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行读共同体12月讲座反馈
狄鹏 - 12/14/2019 10:15:39 AM
行读共同体12月讲座反馈情况
洪健天 - 12/26/2019 4:48:47 AM
看了王阳明心学的讲座,对于心学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中国人思想中难能可贵之处。在集体主义语境下生活的太久,纲常秩序,伦理教化让我们少了人性的活泼,多的是超我的严肃。这是中国缺乏科学的大成就,艺术的大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王阳明冲破了一条界限,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许敏 - 12/27/2019 9:23:42 AM
两个唐吉坷德,一个是假的,做些傻事给别人看;一个是真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和欲望的追去。可是字里行间充斥着那些假相,甚至是傻相,真教人哭笑不得,可是当真认为可笑可怜,那就未免会傻到不可救药。其实,傻相的背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唐吉坷德的追求,希望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力,而且得到公平的对待,尽管会遇到冷眼与嘲讽,厮杀与抵抗,但只要意念坚定,方向正确,即使偏执也无妨。
龚捷 - 12/28/2019 4:11:06 AM
书籍出版应该迎合读者,还是引导读者?
我认为书籍出版大多会迎合读者,现在流行快餐文化,读者的选择实在太多,如果不取个博人眼球的标题,搞些套路,弄点劲爆的内容,就算你的文章内容再有“美感”,有可能也得不到读者的“翻牌”。因为一味的迎合读者,大量“垃圾书”问世,有数据显示国内每年出版45万种图书,有85%属于“垃圾书”。“垃圾书”能够横行,一方面是消费者愿意买单,另一方面就是出版社在经济利益基础上迎合读者。如果出版社为了引导读者而出版图书,就有可能面临生计问题,所以出版人要引导读者为主来出版图书,这是很难坚持的事。
申容昆明经开一中 - 12/28/2019 7:46:43 AM
这次的讲座是关于《堂吉诃德》的,但樊老师没有像往常那样,为这次讲座起名,为什么呢?
      樊老师用大学好友的论文开头来开场,说到了堂吉诃德在上、下册有着不同的看世界的眼。这一点真的让我醍醐灌顶。因为多年来,我一直对《堂吉诃德》的结局耿耿于怀:为什么要让堂吉诃德在临终前幡然醒悟,而不是像《海上钢琴师》一样让1900至死都不下船?船上是1900的理想国,他知道,踏上陆地就是圣殿的崩塌,讲故事的劝他下船的胖子就是1900理性的那个“我”;而对堂吉诃德来说,荒唐和理性并存是他真实的自我。因为这种矛盾,我们才在堂吉诃德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海涅才会每隔五年读一次《堂吉诃德》,都会有不同印象;而这次讲座的无名是否原因也在此,堂吉诃德实在是说不清,道不尽的。
陈蓓蕾 - 12/29/2019 12:15:30 PM
说老实话,听了唐吉可德讲座后,很长时间内,我一直处于自问当中。(当然,也因为有点懒惰,不肯动笔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羞于面对现实,而拖延至今)。

樊老师引述他同学评价唐吉可德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唐吉可德有两双眼睛,上下两册用不同的眼睛在看着世界。”我一直无法安静地好好去翻这本书,原因在于有着预设地刻板印象,一个疯子地胡说八道,还是一个十七世纪的疯子胡说八道,让我实在提不起兴致看一个老疯子的表演,还要投入到他的世界之中去体味。于是,我很有私心地在看各种书籍时,轻轻跳过了老骑士,直至书本蒙灰,都未曾有兴趣把它从大学时代的书目继续下去。直到樊老师说,这本书是他每过五年就要翻一翻的必读书目。各种文学大家对于此书高度的评价。如果不是陪着儿子蹭课,这本书的命运大概是永远冷宫的吧。

唐吉可德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梦里,那个富有骑士精神的梦中。他秉持着初心,始终有着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在锄强扶弱,在人世间做着看似怪异可笑的事情。唐吉可德的作者塞万提斯,身前也是贫苦、无名潦倒。与书里那位遥遥呼应着,在现实中的不如意,可是这不妨碍他能透过老骑士的嘴说出让人深省的话语。世人对于名闻利养都有标准,对于看得到的利益和名誉,重于一切。唐吉可德却对于有着名利双收的殿堂的骑士不屑一顾,对于游侠推崇。因为游侠风里来雨里去,能深入世俗,看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地方,比站在皇帝身边穿着美服做着样子更为实际。他一身寻求内心的正义,是真正具有骑士精神的人,不计较着现实中的利益得失,苦苦思索着无人能懂的理想,不放弃,虽千万人,吾往矣。此勇,如同光瞬间打动我的心,听课到此,我忽然很羞赧于自己的无知。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行者,行走在天地间修行的人。但是这样一个中世纪的骑士,他内心里所能呼唤出的精神,却是让我照见自己的狭隘和渺小。他不光是嘴上说着,而且也切实这般做着,承受着尘世对他的嘲笑,仍不悔,在如同荒原的尘世之间孤独行走着、思索着。樊老师讲座最后说了一句话“伟大的心胸应该有这样的气概,对百万不幸提起勇气,这是人生的思考过程。”这句话触击着我的心。试问,有多少人能有这份不忘初心的勇气?想起为何而出发,为何而坚守?面对的不是繁花似锦的远大前程,可能一路上都是讥笑与不公,依然能安之如素?

