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共同体2022年5月讲座反馈!
王玲 - 6/3/2022 6:48:52 AM
《在名人故居里寻找文化气息》讲座反馈:
王老师谈到在故居行读需要注重现场感和在场感.
如何寻找到文化气息?我觉得个人到历史现场之前要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到历史现场后,需要自我跟历史现场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呼吸到文化的气息。
陈嫚云 - 6/4/2022 6:23:53 AM
跟随着樊老师的讲座,继续进行新疆之行,与普通的阅读讲座不同,樊老师的讲座内容与地理、历史知识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跨学科深度学习。听着樊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厌其烦地提醒指引学生们如何质疑,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如何将旧知与新知进行结合分析问题等等,这其实就是在逐步引导学生们如何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来实现阅读中的深度学习和思考。其中有个片段,需要学生们朗读诗文并进行分析,遗憾的是朗诵的学生都没有真情实感,所以导致后面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发生了各种偏差。我觉得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特别是朗诵表演之类的,但实际他们很有想法。在樊老师的耐心教导之下,渐渐地有好几位同学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我不禁为他们鼓掌。羡慕参加这样讲座的孩子,他们有导师在引领,在接受的同时更在探索自我学习的途径。
袁利洁银海学校 - 6/5/2022 3:27:21 AM
1、去探索,去思考,而不是去获得正确答案。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的答案。
2、学习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碰到自己没学习过的东西,把它全部积累下来,这叫背书,不叫学习。
3、比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判断、筛选知识。——听万老师点评作业有感
李廷梅316 - 6/5/2022 5:04:13 AM
新疆,我没有去过,在我的印象里,新疆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词里,在“大美新疆”的宣传片里,在各种新闻事件里,樊老师的讲座从地图出发,先让我们了解了新疆的:地形、行政区划,新疆的山水,气候、,物产,民俗文化,一直到秦汉唐文化的发展,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兴盛,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立,从历史发展源头出发,一直追溯,让我从立体全面的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发展而来的新疆,同时,樊老师又从“玉门关”这个地名出发,用“丝绸之路串起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人和事”,班超出使西域,到班固、班昭等,真是长了知识。
邬蒙 - 6/5/2022 6:19:29 AM
听万老师的逻辑讲座,想到一个观点:影响你的从来都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所以,分清事件和观点于日常生活而言太重要了,这样我们可以省去情绪带给我们的不少麻烦,从而更加从容面对生活里的所谓麻烦。还想说,情绪不是戒掉的,是认知抵达之后自然平息的
王一涵 - 6/5/2022 6:20:35 AM
听樊老师新疆行读讲座有感。两位老师对于学习方法的点播,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化,主动地研究资料是比讲座内容更重要的东西。
温和玲 - 6/5/2022 6:29:24 AM
听樊老师新疆行读讲座:特别听了樊阳老师讲解新疆的地图的问题,其中对于少数民族回鹘、匈奴的来源考据的特别清晰,同时结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联想,我们感受到了大学课知识的融合和贯通。最难得是,对于学生的严格要求,樊阳老师在介绍游牧民族的历史时,结合地缘政治,真是鞭辟入里。特别是西域陷落,安西都护府在755年安史之乱后,孤悬塞外。建中二年,诏书表彰”忠义之徒,泣血相守“,让人回肠荡气。
罗慧萍 - 6/5/2022 6:34:05 AM
樊老师关于新疆的讲座中多次谈到西域文化对唐朝的影响,诗和音乐与西域文化的关系。我的理解是从诗歌方面讲,首先,从社会到诗歌的开放格局开拓了唐代诗人的胸襟视野,为唐代诗人接受西域文化提供了广袤而开阔的文化背景。第二,唐王朝经营西域和唐人在西域的活动,不仅仅为诗人接触和了解现实的西域制造了方方面面的契机,而且为诗人亲历西域并抒写西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西域历史地理文化、西域乐舞文化和西域民俗文化对中国重大影响表现在“唐诗(乐)西域之路”上。文人的汉唐情结使“楼兰”和“轮台”这两个语汇在唐代诗歌中的特殊意义。另外在音乐方面,器乐文化中琵琶、觱篥等西域乐器发展源流对唐朝有摄人心魄力量。它的感染力、丰富深刻的表现力以及悲绝激越的审美意味,如昭君出塞与琵琶诗、文姬归汉与胡笳诗、公无渡河与箜篌诗等,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学与西域器乐的关系。西域三大乐舞部分则依据大量的文物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文史互证,比较清晰地辨析了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的舞容特点和传播过程。西域的代称符号、曼妙的歌舞、珍稀的奢侈物品等在许多典籍与出土文物中有所发现。西域文化极大地拓展了唐诗创作的视野和范围,丰富了唐诗创作的内容和题材,如岑参、白居易、李白、王昌龄等都体现着西域历史地理文化的特点。充满了复杂性、浑沌性和开放性的西域文化对唐诗创作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貌产生了积极有效而深远的影响,促就了唐诗的极致性之美,为唐诗发展的进程注入了活力、生机与异端特点。唐诗和西域文化跨越了空间、时间、民族、观念等诸多的障碍和壁垒,使中西文化交融发展影响至今。
