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狄鹏 - 9/5/2020 4:59:12 PM
各位老师:
9月的讲座和分享反馈贴发在这里。
hongyvqiu - 9/16/2020 4:05:09 PM
上周日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令我对行走有了不少的遐想。
由于之前从未参与过樊老师的行走,对他坚持了20多年的这个项目,有一种神秘而神圣的面纱始终隔在那里。有赖于四位老师的分享,试着揭一下这层面纱。
罗慧萍老师的分享还把之前走过的地方,万老师、狄老师等老师们每次带领学生做行走时,她自己的体悟也加以了分享,事实上,在这个时候,让我看到了行走于这些“老师”们所起的影响。因为一个好的活动,它必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有所进步的。
而这一点,在袁利洁老师那里又得到了验证。当平常的老师正被应试的漩涡吞噬的时候,求天求地求人都不如求己。教育者自救之。而自救始于觉悟。并不是说应试教育就不好,它也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全民扫盲有非常大的贡献,然而,时过境迁,再满足于百年前的教育方式,显得那样的迂腐和顽冥。尤其是当政治介入教育,当形式主义充斥校园的时候,教育者如何能保有自我的清醒,这显得艰难而孤独。正因此而突出樊老师行走活动的价值所在。
刘显老师,不仅从行读本身加以解读,并且归纳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更显一位思考型的教育者所具有的素养。学而不思与学而思的差别,往往也只是一线之隔,恰如海与天之间,进一步是天堂,不思考勿宁死。
洪健天老师的分享中,可以看出他还有很多未分享完的。他语速120迈,我觉得不是紧张所致,他吐字清晰,20多分钟的分享里几乎都是脱口而出的字句。这必是一个对本次活动有太多投入的体现。从他行走前的焦虑,到行走时对课案的设计,到行走过程中的感悟,到行走后的反思,每一个分享过程,都可以听出是出于他内心的声音。
在本次的分享中,我总会想到麦芽阅读四法则,因二者之间,无形地默契,如:阅读没有标准答案,用心和阅读对象产生连系。或者可以说,能和同道者同行,是一件令人宽慰而欣喜的旅程。
芒果 - 9/21/2020 11:31:01 PM
9月讲座心得
听了4位老师分别分享人文行走的心得,结合自己在暑假和孩子的一起旅行,谈谈自己对人文行走的看法。一直很想参加樊阳老师的人文行走,也一直很想自己带着学生或孩子去行走。但是我知道,目前都不太可能实现,正如分享的老师所说,你在行走之前,要有大量的阅读作为支撑,那样你才走得有深度。所以,现在主要跟着人文行走的老师进行阅读。但根据自己目前的阅读进度,感觉能带着学生或自家孩子进行独立行走,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暑假带着孩子去成都,本来想去都江堰、乐山去看看,由于成都大雨,所以这些景点都关闭了,只好在成都市内打转,误打误撞去了永陵博物馆,勉强去了青羊宫。去了以后,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在永陵博物馆我们发现了《周易》刻板,其中就有我跟孩子正在读的否卦。我们很欣喜,孩子的爸爸便带着孩子,一起诵读。到了青羊宫,我才知道这是川西第一道观,里面供奉着老子等道家神像。孩子从听西游记中也了解到一部分,所以一边看,一边和孩子聊,当看到太极的时候,孩子也很兴奋,告诉我们,这儿也有太极,因为跟着老师学《德道经》,对太极比较熟悉。在一面墙上看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一念,孩子想起这是《德道经》中的第5章《中和》。于是,带着爸爸诵读起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简单的行读,更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如果没有学习《德道经》和《周易》,或许我们只是匆匆看一眼,甚至看都不看,就走过去了。所以,不管是跟着樊阳老师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实践,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读书,知道的多,才能看得懂,看得透。
洪健天 - 9/23/2020 8:14:15 AM
郭晓云老师的讲座,让我想到了,读书的深浅,之前读书往往看重的是经典,是名家,现在觉得,只要读本身就有它的仪式感,有它的意义。无论是拿起一本书,端坐在任何地方;还是听一本书,走在路上;都会让周边的环境安静下来,成为一种场域。
张利云 - 9/26/2020 5:24:31 PM
[font=宋体][size=12pt]8[font=宋体]月至[/font][font=Calibri]9[/font][font=宋体]月,实话实说,没有原来精进,也许是工作事情多了的缘故,还有是学习时间比较早,回来经常近[/font][font=Calibri]7[/font][font=宋体]点,发一下呆,等发现时已经近[/font][font=Calibri]8[/font][font=宋体]点,因此,张亦成老师的《英国行走及暑假人文行走》中洛克与休谟的方法只听到一半,无法理解,后来看到分享的微信,感觉还不如学生理解得透彻,挺惭愧的。[/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太行东西,天下之脊》行读团队的分享倒是很有意思,行走之棒,从分享可见,让我不由得渴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行走。往常都是自己走,从来没有这样去策划过,分组分享、分工合作,产生不同的主题开展探究,分享不同的思考和探索。从分享看,很有意义,学生的收获更是大于老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值得借鉴和学习,有机会要去看看,参加这活动。[/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樊阳老师的《明清易代[/font]——诗文中的时代悲歌》,很遗憾只听到了后面的内容,但是从每一次的分享中,感受到樊老师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广阔的思维视角和人文素养,他说的很多诗文和历史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比较缺失的,《五人墓碑记》《左忠毅公轶事》原本里只从书本上知道片言只语,现在才知道背后很多感人的故事及当时历史背景。看来,跟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感谢人文讲坛行读学教共同体负责人的静心组织,感谢樊阳老师等带领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深圳南山文理张利云)[/font][/size][/font]
