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助教之声
《简爱》讨论总结 by毛毛老师
本主题被查看10019次, 共1个帖子, 1页, 当前为第
1
页 选择页数: 1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简爱》讨论总结 by毛毛老师
苏子川
中级会员
UID: 89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9
帖子: 349
注册: 9/21/2014 2:10:0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8.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显示全部
2016-10-03 20:32
《简爱》讨论总结 by毛毛老师
参与讨论
领读人:毛莹珺、郑林允
参与学生:刘蕙凝、卞润沁、刘莼、王炳睿、吴旭、袁首、张亦弛、任学珍、单光霁、杨翰林、黄婧钰、宋之琦、淡明阳、洪诚开、汤云翔、茅欣怡、张申、姜俊
讨论问题
1. 你如何理解简爱经典的那句话“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2. 如何理解简爱信仰的转变?分几个阶段(童年时在修道院时、在圣费尔德时、与圣约翰的最后对话)
3. 如何看待简爱最后的选择?作者设置这样的结局有什么用意?简爱是否得到遗产对结局有没有影响?罗切斯特的夫人是否死去对结局是否有影响?
4.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对你的爱情观是否有所影响?他们的爱情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5. 《简爱》作为女性创作的小说,当中不乏女性主义的观点,例如平等与自尊。然而从现代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说,简爱的人物形象又似乎依然过于符合男性视角的标准。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形象的?
问题导入
本身举办读书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们去阅读,在阅读中引发新的思考。因此只要开始读了,就是我们寒假读书会的一种成功。在问题的设置中,我主要考虑了如何引导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情节层面,而是从多种角度去理解主人公的选择。宗教情结与女权主义是此次讨论的主线,其中有一些学生也给予了十分精彩的观点,因此摘录于下。
讨论实录
刘蕙凝:关于信仰的问题,说实话一开始我几乎无法接受。“宽恕”是关键词中的关键词,基督教信仰当中道德标准是“当一个人打了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送上去”。在简爱的童年阶段,她接收到的教育、对待和价值观强调的是“童性本恶”,这造成了她对自己激烈愤恨情绪的事后后悔、自省自责,但同时就我个人来看,这种价值教育带给孩童本不应在童年产生的自厌情绪,这是让我非常不舒服的部分
在罗沃德学校,简爱事实上对信仰产生了怀疑。她从本性中不认同应该向恶人俯首低头纵容他们变得更坏,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体察和最好朋友走向死亡深渊的现实,使得简爱在某一时刻深感相比于被灌输的天堂地狱的宗教概念,眼前切实的人间情景才更可靠的想法。
而到了桑菲尔德之后,尤其是陷入了爱情之后,简爱所怀抱的“宽恕”态度转变为了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同的样子。我个人认为这是简爱本身的强烈自我意识和反抗意识的天性与常年修身养性的教育中和的后果:一种冷静的旁观和不苛求,审视自己与他人,并藉由这种视角而取得更超然的态度,不使自己陷入盲目的被所谓身份束缚的境遇,也因而不会被嫉妒的情绪所捆绑失去最可贵的理性的部分。
刘蒓:简爱在童年时就是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她勇于表达出’’不喜爱赞美诗’’,并且宣称‘’如果恩人是这样的定义,那么宁可讨厌恩人‘’,她这种不加掩饰的敢爱敢恨的情感在罗沃德得到了掩饰,说实话尽管我崇敬海伦彭斯身上带走宗教宽恕色彩的平和、理性,但我至今仍对简爱接受这种价值观的选择心存疑虑,这种忏悔意识宽容精神的确塑造了那个隐忍坚韧的简爱,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简爱天性的自戮,简爱非接受这种价值观不可吗?
读到后文开始渐渐体会到这种宽恕、忏悔意识的作用,比如说如果没有它,简爱也许无法真正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童年,无法做到不仇恨,至少绝不能在舅妈垂危时回去探望她,同时她的怜悯心也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她拥有一种绝对的道德观、正义观,在罗彻斯特贬低英格拉姆与原配妻子时,她对此感到反感并同情这两位姑娘——尽管她深爱着罗彻斯特……然而我还是对这一所谓的“宽恕精神”心存莫名芥蒂,即使这一芥蒂不像之前那么深了。请允许我提一个本身就有问题的问题,如果没有海伦彭斯和宗教的影响,随着简爱阅历的增长,她依靠自己善良的天性,真的就无法做到直面童年经历并怀有怜悯心了吗?宗教在这层意义上到底更偏向于“超脱”还是“压抑”?
