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刘尧 - 12/26/2018 1:38:21 PM
请大加发在这里!
李廷梅 - 12/27/2018 8:44:29 AM
第八章 《韵外之致》读书笔记
《韵外之致》这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巡礼:
一、中唐文艺。
1、经济的保障:中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两税法”的实施在经济有了保障,安史之乱后,社会并没有走下坡路,新的生产关系扩展改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经济仍然处于繁荣昌盛的阶段。
2、制度的更新:打破了唐代的“门阀制度”,宋代“白衣卿相”增多。整个地主阶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境况有了很大的提高,文臣学士、墨客骚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越地位。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众多知识分子通过考试进入或造成一个新的社会上层。这些人数日多的书生进士带着他们所擅长的华美文词、聪敏机对,已日益沉浸在都市的声色歌乐,舞文弄墨之中,正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文坛艺苑的百花齐放。
4、社会风气的形成:“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形成,整个时代风尚社会氛围与前期封建制度有了变化。
5、成就:诗歌,有大历十才子。书法有颜真卿、柳公权、李阳冰等的书法。
画,宗教画迅速解体,人物、牛马、花鸟、山水画迅速发展起来。
二、内在矛盾。
“文以载道”,“诗以采风”与“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矛盾。这时心灵的安适享受占主要地位,追求韵味,彼此呼应协调,互相补充配合,成为一代美学风神。
三、苏轼的意义。
1、苏轼在美学上追求朴实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哲学高度。
2、随遇而安的“乐观”人生态度。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后期封建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典型意义。
总之,这一时期文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谢冬冬 - 12/27/2018 1:30:00 PM
宋元山水意境
内容提要:
山水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附属地位:六朝作为人事环境的背景;唐吴道子“吴带当风”的绘画艺术扩展到山水画领域。
(2)独立地位:中唐前后。
(3)成熟和高峰:
宋代。
原因:社会条件,宋代世俗地主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从山水画中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一种抽离式的态度,享受和欣赏田园生活,这使得山水画呈现亲切和宁静的风格;
思想条件,禅宗的发展,要求自身与自然达到统一,获得心灵的解放。
(4)发展:
北宋:追求“无我之境”,以地区为特色,形成不同风格。李成旷远、关仝峭拔、范宽雄杰。
南宋:过渡阶段,院体画派,绘画的诗意来源于诗词而非现实生活。
元:有我之境。文人画确立,兴起在画上题字作诗的风气。
我对于绘画,可以说是外行中的外行,分不清流派,分不出优劣。《宋元山水意境》这一章,让我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大致知道不同时期山水画的特点,更明白这种绘画形式发展变化背后的原因,它和其它的艺术形式一样,也受到统治阶级意识的影响。这我思考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我们越来越强调文化的独立性,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应该脱离政治的框范,然而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哪一种文化形式都跟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与小说的发展正好相反,传统小说作者喜欢跳到作品里,对人物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现代小说作者越来越注重将自己抽离出作品,让读者根据人物的言行来思考和判断。
郭冬梅 - 12/28/2018 9:58:45 AM
如何理解建安到晋宋之间,人们在怀疑论的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不同的文人,他们的执着有何不同?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这是继先秦之后第二次社会形态的变异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尔为止的是门阀氏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魏晋恰好是一个哲学重新解放,思辨哲学所达到的纯粹性和深度上,确是空前的。
