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共同体2月读书《诗人十四个》反馈(2月28日22:00截止)
钱中宜 - 2/19/2023 1:01:22 AM
本月我们和讲坛同学们一起共读《诗人十四个》。请留下您本月读此书的感想,或是如果设计这本书与学生共读,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和考虑?

截止时间为2月28日22:00. 期待大家的分享!
刘显 - 2/20/2023 1:27:13 AM
#清静
        一
        偶染小疾,只得请同事帮忙代课,自己蜗居在宿舍。百无聊赖下,重新翻了翻《诗人十四个》。和两年前的阅读体验不一样。当时喜欢的,是作者的灵气,爱她在漫谈间的奇峰叠起,写出许多佳句的智慧。
      如今再读,却突然对其笔下的诗人多了些理解。想到前几天,在八年级讲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谈到“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一句时,有同学反应道:“这是一个特别高级的马屁”,我见后马上说:“读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我们不能完全用今人的视角来解读古人,用我们的心思揣测对方的意图,也许对方是真的心怀报国之志,只是无门而入。古人许多高尚的情感,今人看来时常觉得怪异,许多人甚至不相信人会有那么多纯粹而浓烈的情感。如今的网络上,充斥着渣男海王塑料闺蜜的故事,总会让我们怀疑人情淡薄,人性险恶。然而,尽管这些事我们已司空见惯,却不代表它就是正确或正常的,同样的,我们看到孟浩然的诗,也不能马上用这样的视角去解读它”。
      二
      当我怀着这样的心态,再读王维时,对他中年的逃避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刀尔登认为,所谓退隐或着田园生活,不过是文人们自娱自乐的把戏,像洗手的水,需要用就拿来洗一下。然此时却对这样的观点颇多怀疑,或许是我年纪愈长,愈能体验到为人的不易,也愈能感受到一份深情的可贵吧!
钟莉萍 - 2/21/2023 12:45:00 AM
原来,诗可以这样读
——读《诗人十四个》有感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诗可以这样读。

作者围绕着十四个诗人,围绕着春天展开,她说这是“春天的文学课”,恰好此时也是春天。

说到读诗,总会让人有望而生畏之感,因为语言过于浓缩,因为诗人情感过于隐晦,因为写作的年代过于久远……以往读的关于讲解诗的书也总是过于格式化、程序化,少了一些人间烟火味,总是束之高阁的居多。

《诗人十四个》里,作者展现了一种意识的自由、想象的自由、解读的自由。

比如,王维的《南垞》: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在辋川这个烟雨朦胧的山色中,诗人王维也在辋川作了诗集,里面有“二十景”。这二十景中有一对偶数的景色:南垞和北垞。古人是非常讲究对称和平衡的,也认为偶数是吉祥的数字。

王维乘船从南边的小土山,去往北边的小土山。但是水太大,根本到不了,他就任由船在河中飘荡。按世俗来讲,王维此时此行是遇到了困难,是一种不顺,本应感觉惆怅、苦闷。但是在诗句里,我们没有这样的感受,诗人随波逐流,水流而行,任船停留或飘荡,有一种随性、有一种禅意人生的味道。“遥遥不相识”,是一种观望、一种释然、一种恬静,更是一种大彻大悟吧。

是呀,为何一定要执拗于北垞呢?又为何一定要纠结于过往呢?
需要放下的又何止北垞呢?王维不愧为“诗佛”。

作者由这首诗联想到了“理想与欲望”,联想到了自由,并认为王维诗歌中的淡然、自由并未得到足够的欣赏。作者读到了王维在理想和现实冲突后的恬淡和释然。
可能很多的时候,我们的痛苦就来自追求圆满吧,有时候这种追求是忽略了个体的局限性。
感觉作者的每一次联想都是让人有出乎意料之感,每一次的分析又有其合理性。她每次诗句的引用都是信手拈来,让我感受到作者既有文学深厚的功底,也有对世事人生的独到见解。
如果能和学生一起来读这首诗,该怎么读呢?该如何和学生一起不失自由又不偏颇地解读呢?
所以,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后教学古诗时,不要按部就班不要拘泥于考试,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更多地去了解诗人的经历,理解诗句中的丰富意境,更好地理解每一次经历,更包容地对待每一次不顺。也许,学生们又会打开另一扇窗,看到别样的景致……

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很美好!
顾颖群 - 2/21/2023 3:51:48 AM
黄晓丹的书,之前读过《陶渊明也烦恼》,这是第二本。可能是因为读过了叶嘉莹,再读黄晓丹,老实说,前半本读下来,我还是有些许失望的。

黄晓丹对诗歌和诗人的解读,主要站在美学以及诗人个体的思想和情感角度。她对诗歌的感受力很敏锐,文笔清新流畅,诗人间的比较讨论也很有新意。但是作为叶嘉莹的学生,我觉得她没有写出诗歌跳出个人生命、跳出语言及意象美学之外的意义,而是始终站在知识分子、诗歌爱好者的视角甚至是立场。至少前半本读来是这样。