越想越是觉得自己坐不住,掰着手指一想,世俗上也做不到那么脱俗,胜义上也无法不入世,我的修行仿佛卡在中间,勇字,简直无从说起。虽然在内心掀起了十级地震,却是无法下笔写下自己的震动和反思。因为能怎么做,需要怎么做,到了这个年纪不需要别人说,很多时候都是内心靠自己。我觉得,新年第一件事,就是好好认真地去看看唐吉可德,不断追问自己内心的一场对话。

觉得,今年这次讲座,是我最能打动我心,拷问自己的讲座,万幸,没有错过!
郭冬梅2020 - 12/30/2019 6:20:36 AM
今天学习樊阳老师讲的《堂吉诃德》,在讲座之前樊老师谈到了他的大学同学的毕业论文就是谈《堂吉诃德》这本书。
堂吉诃德有两只眼睛,这本书,有上两两册,有上下册,两双眼睛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在上册和下册用着不同的眼睛看着并理解这个世界。
这本书我没有读过,因为这个讲座对这本书有很大的好奇,因为之前给我的概念,就认为这个堂吉坷德形象被解读为是荒唐、愚笨、悲哀,既然是名作,难道这个人物就只是被骑士文学所害的这样一个形象呢?
樊阳老师也给出了我们几个学生在读这本书的一些疑问,这些疑问让我觉得更加想去读这本书,而且还谈到了这个海涅先生说,“他每五年,读一遍《堂吉诃德》,然后每次印象都不同,堂吉诃德象征着矛盾,就像人类的自身一样,似永远无法解开这个谜。”
两次的冒险行动,共同的表现都是直接的反应,直冲这种动作,而且共同之处欲罢还休,体现的个人是理想高尚,目的明确,而且行动力还是比较强,我很详细的听了樊阳老师在讲堂吉诃德在绿衣骑士家的一些遭遇,他和那小孩儿的一些对话,讲座中,老师还谈到了说这个堂吉诃德柯德这个形象,其实就是塑造的,一个完美的人,那么这个完美的人性,其实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好期待去读一下这本书。
李杏莉洛阳 - 12/30/2019 8:26:04 AM
12月《西游记》讲座反馈
李杏莉
上个月听了樊老师关于名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解读,这个月又听了《西游记》的解读,依然是有很多启示。樊老师每次都能从我想不到的角度来讲。
第一是对作者及主题的探讨。《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我好像就没有怀疑过。这次樊老师讲到说吴承恩被认为是《西游记》的作者,是清代的事情,那也就是说作者是不是确定是吴承恩还有待考证。我只是接受书本教参上给的现成答案,想当然的认为这都是专家们研讨的结果,肯定是正确的,就没想过自己去考证。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都是江苏淮安人,这么优秀的作者集中出现在一个地方,有什么社会原因,这些问题我从没思考过。我很汗颜,这部名著是部编本七年级的必读书,也是中考的常考内容,作为老师我都理解得这么肤浅,懒于思索,我又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我们平时上课只是就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做点标签式的分析,实在是辜负了这部名著。
关于主题,我一直认为就是取经,就是激励人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种困难的。关于三教在文中的交织,更是没有细想过,也没有思考过这和主题有什么联系。听完樊老师的讲解,我突然想到,在很多中国人身上,不是都有三教的痕迹吗?比如苏东坡。
第二是对人物形象的深度分析。师徒四人个性都非常鲜明,特别是孙悟空。孙悟空的形象好像比较固定,桀骜不驯、神通广大、具有反抗精神、嫉恶如仇等,在他身上,有人性神性猴性的统一。这一点,不太好理解。樊老师用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义激美猴王”的细节,在这个情节中,猪八戒孙悟空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展示。特别是孙悟空虽然是被猪八戒采用激将法跟随猪八戒去救师傅的,但他内心对于取经还是很坚定的。这从他离开花果山时说的话就可以看出来,他不是说自己打败妖怪就回来,而是说自己保师傅取经成功再回来。小说的人物塑造很成功,还需要从细微处才能读出。沙僧在以往的印象里他总是默默无闻,好像可有可无,分析沙僧的形象时总是说他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却忽视了他在团队里的作用。