黄婧钰:关于简爱对于女权的看法,我认为他只是一个先驱者,她已经跨出了很大一步,自古以来,无论任何国家,其女性地位都极其低下。犹太人的传统中,女人就是不幸,就是弱者。因此,很多犹太人祷告时,都会为自己不是女人感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女性是介于奴隶与自由人之间。”《简爱》中的简爱所争取的就是男女之间的平等,在她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反抗精神也是为了这种平等。她是个贫穷,地位低微的女子,但是她心中却强烈盼望获得罗的尊重。只有基于这个尊重的前提下,她才会真正把爱情给他。罗切斯特曾对简爱说:“我我左边肋骨下的哪个地方,似乎有一根弦,和你那小身体同样地方的一根类似的弦打成了结,打得紧紧的,解都解不开。”
茅欣怡:读到后文开始渐渐体会到这种宽恕、忏悔意识的作用,比如说如果没有它,简爱也许无法真正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童年,无法做到不仇恨,至少绝不能在舅妈垂危时回去探望她,同时她的怜悯心也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她拥有一种绝对的道德观、正义观,在罗彻斯特贬低英格拉姆与原配妻子时,她对此感到反感并同情这两位姑娘——尽管她深爱着罗彻斯特……然而我还是对这一所谓的“宽恕精神”心存莫名芥蒂,即使这一芥蒂不像之前那么深了。请允许我提一个本身就有问题的问题,如果没有海伦彭斯和宗教的影响,随着简爱阅历的增长,她依靠自己善良的天性,真的就无法做到直面童年经历并怀有怜悯心了吗?宗教在这层意义上到底更偏向于“超脱”还是“压抑”?
张申:关于精神信仰的转变,我认为简爱在童年时缺少亲情,所以怀疑上帝,自认为自己是不被上帝眷顾的,觉得上帝不平等所以不相信上帝渴望平等。在认识罗切斯特之后,她觉得罗切斯特给了她尊严及平等的爱情,她开始相信爱情。在拥有爱情、爱情有了归宿之后,她的精神信仰得到了确立,开始相信上帝。再说说那句有名的话,我理解的平等不仅仅是爱情的平等,还有社会地位、男女之间、贵族平民的平等。简爱从一个生活在世俗中的女子,变成独立的女性,直至最后有了精神信仰成为虔诚的教徒。
黄婧钰:结局太完美了,无法体现反抗精神。最好是没有反抗成功,悲剧结局,让人反思,发人深省。
汤云翔:换了地位,这样比较有戏剧性,符合大众审美。
刘蕙凝:第一次提到平等,“你连佣人都不如”,简爱的反驳,所以平等不只是对婚姻,而是整个身份。
刘蒓:收到饰品感到不安,又自卑。结局也是在自己的财产多了以后才结婚的。所以是否矛盾呢?
刘蕙凝:觉得自卑可能是暗恋引起的,不是主要是身份。
毛莹珺:出走的时候为什么?
家长:如果结婚是不合法婚姻,最后是追随声音。圣约翰是一个上帝的声音,而罗切斯特是一个人的声音,她最终追随了人的精神。
刘蕙凝:不赞同那种教育观。认为人性甚至童性本恶。这些教化者其实是在发泄自己的恶。简爱对后母的愤怒,自责,因为这种教育的结果。海伦的劝诫让她还是很反感。虽然后来有所改变,但当海伦死了以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所站立的地方是可以依靠的。我眼见的才是真实的。
黄婧钰:后母良心发现把财产给她,感觉很突兀,是只是为了情节的发展。
茅欣怡:背景是作者喜欢老师,所以设计一个好的结局。
毛莹珺:宗教信仰贯穿每本书。
黄婧钰:女性因为夏娃的原因而歧视女性。
刘蕙凝:这是一种简单的上帝对职位的分派
毛莹珺:海伦是简爱的神性的一面。圣约翰那段很重要。虽然简爱没有背叛上帝,同样又听到了人性呼唤,人性和神性得到了统一。
汤云翔:上帝为什么出现?