比如说王维。黄晓丹认为王维在思想的矛盾中最终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赞赏这是一种人生智慧。她还认为叶嘉莹说王维缺少真挚的感情力量,是因为叶嘉莹看待古典诗歌时,只重视诗歌能否帮助人增加对生命的投入和耐性,而未考虑生命其他的可能性。这一点,我不太同意。叶嘉莹批评王维,不是指其生活态度、诗歌风格,而是说他的性格、人格上不够自洽统一,不够真诚。不仅仅针对王维,叶嘉莹多次解释过,诗歌中的“感发”来源于诗人真挚的情感,诗人真挚的情感拥有最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好我昨天看了周润发的采访,他说演感情戏的当时是真的爱女主角,否则如何打动观众呢?我以为,不仅仅是古诗词、现代诗歌,所有的文学作品皆如此。黄晓丹也提出,虽然王维晚年的文章中对于安史之乱中自己的失节辱身多悔恨之语,但何以没有一首诗记录安史之乱?我想,这其实就是叶嘉莹所说的“不真诚”。如果被胁迫的换成杜甫,他一定做得到以死明志。所以,王维的悔恨是真的悔恨吗?他是对“名”的看重,而不是对“节”的看重,更不是出自真正的对人民、对天下的关心。说到底,王维从没跳出过一个知识分子的立场,这是他矛盾的根本,也是他人格上不自洽的部分,因此他虽然才华横溢,但较李白杜甫而言,仍是次一等。

黄晓丹还说到辛弃疾仰慕陶渊明,尤其喜爱《停云》,但是辛弃疾由于其性格原因,始终不能学得陶渊明静穆的一面。可是,喜欢陶渊明,就是因为喜欢其静穆吗?就是要学会静穆吗?辛弃疾欣赏陶渊明,当是欣赏他在乱世之中、在各种不得已之中,坚决地辞官退隐、耕种南山的生命态度,是欣赏他在困苦之中不曾停止感悟和思索、最终怡然自洽的心境。叶嘉莹说:“辛弃疾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是用生命来书写他的作品、用生活来时间他的作品的。他不像某些人,只是咏吟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只写外表的风花雪月,偶然看见一个景物,就偶然写了一首诗词。”陶渊明何尝不是如此! 我也是一个好动的人,但我也非常喜欢《停云》,以及《饮酒》《归园田居》,这是另一个真诚的灵魂跨越时空给我带来的感动。我有点不能理解,黄晓丹为什么会跳过两个灵魂深处的共鸣,而是从动静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文学的意义应该是真诚的、普遍的、大众的,应能触及更本质的生命命题。如果局限于知识分子自身的情感与困惑,那么再怎样品读玩味,文学也仅仅是少部分“高知”关起门来的孤芳自赏。希望在后半本书中能看到不同的东西。
汪晓玲 - 2/24/2023 5:34:15 PM
第一次听黄晓丹老师解读王维的《南垞》,是在一席的讲座:随时间而来的真理。当时,我被黄晓丹老师独有的智慧折服,但对诗中王维的选择很不理解。后来读《诗人十四个》,跟着黄晓丹老师,再次近距离观看这个场景。
王维好奇北垞的风光,驾船从南垞出发,航行了很远,就快要抵达北垞时,他以“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结束了此次出游。一开始,我不理解王维的选择。相对于他已经驾船出行,且已航行很远,登上北垞只是一件顺理成章的小事。而且,在欣赏北垞美景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长久的期待与好奇,何乐而不为?但这一次,我仿佛看到王维突然停下来,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般人做事,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时间一长,这些习惯会帮助人们积累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人们各自生活的真理。有些经验逐渐成为帮助人类发展的智慧,也有一些,或许成为人类发展的束缚。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在欣赏丰富多彩的风景时容易目眩神迷,或许会因为追求短暂的精神刺激而忘了来时的路,也忘了自己要去哪里。在黄晓丹老师的解读下,我第一次感知王维独有的人间清醒。“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王维,应该是一个内在非常圆满的人。他不必通过完成某一件事获得满足感,或通过实现某一个心愿获得幸福感。他独有的这种“中止的能力”让他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探索理想与欲望的边界。正如即将登上期待已久的北垞前,他开始反思自己此次行为的意义,他很清楚自己为何想登北垞,才转身而回的吧。想起《世说新语⸱仟诞⸱王子猷雪夜访戴》,说王子猷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一觉醒来欣赏雪景,突然想起了戴逵。他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到戴逵家门口,却立即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他们放弃实现唾手可得的期待,因为他们的内在圆满,实现期待已不属于这份圆满。
    王维在即将到达北垞时按下暂停键,或许有的人会在出发前按下暂停键,也有的人可能会在登上北垞后的某一刻按下暂停键。关键是,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没有暂停键,我们有没有思考是否要按下它的意识,以及有没有选择要不要按的能力。
周捷慧 - 2/25/2023 3:35:30 AM
《诗人十四个》是一本题材很新颖的书,第一次读心理学和诗歌相互交融的书本。这本书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矛盾鲜明的两对诗人——王维与李商隐、陈子昂和张九龄。
知止还是勇往直前,是王维和李商隐各自处事的不同选择。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南垞》王维随心所欲地驾一叶扁舟去南垞游玩,面对所向往的对岸,却故意选择中止前行。而那登不上去的对岸,那对岸上没有机会认识的人,也就永远与他擦肩而过。他是那么的随性,又是那么的冷静。王维独有的“中止能力”,让他决定不去实现那些唾手可及的希望,或者说与自己的欲望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样的中止其实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正如中国画中讲究留白那样,王维如此随性又知止未尝不是给自己留有余想的余地。文中作者又深入解读“理想和欲望”——我们果真能辨别理想与欲望吗?真正的理想是自由心灵结出的果实。人必须先具备对自由的体验,才能分辨那些名为理想的事物,哪些是出于自我的决定,哪些是出于欲望的推搡,哪些是出于从众的附和。我们的文化也许太爱表彰理想,而不太注意真实理想产生之前的那个阶段,因此王维诗歌中那种来自心灵自由的淡然欢喜并未得到欣赏。
与王维通过觉悟认识到追求虚无不同,李商隐则热衷于不断追求,用自己的人格和意志的力量勉力支撑去获取自己想要的。在“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中,作者解读为:“若我是花朵,宁愿整个生命在一瞬间开放,哪怕怒放后就是凋零;若我是红烛,我唯恐燃烧得不够热烈,虽然慢慢地燃烧生命可以更长一些。”李商隐似乎怕自己有限的生命没有办法实现丰功伟绩,急急地热忱追寻,也就无可避免要遭受沮丧甚至悔恨。
斯认为,王维和李商隐的不同的处事追求是人生历程上不同的阶段罢了。年轻时如李商隐般不断进取追求,年老时则看淡一切,放下我执,专注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喜悦。作者则认为:“王维与李商隐象征了人生中冷与热、理智与情感的两端。只有投入没有旁观,投入则堕为沉溺;只有旁观没有投入,旁观将成为逃避。我们生命中的有些瞬间像“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的王维,有些则像“不辞鶗鴂妒年芳”的李商隐。冷静的判断和涌动的欲望如果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那么在无数次的循环中,他也许会在某一刻观察到心灵活动的规律,产生一种觉醒的意识,意识到不论是就此中止还是继续追求,终究有选择的余地。在这样的时刻,自由就产生了。”

