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辰君 - 10/18/2019 3:11:54 PM
哲学课19秋(2):事实与价值
一、 阅读下列选段,思考问题
选段一:
实际上,时至今日,社会学所专门研究的几乎都是概念,而不是物……(孔德)社会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类从古至今的进步。出于这种观念,他认为人类的不断进化就在于人类本性的不断完善。而他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发现这种进化的程序。但是,假如存在着这种进化,那它的实在性也只是在科学一经成立后才能得到证实。因此,如果要把进化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只有把它作为一种思想上的观念,而不是作为一种物来对待才行。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主观想象,而人类的这种进步其实是不存在的……事实的表现并非如此简单。一个民族代替另一个民族,不是使后者增加某些新的特点的简单延续。它已是另一个民族,它的某些特性比原来多了,而另一些特性则比原来少了。它组成一个新的个体,而所有这些单独的个体,由于各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不能把它们作为同样的个体排列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系列,尤其不能把它们排列成一个唯一的这种系列,因为社会的相继发展不是以几何直线的形式出现,而更像一棵向四面八方分枝的大树。总而言之,孔德关于社会发展的观念是他自己制造的,与通常人的粗陋之见并无多大差别。实际上,不仔细观察,很容易把历史的发展看成是这样简单的连续系列。只看到了一代接着一代世世相传并因本性相同而走在同一方向的个人。而且,由于人们以为社会的进化只是人类的某种观念的发展,所以,用人类关于进化的观念来界定社会进化,就是很自然的了。然而,这样一来,不仅要停留在观念的范围之内,而且会把与真正的社会学毫不相干的概念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第二章,1895
问题:为什么涂尔干反对孔德对社会学研究主题的理解?你认为“进步”或“进化”是客观实在还是主观想象?
选段二: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实证科学对我们什么也没有说。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人们说,它们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研究者必须小心排除一切作出价值判断的立场……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2,1936
选段三:
伽利略在从几何的观点和从感性可见的和可数学化的东西的观点出发考虑世界的时候,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物所附有的文化特性。这种抽象的结果使事物成为纯粹的物体,这些物体被当作具体的实在的对象,它们的总体被认为就是世界,它们成为研究的题材。人们可以说,作为实在的自我封闭的物体世界的自然观是通过伽利略才第一次宣告产生的……可以说,世界被分裂为二,自然世界和心灵世界。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0,1936
问题:自然科学为什么是“自然”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灵世界么?你认为胡塞尔对科学自然观的批评能否成立?
选段四:
客观主义的特征是:它的活动是在经验先给予的自明的世界的基础上,并追问这个世界的“客观的真理”,追问对这个世界是必然的,对于一切理性物是有效的东西,追问这个世界自在的东西……
超验主义正相反,它认为:现存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每一时期的世界都被每一时期的经验者实际地认定。至于“客观真的”世界,科学的世界,是在较高层次上的构成物,是用前科学的经验和思想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它的对意义和存有的认定的成果为基础的。只有彻底追问这种主体性,我们才能理解客观真理,弄清楚世界最终的存有意义。因此,世界的存有(客观主义对此不加提问,把它视为不言自喻的)并不是自在的第一性的东西,因而不应该只问什么东西客观地属于这种存有。实际上,自在的第一性的东西是主体性,是它在起初素朴地预先给定世界的存有,然后把它理性化,这也就是说,把它客观化。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4,1936
问题:为什么胡塞尔认为“客观真的世界”和“科学的世界”是“主体的构造”?“客观事实”或“客观真理”这类概念在胡塞尔那里能否成立?
叶一航 - 10/19/2019 2:20:56 PM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的问题,我们在课上讨论的超验主义,应该是指人要在经验和感觉上接近真理。而在百度中说,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Emmmm?
沈阳 - 10/20/2019 1:00:01 PM
说真的,一个数据化的标准来恒定世界的概念某种程度上对于我来说其实有点遥远,对于电子之类的物体在体内做有高速运动之类的事情是实难理解的。(这也或许是为什么我理化学不好的原因〈jiekou〉?)但是就让我直接说自己的肉体与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我思故我在在的产物也对我来说有些难以接受。这几堂课大概就是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尴尬的境遇里吧。超验主义的定义查到了三个版本(加博士的),有一些地方是有矛盾的,是否存在理论演变的原因呢?
单佳骊 - 10/20/2019 1:44:04 PM
之前读过几篇关于康德的学术论文,并没有完全看懂,但至少可以让我比较顺利地理解博士课后与我们讨论的关于超验的部分。
然后我有一个问题吧:我感觉康德在说数学的时候,他认为数学是通过先天综合判断得出的知识,也就是通过我们(先验主体)的先天直观能力进行演绎推理就得到的知识,这种纯粹直观先于感觉经验,如果我理解的差不多的话,那么是不是康德在此并没有把先验主义论述到底呢,或者说他对数学的这个表述与他说的超验是完全统一的嘛?
周易谦 - 10/20/2019 2:01:35 PM
就简单的说一下我对于休谟那个还原问题的想法。休谟认为很多事物不能分离下去,我比较赞同。因为当人们认识到了原子这一层面之后,在物理学家看来,生命和文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生命的运动形式比较其他的运动看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熵值还是一样的增加,再极端一些,人类的各种心灵生理社会活动只是量子在某一区域由于意识介入塌缩的集合表现。那么,这种分离的思想,就好像是电脑里面的有损压缩,不同的是,这个是有损拆分,还原的过程损失掉了集合的意义。还原的程度代表了科学领域的进步,但是未必代表了我们大脑思想方面的进步,比如《球状闪电》里面物理学家丁仪说:在十的负十二次方和一百五十光年(他的研究范围)以上,各种生命都显得微不足道。很显然,还原之中剔除了课上说的心灵世界,那么进步与否还是个尚未合棺定论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