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行读共同体12月读书反馈
狄鹏 - 12/14/2019 9:54:45 AM
行读共同体12月读书反馈情况
洪健天 - 12/26/2019 4:45:09 AM
最近在读《美国文明的兴起》,之前对五月花号开启的信仰之旅很是佩服,但作者在本书中更多的通过经济角度来看美国的崛起,这是偏马克思主义的思路,背后扎扎实实地是对于利益的追求。其实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早已对人性的自私给了更积极的解读。在经济的现实里,美国显得更加真实。
许敏 - 12/27/2019 9:25:58 AM
《中国十大戏剧故事▪西厢记》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可见莺莺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好一个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好一对儿恩爱有加的夫妻。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你看,《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已然有所进步。爱情原本就应该是不能掺杂任何尘埃的美好,理应得到普天下所有人的祝福,“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等等。起于聚合的爱情,终于团圆的祝愿,不就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的信仰吗?
龚捷 - 12/28/2019 3:35:34 AM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白居易的诗句给人一见深情,情深断肠之感。《墙头马上》故事中女子李千金为了爱情,义无反顾,与裴少俊私奔,躲在后花园七年时间并生儿育女,最后事情败露,换得一纸休书,被无情抛弃回到洛阳的家,曾经那个幸福的家已支离破碎,父母因不忍思念女儿纷纷去世。读到这里我内心是无比愤慨的,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是什么力量,让你不问来龙去脉,就与一个见面不到24小时的男子私奔,弃辛苦养育自己18年的父母于不顾,在裴少俊家后花园藏匿着生儿育女,这一去就是七年之久。
      我认为李千金的私奔,弃父母不顾的行为对自己和父母都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就算是夜里与裴少俊私会败露,也可以用其它方法去争取爱情,通过明媒正娶嫁入裴家,李千金毫无争取就选择了私奔,她没有给父母选择权就宣布了他们毫无选择的权利,她逃避现实,无比自私,结果父母无人送终,离开人世,这样追求自由恋爱的方式,我不认可。
申容昆明经开一中 - 12/28/2019 10:10:36 AM
读《艺术的故事》第八章
    对于我这个艺术小白来说,这本书真的啃得慢,太难了,但也收获太大了。
    第八章关乎欧洲中世纪的艺术,读这一章,打破了我对这一时期的压抑、停滞等刻板印象。贡布里希爵士讲黑暗时期,固然指那几个世纪里的迁徙、战乱和动荡频繁,人民陷于黑暗之中,也指那时恰值新旧交替之际,欧洲国家即将出现今天让我们看到的大致样貌。所以,它不仅是黑暗的,也是杂乱的,不同的民族和阶层有巨大的差异。修士、僧侣们试图复兴他们所欣赏的古典艺术,而北方入侵者喜欢繁复的图案,在古典传统、北方文化入侵及本地艺术家的个人爱好,三者相互抵触,又有了融合,一些崭新的东西开始在西欧发展起来。
      关于创新,我也有了新的收获。在艺术上,重要的不是先创新,是要先承继过去的经典,在承继中适时传递自己的个人感受。而两幅同样经典的《圣马太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两幅都在忠实地向教友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一幅尽可能忠实模仿原作,而另一幅借用了北方艺术中颇具代表性的交错盘旋的饰带和线条。老实说第二幅初看会让人一愣,但在作者诠释下,自然理解了画家在画中表现了他的独到感觉。
      这个时期的画家也专注于事件的中心含义,追求清晰的目标。
陈蓓蕾 - 12/29/2019 12:22:56 PM
很忐忑不安地上来弱弱地说,我没有好好看书,这一个月。忙这个字仿佛是借口。我去追了当下《庆余年》,并迅速地把原著网文撸了一遍。我的安排在1月份放假能好好安静地看一些书,《唐吉可德》上了我的头条。这个讲座至今为止,很神奇的效用就是,不断在内心质问着自己,让我看到自己。
