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66627次, 共44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2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新手上路
UID: 167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2
帖子: 2
注册: 3/29/2020 7:35:3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20 金币
2020-03-29 11:13
回复: 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他们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读后感
   
        书籍开头就扣人心弦,书中所描写的症状与元月至今危害全球的肺炎极其相似:
     
        “它如何进入人体,如何在人体内扩散?病毒到底有几种?为什么患病的主要是儿童?爆发期主要在夏天?……为什么美国情况特别严重?”

        字字扣人心,在2020年疫情全球爆发的时间点,更易引发深思和关注。本书从脊髓灰质炎第一次大流行开始谈起,直到50年后人类彻底征服此病。书中有很多感人故事,脊髓灰质炎患者斯奈特,只能在铁罐子里生活,却从不向命运屈服,被称为“圣母大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20多岁患病, 43岁去世,《时代周刊》评价他“……是一位英雄的陨落。面对命运的玩笑,他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挣扎求生、享受生活,这在美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斯奈特的一生,短暂痛苦;但和罗斯福一样,是精神和思想上的行走者,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疾病也无法阻挡他们行走的步伐。

        五十年的时间,美国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着疫苗的研制和疾病的治疗。书中记载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医务工作者、政治家持续50年,为战胜疾病执著努力。可以说,在人类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中,个人、团体,学院拍、草根派,科学界、政界都在行走。
#16  
新手上路
UID: 14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7
帖子: 47
注册: 10/6/2018 5:28:2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45 金币
2020-03-29 13:40
回复: 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他们应当行走》3月读书反馈:
    这是一篇防剁手反馈……
    看到书中漱口水、玻璃纸等等,因为改了改文案以后,就卖到脱销。其实改和没改之前,产品明明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改了以后就卖空了呢?
    肯定是因为这个文案切中了大部分人,可能自己都没认识到的痛点。比如“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就切中了,女性希望拥有永久不变的爱情,但世界上大部分东西不可能永远不变的痛点。比如漱口水的文案——“口臭,不可饶恕的社交壁垒”,就切中了人们想要在社交中获得认同、肯定的痛点。
    一个成功的商人,对用户痛点的敏锐程度一定是很高的。
    但从逻辑上但讲,这些文案,要么在偷换概念,把“钻石=永恒=爱情永恒”等同,要么在以偏概全,比如把“口臭=社交一定不顺利”等同。通过这种方式,去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需求。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某个让你看了就马上想买的文案时,要警惕。不妨给自己一点冷却的时间想一想:我真的需要它吗?它说的是否是事实?有没有过分夸大?我为什么会被它打动?它切中了我认知中的哪个痛点?我这个痛点为什么会产生?
    这样,说不定不仅阻止了盲目消费,还充分认识了自我,一举两得emmm
#17  
江苏通州实小 王玉兰
新手上路
UID: 158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4/27/2019 4:17:0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90 金币
2020-03-29 14:33
回复: 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今天,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阅读《他们应当行走》无疑是再恰当不过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逃避不了大规模流行、蔓延乃至危及生命的病毒侵犯,这本书让我们有机会回头去了解当年在那场抗击小儿麻痹症的战斗中病人、医护人员、科学家、政府的种种作为,透过历史细节去了解疫苗发现的曲折故事,思考关于伦理、关于纷争、从上至这场战役的重要推动者罗斯福总统、下至接受疫苗注射的勇敢小男孩,到在苦痛中挣扎的幸存者们,所有这些战斗过的人都值得我们记住,记住这曲生命的战歌!
#18  
江苏通州实小 王玉兰
新手上路
UID: 158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4/27/2019 4:17:0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90 金币
2020-03-29 14:42
回复: 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今天,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阅读《他们应当行走》无疑是再恰当不过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逃避不了大规模流行、蔓延乃至危及生命的病毒侵犯,这本书让我们有机会回头去了解当年在那场抗击小儿麻痹症的战斗中病人、医护人员、科学家、政府的种种作为,透过历史细节去了解疫苗发现的曲折故事,思考关于伦理、关于纷争、从上至这场战役的重要推动者罗斯福总统、下至接受疫苗注射的勇敢小男孩,到在苦痛中挣扎的幸存者们,所有这些战斗过的人都值得我们记住,记住这曲生命的战歌!