郭冬梅2020 - 9/28/2020 8:25:57 AM
刚才爬楼,学习郭老师谈带孩子进行阅读,从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然后谈到了洞穴的预言,电影《楚门的世界》,我就觉得阅读不单是人文方面的,历史、地理,人文,这样一种通识教育,不应该纠细节。
同时又能够在地理上、时空观进去,穿越历史去寻找人文,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的好。万老师谈到的, 一种声音是可怕的,一种方式更是如此。
我特别赞成,人文的底色是“人”,阅读要有顺序,阅读绝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阅读是为了让人成为人,让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能有能力进行选择,成为幸福的人。
。
龚捷 - 9/28/2020 9:28:19 PM
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我脑海中被悬空寺的画面填满,羡慕向往,失落无赖涌现于心。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我也能走进这充满挑战的旅程。单凭想象呼吸就开始急促,能否跟上老师们的思维?如何设置提问?在老师们面前,可能自己就是一个小学生的水平。知识储备的不足,让我既胆怯又庆幸,这一次的错过,可能是为了练就更好的自己,再开启新 的旅程。
不愿错过共同体的每次活动,在共同体受到很多启发。这次刘显老师分享提问树,就帮助我学会归纳思考,我一直是一个缺乏思考的人,有了这棵问题树,哪怕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挤出来,那也是种潜意识的训练了。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9/28/2020 10:11:18 PM
樊老师 “明清易代”讲座反馈
少时读书,读到夏完淳的《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格外感佩小小年纪的夏完淳的决绝;当初知道柳如是名字的来历,特别喜欢这脂粉堆的女英雄,但是,当樊老师在讲座中,把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置于明末的时代大洪流中,我顿悟:读人,当置于一城,、一国、一个时代。夏完淳、柳如是、顾炎武、石涛……他们是故国、原有文化崩塌时面临生死抉择的一群士者,他们或战而殉,或战而生,或降而悔。正如《隋唐演义》中,罗成、秦叔宝、李元霸、程咬金这一群英雄汇集在风云际会的大时代,而顾黄颜柳面对的,这是”中国的感伤主义时代“。
樊老师也讲到了幻梦感,他讲到了《说岳全传》这样的侠义小说,是宋亡之后、文人遗民们的幻梦,而《红楼梦》、《儒林外史》则是明亡之后,汉族文人对一个时代的追怀。我陡然对“红楼梦”中的“梦”又有了些许了悟,也在琢磨高鹗版本的结尾“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用意,更是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有了更深的认识。
陈平原说,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谢谢樊老师,让我在文学世界中看到了更多可能。
罗慧萍 - 9/29/2020 3:21:27 AM
在9月13日的分享中很乱很潦草,我把内容作了点整理,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行读中的现场感
樊阳老师讲坛的团队是怎样让我们(学生)在现场环境中触摸历史、建立纵横联系、形成立体网络,感受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对于共同体的老师而言,感受理解他们如何利用各种环境的特点进行这种文明的传递、启迪和深化,这是我一次次参加大型人文行读课最重要的收获。
每一次我都以学生的身份去参与行读活动,因为我曾说过樊老师行读活动涉及到的知识,除了知之甚少的中学语文知识外,其他对于我几乎都是空白,加入共同体对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在这挑战中,我收获了太多。下面就一个角度谈谈我的感悟。
旋璇老师在群里发过一篇樊老师的《读出景物背后的“故事”》就是我分享中想表达的意思。以前我理解的行读课是把课堂搬到现场讲解,而樊老师这这篇文章里说“读出景观后面丰富的信息,发现景物背后丰富的思考维度。 ”正写出了我的心声。
我能想到的我们行读中面对的场景有:
一、自然场景:山形山势、水流走向、岩层状貌、植被变化、动物特性等。
二、建筑形制:城郭、寺院、房屋、桥梁、陵墓等。
三、遗迹物品:雕塑、绘画、各种遗存物件、碑贴、诗文等。
四、现场体验:绘画(图)、测量、触摸、诵读、场景演出等。
以上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我每一方面用一两个案例谈谈体会。
一、自然场景:山形山势、水流走向、岩层状貌、植被变化、动物特性等。
樊阳老师每到一处,大都总会拿着一张中国地图或者某区域的地图讲解当时地形特点,让我们建立一个整体的地理概念,然后围绕着地图讲解相关史实,逐步引出某一行读的主题。
