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 鲁迅专栏 » 鲁迅诞辰130周年
fanyangguan - 9/23/2011 7:36:54 PM
鲁迅对汉语的贡献

郁达夫生前对鲁迅的评价意味深长,以为在文字上是有奇气的。鲁迅的思想,都是在与敌对的力量对比和抗衡的时候显示出来的。有趣的是他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不都是简单的布道,一直用形象的语言为之,显得很特别。我们注意到,在他和学者们争论理论问题时,表述方式却是诗化的,得庄子与尼采、普列汉诺夫的妙意,将复杂的问题多致地表述出来,显示了一种高度。我们一些研究鲁迅的文章,不太注意鲁迅的表达方式,鲁迅有趣的一面经由人们的叙述反而乏味得很。或者不妨说,我们可能在用先生最厌恶的方式纪念他,比如八股调,比如伪道学等。漠视鲁迅审美的特点和精神哲学的特点而谈论鲁迅,是很有问题的。

  鲁迅认为汉语的表达应当有现实和诗意的情怀。写实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在鲁迅看来,现实的复杂不是都能用日常语表达出来的。写实不意味着复写,而是要看到表象后的存在。除了批判理念、智性之光外,鲁迅一生对事物判断的那种诗意的表达,后人一直没能很好地继承下来。现代汉语越来越粗鄙,单意性代替了繁复性,文艺腔置换了诗意。问题是丧失了汉语表达的维度。把语言仅当成工具,而非精神攀援的载体,不仅古意寥寥,连衔接域外艺术的冲动也失去了。我们和五四文人的距离,在表达方式上就已经问题多多。

  自然,每个时代有自己的语言方式,今人不应再返回过去。鲁迅的语言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同代人。古代的语言在他看来是被士大夫气污染了。那些事功的书写和颂圣的文字,殊乏创意。而同代的语言则有江湖气和八股气,缺少的恰是生命的意志。那个意志不仅含有智慧,还有人性的暖意。我们现在却把那些幽夐的温润的文体放弃了。先生跳出众多的表述空间,在寂寞里独辟蹊径,置身于时代又不属于时代,既有了当下意义,又有了纯粹的静观的伟岸。

  鲁迅的表达很少重复,每一个话题都有特别的语境。他对生活的把握不是机械地描摹,而是着重复杂的不可理喻的存在。即使最愤怒的时候,也依然能将美丽的句式呈现出来。

  在言说里,人们很容易进入精神的幻象。他的表达过程一直避免进入这样的一种幻象里。旧的士大夫的一个问题就是常常自欺,而且欺人,人生的真相就被遮蔽了。新月社主张爱的文学,不满意左翼作家的理论。鲁迅就说,新月社不满意的是世界上还有不满意现状的人。这样的看法含着哲学的意味,实则是表达的悖谬的一种展示。鲁迅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写道:“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什么都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便使他觉得什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鲁迅对言说的有限性的警觉,在提倡白话文的时候一直没有消失。能够看出语言的维度的开放性。

  表达很容易落入俗套,这是他一直强调的看法。他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思想,其实就是颠覆这种尴尬。比如,讲思想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他就说:“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把左翼的话题说清楚了。在论述宣传和艺术的关系的时候,他说:“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是花一样。”这样的比喻很有跨度,也避免了理论阐释的单一性。他的杂文这样的笔法同样是多的。

  语言也是一种幻象,而且是导致人进入悖论的载体。拆解这种怪圈,对语言的限制和反诘,对他是一种超越极限的快慰。鲁迅的语言造成了与背景隔离的效应,一方面进入市井,一方面不属于市井,于是存在的面孔便清晰了。他对中国社会的描摹,何曾是简单的图式呢?那种复杂里的凝视,有着精神的伟力在。旧式话语方式在此已失去力量。而他对新语境的营造,给我们以久远的感念。