#19  
注册会员
UID: 147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6/2018 5:37: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20-03-29 15:29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他们应当行走》读书反馈:
这样的书,如果让我自己来挑的话,我有很大的可能性不会选它。但是共同体这次却把这本有难度的书带到我面前。这本书,教科书级别的,对我来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来。
美国对脊髓灰质炎能够出上这么一本书,也可见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了。而我们国家对当下疫情则是多少让人心绪难平。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能出一部充满人性关怀的传染病方面的书籍。
#20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20-03-29 16:12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事实上,在读《他们应当行走》这本书之前,我对脊髓灰质炎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小儿麻痹症上。我们小时候,会有医生发小儿麻痹糖丸,家里的父母稍有常识的,会让自家的孩子吃了预防疾病,可是许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家长,不愿相信陌生医生拿来的糖丸,结果有许多孩子要么致残,甚至是死亡。我朋友的弟弟患有小儿麻痹症,十一岁时,听说手术可以治疗残疾,可是因为意外,死在手术台上。《他们应当行走》一书以树状形式,写出了人们在对抗脊髓灰质炎上所作的努力。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人类对于未知的疾病,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找到对抗它的方法。一种疾病,首先要知道它的症状,寻找传染性的媒介,其次要了解病毒是如何复制、如何引发感染,最后研制疫苗,当然还要看疫苗是否有生物种族的差异性。光是在寻找脊髓灰质炎的传染性媒介上,人们就已经动用了种种手段:研究民族、病史、人口密度、排水设施、水源供应、发作前提、家养动物等等。其中一点让我感到很好奇,就是在中产阶级比贫民区的人更易感染,忽然想到曾经看到一篇文章里说,作者到印度旅行,他的朋友要学印度人喝恒河的水,印度朋友劝说,“你们没有喝习惯,会生病的”,果然,朋友喝了后,连拉带吐的一个星期。现在想想,是不是经常处于污染的环境中,会让人们对病毒产生抗体?我不知道这个答案,也不知道本书会不会给出答案,但我会带着这个疑问,仔细地阅读。
#21  
叶娉婷贵州省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1
帖子: 71
注册: 10/6/2018 7:51:5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35 金币
2020-03-29 16:27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他们应该行走》读书笔记:青年时候的我一直不喜欢看小说以外的作品(特别喜欢武侠、玄幻、悬疑),因为那些作品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烧脑的悬念,枯燥、乏味是我对它们一贯的看法。家中父亲藏书颇多,而我一般只看武侠类,就连“四大名著”也不喜欢,正如家里当年有电视机的时候特别讨厌长辈们看新闻一样,港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才是我童年的记忆。人到中年才慢慢爱上纪实性作品,发现这类作品的魅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掠的特殊背景下阅读《他们应该行走》一书,阅读感受颇为特别,总是不自觉的将书中记录的事件与当下的疫情联系起来,在阅读中发生了穿越和碰撞。知道疫苗的研发非常不易,可是怎一个“难”字了得呢?我不知道!我更没有想到脊髓灰质炎病毒居然在清洁的环境中更加传播严重,这是为什么?什么是减毒疫苗,什么是灭毒疫苗?我小时候吃的糖丸是哪类?现在孩子们吃的糖丸又有什么改进没有?流行性疾病、疫苗研发我很能够联系在一起,可是它们和经济、政治又是如何联系的呢?假如罗斯福没有罹患脊髓灰质炎,那么这个疫苗的研发又会如何呢?…… 一下子许多的疑问亟待解决。
#22  
新手上路
UID: 167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2
帖子: 2
注册: 3/29/2020 3:03:3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30 金币
2020-03-30 07:01
回复:李寅俊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三月读书反馈《他们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 