郭冬梅2020 - 12/30/2019 6:18:07 AM
今天学习《艺术的故事》第三节“伟大的觉醒”希腊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的这些作品。

希腊时期的这个作品, “掷铁饼者”。读到了这幅作品的背景知识。雕像表现了,青年运动员恰好处于要指出沉重铁饼的一刹那,向下屈伸,往后摆动手臂,准备使出最大的力气,紧接着他就要旋转一周,以转体动作来加强投球的力量,将铁饼飞掷出手的姿势看起来是那么真实。
作者还分析了,这幅雕像和之前我们所看到的埃及画家的那些表象是有一些关系,这幅雕像的作者,让我们看到躯干的正面图,双腿和双臂的侧面图跟埃及画家一样,他也是从最能显示各部分特征的角度来组成一个男子的人体线,但在他的手中,古老陈旧的公式变成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他不是把各种事项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姿态僵硬,不能令人幸福的人像,而是请模特儿实际做一个相近的姿势,然后加以修改,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可信的动态,人体一致,它跟真实的置顶动作完全是否完全一致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同时代的画家征服了空间一样,这副作品,征服了运动。
这幅希腊的作品跟之前第二节“追求永恒的艺术”,埃及美索布达尼米亚克里特这一章谈到的埃及的雕像嗯,就有一个关于运动的这种姿势。
埃及艺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所有的雕像,绘画和建筑形式仿佛都遵循着同一条法则,各得其所,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创造物都服从于一个法则,我们就把这一法则叫做时代风格,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不要求他别出心裁,也不要求他创新,相反的,他雕塑制作的雕像最接近于人们所倍加赞赏的往日名作就会被看成是至高无上的艺术家,所以在3000多年里,埃及的艺术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金字塔时代认为美好的东西,千年之后,照样被认为超群出众。
3000年啊,这么久远的历史,艺术的时代风格竟然会没有长久的变化。
那这段时期的中国又有怎样的艺术形式的变化和展现呢,感谢讲坛社,我这样的懒人菜可以坚持读完这本大部头的《艺术的故事》。 这段时间迷上了《木心谈木心》,跟着木心老师讲自己的作品,我开始拿起书架上一本本木心的作品,开始阅读,这一点不及我家妮妮,从《文学回忆录》,再到木心所有的作品,她都一一阅读,还做了大量的笔记。
李杏莉洛阳 - 12/30/2019 8:24:07 AM
12月读书反馈
李杏莉
本月我断断续续读了《艺术的故事》。书买来好久了,看着那么厚厚的一大本,始终没敢开始读。这个月我下定决心开始读。期末的事情千头万绪,我就决定挑着读。
先看了序言,惊奇地发现竟然再版了十六次!每一次的序言都不一样,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作者阐述了很多关于本书的事情,比如选画的原则,足见一个艺术家的认真,不是自己看过的同等条件下不选。比如介绍的语言,尽量不使用太艰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比如关于中国和西方的绘画,他认为中国的艺术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雅致和微妙,因为公众并不急于看到出人意表的新奇之作。我第一次如此细致地看了本书附的所有序言,每一篇都有自己的特点。
然后我看了“艺术和艺术家”。里面有几幅画我印象十分深刻。两幅受难的耶稣像,一幅刻画逼真,一幅相对抽象,两幅画都给人强烈感觉到耶稣的痛苦,但表达方法却不一样。作者说只有艺术,没有艺术家,强调了艺术的独立价值。用作品说话,这是最好的明证。还有两幅画都是毕加索画的。一幅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线条细腻柔和,一幅是一只嘴张得很大翅膀支棱着尾巴翘着,看起来十分愤怒的公鸡。两幅画同样生动,还是同样一个人,表达方法有些区别。作者列举了大量详细的事例,我感受到在作者心中只有最美的作品,没有人为的干扰。
接着看了有关东方艺术的一些故事。东方的绘画不是写生,而是先坐在书斋里,学画云,学画山,学画树等,然后才到自然里作画,而且画作上常常有一首诗,这种技法是西方所没有的。
更多美妙的图片以后继续感受!