这次我们行读太行山,太行山有八陉。他在车上用地图一一介绍。在井陉时,樊老师提醒我们车逐渐往山里走,井陉自古以来就是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在这里,他及时提问学生:这里有过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学生回答 有“背水一战”,韩信指挥汉军故意败退,他们前有赵军,后有洮河,由西向东去攻打赵国,“水”指的是哪条河?什么故事?学生回答“安史之乱”,郭子仪和李光弼,从西向东,两支部队先拿下太原,再沿井陉出,在正定李宝成投降,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了。刘邦讨伐代国,也退守在正定。秦始皇来攻打赵国和燕国也通过井陉。赵匡胤攻打北汉经过隆兴寺,又跟之前去的隆兴寺联系起来了。
金兵从井陉进入太原截断北宋军队造成开封不守。明朝朱棣向南保卫北京。清朝向五台山朝圣经过井陉。樊老师就这样在特定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按照朝代顺序梳理在井陉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许多历史事件通过井陉串连到了一起。
这样的引领,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在不断的关联中把历史串了起来,使井陉不只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活生生重大历史事件的栽体。在“秦皇驿道”,樊老师问:秦皇驿道与秦始皇有什么关系?秦始皇走过这里吗?在“立鄙守路”的遗迹旁,在古驿道城门上讲解了泰始皇的几次巡游和死后走过古驿道的情况,让我们对秦朝统治及复杂的斗争有了立体的理解。现场的讲解,身临其境,其感受、其震颤绝非书本所获。
无论走到哪里,樊老师总是不忘记提醒我们观察各类建筑的布局情况,以井行对比归纳总结。在开元寺,樊老师又不忘让大家观察寺院布局,塔的位置在哪里?他说塔明清以后在寺院后面,之前在前面,开元寺的塔就不是在后面。这又是一个可以总结的问题,讲坛的老师们总是这样,不断的把许多相关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让你去打开脑洞,形成自己的结论。我们所到的地方,樊老师总是用地图给我们讲解,地图就在樊老师的大脑里,随时可以信手拈来,这一点对于引导学生行读的老师十分重要,记得东北行走时,在牡丹江边、在张广财岭、在威虎山旁,樊老师总是及时提醒大家。这次太行山行读,在走过忻州盆地时樊老师一路让大家观察周围环境,在车上感受从群山到盆地的变化;到石家庄与正定交界处,樊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滹沱河了。就在这一次次的提醒和引导中,我们对于环境的亲切亲近感、渴望学习了解的求知欲望大大地增强了。这是在真实环境中才会产生的感悟。我是经过几次跟讲坛的行读学习,才觉得读地图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我也试着在学习,希望有一天也能走到哪里知晓一点自己脚下踩着的地方。
二、建筑形制:城郭、寺院、佛塔、房屋、桥梁、陵墓等。
在隆兴寺中的摩尼殿,万老师一一引导大家认识斗拱、柱础、抬梁式、穿斗式、开间这些建筑的概念以及特点,这些都是在观察和老师的比划(画)中来认识完成的。以隆兴寺为核心,涉及到的内容太多了,有赵匡胤重修隆兴寺的传说故事,有精美的倒坐观音和鲁迅对它的钏爱与评价,有现存珍贵的隋朝龙藏寺碑,有国内保存最好最高的铜铸观音像,与相关的史实故事把一个似乎很玄妙的宗教问题与政治、军事和历史紧紧结合在一起。透过这些错踪复杂的史实,我们看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也看到了文化发展进程中太多的正向与反向力量的博弈。人文行读给我们什么?就是通过目睹耳闻的事实这些给我们知识与思考的力量。
开元寺的钟楼,万老师把落架大修之前的照片展示出来让大家把目前实物与大修之前进行比较,立即就有同学说大修前更有唐风,然后找出这些有“唐风”的地方:如出檐很深、斗拱很粗大,万老师提醒大家把下面与上面部分的作比较,之后大家才发现这两部分有不易发现的差距,原来在落架大修后,下半部分基本使用旧料,而上半部分材料已明显变细变小。这只能算半个唐代木构建筑,这样大家对唐建筑就更加印象深刻了。这里还提出了一个在这次行读中一直讨论的问题:对古代建筑如何“修旧如旧”。这个问题十分有意思,万老师介绍了日本修缮古代建筑的情况,细致得让我们十分吃惊,增加了许多信息,也给我们以思考,我们可以怎样保护古代建筑,这个问题可能会一直伴随我们以后的行读与思考。也许这样的问题永远没有结论,但思考争论过程本身就是进步的过程,也是行读的魅力所在。
正定是中国最大的露天古建筑博物馆之一,保存下来的建筑为什么都是宗教建筑?这当然与唐朝灭佛有关,但与信仰相关吗?如果说当时能保留这些宗教建筑是信仰,那么今天正定还有这些古代建筑,今天的信仰又是什么?万老师提到前面,我即想到了后面。今天还需要宗教信仰吗?为什么说今天信仰危机,除了唯一的铺天盖地的“高论”,作为脆弱个体的我们还需要精神的皈依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与我们这行读的重要内容太关联了。
三、遗迹物品:雕塑、绘画、各种遗存物件、碑贴、诗文等。
响堂山石窟现场被盗走和破坏了许多石像,万老师拿出现保存在国外博物馆的这些石像图片,展示在原来的位置上,樊老师讲解了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石像遭到破坏和被盗的情况,一下子激起了我们内心很复杂的情感,痛惜、愤慨、感叹、遗憾、悲哀,真是无法描述!北齐28年的历史,在许多人心中恐怕一点印象都没有,但留下了这些艺术的珍品,让人不能不暗暗称奇!石窟的精美绝伦,历史的迭宕起伏,给我们许多的触动。在导游的介绍中,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石雕概念叫“物像外减地平浮雕”,又增加了我们许多的兴致。行读真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在佛光寺的文殊殿,狄老师在引导中讲到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在某些特殊时期,统治者还会有特殊的需要。在平定安史之乱中除了唐朝本身的军事力量之外,还借了北方少数民族军事力量。