刘蕙凝:宗教是一个工具还是目的?怪怪的。
家长:真理是没有终极的。上帝也是这样。宗教也有很多教义,让人无限靠近。海伦就是这样。但是人就是有很多反抗,发作。嫉妒。为什么简爱人性的道路既不是歇斯底里,又不是完全虔诚。而是有了自主的控制。罚站时海伦的眼神就是神性的牵引。
刘蒓:海伦说,你太注重别人对你的爱。让我觉得她身上有很悲哀的东西。
刘蕙凝:关于贫穷。结局时已经淡化了。但在童年时,贫穷是没有教养、没有精神。 成年人会蔑视贫穷,但童年却影响巨大。
参考资料
这里截取了郑老师在网上搜索到的资料,供大家阅读思考。
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里格比在她的《评<简爱>》中提到“简爱从头到尾是个未经改造未经教化的精神的体现,…,但这种到道德力量仅仅是出自一种异教思想。…,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基督的神思。…,整个来说,《简爱》是一部突出的反基督教作品。”
而女评论家戴维.塞西尔则认为:“夏洛蒂.勃朗特不仅仅是个道德家,还是个清教道德家。”
虽然,这两种观点截然不同,但基督教思想及《圣经》对《简爱》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简爱》中处处闪烁着基督教思想的智慧。“据统计,全书的叙述、对白和自白中有60多处或引用圣经,或借用、化用其中的典故、语句、比喻和形象;行文中直接提到上帝之处更是不胜枚举。”
张翠萍在《<简爱>圣经情结》一文中是将简爱一生的经历看做是她从“失乐园”走向“复乐园”的过程。的确,简一开始在盖兹黑德府过着痛苦的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后进入劳渥德慈善学校,虽然一开始也很悲惨,但至少在那里,她过得恨平静,并学到很多知识,后来她到了桑菲尔德,在那里她是快乐的,她找到了她的所爱,心灵有了归宿。然而婚变的打击最终使她从幸福的光明中坠入命运的黑暗,失去了乐园,但在经过离开桑菲尔德后的一系列故事之后,最终在命运的牵引下,她还是回到了她的乐园。这一点与但丁《神曲》里有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情节安排也是一样的。
文中男主人翁罗彻斯特的命运也有明显的基督教寓意,他的一生也一直是一个救赎过程。他对简的隐瞒,他犯的重婚罪,他将前妻关在三楼屋子里,并且也有过放荡生活,这些都是他犯的罪,他必将受到惩罚,所以,在他将与心爱的人结婚时,突然出现了变故,而后简离开了他,后来他还因一场大火失去财产,手和眼睛也都受伤了,这一系列的变故都是他的救赎过程,最终,当罪孽还清,他得到了上帝的爱,重新得到了简,他深深地忏悔并感激着上帝
而在爱上罗彻斯特的过程中,简曾说“我的未来丈夫越来越成为我的整个世界,… …。在那些日子里,我眼里简直看不到上帝,…,我把他当成了我的偶像”,这一部分,本文赞成某些学者的意见,即“简堕入了忤逆基督教的罪孽中,触犯了‘摩西十诫’中的第二戒,崇拜偶像罪,并且忽略了上帝,还差点堕入‘重婚罪’”,这些罪恶使简处于深深地自责之中,她痛苦不堪,最终凭着神的旨意,决定出走。
总结
讨论至此,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有意义的。每个认真参与的讨论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就自己的疑惑与大家进行了讨论。《简爱》这样一部经典作品,如何来解读自然是见仁见智。在讨论到宗教、平权、爱情这些时,每个人的角度和理解都挺有意思与价值。而也同时暴露了我们自身知识的局限,所以每一本书都通向另一本书。有一点我很喜欢,宗教引导人走向神性,而人总有各式各样的问题,是满足于当下的享乐,还是愿意无限趋近那永远难以到达的完满呢?那种愿意如此可贵,简爱从修道学院走到了桑菲尔德,又走到了圣约翰身边,最后回归内心的宁静与笃定,神和人性之爱终究得以统一。一个好的读者呢,是满足于自我好恶的评断,自我意见的展示,还是愿意用最大的包容去理解同情那些书本里的人物呢?去趋近我们无法企及的道?一部经典,要等来属于它的读者,所以,我们继续阅读吧。
#1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10019次, 共1个帖子, 1页, 当前为第
1
页 选择页数: 1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2 08:40:12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