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14579次, 共3个帖子
标题: “痛苦”中的感性审美特质及其哲学阐释——以叔本华意志理论与《古诗十九首》为中心
新手上路
UID: 1176
来自:
精华:
积分:
帖子:
注册:
状态: 离线
威望:
金钱: 金币
 
2/28/2016 1:18:33 AM
回复: “痛苦”中——以叔本华意志理论与《古诗十九首》为中心的感性审美特质及其哲学阐释
二、对痛苦的进一步描述
1.清醒的抉择
            已经说过,痛苦显现于“物我不分”与“人我不分”,前者是人在有限性中与物同类,后者是欲求的意志无法分辨自己与他者并由此返回自身,两种显现方式同归于意义关系。那么能不能说痛苦就是因为人的愚笨,看错了意义关系?显然不能。这里的“错认”绝不是由于“糊涂”,不明是非,不分真假。正好相反,“错认”的原因正是基于明确的认识。我们必须追问,为什么明确认识之后会导致痛苦呢?
            明确的认识就是清醒。痛苦就是欲求受阻停滞,为了逃避痛苦,于是掉转方向,然而欲求仍然在那呐喊,始终无法得到满足。重新选择并没有解脱痛苦,反倒使痛苦加剧。在这里,“清醒的抉择”不是指彻底的清醒意识之下的抉择,而是指个体仍然纠结于意志中,依然在与欲求作挣扎搏斗,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他满怀希望,却又深知结局注定会以失败告终,这是一个梦,但必须做下去,“清醒”止步于此;作出“抉择”不是因为看见必胜的机会,而是出于自我保存的本能,“什么也不能做,先只好这样了”是他的无奈借口。“抉择”也仅限于此。
          在《古诗十九首》中,文人去痛即乐的思想几乎就是 “真情告白”,这一模式可归为真哀假乐,继相交替。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生命短暂,立身何迟!爱情、友情、事业、前途无一如心所愿,只好暂搁一边。酒虽薄,尚可娱心意;马虽驽,姑且游各方。不求长命百岁,只想放怀情志,及时行乐。同时,也正是因为人生短暂,虚名即便不固,但此荣名也算是宝贵,愿占据要津(执政当官),不守贫贱之苦。“表面看来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念。”3
落魄知识分子的内心是矛盾的,通过文本我们可以作出类似李泽厚这样的论断。然而诗人内心正在不断抗争着的现实与理想,这一发生着的思想斗争不能被言尽,也就是说,文本、语言不可能完全表述这些矛盾,文本只作为既定的封闭的场所在这里,而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广延的文本才是真正确实的存在,它在无限地生成,生成即是矛盾思想的完全展开,展开者即挣扎。挣扎在欲求与认识间不停地摇摆,永恒地轮回着。

2.关系误置
            造成这种不彻底的清醒认识,在这一“伪”认识下所作出的抉择的原因不是别的,那只能是错认关系,即关系的误置。在人类社会中,最不可辩驳的就是自然的伦理关系,可就是这么个关系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比如失踪儿童与父母重逢时,有的根本不想离开现在的养父母。
            人存在着,何以存在?正如之前已经暗示的那样,一个纯客观的世界于人毫无意义,每一个个体要证明自己存在之必然性,就必须诉诸各种意义关系之确在。欲望与克制,征服与反抗,顺从与抗争,都在关系圈内显现发生着的。
            关系是如何被认识,如何形成的?
            “为意志服务的‘认识’从客体所认取的也不过是它们的一些关系,认识这些客体也就只是就它们在此时此地,在这些情况下,由此原因,得此后果而言,一句话:就是当作个别事物而认识了的。如果把这些关系取消了,对于这些认识来说,这些客体也就消逝了,正因为‘认识’在客体上认取的除此而外本来再没有什么别的了。”4叔本华说,关系本自认识,认识又是为意志服务。主体意愿着某个对象,主体的意志要么占有、征服客体的意志,抑或反被克服,这就构成等级关系;要么诸种意志间不以侵占斗争为目的,各自保留底线,达成默契,这就是平等、公正、交流关系。建立关系链条需要主客双方共同参与(争斗或和平),而关系本身只是一时一地的相对实际存在,根本就没有绝对的主客二分可言,主客双方始终就一直在交相扮演着对方的角色,在某一时空的位置上,在逻辑关系前后上,才勉强可称二分之说。甚至可以说,客体较之主体,前者的流变性常常大于后者,而作为发出者的意志出现时,它往往不可改变,对其客体的易变性熟视无睹。这样如果客体消失了,那么关系也就不存在了,但那个盲目的意志仍一意孤行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那结果只能是荒谬,荒谬则导致痛苦。
              思妇想念游子,假想游子在外的种种遭遇,始终怀着希望等待着他们的归来,但后者却终究不遂其愿。“不归”实则关系之断裂,只空留一个抽象的客体在那指引着思妇的意志,欲求缺乏方向,思念、希望、等待只能沦为绝望。再说那文人,虽然留念生命,渴望富贵,妄想在仕途上大展才华,但长寿无望,荣名难求,与思妇一样,意志追逐的、呼唤的仅只是那个虚幻的,与其无关却硬要牵扯进来的空洞客体。痛并荒谬着。