狄老师特别提到了正定和井陉时樊老师多次讲到的投降唐朝的于阗王李某某,大家回忆起了这位被唐朝赏识的李宝成,在塑像里,他为文殊菩萨牵狮子,而文殊菩萨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护国文殊”。关于于阗王,狄老师卖了一个关子,说现在不说,等到了南禅寺才说。她荡开一笔,谈到了唐朝把于阗王安排在文殊菩萨身边说明什么?有同学说是“感谢”。狄老师把前一天樊老师在五台山,讲到的康熙、乾隆怎样用宗教把满汉蒙藏等少数凝聚起来的事,统治者能把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的人团结在一起,让大家有归属感,以巩固其江山,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政治智慧。然后,在平遥文届樊老师又讲到了元朝珍品蒙汉碑也是通过宗教团结少数民族生动的案例。再回到佛光寺和南禅寺,我们看到,从一尊佛像我们能读出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状况,读出了背后蕴含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信息。这就是现场行读学习的力量。
在南禅寺,我们的确看到了穿凯甲的文殊菩萨,这跟佛光寺的护国文殊异曲同工,万老师又联系到了佛光寺牵狮子的于阗王。樊老师、万老师、狄老师几位老师都提到了他,几个老师的做法告诉我们,引领学生行读要善于把相关的史实联系起来,并能井行对比,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关联的整体,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收集资料和积累分析,如万老师就是一个资料库存,让我们佩服之极。
狄老师发现南禅寺外面有石碑记录村里人保护南禅寺的情况,我们有些许欣慰。而当我们看到南禅寺的于阗王被盗了,其他还有被盗的莲花座上的佛像,这是1999年和2012年两次被盗的,除此之外,中间佛像还被开膛,宝物被偷走了,心里沉沉的,这说明了什么?这是很可以让学生思考的问题。真的,没有了信仰、没有敬畏之心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是第一批文保单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建筑呀!这是否说明了我们对文物的保护不力?而对于更多的文保,以及我们后来到的蔚县、张家口堡等,既让我们痛心,又让我们反思。文物保护,怎能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中?这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四、现场体验:绘画(图)、测量、触摸、诵读、场景演出等。
学生参加行读前后都要绘制一张行读地图。
在正定,樊老师让大家步测城墙垛品及瓮城的长度,然后解说为什么正定的城墙这么坚固,围绕这些讲解了正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
测量赵州桥长度、宽度,观察桥洞作用,与课文描述比较,演示构造情况,再查资料比较证实赵州桥的“伟大”与“局限”。特别比较了同一时期国外其他的石拱桥的情况,说明我们的石拱桥的确了不起,但也不是世界唯一可以称颂的。更为重要的是本文中提到的某些“体现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和体现了“优越性的桥”却成了危桥。这样的善于通过事实进行对比得到真实结论的求知方式,对于学生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如学生毕业典礼上学生说的,讲坛让他们学会了质疑。质疑就是求真知必需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迁移到所有的知识学习中,将受益终身。
在车上,郑玮老师带领大家诵读梁思成发现佛光寺的过程,美妙的文字、深沉的情感、工作的艰难,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行进在山沟悬崖、攀爬在危楼屋梁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们都为他知识分子伟大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动而顿生敬意!在现场,我们诵读渠家大院的家训、铜雀台模拟建安七子、制作最简单的碑文拓片,丛台公园猜成语讲成语故事、长沙同心阁表演曾国藩团练被羞辱的情景......每一场的参与互动都如同身临其境,都会产生难以抹去的记忆。
在南禅寺,万老师让大家用铅垂线测量一下角柱,发现已经偏离;转到南禅寺的左后方,又让大家观察和触摸这根用铁条箍着的方形柱,大家通过对比,猜测这可能是唐代遗留下来的一根柱子,万老师引导大家查找资料证实的确如此。
关于行读中的“现场感”,我引用两位老师的话作结尾:
狄老师在“太行东西,天下之脊”学生分享中说“在建筑面前,它承载的东西,诵读文字的感情不一样的冲击,现场感完全不一样,所有的现场感,都只有到了现场才有感悟。”万老师在同学们分享这次行读感受时总结:“打开你所有的感观,去看、去摸、去感受、去量、去表演、去调查。打通地图,打通历史地理、哲学、建筑、绘画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行读。
tzsxwyl - 9/29/2020 9:43:25 PM
听了郭晓云老师关于阅读实践的分享,感受颇多,谈几点体会:
首先,让儿童的阅读回归最纯粹、最本真的状态,孩子是阅读的主人,那么就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让孩子们自己去读,自己提问题,并参与讨论,而不是总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去回答老师设计好的问题。也许老师关注的话题,未必是孩子感兴趣的,也许孩子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郭老师的阅读实践证明,孩子是一个个具有无限潜能的小宇宙,他们的阅读也给了老师以启迪。这种师生的共同成长不正是教育最好的样子吗?