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简单来讲是:人的觉醒。例如:《古代十九诗》以及风格与之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心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从建安到晋宋,从中下层到皇家贵族,在相当的一段时间中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的人格觉醒和追求。,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的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条件下,对人生的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和追求。
未完,待续。
王凤琼 - 12/28/2018 4:13:22 PM
中唐时期的诗人为何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同时能做到“独善其身”:
初唐的盛世,给了很多人以希望,很多读书人满怀抱负,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憧憬,自然这样的愿望与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文字,“文以载道”就是他们抱负的表达,就是他们想要一展拳脚的表现,表明我对国的期待,表明我极想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在一次接一次的不如意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盛世不在,抱负难实现,开始寻找新的寄托,那就关注自己的心境和意绪吧,毕竟这是不需外物就可独自实现的,就开始了“独善其身”,这也可说是一种退缩,一种锐意进取精神的退缩。但他们内心仍然怀有抱负,并期待抱负有施展的机会,因此,并不是放弃,这时就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强调“文以载道”的同时能做到“独善其身”。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12/28/2018 5:40:25 PM
《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 读书心得体会
中国山水意境,对于我这个理科人来说画简直就是对牛弹琴的感觉,但是通过美的历程关于画的讲解,似乎开通了很多。美在其中,画的特殊艺术,读懂了意义不一般啊。无我之境逐渐转变成有我之境,由粗糙变得更细致真实,逐渐添加了艺术家感情的元素。元,宋之画的不同差异也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社会的变化。
另外一个内容让我留下了问题,就是诗、词、曲,傻傻的分不清。他说这些区分都只是相对的,大体的,不是公式的刻板以求。复杂的东西要,理论上的区分都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欣赏,而不是束缚对艺术品的创造与欣赏研究。这些天也正在陪还孩子诵读唐诗宋词,希望能够弄明白。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12/28/2018 8:10:30 PM
《美的历程》第六章“佛陀世容”读书笔记
1.要有明确的时间分段。不能把历时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佛教艺术,当成一个混沌的整体对待,重要的是做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按照李泽厚老师的划分,是三个明显的时间段:魏晋;唐前期;唐后期,五代及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同样反映在了佛教艺术中。
2.佛教艺术又是现实生活的体现。魏晋时期的雕像,有着瘦削的身躯,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这正是当时“以清瘦为美”,追求智慧的内心和脱俗的风度的表现。到了唐代,雕塑就有了健康丰满的身躯,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这正是当时“以清瘦为美”、追求智慧的内心和脱俗的风度的表现。到了唐代,雕塑就有了健康丰满的形态。
3.我个人更喜欢魏晋时期的佛教雕塑。因为雕塑样式虽来自于世俗,但他应该有超凡绝尘的美,以此不同于世俗的艺术,所以在魏晋时期,这种有着宁静飘逸的美的艺术,它更接近于佛教艺术本身。
刘倩亲近母语 - 12/28/2018 9:24:32 PM
第五章.魏晋风度
给小亿准备的“楚河说历史”,姐姐居然也迷上了,主要是太搞笑了,哈哈。听到世说新语部分,四年前我们第一堂节令课--大暑,就讲到暑日食汤饼,掷果盈车,几个美少年的故事。
读书会唐朝主题,有一个思考题,为什么说唐代的女孩子比较自由?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哪些朝代女孩子是比较自由的?铭搜索,有的人就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二年级我们就讲过这个故事,看见美少年,姑娘们围在当中,跳圈圈舞,多有意思。
记得樊阳老师人文讲坛里面有这个内容,找出来看,有趣。前段时间有一天闲来无事,把樊阳老师的讲坛逐个看了,做标签,准备和姑娘一起学的,可惜就是录音效果差了些。
“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闲。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
什么是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意义?
什么时候,读书会可以说世说新语呢?
