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狄鹏 - 5/15/2021 6:04:49 AM
本月书目各位老师可以自选,
讲坛本学期的书目除了《简爱》还有《双城记》、《包法利夫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供参考。
黄宁莺 - 5/24/2021 8:14:15 PM
这个月读了半本《包法利夫人》,常常为福楼拜的犀利话语和超有画面感和代入感的文字击节叫好。比如,在提到爱玛的个性时,福楼拜是这样写的:“正因为她看惯了平静的景物,所以转过来就追求刺激。她爱大海只爱大海的惊涛骇浪,爱新绿只爱新绿点缀在废墟之间。一切事物,她非要从中得到切身利益不可。凡是无助于她的心灵的直接宣泄的东西,她都视为无用,不屑一顾。她的气质是多愁善感型的,而非艺术鉴赏型的,她寻求的是感情,而非景物。······对新生活的热切渴望,或者也许是这个男人的出现带来的刺激,足以使她相信,她终于得到了那种妙不可言的爱情。过去,这爱情像一只玫瑰色羽毛的大鸟,在诗的绚烂天空回翔;现在呢,她不能想象,眼前这种平静生活,就是她曾梦想的幸福。” 这样的文字,就像一个早已看穿一切的旁观者,在冷静甚至有些冷漠地告诉读者表象背后的真实。
在这些文字中,总感觉福楼拜对现实带着一丝厌倦。
陈嫚云 - 5/25/2021 8:14:10 AM
最近在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选择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女儿,希望她能通过阅读感受教育的力量。惭愧的是被孩子嗤之以鼻,怀疑其真伪,于是变成了我自己的读物。原本觉得故事应该是基督山伯爵式的,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豁然开朗。但实际的阅读过程大部分时间都是比较压抑的,深深地感受到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有多么深刻。作者自小在畸形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有一个随时把她推向吃人的大铁剪子的父亲,有一个病态充满控制欲的随意欺凌她的兄长,有一个明明知道女儿在遭受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却从不干预的母亲。因而,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便是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最优秀的教育依然无法轻易地做出改变,及至在恋爱和交友的时候都无法以真情相对,无法辨别历史的真相,备受精神疾病的困扰。所幸在教育的引领下,作者接受了差异,接受了不确定,从而满怀激情地拥抱了新的生活。至于女儿质疑的关于本书究竟有多少文学创作成分,我还真拿不出证据来说服她,希望有一天也许她会遇见一位充满文学热爱的老师或好友,引领她去读懂她想读的文字。
hongyvqiu - 5/25/2021 8:43:01 PM
读《包法利夫人》上、中卷
——麦芽 雨秋
查理·包法利有过两任夫人,书中的这位,是他的第二任。在这之前,包法利的婚姻是包办下的苦果。他母亲包办了儿子的所有,包括他的生活,他的学业,他的职业。这个并不聪明的儿子,在她的“谆谆教导”下,靠死记硬背,完成了学业,得到了一张医生的职照。在这个孩子的身上,也看到了现在还在荼毒的“母爱”是如何不尊重孩子自身的选择,没有给孩子以任何实现自我的机会,哪怕是一丝丝,哪怕孩子并不聪明,父母都是牢牢地控制着,不得有半分的谮越。
爱玛是出现,是被压抑的产物。如果没有之前的被压制,也许查理不至于那么快就对她有感觉。爱情不会来得那么快。当然,这也只是查理单方面的爱情。爱玛,从来没有爱过他。她嫁给他,更多的是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意,甚至是求之不得想要逃离自己的生活。在她婚前的生活,即使是在修道院的几年里,并没让她“修行”成一个“善人”。相反的,她心中的虚荣心,一天天一点点地膨胀。生活,爱情,金钱。肉欲,对她来说,都无法填补这份空虚。
她开始对赖昂的若即若离,是最能体现矛盾的内心。渴望新的刺激,新的冒险,新的生活,却不敢面对,欲迎还拒。这应当也是看做女子的一种天生。在这样的心态下,需要对方更直接更强烈。当时的赖昂是做不到的,而罗道尔弗从一开始就单刀直入,第一次的“相会”就拉着爱玛的手,相环相扣,蜜语如珠。爱玛那时对罗的痴迷,与其说是因为罗,不如说是暂时沉溺在自己的虚荣满足心里。这也预埋了二人必将的结局。一个追求肉欲,一个沉溺在幻想,这样的“爱情”,又被“家庭”包裹住,只有苦果。而当一切幻灭的时候,更大的悲剧就会产生。
洪健天 - 5/27/2021 2:19:16 AM