二、关于读什么的问题。我们最初给儿童的东西往往会成为他一生精神的底子,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成为孩子打开世界的方式,所以郭晓云老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这种熏染式阅读是可行的,只有打开了阅读的大门,才有可能进一步探幽揽胜,为进一步精读做好铺垫。
三、关于阅读方法。郭晓云老师提出的画时间轴和看地图的方法非常受用。阅读时,建立一种时空观,关注事情发生的时间节点,进行横向比较会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思考更多维。这种能力,越早培养越好。
四、先做起来。我们 都曾有过教育实践的理想,却经常因为这个因为那个,最终畏手畏脚,让理想成为泡影。郭老师的“先做起来”让我佩服和警醒,与其设想出无数的困难和障碍,不如拿出勇气和行动,先做起来再说,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做着做着。事情也就做成了。
王凤琼 - 9/29/2020 10:45:44 PM
听樊阳老师《明清易代》对《五人墓碑记》印象深刻。”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开篇就很有气势,作者对五人的敬佩赞扬一目了然,后文所写的宦官专权,在此时能为正义而死的人值得称道,在明宦官专权时能写下这样的文章更值得称道,这篇文章就一下作者的形象及取向就很鲜明,收入《古文观止》,跟着樊老师可以了解很多我都不知道的书,只是我读书的步伐不快,希望多读,更静心。
韦春玫 - 9/30/2020 12:22:57 AM
在听完几位老师的分享后,我对两个词汇特别有感触,一是“阅读”,二是“提问”。
洪老师在分享中,提到了他在做行读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了读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和文献,正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才能在行读中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深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带着问题思考,在思考中能学会构建一个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与人文融合的立体体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将会让学生受益终身。郭老师也在她的分享中,提到了阅读。她提到的阅读,是从小孩子开始,从通识教育开始,即使刚刚开始时,小孩子的理解力不够,但是坚持阅读后,孩子们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他们不仅形成了认知世界的能力,而且还具有了思辨能力,而这些又会引导他们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学习,孩子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自我。阅读和提问看上去是两回事,但是仔细想想,他们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的,只有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所提的问题才有价值,而当所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深度,有启发性时,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叶娉婷 - 9/30/2020 4:09:11 PM
9月反馈:
上周末听了深圳南山第二实验学校郭晓芸老师的分享,有启发,有疑问,有感叹,有期待……
郭老师是初中历史教师,但是当她感觉教育问题应从小学生解决时,就坚持从小学生抓起阅读,这种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在全国各地都有战友在并肩作战,因为我也在为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作公益阅读引领,同时也为高中生作公益的整本书阅读以及行读课程的实践。郭老师的领读为学生开的书单让我震惊,我感觉有的书籍连我自己都没有看过,小学生能够看懂多少?能不能有兴趣看下去?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不应该是以绘本为主?是不是我给孩子们的阅读书籍太简单了?许许多多的疑问浮现脑海,后来看了万总以及群里其他老师的见解,又放心许多,现在阅读教学如何做,本就没有定局,个性化浓重,关键在于我们在实践!
特别感叹郭老师提出的:阅读要有“时空观”,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以及这几年在群里得到樊阳老师、万总、狄狄等等老师的启发,“时空观”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也要给学生强调“时空观”。
温和玲 - 9/30/2020 11:01:02 PM
9月讲座反馈:
本月详细记录了深圳南山第二实验学校郭晓芸老师的分享,我对于历史老师抓阅读,有着好奇和审视,钦佩和学习,带着这样的心态,我在讲座后,受益匪浅。
1、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用来形容郭老师定位的阅读,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小学阅读是绘本为主吗?绘本和通识游分水岭吗?雅俗共赏的阅读中,孩子习惯了不费劲的阅读,也算是养成了阅读习惯吗?想起自己读书时代,通宵看金庸、古龙,真是不亦说乎!看完后久久不能回神,总以为自己摘花飞叶也可以拥有江湖好手的绝活,总以为自己也是打抱不平的女侠,对着恶声恶气的男同学大声反驳一句,觉得自己真是厉害了。这就是浅阅读吧,差点还做火入魔,想做一个浪迹江湖的江湖儿女,被父亲的一棍子打回了课堂,又被一次不及格的成绩打回了原形,还被同学嘲笑的面孔刺激的发誓,再也不去看这种没用的书籍。对,有用和没用,成了我们阅读的第一道标准,我们之所以纠结,也就在于,我们无法确定,这个书籍是不是对于孩子的未来,起着添砖加瓦的作用。
2、阅读是一种修行。郭老师用时间和空间感,给阅读确定了界限,让孩子们清晰的看到了阅读的一道沟渠,这就陡然间,让狭隘、浅显的阅读变得深厚、宽广起来,时间让武侠中的大腕一起公平的出现在我的阅读中,让我看到了武侠中云波诡谲,也看到了不是朝代的英雄定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信守诺言一诺千金,盗亦有道劫富济贫……这么栩栩如生的时间之轴出现的人物,让阅读从愚昧到清醒,从清醒到理智。从理智滋养身心。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浅阅读也有了深深的加成。
因为郭老师的分享,我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荣武侠和话本启蒙的阅读史,自然对郭老师亲之,敬之!
王一涵 - 10/1/2020 11:34:42 AM
郭晓芸老师的分享记录
1.阅读是为了成为“人”
2.阅读过程中不只是局限于某一本书的创作背景,而是打通时间与空间。看看国内与国外,东方与西方,形成时空观。
3.孩子的理解力到底能到哪儿?孩子到底能提出怎样的问题?产生怎样的联系?值得我们去倾听,去探索。
王一涵 - 10/1/2020 12:51:51 PM
行读分享
刘老师:
1.学生在当地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整理出答案
2.行动的意义就在于打通学科壁垒,不要限于人文。关于一个景点,画问题树,头脑风暴各类问题。
3.常识类问题的设置。如怎样参观唐代寺庙?
