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狄鹏 - 10/27/2019 4:18:17 AM
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
刘倩亲近母语 - 10/28/2019 3:15:51 AM
艺术的故事  序言
“当然艺术趣味和饮食趣味相比不知道要复杂多少倍,他不仅仅是发现各种细微风味的问题,而是更严肃更重要的问题,毕竟那些艺术大师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艺术作品,非常艰辛,呕心沥血,他们至少有权要求我们设法弄清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我在想这个地方的“趣味”指的是什么?艺术的审美吗?记得有一句话,“品位的问题无可争辩”,估计这两个词的英文原文是一样的,“taste”?这个“趣味”,好像是一个蛮难定位的东西。
是什么构成了,影响到我们的审美?知识,技能,性格,背景……
那又是什么来决定审美的高低呢?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
第37页,“以下各章将要讨论艺术史及建筑史,绘画史和雕塑史,我认为对于这个历史有所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艺术家要使用某种特殊的创作方式,或者为什么他们要追求某些艺术效果?特别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能使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独特性质眼光敏锐,从而提高我们对细微差异的感受能力。”
综合前面提到的,审美的标准,似乎应该包括这三条:
1.    了解作者的在作品中想表达的意图。
2.    对艺术作品的独特性质的眼光敏锐
3.     以及对于细微差异的感受能力
许敏 - 10/29/2019 12:33:57 AM
窦娥临刑前,满腔悲愤地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结果。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又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尽管我们知道这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的体现,是传统中国文人向善、向好的矢志追求。但是这种极大欢喜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作家关汉卿以及有良知的每个国人的内在的深刻的痛苦。元代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时代,社会变革和统治政权的更迭必然导致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冲突与融合,再加之元朝的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即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无疑加剧了各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所谓的穷酸文人只能把笔杆子当作武器,将撕裂的社会现实予以揭露。还是那句话——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而最为小人物的老百姓只愿社会安定,吃饱、穿暖,足矣!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10/29/2019 1:12:24 AM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读得很慢。在这个月里我首先读了第1章,原始时期的艺术,在这一章里我看到了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他们的艺术形式,我发现了它和中国青铜器的艺术形式有共同的特点,即都有神秘的狞厉的图像,即《美的历程》里说的狞厉美,是否说明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都有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读第2章“埃及的艺术”,我终于发现了原来看埃及的那些图像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以前看类似古墓丽影之类的电影时,虽然觉得怪,却没有深究其中缘由。这次的阅读发现了埃及艺术的特点,第一,重视几何形式的规整;第二,有着长达几千年的正面律,即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以下为正侧面;第三,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大小和构图位置。关于正面律,源于当时艺术家觉得自己要尽可能清楚,尽可能持久地把一切事物都保留下来。
