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54866次, 共30个帖子, 2页, 当前为第2页     选择页数: 1  2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新手上路
UID: 149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
帖子: 25
注册: 10/7/2018 7:16: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35 金币
2019-10-30 11:41
回复: 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读《艺术的故事》奇特的起源章节反馈:
1、让我对原始岩洞壁画和我去过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旧时代陶制品上面的图案有了新的认知,看似简单的图案却蕴藏了丰富的信息。
2、之前想到夏商周时期一国在做重大决策时的占卜活动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占卜活动对于他们的神圣与重要。
3、本章节最后提到的书画同源,让我对语文识字教学有了新的想法:追溯汉字的字源是最好的、最深刻的识字方法。
#16  
新手上路
UID: 14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7
帖子: 47
注册: 10/6/2018 5:28:2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45 金币
2019-10-30 13:21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中山狼读书笔记:
《中山狼》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即狼脱离危险现出本性,说要吃了东郭先生时,东郭先生第一反应是大喊:“狼负我!”到最后狼被重新关进去时,东郭仍不愿意杀死狼,这往往也是我们嘲笑东郭的一个点。但这也恰恰说明东郭至始至终其实是相信即使像狼这样的恶人,有会有向善的时候。他秉承着类似“性善论”理念,我觉得理念是不应该嘲笑的。东郭先生的错,更多的在于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他低估了由恶到善的难度。
#17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2019-10-30 13:52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桃花扇》之所以奉为经典,是重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不凡主旨。若说侯方域和李香君是《桃花扇》的悲剧主体,倒不如说他们是整部悲剧的线索来得更为恰当。
故事中真正的悲剧灾变是南明的覆亡。至于最后二人斩断情丝披发入山,显然不是一个情感挫折的问题,而是作者对整个人生悲剧寻求最后解脱的答案。南明时期作为在历史上很少被关注的一个时期,启示当时的国力胜过南宋,却很快的灭亡了,很大的原因在于内耗,整一部戏剧在主线故事之间穿插了当时的政治斗争。侯方域不过是复社诸公子的一个代表,李香君也只是柳敬亭、苏昆生一类江湖中义人的一员。侯、李的道德选择不能影响整个悲剧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悲剧命运的灾难性后果也并不是由他们来承担的。
#18  
新手上路
UID: 152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5
帖子: 15
注册: 10/31/2018 2:21:0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50 金币
2019-10-31 06:28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这两天读这个麦克白,对里边的这样一段话,有些想法。班柯:“魔鬼为了要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坠入他的圈套。“”因为很多年前认识的一个妈妈,一起带孩子们学英语的时候,经常聊天。她的思路很清晰、理智。然后就在前两年,她开始接触这个所谓的佛教里边的东西,好像是净空那一派的吧。之后的那个谈话、做事就感觉不是同路人了。,那天她微我要参加一个读书会,然后就看到她那个头像还挂着小红旗,然后我觉得挺可爱的。三观就已经不一样了,然后我就觉得她也陷入了这种魔鬼的圈套,然后以至于在后面的一些问题上,在孩子学习上,给孩子选择书籍方面,也有些不同于之前了。
#19  
注册会员
UID: 15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3/29/2019 10:39:1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5 金币
2019-11-01 00:45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读书反馈】《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传奇》读高中时就买了读过。当时读完就觉得,所谓十大喜剧大都是些小姐遇才子。比如《墙头马上》在中国如此封建的社会环境下,竟然还敢私定终身,说不到几句话怎么就往小姐闺房去啦,实在是不可想象。现在,结合着时代背景来看,特别听了樊老师关于蒙元大军的所为后,再看这些作品,才觉得,这些作品在市井中流行受欢迎,恐怕并非只是男欢女爱,皆大欢喜。更多的应该还是对人性、人欲的一种追求,一种抗争。