洪老师:
4. 行动前,通过关键书目来确定语境,确定主题。
5.行前准备不应只是带领老师的任务,也是所有学生做的。只有行前资料的了解和积累,才能在现场激发良好的讨论效果。
6.当知识点足够丰富、细碎、又怎样抓主要矛盾,确定主线?
罗老师:
7.某一地点,放在历时时间线中,贯穿起来。
8.观察地理环境的变化
感受到了行读课程设计的烧脑、对各学科知识积累的要求、打通贯连能力的要求。假期要把讲坛的文章集合一起再来学习!
刘显 - 10/4/2020 9:04:44 PM
怎样开阔一个孩子的视野?
一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有的人,即使走遍东西国度,甚至跑到南极去看企鹅,所增长的也只是一些固定的知识,而没有实现认知上的超越。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二
在回顾讲坛郭老师的讲座时,听到她喜欢用画地图和时间轴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历史,很受启发。所谓开阔视野,不就是在看待一个问题时,可以站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宽阔的角度去思考吗?郭老师从地图的角度,通过地理环境的不同来引导学生思考东西方文化形成的原因,又从时间轴的角度,进一步梳理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走向。学生思考问题时,首先就站在了一个宏大又深刻的视角,去看待东西世界的变迁。
这样的孩子,不就是视野开阔的孩子吗?
三
到当下,许多人都具备了周游天下的条件。但我想,《论语》里那句话,换个说法依然适用:行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行则殆。
四
一个视野开阔的孩子,首先应该有一颗敢想敢问的头脑吧!
李杏莉洛阳 - 10/4/2020 9:48:07 PM
9月《梅花岭记》讲座反馈
李杏莉
本月的分享都特别精彩,群里的讨论也比较充分,所以我想写写讲座。讲座在周六,恰逢 我每周六晚上也有课,见缝插针断断续续地听一些,不能窥知全貌,即便如此,也颇有收获。比如上周六讲的清文学家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樊老师着重讲了史可法的“殉城”所体现的民族大义和忠贞殉国的精神。我对史可法的印象很好,因为他是抗清名将。对清朝的几个皇帝,无论是野心勃勃却也柔情重义的皇太极,还是后来有雄才大略缔造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就个人来说,我都觉得他们确实有才有为。但对于清朝,不知道是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作祟,却总是爱不起来,甚而还有隐隐的恨意。也许是文字狱和强迫改变发式服装不惜杀头的举措吧!相对而言,对于忠心耿耿维护大明王朝的史可法就充满了敬佩。樊老师着重谈到了梅花岭,这个小小的土坡,史可法为什么遗言要葬在这个地方呢?文后有“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字样,也许可以揭示史将军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操。
《梅花岭记》以极其简练又生动的笔触写了史可法的遗言、被杀及后世的传言。用孙元奎和洪承畴的对话将史可法的忠贞与洪承畴的卑劣做了鲜明对比,史可法的形象更加生动伟岸。
讲座结束后,我又找来《梅花岭记》全文仔细读了一遍。同时也查阅资料重又了解了作者全祖望以及史可法的生平事迹,也看到了现代学者顾诚的“颇为不恭”的评论。这让我重新审视史可法本人。首先,全祖望是在一百年后写的本文,所叙是否事实?他写本文的用意除了肯定史可法的殉国行为,还有没有其他的深意?其次,顾诚的不同声音是不是更客观,我们是不是太容易接受既成的答案而缺乏探索、质疑、思辨?
我目前得出的结论是:全祖望写的基本可以相信,他采用的是史可法义子史德威和几位现场目击者(我没记住名字)的资料。顾诚的思考角度启发了我,史可法殉城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应当肯定,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误也应该指出。事实上,当时南明朝廷孱弱,众多部将投降,就是有十个史可法也挽回不了大明王朝的颓势。
这又让我想到了这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八佰》。八佰将士的坚守和史可法的坚守意义相同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结局是败局依然坚守,即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依然坚持,死而无悔。这种精神和操守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啊!是不是正因为如此,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号“忠靖”,而乾隆也谥号“忠正”。一个人被两个仇视的朝代共同嘉奖,历史上恐怕也是孤例吧!高洁之人,总会赢得更多的赞誉!
周永峰 - 10/5/2020 12:24:54 AM
我们如何看待史可法的忠烈?
——听樊老师讲明清易代
每每读《梅花岭记》时,史可法不怒而威、凛然忠烈的形象呼得立在眼前,甚至他的飒爽英姿从来都不曾属于江南扬州,扬州容不下这样的人物,他属于奔驰在草原上上下翻飞的枭雄!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史可法被清王恭敬呼为“先生”,先生有先生的风骨:大骂而死。史可法体面而凛然的死,带着易代士大夫忠烈遗风,激起后人如滔滔江水般的咏赞。
明未清初史学家谈迁顺治十年路过扬州,在梅花岭寻谒史可法衣冠冢,默然感慨:江都地多陵阜,帮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
南宋李庭芝1275年,镇守扬州,屡次大败蒙军进攻,杀死劝降使者。1276年,扬州城破,李庭芝转战泰州被俘虏,并且被蒙军杀死,享年57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谈迁似乎指斥史可法的无能。读过《梅花岭记》似乎无法接受的这样的情感。
但一个人的生死态度和指战能力决不能和在一起,史料记载,扬州城不到一天即告失守。史可法也在遗书中写到: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
由此可见,史可法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绝大多数将领也纷纷倒戈投降。军队及地方百姓势气没有激发,他个人名节由此变得自我策划的结果,是大江东去的西水东流的漩涡,而不是逆水而上浪花。之与一江之隔的江阴小城是不堪比较的——人家守城80余日,就连妓女也投入这场民族大义的战守城战役!