  鲁迅整理的古代文献有上百万字,翻译的作品有三百万字,他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很多。那结果是语言发生了变化,有疏朗自如之气,方巾味与腐儒味均无,倒是和古人相通者多。他谈到先秦两汉,讲起六朝、唐宋,都有灼见,说一些别人不说的话。有时候似乎也和古人为伍。比如,他曾说,现在的中国还仿佛是“明季”,都是读书阅世的一种心得。因为通晓古人之得失,方知今世之明暗。他的语言深处的古风,需暗自体味方可见到。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鲁迅,在翻译上给人很大的冲击。但那时候译界几乎没有人认可他的译风。他的译著因为生涩、直硬而受到非议。晚年所译之书几乎都无其杂感和小说那么流畅,仿佛有意与人捣乱。按当时的精神状态,本可以写一些厚重之书,做自己心爱的事。一反常态的是,却故意在文本上与思想上和旧有的习惯作对,文字趋于艰深,句子拗口,几乎处处可见反汉语的用意。梁实秋曾讽刺说是一种硬译,结果便是走向死地,讽刺是苛刻的。连瞿秋白这样的人,也不能都了解这种选择的深意,鲁迅在那时将自己置于译界的对立面。他有与自己过分挑战的勇气。应当说,译苏联的文艺理论及小说,在他有多层用意,除了精神层面上的变革外,我以为重要的还有语言学上的思考。鲁迅觉得中国人的国民性出了问题,与思维方式大有关系。思维是靠语言进行的,问题是汉语的叙述方式存在着弊病。比如无逻辑性,没有科学化的范畴,概念不精确等等。在旧的语言中,大概只会产生诗化的散文,不会有科学理性的存在,至少没有数理逻辑一类的东西。晚年在着手介绍域外文艺时,已不再满足于内容的传达,还着眼于表达的变化。不是从“信达雅”的方面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反是逆着传统的秩序,原文照搬洋人的语式,使文句冗长、生涩,一些新奇难懂的句式不断出现。鲁迅相信,改造汉语,不能不借用外来的语法,否则精神的表述永远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他甚至以为,汉语的历史就经历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先秦的文章是一种模式,两汉魏晋大变,原因是汉译佛经激活了汉语,那一次冲击使汉语有了一次飞跃。后来的发展又被封闭起来,不能自我更新。欲救死状,惟有移来洋人语言,与现代口语结合,渐渐改良,庶几可以让古老的书写柳暗花明。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鲁迅洞悉人间的眼力是超常的。他无疑是一个忠实于存在、历史和自我的人。其一生的劳作,继承了古中国几近消失的文化之光,又把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因素引入到新文学里。他不是建立一个固定的秩序,而是建立了确立自我而又不断否定自我的开放的艺术空间。这个选择避免了对旧话语的复归,也避免了自我的封闭的单一值价值判断。一个鲜活的智慧之流在现代史上开始涌动了,我们终于在他的文本里,看到了我们汉语言表达的潜能。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原馆长)
fanyangguan - 9/23/2011 7:46:49 PM
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上海鲁迅纪念馆将于今天公布“鲁迅社会认知调研报告”。报告从“对鲁迅关注度、了解度”、“对鲁迅的评价”、“鲁迅对社会的影响力”三方面对鲁迅在当代社会的认知度做了评估和分析。尽管鲁迅已去世75年,但根据这份报告,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鲁迅仍具有当代性,依然认同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其中最为读者所熟悉的鲁迅作品是《阿Q正传》。

  超七成受访者否认鲁迅精神不合时宜

  2010年,上海鲁迅纪念馆根据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设计的调研方案,拟定调查问卷题目,联合北京、绍兴、广州、厦门、南京和上海等6个城市的鲁迅博物馆、纪念馆,就“鲁迅认知”的相关内容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对几个城市的500名市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再经过数据分析完成了这份报告。调查主要从“对鲁迅关注度、了解度”、“对鲁迅的评价”、“鲁迅对社会的影响力”三方面展开。

  鲁迅过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这份报告, 绝大多数人认为鲁迅精神仍具有当代性,并不过时。对于鲁迅思想的当代性测量中,其相关问题是:我们今天应不应该学习鲁迅的精神?有54.1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43.68%的受访者认为“有的应该学习,有的未必”。这表明绝大多数人认为鲁迅思想仍具有当代性。

