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11/5/2022 4:03:40 AM
越读《史记》,越觉得司马迁作为史家的视角是广阔的,内容是充盈的。
广阔,是广阔在并非站在帝王的视角去对历史人物进行评判,更多是一种客观视角,一种历史视角,是超脱了士大夫阶层的。例如《始皇本纪》的精当的描述与议论,《陈涉世家》对陈涉吴广的肯定,甚至于深处汉代对汉代受辱名将的如实描绘,都透露着客观与勇气。
充盈,不仅充盈在历史事实,还是人格的充盈,人性的还原。史实是客观的,但可以从背后看到活生生的人的心理。秦始皇的惧怕,淮阴侯的悲凉,都在史实中得到了还原,或者更准确地说,得到了司马迁的体察。
陈晨 - 11/5/2022 7:24:48 AM
最近跟着RC读书会读《乡土中国》,所以《史记》暂时搁置了,这里贴一些读《乡土》前四章的笔记不知是否可以:
1.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所以乡土性定义为:附着土地的固定性,孤立性与隔膜性,乡土社区的生活富于地方性。
2.乡土社会无为政治 产生的原因是: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目的是为了配合人们的行为与完成社会的任务。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的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乡土社会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口流动很小,土地也很少变动,它就满足了乡土社会的秩序就可以用礼来维持,因为乡土社会它变化的比较慢。
3.四种权力类型的基础:
1.横暴权力:以获取经济效益为前提, 体现在压制反抗;
2.同意权力,基础是契约,人们彼此遵守契约、互相约束;
3.长老权力,基础是教化,教化无需反对也不容反对,主动接受了才是教化;
4.时势权力,思想统治,在不同思 想争斗中,争取民众的支持和服从。
钟金英 - 11/5/2022 5:39:23 PM
听完樊老师的《史记》讲座,我马上回头去读了相应的篇幅,之前自己读的时候感觉抓不住重点,也不能够读得津津有味。经过老师的提示再回头,读到精彩之处或笑或叹,好书也需好的导师来引导。这本书我买回来好几年,最近才能拿起来重读,真正从历史中获得经验,在历史中感受人性,理解人性。
王一涵 - 11/5/2022 10:45:33 PM
最近在看《美丽新世界》,看得让人害怕。一个虚构的世界让我们反思我们所处的社会。一个有阶级、有催眠、有制约的社会让我重新思考老师的身份到底应该教授学生什么?我也是让这个世界维持现有秩序的一份子吗?
张越 - 11/6/2022 5:32:21 AM
《史记》我是通过老师讲座以后,重新把我曾经高中或者大学学过的所有篇目拿过来重温,发现之前并没有好好地读懂。也没有老师这样的视角。《鸿门宴》《刺客列传》等名篇,让我对隐喻性叙事等老师讲解的内容,又再次回顾,旧书重读,希望下个月能读新的篇章。
王玲 - 11/8/2022 1:46:20 AM
《史记》中的人物比如聂郑、荆轲、专诸等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为了所谓的义,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去博弈。
朱茵 - 11/8/2022 4:18:02 AM
最近没时间好好读《史记》,单谈谈与之相关的问题,自己由于记性不佳,历史一直是短板,所以一直利用碎片时间在听喜马拉雅上的各种历史音频节目,也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但这一届的初三,由于疫情的缘故,历史中考放到了九月底,之前已经刷了几十套卷子的他们,开学第一个月都沉浸在历史的漩涡之中,连语文都会自觉为之让路,可是上宋代古文时,问到学生关于宋代的历史,基本只有极其简单的了解,说是上课一两节课就带过了,这样的历史学了真的有意思吗?我自己听喜马拉雅的音频节目,觉得历史是那样的引人入胜,觉得要让孩子喜欢一门学问,考试真的不是唯一的手段,尤其是把所有的科目都加入到中考之中,逼得孩子反而要多进行很多机械训练,失去了本来学习的兴趣,初三这两个月教下来,觉得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早上七点半早读,已经是第二场了,由于疫情要错峰入校,逼得学生要七点不到就到校,开始先做数学“小”练习,中午本来一点上课,也被核酸延时到了一点半,其实核酸的时间只需要几分钟,于是有时十二点半进去,学生也已经是第二场了,之前不是在默写化学方程式,就是在默写地图上的行政区之类的,也难怪现在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会如此严重,希望这样矫枉过正的减负可以休矣
邱华辰 - 11/10/2022 7:13:39 AM
在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中,《史记》属于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史书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同学们从宏观时代的角度,感谢这个那个年份发生的事。司马迁重视“人”的存在,擅长塑造鲜活的历史人物雏形。
刘亚 - 11/10/2022 4:09:29 PM