      而在第3章我真的发现希腊既承继又创新了埃及艺术。一方面它保留了对几何线条的重视,体现了布局的才智,另一方面又少了几何形式的棱角,多了柔和的曲线,另外,在正面律上得到了改进,人们用了短缩法,艺术家开始着眼于看物体时的角度。从墓石图像上看到女主人和女仆人的线条、构图,能明显发现从埃及艺术所得到的传承与创新。在这样的阅读中看到了艺术发展的历史,看到了艺术的溯源,真是很奇妙。
李杏莉洛阳 - 10/29/2019 7:14:41 AM
10月读书《中国十大悲剧》反馈
李杏莉
这个月樊老师讲座里讲到了元杂剧,我就顺便看了《中国十大悲剧》这本书。我看了前面四个故事:《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精忠旗》,发现与莎士比亚的悲剧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莎士比亚的悲剧取材大多是宫廷人物。中国的悲剧取材更广泛。有民间的,如《窦娥冤》,也有宫廷的,如《赵氏孤儿》《汉宫秋》,《精忠旗》也与朝廷有关。从故事情节来看,都有许多巧合,这些巧合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处推进。相比之下,中国的悲剧情节也很曲折,矛盾冲突也很尖锐,人性的矛盾似乎还有些仁慈。莎士比亚的悲剧矛盾冲突更为尖锐,语言更美,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从对比中也发现了中西方价值观的严重不同。哈姆雷特在发现了父王死的秘密后,立志为父王报仇,他主要是动用自己的力量智慧让真相大白,让施暴者受到惩罚,被惩罚者甚至包括皇权。而中国的《赵氏孤儿》,施暴者却在二十年后才得到了报应,期间为此而死的人不计其数,那些人都是无辜者。而赵孤最后的复仇借助的还是皇帝的诏令,并不是他个人的力量。这说明在中国皇权是不能触动的。难道造成赵氏孤儿悲剧人生的罪魁之一不就是皇帝吗?如果皇帝不是昏聩无能,宠信奸佞,这样的悲剧如何会发生?可以想见,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是个例。权利不被约束和监督,势必泛滥。要想避免悲剧的发生,必须铲除发生悲剧的土壤。
《窦娥冤》比其他几部悲剧更震撼人心,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手无寸铁的弱女子。剧作家能够关注下层劳动人民,关注最弱势的女子,可见他有一颗伟大的悲悯之心,这让我想到另一位对女子有偏爱的小说家曹雪芹。在男权社会里,能够关注女性,为女性发声,这本身就足见他们的伟大。窦娥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女性的美德:善良贤淑勤劳隐忍孝顺刚烈。但偏偏好人没好报,她的短暂一生又承载了太多苦难:三岁母亲病逝,七岁被卖做童养媳,十七岁结婚,十九岁又死了丈夫,膝下没有一男半女,只有懦弱的婆婆相依为命。这已经够悲惨的了,可是命运仍然没有放过她。她被逼改嫁,不从,被陷害杀人。生性耿直的她被含冤处死。让一个极弱的女子借助神的力量爆发出极大的能量,让恶势力得到警示(只是警示,并没有惩罚),然后再借助极偶然的机会,让善良的女子冤案得以昭雪,我总觉得这很像中国的太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无限的搁置中让时间来解决问题。
中国善良的好人那么多,窦娥王昭君岳飞赵氏孤儿,中国的坏人更多,张驴儿赛卢医梼杌毛延寿屠岸贾秦桧,但现实中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需要自己去观察判断。
悲剧总是比喜剧更震撼更引人思考更给人启迪。
黄佳凤 - 10/29/2019 7:45:50 AM
读书心得:《艺术的故事》​
​10月读书探究:局限艺术审美的因素
一、​固执的偏见
      正如作者所言“有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因而也能深深为其所动的表现形式”,易理解意味着不留解读余地,因为欣赏者很有可能因为这样的容易而懒于挖掘含义。这样的偏见首先体现在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去反对较为平淡的题材,这样欣赏艺术的人,往往只看到了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懒于理解这种形式下作者背后的情感。其次这样的偏见体现在“评判”作品的正确与否。我们是否可以判断一件作品的“正误”?或许作品呈现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如此呈现,真实并不是评判一件作品好坏的标准。
二、断裂的语言
​      艺术表达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断裂,使得我们不能很好地解读作品中的暗示,其实艺术欣赏应该与文学欣赏相通,任何矛盾之处都充满了暗示的惊喜,但解读暗示的难处在于我们得要在理解了作家的绘画手法后才能了解他作品中的情感,所以艺术的欣赏可以不从感性的理解出发而是从理性的了解出发,先了解互不相同的绘画语言,再谈及欣赏。
三、欣赏的数量