黄佳凤 - 12/30/2019 8:36:15 AM
一个悲剧英雄——读《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感
​周王室的衰微和秦最终平定战国的纷乱一统天下足以说明光靠德行感化是不能够使天下为一的,因为人心是最动荡不安的因素,乱世中的一人之德会变成虎视眈眈之人的众矢之的。秦始皇雷厉风行的变法改革是超前于当时时代的,而戏剧化就在于他用这样的方法使秦国凝聚极强的向心力在兼并战争中所向披靡,却用这样的方法使自己的统治不为天下人所认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他的变法提高了国家的运转效率,如果能够全国开展来集权能够给中国带来可观的国土。戏剧化还表现在他在风驰电掣速度统一全国后,就像一个心里急需被家长们认可成绩的孩子一样,一步步妥协忍让却换来更多质疑和反叛。他一定不明白,为何事实证明过对的事,后来就是再也行不通了。李斯让他心中的骄傲失望化作固执的极端化,既然不能融入集体思想,那就将集体思想的根基毁掉。秦始皇的悲剧在于他将自己看做是一个孤胆英雄,他对这个国家有太多想推翻的举措,他太想让这个国家成为一个新的世界,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就做到。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近千年的周王朝的分封和礼教不是十多年就可以撼动的,十多年的时间还不够一个人的成长,更不用说一个国家的成长,如果
秦始皇是一个英雄​,他提前走了别人始终要走的路,他的悲剧在于他的好的失败,即便这种失败不能是他成功的开始,但却成就了别人成功的开始。
芒果 - 12/30/2019 2:37:18 PM
12月份读书心得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读到了《桃花扇》,说它是悲剧,悲在哪里?悲在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二人的际遇不过是历史变迁下的一尘埃,一沙一世界。
        只听那张瑶星勃然大怒,疾声呵斥:你将眼睛睁开好好看看,这国在哪里啊,家又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又在哪里呢?堪叹你儿女家,竟不管那沧海变了。艳语淫词,絮絮叨叨,将锦片前程牵衣握手神前告,怎知道姻缘薄久也勾销!翅楞楞鸳鸯梦醒好开交,碎纷纷团圆宝镜不坚牢,羞答答当场弄丑涩得旁人笑,明荡荡大路劝你早奔逃。
        悲在无国无家无君无父,更无儿女情长!
刘显 - 12/30/2019 3:37:23 PM
据野史记,《西厢记》出版后,深闺中的小姐都争相传看,还读出许多眼泪来。说实话,放在今天,这就是个放在电视上都没人看的肥皂剧。反派太不合格,人物性格塑造也比较简单,许多韩剧都可以比他更加曲折离奇,引人注意。然不可否认的是,放在当年,这种为了爱情不顾礼教森严的做法是一件十分刺激人的事情。该书在那些卫道士的眼里,可堪为禁书了。
      二
      才子佳人在一起,是一种大众审美上的趋向。美女配丑男,叫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但配上帅哥,则会称他们金童玉女,天造地设。《西厢记》在当时,也是一部迎合了大众主流审美的故事,所以大家都爱他,也就不稀奇了。
云南昆明和志茹 - 12/30/2019 3:52:42 PM
【读书反馈】《艺术的故事》
1.人类对艺术的认识的发展,诞生了艺术家。
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古希腊文明,当工匠们由循规蹈矩地工作渐渐演变成有了工匠个性的表达时,真正的艺术便诞生了,也产生了真正艺术家。而古希腊的艺术源于创造,源于对自然的观察这一情况,在今天也依然实用。
2.罗马艺术回归叙事,但却比古埃及艺术多了灵动。
古罗马的浮雕与古埃及的浮雕一比较,就发现两者的异同,也更能体现人类艺术的发展。
3.艺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
从古埃及的宗教需要到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需要,从古希腊的线条化到古希腊的灵动,艺术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艺术与宗教、政治、历史天然一体的不可分割性,让我们后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识的发展。
郭晓云 - 12/31/2019 3:01:53 AM
《艺术的故事》读到第13章——《传统和创新(一):意大利,15世纪后期