先反思一下。今天被群里点名批评,感到很惭愧,原因是没有写讲坛规定的读书篇目。我觉得万老师做的很对,很负责任,不仅是对讲坛的管理和发展负责,也是对每一位参加讲坛的共同体成员负责。大家既然自愿来参加,当然是有提升自己的渴望,如果仅仅是“某某共同体”成员的虚名,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利益呢?回想我加入讲坛这几年,在樊阳老师的指导下,有进步,对教育形态有更多的认识,但是也有懈怠,那就是自我要求不高,实践方面的跨越还不大。我经常看到在各种名师工作室打酱油的老师,心中质疑他们:“什么都不做,加入工作室干什么呢?岂不浪费时间或是徒有其名?”不想自己也快成为其中一员了。痛定思痛,这件事正好促进我改正过往,积极参加讲坛学习,认真读书,主动交流,扩大自己的阅读边界,深入思考与交流,尤其是在写作这方面,进一步加强,绝不敷衍浪费时光。
下面谈谈关于读《史记》的收获。我记得讲坛曾经邀请老师讲《史记》,提到文学性和史学性的问题,对我很有帮助。因为很早之前就有老师质疑司马迁没有在现场,怎么会叙述的那么详细,这是不是假的?我当时是从文学的虚构这一审美的范畴来解释的。后来这种问题频繁见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作品中。举教学中的例子。我在教学《项羽之死》中,有老师和学生质疑:项羽与虞姬说的话,所唱“虞兮虞兮奈若何”谁曾听见?东城快战与乌江自刎的细节场面谁曾看到?我从《史记》的文学性与史学性这个文学发展史的角度去阐释写作方法,还有其中所涉及到的“悲剧美学”与司马迁的精神寄托,就很好理解了。这样学习起来,教学才是丰盈的、生动的、真实而全面的。
钟莉萍 - 11/10/2022 7:40:13 PM
本月重点读了《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在太史公的笔下很接地气,没有高大尚的光环,在几件事中都写的很有真实感。《毛遂自荐》中的跛子,因为被平原君的美人耻笑而不满,要求平原君杀掉美人,平原君此时觉得这种做法非常好笑,这个要求很过分,所以说“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但是事情最后的发展到他的门客“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感到很奇怪,最后才了解到是因为他没有杀美人,让门客以为他是一个为爱而贱士的人,于是平原君立刻杀了美人,病登门向那个瘸腿门客道歉。这里平原君最初见识的鄙陋,门客离去原因的不解,都显出他作为一国之相,考虑问题目光的短浅,但是知错能改又是他的一个亮点。
在毛遂的游说之下,平原君与楚王订立盟约后,平原君也非常诚恳地对赵王说,自己不敢再识别人才了,因为自以为没有漏掉天下士人,却把毛先生遗漏掉了,并把毛遂奉为上客。明明是平原君的列传,但是太史公却用大量笔墨写了毛遂出色的游说才能,毛遂越是出色,平原君之前的识人能力越发显得有问题,但是太史公为何要这样安排详略呢?一方面体现了毛遂的优秀才能,是个人才,但是这样优秀的人才却甘心在平原君的门下默默做了三年的门客,不也说明了当时的人才对平原君的信任和支持吗?而平原君最后的襟怀也是令人欣赏的。
这里让我想到,引导学生读书时要多分析作者笔墨分布背后的缘由,看似闲笔,却是有作者的匠心安排。
朱茵 - 11/10/2022 10:36:09 PM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也是沪编版初三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之一,而改用部编版之后,已经不见了这篇经典之作,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写的名作《捕蛇者说》,背后的原因心照不宣。
说说其中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一是“苟富贵 勿相忘”,对于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解释是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富贵了,一定不要忘了彼此呀;另一种解释则是陈胜自言,如果我富贵了,是不会忘了你们的。联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来看,个人认为后一种解释更符合语境,能体现陈胜发起起义并非机缘巧合,而是偶然背后必然的结果。
二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每读到这句,都有振聋发聩之感,对于现在的人看来这或许毋庸置疑,但是放到当时的时代来看,就能觉察出这句话背后的力量以及心灵上的震撼,背后这样一种摒弃阶级,人人平等的理想,直到今天也不能肯定说完全就实现了,此其一;但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陈胜起义成功了,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他还会说出这句话吗?
hongyvqiu - 11/10/2022 11:57:41 PM
读《史记》之五帝本纪第一
——雨秋
《史记》号称中国第一史。遗憾的是我一直都未能打开它。尽管家中书架早已将之收藏,却是束之高阁,向未展阅。这里有一个很深的担忧是对自己的不肯定:我真的能读懂这里面的文字了吗?