读包法利夫人,我想到的是女性面对生活的庸常,如何突围。艺术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艺术化的人生或许能把庸常变成一种美的欣赏,而女性天生的敏感和情绪化,应该能更好地创造生活,活出诗意。
刘瑜 - 5/27/2021 10:52:35 PM
最近一直在看人物传记系列:《苏轼传》、《欧阳修传》、《李白传》、《杜甫传》、《辛弃疾传》,感觉此时对古文人的了解才稍微完整了些。之前在语文教学中,真的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是比较片面的,因为自己知识储备有限,备课搜集到的也不是完整的,所以传达给学生的也是机械的。读了这些人物传记后,好多东西都能连贯起来了。这学期我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背课外古诗词,背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然后我又去看了《辛弃疾传》。和苏轼并称“苏辛”的辛弃疾,其实是一位盖世英雄,一位将军。他一生主张抗金,收复故土,却壮志难酬,去世前还念念不忘“杀敌”!这是辛弃疾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英雄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词,而我们又从这些诗词中懂得了一个英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很好地概括了辛弃疾的一生,一生仕途坎坷,一生斗志不减,不知鼓舞了多少有志青年。读完《辛弃疾传》,我又想到了陆游,同样是一位爱国诗人,抗金英雄,继续读下去……
山西乔彦华 - 5/28/2021 1:15:18 AM
这个月我没有去读文学名著,因为想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优秀一些,我选择了《正面管教》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已经好多年了~1987年版,但中文译本是2008年,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一部经典。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鲁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因为这两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先驱,阿德勒还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所以当作者将阿德勒的方法用于他自己的生活当中时,改变了他的人生,而且改善了和学生、孩子们的关系。我渴望改变与孩子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开始读这本书,但是这本书并不容易读,有一点点费劲。尽管如此,我从5月1号开始,到今天快读完了,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开学后,由于孩子一直不会写作文,基本上是由我来代替孩子完成的,然后孩子直接享受这个劳动成果,把它抄到自己的作业本上去。这本书当中说,这样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特别大的伤害,替孩子做本该他们自己做的事,对孩子过度保护、给孩子买太多东西,包揽孩子遇到的困难、不花足够的时间陪孩子,替孩子做作业、对孩子唠叨、发号施令,以及对孩子高声叫喊……这些都是非常愚蠢和错误的行为。健康的自尊是孩子培养出‘’我能行‘’的信念的基础。当父母对孩子做出上述任何行为,使孩子就不会培养出这种信念。当孩子总是由别人告诉他们去做什么,而没有受尊重的参与解决问题的体验时候,他们就无法发展有助于感到自己行的技能。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原来孩子不够优秀的问题是出在父母的身上。经常使用语言暴力,代替他做他会做的事情……是我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孩子需要鼓励,需要看到他的优点,而不是每天盯着她的缺点不放。总之,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到如何与他人相处。成长过程中,孩子犯错并不可怕,而应把它看作是学习的好时机。
当我们学着把自己的缺陷变成优点,我们就会成长。而通过读书,能够让我们成为最好的父母和最优秀的人。相信我们都能做到!
