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24577次, 共13个帖子, 1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刘尧
注册会员
UID: 13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92
帖子: 82
注册: 10/1/2017 10:26: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0.30 金币
只看楼主 2019-05-31 06:31
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讲座反馈帖发在这里啦!
#1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2019-05-31 06:40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夜静,听樊老师讲辛弃疾,心里却想着屈原和渔夫。沧浪之水清,沧浪之水浊,皆可用也,但屈原不听,执拗到令人惊叹。   
    李白曾作诗:“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意思是,他同意渔夫的说法,人要懂得审时度势,达则兼济天下,不行则挂冠而去。然而,不知李白写此诗时,有没有想过他还写过“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句子?人生路坎坷曲折,总会有许多自相矛盾处,这便是人性的某一面吧!倒是稼轩公,一生志趣不改,九死而不退,所谓“男儿到死心如铁”,这样的人物,却又更加难得了。
#2  
郭晓云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历史
注册会员
UID: 14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4
帖子: 54
注册: 10/3/2018 11:05:3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5 金币
2019-05-31 06:46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5月25号讲座反馈:
  第一:关于时文讨论!以前听讲座没太关注这一块,直到填写问卷调查时才注意起来。这一期的讲座正好有关于“隐形的残疾人”的讨论,让我很受益的是万老师向学生提的那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思考更全面?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知道思考一个问题的思路和角度,从而学会如何思考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方法论的指导是非常重要和切实的,不仅孩子需要,我们成人一样需要!关于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我还要继续学习!
第二:关于讲座——《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对于辛弃疾,我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高中学的那几首辛词,对辛弃疾也基本就是一个符号,跟着学生们听樊阳老师的讲座,才真正了解了辛弃疾,也喜欢上了辛弃疾,开始真正读辛词,对于讲座的形式和内容我没什么建议,觉得都很好,我也一定要坚持下去,跟着樊阳老师好好学习!
#3  
王婷
新手上路
UID: 153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11/29/2018 9:11:1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2019-05-31 10:40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5月份讲座心得
    听了樊阳老师《走向中兴——陆游和其它中兴诗人》讲座,对当时政治背景和诗人陆游又多一些了解。在我以前的认识里,对陆游也只是停留在爱国诗人这一层面。樊老师从历史背景、陆游感情生活、人生际遇、诗作方面介绍陆游,让我们认识更丰满的陆游。他爱国,却未能报国;他深爱,却未能长守。于是,一腔热血和才情赋予诗词,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从尚存的一首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孤傲、坚贞、执着、高洁的陆游。很多时候,对人或事只停留在教科书式的理解,那是因为读得少,思考得少。多读多思,是一种成长。

      这学期读的是《莎士
#4  
叶娉婷贵州省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1
帖子: 71
注册: 10/6/2018 7:51:5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35 金币
2019-05-31 11:13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叶娉婷2019.5讲座反馈:
    今天听樊阳老师讲辛弃疾,感受到的是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酣畅淋漓。樊阳老师是把辛弃疾的一生作为线索,串起他人生当中的种种境遇,在这样的一些境遇当中,辛弃疾用他的作品抒发出心中的情感。所以我们在学习这样一些作品的时候,就能够了解到,当时的辛弃疾内心的情绪。
    樊阳老师总是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用线穿起来,让学生能够得到整体的一种认知。知识形成系统化,就便于记忆。所以平时我们在教学中,非常的不注意这一点,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告诉学生了,教给学生了,那为什么学生总是记不住?就是因为我们教授的这些知识是零散化的,学生又不善于将它整合,所以就很难记忆。