        这本书其实读的是昏昏然,很多地方都读不懂,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毕竟对于美术小白的我,很多相对专业一些的名词我是无法理解的,还有语言上的隔膜,虽然读的是中文版,但很多表述我还是不知所云,好在一颗坚持的心,让我没有放弃,每天读一点,哪怕就当认字,哪怕就是看看那些美丽的图像,总有些东西会留在我的心里,我的精神上吧,就比如看到264页时,看到弗洛伦萨艺术家波蒂切利的《维纳斯诞生》时,我被震撼了,不过方寸的图像却深深吸引了我的心,整本书还没有一副作品如此吸引我,我也不知为什么,想象如果是在博物馆或美术馆看到实际大小的作品时,我又将会有怎样的震撼?!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吗?虽然我说不出原因,但这种感受却如此强烈!书中介绍到:意大利人信服古希腊古罗马人的高超智慧,相信那些古典传说里必定包含深邃、神秘的真理,就像这幅画表现得维纳斯出世的故事是一个神秘的象征,通过它,神对美的启示才传到人间!对这幅画本书的评价最后一句话是“使人感到这是一个无限娇柔、优美的人物,是从天国飘送到我们海边的一件礼物”,或许这就是我被震撼的原因吧:来自天国的礼物!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12/31/2019 7:07:22 AM
本月读到了《活法》这本书。作者稻盛和夫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哲学家。读书以来,感觉只有活的哲学一点才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是美好完美的。改变思维方式,每个人都能“心想事成”。只有在经历之后才懂得珍惜。自己心里有底,做事就不会枉然。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忘记了人的灵魂精神心灵的重要性。慢慢的在讲坛里学到了细心思考,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细节,才可以发现某些微妙的东西,甚至重要的东西或者体会。从前,粗粗的读书,感觉真的不好。做人做事都要有始有终,并且一直坚持心里的那个平衡点。唯有饱读书,细体会才可以读出最佳的收获!
李廷梅 - 12/31/2019 8:14:30 AM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的确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子,对于没有任何艺术细胞的我,开始知道,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该怎么样去欣赏一幅画,色彩是怎么欣赏的,与东方的艺术差别是什么,不禁让我思考很多,遗憾的是自己没有静下心细细读完,2020年,我觉得真要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认真听讲座,认真学习。
袁利洁银海学校 - 12/31/2019 12:18:58 PM
12月读书反馈:
《李逵负荆》这出喜剧的喜剧性就体现在李逵这个人物形象上。作者通过对话、台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鲁莽冲突又可爱正直的李逵形象。将这样的一个本来就有些喜感的人物,放在各种戏剧冲突中,让人忍俊不禁。
liuyong - 12/31/2019 1:51:14 PM
《艺术的故事》第四、五、六章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艺术家不再一味模仿,而是开始信赖自己看到的情况。于此同时,压缩法发明。艺术家第一次用透视缩短法,将人物的脚画出了正面的观察角度。他们开始尊重现实的角度,而不再是把所有东西都用最一目了然的形式画入图中。但是,希腊艺术家还是严格的遵循着埃及创作时的精美几何布局秩序,只是试图通过人体形象的种种姿势和动态的变化,更多的反应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古希腊人对arete的追求和执着让他们突破了一往的陈见,只为了把艺术做得更好)
公元前五世纪末,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欣赏作品本身,不再仅仅关注它们的宗教或政治作用。艺术流派间的比较竞争,也无疑刺激了艺术的发展,并开始突破之前的种种传统限制。
  亚历山大帝国的奠基,即希腊国土的大规模扩张,开始了希腊化艺术(Hellenistic art)时期。(可惜此部分没有展开讲述东西艺术之间的互动,东西互动是希腊化最伟大的成就。)
王明月四川富顺柑九校 - 12/31/2019 2:06:25 PM
【读书反馈】《艺术的故事》第19章“葬于圣地的莫里哀”,我了解到戏剧的兴衰。不得不说,有些艺术形式是为政治和宗教服务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人民而演出的。特殊的时代会出现了不起的人物,比起不受人尊敬和待见的初期戏剧表演者,莎士比亚无疑是幸运的,当然,戏剧的发展,让戏剧表演者的更有尊严莫里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值得他在破例安葬在圣地。
王凤琼 - 1/1/2020 9:50:01 AM
我刚看完申容推荐的阿成 的《遍地风流》,里面描写文革的文章较多,以前总说文革给中国带来了很大伤害,知识和创新得不到尊重,看了作品中的一些故事,才体会到文革对人精神的压制,那种无法言说的苦痛,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是多么的重要。