  正因为鲁迅思想依然有其当代性,报告称绝大多数人读鲁迅的作品并不会感到隔膜,仍受到感动,这表明鲁迅作品的当代性仍然很强。读了鲁迅小说,选择“很感动”(38.61%)和“有点感动”(51.80%)的受访者占了90.41%,显示受访者对鲁迅小说的当代性认可度极高。这也表明大多数人认为鲁迅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鲁迅思想中的批判精神是其核心。大多数人对鲁迅批判精神具有很高的认同度,认为其批判精神仍具有当代性,并不过时。根据调查,有72.05%的受访者认为鲁迅的批判精神不是不合时宜,并且永不过时。此外,还有77.18%的受访者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仍旧有当代性,在今天还有意义。

  调查显示读者最熟悉《阿Q正传》

  根据这份报告,鲁迅是没有过时的,那么受访者熟悉的是哪部分的鲁迅呢?在对鲁迅作品的偏爱度测量中,问卷的相关问题是:在以下中学教材的鲁迅作品里,你最喜欢哪些篇目?调查显示,受访者最熟悉的是《阿Q正传》,其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孔乙己》,而且鲁迅的这三篇作品在公众心目中依然具有很高的声誉度。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学语文课本是受访者认识鲁迅最重要的途径,他们中很多人尽管离开中学很多年,但绝大多数受访者仍记得小学和初中课本中有关鲁迅的课文。

  此外,根据报告,大多数市民都拥有一本以上有关鲁迅的书籍,并愿意接受鲁迅作品多样化的改编形式。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应该保留,所以,受访者并不认为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数量过多。就“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是多还是少?”的问题,回答中有29.24%的受访者选择“太少”,60.80%的受访者选择“不多也不少,正合适”。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目前中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接受度是很高的,鲁迅的作品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这也对中学语文教材改革提了个建议。
fanyangguan - 9/23/2011 8:57:27 PM
今天依然不能绕过的鲁迅 ——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 
2011年09月23日 09:41:16 来源: 文汇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新华微博 



今天上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文联和上海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市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

今天,我们仍要纪念鲁迅,弘扬鲁迅精神,是因鲁迅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鲁迅爱憎分明、对人民大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精神,弘扬正气、困难愈大愈加努力的“硬骨头”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要素。

鲁迅从事文学活动的30年,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30年。这段时间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古代中国一脚跨进现代。一个多世纪前开始的这个大变局并未结束,许多问题至今仍然是21世纪海内外华人必须面对的基本挑战。鲁迅不能绕过,因为现代30年的文化传统不能绕过。

就文学的经典性来说,鲁迅的地位没有人可以匹敌。“鲁迅先生”四个字不但表明中国读者对他的敬爱,更表明中国读者对他的亲近和熟悉。这四个字的情感与认知的份量,只有鲁迅才当得起。没有哪一个大师经典,像鲁迅的文学那样贴近现当代中国读者的内心。

当我们一个人独处或是当我们感到孤独,鲁迅离我们更近。鲁迅或许并没有为孤独的现代个人提供理想的出路,但他是现代中国以孤独的个人的身份对人类存在的孤独感做出积极思考的最深切的一位。

不能绕过现代30年的传统

不能绕过现代30年,也就不能绕过鲁迅,因为鲁迅是这30年涌现出来的文化上一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鲁迅的文学活动展开于1907年到1936年,正好30年。他生前曾计划将全部作品辑成《三十年集》出版,这个书名很能帮助读者了解其文学活动的时代意义。

在鲁迅从事文学活动的这30年前后,中国产生了许多文化巨人,如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陈独秀等,鲁迅是其中的一位。

中国历史上独特的这30年前后,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古代中国一脚跨进现代。一个多世纪前开始的这个大变局并未结束,许多问题至今仍然是21世纪海内外华人必须面对的基本挑战。有人称之为“未完成的现代”,意思是说我们今天仍处于这个现代化进程的延长线上,我们无论怎样探索未来的道路,都无法绕过这个历史阶段。