#20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2019-11-03 09:00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读第23章 中国、印度和日本。在一个章节里很难把三个国家的艺术文化说个透彻,所以感觉是电影快镜头似的一帧帧就这么过了。只能在只言片语中,查阅补充才能多了解。其中提到东西方的绘画艺术,说“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画家在意的是,用少许写意的笔法将事物的基本事实反映出来,而毫不在意西方人所关注的细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山水画多是笔墨点染和大量留白便能与画面中寻出渺远的意味。这固然有着原因,中国画以线条为主,几笔勾勒也能出形;中国画不重视解剖学,不必和西方画家一样先学骷髅的骨架、血肉再作画,自然没了这样的限制,画的创作也恣意许多。所以“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但其实与“写意”相对的“工笔”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所以,文中未曾提及“工笔”。在绘画技法上,我认为中国远比西洋要来得丰富些。
至于日本的浮世绘是市井文化的呈现,如同元杂剧一般。
#21  
新手上路
UID: 151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7
帖子: 37
注册: 10/30/2018 7:17:3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2019-11-03 13:55
回复: 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艺术的故事》,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但是相比于说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所以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中如“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立体画派创始人”这样冰冷的文字。艺术家是鲜活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普通人类思考着关于自己与世界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成果酿造成艺术作品,所以这些艺术作品也是鲜活的,是艺术家们的一部分。
#22  
新手上路
UID: 151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7
帖子: 37
注册: 10/30/2018 7:17:3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2019-11-03 14:00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艺术的故事》,再回过头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所以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中如“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立体画派创始人”这样冰冷的文字。艺术家是鲜活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普通人类思考着关于自己与世界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成果酿造成艺术作品,所以这些艺术作品也是鲜活的,是艺术家们的一部分。
#23  
注册会员
UID: 147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6/2018 5:37: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19-11-03 15:51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艺术的故事》第1章奇特的起源之读书笔记
1、如果不了解过去的艺术为什么目的服务,也就很难理解过去的艺术。
2、绘画和雕塑是用来行施巫术的。
3、那些早期制像不仅跟巫术宗教有关,而且也是最初的文字。
#24  
注册会员
UID: 147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7
帖子: 57
注册: 10/6/2018 5:12: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85 金币
2019-11-04 08:57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品读《艺术的故事》(一)
周永峰
我是艺术鉴赏的门外汉,对艺术常抱有敬畏,更是敬而远之,这当然包括艺术类的书籍,天然保持距离,但又有不甘心,内心深处还是期待能够走进艺术。
《艺术的故事》图文并茂,浅白流畅。绘画是心灵对话,饱含对生命的哲思。
鲁本斯《画家之子》和丢勒的《画家之母肖像》一下子使我眼前镀上了温情的光泽,小男孩上翘的睫毛,微卷的刘海,微鼓的腮帮都会令人有一股找拾童年的冲动,也会引发对赤子之心怜惜,甚至希望“画家之子”不要长大,永远停留在生命的初始状态。这个想法是自私的,这源于我对女儿成长的焦虑!
而“画家之母”带给我的是刚强的母爱的冲击力,额头层叠的皱纹,削瘦的面孔,都会联想到我的母亲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她的坚定,刚强不仅来自父亲、男子,母亲、女子的刚强更有韧性,是一个家族的源力。
如果你要问我:你喜欢圭多雷尼的《荆冠基督像》还是托斯卡纳画师的《基督头像》?老实说我只能接受前者,这与我家族信仰有着莫大的关系。我父亲是一位乡村基督传道人(曾在南京神学进修,获宗教局认可且持证),童年记忆里我家几个房间里都张贴着耶酥的肖像,每到傍晚,父母立于像前,双手交叉,闭目祷告。奶奶则长跪在耶酥像前,显得更加虔诚,这使得我对前者作品更加亲近,打开我久违的温暖记忆。后者的耶酥肖像如果进入我们乡村视野,一定会饱受指责,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他们甚至认为这样造型会动摇信徒的信念——斜头歪脑、愁容满面,关键没有圣光环绕!