果不其然,读第一卷“五帝本纪第一”就将这个弱点毫不客气地暴露了出来。读这少秒的5页,竟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在这期间,多次要停下去查阅一些字词。如“黄收纯衣”,不去查阅,是无法得知这说的是:头戴黄冠,身着黑衣。又如“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按正常的解释是无法得到令人信服的白话文的。只能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即对天地万物、神鬼山川还心怀敬畏,才能去体会到文意。才能明白黄帝所做的事,在当时是一件多么了不起,多么伟大的事。
再到颛顼也强调“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絮诚以祭祀。”更能明白在近五千年前,那个“不开化”的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已经在寻找着自然的规矩,并从中发掘出能为自己所用的知识。
只不过,司马迁作为一个汉朝人,而五帝时期,离他的朝代也有千年的历史,在那个年代里,没有文字(正在孕育、出生),甚至没有共通的语言(各地有自己的方言),那么,这些故事,应当也是他把一些传说加以整理出来的。只是如他梳理得这么清晰的,恐怕在他之前也没人了。
尤其是说到尧舜禅让时,几疑是参照文献,一事一言,都如有书可证。只是有一点疑问:把传说叙为正史,是否合适?
或者从司马迁当时掌握的信息来说,炎黄时代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是可信的。那又另当别说。
待读到本卷最后一节:太史公曰。才知道史称五帝,从《尚书》开始,可是只写尧以后,并没有黄帝。孔子所著的《五帝德》及《帝系姓》又早失传。太史公亲到各地去取证,后择《春秋》《国语》的不完整雅言,而著此卷。
只是我仍是存着疑问,毕竟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下来的,即便是后人有所记述,往往好比一句话经百人口而变样一般。没有依据。当然我们中国人声称有5000年文化,必得要推到炎黄时期才行。不过话说回来,之所有有底气说5000年文化的,估计也离不开《史记》。
王凤琼 - 11/11/2022 2:31:38 AM
刚看到《穆公称霸西戎》,由余回答穆公,上古皇帝是君王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礼乐,做到了天下小治,但到了后代,君主们骄奢淫逸,却以此来要求人民,人民极度贫困自然怨恨君王不讲仁义。更为讽刺地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穆公就以此来给与享乐的诱惑,果然,由余与戎王都很乐意,不知不觉就中了圈套。最终,秦穆公得到了西戎的十二个国家。秦穆公死后,又让三位良臣殉葬,引起了人民的不满。这不又是一个循环吗。真是应了那句话:保暖思淫欲。要是之前历史的进程也能良性发展就更好。
陆羽琴 - 11/12/2022 9:00:29 AM
之前以为这个月是可以自选书目的,非常抱歉理解错了,现在补上读《史记》的感想,主要想谈一谈《刺客列传》。
首先,因为《史记》已经成为史书中的权威与经典之一,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忘记它是司马迁带有强烈私人情感的表达,而非完全冷静客观(事实上也不可能)的官方修史,这一点,从《屈原贾生列传》等篇中不难看出,但最明显的其实是像《刺客列传》这样的作品,因为它几乎是在为一群原本不可能在史书中占有如此地位(单独列传)的人立传,这其中的态度表达,我觉得是很惊人的,如果将来带学生读,我也希望提醒他们注意这一点。
其次,这次重读,比较感慨的是当时人那种对生死和义气的态度,生命是可以如此果决地舍弃的东西,这在后来的朝代都是很难想象的,遑论今日,我当然也不是说就赞同那样的生死观,但很好奇其中的缘由,或许当时人的短寿是原因之一?但好像到了魏晋就变成一种及时行乐、求仙求长生的思路了,如果有机会,想探究一下其中转变的原因。
最后,这个传名为刺客列传,其实似乎开启的是后世侠客一脉的思路,如果能和唐传奇中的那些侠客、以及更晚近的武侠之流联系起来看,或许可以梳理出一条更有趣的脉络,这个也是在带学生读的时候,可以带他们拓展的。
王一涵 - 11/13/2022 1:55:43 AM
《史记》读书笔记
《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对照着读完了。第一个感受是项羽人性中的残暴。从故事开头的“拔尖斩守头”,“斩宋义头”、“追宋义子,杀之”到“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屠咸阳”、再到杀义帝,直到项羽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用武力,暴力去证明自己。他是谁?一个铁血将军?一个陷入你死我活逻辑里的刽子手。第二个感受是文章结构安排的疑惑。整篇从开始到垓下之围,都没有体现项羽人性中柔和的一面。突然,在生命的临终,项王“悲歌慷慨”,项王“泣数行下”。周围的人“莫能仰视”。本有船夫能带他渡江,项羽却说自己有什么面目见江东父老?怎么能无愧于心?还要给自己的乌骓马留一条生路。铜墙铁壁一样的项羽突然开始瓦解、崩塌?这都因为到了生命的终点?这因为他终于不用再去征服土地?生命的最后,他也没有弄懂自己落得这步田地的原因,只认为是“天之亡我”,可悲可怜!第三个感受就是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如果义帝派项羽“西略地”,如果鸿门宴上他听了范增的话,如果......历史会不一样吗?项羽真的能王天下吗?王天下的他就有兼济天下的能力吗?王天下百姓的日子会好过吗?刘邦能赢他不是必然吗?