孤芳自赏,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还是讲究内心的平静和喜悦,是陈子昂和张九龄各自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
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陈子昂在《感遇》中以兰若自比,悲哀时间已逝去,理想却难再实现,无人欣赏与理解。作者认为他的诗句显露了他内在的一个矛盾——既然你是“幽独”,为何要强调“自与那般庸脂俗粉不同?”看似超脱,但实质就是争胜,即“若没有机会实现自我,我们所拥有的美质就只是负担。”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为了让人赏识自己,靠砸碎一把贵重的胡琴让路人停下脚步读一读他的诗稿,而后直言敢谏被武则天重视。
与陈子昂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不同,张九龄则更讲究内在的充盈和自足。“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者解读为“既然本质已确乎美好,有没有人认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叶嘉莹则说张九龄这类诗歌中有种“不假外求”的高贵品质。若一个人能获得这种不假外求,不过多追求他人肯定的态度,前期肯定也是经历了很多,甚至只有在获得足够的理解和帮助后才能有这种不假外求的定力。毕竟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年轻时或许如陈子昂那般汲汲追求他人肯定,但是成熟后或许就如张九龄般懂得回归内心的安定、自我的喜悦。
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刘亚 - 2/25/2023 7:15:06 PM
立春节气,元宵佳节,始读此书。这本书是作者在江南明媚婉丽的春天完成的,作为众多读者中之一员的我是在古城料峭寒冷的春天打开的。不迟不早,正是时候,缘分奇特。
知道黄晓丹,源于她在“一席”的演讲《随时间而来的真理》,其人温润如玉,其思温婉如诗。黄晓丹被誉为古典诗词的“现代通灵者”,从她的演讲和书来看,确实如此。她总能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随时随地感发启悟,找到古人的影子,然后吟出他们的诗来,这些诗似乎又成了“解毒”现代生活的药剂。这种研诗品诗的乐趣和不自觉正是注重感发的迦陵之风,而黄晓丹正是叶嘉莹的博士生。不过黄晓丹在一则采访中笑着说,如果一个普通读者或者不普通的读者,当他已经陷入困厄,然后再去读诗,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不夸大古典诗歌的作用,或者说古典诗歌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叶嘉莹在遭受挫折苦难不幸时用李商隐的诗来化解,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莫砺锋在漫长穷苦无望的年月靠杜甫的诗来安慰。
这本书中,黄晓丹把古诗、心理学、当代生活联系起来,跨界出新,却又那么无限地接近生活与心灵。我想,这大概也是此书广受欢迎,三年内连印14次的原因。现代人太快了,想慢又慢不下来,也不敢慢,心里塞满了毛毛草草,得靠点东西滋养,诗是再好不过的滋补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是可以让心灵开出花来。读诗能读出滋味,就得像叶嘉莹、莫砺锋、黄晓丹这样,动用生活的片段去接近诗歌。(黄晓丹还懂得动用心理学。)
因此上这本书读得很慢。初拿到手,装帧并不厚重。翻一翻,语言和内容也比较轻快。计划最多三两天就可读完。当真正去读时,才发现,读诗品诗,都不能快,快则无味。只有慢慢读,才能对得起诗歌的内容和节奏。
黄晓丹把十四个诗人分成七组,两两比较,比较的连缀点是什么呢?“春”自然是个最常见于诗歌的完美时节,春光弥漫,灵光乍现,可遇难求。然后呢?然后就是缀在诗歌里的意象。
最打动我的就是“春山的追寻:王维与李商隐”。
这两个人如何放在一起?一个山水安宁,一个绮迷哀艳。读了他们的诗作,你就明白:“王维与李商隐象征了人生中冷与热、理智与情感的两端。只有投入没有旁观,投入则堕为沉溺;只有旁观没有投入,旁观将成为逃避。” (P33)
人到中年,确乎更喜欢王维,喜欢冷一点,逃避一阵子,更多用理智行事,甚至只做个旁观者。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我去过辋川的山,没有一点王维诗歌的影子,大失所望。但是真要有王维的诗境,何必非得在山里。
最令我称奇的是:“春云的思念:陶渊明与辛弃疾”。
这两位诗人,无论是时代、性格,还是诗风、追求,简直风马牛不相及,放在一起又是为何?
因为一朵云。
停云。
陶渊明写过《停云》,辛弃疾建造过“停云堂”,两个人就这样因为一朵春云被联系在了一起。
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是,“辛弃疾词中涉及陶渊明的有92首,占总数639首的七分之一,绝大部分作于退隐期间。”(P61)
“陶渊明写孤独而有充实之趣,辛弃疾写热闹却有孤独之感。……陶渊明具有一种把所有主题都写成哲学主题的能力,那是因为他对细节的忽略,整体化、概念化的思维方式,以及超越性的意义取向。辛弃疾则更善于表达历史性的主题,这来源于他的现实感和细节感。……读陶诗要动用联想,其味在感发。读辛弃疾词要动用考证,其力在感动。”(P68-69)