毕加索的《小公鸡》表情夸张,它对工作是如此敬业,我还能感受到它对黎明是充满深切的期待。我在想,会不会这样的表情是存在的,只是惊鸿的一瞥,我们在呼噜声中错过了,当然即便起个大早在自家院落守候也难以目睹这悚动的一幕,毕竟在如墨天地间啊!如果你想借助灯光观察,那么它将会中规中矩地呈现“凡鸡”的模样,总之它那扛鼎的雄样只有到毕加索的画作去寻找了。
卡拉瓦乔的两幅《圣马太像》,前幅,我难以跳出世俗眼光,天使伏在一个秃顶老者身边,圣洁与委琐强烈对比无法让我感受到艺术之美,而后一幅处理得相当好,天使若即若离,老者还是那老者,但背景色彩铺陈使得整个图景和谐生动,最起码有拯救的意味了。
画作是有时代特征的,但观者不懂得那个画作的时代,品评是俗不可耐,常常信口开河,比如我。
#25  
新手上路
UID: 150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8
帖子: 8
注册: 10/29/2018 12:05: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55 金币
2019-11-04 13:18
回复: 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艺术的故事》反馈】
在第1章中,作者说“可是如今艺术家和手艺人却互不来往,形同陌路。”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手艺人其灵感来源都是我们的生活。的确,艺术家只是人们对技艺高超的手艺人的称呼。怎么走着走着就有了阶级和高下之分呢。当然,我们千万不要对艺术家的“灵魂”进行研究,他们只是拥有远超大众的敏锐的感觉而已。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手艺人都只是某种艺术形式的记录者。没有高下之分。
#26  
注册会员
UID: 149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7/2018 9:52:3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2019-11-29 08:03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艺术的故事》读书反馈
绘画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共同的起源。
早期的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人类的意识会用自己的方式解释这个世界,宣泄自己的情绪,达到原始宗教的目的。这些巫术和原始宗教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字与绘画就是基于这样的表达产生的。但是在演进途中,这两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更多的变化。绘画、雕塑的晦涩、多义,形象和文字表达的不同,这些都是值得我去深思的问题。
#27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2019-11-30 14:58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读书心得:《艺术的故事》​
这本书,对我这个艺术盲来说有点难理解。不能剖析本身的作用与功能,无法进行下一步艺术上的延展。看了讲坛优秀老师的反馈,大致了解一些皮毛。作品的好坏,要深入了解它的背景,同时?理解人的不同心态产生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就是固执会偏见。.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个人体验,所以,艺术从来都是超凡脱俗、出类拔萃的东西。.一切艺术的本质东西都是个人体验,超越时空超越思维,所以,艺术的都是超凡脱俗、出类拔萃东西来自于变化的过程。
#28  
注册会员
UID: 146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6
帖子: 66
注册: 10/3/2018 7:56:3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2019-11-30 16:38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再读《窦娥冤》
短短的四折 一楔子,剥离出来的是窦娥一个封建社会中用生命唱出的绝唱。她的三桩誓愿,感天动地。从怨天,天地也,可怎生糊涂了。一句一场戏,一句一血泪。
再到她的祈天,如果她是冤枉的,那么希望血溅白练,希望六月飞雪,希望大旱三年。这些不可出现的额结果全部现场呈现,让整个故事在得到了上天的额照应中深化。
最后到她以托梦的形式告诉父亲,她的冤情,都道出了悲剧就是如此的具有浪漫和悲情。
#29  
新手上路
UID: 148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0
帖子: 20
注册: 10/6/2018 9:50: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00 金币
2019-12-08 06:49
回复: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窦娥冤》的悲剧意义:时代意义,性别意义,人的意义。时代意义: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学创作的眼光开始下移,俗文学的生命力得以延展。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关汉卿将这一事件拓展为文学尤其是最终的发问。性别意义:女性力量开始出现,并有了向天的发问,我觉得是特别打动人的。人的意义:当极端的恶出现的时候,个人的反抗有了特别的意义。
#30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54866次, 共30个帖子, 2页, 当前为第2页     选择页数: 1  2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8:12:50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5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