3.痛苦的价值
              明知会失败,却依然在希望;试图反抗,却没有行动;即便有行动,痛苦仍不能摆脱。怎么办?是否欲望得到满足,痛苦就会消失呢?欲望是疯子,它只要现在,只求现在满足,过去与未来只会搅乱它的思维,让它产生幻觉、错觉,用虚构去填补漏洞,生成妄念和痴昧。当欲望得到满足,满足感也就消失了。于是继续追求下一个欲望,或顺或逆,或痛苦或快乐。一个饥饿的人达到了温饱,饥饿感便没了,随同这种感觉一同消失的就是温饱的满足感,因为没有了饥饿,温饱也就自行遗忘了。结论:幸福是不可能的。
              上述观点很熟悉,它来自叔本华。世界就是痛苦,快乐微不足道。认定这种观念是悲观主义也没有错。叔本华之伟大处,正是道出了这个真理,反对者并不都是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他们觉其可憎,无非是由于贪生,贪生也无外乎是颠倒了痛苦与快乐的关系,以及两者在我们意识中的表象。
            “财富和有利条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永远是消极的,只是在挡开痛苦而已。直到我们丧失了这些东西,我们才感觉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原来缺陷、困乏、痛苦,那才是积极的东西,是自己直接投到我们这里来的东西。”5快乐是为了躲避痛苦,它不能消灭痛苦,“躲避”才是所谓积极、乐观、留念的真实面目。如果没有痛苦,那人也不会主动去寻找快乐,痛苦是快乐的兴奋剂,快乐因痛苦的紧逼而生成。因此,痛苦是悲观主义?当然不是,它反倒是真正的乐观精神。尼采曾经将悲观主义区分为积极的(强者的)和消极的(弱者的)6,积极的是谓正视苦难,超越苦难,消极的则谓永远在苦难中沉落,一个上升,一个下降。不过他把叔本华归为后者,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为痛苦正名,为它历来所承受的诬蔑进行辩护,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撕烂一切盲目乐观主义的虚伪假面,使其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本性毕露无疑,除了害怕和躲闪,它什么也不会。正名与辩护就是要证明崇高是可能的,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历尽苦难折磨却始终不曾屈服的伟大灵魂产生敬重之情的原因。
            耽于享乐,使人堕落。痛苦则能加深人对自我的认识,不仅仅是认识,更是种感受。痛苦来自清晰的认识,饥饿、劳累、疾病、贫穷,那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让人看到一切生命如何在本质上是痛苦的。痛苦让人第一次觉醒,一个真实的人,他的意志在自我斗争中分裂,他看见偶然性,世界的真正统治者,他的主人,将自己抛入这个世界,无情地嘲笑着、观看着自己意志的自我斗争与分裂,为争夺物质、时间、空间而发起战争。“战争”带来了罪与罚、善与恶、残忍与良心,不同意向犬牙交错,不同意志因物而择,世界既远离我们,又涌向我们,大地时而固若金汤,时而脆弱不堪。
 

 

本主题被查看14579次, 共3个帖子



标题: “痛苦”中的感性审美特质及其哲学阐释——以叔本华意志理论与《古诗十九首》为中心
[b]摘要:[/b]痛苦不仅具有生物学与心理学的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美学的意义。文章以“痛苦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28/2016 1:13:47 AM)
   [b]二、对痛苦的进一步描述[/b] [b]1.清醒的抉择[/b] 已经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28/2016 1:18:33 AM)
   [b]三、痛苦与自由——审美特质何以可能[/b]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28/2016 1:23:15 AM)





现在的时间是 2024-04-27 19:02:17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