      ​作者用了喝茶的道理来说明欣赏的数量对欣赏活动的实质影响,不常喝茶的人会觉得一种混合茶和另一种混合茶喝起来完全一样,但如果他们愿意细致品尝并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那么他们可能成为地道的鉴赏家。这也说明了艺术欣赏的敏感度同样与欣赏的数量有关,也如读书一样,一件经典的作品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为反复看得多了,就会发现以前忽视的地方,久而久之,才能增长见识。
洪健天 - 10/29/2019 10:39:46 AM
很难想象,年初定下一个目标,要读完一百本书,年底前就完成了,涉猎了历史、地理、文学、科学、更坚定了一种大历史观念,横跨多个学科的通识架构,让我们共同追溯整体人类的起源,原来,我们是如此的统一和合,又多样丰富。
liuyong - 10/29/2019 12:52:11 PM
10月读书《艺术的故事》反馈
艺术的起源到底是什么?贡布里希认为早期的绘画作品”原始人制作绘画和雕塑用来行施法术“。理由是大部分岩画都是无序分布,现代的某些部落也还因为相信模仿动物的舞蹈能帮助它们拥有超力量制服猎物。美洲的雕塑则蕴含着他们生活体验背后的观念。书中举的阿兹特克雨神特拉劳克的例子让人印象深刻,雨神的面部是由蛇构成的,而选择蛇因为蛇和闪电的形状接近,而闪电则象征着当地人生存至关重要的雨水,而雨神的形象又被放入他们的象形文字。虽然暑假去看了美洲展,但站在展品前除了觉得狰狞恐怖或是可爱,却没有其它想法,或许正如作者所言,需要用地方人的观念去理解远古人的创作。
芒果 - 10/29/2019 2:00:00 PM
10月份读书心得
        10月份读的是十大喜剧故事之一《救风尘》,是元代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作品,故事情节简单,如书名,解救风尘女子。宋引章遇人不淑,幸遇才貌双全的姐姐赵盼儿搭救,脱离苦海,另许良人。人物性格鲜明,宋引章头脑简单,嫌贫爱富;赵盼儿美貌聪慧,热心肠,是个侠女。周舍虚情假意,花言巧语,浪迹风月场。结局颇让人感觉仓促,聊聊几句结案,皆大欢喜。
王凤琼 - 10/29/2019 2:00:53 PM
《艺术的故事》阅读反馈:
刚看完《艺术的故事》一、二节,在印度及古希腊以前的艺术中,更注重技法,也就是说一个艺人只要掌握了技法,也就可以出师了。因此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只要看到它的技法成熟,就认为是好的、美的作品,在今天很大程度上也如此。我一下感到,艺术取决于地域文化,也受前人审美的影响,也许你毫不在意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就是无价之美。相比我更欣赏中国的艺术,除了讲究技法,更注重意境美,而意境美却能直触人心。就如一首古诗词。读到某一句,全身舒爽,让人久久回味,这样的意境美,只讲技法的艺术怎能表现。
龚捷 - 10/29/2019 2:09:00 PM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窦娥的故事家喻户晓。窦娥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她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自幼被父亲卖与他人,年纪轻轻就守寡,原以为可以和蔡婆婆相依为命,却无奈被张驴儿逼婚,最终惹上官司,被不分清红皂白、贪赃枉法的知府处死,就连她的亲爹爹在一开始看到他的冤案时也不予理睬,觉得她罪该万死,可见在元朝的统治下社会是不公、残酷、黑暗的,百姓长期受到恶人的欺压、凌辱和迫害。窦娥的一生步步难行,波折坎坷,最终含冤惨死,是社会底层的妇女形象,可窦娥与大多数被欺压认命的百姓不同,她敢怒敢言,爱憎分明,坚信信念,窦娥的人生虽没有自主权,但她的思想却是独立的,精神是自由的,窦娥为自己申冤,敢与恶势力搏斗,惩恶扬善,她的勇气和人格魅力是当下不可多得的,是令人敬佩的。
tzsxwyl - 10/29/2019 2:11:14 PM
《汉宫秋》反馈:
马致远的《汉宫秋》不同于其他版本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为什么要一反史家之记述,把昭君的结局写成是在汉与匈奴交界处投江自杀呢?这是我在读这个悲剧故事时思考的问题。除了为了衬托人物的忠贞美德,应该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是相关的。剧本反映了民族映战争中个人的不幸,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败无能。
刘显 - 10/29/2019 3:15:59 PM
许多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般。
      如《中山狼》中就记载过这么一段:东郭先生冒死救了中山狼后,狼却要吃他,于是引发出一个讨论,狼到底能不能吃东郭先生。正常人看来,当然是不能吃的,这不是恩将仇报吗?然而,文中的老牛认为,自己一生对自己家主人可谓鞠躬尽瘁,从来不辞劳苦,但临老无用了,却又被主人抛弃,还琢磨着要把它宰了获利。老牛对主人一家,不可谓无恩,但结果却这么惨。所以他认为东郭先生虽然救过中山狼,却也不算什么,吃了就吃了。难道还能有它惨吗?