“这些人物既无显赫的功勋,又不具无边的法力,更无可称道的节操,却以其个体人格本身,居然可以成为人们的理想和榜样,这不能不是这种新世界观人生观的胜利表现。
而上述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
lixingli - 12/28/2018 11:06:12 PM
《美的历程》反馈
这周每天给学生听傅国涌老师的“寻找语文的美”系列讲座。恰好前四天的话题都是有关唐诗的。关于李白的讲了三天,从李白本人的诗讲到了李白的人,讲到了台湾现代诗人余光中写李白的《寻李白》和洛夫的《李白传奇》。隔着屏幕我似乎都能感觉到傅老师喷薄而出的激情,他非常李泽厚先生说的李白是盛唐诗歌的巅峰。我重又看了《美的历程》中这部分内容,对“盛唐之音”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盛唐之音”是一种开阔,是一种自由,是一种极度的自信,是一种激情,是一种力量,是一种酣畅淋漓,是生命最饱满的状态。它应该不仅限于诗歌,还有音乐绘画书法等,我甚至觉得它应是一种人的状态。只有在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自信的时代才会有这样一种极度绽放的自由吧!是那个时代成就了李白,李白也为那个时代增了光添了彩。试想那样狂妄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别的朝代恐怕早就没命了吧!生在盛唐,遇见玄宗是李白的幸运,也是唐诗乃至中国文学的幸运。兼容并包是一种自信,闭关锁国只能落后挨打,自由并不是洪水猛兽,禁锢也并不会养出忠臣。期待一个伟大的时代,期待更多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的出现。
教学相长,这也是教学的魅力吧!
韦春玫 - 12/29/2018 10:22:03 AM
《美的历程》反馈:
早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皇帝的认同,儒家正式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时,佛教就己经传入中国的。但是,一开始,佛教是受到儒家思想排斥的,儒家认为佛教的教义是夷狄乱言,应该废除。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佛教举步维艰。直到魏晋时期,这种局面才被一举打破。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给佛教进入民众提供了背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制度”让平民百姓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身份和地位的梦想被击碎,于是,他们在精神上需要一种寄托,佛教中仙“因果轮回”等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2、残酷的权力纷争,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给佛教在中国土地上茁壮成长提供了思想的养份。士人在这场斗争中,饱受摧残,为了明哲保身,多不谈政治,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大受打击,佛教的出世思想随之兴起;3、统治阶层对佛教的盛行提供了政治保护。魏晋时期,佛教成为统治思想大一统的首选工具。佛教中宣扬的“善”“舍身成佛”“乐善好施”等思想,其实就是希望民众对他们的统治的一种顺从,现实中的种种不合理,不公平都在佛经的诵吟中得到忘却,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是所谓的“修行”,于是便兴不起抗争之心。佛教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才正式登上了中国的舞台,成为影响后代世人的三大思想之一。
叶娉婷 - 12/29/2018 10:27:58 AM
12月读书反馈
一直喜欢魏晋时代的文人、文风,这个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时代,对于我来说是神秘、吸引力巨大的。我却知之甚少,就一个“人的自觉,文的自觉”,也只知其文,不解其意。
在《美的历程》第五章“魏晋风度”当中,李泽厚先生,在“人的主题”当中,为我们揭示了“为何这是一个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时代”。在这个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两汉以来的经学处于崩溃状态,于是一种新的观念体系重新产生:玄学。
玄学的思辨性达到了很纯粹,很深的程度,突破数百年的统治意识,为文人们重新寻找和确立了一个思维的解放。于是文人在这个时期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始对人的生命进行探索,对生死存亡更加重视、哀伤,对人生的短暂感慨、喟叹,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如陶渊明在《杂诗 其一》中感叹“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曹植在《薤露行》抒发“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的情怀。
虽然,这些文人似乎都在抒发一种悲观消极的情感,但是在这种情感的背后,恰恰隐藏着的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在这样观点的指导下,就能够更好的去理解曹操《短歌行》中,那种对时光流逝强烈的慨叹,这是因为,他看透了人生的短暂,人生的无奈,所以说,才会去追寻在短暂人生中成就有意义的人生。
