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2019年8、9月读书反馈(请不要开新帖)
本主题被查看68544次, 共36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3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19年8、9月读书反馈(请不要开新帖)
guodongmei
新手上路
UID: 161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4
帖子: 4
注册: 7/12/2019 3:49:26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5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09-30 13:40
回复:2019年8、9月读书反馈(请不要开新帖)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暑假期间购买了讲坛推荐书——【英】E.H.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一直很喜欢这位教授,他的《世界小史》,音频和文字版都喜欢听和阅读。哈哈,这本《艺术的故事》共690页,确实是属于大部头的。妮妮笑侃,我可以当超级绘本来读,嗯嗯。
我们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性的念头,总是认为自然应该永远跟我们司空见惯的图画一样,我们对于一副作品的评价,结论总是“事物看起来并非如此。” 在我们看一幅作品的时候,一个问题是,艺术家是否无端的更改;或他们所看见的事物的外形。读到这里,我也开始审视自己不单单是看艺术作品,更多的时候,看书,待人处事,是否也在很多时候,带有自己的习惯性思维习惯。
借讲坛的督促,一定给到自己读书的时间,刚刚妮妮还嘲弄我,妈妈,为啥不及时完成作业,又晚交。
#31
大
中
小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09-30 17:25
回复:2019年8、9月读书反馈(请不要开新帖)
莎士比亚,不同寻常的经历,从小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喜欢文学,逐渐走到戏剧文新的巅峰。源于自己对文学的渴望,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读了他的个人专辑,更改了之前我对莎士比亚的认识的肤浅。感谢平台,感谢行读,没有大家一起学习,我就不可能来读这些看似无用之大用的经典书籍。
#32
大
中
小
王玲
注册会员
UID: 147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6/2018 5:37: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0-03 15:23
回复:2019年8、9月读书反馈(请不要开新帖)
买回了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好家伙,心里有点犯杵!也太厚了吧……不过一翻,呀!里面好多图画呀,窃喜ing。想想自己逛博物馆之类的艺术场所,若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也不过是走马观花罢了,因为不懂艺术背后的纹理知识啊。看了导论部分,我明白了一些欣赏伟大作品,最大的障碍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这其实与文学也是有相似性的,若文学想要推陈出新也是要摒弃自己的偏见和陋习,这样才能以开放的心态来跟作品共情。
#33
大
中
小
云南昆明和志茹
注册会员
UID: 15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3/29/2019 10:39:1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0-29 14:59
回复:2019年8、9月读书反馈(请不要开新帖)
【读书反馈】《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把艺术创作需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的,看成是珍珠的硬核,艺术家需要这个硬核来发展珍珠,当后人只欣赏珍珠而忘记或者不理解曾经的那个硬核时,看到的角度会和历史不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在阅读中就是要去领会那个“硬核”,通过阅读去感受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
因此,有人说,艺术不是艺术家单独创作的,是公众共同参与理解形成的现象。这一点也是在阅读中感受很深的。这让我联想到文学作品最后创作,也是由读者来完成的,这个道理。
#34
大
中
小
郭冬梅
新手上路
UID: 152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5
帖子: 15
注册: 10/31/2018 2:21:0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0-31 06:13
回复:2019年8、9月读书反馈(请不要开新帖)
10月份读书笔记
这两天读这个麦克白,对里边的这样一段话,有些想法。班柯:“魔鬼为了要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坠入他的圈套。“”因为很多年前认识的一个妈妈,一起带孩子们学英语的时候,经常聊天。她的思路很清晰、理智。然后就在前两年,她开始接触这个所谓的佛教里边的东西,好像是净空那一派的吧。之后的那个谈话、做事就感觉不是同路人了。,那天她微我要参加一个读书会,然后就看到她那个头像还挂着小红旗,然后我觉得挺可爱的。三观就已经不一样了,然后我就觉得她也陷入了这种魔鬼的圈套,然后以至于在后面的一些问题上,在孩子学习上,给孩子选择书籍方面,也有些不同于之前了。
#35
大
中
小
文帅楠郑州八十五中
新手上路
UID: 148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0
帖子: 20
注册: 10/6/2018 9:50: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2-08 10:21
回复:2019年8、9月读书反馈(请不要开新帖)
悲剧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
中西悲剧的不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为什么喜欢悲伤的故事?悲剧引起的畅快为什么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
所以《哈姆雷特》让悲情以语言的形式外化而显现,所以悲情的诉说是永恒的文学主题。
#36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68544次, 共36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3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19:20:57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