打开此书第一句话: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到底该用哪种,争论至今没有停止。我不禁想到当下疫情治愈后的病人病情是否会反弹,以后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些一个个无处寻找的答案,从未在人们心里消失。乔纳斯.索尔克和阿尔伯特.萨宾在对抗骨髓灰质炎的斗争中,他们二位都奉献了毕生精力。当下疫情奉献毕生精力的人们又会如他们这般幸运被写入书籍被后人所知晓,多半疫情还没结束就被遗忘,甚至误解,更有甚者还被……书中映入我的眼睛的第一组数字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是美国的黄金时代。5月20日。随着一组组数据也牵动着内心。这幅明媚的画卷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污点。短短几天内,担心变成了惊恐。6月初,所有人都深居简出。7月,这场大爆发达到顶峰。随后入院人数稳定下降,到8月底时已经绝迹。84位患者的年龄在6岁以下。大部分患者发病时症状相似:头痛、发烧、恶心、疲劳、颈部僵硬。1900年,洛克菲勒的长孙,3岁的约翰.洛克菲勒.麦科米克染上了猩红热。这场疫病的流行一直持续到了10月,6000位美国人因此丧命。光是纽约一个城市就报告了8900例病例,2400例死亡,其中80%是5岁以下的儿童。
数字在小说中出现一直没有直接客观触动,在这特殊时期再次看到此类数据触动不一样的泪点。
#23  
郭晓云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历史
注册会员
UID: 14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4
帖子: 54
注册: 10/3/2018 11:05:3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5 金币
2020-03-30 10:53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忙着网课,还有一些别的事,书昨天才开始读,大致浏览了一下,感觉还是很有趣的一本书,和当下的现实非常贴合,在浏览到书尾的时候,很被一段话打动,大意是“人性是自私的,但我们常常忘记,尤其是对于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我们看到的总是十全十美的英雄,突破一切人性的缺陷,所有人都能精诚团结,共同达成目标”,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疫情期间出了多少事,让我们看到人性的恶,还有愚蠢与麻木,虽然并不乏让人感动的壮举,但是我们这些年不总就是这样处理面对各种危机的吗?历史一次次重演,我们并没有吸取到任何经验,非典也只才过去了17年,但人们似乎并没有学到什么!我是教历史的,更能感受到一种无力!我们读书,我们学习,我们思考,有时真不知能改变什么,看这场人类共同的危机将怎样渡过,我们是不是最终能学到些什么?!
#24  
注册会员
UID: 147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7
帖子: 57
注册: 10/6/2018 5:12: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85 金币
2020-03-30 12:55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他们应该行走》阅读笔记

  在疫情期间我读了小说《鼠疫》,现实中的各种场景在这本小说里都能找到,我甚至有一种幻觉,作者对那些人物分毫毕现描述就是为了这场疫情而写作的。
《他们应该行走》不同于小说《鼠疫》,它是一部非虚构的记录,是真实发生的手记,他的文字更加冷静、客观。
一场疫情可以观照社会和人心。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民间的力量,志愿者结集、企业家出资建设研究院,和政府信息透明化。100多年前,美国的公共卫生体系虽然并不健全,但上述这几点值得我们深思,当下疫情,垄断的之手,无处不在,像八爪鱼侵入我们的后疫情生活。
书中介绍,时任海军助理部长的罗斯福为为孩子的安全,让妻子将孩子送去加拿大坎波贝洛岛的夏季别墅,这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最为朴素的爱,当我们在一个危险的境地,作为父母让孩子躲避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比如武汉封城前夕,传言大批市民逃离武汉,这是一种正常不过的现象,逃离是一种睿智的选择,当然他们可以选择留下,但这取决于政府信息的透明,政府你今天做了什么?我们的措施是什么?事实证明,封城前后那段日子,武汉人民的生命并没能得到珍视,我估计疫情如果重来,逃离普遍市民的选择。
当然一场疫情也可以让我们养好一些清洁的习惯,本书就谈到美国人喜欢引用约翰•卫斯理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清洁近乎神圣。当然,对于小儿麻痹症,它与洁净似乎没多大关系,我也在想,生活在肮脏拥挤环境中的会不会获得了天然的免疫力?
