自己理解能力的。就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来看,因为小时候没有读书,所以如今看一些童话书,故事书觉得还是很温暖的,并没有觉得有幼稚,反而觉得是在补,不是补阅读量,而是在补一些感觉,也许是内心的成长吧。后来大一点有书读了,却去读了一些大家认为需要读的书,实话说过程比较痛苦,所以很多也没坚持看完。现在想想,对于孩子来说,有一件能自己选择的事从始至终坚持下去是幸福的。
3.郭老师的中西对比,时间轴确实是很不错的方法,一直想去了解中西方古代史,中学历史课学完之后,中国近代的落后是因为思想的禁锢,是因为技术的落后,很想知道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樊老师最近讲座好像在讲这些。
#23  
新手上路
UID: 14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7
帖子: 47
注册: 10/6/2018 5:28:2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45 金币
2020-10-05 15:55
回复: 9月讲座分享反馈
九月讲座反馈:
行读分享中,关于刘显老师提到的如何提问:让学生通过观摩景点逐步分析出答案,我有一点思考。当时在渠家大院,刘勇老师实际上也抛出了问题,然后让我们去观摩景点,但如果老师没有具体的引导,这个问题学生很可能不知如何答起。所以,光抛出问题还不够,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景物,比如对联、家训等等,给学生一个例子,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
#24  
郭晓云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历史
注册会员
UID: 14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4
帖子: 54
注册: 10/3/2018 11:05:3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5 金币
2020-10-05 16:23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樊阳老师:明清易代:天崩地解中的生命抉择
自从讲座变成直播以后,就经常错过精彩,非常遗憾,唯一期盼跟着樊阳老师这样一直学下去,在进入第二轮重补。
这次的讲座只听了后半部分,感触很深,尤其是对顾炎武,虽然自己是学历史的,但所学都很浅,很多东西都没有深入过,都是在近几年跟着樊阳老师的讲座点滴深入的,让我重新开始了系统的学习,所以特别感恩樊阳老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被梁启超先生高度概括了的八个字特别容易被误读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两者的概念完全不同,朱学勤教授就曾感概:这是十七世纪中国政治思想最可宝贵的突破。为维护这一突破的正面价值,现代知识分子大都能警惕并抵制对这一突破的歪曲。那一歪曲集中表现在二十世纪现代汉语里,经常被浓缩为与原意相反的句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和国家是不同的,原句的作者顾炎武有着很好的阐释:“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由此可以看出 “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这些当权者的职责;而“亡天下”是指仁义道德沦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这样的时候,即使是低微的平民百姓也有责任担当。这让我想到差不多和顾炎武同时期的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他们研究国家、政府的性质、起源,提出契约论、两权分立,后来的政治哲学家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权分立、人民主权、政府契约论等,为西方的民主国家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我们需要厘清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政府,核心是什么,以此来反观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制度,反观明清易代,这些士大夫的生命抉择,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不能以旁观者和后来者的眼来看,但读历史是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被感动被震撼,那我们依然会在历史的漩涡里沉溺!



郭晓云 最后编辑于 2020-10-05 16:26:10
#25  
注册会员
UID: 11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1/2015 5:35:1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40 金币
2020-10-05 20:37
回复: 9月讲座分享反馈
罗校好认真!!学习的榜样!!
#26  
注册会员
UID: 11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1/2015 5:35:1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40 金币
2020-10-05 20:43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九月听了四位老师的分享和郭老师读书活动的分享,感慨很多。行走要做非常充足的准备,除了阅读,还有对现场的了解和准备,这是太行行走行前准备的最大感慨。但阅读不只是把书读完,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从空间和时间的纬度来深化认识。而这一切都还远远不够,若没有对现场的准备,只能说准备好了一堂课,而不是行读课。现场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先去了解现场,然后再围绕现场可供选择的点准备阅读,阅读的核心不在于背景知识本身,而在于对现场的理解。总而言之,对现场的重视是做好行读课的关键所在。
#27  
注册会员
UID: 147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6/2018 5:37: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20-10-05 21:17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郭老师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敢于在小学实践历史书阅读,这是一种大爱和大情怀的体现。
现在全国小学生大都以绘本阅读为主,郭老师的这种尝试无疑是大胆的,值得我们敬佩。
也许郭老师的野读存在某种超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可能,但她的阅读社是一种自愿结盟的团体,
坚持下来的孩子很大可能地也是有收获的,毕竟郭老师的野读形式的阅读也是拓展了孩子们阅读的
边界。对于她的尝试,我很钦佩。
#28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2020-10-06 00:03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上周日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令我对行走有了不少的遐想。
之前参加过一些樊老师的讲座,对他坚持了20年这一个项目觉得非常感动。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在樊老师的带领下能够将文本中的内容一件一件一项一项在你面前展开,包开了揉碎了让你,心随路转边走边看。在旅行中学习,在旅行中唤起阅读·文本,阅读经典的兴趣。语文在樊老师这里,不是死气沉沉的课本上的语文,而是活生生的摸得着自然中的社会中的语文。让我们的在社会中学习语文,再实践中践行人文的精神。
#29  
新手上路
UID: 173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4
帖子: 44
注册: 10/6/2020 10:45:0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40 金币
2020-10-07 01:01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继续补作业,九月实在太过忙碌,不仅仅因为刚开学,正好还要参加比赛,再加上学了一年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到了考证的阶段,以至于共同体的群内消息没时间细看,成了差生,实在汗颜。不过几位老师的行读分享还是听了的,很是羡慕,希望自己以后也有机会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这也是我加入共同体的初衷。说实话,身边很多语文老师只是教教材,热衷于做练习,默写,毕竟这样可以快速提高成绩,可是我还是比较贪心的,我一直希望能够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上找到平衡(当然这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内容并不严谨,只是表达这个意思),所以当我知道樊老师的人文讲坛和人文行走之后,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想做,但限于俗务琐事和自己的惰性所没有做到的事,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希望在这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慢慢地把这里学到的融入课堂之中,实现我的教学理想。
#30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47338次, 共41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2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05-06 14:06:19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5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