他不仅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更是团队的粘合剂。这激发了我也要深度探究唐僧和猪八戒形象的信心。想那唐僧也绝不是懦弱糊涂的象征。他是肉眼凡胎的人,当然看不出妖怪的变化,故而有时做出错误判断,这其实并不是多大的错误。他能领导一个团队历尽艰辛取经成功,绝不仅仅是会念紧箍咒,他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各路英豪团结在一起完成的壮举。作为普通人,他目标明确、坚定勇敢、爱护徒弟、不慕名利,这些可能更值得我们学习。
听樊老师的每一次讲座,都有启发。可惜展示的图片总是看不清楚,声音也小,基本都是把手机放在耳朵边,连蒙带猜听完。要是可以在电脑上看就更好了。
黄佳凤 - 12/30/2019 10:00:02 AM
观看12月14日《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及文化》的思考
我们理所应当地看《西游记》​的原著,改编版,影视剧,动画片,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说起西天取经,我们总会感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决心,对于表现这一路征程的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我们没有思考过它是否能体现《西游记》的主题。在这次《西游记》的讲座中,樊老师和我们探讨了它的非唯一性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第一部不一定稚嫩反而最出色的原因
西游记是第一部以神魔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但第一部并没有体现出稚嫩,却体现出出色的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个原因是西游记虽然是第一部神魔题材的长篇小说,但在之前的成书发展中《西游记》就已经经历了从主人公对取经的口述到后人对取经的想象加工,扩充故事情节的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写成,经历了唐到明初的发展,时间就是它最好的养料。而且,《西游记》中的哲学是儒释道三家的结合,它既没有偏重哪一家,表现与批判共行反而使得它更客观,而“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
二、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学生不习惯于动脑筋,这是一个共性问题,阅读小说最当思考小说的主题,并且一部小说可能不止一种主题类型,《西游记》可以说有着讽刺主题,它在小说中对道家的讽刺其实上就是对皇帝官员的一个讽刺;《西游记》可以有着英雄传奇主题,小说中孙悟空的反抗性,不畏强权呈现出一个不屈挠行忠义的英雄。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有问题存在需要解决,这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培养的。
刘显 - 12/30/2019 1:03:55 PM
《西游记》里,唐僧信奉的是小心为上,最好不要惹事,免得延误取经。也因其生性谨慎,不喜欢事物脱离他的控制,便存了用善念清规来约束猴子的念头。有意思的是,猴子总是喜欢走自己的道,该干嘛就干嘛,大和尚见了,心里定然是不痛快的。是以后来得了紧箍咒,便总是总是念啊念,一雪心头之恨。
      无奈,要取得真经,还得看猴子,靠八戒和沙和尚是成不了事的。前者惯会溜须拍马,逗和尚高兴,后者任劳任怨,不用和尚操心,但这样的角色,要其降妖伏魔,智计百出,则不可能。一个公司里如果尽是这样的角色,只能注定破产,取经团队靠他们也不行。是以大和尚尽管不喜欢猴子,却依旧得仗着他。那还能怎么办呢?忍字当头罢了,拴不住心猿,哪里取得到真经?
        有趣的是,取经途中,唐僧老是偏袒猪八戒,宁愿信他也不愿意信悟空,这是心中的小念头一直在作祟,如白骨精一章,便体现的十分明显。可见,人不论多么强大,哪怕得到了紧箍咒这样的管理法宝,还是脱不开本身的性格对他的束缚呀!这就是所谓的人本身的局限性吧!