山西乔彦华 - 11/13/2022 6:00:04 AM
重新梳理自己进入共同体的历程,我会像樊老师所说回望过去,不忘初心,认真读买了几年之久封皮仍完好无撕掉的《史记》,对着共同体推荐的史记选译疯狂阅读了两日,通读后虽不求甚解,也还是有收获的,感谢万老师的提醒和督促。
《项羽本纪》的阅读笔记:
1.项羽年少时曾读书写字,没有学成,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羽的叔叔项梁教他兵法,略知一二又不肯学下去了。
2.项梁杀了人为躲避仇人出逃顺路起义反秦,听70岁老人范增的游说,陈胜最早起义自立为王势运不会长久。项羽与宋义意见不合在宋义的军帐中斩下宋义的头,率领全部人马渡河沉掉船只,砸碎全部秦君。锅碗,烧毁整个军营,只带了三天的干粮,截断秦军的甬道,击杀二十余万秦军。那时项羽有四十万士兵,范增又劝告项羽:“沛公以前贪图财货和美色,进关后不取财物,不近美色,志气不小,赶紧消灭。”
3.《鸿门宴》失掉消灭沛公的最好机会
4.垓下之战让项羽泪流满面,错误的认为是天要亡我,决不是用兵的过错。不肯过江,自刎而死。
司马迁将项羽列入本纪,肯定他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写出项羽的性格弱点,杀人的残暴、谋士的离开、固执己见有勇无谋,是年少不读书导致的结果。3年攻秦5年亡国,太史公笔下有情,肯定其功绩也有惋惜、慨叹他的荒谬,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又是勇武粗豪的失败者。虽说是古文,但情节描写和场面描写展示了项羽有血有肉与悲情,前文为后文奠定基础,读后令人也生出同情心。
陈晨 - 11/14/2022 1:18:00 AM
周末根据要求阅读了《史记》,这里张贴补上9月和10月的《史记》笔记与感悟。
一、本纪
第一卷 五帝本纪
这是十二篇本纪的首篇,笔记如下:
基础背景: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
记叙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事迹。其中前三者略写,后两者详写。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以及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形成华夏民族。
在记事上,司马迁利用了连环叙写方式。
如写舜时一方面继续扣紧对尧的叙写,一方面又突出了对舜的刻画,如:“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侧面写出了尧的知人善任,同时还带出了禹、契、后稷等,为以后各篇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第二卷 夏本纪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
笔记:
基础背景: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前文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出是由很多个分布于中国境内的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
如:“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点名了大禹接受治水任务之后就带领伯益和后稷,并发动诸侯百姓利用战俘刑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治山导水工程。水患平定之后,又让伯益后稷指导百姓发展生产,并根据各地出产规定向中央政府进贡纳税,并用这些多余的粮食物品救灾。大禹通过治山导水的成功,进一步通过纳税调剂多寡有无,已经奠定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经济基础。
后半部分通过详细的人物描写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如:
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1],朋淫于家[2],用绝其世[3]。予不能顺是。”禹曰:“予娶涂山[4],辛壬癸甲[5],生启予不子[6],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7],外薄四海,咸建五长[8],各道有功[9]。苗顽不即功[10]。帝其念哉!”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11]。”
这段大禹自己亲自向舜帝的工作汇报,点明了禹继帝位是顺理成章大势所趋,突出其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