    这节课让我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樊阳老师所选择辛弃疾的作品的角度,和教授的角度,都与我们平时教学的不一样。比如,樊阳老师在讲辛弃疾的《破阵子》的时候,重点讲解的是创作《破阵子》这首词之前,辛弃疾与陈同甫之间的故事,让同学们在去理解辛弃疾与陈同甫之间深厚的友情,那种志同道合,能够在情感上面发生这样一种共鸣的基础上面,然后更深刻的去自己领会《破阵子》这首词。每当我们想到,两个好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创作的新词应和对方,然后再创作了《破阵子》,这一下就能让我们印象特别的深刻。想到这里,其实老师无需再去过多的解释,这首词同学们就已经能够自己去意会。
    再如,樊阳老师选择《西江月·遣兴》这首词:“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在刘尧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这样一种富有画面和戏剧性的语言,加上现场同学的表演,感受到辛弃疾词的多样性。一个词人,或者是诗人,虽然说有一定的风格,但是他的作品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他的风格,更要看到他作品当中的多样性。
#5  
新手上路
UID: 147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2
帖子: 12
注册: 10/6/2018 5:13:4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20 金币
2019-05-31 12:52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听樊老师《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讲座反馈:
  仔细聆听樊老师的讲座,真正理解辛弃疾一生的坎坷经历:他生于乱世,年少即背负国仇家恨,二十二岁一战成名,南归故国,想着上阵杀敌,却屡遭冷遇,眼看山河破碎,一生壮志满怀,却报国无门。辛弃疾的一生,都在为打败金收复失地而努力。直言上谏,却屡遭贬谪,满腔报国热情无处施展。樊老师的讲座让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辛弃疾悲壮的人生,领略了他在文学上的重要贡献。尤其是经典传诵的那几首词,品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跟着樊老师学习成长,收获满满。
#6  
注册会员
UID: 147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6/2018 5:37: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19-05-31 14:04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玲五月讲坛反馈
讲坛讲座反馈:教高中也有了些年头了,越来越感觉身上的匠气也是愈加严重了,特别是听樊老师讲座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一些。这次听樊老师讲辛弃疾,回想自己的教学,感到十分汗颜。对于诗词的解读,“知人论世”要讲,可是过分地强调,则会导致过多标签式的解读。樊老师也讲辛弃疾的生平,但是他还讲诗词,并且还引导学生“沉潜”诗词的内部,寻找诗词本身的内在含义及其内在的逻辑。这个尤其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7  
新手上路
UID: 14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7
帖子: 47
注册: 10/6/2018 5:28:2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45 金币
2019-06-02 10:55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辛弃疾讲座反馈:讲解一篇作品,特别是诗词时,“知人论世”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绕不开的方法。但回想自己的高中时代,所谓“知人论世”基本上变成了背作者生平,了解浮于表面,导致最后留在脑子的只是一个笼统的、刻板的印象,比如讲到陶渊明就是隐居,看到鲁迅就是批判封建。
为什么会这样?听了樊老师的讲座,对比之下才隐约有点明白。“知人论世”,知什么论什么,什么时候“知”,怎么处理它与文本的关系?这些都尤为重要。
首先老师自己要对人物有足够的了解,从这些了解中提供足够的、恰当的信息在合适的时候教给学生,而不是将像背考点一样,让学生把这个作者人生的一些经历背下来,这样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人物在他们脑子里是扁平的,而非立体、活生生的。
在内容的选择、放置的时机方面,樊老师几乎每一次讲座都做了非常好的示范。在辛弃疾的讲座中,作者的经历始终是作为一条线贯穿其中的,再如同串珠一般把作品串在了一起。樊老师先从课题、时代背景入手,让学生对辛弃疾的形象、生平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再讲作者创作这个作品时具体经历与文本结合,让听的人一下就与作者产生了共情。
    知人论世固然重要,但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尤其要处理好文本和背景的关系。对于诗词的赏析还是要紧扣意象,紧扣作品本身,不然就容易出现“假大空”的情况。所以在点拨学生时,樊老师不断地追问: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的?你觉得这首词哪一句最能表现情感?