tzsxwyl - 6/5/2022 8:17:29 AM
听王小庆老师关于名人故居的分享,感受着名人的仙风道骨,体味名人的人生故事,触摸他们有趣的灵魂。从聚集在长三角的名人荟萃里了解民国历史,从名人身上、名校故事中汲取一种精神力量,走出我们自己的人生路。
当然,怎样更好地利用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如何把阅读名人故事和现场探访相结合,如何把我们自己与名人建立联系,然后转化为一种力量,是一个很有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钟金英 - 6/5/2022 9:45:01 AM
本月最触动我的是王小庆老师的分享,名人故居里的文化,王老师的分享很有条理,思路清晰,最可贵的是思考深入。我对王老师介绍的身边的故居文化最有感触,因为我也曾经非常喜欢去走访身边的故居。没到一个地方居住我都会去附近的故居看看,去感受前人留下的一草一木。但是没有像王老师思考的那么深,没有王老师做的准备充分。经过王老师的提点,我想把身边的司马光故居,宋庆龄故居再看一看,再走一走。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6/5/2022 10:02:41 AM
仔细学习了王小庆老师的《在名人故居李寻找文化的气息》。
老师非常巧妙的用隔壁老王拉近彼此距离,让我和他建立一种力量和观念。感觉简单的很自然,其实这里边包含了好多经历阅历及思考。收获来自于学习与实践,缺一不可的。
邱华辰 - 6/5/2022 8:27:50 PM
樊老师的新疆讲座中《西域陷落——西出阳关无故人》讲到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大批兵力调往内地,安西都护府孤悬塞外,西域都护坚持35年,于791年失守,北庭被吐蕃攻陷,最后一任都护杨袭古被回鹘将军杀害。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再读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除了离别的深情,更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悲壮感。樊老师在讲座上始终强调要打通各种知识,形成对这个世界完整的认知。这正是我欠缺的,也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郑小冉 - 6/6/2022 7:40:12 PM
多年前去过大理,慢慢旅行慢慢感受生活,听李亦然说到猫猫果儿并不诧异。这些课程我们在过去的一些非典型性探索型学校中都可以找到痕迹。例如最早扎根中国成都的华德福,现在比较大热的北京一土、探月等。成都、云南大理这些城市本身的慢生态是很适合原生态教育的孕育,但是也肯定有其局限性,地域的相对闭塞既是安静生长的必须,但也不宜使更多需求的孩子受益。好在现在出现了一群教育移民,其中有个条件我认为很重要,就是家长最好提早实现财务自由,且职业也不会受限于朝九晚五,这样有了强大的后盾再来思考教育的本质是可以更纯粹些的。不然生活的重压实在是很难让人抱有勇气去选择这些学校。
关于猫猫果儿或者类似的这些学校,我很想知道有没有一项调查是关于家长群体的。包括他们的身份,受教育程度,认同的教育理念和最后的教育期待。当然还有关于这些学校的学生的信息,就读阶段和后续成长阶段所折射出的教育影响等等。
刘亚 - 6/8/2022 12:46:06 AM
听了樊阳老师的新疆行读讲座,觉得我们要了解一个地方一定要自己去深入,去观察,去比较,去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地跟着别人的节奏跑。这点感受我自己在阅读关于中亚的书籍的时候也有同感。你的感受和别人说的,和媒体报道的,角度也许完全不同。同样是三亚旅游,绝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我去三亚旅游时,没有去风景区,而是去了三亚市区,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所以我眼中的三亚和旅游者眼中的三亚竟完全不同。所以“行”真的很重要!
朱茵 - 6/10/2022 8:55:55 AM
最近周六晚上都没有时间听樊老师的讲座,实在可惜,但是公众号和群里的消息都有在留心,感觉这大概是俗事缠身的自己的一块净土吧,自己之所以还有力量,能够面对这一地鸡毛,身不由己的生活,或许就是因为还有一些喜爱的东西,夜深人静的时候,有能够放空自己,或者反省思索的空间,希望之后有机会,等疫情结束,可以参加线下的活动,或者走出上海,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
郭晓云 - 6/12/2022 6:53:34 PM
这一个月是最为焦头烂额的一个月,带了很多年中考,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样迷茫和无力,完全摸不出中考的方向,真的像无头的苍蝇瞎撞,心里很是不明白现在的中考究竟是要考学生还是考老师,仅仅是学了两年半历史,很多基本史实都还没有弄清楚,就要上升到史论的高度,很多选择题还有论述已经完全超出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无奈下只能告诉学生蒙和套路,不知道这样的考试到底意义何在?回到正题,本月的论坛讲座和分享我一次都没有听,所以无话可说,也确实惭愧,心里也有些抓狂,抓狂的不只是没有听课,更多的是忙碌的一个月让我身心俱疲,让我有深深的挫败感!
叶娉婷 - 6/29/2022 7:23:20 PM
6月讲座反馈:听了朱泽楠老师带来的《庄子》上讲座,小朱老师一开始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入手,提出事物“整体性”的观点,然后以“正处”“正味”“正色”得出“何为正”的辩证看法。之前关注庄子,因为教学只注意“逍遥”,基本上没有触及“齐物/论”,更没有思考过是“齐物”还是“齐/物论”。确实不得不佩服庄子,在几千年前就有如此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我们常常以个体代表整体,把碎片当成全局;而且常常以我之观点强加于人,现在想来值得思考。是秋毫大还是是泰山大,是视角、参照物、主观意识等等的不同得出的不同结论,而“何为正”?也是如此。我们在平时总是对孩子、对学生都说我是为你好,可是他们并不认为是为他们好啊!标准与正确的追求,妨碍了我们对世界、对事物的认识,要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啊!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共同体2022年5月讲座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