      纵观整个取经路,唐僧一切求完美的个性一直在指导他的言行,所以总是和喜欢无拘无束的悟空产生数不清的矛盾冲突。性格决定命运,不过如此了。由此可见,唐僧求取真经的过程,也可看做是他与自己的性格中的弱点做斗争的过程。《西游记》这本书,读着读着,就有点要“破执”的味道了。
      栓住心猿,锁住意马,六根清净,方得见灵山。灵山在脚下,也在心里,我见到了吗?
芒果 - 12/30/2019 2:03:40 PM
12月讲座心得
        这个月一直在忙,没有跟上讲坛进度,周末回听了樊阳老师的《水浒传》,错过的讲座会在假期一一回听。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中我最不喜欢的一本,人物凶残,视人命如草芥,最后被招安,大多数不得善终。
        樊阳老师从行成、版本、书名的含义等方面解读,让我对《水浒传》有新的了解。
        《水浒传》或许是作者在历史事件上进行创作,类似于现在的武侠小说。如果这样,似乎容易接受些。毕竟人物小说源于生活,又在这基础上进行加工,变形或夸大。此时有所顿悟,一直把它当作史实,读进去了,没出来。
          四大名著除了《西游记》外,都与历史有一定联系,就像樊阳老师在《三国演义》讲座中提到:我们是在讨论三国这段历史还是这本书?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应该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这三本书。终于有所顿悟了!
云南昆明和志茹 - 12/30/2019 3:56:12 PM
【讲座反馈】

多文本的跨界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几点优势
——《〈西游记〉及文化》讲座之思
多文本的跨界阅读是群文阅读的一种形式,在樊老师的讲座中,这种群文阅读形式对樊老师的讲座中,对于《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深入理解彰显了其优势。
1.由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导入对主题的探讨,是对主题理解和思考的高效切入。
84版《西游记》在中国人心中的具有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而经由主题曲切入到对主题的深入思考,不仅活跃了阅读气氛,还能快速引领读者在音乐中回味歌词,同时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关的画面,加上老师的提问,很快就浸入到文本中去啦。
2.比较阅读,旁征博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西游记》的几个之最的认识中,进行了很多的联系,《封神演义》《三国》《水浒》电影《大话西游》等的比较,帮助学生建构一个《西游记》及文化的知识树的同时,引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3.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突出“中心”
以议题为中心的多文本的选择,在文字的阅读和电视、电影、漫画、史实等的非连续性跨界阅读中,互为补充,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如在对主题的探讨中,对“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探究,就表明了多文本跨界阅读的优势。
郭晓云 - 12/31/2019 3:18:00 AM
本月的讲座只听了21号关于《堂吉诃德》的,但实际也没听完,也只有留待假期补了,一直坚持跟随樊阳老师的脚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就是想跟着樊阳老师的讲座把没有读过的书听一遍,种种原因很多经典没有读过,但现在因为要读的书太多又确实没有时间去读,偷懒的办法或许就是听别人的讲读,尤其像樊阳老师这样博学,这么多年的坚持,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以人文得自由”的理念深入我心,跟着他读一遍经典是这个世界上我认为最美也是最值得做的事情了,所以虽然我并不能做到及时或者是完整的听完讲座,也一直努力的坚持,在平时的教学里我也在做阅读,但确实做的不好,书也在读,也没读出个所以然,所以几乎没有在群里发过言,也不敢主动争取机会和大家分享,一直都是默默的看,默默地学,努力跟上大家的脚步,只愿能这样坚持下去,不被清退,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也用这个反馈做为我的总结和对新一年的期待吧!感谢樊阳老师,感谢这个平台,新的一年,加油!