陶渊明以哲学的眼光把原本平凡的南山、东菊、停云、桃源,升格成了文化精神。他生时如微烛,死后却烛照千年,流光现代人的心房。
另附书中妙语几则。
“美人香草之托”时中国文学的基本定律,但很少有人提到这个传统的另一面——在找到这些花花草草作为人生的托寓时,这种在世间独求无侣的孤独之感就显得更强烈了。(P85)
清代叶燮的《原诗》中说:“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P109)
“怨”代表一种自我攻击、自我厌弃,并带来生命力的消沉。(P117)
具象只能描述有限之美,隐匿则是唯一适合描述无限之美的方法。(P138)
中国的古代诗歌非常看重跳出此刻的局限,以联通古今的方式观照存在。(P208)
(王维)俨然神童的得意;中年隐居辋川,恍然看透了生命的真相;晚年却深陷于懊悔之中。……他在二十出头时就拥有了别人渴望的一切,然后一点一点失去。中年时,他寄情山水之间,大概以为繁华剥落,已照见了五蕴皆空。没想到步入晚年,“无我”不再只是玄辩,而成了自我否定的真实体验。(P7)
我们的文化也许太爱表彰理想,而不太注意真实理想产生之前的那个阶段,因此王维诗歌中那种来自心灵自由的淡然欢喜并未得到足够的欣赏。(P19)
(辛弃疾)似乎无法满足于静止地获得某种领悟,必须将自己的心灵活动呈现于外在世界。(P63)
王一涵 - 2/26/2023 3:24:27 AM
《诗人十四个》
这是我读黄晓丹老师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也叫《陶渊明也烦恼》,是写给家长的传统文化启蒙读物。那本书里讲的是书目和阅读方法。读完那本再读《诗》,有种掀开帘子看本尊的感觉。
读这本书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古代诗歌对于微妙细节、感受的捕捉,加上黄老师补充的自己的人生经验,会突然反思自己的生命是否过得太粗糙了。我看有的章节时竟会觉得心里痒痒的,因为随着文字,打开了自己的所有感官和想象。一瞬间的时间可以被无限放大,情感的浓度却成了意式浓缩。云、花、树、水、风、雾......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距离,因为诗歌,可以靠得更近。
张越 - 2/26/2023 6:11:33 AM
读完这本书,最深刻的感觉就是作者在引领读者鉴赏诗词的过程中,同时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对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生发的感想、对事物的看法、对道理的哓喻,结合诗句本身穿插理解。运用了一些比较的方法,将中西文人、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气质的诗人放在同一组中再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的过程中阐述不同诗人的诗歌特点以及他们身上的性格特质,读来兴味盎然。这种方式我觉得就是叶嘉莹先生所说诗歌“兴发感动“式,与诗人共鸣。
比如在《感遇》讲解中,对陈子昂和张九龄之间的比较,将陈子昂的一生概括为:做同一件事,努力弄出些声响,唯恐自己在无声中熄灭,不管为文、论政还是领兵,以任何一种方式释放自己的金石之声,大概就是陈子昂人生中最持久的主题。陈子昂一直用他向上的孤绝感打动读者,相比之下,张九龄的落寞与焦虑要少的多,更加优雅从容,诗歌也更开阔、放松。这种比较的视角让人很快抓住要要领,作者已经在这一组诗歌对比中辨析了两位诗人散发的气质,可能读到这组诗歌时候,联想到其他的诗歌,亦是如此。
比较巧妙的几个视角:把俞樾和朱彝尊放在春闺的伤逝一组中,乍一看吃了一惊,后来发现是对女儿的伤逝,原是我把春闺伤逝想的狭隘了,这样的视角很是独特。
最后,作者在讲述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题或者情感的时候,引用了许多她的老师叶嘉莹先生的赏析,与叶佳莹说诗讲稿相比,黄晓丹解说更浅,自在,随意,随处可见的穿插自我生活的经验与故事,学术成分相对弱,与自身生活经验和感悟结合更紧密。黄晓丹是江南人,这本书中作者娓娓道来过程中,有很多江南女子特有的气质,比如对江南许多景致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与感发、思考,很有趣味。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2/26/2023 7:23:00 PM
读《诗人14个》,最让我惊喜的是诗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一些诗歌,包括一些联想,唤起了我多年前在初读这些诗歌时相同的感受。如对“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的喜爱,“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给我的治愈,“春风沉醉的晚上”这个名字给我的惊艳、齿颊留香……这种共振,着实让人惊喜。
    但最令人惊喜的是那么多异质的类比、对比。《橘颂》居然能和《迷娘》勾连,王维与李商隐居然象征了人生中冷与热,理智与情感的两端。“只有投入没有旁观,投入则多为沉溺;只有旁观没有投入,旁观将成为逃避。”这样的比较,的确是一种全新的角度。
    诗无达诂,所以在本诗中还原了读诗的原始状态,读一首诗可能会想起诗人,想起另一首诗,可能会想起一幅画,一个故事,一部电影,或者自己的一段经历。在这样的叙述中,没有全面,没有深度,但很有代入感。
邱瑞 - 2/26/2023 10:46:43 PM
#读书分享#

