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2021年3月读书反馈
狄鹏 - 3/7/2021 5:46:57 PM
各位老师大家好,本月阅读书目是《简爱》,你可以留下:
1、你读书时的体会与困惑
2、关于如何带领学生读《简爱》,你有哪些想法和尝试?
邬蒙 - 3/15/2021 11:18:30 AM
《简爱》这本书一直很喜欢,早年读的时候,为简爱的遭遇捏一把汗,也为她最终的幸福松一口气;如今再看觉得这个过程原来才更让人深思,可能做老师久了,看什么都会和教育联系在一起。简在舅妈家遭受的恐吓,在慈善学校里被贴的标签让简陷入深深的恐惧与低落,然而坦普尔小姐的澄清却给了简极大的勇气,不禁想起一句话,让孩子状态好了,一切才能好起来,希望自己可以不断改变,给周围学生,孩子以能量,哪怕是很微弱。当然,有些经历不是可以避免的,但如果我们能感受到那些阵痛,并能从中走出来,也算是完成了一些成长,能陪着孩子们走过一些至暗时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山西乔彦华 - 3/23/2021 12:18:59 AM
第一次读《简爱》是在1998年,当时关注的内容是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主人公简所有的经历以及后来的幸福,读时有点扎心,还有点美妙,当时最心仪的是结局圆满。20多年后的今天再读,心境已完全不同,再加上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加深,我更欣赏简在面对苦难时的态度和行动、坚韧与勇敢,敢于直面自己的困境,理性思维做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大胆追求自己的真爱,不迁就他人不委屈自己,无惧风雨无畏人言。
      也许人真的在过尽千帆之后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最终想要的是什么。简对于财富的处理说明她不贪婪,对于爱情的取舍说明她不执着。 生活有舍才会得,人生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只要不违背道德,不触犯法律,努力探寻自己的生命意义,幸福生活唾手可得。
shasha000 - 3/23/2021 6:20:31 AM
《简爱》和《傲慢与偏见》曾是我初高中时期最爱的小说之二,原因很无他,“灰姑娘”式的爱情故事是我年少时的向往,简爱的自尊自爱、独立平等是我的目标。
年少不喜欢海伦的懦弱,就像不喜欢刘姥姥的粗鄙、攀附,而立之年再读《简爱》,改变了我对海伦的看法。简爱被送进洛伍德学校第一天,就注意到了海伦,她也喜欢读书。在简爱到达洛伍德学校的第二天就亲眼看到老师无故刁难海伦,简爱不明白,为什么海伦不反抗?事实上,海伦是隐忍的但并不懦弱!在简爱被校长勃洛克赫斯特处罚 时,海伦敢于违抗命令和简爱交流,这样的她怎么会是懦弱的?“受不来你必须忍受的事情,那是懦弱和愚蠢”,现实告诉她,反抗只会招致更大的摧残,她的隐忍来自于现实的残酷和信仰的虔诚,她追求纯洁,她在书的世界中沉迷。

简爱在与罗切斯特交往中,即使他们在结婚前一天,简的心中始终笼罩着阴影,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梅森。如果没有疯女人,这部作品还是经典吗?《简爱》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独立平等、自尊自爱的形象是对当时女人形象的颠覆。小说结尾处,罗切斯特瞎了,简爱成为了遗产的继承人,两人的结婚真正实现了势均力敌吧。这在当时的时代是不是是不是就是对男权的挑战?
黄宁莺 - 3/24/2021 3:31:17 AM
读《简·爱》是在高中的时候,简追求独立的言行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力量。现在重读,反而有些困惑:
1. 简之前的追求是希望建一间自己的学校,按自己的想法办学,但当她后来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却没有去实现她,安于乐于陪伴罗切斯特,照顾孩子们。是她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吗?