阎应元殉节之前题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在历史事件中,会让一个深刻的人变得浅薄,也会让浅薄的人变得深刻。我似乎翻出人性的底牌,其实这是历史的深幽。
云南昆明和志茹 - 10/5/2020 8:34:00 AM
【讲座反馈】学习了樊阳“三言二拍”的讲座,明白了自己还处在浅层阅读上。
向来认为“三言二拍”的故事就是民间故事,民间传闻,经过说书人的加工,故意在情节叙述上多用矛盾、悬念来吸引人。在主旨上以宣扬封建礼教为主。受樊老师“大团圆结局背后的复杂人性”的启发,认识到:1.读小说,要有群读比较的意识,在联系中思考他们的异同,会让理解更深刻一些。如:三言中大都是大团圆的结局,但也许是为了迎合读者,也许是有助于说教。不像莎士比亚的悲喜剧那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三言二拍里的故事更像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故事结局在意料之中,符合观众预期;说教痕迹明显且生硬,但浅显易懂,虽不触及灵魂,却也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2.小说是对社会生活、世俗民情的反应,阅读中对这些地方的注意,对人物的认识,也起到类似“知人论世”的作用,也就是所说的古典小说在情节中塑造人物的特点。虽然小说主旨浅显,但是对人物的刻画,对人性的揭示却是满足和教化了观众,引入入胜。
云南昆明和志茹 - 10/5/2020 8:39:07 AM
【讲座反馈】听樊老师的讲座前,对于明清易代后,中国社会上会长期的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行为一直存在着疑惑,当然,也没有过多的去思考。只是觉得奇怪:明代的宦官专权、大部分皇帝昏庸无作为,百姓生活得并不轻松。看看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西游记》,就能知道,在明末,老百姓对朝廷也是不无质疑和具有反抗情绪的。像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样,明代的灭亡也是必然,只是为何偏偏就明代灭亡后,会长久地存在“反清复明”思潮?为何其他朝代的更迭不像这样?联系樊老师的讲座,联系此前的阅读,还是明了了一些,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士人的民族气节,儒家的家国天下的情怀被清军入关时的一些事件长久地激活了。
譬如,崇祯皇帝的死。在清军攻入京城后,他杀了妻儿,再身怀血书(罪己诏)以死殉国的做法,并在罪己诏中请求清军不要伤害百姓的做法。还有谁会有如此之深、之广、之长远的影响呢?抗元的文天祥,也激活了国人血液中的民族气节,《别云间》的作者夏完淳也如此,可毕竟没有皇帝的“号召力”。
当然,照我的理解,“反清复明”也许是士人被政治家利用了,也许也正体现了士人的执拗,不论如何,这种气节、情怀,已深植在国人的生命之中,也许也正是这样,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甚至是这样和平年代,总是不乏“英雄”的出现。
shasha000 - 10/5/2020 10:39:45 AM
总是在惭愧,却总是少行动。上次的集体分享,我就对郭老师的整合教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没有让学生喜欢上读书是老师的额失责。语文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学科,现实是多数学生没有感受到它的魅力。阅读是教育底色,是知识基石。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需的生命方式,也是孩子们成长路上必需的生命方式。
就我所任教的地区看,年级越高,读书时间越少,孩子们从踏进初中休息时间游走在各种补习班,课余时间被辅导班和作业霸占,人均读书时间每天不超过30分钟。多数老师要求学生读书,也只限于课本中推荐,目的为了中考。初中如此,更别说高中。
即使是阅读,多数学生也是浅阅读。读什么?怎样读?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选择什么书来读?孩子们更愿意选择动漫或者流行小说,或者选择同一类读物,家长或者老师怎样引导孩子?读的时候要不要预设问题?怎样能让孩子们进入深阅读?