#8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2019-06-02 10:59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看樊阳老师辛弃疾讲座反馈: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走出去,才有更大的胸怀。辛弃疾因为走出去,有了身艰而胸怀阔大的诗。走出去,看得多了,想得多了,胸中装的东西多了,人也不那么小我了。自然风光见多了,人心也涤荡了,遇到很多事都能想明白了,其实人也会更开心。我有这样的体会,当我四处旅游时,我的思想会更积极,更主动地去学习。现在,我更期待讲坛的行走,会有更大的感悟。
#9  
新手上路
UID: 15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8
帖子: 8
注册: 6/1/2019 8:33:35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80 金币
2019-06-04 04:43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讲座反馈:

为什么中国的大街上,很少见到残疾人?
如果是学生经过观察体验感受,问出来,才是个好问题。
我们越来越不善于从生活中去学习,差不多快失去对生活提问的意识了。
可是,孩子的成长,终究是自我成长,而真正的自我成长,总是与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时文,可以贴近生活,贴近人,可以把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好融合起来,有机有力地支持个人的自我教育。
从蓓蕾老师引导学生时文讨论,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就是,时文从观察感受写作到讨论实践的过程,也是孩子的人格品格性格健全成长的过程。
#10  
江苏通州实小 王玉兰
新手上路
UID: 158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4/27/2019 4:17:0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90 金币
2019-06-06 10:55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陆游讲座反馈
说起陆游,我们立刻会想到他浓烈而沉郁的爱国主义情怀,的确,陆游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一生虽仕途不顺,屡屡罢官,壮志未酬,但始终不忘报国之志,直到逝世仍不忘恢复中原,留下绝笔诗《示儿》。
但仅仅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是片面的,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樊老师在讲座中让学生去掉标签化的“爱国”,赏读诗词,读出了不一样的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的陆游就如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孤傲、高洁;《钗头凤》中的陆游对爱情坚贞不屈,但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选择了不违母命、遵守孝道,于是只能隐忍,只能一怀愁绪。《游山西村》中的陆游感受着农村的淳朴风俗,在困惑不解之际,内心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临安春雨初霁》中的陆游怀着对世道的感伤,对浮华帝都的不屑,依然威武不屈、刚直不阿……这样,去掉标签化的阅读,陆游的形象在孩子们的眼前就变得更加立体丰满而生动。这对我们平时阅读人物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多角度、多层面地走进人物,还原人物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这样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11  
注册会员
UID: 15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9
帖子: 69
注册: 3/4/2019 9:40:4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90 金币
2019-07-07 09:00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辛弃疾的悲歌,这是积贫积弱的宋朝的一股血脉的气息,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战场的烽火,而却道天凉好个秋,感受到了词人的落寞,这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却是武将报国的黑暗时代。一个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最高峰里,有一个文人愿意用自己的理想为国家祭旗,这是一种儒家文化的超拔。
#12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2019-07-17 05:39
回复:2019年5月讲座反馈帖