读《诗人十四个》对于我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全新的尝试。以前上学时,似乎不记得有老师如此解读过诗词,当初唯一的任务几乎只是不求甚解地将诗词背下来而已,再顺便背些参考书或教辅上的解读而已,基本是不求甚解的。课外,我是爱读红楼、三国、聊斋、三言二拍等等的,但白话文终究是容易理解的多。而古诗的语言,精炼、对仗、押韵,往往一个字都可以承载很多含义,没人教,终是摸不到门道。于是这次的读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次新的开始。

刚读完第一节王维和李商隐。不知道是人到中年了,还是作者循循善诱的关系,相较以前学过的李商隐的诗,开始更加喜欢王维一些了。尤其是这一首《终南别业》,颇是有些能触动到我。“胜事空自知”这句让我颇以为然,越来越觉得有太多美好的感受是无法诉诸笔墨的,也很难用画面或照片来记录。出门旅行之时,以前非常喜欢拍风景照,渐渐地就发觉拍出来的照片太难和当时身体感受到的风景相媲美,于是渐渐地就很少拍了,而专注于在旅途中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作者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可惜这里几乎就是排除了我(可见我这块的积累有多差 )。读到这句时,非常的喜欢,想到了以前爬山时去到那种偏颇至极的所在,看云起云落的情景,闲适至极。而作者这里的解读也很有意思,因为她的一次经历,将她的联想带到了我们生物学上常讲的生态圈的水循环 ,也进入了哲理的层面。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一句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的解读真的是因人而异呢。最后,”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确确实实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更高,但当初学《陋室铭》的时候,还真的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能人生阅历或阅读没到一定程度,还真的没法思考这些。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最熟悉科研论文类的逻辑严谨的语言方式的人,这种充满了典故和隐喻的语言对我来说非常陌生,也非常新鲜,充满了东方式的美感。
胥江 - 2/26/2023 11:01:24 PM
《诗人十四个》是一本我特别的喜好的书,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阐释了友情、情欲、孤独、死亡和别离的五种生命事件。对许多人来说,安静的倾听和温暖的反馈,也能让我放松,是一种让人舒服的“安全感”。随着我们的阅历不断丰富和充盈,在读和再读这些诗人的诗歌,会更能与诗人达到穿越时空的共鸣。
陆羽琴 - 2/27/2023 12:19:10 AM
不算很严谨的学术作品,更像是掺杂大量私人经验和感怀的一种随笔写作,读起来还蛮有趣的,审美上很有触动,理趣上也有启发,确实能见到叶嘉莹的痕迹。
读了第一章《王维和李商隐》,将这两位诗人并置,来探究理性的中止和热烈的投身这两种姿态或者说路径,是很有意思的角度,写得也有趣味,应当很适合中学生阅读。但是仅仅将王维的作品解读为一种“中止”的能力,会否有失偏颇,我并不很了解王维及其宗教性,但总觉得对这个立论本身还是有所怀疑的,其实作者在结尾处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王维其人其诗之间其实存在一道微妙的断裂。当然,也许对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有趣的观察方式,倒也不必非要分出一个高下对错。
王凤琼 - 2/27/2023 2:57:41 AM
《诗人十四个》中黄晓丹说为何取这个名字,因为有种一起去l旅行的意味,还真的是,再看她对诗人的解读,真得显得很有生活化,比如,讲陶渊明得《停云》说“霭霭”如果某天看到远处的云层飘过来,这一过程中又不带有强烈的冲击感或压抑感,那大概就是“霭霭”。”静寄东轩,春醪独抚“就是在高窗的屋子里品尝新酿成的春酒,”有酒有肉,闲饮东窗“这时有个朋友一起饮酒聊天不更有生趣,真的让人想到生活中的种种情趣。
陈嫚云 - 2/27/2023 5:46:33 AM
《诗人十四个》作者用生活中熟悉故事、经历或情景帮助读者理解诗文内涵;更是通过现代心理学结合文字来解读诗人,视角非常新颖;而将两位诗人作为一组进行比对描写的形式,也使每位诗人的个性特点更为彰显。只是觉得要帮助学生们读懂这本书,对诗文的解释可能要更为详细或提供更多相关诗人的作品;其次可能会采用头脑风暴或者是维恩图的形式,将诗人及其作品特色进行梳理;最后为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否可以大胆鼓励学生对书中作者观点进行反面论证,对于论证成功的设置大奖。
龚捷 - 2/27/2023 6:44:16 AM
手捧《十四个诗人》,心为所动,一为封面设计的字型,独特的笔画,明暗中的隐晦所动,宛如飘扬的柳枝,流动的小溪,十四位诗人曲折变化的人生旅程。二为书签所动,每个褶皱的绿都显现出深浅的不同,轻抚东坡画,指尖飞舞满园春色。三为《荣木》所动,“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时。”世间永恒的主题——人生美丽却苦短。人生就像匆匆过客,憔悴、衰老、死亡会有时,回顾过往,人们是否坚持初衷,一生磊落。安史之乱王维被迫做了安禄山的伪官,但他仍然没有忘记用自己的笔表达对叛军作乱、生灵涂炭的控诉。王维即便向现实做出了妥协和让步,但他的内心从没有低下高贵的头,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李秀玲 - 2/27/2023 6:44:22 AM
说实话,我不是语文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诗人十四个》里面,作者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描写的好多细节,我还不能完全体会到,所以我只能从一个外行的角度写写我的感受。