邬蒙 - 10/5/2020 11:14:06 AM
共同体的分享这个学期错过了很多,总想找个最安静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听,然而经常的状态的忙乱,慌乱,安静的听大家分享,看大家交流总是有很多的力量让自己成长,这种内心的成长就是讲坛人文的力量吧。很开心可以在讲坛继续打酱油:)
郭老师的读书会有几点体会:
1.读书这件事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喜欢更重要,能读下去更重要,所以让孩子能乐意跟下去很重要,我的读书会刚刚成立,有二十几个孩子跟着,目前属于自由阅读状态,最后成果成册,但愿在应试背景下阅读会没有压力,那个小册子会留给孩子们一些美好一点的回忆。
2.相对不求甚解的经典阅读,我更喜欢适应大多孩子年龄阶段的阅读,因为我总觉得孩子是有自己理解能力的。就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来看,因为小时候没有读书,所以如今看一些童话书,故事书觉得还是很温暖的,并没有觉得有幼稚,反而觉得是在补,不是补阅读量,而是在补一些感觉,也许是内心的成长吧。后来大一点有书读了,却去读了一些大家认为需要读的书,实话说过程比较痛苦,所以很多也没坚持看完。现在想想,对于孩子来说,有一件能自己选择的事从始至终坚持下去是幸福的。
3.郭老师的中西对比,时间轴确实是很不错的方法,一直想去了解中西方古代史,中学历史课学完之后,中国近代的落后是因为思想的禁锢,是因为技术的落后,很想知道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樊老师最近讲座好像在讲这些。
袁利洁银海学校 - 10/5/2020 3:55:00 PM
九月讲座反馈:
行读分享中,关于刘显老师提到的如何提问:让学生通过观摩景点逐步分析出答案,我有一点思考。当时在渠家大院,刘勇老师实际上也抛出了问题,然后让我们去观摩景点,但如果老师没有具体的引导,这个问题学生很可能不知如何答起。所以,光抛出问题还不够,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景物,比如对联、家训等等,给学生一个例子,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
郭晓云 - 10/5/2020 4:23:23 PM
樊阳老师:明清易代:天崩地解中的生命抉择
自从讲座变成直播以后,就经常错过精彩,非常遗憾,唯一期盼跟着樊阳老师这样一直学下去,在进入第二轮重补。
这次的讲座只听了后半部分,感触很深,尤其是对顾炎武,虽然自己是学历史的,但所学都很浅,很多东西都没有深入过,都是在近几年跟着樊阳老师的讲座点滴深入的,让我重新开始了系统的学习,所以特别感恩樊阳老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被梁启超先生高度概括了的八个字特别容易被误读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两者的概念完全不同,朱学勤教授就曾感概:这是十七世纪中国政治思想最可宝贵的突破。为维护这一突破的正面价值,现代知识分子大都能警惕并抵制对这一突破的歪曲。那一歪曲集中表现在二十世纪现代汉语里,经常被浓缩为与原意相反的句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和国家是不同的,原句的作者顾炎武有着很好的阐释:“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由此可以看出 “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这些当权者的职责;而“亡天下”是指仁义道德沦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这样的时候,即使是低微的平民百姓也有责任担当。这让我想到差不多和顾炎武同时期的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他们研究国家、政府的性质、起源,提出契约论、两权分立,后来的政治哲学家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权分立、人民主权、政府契约论等,为西方的民主国家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我们需要厘清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政府,核心是什么,以此来反观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制度,反观明清易代,这些士大夫的生命抉择,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不能以旁观者和后来者的眼来看,但读历史是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被感动被震撼,那我们依然会在历史的漩涡里沉溺!
liuyong - 10/5/2020 8:37:41 PM
罗校好认真!!学习的榜样!!
liuyong - 10/5/2020 8:43:55 PM
九月听了四位老师的分享和郭老师读书活动的分享,感慨很多。行走要做非常充足的准备,除了阅读,还有对现场的了解和准备,这是太行行走行前准备的最大感慨。但阅读不只是把书读完,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从空间和时间的纬度来深化认识。而这一切都还远远不够,若没有对现场的准备,只能说准备好了一堂课,而不是行读课。现场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先去了解现场,然后再围绕现场可供选择的点准备阅读,阅读的核心不在于背景知识本身,而在于对现场的理解。总而言之,对现场的重视是做好行读课的关键所在。
王玲 - 10/5/2020 9:17:03 PM
郭老师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敢于在小学实践历史书阅读,这是一种大爱和大情怀的体现。
现在全国小学生大都以绘本阅读为主,郭老师的这种尝试无疑是大胆的,值得我们敬佩。
也许郭老师的野读存在某种超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可能,但她的阅读社是一种自愿结盟的团体,
坚持下来的孩子很大可能地也是有收获的,毕竟郭老师的野读形式的阅读也是拓展了孩子们阅读的
边界。对于她的尝试,我很钦佩。
冯乾 - 10/6/2020 12:03:44 AM
上周日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令我对行走有了不少的遐想。
之前参加过一些樊老师的讲座,对他坚持了20年这一个项目觉得非常感动。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在樊老师的带领下能够将文本中的内容一件一件一项一项在你面前展开,包开了揉碎了让你,心随路转边走边看。在旅行中学习,在旅行中唤起阅读·文本,阅读经典的兴趣。语文在樊老师这里,不是死气沉沉的课本上的语文,而是活生生的摸得着自然中的社会中的语文。让我们的在社会中学习语文,再实践中践行人文的精神。
朱茵 - 10/7/2020 1:01:42 AM
继续补作业,九月实在太过忙碌,不仅仅因为刚开学,正好还要参加比赛,再加上学了一年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到了考证的阶段,以至于共同体的群内消息没时间细看,成了差生,实在汗颜。不过几位老师的行读分享还是听了的,很是羡慕,希望自己以后也有机会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这也是我加入共同体的初衷。说实话,身边很多语文老师只是教教材,热衷于做练习,默写,毕竟这样可以快速提高成绩,可是我还是比较贪心的,我一直希望能够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上找到平衡(当然这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内容并不严谨,只是表达这个意思),所以当我知道樊老师的人文讲坛和人文行走之后,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想做,但限于俗务琐事和自己的惰性所没有做到的事,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希望在这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慢慢地把这里学到的融入课堂之中,实现我的教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