中美对于疫情呈现可能的数字,但在数字的背后我们看到不同体制下人民生活的样态。比如我们疫情发生,全员皆兵,这就意味着,我们大部分运转体系处于真空和停摆,“上帝按下了暂停键”,后疫情时期,“政府又为按下了加速键”。比如,政府某部门下令工厂复工,然而,市场复工是市长说了算得吗?
前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这样的微信:以目前的师生比、校园承载量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教育形成,防疫可能只能凭运气。对了某种意义来说,当人们对“武汉成绩”由衷赞叹,并大言不惭让外国首脑来中国抄作业时,我心底生出一丝悲凉。
#25  
注册会员
UID: 161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7/10/2019 1:18:1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15 金币
2020-03-30 13:18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三月读书《他们应当行走》读书反馈
李杏莉
科技类的书,我接触得极少,也很难读进去。疫情开始时,想起了薄伽丘的《十日谈》加缪《鼠疫》,老师推荐的《他们应当行走》,正当时。得了小儿麻痹症的孩子这辈子都别想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这是多么残酷。我初中的化学老师和孩子现在的国画老师都是脊髓灰质炎的受害者。小时候吃的糖丸原来是减毒疫苗。
但这本书其实没有太多的两种疫苗的比较,但是却详细地叙述了人类真正战胜脊髓灰质炎的过程,真是艰辛啊!读完这部书我明白了,任何一种危险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来临时,个人都不要掉以轻心,危险就在身边,结果你承受不起。我还意识到疫苗的研制并不像我想想的那么容易,仅仅找病毒就用了大量的金钱,研制疫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且一定是需要不短的时间。以此类推,中国这次的新冠病毒要想研究出疫苗,需要政府、科技家、公众的倾心合作。这也是美国战胜脊髓灰质炎的艰难过程。
奥康纳、索尔克、萨宾,虽然屡有分歧,但他们在战胜脊髓灰质炎的战斗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疫情肆虐,政府、医生和公众都需要全面抗疫,互相支持!
我相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全世界的科学家齐心合力,最终一定能以最小的代价战胜病毒。
#26  
新手上路
UID: 16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7
帖子: 37
注册: 3/31/2020 3:17:1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2020-03-31 06:21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这本书我没有购买,自己打印的,厚厚的一本。
  打印好这本书,我好奇的是书名《他们应当行走:.....》。怎样的一本书,给了一个前提是行走。脊髓灰质炎,这个病症,我是熟悉的,我的一个表姐,是患小儿麻痹症的。她的右腿有些拐,但是不那么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拐的有些厉害了,平时,不常见她,只是回我妈妈那里的时候,会偶遇,他们住在一个楼上。 在读到在我读这本书《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的时候。
    读到这一段文字 “这个脊髓灰质炎分为三个阶段,地方性阶段,流行阶段和后疫苗阶段,这个脊髓灰质炎从未在全球大规模流行,而且自古以来他就有地方性的病毒的形式存在,在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自由留存无害的,从一个速度去往下一个速度,几乎所有的病患还都只会出现轻微的症状,然后获得终身的免疫力。
    我想到了这次冠状病毒。有一个学者说,“这个病毒是SARS+Aids。英国政府最早的提出的群体免疫,我也在思考真的是这个问题吗?染病之后经历治愈,然后获得免疫。如果是这样的话,病患治愈后的阴返阳,又如何解释。
#27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2020-03-31 12:16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本以为《他们应当行走》只是围绕骨髓灰质炎如何流行、如何研究、如何被攻克的主线来展开。读到前几章却发现作者的讲述节奏并不快,反而是把与骨髓灰质炎有关的各方社会力量,尤其是美国早起基金会的运作完整地表现出来。原来一种影响我们的疾病不仅仅需要科研人员的关注,普遍大众的关注、参与、推动同样重要。而罗斯福总统本人更是极大地推进了这种疾病的攻克。书中的时间线前后有重叠反复,做一下整理。