书中作者提到“在江南读古诗有独特的福利,大部分感受能在日常生活中直接领会”,这个我非常认同。江南多才子。江南诗人或者游历到江南的诗人即兴创作,将生活中的日常,提炼成优美的诗句,传诵至今。

诗,是感性的,需要调动感官,有时甚至是多个感官同时来感受。

江南的生活场景,我不熟悉,所以体会不深。但是边塞诗,对我来说,感受就会比较深。比如“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种场景对我来说,就很形象。当你站在诗人描述的场景中时,即使跨越千年,你也会比较容易体会到诗人作诗时的那种心境,仿佛与诗人隔空对话,有了连结,很奇妙。

书中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作者竟然用MBTI为陶渊明和辛弃疾两位诗人做了性格测试,分析也算入情入理。不知道两位诗人如果在世,是否认同这个分析。这种角度,比较新颖。

作者作为专业人士,饱读诗书,所以生活中的场景,很容易就让她联想到某句诗,比如“兴来每独往”。诗的表达,恰到好处。我想,所谓诗意的生活,应该就包括这种场景吧。

作者写到“人世间最大的奇迹就是春天”。现在刚好是春天,书中所选的诗正是描写春天到夏天的。要是我们学校里的孩子,都能像讲坛的孩子一样,通过走读形式,到诗歌描写的现场去实地感受和学习,那该是多么难得的体验。
韦春玫 - 2/27/2023 11:16:51 AM
《诗人十四个》读书反馈
    老实说,我读诗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经常是觉得读懂了诗歌本身就好,很少能走进诗人内心,与诗人有共情的时候,大概还是属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但是在黄晓丹的《诗人十四个》里,当读到她解读王维的“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是来自心灵自由的淡然欢喜时,解读李商隐的“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是那炽热的情感时,有了一丝明悟:读诗不应只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意思,也不是只肤浅谈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而是要与诗人找到一个情感的共鸣点,以诗人的眼睛看世界,想诗人所想,悟诗人所悟,再有一点自己的经历与感悟,诗歌才会焕发新的生命。
雾锁清秋 - 2/27/2023 6:45:25 PM
看到书的第一眼,就觉得封面是流动的,有种淡绿色的清新感,猜测下书的内容应该是诗意徜徉,不拘谨有特点的那种。读起来果然有新颖的视角。
  对比强烈。每一章节中出现的两位诗人有着各种内在的联系,却又有很大不同。常常居于辋川享受归隐的王维并不厌世,他对人生比陶渊明更豁达或者说更想得开,但是他也嫉妒李杜的才华。刚刚读完《春山》,从中感受着王维生命最后一年中的所做所想,王摩诘终归是俗世居士,淡然佛心有之,俗世之趣亦然,不纠结不固执,怡然处之。李商隐仿佛总在幽微处不断追索寻找,与王维的释然形成反差。读他的诗我总是一片茫然。
  以前喜欢辛弃疾的热血激昂,铿锵有力,也喜欢陈子昂的怆然而泣下的千古孤独,更爱李白的潇洒奔放,杜甫的沉郁厚重也很震撼,可是随着年龄渐长,更喜欢张九龄了,一种于人生开阔处的豁达,波峰时的理智波谷时的自信,不随意发泄对政敌的不满,乃知此政治常态,人生沉浮命运多舛不过是生命的旋律而已,接受却不失理想,此乃真正豁达。
  作者还常常引用心理学视角解读诗人和诗文,联系生活中自己的真实感受,使得千百年前的诗人和诗意似乎离我们那么近,他们从没有走远,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罗慧萍 - 2/27/2023 7:29:42 PM
以前对诗歌的学习,更多是当时课程的安排,教书后则是教学的需要。说实在话,我对诗歌的感悟十分迟顿。读黄晓丹的《诗人十四个》,实在有点跟不上趟。
作者是从“春天”的角度,把十四位诗人从对春的咏颂来解读古诗词的。他把诗人的经典作品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个性特质以及思想观念进行对比,辅以心理学的知识来进行细微分析的。田园王维、哀伤李商隐、秉直陈子昂、雄健王昌龄,直到潇洒李白⋯⋯他们的诗词,无论温婉豪放敏锐超脱,我们都感悟到对自然的深情,生命的体悟。读诗,在读他人,也在阅读自己。我们同时也获得了心灵的疗治。
例如书中说: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所以书名“诗人十四个”在我看来,有种要去春游的感觉。
再如: “我的记忆总是与季节、天气、温度、光线和气味紧密相关”
——这就直击人心的力量啊,特别是现在,正是游春的季节。
诗就是生活,也可以把生活过得有诗意,无论哪一个诗人的诗,能共鸣,能激发你的感动,就是生活的诗意,这无关乎你会不会写诗。人与诗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无不来自冥冥中的注定。黄晓丹说 “捕捉住忽然涌现在脑中的诗句并予以解说”,这就是有话可说了,与这些诗人有某种心灵上的契合,人生足已!我总是苦于没有认真系统的读过几个诗人的诗,但如果偶尔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喜欢上某首诗,这就是最美的感受啊,无法解释,也不必解释。或许某首诗并不是名诗,也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但你读它的时候,生命的某种体验忽然被打开了,这就是最好的。讲坛推荐这本书,让我们与这十四位诗人的诗与作者相遇,与其中的某些诗相遇,就是美好。
溧阳董玉娟 - 2/27/2023 9:41:21 PM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作者的文字表达特别细腻敏锐,,她在书中说到,在无常的命运中,那些珍贵的记忆片段,会帮我们找到部分确定感,而那些时时体验到的失落,又帮我们破除想要控制的一切虚妄,使我们变得更自由、更轻松,更有人情味。现代人处理自己人生困境的方法之一,是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其实文学阅读就能起到类似的作用。诗人用作品呈现自身的困境和绝望,,同时也将他们抵御绝望的能力,贯注在诗歌中,当我们在诗歌中穿行,体验这些非常尖锐的痛苦时,又无时无刻不被富有人情味的智者所牵引所陪伴,等我们走出诗歌,过往生命的伤痛,好像也获得了某种程度的疗愈。
钟金英 - 2/28/2023 12:27:35 AM
《诗人十四个》,作者以“春”为主题选取了中国古代的十四位诗人,两两一组,互为对照,但作者并没有像传统的诗歌评论那样呆板而枯燥地进行解读,而是像写随笔一般,天马行空地和你聊一聊那些映照着今人心绪的古人们。