      这段话着实有趣,颇有两个世界在碰撞的感觉。站在禽兽的立场,弱肉强食就是天道,不以其主观意志而转移,难道要饿死了还能不吃东西吗?但站在人的角度,却也有“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说法,这说明弱肉强食也不一定是不可易变的。所以该剧本的最后,借一个老者的口吻,来阐述了这个道理,禽兽之所以为禽兽,就在于它具备禽兽的特征,忘恩负义是常态,弱肉强食是天理,而人之所以为人,却与禽兽相反了。若是在往深处谈一谈,便可明白,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检验世界,否则,碰个头破血流还算运气好的。
zhangzhixun - 10/30/2019 2:40:51 AM
10月读书反馈:
《艺术的故事》读起来不算吃力,但我有个倾向,去追问美的实质是什么,所以老是跳出来,从哲学层面去看美,因此读来很慢。好在,有不少感性的体验,对阅读《艺术的故事》有帮助,甚而至于,我专注于思索艺术体验教育的循序渐进前景,远比琢磨艺术本身,还吸引我。
郭晓云 - 10/30/2019 9:01:27 AM
《艺术的故事》前两章反馈
      一、艺术的起源:原始人制作绘画和雕塑用来行施法术,这个观念至今还在流行!今天我们看到的认为是艺术的出自原始人之手的作品,当初最重要的并不起来看起来美不美,而是能不能发挥作用!原始人的作品或许今天看起来很不顺眼,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艺问题,而是因为观念,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二、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古代墨西哥艺术中,神蛇不仅象征雨神,同时还引申为闪电的标记,成了一个字,可以召唤风雨,这让我想到了传说中仓颉造字,天降粟,鬼夜哭,原来不明白,现在顿悟了!
李云跃 - 10/30/2019 11:41:38 AM
读《艺术的故事》奇特的起源章节反馈:
1、让我对原始岩洞壁画和我去过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旧时代陶制品上面的图案有了新的认知,看似简单的图案却蕴藏了丰富的信息。
2、之前想到夏商周时期一国在做重大决策时的占卜活动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占卜活动对于他们的神圣与重要。
3、本章节最后提到的书画同源,让我对语文识字教学有了新的想法:追溯汉字的字源是最好的、最深刻的识字方法。
袁利洁银海学校 - 10/30/2019 1:21:49 PM
中山狼读书笔记:
《中山狼》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即狼脱离危险现出本性,说要吃了东郭先生时,东郭先生第一反应是大喊:“狼负我!”到最后狼被重新关进去时,东郭仍不愿意杀死狼,这往往也是我们嘲笑东郭的一个点。但这也恰恰说明东郭至始至终其实是相信即使像狼这样的恶人,有会有向善的时候。他秉承着类似“性善论”理念,我觉得理念是不应该嘲笑的。东郭先生的错,更多的在于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他低估了由恶到善的难度。
冯乾 - 10/30/2019 1:52:55 PM
《桃花扇》之所以奉为经典,是重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不凡主旨。若说侯方域和李香君是《桃花扇》的悲剧主体,倒不如说他们是整部悲剧的线索来得更为恰当。
故事中真正的悲剧灾变是南明的覆亡。至于最后二人斩断情丝披发入山,显然不是一个情感挫折的问题,而是作者对整个人生悲剧寻求最后解脱的答案。南明时期作为在历史上很少被关注的一个时期,启示当时的国力胜过南宋,却很快的灭亡了,很大的原因在于内耗,整一部戏剧在主线故事之间穿插了当时的政治斗争。侯方域不过是复社诸公子的一个代表,李香君也只是柳敬亭、苏昆生一类江湖中义人的一员。侯、李的道德选择不能影响整个悲剧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悲剧命运的灾难性后果也并不是由他们来承担的。
郭冬梅 - 10/31/2019 6:28:36 AM
这两天读这个麦克白,对里边的这样一段话,有些想法。班柯:“魔鬼为了要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坠入他的圈套。“”因为很多年前认识的一个妈妈,一起带孩子们学英语的时候,经常聊天。她的思路很清晰、理智。然后就在前两年,她开始接触这个所谓的佛教里边的东西,好像是净空那一派的吧。之后的那个谈话、做事就感觉不是同路人了。,那天她微我要参加一个读书会,然后就看到她那个头像还挂着小红旗,然后我觉得挺可爱的。三观就已经不一样了,然后我就觉得她也陷入了这种魔鬼的圈套,然后以至于在后面的一些问题上,在孩子学习上,给孩子选择书籍方面,也有些不同于之前了。
云南昆明和志茹 - 11/1/2019 12:45:52 AM