2. 以爱情的名义,就可以对伯莎恶言相向,对简软语温存吗?伯莎在婚前十分美丽优雅,至少看上去举止得体,婚后经历了什么至于在短短几年内就疯魔成那样呢?我同时也读了《藻海无边》,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简和罗切斯特的爱情。
3. 罗切斯特在与简结婚前仍然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迫不得已后才说出真相,叙述的同时为自己开脱。而简离开他显然不是因为他的欺骗,而是因为他已婚。这样的简,可以被称作是追求独立的女人吗?(这一点是我上八年级的女儿的困惑)
hongyvqiu - 3/25/2021 12:20:32 AM
读《简爱》前九章
                  ——麦芽·雨秋

书的前九章,可说是全书的第一部分。简爱自幼父母双亡,被舅舅收养在盖茨海德府,然而舅舅也不久人世,舅妈(里德夫人)心不甘情不愿地抚养她,听从劳埃德医生的建议,送她去学校——一所公益型学校(洛伍德义塾),自此没再回盖茨海德,却见证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这本书,中学时代读过,不喜欢,书中的很多故事情节几乎都没有了印象。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信号,它代表我很不喜欢。

如今再读,仍有这种感觉。

并不是因为书中一开篇所讲到的关于“家庭霸凌”,这些在一个读者看来,只有义愤。我最读不惯的是她对于“红房子”的详细描述。即便是女性在书写这样的思绪会细腻过男性作者,但这段文字不仅细腻而且清醒。它让我觉得,这并不是本人在承受这份折磨,而是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角度看着这孩子受苦。她叙述得一丝不苟,肌理有致,实在是太过于清醒。而这种清醒,反让我觉得不真实。这是一种无情者的冷漠才具有的视角。而书中又是以第一人称描写,这让我很不舒服。

第二点是来自海伦。其时海伦大约十三四岁,简十岁。海伦的处世和言谈,已经超出了早熟的范围。我有时恍有听老人家讲道理的错觉。我觉得海伦或许有这样的一点看法,但她能那么清楚那么冷静的去描述,就有点“不正常”了。诸如第六章里,说到斯凯契德小姐对她的惩罚,她的言语,就象是麻麻在说女儿。第八章她劝解简的时候,第九章她临死前和简的对话。。。我觉得这个女孩子给我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最后她的去世,反倒让我替作者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也不知道如果让海伦活下去,到底要如何收拾。

还有一点就是在这样的一本书中各种“引经据典”并不乏见。书是以第一人称去叙述,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作者应该才十到十一岁,可是这样的语言,已经明显地超越了她的年龄。

简单的说,也许作者不是用第一人称描写会好一点。
洪健天 - 3/25/2021 1:18:42 AM
《简爱》这本书小时候读过,去年又读过,情节总是记了又忘,但是这样简爱的形象是生动而深刻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被动到主动,掌控自己的人生,这是选择的自主性。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对于那个时代,简爱摆脱了习得性的无力感,用选择为自己做注解,让我感受到了人的主体性。
王一涵 - 3/25/2021 5:20:44 AM
《简爱》的序言写于1847年,到今天,“独立女性”这个词又反复被提及。如果带领学生看这本书,可能会从他们理解的独立女性的讨论开始:1.是否今天这个社会才有独立女性?以前甚至古代就没有?2.为什么只有“独立女性”却没有“独立男性”这个词语?提出他们的标准后,总结列表,看书的过程中,在书中找找有没有符合他们标准的女性形象。书中的女性形象有没有补充哪些标准?3.海伦和简的对比

今天看完了简在舅妈家和洛伍德义塾的经历,整体感受压抑、黑暗,像成年人回顾过去时对当时人和事的控诉。少年时的简并没有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反倒是有一种被仇恨喂大的孩子的感觉。海伦的劝慰也有几分宗教教义的味道。
李杏莉洛阳 - 3/25/2021 6:51:10 AM
2021年3月读书反馈《简爱》李杏莉
“你难道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我的一滴活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 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这段话是《简爱》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响彻在十九世纪英国的上空,也穿过岁月的风云,依然回荡在我的耳膜。还记得上学时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激动。在我所生活的村子,女孩是无足轻重的;在我的同学中,女同学大部分小学毕业绝大部分初中毕业都回家务农了,甚至初中也没有毕业。初二的时候我也差点辍学,是当时我的班主任到我家又到我亲戚家把我叫回学校的,彼时学校已经开学了一周。我感谢自己的幸运,但并不怨恨双亲,他们也确实并没有超越村人的远见,女孩不上学是一种风气,况且家里也确实没有任何收入。