shasha000 - 5/28/2021 7:22:57 AM
这个月读的是《双城记》,刚刚读完第一部 复仇。我选择的是宋兆霖译的《双城记》。特别喜欢开头的那段翻译,“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在英国,人们离家出城,必须将家具送到家具行的仓库保管;白天是做买卖的普通商人,夜里则成了拦路抢劫的强盗;罪大恶极的杀人犯和偷了6便士的小偷同样获得极刑。
韦春玫 - 5/28/2021 11:11:48 AM
再读《红楼梦》有感
情天恨海最沧桑,
富贵荣华梦一场。
白玉为堂皆谬妄,
珍珠如土总荒唐。
残花错落恩泽浅,
俗世迷离岁月长。
纵使终章都是泪,
辛酸历尽也寻常。
张越 - 5/28/2021 11:22:47 PM
书中的女性角色,以纸月为代表,是作者苦难叙事中塑造的一种人性美,但女性角色所经历的苦难又是伴随着温情与幸福的,让人性的高贵纯洁的一面绽放,每每读来,总会触动读者心中柔软的心弦,让人禁不住为纸月的命运而悲叹、而感动、而祝福。最近,看到魏智渊老师的一篇文章《当老顽童遭遇多情少年——如何比较曹文轩和郑渊洁?》引发了深思。魏老师把曹文轩和郑渊洁放在一起比较,认为曹文轩写的作品,本质上是青春文学,大家误认为是儿童文学,曹文轩的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作品潜在的情欲性质。我把其中几点关于女性的观点列出,并谈谈我的看法。魏老师的原话:“最大的问题,在于男权主义者的立场,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女性的物化。在曹文轩的笔下,几乎所有的女性(除了老女人或所谓的鱼目珠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美、被动。纸月也好,白雀也好,都是极美的,而且,这种美不是一种生动的美或主动的美,而是一种静美。她们都是无力的,是被爱的,是软弱的,是被动的。换句话说,她们是男性审视的对象,也是男性怜爱以及拯救的对象。这些女人的形象,跟陆鹤、杜小康、桑桑们的形象相差太远了!而在这种审视的背后,潜意识中埋伏的,是男性的情欲,是将女性的物化与对象化。因此,曹文轩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是美丽而苍白的。”
女性形象的诗化
纸月的到来与归去都是轻柔的,虽然在油麻地读书时间不长,她的形象始终是诗意的美,这种美感不仅仅体现在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气质。
没有母亲,父亲也神秘隐身的纸月,外婆相依为命,一直都是惹人怜惜的,蒋一轮和桑乔对纸月身上文学素养和灵气的肯定,以及纸月熟悉油麻地后参加宣传队活动等,都能感受着这个秀外慧中的女子,是大家一致赞同的、喜爱的。
诗化的形象还体现在纸月面临的困境中。纸月被板仓小学的坏小子欺负,最终得以解决,纸月自身对困境从未说过一个字,我们只能从她屡次迟到,悄悄啜泣,上学被拦的轻微的动作中,感受她的无助,就算在困境中也是柔弱的美感。她的忧伤也是很有美感的忧伤,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忧伤和优美联系在一起,正是忧伤引起桑桑的关注,困境才会有后来的圆满解决。在审美效果上,忧伤和优美在这里是相通的,我们能读出的是一个洋溢着古典诗意的纸月。
曹文轩通过儿童的眼睛打量纸月,挖掘其中的温暖与美好,作为这诗意灵境中的精灵,孩子们的目光里没有成人的是非与功利,他们用原初的、稚拙的目光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更容易把握生活中的美好,发现最质朴纯真的美,因此,纸月的诗性显得非常纯粹。
诗意的形象,往往成为读者心灵的港湾和驿站,抚平人的躁动,曹文轩在评论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时曾写道:“女性是可爱的,尚未成熟的,带着婴儿气息的女性更是可爱的,因为她们通体流露着人心所向往的喜欢的温柔、天真与纯情,她们的不成熟,她们的婴儿气息还抑制了我们的邪恶欲念,世界仿佛因有了她们,也变得宁静了许多,圣洁了许多,这段话恰恰是解读曹文轩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一把钥匙。尽管魏老师评论:“曹文轩就像庙堂里的好学生,好文人,诉说真善美,潜在的情欲,以压抑的方式在运行。好学生总是以压抑为前提的,文明就是虚伪,这是代价。”但我们从另一个方面看,诗意的纸月,也是为作家对现实关注的折射,哪怕是虚幻的,现实中不常见的美好形象,更可以看做曹文轩对历尽艰辛,抵御种种诱惑的追求,是美的价值所在,是精神回归的呼唤。