【读书反馈】《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传奇》读高中时就买了读过。当时读完就觉得,所谓十大喜剧大都是些小姐遇才子。比如《墙头马上》在中国如此封建的社会环境下,竟然还敢私定终身,说不到几句话怎么就往小姐闺房去啦,实在是不可想象。现在,结合着时代背景来看,特别听了樊老师关于蒙元大军的所为后,再看这些作品,才觉得,这些作品在市井中流行受欢迎,恐怕并非只是男欢女爱,皆大欢喜。更多的应该还是对人性、人欲的一种追求,一种抗争。
郑小冉 - 11/3/2019 9:00:02 AM
读第23章 中国、印度和日本。在一个章节里很难把三个国家的艺术文化说个透彻,所以感觉是电影快镜头似的一帧帧就这么过了。只能在只言片语中,查阅补充才能多了解。其中提到东西方的绘画艺术,说“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画家在意的是,用少许写意的笔法将事物的基本事实反映出来,而毫不在意西方人所关注的细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山水画多是笔墨点染和大量留白便能与画面中寻出渺远的意味。这固然有着原因,中国画以线条为主,几笔勾勒也能出形;中国画不重视解剖学,不必和西方画家一样先学骷髅的骨架、血肉再作画,自然没了这样的限制,画的创作也恣意许多。所以“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但其实与“写意”相对的“工笔”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所以,文中未曾提及“工笔”。在绘画技法上,我认为中国远比西洋要来得丰富些。
至于日本的浮世绘是市井文化的呈现,如同元杂剧一般。
李廷梅 - 11/3/2019 1:55:03 PM
《艺术的故事》,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但是相比于说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所以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中如“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立体画派创始人”这样冰冷的文字。艺术家是鲜活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普通人类思考着关于自己与世界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成果酿造成艺术作品,所以这些艺术作品也是鲜活的,是艺术家们的一部分。
李廷梅 - 11/3/2019 2:00:03 PM
《艺术的故事》,再回过头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所以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中如“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立体画派创始人”这样冰冷的文字。艺术家是鲜活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普通人类思考着关于自己与世界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成果酿造成艺术作品,所以这些艺术作品也是鲜活的,是艺术家们的一部分。
王玲 - 11/3/2019 3:51:13 PM
《艺术的故事》第1章奇特的起源之读书笔记
1、如果不了解过去的艺术为什么目的服务,也就很难理解过去的艺术。
2、绘画和雕塑是用来行施巫术的。
3、那些早期制像不仅跟巫术宗教有关,而且也是最初的文字。
周永峰 - 11/4/2019 8:57:34 AM
品读《艺术的故事》(一)
周永峰
我是艺术鉴赏的门外汉,对艺术常抱有敬畏,更是敬而远之,这当然包括艺术类的书籍,天然保持距离,但又有不甘心,内心深处还是期待能够走进艺术。
《艺术的故事》图文并茂,浅白流畅。绘画是心灵对话,饱含对生命的哲思。
鲁本斯《画家之子》和丢勒的《画家之母肖像》一下子使我眼前镀上了温情的光泽,小男孩上翘的睫毛,微卷的刘海,微鼓的腮帮都会令人有一股找拾童年的冲动,也会引发对赤子之心怜惜,甚至希望“画家之子”不要长大,永远停留在生命的初始状态。这个想法是自私的,这源于我对女儿成长的焦虑!
而“画家之母”带给我的是刚强的母爱的冲击力,额头层叠的皱纹,削瘦的面孔,都会联想到我的母亲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她的坚定,刚强不仅来自父亲、男子,母亲、女子的刚强更有韧性,是一个家族的源力。
如果你要问我:你喜欢圭多雷尼的《荆冠基督像》还是托斯卡纳画师的《基督头像》?老实说我只能接受前者,这与我家族信仰有着莫大的关系。我父亲是一位乡村基督传道人(曾在南京神学进修,获宗教局认可且持证),童年记忆里我家几个房间里都张贴着耶酥的肖像,每到傍晚,父母立于像前,双手交叉,闭目祷告。奶奶则长跪在耶酥像前,显得更加虔诚,这使得我对前者作品更加亲近,打开我久违的温暖记忆。后者的耶酥肖像如果进入我们乡村视野,一定会饱受指责,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他们甚至认为这样造型会动摇信徒的信念——斜头歪脑、愁容满面,关键没有圣光环绕!