简爱所生活的十九世纪英国对女性也是歧视的,虽然女性也可以出去工作,但更多的是做家庭女教师,可选择余地并不大。简爱的经历比我惨多了,容貌身材比我还惨,可是她竟然能说出那样振聋发聩的话,她的底气从哪儿来,她怎么就能克制自己的爱,而不是“低到尘埃里”?她怎么就能无惧生活的风雨,尤其是在桑菲尔德府失火罗切斯特残废的情况下她怎么就肯成全自己的爱情?她的勇气自信让人羡慕,可无力模仿。那时候我还迷恋《飘》里的斯嘉丽,那个一样勇敢但美丽妖娆却也矛盾重重的女人,她的独立也让我羡慕。相比之下,简爱更让人感觉亲近。她对中学时代我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时候我甚至背会了这段话。即便今日看来,她依然是光辉的,她追求平等的思想勇气依然让人敬佩。
罗慧萍 - 3/26/2021 9:25:34 AM
《简爱》是很早读过的书,无数次为简的爱情感动,可以说这本书或多或少对我的爱情观产生过影响。美好的爱情在于精神的高度契合,这是我读《简爱》最直接的理解。但这次重读《简爱》,又重新感到了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简爱对罗切斯特爱情的产生,是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一种独特的爱情。简爱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收养她的舅舅去世,一直受到舅母的虐待,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变得更加敏感,具有更强烈的自尊心。在教会学校,她也几乎没有得到过爱,在少女应该拥有爱情的青春期,她没有机会遇到一个“正常”的男人,这对她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曾经遇到一个女孩,他们家管教特别严格,这个女孩子从来没有过与男孩子接触的机会,一但有一点“不轨”,家长总是严加训斥。有一天,这个女孩子晚上便把被子叠成人形样悄悄外逃与男孩幽会去了。第二天被家长发现后,她被狠狠揍了一顿。一天,她找了个机会便与那个男孩私奔了。其实后来两人的结果并不好。极端饥饿的人有时会饥不择食。当然简爱与这个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无法相提并论,简爱的爱情是高尚的,爱情观是伟大的。但对于爱情的“饥渴”程度,应该有某些想通的地方。简爱没有机会遇到过更多的男人,而罗切斯特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她。罗切斯特是悲苦的,但我也没有发现他身上有多少多么有魅力的东西(也许我审美的问题,我没有发现),如同我读《红楼梦》一样,我无法理解秦可卿与贾珍的私通。性的欲望就是爱吗?罗切斯特的气质深深吸引了寂寞孤独自尊自爱的简爱,简爱有没有爱情的饥渴?我知道有时某些男人或女人之间有极其强大的吸引力是无法解释的,但就简爱而言,爱不会那么简单。尽管她那些对爱情与尊严的阐述非常经典,非常打动人。而恰恰是这些打动人的“名言”,使我们恰恰忽略了人性中某些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爱情”,非常的浪漫非常的理想,其实是偏离了平平实实的生活本身的,或许恰恰是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给许多人带来了美好的希望和信心。
龚捷 - 3/27/2021 3:07:06 AM
最初看《简爱》是在初中,那时候自己对爱情的懵懂,关注点在简的爱情上。多年后再读《简爱》,简是一个自傲的女子,但是简的这种自傲和郝思嘉的傲慢自大、虚荣心强不一样,简不会因为利益和权欲迷失自己的本心,她一直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一直本本分分守着自己的本心,丝毫不允许别人践踏自己的自尊,欺骗自己的感情,她主宰着自己的生活。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当我读到这段文字时,我深感简是一个不畏强权,不怕世俗的女人,她是那么勇敢,有主见,有自信,小小的身体里散发出巨大的能量。是啊!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要注重自尊和自爱,拥有一颗积极乐观心!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3/27/2021 7:44:24 AM
是《简爱》和三毛的书帮我在青春初期建立起女性要独立、坚强的观念。
        我如果带学生读《简爱》,我会让学生再从《小妇人》《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德伯家的苔丝》中任选一部进行两本书在人物、内容上的比较评析。在类比与对比中,学生对女性、爱情应该会有各自的思考,再来进行碰撞、交流。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3/27/2021 9:03:24 AM
是《简爱》和三毛的书帮我在青春初期建立起女性要独立、坚强的观念。