沉默而又有灵气的纸月,和桑桑说话都很少,但是是桑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纸月的独特,让她受到关怀,温暖,作为一个儿童,奶奶、桑桑妈妈、柳柳、都是非常喜爱纸月的,他们给予纸月的,或是精神的支持,或者物质的关怀,总之,这个因“弱”而美的女孩子,在油麻地的生活是幸运的,正是诗性美的风景,才孕育了这个纯净的、向善的、带有自然属性的独特形象。我们能从其中读到的,是桑桑的成长,是纸月的成长,审美视阈下,他们是不同风格的、值得称赞的美。纸月的独特,在于她脆弱而坚韧的灵魂,读者能被打动,读者能由此感发联想并观照自我,这也是纸月这一形象的成功之处。我们能够欣赏与感受美感下的真与善,带来的不只是文学素养的提升,更是心灵的休憩与净化。
tzsxwyl - 5/29/2021 4:14:28 AM
很惭愧最近没有好好静下心来读书,暂且对最近万老师和樊老师转发的一篇微信文章谈点体会吧!
文章题目是:“我祝你不幸且痛苦”:美国首席大法官在儿子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乍一看题目,不觉一愣,有谁愿意被这样祝福呢?读完思量,终于体会出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也读懂了其中的教育智慧。
我们都希望孩子的人生大道皆是坦途、充满阳光,然而事实上不经历风雨、不经受挫折,孩子就没有真正的成长。他只有经历过孤独、遇到失败、遭受背叛、被人忽视等各种不幸时才能由衷地体会到友情、成功、忠诚、倾听他人等是多么可贵,从而格外懂得珍惜与感恩。这位父亲还指出:不能光想着做自己,必须不断自我完善。正如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所说,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们需要做自己,更需要思考和明确做怎样的自己,这样的努力才不会盲目没有方向,甚至南辕北辙,离初心越来越远。我想这位父亲教育儿子的诤言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李云跃 - 5/29/2021 4:20:45 AM
读《双城记》有感:
一是两代人之间的恩怨,还是被爱情的力量化解。可见以爱情为主旋律的永远正确性。
二是贵族二代们的觉醒,也预示着大革命的到来,没有思想的启蒙是无法实现革命的成功的。
三是为卡顿的舍己救人感佩,其实这是另一种对路西的爱,而且是一种真正的大爱。
王凤琼 - 5/29/2021 4:38:09 AM
现在开始和学生一起读名著了,主要读课内要求的《海底两万里》,看第二遍了,以前总怪学生不读,现在直接给时间让学生在晚自习读,慢慢地我发现学生渐渐能静下心来,很多学生的问题确实是老师自身的问题。越看越觉得,尼摩船长的悲苦,对殖民者的愤恨没有找到放下的地方,渴望交流却又缺少交流对象。内心善良而为人勇敢,我都觉得在第三部中应写阿龙纳斯去一步步引导尼摩船长回到人间,过上正常的生活,不管是幸福与否,都不应默默沉于海底。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5/29/2021 4:46:41 AM
谈谈《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叙述者
多年前读这本书,我是非常不喜欢的,一是这个叙述者,总觉得非常刻意做作。太过巧合;二是题目觉得太过简单粗暴;三是就是看公爵这一个大渣男与各个人物的纠葛。
这次重读,有了新的认识。从叙述学的历史来说,这样一个叙述者,是一种进步。他是作家,又因各种因缘可以穿梭于任何场景,是各个人物故事的见证者—伊赫缅涅夫夫妇、娜达莎、内莉母女、史密斯、公爵,又听他们吐露心声,帮助每个读者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正是每个人物的自述,让我对每个人物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公爵的恶自不必说,但其他人不正纵其恶吗?比如娜达莎,让我想起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无比悲催的松子。
罗慧萍 - 5/29/2021 4:48:00 AM
读《独立知识分子》(何怀宏)(4月)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有了想读读的欲望。早就感到了在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更善于思考的独立的群体,一直就很孤独。特别是近些年来,他们身上更显得无力,甚至更卑微,仿佛成了一种“偷偷摸摸”的存在。少数受到“宠爱”的,多是形势跟得紧,或者“有用”的那一类。近些年我们有许多大师先后离世,有的轰轰烈烈,有的默默无闻便是例证,而后者多是有独立思想的大师们。