读完最触动我的感悟是原来读诗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在心灵的满足的瞬间与大自然链接。原来那些诗人于我们而言不是古人,而是故人。原来在人生体验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我并非在形而上的世界与形而下的世界中的一次取舍,而是千百次的折返。

这的的确确是一本适合春天读的书,适合踏青郊游时带上去读的书。
王翡 - 2/28/2023 12:59:00 AM
#阅读反馈#

几前年在朋友的群里聊天时,提到了黄晓丹老师的名字,后来买到她的书《诗人十四个》,正好趁这次共同体活动时再读一读。
“如果说中国人心目中有什么精神家园的话,那么桃花源算一个,辋川也算一个。而辋川别业因王维以诗画真实而具体的书写,使后来文人在创作时更有所本。前几年,我看到台湾一位学者用文学地理学的方法研究《辋川集》,论文中附有一张二十一世纪辋川的遥感照片,并注明绝句中二十个景点大概所在之处。在这张照片上,山脉半数枯黄,辋水不见踪迹,川上有大片黄土筑成的高地,标注着‘白鹿原’……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王维果然说对了。”
这可能并非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作品,但是读来另有一番滋味,那就是对诗文及作品的个体解读与遐想,在文本理解、审美情趣与理性思考上又有一些视角与拓展的可能。