毕加索的《小公鸡》表情夸张,它对工作是如此敬业,我还能感受到它对黎明是充满深切的期待。我在想,会不会这样的表情是存在的,只是惊鸿的一瞥,我们在呼噜声中错过了,当然即便起个大早在自家院落守候也难以目睹这悚动的一幕,毕竟在如墨天地间啊!如果你想借助灯光观察,那么它将会中规中矩地呈现“凡鸡”的模样,总之它那扛鼎的雄样只有到毕加索的画作去寻找了。
卡拉瓦乔的两幅《圣马太像》,前幅,我难以跳出世俗眼光,天使伏在一个秃顶老者身边,圣洁与委琐强烈对比无法让我感受到艺术之美,而后一幅处理得相当好,天使若即若离,老者还是那老者,但背景色彩铺陈使得整个图景和谐生动,最起码有拯救的意味了。
画作是有时代特征的,但观者不懂得那个画作的时代,品评是俗不可耐,常常信口开河,比如我。
王明月四川富顺柑九校 - 11/4/2019 1:18:44 PM
【《艺术的故事》反馈】
在第1章中,作者说“可是如今艺术家和手艺人却互不来往,形同陌路。”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手艺人其灵感来源都是我们的生活。的确,艺术家只是人们对技艺高超的手艺人的称呼。怎么走着走着就有了阶级和高下之分呢。当然,我们千万不要对艺术家的“灵魂”进行研究,他们只是拥有远超大众的敏锐的感觉而已。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手艺人都只是某种艺术形式的记录者。没有高下之分。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11/29/2019 8:03:11 AM
《艺术的故事》读书反馈
绘画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共同的起源。
早期的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人类的意识会用自己的方式解释这个世界,宣泄自己的情绪,达到原始宗教的目的。这些巫术和原始宗教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字与绘画就是基于这样的表达产生的。但是在演进途中,这两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更多的变化。绘画、雕塑的晦涩、多义,形象和文字表达的不同,这些都是值得我去深思的问题。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11/30/2019 2:58:43 PM
读书心得:《艺术的故事》​
这本书,对我这个艺术盲来说有点难理解。不能剖析本身的作用与功能,无法进行下一步艺术上的延展。看了讲坛优秀老师的反馈,大致了解一些皮毛。作品的好坏,要深入了解它的背景,同时?理解人的不同心态产生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就是固执会偏见。.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个人体验,所以,艺术从来都是超凡脱俗、出类拔萃的东西。.一切艺术的本质东西都是个人体验,超越时空超越思维,所以,艺术的都是超凡脱俗、出类拔萃东西来自于变化的过程。
温和玲 - 11/30/2019 4:38:03 PM
再读《窦娥冤》
短短的四折 一楔子,剥离出来的是窦娥一个封建社会中用生命唱出的绝唱。她的三桩誓愿,感天动地。从怨天,天地也,可怎生糊涂了。一句一场戏,一句一血泪。
再到她的祈天,如果她是冤枉的,那么希望血溅白练,希望六月飞雪,希望大旱三年。这些不可出现的额结果全部现场呈现,让整个故事在得到了上天的额照应中深化。
最后到她以托梦的形式告诉父亲,她的冤情,都道出了悲剧就是如此的具有浪漫和悲情。
文帅楠郑州八十五中 - 12/8/2019 6:49:28 AM
《窦娥冤》的悲剧意义:时代意义,性别意义,人的意义。时代意义: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学创作的眼光开始下移,俗文学的生命力得以延展。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关汉卿将这一事件拓展为文学尤其是最终的发问。性别意义:女性力量开始出现,并有了向天的发问,我觉得是特别打动人的。人的意义:当极端的恶出现的时候,个人的反抗有了特别的意义。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年10月读书反馈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