知识分子的定义有许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自己的专业上成就突出,有社会良知,洞悉社会,独立思考,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关注与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在公共事务上敢于直言。何怀宏先生通过向读者介绍中外古今的著名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维特根斯坦、萨特,陈布雷、王小波、史铁生、张承志等人,评述他们的思想,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思想、著作,传递了“独立,是为知识分子的第一要义”这一基本观点。在这本《独立知识分子》中,何怀宏先生主张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其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体现在知识分子不畏惧权威,不谄媚大众和舆论,具有精神创造能力,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国家社会的关怀之情和对新一代知识分子所寄予的希望。
读这本书,有一个观点我还是想说几句。关于知识分子,毛泽东有个著名的“皮毛”理论,即知识分子是“毛”,他们过去是依附在帝国主义、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这五张皮上,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把这几张皮革掉了,今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看来,知识分子就只有依附在无产阶级身上了,否则你们就将不能存在。艾思齐说,知识分子就像块砖,要么彻底筑到新社会的墙里,要么就被扔掉或被打碎。的确,当一个政党是唯一“恩主”的时候,知识分子其独立与自由几乎是不可能保持的。如当年“夹边沟”一样,一个政权把你最基本的生存权都剥夺了,你还有什么“独立”与“自由”可言?所以知识分子存在,就必须有适合于他们生存的空间。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要祈求这样的空间呢?还是社会必须提供这样正常的空间。这就回到人的自由的权利上了,是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人可以有表达的自由呢还是严格管控你的表达?如果有,那么就没有必要谈皮毛的问题,反之也就是另一回事了。作为一个把良知和责任当作自己坚守和践行的群体,其实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己任、襟怀坦荡的政权,是可以予以理解与包容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应该是,不因言论观点的不同而消灭对方,即我们所说的“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本书到了许多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作家等,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论断,大可以一一细读。
郭冬梅2021 - 5/29/2021 5:37:35 AM
这个月读的是《双城记》,特别喜欢开头的那段翻译,“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代……”。
这句话也是对此刻-历史的节点最好的解读、诠释。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人的基本道德水准已经降到了不可承受的最低、在无神论的引导下,人性堕落的之残之暗。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神性的复活的时代,或许宇宙的法则就是这样-物极必反。生命,有几多神性,便会有几多救赎。。哲人有言,“无神论者不是不信神,而是被神所抛弃,随撒旦而去罢了。
liuyong - 5/29/2021 5:56:57 AM