李廷梅 - 12/31/2019 8:05:58 AM
认真听了樊阳老师的《堂吉诃德》的讲座
“堂吉诃德”这个在我中学时代看来荒唐和不正常的人物,在樊老师的讲解和自己人到中年,仿佛真的理解这个痴人、狂人的那份赤子情深,樊老师说:当我们一点点的走进堂吉诃德,走进他那份为理想而不断执着,不断追求的精神,我们还想笑吗?我们还笑的出来吗?是的,他的行为是多么不正常,在旁人眼里他是多么另类,像个疯子,但是,当所有人都为正义、为理想、为未来而沉默不语时,那个敢于说出来的人,就成为了另类,也要为此付出代价,堂吉诃德是可敬的,甚至是悲壮的,这样的悲壮,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光明的曙光,看到希望,只要有理想、有希望,就有力量前行!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12/31/2019 10:41:25 AM
对于广西,我只知道偏僻,水多,山多。但从来不会用这些知识去联想推演当地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学习了樊老师的《华桂壮乡粤西行》,我更加佩服樊老师的学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他给到学生的东西都是如此润物细无声。从来不用死记硬背。记得我学地理历史那会儿老师就说没有窍门,背会就好了。所以,一提到历史地理心理总没底。但是学了樊老师这样顺其自然的地理历史,感觉爱上了地理历史。从广西的地势地形地貌物产等分析到广西的地理政治生态人文等,结合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意义。了不得啊!人文行走实至名归。
袁利洁银海学校 - 12/31/2019 12:16:51 PM
袁利洁12月讲座反馈:
    《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按心学的观点来看,那句鸡汤——“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实际上说话的人并没有明白这些道理。
    既然你说不能去“行”的“知”不是真正的“知”,那什么是真正的“知”?“知”就是知自己,认识、了解自己的本性。不同于“性善论”和“性恶论”,心学认为这个本性没有好坏之分,它就是一个存在着的东西。因为本性是无善无恶的,每个人天生就有的,所以它就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的善恶的一个参照物,所以人不需要别人去教导他,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只要你看清楚你自己你的心、你的本性,那么你就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既然没有本性好坏之分,那为什么还会有“致良知”这种说法呢?这个的“良知”不是指我们常说的良心,而是指判断事物的尺度。怎么获得这个尺度呢?通过行动,知行合一。
心学所说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先知后行或者先行后知。《传习录》中说: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就是这个意思。
  知行合一,行中就有知,所以只要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通过行为去分析自己真正的“知”。了解了真正的“知”,那么就会明白自己行动的尺度,达到“致良知”的目的。
虽然本性没有好坏之分,但念头有好坏之分,为了让人少恶念多善念,所以就有了“格物”的说法。这个“物”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物质,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 所以这个物是内心的物,即欲望、念头。
    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这好像跟格物致知差不多。但不一样的是,朱熹主张“灭”,即对待人欲不死不休,王阳明则认为是“去”。产生欲望、恶念是正常的,认识它、了解它,当你意识到它是恶念时,就是善的开始。
    就像暑假培训时,我所感受到的一样,你不必要去追求一套可以操作的方法,只要你回到当时的自我里,当你真正认识到自己情绪、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时,你就是在了解自我。当你意识到、了解了,自然而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所以每个人的“去恶”的方法会不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归根结底,心学是一门引导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使人长智慧的学问。道法自然,一切发乎于心,便能使我心光明。
liuyong - 12/31/2019 1:35:25 PM
大二时同学强烈推荐,于是看了央视译制的《堂.吉诃德》动画片。后来翻了翻书,也只是把它当作一本笑话书来读。工作之后也总是把它当作一部有趣的故事书推荐给学生。
这次听了讲座,又再次找来这本书读。堂.吉诃德看似疯癫,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方向。这有多难?假如看到了生活的繁复和日常对平庸的恐怖,就能明白那种坚持多么不容易。多少人就因为“我想活得轻松点”,就开始接受另一种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生活,甚至失去了调整的勇气。
王明月四川富顺柑九校 - 12/31/2019 2:12:41 PM
【讲座反馈】:书籍出版该迎合读者还是引导读者?这是一个人值得思考的问题。万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我认为只二选一很难做出选择。出版企业应该把引导读者作为目标,但企业也要盈利,所以,小企业或者说初出茅庐的出版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下去,这时考虑更多的是迎合读者,吸引读者。对发展壮大或大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受众后就更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读者,实现价值和受众的双赢。
王凤琼 - 1/1/2020 9:43:31 AM
听了樊老师有关王阳明的讲座,以前对王阳明的认识来自课本《格物致知》,里面王阳明的冥想而不付诸行动,让我很是好笑,原来王阳明也犯这样的错,就感觉他是个理论家。而听了樊老师的讲座,一下发觉王阳明是这么有趣的人。对讲坛的讲座,我是越听越害怕,害怕自己的浅薄,害怕自己的无知,害怕还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同时也感到很幸运,结识了讲坛,可以有这么丰富的资源。2020加油。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读共同体12月讲座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