        我如果带学生读《简爱》,我会让学生再从《小妇人》《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德伯家的苔丝》中任选一部进行两本书在人物、内容上的比较评析。在类比与对比中,学生对女性、爱情应该会有各自的思考,再来进行碰撞、交流。另外,还会用《丽贝卡》与《简爱》对读,理解“暗场人物”。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3/27/2021 11:30:28 PM
我读《简爱》这本书,一开始其实不喜欢,一方面觉得简爱的命运很悲惨,自己没有理性的把握,感觉她为别人而活着。另一方面这个故事爱情故事,读不懂内在的东西,表面上怕孩子们模仿或者感觉这样的爱情也很好。再者,我认为本书中的爱情故事有点儿那个,从教育的角度联系在一起我还是不太会引导。来这儿看看其他老师的品读,当受启发。
tzsxwyl - 3/28/2021 7:05:34 AM
简与海伦:
当善良的海伦在小女孩简的依偎中悄然死去的时候,内心被这段孤儿院里纯洁美好的友谊深深打动了。简坚强勇敢,敢于对生活中的不公予以回击、反抗,而与之截然不同的海伦虽然充满仁爱,却在无助无奈的现实中选择了一味忍受和屈服。她说:生命太短促,不能用来记仇蓄恨。”她可以在憎恨别人罪孽的同时真诚地原谅犯罪者,指望用这样的信条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她的思想无疑对简产生了冲击,也对我们读者产生了冲击。当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遭遇不公时,我们还有没有勇气做到像简那样敢于发声和回击?而海伦般的宽容隐忍是不是也是一种大智大勇、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也许海伦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带有一种宗教情怀,但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有所启发的。
郭晓云 - 3/28/2021 7:51:19 PM
第一次听到《简爱》这个名字是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厂里有电影院,经常放电影,看电影也可以算是全长的集体活动,像我们这样的孩子都是借着看电影疯玩,很多电影都看不懂,但却深深影响了以后的我。当时放映《简爱》,不允许小孩子看,所谓少儿不宜,懵懂的我也是第一次听到爱这个字,在当时这似乎是个禁区,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看,所以也就一直记得这事,后来长大了偶尔看到了《简爱》这本书,迫不及待的读起来,想知道大人们不让我们知道的到底是什么,读完了整本书也没明白,因为发现根本就没什么嘛,再到后来了解越多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才终于明白当时所禁止的到底是什么!今天的小孩子大概不会喜欢读这样的书了,因为对于她们来说有些LOW了!我很喜欢这本书,也看了改编的好几个版本的《电影》,到今天这本书也依然是我的最爱,或者准确的说简是我的最爱,她鼓励我独立自强,这是属于我的简爱,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简,追求人格平等,追求美好爱情的简
冯乾 - 3/29/2021 5:40:09 AM
作为一名男老师《简爱》其实读的不是很多,但是在行文之中所提倡的那一种平等博爱的思想影响这我。
袁利洁银海学校 - 3/29/2021 6:15:26 AM
袁利洁读书反馈:
最近有点忙,《简爱》只读了第一章,但是以前有看过这本书,还记得个大概。

如果要做整本书阅读的话,我觉得可以从人物形象入手,首先是这本书的人物形象阁楼上的疯女人、毁容后的罗彻斯特都很有趣。而女主角简爱的形象其实也是一直在变化的,由最开始那个反抗后又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的矛盾孤女,到后来的新女性形象,中间的这个变化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角度。
韦春玫 - 3/29/2021 6:43:28 AM
读《简爱》有感
在里德家里,因为约翰里德的欺负,简爱奋力还击,而这种反抗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简爱离开里德家,去了洛伍德学校。在学校,简爱认识了海伦彭斯,那个爱读书的安静的姑娘。在看到海伦被斯凯丘小姐训斥时,总会有一种错觉,她和今天应试教育下的孩子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对于当时教育体制的顺从。当简爱和海伦在讨论她是否会想离开洛伍德,斯凯邱小姐是否很凶时,海伦的回答让简爱很惊讶,在简爱看来,这是一种忍耐,一种宽容,但在我看来,这是不合理教育的结果。今天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和海伦一样,他们大多数表现出了顺从,对父母不合理要求的顺从,对应试教育的顺从。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节目中的妈妈要求小男孩每天都要做无数的卷子,每周要参加很多兴趣班,小男孩内心很不快乐,当小伙伴们尽情玩耍时,他眼睛里流露出渴望,但他不想忤逆母亲,所以,在别的孩子快乐的游戏时,他在为妈妈做卷子。是的,应试教育的确让许多孩子有了公平教育的机会,但是从某个角度上说,它又扼制了孩子的天性,当下衡水中学的模式席卷天下,孩子们在分数上取得了成绩,但是这种教育制度下的孩子还会有创新吗?