在这个时期,山水诗的出现,就是在创作题材上文的自觉时代。五言诗为后世唐诗的巅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法、绘画都体现了“文的自觉”的核心……书中这些观点为我今后的教学,和行读准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郭晓云 - 12/29/2018 4:53:05 PM
八、韵外之致
在第一目《中唐文艺》中李泽厚先生说中唐是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一个重大的观念变化是皇帝不再是少数门阀贵族对抗争夺的意志代表,而成为全国各个阶层的政权中心,代表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从改朝换代、谁当皇帝对社会甚至士大夫们没有太大关系转变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但国家、“天下”,而且皇室一姓的兴衰,甚至名位尊号,都被看做是很严重的事,这一切始于中唐,这样的大转折带来的是文坛的百花齐放,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高度成就的,并不是盛唐,而毋宁是中晚唐”,中国诗的个性特征到这时才充分发展起来。从中唐到北宋则是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和成熟,为后期封建社会打下巩固基础的时期!第二目《内在矛盾》里,李泽厚先生讲到中唐以后的文人提倡“文以载道”,文艺变成伦理政治的工具,但这些提倡者们却又“独善其身”退出或躲避政治,这种矛盾性经过分化,到北宋时一面发展为宋代理学和理学家的文艺观,另一面把中国的艺术趣味带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追求心灵的安适,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而苏轼正好是这个两面性的典型代表,他一方面忠君爱国,而另一面却是退隐!学习了这一章,再结合唐宋历史,就更理解了所知道所学习过的唐宋风物、唐宋诗词,更能感受到这些物件这些诗词歌赋里的意境和思绪,也更理解了李先生在书的一开始所说的那句“有意味的形式”!感谢人文讲台,让我重新认真的阅读《美的历程》这本貌似很简单的连中学生都能读的书,凡事怕认真,一旦认真起来,才发现这本书并不好读,要真正理解,必须还要相关的历史知识,从头读一遍,也等于把中国历史从头梳理了一遍!新年快到了,愿自己的读书更加精进,视野更加开阔,心灵更加丰富!
刘显 - 12/29/2018 5:10:19 PM
欣赏与品读一件旧物,不是听几个故事,或者发会呆就明白了。器物的背后隐藏着当时的社会环境。通过观察与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勾画出当时的样子。如民众的生活如何,主流媒体审美怎样等。而通过对这些资料的了解,又可进一步的帮助欣赏者赏析“器物”背后的意义。
简言之,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变动为艺术发展的重要现实基础。如上世纪80年代西北风音乐的流行到如今小鲜肉霸屏,之所以在审美上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经济上的腾飞导致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前的人住的是平房瓦房,吃穿不甚精致,心里迸发出来的,多是通过奋斗来改变命运的豪情壮志,激越的西北风恰好对味。但00后的小朋友们所思所见,却与他们的父辈截然不同。父辈们所喜好的,于他们的生活中已然见不到多少痕迹。这就导致他们失去了欣赏父辈们喜欢的事物的现实基础。两者于审美上的差异,终究会成为亲子关系最大的障碍,且是无可挽回的。
从美学的角度讲,欣赏需要代入到过去的时代中去。把话说直白一些,即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古人,亦不能用古人的要求来框住今人的思想,最多无非是借鉴罢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到颇有意思,父母亲要真正去理解自己的孩子,首先需要站在平等的基础上去理解孩子的审美,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点。然而,我以为审美标准的形成是三观综合的结果,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毁三观”了,如果不抱着一颗谦卑包容之心,时常反思自省,怕是不行的。
许敏 - 12/29/2018 5:54:42 PM
李泽厚先生讲到了:杜甫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磅礴气势却严格规范在工整的音律对仗中,而且这种外在的规范是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你要知道,杜甫曾祖父:杜依艺,曾做过巩县的县令;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的最高官职是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杜甫的父亲:杜闲官职做到议大夫兖州司马。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杜甫,自然会秉持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秉持着士大夫到死都坚持着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文人的忠君爱国的风骨和风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过这君子一定是心忧天下、大济苍生的真君子。我以为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美,那才叫真美!