听赵老师的《京剧艺术初探》是因为看了论坛里各位老师的好评,加之才讲完鲁迅的《拿来主义》,里面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那段文字略有疑惑,所以趁热打铁来恶补一下。
赵老师的经历很丰富,也很圆满。之前的唱戏,之后的讲学,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所以,这堂课下来生动有趣中很自然地将京剧的知识传达给了我们,这也是中学一线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去尝试和学习的。
相比较秦腔的800多年,昆曲的600多年,从200多年前的徽班进京到京剧的形成才只有180多年。现如今京剧已经是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课文中与戏曲有关的篇目以前还有一些,现在就只剩下元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元杂剧里面的行当化角色与京剧多有相同,如旦、净。只不过赋予角色的涵义略有不同,比如赵老师说到京剧的净行中有正义的代表包拯,而元杂剧中对“净”的定义是性情暴躁、举止粗俗的角色。例如想勒杀蔡婆的赛卢医和告状的张驴儿。这里面其实也可以窥见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在对京剧角色解释的时候,因为赵老师生动的表演,我很快就记住了“生、旦、净、丑”的各自特征,而且深刻难忘。说“生”的时候,提到了校领导的架子最适合演“老生”,也还说身份高、品德高,作重大决策的正面人物也多是“老生”,加之赵老师对“老生校长”惟妙惟肖的模仿,同学们忍俊不禁且心领神会;说“旦”的端庄、娴静、优雅,打趣似的用《疯狂动物城》中号称“闪电”的树懒来做示范,那句“1分钟了手还没伸出去”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好不热闹。因为赵老师演旦角,所以针对“旦”做了详细的介绍:苦兮兮、多为贞洁烈女的“青衣”;即可活泼俏丽又可泼辣放荡的“花旦”;可以是江湖侠女,也可以是神仙妖怪的“武旦”……最生动的要数为大家模仿了四大名旦版的《苏三起解》,梅兰芳的甜美温婉,尚小云的清脆亮丽,荀慧生的滑音和颤音最像妓女,讲到程砚秋的低回哀婉才知道是磨难的人生经历导致嗓音受损后才不得不另辟蹊径,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第二部分的中心是“无动不舞 无声不歌”。京剧演员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口、手、眼、身、步。这个环节的讲授最是好玩,我也从中GET到很多技能。比如就一个“笑”,傻笑、疯笑、醉笑、皮笑肉不笑……想要在舞台上的表演传神绝非一日之功。介绍定场诗的时候选择了《贵妃醉酒》和《金玉奴》,让我们知道舞台上的举手投足要和人物的身份、气质和品格相合,年方二八的小姑娘肯定是轻快步伐,而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自然是端庄娴静慢如树懒。所以这里想到现在的女孩子个性张扬如男孩,说话走路霸气侧漏,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走向极端,以前对于女性的诸多禁锢一旦开了口子解了禁,人人好像都要拼了命的把自己受的苦楚讨要回来似的,于是女性解放、女权主义倒没多少落在思想意识上,更多的是看到了白花花的大腿和胸脯,街头巷尾难分难解的热吻,甚或是家里只要女士一句号令,男士就得俯首低眉地伺候着这位“主子”。从男权社会一下子过渡到女权社会,我是该为这进步高兴吗?就连幼儿园里小朋友的身上也多少有了这些影子,真真有点替儿子未来的家庭生活担忧☺扯远了,我们回来继续
赵老师说到“打”,打出艺术,打出美感。现场教学,女生学了荷花掌,兰花指和凤头拳;男生是瓦楞掌、剑指和虎头拳。学完后的最大感受就是这世界啊,有了女子才有了诸多情趣可言。比如女生的凤头拳加上些娇嗔的“你真讨厌”,恁谁都招架不住,也会心甘情愿的俯首低眉伺候小主啊!所以上面对儿子的担忧怕也是多余的吧……如若都换成男子的虎头拳、瓦楞掌,真真是一盆凉水湿透了全身啊。当然,如遇危险需要英雄救美的时候另当别论。
最后的技能更是实在。想让自己的眼睛亮起来吗?想用眼神来传情达意吗?想知道怎么站最美吗?大家跟着赵老师试试看,不要让黑眼珠在眼睛的正当中,试着有角度的转动,让自己的眼白凸显出来,因为美图秀秀里的“亮眼功能”就是提亮眼白;想让眼神传情那就用睫毛使劲吧;借用武术中的“三节六合”加以改造,站的时候将下颌,胸和脚尖立为一线,稍似侧身,就会很美啦!这节课的最后在女生学练云手,男生持马鞭的快乐中结束。
与我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赵老师对京剧大师们的敬仰让我对鲁迅先生于梅兰芳的颇有微词做了一次微调查。大致明白了鲁迅与梅兰芳先生之间的众说纷纭并非外界认为的“鲁迅大骂梅兰芳”,也在“胡适与梅兰芳关系”的对照下感受到民国大家的鲜明个性与对待事情的视野心胸。这些史实都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拿来主义》中的知识概念。只有老师先祛弊存真才能给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吧。
感谢赵老师的这堂课,它成功地打开了进入《拿来主义》的另一扇窗。
#13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24577次, 共13个帖子, 1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04-19 05:16:14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