王凤琼 - 3/29/2021 7:09:34 AM
最近因为教材名著,读的是《骆驼祥子》,对作品内容其实很清晰,我按上次老师分享的方法读,确实这本书要关注的是祥子的心理描写,关注中他那种犹豫,不善言表,隐忍的个性就显露出来,才会有他命运的悲惨,而不仅仅是社会的黑暗。
周永峰 - 3/29/2021 7:18:04 AM
如此写作,如此觉醒
周永峰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人生起起伏伏,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悲情书写她的一生,中年早逝就罢了,整个家族像中了魔咒似乎,阳寿很快耗尽,在另一个世界延续。相聚,团圆。
勃朗特三姐妹蜚声英国文坛,陨落文坛。如果没有阅读与写作,她们在弥留之际,可能昏昏然离开这个世界,而经过写作的旅途,她们是否多了写作反思和生命的觉醒。
勃朗特在《简爱》里或多或少投射自己生活,这是作家的自由,更是作家的魅力。童年时光,寄居于舅舅家,舅舅去世,简爱成了多余了,被表弟欺负,舅妈冷漠相向,表姐挖苦,保姆当然为了讨好主子也会孤立她。在成人的世界里,这是社会,是成立的公式,而在孩童里内心又是怎样的裂痕呢。
小时候,我有个一年寄居于二姨家的经历,不过我在那儿度过是一个快乐时光,二姨把我视如己出,超于己出。几位哥哥也待我很好,二姨几乎每天都给我做一道菜——粉丝炖鸡蛋,而这道菜只有一小碗,在那个贫因的年代,这道是开小灶,也是我独享的。
我读着《简爱》,有时揪心,有一种压抑的情绪,我容不得简爱如此的生活,我似乎不是成人眼光看待,而是以孩童去注视书中发生的一切,另外还有一种隐隐地伤悲,为了简,也是为自己,特别重过我的童年,换了三姨、四姨,我会不会成为那个简。
叶娉婷 - 3/29/2021 8:13:44 PM
3月读书笔记:
    《简爱》一直被视为女性必读书籍,因为在其中通过简爱这一人物的塑造,表达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文章中不断的强调,爱是需要平等的,但是平等既包括物质更包括精神。简爱在罗切斯特拥有一切时离开他,在他失去一切时又回到他的身边,这一情节的设计,我认为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真的强调精神的平等,简爱不必理会爱人所拥有的物质,因为她和爱人有着同样的平等的精神。但是这样的设计又非常的具有现实性,因为这现实中往往是这样的。舒婷的《致橡树》一诗就是表达了这种平等的爱情观,但是现实能够这样吗?今年春晚独唱《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背后那个真实的故事里,男女主人公难道不平等吗?但是女主人公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才成就了这首凄婉的歌曲,希望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李廷梅 - 3/30/2021 5:33:02 AM
再读《简爱》有一次被她的倔强、独立、自尊、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精神所吸引。这样一本书,怎么带领学生来读呢?
我想:简爱为什么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从小父母双亡,投靠舅妈一家生活,而舅妈又百般的虐待她,这样的虐待,反而一次又一次的激起她的反抗。
她慢慢地在逆境中形成自己独立、勇敢、敢于反抗和斗争的性格。
这样的性格,对她后来在与罗切斯特的婚礼中得知真相后毅然离开,以及后来即使罗切斯特已经在大火中成了盲人她也毅然选择跟其结婚。
这些优秀的品质,熠熠生辉,很值得通过字里行间让学生进入到文本里学习。
liuyong - 3/30/2021 6:10:28 AM
匆匆读了《简爱》的一部分,如果带读《简爱》,我会设计以下几个任务和问题来和学生讨论这几章:
      1.根据对于简爱的重要性,排列一下与简爱产生重要交集的人,并解释为什么;请用几个形容词描绘你看到的简爱,
并用文中的情节证明;如果简爱出现在你的身边,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吗?