最近也在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只是进度较慢,就谈谈自己读的两本关于五四运动的书。一本是陈占彪主编的《五四图史》,另一本是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后者更多是对五四过程和相关评论的详细梳理,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提到的一则一手资料“截至6月4日晚上,政府竟囚禁了大约1150名学生。马神庙北京大学理科的校舍,已经成为第二临时拘留所;文科所在也被武装军警重重包围。6月5日早上,有5000多人在街头演讲。大街小巷,公园菜场,都变成了公众集合的地方。学生们站在木箱子上演讲,泪流满面。北京多数学生做好了决心不屈、随时入狱的准备。他们背着被褥,以便在拘留所使用。在很多场合,警察往往被学生的爱国行动软化,反而给予同情。当警官不在旁监视的时候,他们会让学生到另一街口继续演讲:“我们当然支持你,可是,我们不想惹麻烦,请向前面移动一下吧,””很让人唏嘘的一幕,多好的学生,多有人性的警察。历史往前,人性就似乎在失落。前者内容全面详实,图片何文字资料都很棒。其实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国家和个体的信息占有量是不等价的,个体判断国事难免因意气之争而有失偏颇,恰如五四运动,签不签约在学生看到是个国格问题,而当权者则更多会从外交、政府实际困境角度考虑。前者是一个应然的角度,后者是个实然的角度,孰对孰错?五四运动和之后的北伐战争、北洋时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回到大话题,外交究竟是个政治问题和现实问题,意气用事之后呢?但如因此就全责备于学生,要求个体考虑周全、提出解决方案之后给出切实的答案,则也是过分。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这种矛盾?昨日没有给出最优答案,今日就解决了吗?虽然一直在赞扬五四精神,但其实五四似乎仍是一笔糊涂账
邱华辰 - 5/29/2021 6:17:16 AM
《包法利夫人》讲述了爱玛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幻想传奇式的爱情,两度偷情使她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走投无路,服毒自尽。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爱玛渴望的是脱离实际的虚幻的爱情,生活给了她反思的机会,但是她没有想明白过。在爱玛的心里,巴黎的生活就像天堂一样。当时的巴黎物质文明非常发达,那里有开不停的舞会,俊男美女云集,上流社会的人扎堆。但是正是这些名流给大众不好的引导。巴黎没有在爱玛生活中出现,却影响了她一辈子。
邬蒙 - 5/29/2021 6:24:25 AM
本月还是在读《简爱》,学生的个人成长需要跟着简爱去体会,简爱对爱情的理解,“只有真正成为一位像他那样的绅士,同时这位女士真正为我所爱,我才会将她拥入怀中,并娶她为妻。这个想法显然有利于丈夫获得真正的幸福。”随着理解罗切斯特之前的婚姻不幸,简也变得平和起来,变得宽容起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龚捷 - 5/29/2021 6:32:43 AM
读了《包法利夫人》一部分,从中感受福楼拜细节描写的精雕细琢,联想到近期的习作教学“抓住细节",好的细节描写犹如一把放大镜,概括性的描述,只能让我们了解,却无法获得感受。没有细节,我们只能知道篮子里装着的是苹果;细节却能让我们把果肉放进嘴巴,品尝到它的味道。
在写包法利夫人的日常生活,有时写画画,有时写弹钢琴。例如:“这时夏尔就爱站在她身边,乐滋滋地瞧着她俯身在画夹上作画,时而眯起眼睛望着前方的景色,时而用指尖搓揉擦画的面包星子。”面对画画、弹琴这些自己丝毫日常的行为,夏尔也会“乐滋滋”地注视着妻子,可见她对妻子的欣赏和宠溺,从中可感受到丈夫夏尔对妻子的宠爱。整段是在写一件高雅美好的事情,主角是包法利夫人,可对她从事这些高雅活动的心理感受只字未提。她是开心的吗?是满足的吗?这样的留白,让人品味。夏尔是“乐滋滋”的;虽然并没有描写妻子对此的反应,读者能隐隐感觉到夫人对丈夫的无奈与“容忍”,能感觉到她那种“对牛弹琴”的失望,在这一小段里,已经暗示出了他们之间的一种矛盾。
云南昆明和志茹 - 5/29/2021 7:02:01 AM
《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是一本畅销书,选择读它是因为身处毕业班,需要经常给学生“打鸡血”做“心理建设”,当然自己也需要😂。因为据说它的主人公和电影《风雨哈弗路》中的主人公一样励志,而且都是真人真事。