李云跃 - 12/29/2018 8:35:17 PM
《美的历程》明清文艺思潮反馈:上层建筑永远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明清市民文艺的繁荣足以说明这一哲理。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城市生活的丰富必然催生市民文艺的繁荣,这是适应市民市井生活的需要,这样一来对于正统儒学和传统封建社会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与进步。其中所反映的关于性爱、神怪、传奇、公案等题材充分的展现了那个时代人民对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因此,看一个地方最好要深入的街巷和市井,才能看出最真实的一面。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12/29/2018 8:35:46 PM
第八章韵外之致 读书笔记
马晓涛
1.我们惯常了解的中唐,是一部简化了的文艺史,从而对其产生了诸多误解。误解一是在中唐的社会风貌。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安史之乱,从而对中唐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接触中唐最多的便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以及《春望》等现实主义作品,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状,但我们只能透过它们忘其一隅,而非全貌。中唐的社会经济并未走下坡路,社会经济并没有因为战乱完全被破坏、打乱。而相应的文化层面的表现如:科举的兴盛等。
2.中唐文人辈出,诗人辈出。最关键的是,风格各异。在中唐之前,很多文人有时代特色,但缺少很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唐这个同时代,就涌现出一大批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文人。如韩愈、柳宗元、李贺等。如韩愈、李贺等以意象奇崛、文字佶屈聱牙等著称。
3.诗文呈现不同风格。在中唐时期,儒家思想的重提与回归在韩柳初体现的十分明显,因此文以载道的特征体现得尤为重要。于是诗也好词也好,更加关注到了细腻的意绪,但文在此时肩负了载道,传递儒家思想的重任。
袁利洁银海学校 - 12/29/2018 9:36:11 PM
《美的历程》读书反馈:
在最后一章,作者终于道出了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为什么去博物馆,读文学作品会被打动,因为人创造出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也沉淀了人的审美、心理取向,这些人性中共通的东西,藏在潜意识里,在人在看到相关作品时,被激发,从而打动人心。
芒果 - 12/29/2018 10:22:41 PM
12月份《美的历程》读书心得
宋代是以“郁郁乎文哉”著称的,它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绘画艺术上,系列的真实和诗意的追求是这个时期的审美趣味。从远古图腾、青铜饕餮到魏晋,可以看出从粗犷到精细,从象征权利到艺术追求,伴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政治、文化、艺术也不断发展,更多关注人本身的世界,即人文的自觉。
冯乾 - 12/29/2018 10:40:04 PM
盛唐之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随着唐朝国力的发展,艺术方面的发展也达到了极盛。《沧浪诗话》提出“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诗分唐宋,唐朝又分初盛中晚,自从有这着一种分法之后赞成反对者不绝于耳,钱钟书教授在《谈艺录》中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诗分唐宋奶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诗歌从在唐朝从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成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代表这一种歌唱的最高典型就是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开始到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将初唐诗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北川永昌小学宋东 - 12/29/2018 11:12:52 PM
今晚听了樊老师的关于李煜的讲座,想起李泽厚老师在《美的历程》里说提倡儒学的卫道士们,企望“天王圣明”,皇权巩固,同时自己也做官得志,“兼济天下”。但是事实上,现实总是并不那么顺利,天下也并不那么太平。其实在今天看来,就是没有法制观念而已,皇帝一个人的意志代替了整个国家的法律。如此,除了皇帝以外,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没有保障的,唐末从韦昭度到独狐损,被杀的宰相都有20位。李煜在临死之前才反思自己错杀忠臣,怎么可能一个国家的兴亡仅仅靠“忠臣”呢?正如李泽厚老师所说,封建社会,缺乏社会的否定者,没有发展批判精神。可能这也是他说美的历程还得看未来的一方面吧。
张治勋深圳 - 12/29/2018 11:14:47 PM
《美的历程》读书反馈:
我印象最深的,是读到“文以载道”的内容。“文以载道”曾经是现实么?我认为,不是。从古到今,文,最大多数时候呈现出来的面目,是“作伪”而不是“载道”。从实证的角度,来辨析这个问题的真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非常痛心的历史。但不较这个真,真正的一堆一堆的问题,就无法触及,就会把时间浪费在伪问题上。至于载的“道”是什么样的“道”,更值得反思。我不认为仅有的一点“载”,“载”了真正的“道”——在这个意义上,少载甚至说没载,我认为比载错了更不糟糕。幸也?不幸?