一般来说,过去发生的一切都对我们有意义。当我们向未来迈进时,过去的一切都无法绕过。但比较而言,我们更无法绕过离我们最近的传统,因为我们自身许多问题就属于这个传统。

不能绕过现代30年,也就不能绕过鲁迅,因为鲁迅是这30年涌现出来的文化上一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这是鲁迅的第一个不能绕过:他代表了我们当下不能绕过的现代30年的文化传统。
fanyangguan - 9/23/2011 8:58:21 PM
不能绕过离我们最近的大师

鲁迅并非通过社会活动或抽象的理论著作来探讨中国历史上独特的30年所面临的、如今仍然面临的基本问题,而是用文学的方式,也就是用深切的人生经验和情感经验来应对,把这些问题连同他个人的解决方案熔铸为鲜明、生动、饱满的文学形象,让凡具有初等文化修养的国人都能理解。

鲁迅和现代30年涌现的诸多大师们相比,有共性,也有个性。

鲁迅和许多现代文化大师一样,也深刻触及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30年所面临的、如今仍然面临的基本问题,比如怎样对待传统、如何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社会结构和深层文化心理的改革、个人的觉醒及其困境和出路。

但鲁迅并非通过社会活动或抽象的理论著作来探讨这些问题,而是用文学的方式,也就是用深切的人生经验和情感经验来应对,把这些问题连同他个人的解决方案熔铸为鲜明、生动、饱满的文学形象,让凡具有初等文化修养的国人都能理解。文学的方式不仅更深刻,也给人以文学所特有的更直观、更强烈、更持久的启迪。这是鲁迅与现代中国其他文化大师最大的不同。

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三家”合起来是“文化革命的主将”,其中“文学家”居首位,这个表述很准确。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许多贡献最后都落实为文学。蔡元培、胡适、陈独秀这三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对鲁迅也有类似的看法。

现代中国文化大师们处理的现代中国的基本问题,至今仍然与我们有关,所以比起几千年历史曾经涌现的无数大师们,现代文化大师离我们更近。

而在现代中国文化大师们中,鲁迅离我们又更近,因为他的文学作品包含更直接、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气息,给我们的启示带着更鲜明的形象性、更真实的生命体验、更浓烈的情感冲击,为全民族所熟知,成为全民族喜爱的共同经典。别的大师著作的经典意义局限于社会活动或纯学术范围,鲁迅著作的经典性却具有古人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特点:因为融入我们日常语言和日常生活太深,不知不觉就受其影响。在学术研究或社会活动领域,许多现代文化大师的成就可能不亚于甚至超过鲁迅,但论到著作的经典意义,鲁迅的散文、小说和杂文则首屈一指。

世界文化史上,经典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在中国现代,也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经典,但文学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化经典的最高形式。中国现代许多大师,他们的主要贡献可能不是文学创作,但都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使他们走出了相对狭隘的学术和社会活动的领域,为千百万读者所接受。

就文学的经典性来说,鲁迅的地位没有人可以匹敌。“鲁迅先生”四个字不但表明中国读者对他的敬爱,更表明中国读者对他的亲近和熟悉。这四个字的情感与认知的份量,只有鲁迅才当得起。没有哪一个大师经典,像鲁迅的文学那样贴近现当代中国读者的内心。

这是鲁迅的第二个不能绕过:我们不能绕过鲁迅这位在离我们最近的传统中心理上最靠近我们的一位大师。

“不能绕过”之种种实例

鲁迅作品处理“个人与自我”的关系最深切。他主张“睁了眼看”,不仅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还要“慢慢地摸出解剖刀来,反而刺进解剖者的心脏”,“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就是说,不但要“睁了眼”看清客观现实,也要“睁了眼”看清主观自我。

说鲁迅是中国现代30年涌现的文化大师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并非单单指时间上“最近”,更指心理上“最近”,近得我们在思考当下中国问题时,总觉得他原来是这样无法绕过。