王玲 - 1/6/2020 12:25:30 PM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奇)之第三章伟大的觉醒  希腊,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上)
1.地中海的大大小小的岛屿,还有希腊和小亚细亚各半岛纷呈的海滨,虽毗邻东方帝国,处于海洋的温和气候之中,不由一个君主独霸。它是水手的栖息地,是海盗头子的藏身之地。那些地区的主要中心起初是克里特岛,岛上的国王相当有钱有势,能够派出使团出使埃及,他们的艺术甚至在埃及还产生了影响。
2.克里特岛,有证据表明岛上的居民讲的是早期希腊语。荷马史诗。
3.最初希腊艺术:生硬。
4希腊盆早期建筑风格:简单朴素、布局清楚。多立安部落……先用木头后用石头
5.希腊统治者没有那么神圣,他们未曾迫使、也无力迫使全民族给他们当牛当马。
6.阿体卡地区~公元前6时机希腊建起第一批石头神庙~学习埃及和亚述
7.雕塑家和画家开始创新和写意。
8.艺术家的目标不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用一目了然的形式画入图中,而是着眼于他看物体时的角度。
9.当时大多看不起雕塑家和画家,认为他们下等人。但是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却大大超过埃及和亚述的工匠;因为大部分希腊城市,特别是雅典城,都是民主政体,普通劳动者虽然遭到有钱的势利小人的蔑视,但却可以承担一定的市政管理工作。
10在雅典民主政体达到最高程度的年代里,希腊艺术发展到了顶峰。
张越 - 1/1/2022 8:13:46 PM
这个月我继续还是读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看很多遍。这一次突发奇想,以学生的视角切入,就像学生做笔记一样。把这本书的读后感整理成几个大的专题,然后在每一个专题下逐个的做小卡片,用最原始的摘抄的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方法,整理分类,将这本书力图从新的视角再次去解读。
从下面几个角度切入
少年人思维的特点
家庭教育
劳动教育
少年认知特点
学生基本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形成
差生教育
差异性教育
校长素养
教师素养。
顾颖群 - 1/2/2022 4:44:36 AM
这个月主要还是在研究希腊神话,也读了不少相关书籍,但时间有限,下个月再做相关分享。
本月还读了流沙河老师的《流沙河讲诗经》,受益匪浅,与大家分享。
《流沙河讲诗经》我是边听边读完成的,喜马拉雅上有流沙河老先生的讲解全集,推荐感兴趣的同学听一听。我是很少听书的,主要是觉得比较费时间,节奏调整也不够自由。但是这本书,是必须要听的。流沙河老先生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理解了《诗经》的生动鲜活,也让我真正感受到音韵之美对于阅读的重要性。
全书共讲解了《诗经》中的81篇。首先讲解《诗经》的产生和诗歌的作用,然后分二南、十三风、小雅、大雅,讲解每一地区、类型的诗的由来和特点,并详细讲解每一首诗的具体内容,生动还原了每一首诗的情景以及诗中人们的举动、心情。《周南·汉广》中爱而不得的绅士樵夫、《邶风·燕燕》中送别恋人的王后、《王风·黍离》中感慨痛心的官员、《豳风·七月》中关心农业的周公、《小雅·庭燎》中兢兢业业的周宣王、《小雅·蓼莪》中缅怀父母的孝子……用这样的方式认识诗经,也认识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些人们,他们是这样平凡又生动,仿佛生活在我们身边,仿佛两千多年的时光只是弹指一挥间。
这样的“亲切感”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当然老先生自身的修养、品性是带来这种亲切感的根基。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对本书的深入研读,总结出实际的经验,促进自己的诗歌教学。比如,留出充分的时间在课上进行引导性的诵读,分析诗歌中具体的场景和细腻的情绪,发挥想象力和同理心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流沙河老师特别注重讲解诗中的古音。还原古音后的诗经,音律之美到达了令人感动的程度。老先生还著有《白鱼解字》一书,我也一并进行了阅读,是非常有趣且富有见解的一本书。对诗经的研读,显然也得益于对文字本身的这种研究。所以,汉字本身的教学作为阅读的根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把对汉字的亲切感传递给孩子,那么汉字的教学也就成功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读共同体12月读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