李台梅 - 12/30/2018 11:41:42 AM
李台梅《美的历程》读后感
2018年已经和我们挥手告别,跟随讲坛学习,让拖延症患者开始治愈,感恩这一年里遇见樊老师及讲坛的同行者。此刻春城零度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初雪,我阅读完成《美的历程》。从起初误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学,到仔细阅读,到反复阅读,再到把书中知识和自己已有知识来看、思,省……
中国古典美学以天人合一为内在精神和思想线索,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思考审美现象。唐诗歌、书法、舞蹈合为一体。共同构建盛唐之音。李白青春文艺极致的浪漫。音乐性的美在唐代与舞蹈合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影响后世只作。《乐记》“乐者,通伦理。声音之道与政通”音乐和谐状态可以察知一定时代人伦政治的和谐状态。
唐代美学是魏晋美学的发展。李白代表道路之一,杜甫新艺术规范的建立,颜真卿书法艺术……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思与境偕”“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都极致精当地刻画意境的审美构成和审美品格。这都只是唐美学极致之一。
李台梅 - 12/30/2018 11:44:34 AM
李台梅《美的历程》读后感
2018年已经和我们挥手告别,跟随讲坛学习,让拖延症患者开始治愈,感恩这一年里遇见樊老师及讲坛的同行者。此刻春城零度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初雪,我阅读完成《美的历程》。从起初误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学,到仔细阅读,到反复阅读,再到把书中知识和自己已有知识来看、思,省……
中国古典美学以天人合一为内在精神和思想线索,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思考审美现象。唐诗歌、书法、舞蹈合为一体。共同构建盛唐之音。李白青春文艺极致的浪漫。音乐性的美在唐代与舞蹈合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影响后世只作。《乐记》“乐者,通伦理。声音之道与政通”音乐和谐状态可以察知一定时代人伦政治的和谐状态。
唐代美学是魏晋美学的发展。李白代表道路之一,杜甫新艺术规范的建立,颜真卿书法艺术……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思与境偕”“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都极致精当地刻画意境的审美构成和审美品格。这都只是唐美学极致之一。
魏敏 - 12/30/2018 1:37:44 PM
2. 阅读第七章“盛唐之音”,读图版38、39,你如何理解这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对于如何理解“音乐性的美”,我觉得可以从两者间的联系入手,书法是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而艺术达到一定高度都是相通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通感”,音乐和书法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联觉(通感)作用。在音乐和书法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容易产生情感、意象、色彩、嗅觉、听觉、视觉等联觉现象。
书法和音乐两者都具有着抒情性, 虽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观念的初衷,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音乐通过音符的旋律节奏、速度、轻重缓急等音乐元素,表现着乐曲的情感、艺术审美。曲调呈现出来的喜怒哀乐能够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而书法也同样具有着很强的抒情性。孙过庭的《书谱》中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兴的艺术手段,张旭、怀素的草书,把悲欢情感痛快淋漓的倾注在笔墨之间。通过线条的变化与书写的节奏、轻重缓急,使读者从墨迹中能隐隐地感受作者抒发的个人情感,引起共鸣。
因此,书法和音乐同样是情感抒发与审美情趣表现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听觉上的点、线、节奏表现,书法是视觉上的点、线、节奏表现,二者能够互相感通相互促进,书法兼含有音乐的美学元素,所以说这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3. 谈谈你理解的盛唐两种不同风貌的美,思考为什么“杜、颜、韩”要比“李白、张旭”影响深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文化又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盛唐两种不同风貌的美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唐代是一个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开放兼容、艺术多元化的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是古今中外的空前大交流、大融合。