也许是有纪实性的因素,小说的文学性不是很突出,反而是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较为让读者揪心。小说弱化了主人公励志的细节,只交代了结果,但主人公的儿时经历却写得颇为细致。也许是地域、民族的差异,小说情节要理解它的励志部分是需要二次解读的。不过就故事情节而言,还是不太理解为何她父亲会那样狂躁。就连她大哥也是那样,为何父母装作不知道,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所以读完之后,还是没有汲取到我理想的东西。
温和玲 - 5/29/2021 7:49:34 AM
读《红楼梦》有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本小说不少的人叹息,感叹,同时为宝黛之恋而感叹。我觉得这个舞台不仅仅是给与其中的主角们的,更是给了红楼梦中的丫头们,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像我们展示了丫头们所经历的命运和压迫。只愿良人遇良心,不同的丫头身上都体现了不同各自的优势。
关于善良,我觉得最善良的是平儿,我感觉平儿身为贾琏的小妾,和王熙凤的相处也很为融洽的,平儿的善良和王熙凤的毒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和这些主角的斗智斗勇中,平儿始终是游刃有余的。
关于宽容。在所有的丫头中,我最喜欢袭人,一是因为她的名字很特殊,而是因为她为人特别的宽容,她总是替别的丫鬟说话解围,总是为宝玉担心。
还有很多的丫鬟们,像晴雯,她的身上有黛玉的影子,这样的分析比较后,发现真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叶娉婷 - 5/29/2021 10:01:00 AM
5月读书笔记:读《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笔下勇敢而独立的新女性——伊丽莎白,是一个孤独的精灵。在看似柔弱的身体里,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能量,那是一种敢于冲破世俗的执着和坚定。她是一个孤独的精灵,在音乐响起的时候,看似在人群中舞蹈,实则更享受自己内心的感受,她不会像姐妹们那样把物质和地位作为择偶的标准,向往爱情又不甘于为追求爱情而失去自我,有着异于常人的冷酷和睿智,面对达西这样完美的伴侣,依然能够保持自我。她甘于孤独,也于孤独中绽放。
王一涵 - 5/29/2021 5:12:57 PM
还在继续读《简·爱》。
书中简和罗彻斯特向对方靠近的过程,比多少影视作品都要精彩。
想走近,又告诉自己要保持距离;
想不顾一切,又提醒自己不要越界;
心里惊涛骇浪,又要表现得泰然自若;
为两个人是同类而惊讶欢喜,又向对方表明新娘与他的匹配;
发现对方身上谁也看不到的光芒,和那脱口而出的“跟你”。
刘亚 - 5/29/2021 7:22:35 PM
《大道理都懂,小情绪难控》是日本心理学教授、精神科顾问和田秀树老师的心理学畅销书。这本书从大脑机制入手,把脑科学和心理学实践结合起来,讲解人的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全书没有高深的理论和空洞的概念,充分拥抱生活,像一碗香飘四溢的心灵鸡汤,读起来非常接地气。尤其是对于那些中年读者,作者仿佛贴心的朋友般聊家常、话工作,读这本书就像一股被理解的暖流温暖了身心。全书有六章,我把它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二章介绍的是脑科学和相关的身体反应,其余各章为大家推荐了具体的改善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大都属于人生观的层面,但又不是大而不当的说教。总之,看完之后会让你生活工作的态度更加积极,激励你养成良好的习惯,浑身充满干劲。《你的负面情绪,都是这样产生的》《已经是大人了,别让大脑还像个小孩》《养成这七个生活习惯》《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注意!40岁后,情商可能会下降》……光听这些题目,是不是就有阅读的冲动呢?
陕西邹高峰 - 5/29/2021 7:36:02 PM
和田秀树的几句话,深有同感:
跳脱一成不变的生活,尝试探索新兴趣的人,脑部可能会更活化。
尝试与多元文化交流,跳脱自己的舒适圈,处在有些紧绷、有点格格不入的环境里,借此不断提升自己的见识与胆识。
即使人到中年也不要失去工作的热情。
过去无法改变,未来还需向前!