也为我们和孩子提供了另一种了解过去,解读诗文,思考成长的可能。如同她的另一部作品《陶渊明也烦恼,给家长的传统文化启蒙课》,都是对文化及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李欢欢 - 2/28/2023 5:09:13 AM
翻开《诗人十四个》,春天的气息就扑面而来,特别幸运在这样一个春天可以和作者相遇,和十四位伟大的诗人相遇。这本书带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视角,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捕捉古今相通的细腻感受,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们也可以和他们的距离如此之近。遗憾的是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后面再来补上。
李杏莉洛阳 - 2/28/2023 5:36:03 AM
《诗人十四个》还没有读完,就读过的有这样一些看法。一是选用一种与人好像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行文,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放松感,虽然真正读起来却也并不轻松,因为我总想试图理顺作者写作的内在逻辑。二是把有些细节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蛮有意思的。比如朱彝尊诗《高阳台》里写的那位见了叶元礼一次面就因相思而死去的女孩,作者说用现代心理学解读就是人格不独立。这种结合与联想以前没想过,也算从此打开了眼界,古人的行为也可以用今天的心理学去解释。三是作者把许多有关的故事典故以及作者的生平都会放在一起解读,使人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更能靠近诗作者的心灵,也更有可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四是语言温婉有趣,有一种自然的淡雅,不愧是叶嘉莹先生的高足。期望在后续的读书中可以有更多收获!
邬蒙 - 2/28/2023 6:05:55 AM
阅读古典诗歌的意义在哪里??
之前听到一种说法,是为了说更美的话,的确,诗歌语言很美,他可以跨越时空表达当代人的某些境遇,读《诗人十四个》,这个问题又被赋予了新的答案,“躲避时光的率朽,抵御尘世的倾袭。当我选择形而上的生活时,形而下的世界就理应为我准备一种简单平易的生活。人总想获得一种无理的豁免权。当妄念落空时,人生还得继续。”不得不说,作者的这些话写出了自己当前的状态,总想寻找一个可以避免遭受侵害的角落,然而真是妄念屡屡落空,那在现实的泥潭中如何自救?就是这些诗歌中的某些瞬间引起共鸣时的温暖,就是某些朴素的情感带给人的温馨,也许依旧在泥潭中,但是却能有一丝新鲜的空气去给人些许的慰藉。在这个春天读一读和春天有关的诗,读一读于春天写成的这些文字,是一种极好的陪伴。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2/28/2023 7:08:43 AM
时间总是稍纵即逝,总是忙,不会安排,读书也是满郎君。不过,能跟这么多优秀老师在一起交流互动实则荣幸!这本书,只读50页,不敢多言语。
这本书,原本觉得就那样,看着看着觉得那么美!
诗人就是诗人,能够分析理解诗人,又是一种超越与通透。总觉得诗非背不能学,读过《诗经》有无可奈何的不懂,失去信心,然而,通过这本书,前几页的泛读,跳出诗看诗看人看社会,都是你们美妙!
顺这作者思路,感觉作者就是要读者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黄晓丹,能够懂得别人,尽一切力量拉近咱们与诗人的距离,进而,理解古诗人不同及思想认识,明白我们从哪里看,做。
周永峰 - 2/28/2023 8:52:47 AM
献祭vs寂灭
——阅读《诗人十四个》之“王维与李商隐”
周永峰

林叟超越鸿儒
《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两句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学术沙龙,讲究学历与“抬头”,衣冠不整休想入室,白丁和乞讨更是拒之于千里之外。“陋室”似有装腔作势、学术酸腐之意味了。
王维所作《终南别业》:……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山野气息弥散开来,我很赞同黄晓丹说法,这个林叟不是什么樵隐的高人,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但需要注意的,老头绝不会跟着一个端着架子的人随意拉呱,老头眼中的王维是可亲,可信的。 “林叟” 也好,“邻叟”也罢,王维已经融入这片山野之中。
所以说,鸿儒的雅集是依稿计时的,利益共享,是一场工具人的游戏;而与林叟掏心掏肺,家长里短,狐仙鬼怪,则是最为可爱的人性交流。

献祭VS寂灭

黄晓丹对李商隐的解读基本遵从叶先生。例如《昨夜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年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她说,人不再如宇宙微尘般的渺小,而是拥抱世界,也被世界拥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心事浩茫连广宇”。
黄氏翻译:我愿意要一场彻底的献祭,而不要半死不活的人生……
如此就如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纯粹,炽热,莽撞。
王维的 《辋川集》值得一读,黄晓丹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一段阐发,大概寻找到湖水的源头十分失望,原来是潭死水。但彼时乌云正酝酿一声雷雨,于是认为,死水蒸发,变成云气,化作急雨,反哺湖水。
乍看,是一团乌云触动了作者心灵,其实是诗意的心灵邂逅那团乌云。
我倒有另一番理解,前句是“卷”,焦虑,各种好处都想沾,天底下的宗教都要敬拜,拼到最后,实在卷不动了,被迫躺平。这时,眼前忽而出现另一番人生的景象,成就另一种人生。而此刻,是自我,真我,超我。“坐看云起时”。
叶娉婷 - 2/28/2023 1:36:40 PM
读书笔记:《诗人十四个》,一看到这个标题第一印象就是:怎么这么简单?在今天,许多人取名都讲究典雅内涵,这个书名为何如此简单?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然后看到作者是叶嘉莹先生的学生,就更感兴趣了。在自序中作者也讲述了取名的原因:恰好表达内容和曾子的暮春郊游相吻合。但是我目前还是不明白,可能要阅读全书才会懂吧!
我此次阅读计划首先通读一遍,然后精读一遍,最后研读,希望这样的方法更加有效果,同时也用这样的方法带领社团学生共同阅读。初读目录,感觉一种春风拂面的清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14个诗人要这样分组,其中有什么关系,这需要继续精读。现在只看完“春山的追寻”一节,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提到的王维和李商隐的作品我都没有读过,所以难以和作者产生共鸣。接下来要整理一下这些作品,细品,才能更好的阅读本书。
黄佳凤(正式) - 2/28/2023 5:37:22 PM
《诗人十四个》——王维与李商隐
在这一章中,作者探寻了一个问题——内心的自由状态是怎样的,正如这一章的标题所说“春山的追寻”,李商隐有自己要追寻的春山,王维也有自己要追寻的春山,我们也有,只是每个人“追寻”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对于李商隐来说,“追寻”是竭力而为的全情投入;对于王维来说,“追寻”是适可而止的恰如其分。两位作者的追寻给我们带来了天平的两端,或许人生某个阶段我们会执着于天平的某一端,并为这样的执着而兴奋自适,但我们需要能不放弃其一地生活着,既感受全情以赴的爱与伤,也拥抱生命的平静与淡然。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共同体2月读书《诗人十四个》反馈(2月28日22:00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