正是因为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才有心情追求精神生活,如书中描述的那样“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吸引吸收,无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产生了“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也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当时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文艺样式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每个人都能有实现个人抱负和社会理想的机会,强调自由和个性,是对人性最大的肯定、包容和赞美的朝代,整个民族都拥有着雄健豪迈的文化自信,他们是一个朝代盛及一时的见证者,在这样的环境里造就了如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自我情绪和个人意志的最大化抒发,是不受任何形式限制束缚的,是不可复制的,李白诗风的瑰丽浪漫与个人主义情感的独立个性,张旭书法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势,节奏韵律的和谐顿挫,字间结构的随形结体,线条的轻重枯润等变化都达到了草书的最高水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杜甫、颜真卿等人的艺术成熟期和著名代表作都在安史之乱后。他们是一个时代大厦将倾的见证者,他们的盛世充满了担忧,繁华迷梦醒了,只剩下沉郁苍凉,个人意志和抱负无处宣泄的无力感使诗人们再也不可能有李白那样的潇洒不拘,于是他们转而关注现实,关注民生。
所以,此时,诗文和书法的规范化要求的格式化和平民化,更有利于推广和传播,变成有规律可循,可以参照学习的形式。将不可学的天才美变成人人学而可致的艺术美。因此,同样作为盛唐之音的“杜、颜、韩”要比“李白、张旭”影响深远。
文帅楠郑州八十五中 - 12/30/2018 8:50:37 PM
《美的历程》读书反馈:
读“魏晋”文学一章。魏晋时期,打破两汉经学的束缚,有了纯思辨的哲学和真正抒情、感性的文艺。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如果说《诗经》还可以解读出政治教化意图的话,《古诗十九首》则纯粹是个人经验的传达和诉说。这种经验是真切的生命短促,功名需早立等的哀叹和发自内心的感叹。其诚其悯,没有过多的文饰和技巧。但因其自我意识的觉醒,所以真切感人,一字千金。除却政治教化层面,人终于可以直面周遭世界,表达自己在与其打交道的过程中的感受和认知。因此是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
和志茹 - 12/31/2018 9:53:13 AM
【《美的历程》读书反馈】在阅读“韵外之致”部分后,我有如下思考:文艺作品的时代性,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这是我们学习文学时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这一路径去理解、去解读,会更客观。1.横向比较。譬如对于唐代四个阶段的划分,这不仅是它们具有明显的政治事件的标志,也因为这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文艺上的代表。例如整个国运属于上升时期的初唐、盛唐。有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为代表的诗作,盛唐之音代表的李白,都是那种蓬勃向上、昂扬的,给人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即便是送别,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即便是戍守边关的征人,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对生活小确幸的甘之如饴。到中唐,安史之乱虽没有使唐朝国力衰微,但是,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的呈现,却也反应了那个时代下,人们对时代、对命运多变的思考。及至一百多年后的晚唐,那种昂扬的精神已被个人对生活的关注所取代。2.纵向比较。以边塞诗为例,唐代的边塞诗,不管是王昌龄还是岑参或者是李贺,毕竟都有属于唐代气势磅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大气,“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黑色美学等等,到了“衡阳雁去无留意……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孤寂,宋代的气象、国势就在几句中了解了一二,即便有“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也显得多么的苍白,这是一个时代的悲情。
郑小冉 - 12/31/2018 11:40:39 AM
P162页中提到:“封建前期的美学代表作如钟嵘《诗品》和刘勰《文心雕龙》主要是讲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特征;封建后期的美学代表作如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则进了一步,更讲究艺术作品必须达到某种审美风貌和意境。”相较于前期文笔之分、体裁之别来说,后期的理趣之分和神韵之别成为关键。
司空图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这话的意思文中给了具体的解释:要求文艺去捕捉、表达和创造出那种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难以形容却动人心魄的情感、意趣、心绪和韵味。
李泽厚先生也说到“这当然更不是模拟、复写、认识所能做到”。我由此想到平时教学的时候,是应该先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还是先告知他们什么是美呢?如果放到这个章节里,是不是可以问是先让学生读文学理论的专著《文心雕龙》还是先读读韵外之致的《沧浪诗话》才好呢?