      2. 你怎么看待简爱在盖茨海德府中那段经历?简爱是否放弃反抗就能过得舒服一些,如果你是简爱,你会选择对抗还是反抗?
      3. 约翰.里根可能会怎么描述他和简爱共处的岁月?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文字。约翰.里根为什么会成为小说里的那样?
      4. 你怎么看待贝茜?
邱华辰 - 3/30/2021 7:56:06 AM
简爱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平等的爱的追求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是非常先进的,但是当时大多数的女性还是没有简爱这样勇敢。罗切斯特先生的太太——伯莎·梅森可能更能代表当时的英国女性,她并没有简爱这么勇敢。她从属于家族,从属于丈夫,没有独立和自由的灵魂。将简爱和梅森对照起来看,似乎更能凸显简爱反抗精神的价值。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设想可以带学生梳理梅森一生的悲剧,以此为背景再来分析简爱的形象在当时英国社会的意义。不过我们学生对于女性主义的话题似乎并不是那么感兴趣,缺少生活经历,和学生还是有一点隔膜,根据学情选择阅读指导的角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刘亚 - 3/30/2021 8:25:35 PM
最近一次读《简爱》是去年,一名老师希望我加入她的《简爱》整本书阅读指导书籍的编写工作。但是拿到样张的那一刻我真心后悔,原来这本书所谓的整本书阅读竟然是把每一个章节细化为若干选择题、问答题、拓展题,诸如此类。难道整本书阅读就是考试题?我硬着头皮编完自己负责的章节,说实话,样张上的问题水平实在很有限,有些章节的题目实际上是整本书阅读完之后才能回答的,放到章节里毫无必要。幸亏我的稿子最后没被采纳,也不知什么原因。
还在比较有影响的公众号上看过几篇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就是分别为几篇文章设计了题目,一篇和群文毫无分别。无语。
什么时候课改别一窝蜂瞎起哄,老老实实做些实实在在的事,也许素养才真落实了。
陕西邹高峰 - 3/30/2021 8:31:11 PM
一个男性的历史老师读《简爱》这类外国的爱情的文学书籍似乎有些难,不符合专业与胃口。我力争从外国历史角度努力思考,例如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例如简爱身上的女性观等等。可以对照阅读《傲慢与偏见》,比较这一时期的英国国家制度与社会风貌,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刘显 - 3/31/2021 8:16:09 AM
如果一个大人有机会回到过去,又变成了一个孩子,重新体验他的少年生活。他可能会对自己子女的叛逆多几分理解,同样的,也会对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多几分思考。
      《简爱》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书中关于孩子内心波动的描述是那样的真实,对那些自诩高贵智慧的成人描绘的那么形象,以至于我读的时候脊背发凉。人即使有了权势,也不代表他什么都懂,什么都对。相反的,许多孩子,好像要比许多大人更加明辨善恶是非。相到简爱,想到海伦,想到坦波尔,我心绪难平……
郭冬梅2021 - 3/31/2021 10:40:30 PM
记得第一次在高中的时候读过《简爱》,大学二年级因为自己的专业的缘故也去读了《简爱》原版,个人还是偏爱原版,属于本民族的语言在传递人物、故事给我的感受、震撼还是更为深刻,我喜欢看到简在的容忍、坚强、对待仇恨的态度,她的灵魂因为她的信仰而坚忍。
陈晨 - 4/1/2021 2:42:51 AM
小学五年级的六一拍卖会买了意林出版社的《简爱》。下午兴冲冲地跑回家,带着男女主人公结局有没有在一起的动力,一个周末就读完了书。现在想来也是囫囵吞枣,未解其详。
全国部编教材统一,作为初三年级必读的整本书,《简爱》再次摆上了案头。重读后,才对全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本书很多时候都会被贴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等标签,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简爱的所谓“独立”,底色其实是一种“被迫长大”的“孤独”。儿时被抛弃的自卑让她给自己穿上了“坚强独立”的保护色,但成长期缺少爱与被爱的她对人际关系其实是疏远的。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简爱的经典独白。太过强调“自我平等”,其实何尝不是一种“自卑”的体现呢?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年3月读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