比如,鲁迅逝世至今70多年,不管谁,只要对现实问题谈得稍微尖锐一些,就容易获得“当代鲁迅”的称号。这说明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里,直面人生、大胆地说出真话的良心、勇气和智慧,首推鲁迅。

又比如,鲁迅说当时中国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他又说,无论政治结构如何变,最重要的还是“改革国民性”。这两个基本命题,今天不仍然大讲特讲吗?现在“发展是硬道理”,也是世界大势,但生存和温饱在许多地区、许多特定时期,仍然不可偏废。至于“改革国民性”,更是任重而道远。大家已经看到,经济社会背后潜藏着更加本质的文化素质问题。经济可以短时间实现腾飞,文化素质的提高却并不那么容易。当然也有人不同意鲁迅的说法,他们认为首要的还是发展经济和改善体制。体制完善,经济繁荣,国民素质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但不管怎样见仁见智,恐怕谁也不敢说我们可以绕过“改革国民性”这个命题,因为就算将来我们的经济足够繁荣了,体制足够完善了,“国民性”或国民素质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

还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讲大国、强国之类的话,却不太容易看到本来的缺点和新发的毛病,与此同时,又习惯于看着外国人的脸色,总希望得到他们的夸奖。这有没有值得警惕的“阿Q精神”呢?

再比如,现在中国要在国际上宣传自己的文化,首先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出一位象征性标志性的大师做代表,像英国用莎士比亚,德国用歌德,西班牙用塞万提斯,意大利用但丁,俄罗斯用托尔斯泰。中国用谁?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孔子。孔子能代表中国文化吗?我认为很难,在古代就通不过。他可以代表儒家文化,但儒家文化本身也很复杂。孔子以前的儒不同于孔子以后的儒,宋以后的儒不同于宋以前的儒。我们还有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其他众多民间信仰,包括先秦的墨家、法家、名家,孔子都无法代表。当然,如果所谓“代表”仅仅是形式上的一个象征,一个标志,姑且让孔子代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也未尝不可,但是从“五四”到今天,中国人批判继承了传统文化,并提出了发展现代中国文化的初步方案,这一百多年来造成的现代中国文化及其未来走向,孔子无论如何没法代表。毛泽东说孔子是古代中国的圣人,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我们有两个圣人。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是否可以既打孔子牌,也打鲁迅牌?如果只有孔子,没有鲁迅,那样的中国文化,充其量只能是近代以前的中国文化,而不是已经加入世界格局、已经走过一个多世纪现代化道路、至今仍在发展变化的新生的中国文化。

最后要说一点:鲁迅的绕不开,不仅在大家聚在一起思考全民族共同问题时如此,当我们离开这些公共话题,回到家一个人独处时,也是如此。为什么?因为鲁迅作品处理“个人与自我”的关系最深切。鲁迅前期非常强调个性。后期融入集体,但在集体中仍然坚持自我,尊重个性。他主张“睁了眼看”,不仅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还要“慢慢地摸出解剖刀来,反而刺进解剖者的心脏”,“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就是说,不但要“睁了眼”看清客观现实,也要“睁了眼”看清主观自我。

现在互联网聚拢了越来越多的人,但恰恰在互联网的大家庭,个人的孤独感更加显明。孤独感有消极面,也有积极面。孤独感让我们意识到个人存在的与众不同,意识到个人存在所应享有的自由和所应承担的责任,但孤独感也让我们意识到个人存在的软弱无助,然我们看到,个人的许多事情,爱与恨,生与死,祸与福,平安与惧怕,充实与空虚,别人都无法代替。不管积极或消极,当我们感到孤独时,鲁迅就离我们更近了。许多外国朋友喜欢鲁迅,首先不是佩服鲁迅对中国问题的思考,而是佩服他对现代人孤独命运的体认。鲁迅或许并没有为孤独的现代个人提供理想的出路,但他是现代中国以孤独的个人的身份对人类存在的孤独感做出积极思考的最深切的一位。鲁迅是具有自我意识与孤独感的读者的好朋友。

2011年9月14日

    郜元宝
 1 
查看完整版本: 鲁迅诞辰1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