例如讲授古典诗词单元,没有文学理论支撑的话,真的能够通过一个字的解析或一节配乐诗朗诵就能让学生和古人共情而理解作品吗?可事实是很多老师在文学文艺理论这块要么是空白要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与文本的关联,所以有的公开课上得很是热闹煽情,可一节课下来后老师肚子里的知识还是老师自己的,学生并没有有效的获得,也很难举一反三做知识的迁移。
例如散文教学,如此个性化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这里面是“文学理论”重要还是“韵外之致”突出,这值得探讨。
例如人教版必修五的第三单元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都是文艺评论。教授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文中举例甚多可还是很多学生读不明白。仔细观察文本《咬文嚼字》里在举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时,就提到了“两种语法”和“单纯的叙述语”的说法,这应该属于文学理论范畴;后文在说“推敲”二字的时候,则有这么一句话“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观点又契合了司空图“韵外之致”一说,强调了“不只是要注意文艺创作的心理特征,而且要求创造特定的各种艺术境界。文中的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
所以,《文心雕龙》和《沧浪诗话》应该是语文老师桌案前不可不读的书。两者不可偏执于一种,也不可瞎搅和在一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
温和玲 - 12/31/2018 8:51:27 PM
只有书画,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读宋元山水意境便是这样的感受。
第一、画作特点:天人合一、亲切宁静。北宋无我,元代有我。
第二、形成原因:禅教思想、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矛盾、自由兼容的宋代士人文化、元代钳制专制政治风气。
第三、美学特色:北宋山水画主要建立在真实对象真实高度写实上呈现内在风神,并在客观地描写绘画对象中传递感情。
元代社会心理下,自然景物常常用来寓情、传意,委婉传递文人的曲折隐秘的心意。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山水画就像文人的一次寻宝,并精心用画作记录当时的感受,这种诗意、感概的心态和日本江户时期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美学概念——物哀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知物哀”,是对所见所闻的事物能有所感动,这里的“哀”既不是悲哀,亦不是同情,而是人与外界的一种情感上的交融。山水画前必先做一个对万事万物有敏锐感知的人,才无须担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任建斌 - 12/31/2018 9:15:00 PM
《美的历程》第八章韵外之致读书反馈:
中晚唐的美学风格,潇洒风流中带有感伤忧郁。漂泊的李白,潦倒的杜甫,这两位当时最有才华的诗人已经说明了这一内在矛盾——才华、理想往往与地位、财富是不相称的。所以,他们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徘徊选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纠结平衡。
这一时期,词,作为文人士大夫私人化的作品,开始流行。词,又叫长短句,犹如好友谈心、轻松随意。韵外之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韵味、情趣、意境,是形象思维、一味妙悟。
苏轼最早表达了人生空漠感。苏轼又是潇洒的,或者圆滑的,他很能够为自己找出路。苏轼的意义就在于对封建社会(笔者以为称作宗法专制社会更为确切)的否定批判。
王玲 - 1/2/2019 6:34:01 PM
第六章《佛陀世容》读书笔记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蒙蔽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的艺术审美形式又有所不同。
具体表现为:在动荡时期,宗教总是表现悲惨世界,它可以吸引、煽动和麻醉人们去皈依天国的那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隋唐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这一时期的宗教既有执行“大棒”职能、凶猛吓人连筋肉也凸出的天王、力士,也有执行“胡萝卜”职能、异常和蔼可亲的菩萨、观音,最后是那端居中央、雍容大度、无为而无不为的本尊佛相。
总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宗教的发展也逐渐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