郑小冉 - 5/29/2021 7:52:18 PM
近乎于自传的《简·爱》是夏洛蒂自我成长的真实与想象结合的映射。与艾米莉的《呼啸山庄》相比,我更喜欢《呼啸山庄》。因为夏洛蒂谈到艾米莉性格时说“她比男子更坚强、比小孩更单纯,她的性格时独一无二的”。哪怕是在濒死之时,她既不求取同情,也不接受同情;她在痛楚或疾病面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肯后退一步。所以,最后艾米莉在静静地与疾病的抗争中有尊严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勃朗特一家的遭遇和坎坷可以视作他们写作的源泉。真实与期待,幻灭与希望同时在作品中出现,加之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意识觉醒,让《简·爱》成为代表女性大众的声音为人关注和喜爱。随着进一步的阅读和了解,我从最先开始的喜欢到了现在的“无感”,总觉得可敬之处亦有可悲之叹。夏洛蒂的写作在这部作品中始终未能走出自己的人生际遇,这虽然真实令人同情,却也缺乏《呼啸山庄》中“桀骜不驯的人物性格和异乎寻常的强烈爱恨”,在意识觉醒上总感觉不够彻底,且以读者角度来看,如果因为夏洛蒂的身世与简·爱的同命相怜,我们寄予了一般程度上的同情,可这也会消解对写作本身的探查。
我很喜欢《勇敢传说》这部电影,里面的美瑞达公主是王国的继承人。她的反抗意识与简·爱不一样,是对财富名誉地位身份唾手可得下的勇敢放弃及责任担当,在我看来,这个更难。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5/31/2021 5:45:50 AM
本月读书因为要陪孩子读书,就选择跟孩子一起读了《众神的战争》。原来那些画真有意思,之前总觉得那是垃圾怎么都是裸体图,读后才知道他们视人体为美。哈哈!
不读不知道读了,才知道神界尤似人界,对于古希腊哲学非常有启发。
刘显 - 6/2/2021 7:34:29 AM
读《论语纵横读》
孔子是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他教学生,有四大特点。
其一,有教无类。他收学生,不问出身,只要交十条干肉,行过拜师礼都可作学生。《论语》有记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讲的就是这些事。
其二,毫无隐瞒。孔子对学生很坦诚,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其三,因材施教。这话,非孔子原话,是宋人从《论语》中总结所得。但孔子教学生,往往是针对学生的毛病进行教育,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说因材施教,确实贴切。
其四,循循善诱。孔子喜欢勤学好问,举一反三的学生,如颜回。颜回回忆老师的教学时,曾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他还能“闻一以知十。”嗯,这样的学生,我也很喜欢。
袁利洁银海学校 - 6/3/2021 4:09:05 AM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
1.在面对学生时有效的沟通是耗时耗力的且需要方法的,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省力的暴力的沟通方式,如发怒、批评、压制。
2.暴力的沟通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产生忏悔之心,他们之所以低头往往是出于对老师的恐惧,除此之外还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这无疑与教育背道而驰。
3.不罚,怎么办?不是说不罚,而是要看怎么罚。要依据规则行事,规则是事先经过所有同学认可的惩罚或表彰,这种情况下孩子虽然也可能并无忏悔之心,但他们不会觉得恐惧,被罚时也心服口服,而非屈服于老师的权力。
4.久而久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羞耻心。长期处于暴力沟通之下,学生羞耻心会减弱,会认为:“最严重也不过就这样,我不在乎。”也就是我们说的“油”。
5.规则是需要维护,但不依靠暴力沟通的方式来维护。正确的方式应当是通过尊重的方式来实施“惩戒”。比如,犯了错依据规定行事,如果老是犯,不是依据老师的心情随意增加惩罚,而可以跟班级一起讨论,针对这样的情况是都应加大惩罚力度。
6.都是惩罚,但暴力的沟通方式使人恐惧,通过恐惧来让学生屈服,以满足我们的控制欲。非暴力沟通不会让人有恐惧,它会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对老师的恐惧,转移到这件事本身的对错上来。这才是教育。
7.在暴力沟通盛行的当下,放弃暴力沟通需要勇气。因为我们往往会觉得,如果不让孩子觉得恐惧,他就会再犯,我就会没有威严,下次我就控制不住他了。但我们忘了,教育不是控制,而是教人自立——我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
想了半天,这条笔记还是屏蔽同事好了,怕被打[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