1902年 洛克菲勒  纽约研究所成立
1911年 Simon Flexner (现代骨髓灰质炎研究之父) 误入歧途:1.选择了错误的猴子2.创造了混合病毒,认为只能在神经系统中培养,且从鼻腔进入。
1934年 德克吕夫 ---William Park---Brodie ---科莫尔  号称疫苗研制成功,急于儿童实验,诱发病例,惨痛失败,退出舞台
1938年 国家基金会 Thomas Rivers (索克尔的导师,第一个分离出流感病毒的人)
1941 萨宾 突破性实验  通过解剖发现 病毒再消化道大量存在,而鼻腔很少。(这与Simon一直以来提出的理论形成对抗)
1943-1950 多萝西  在血液里发现了病毒!!原来的研究员没有发现竟是因为错过了抗体产生之前的时间。

另一处写道解决疫苗问题的三个障碍/步骤,也许与其他病毒的疫苗研制有共同之处。
1.病毒到底有几类?有没有亚种?
2.如何获得足够的病毒供应源用于实验研究?
3.发病机制如何?

书还没读完,但是书中出现的那么多关键词和最近里新闻里看到的在一次次重合。索克尔的老师把疾病和病毒的研究称为“科学猜谜”。新冠病毒的谜语,我们,何时能解开呢?
#28  
新手上路
UID: 166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6
帖子: 46
注册: 3/1/2020 9:35:24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60 金币
2020-03-31 12:52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因为疫情在老家,只能读身边带的书,这个月我读的是蒋勋《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蒋勋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六个部分阐释了自己对于孤独的理解。看完后我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
    大部分的人每天奔波在追逐名利上,为了生活,每天上班、赚钱都是在匆忙的状况中。所以许许多多的人生活不孤独,但心灵仍然孤单。这是一个越来越孤独的社会,但大多数人选择有意无意的忽略它。
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孤独的,我们害怕孤独,所以手机一直拿在手中,有时半夜醒来,睡意浓浓,但总是不由得想看下手机,希望上面的信号灯是一闪一闪的,总希望在睡着的时候,有人惦记我。我们似乎总是想借助手机、电脑跟外界世界沟通,但总是羞于对现实社会驻足,因为害怕孤独。生活中我们总是有诸多身份,丈夫的妻子、妻子的丈夫、父母的儿女、儿女的父母,工作中的某某某,但很少有机会做自己。

      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在未来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停下脚步,倾听下内心真实的声音,拥抱完整的自己?
#29  
北川永昌小学 科学 宋东
新手上路
UID: 147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8
帖子: 18
注册: 10/6/2018 5:17:1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80 金币
2020-03-31 13:26
回复:2020年3月读书反馈交流贴
之前看了几十页,刚刚为了完成任务快速浏览完了。在自己粗燥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人类面对病毒真是太渺小了。以前不知道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传染病,更没想到就是以前听过的“小儿麻痹症”,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居然和这小小的病毒战斗了近半个世纪,这期间人性的自私和大爱,国家和基金会的黑暗面能够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下,让我看到美国这个国家能够纠错的原因。因为真实,看得到黑暗才会去知道如何迎接光明,虽然时间很长,但是能看到纠错的机制也是给人希望的。疫苗生产出来后,这些企业都是有给国家法律保证的,所以即使出现问题,患者也可以打赢官司得到赔偿。想想自己的国家,什么都是国企,百姓即使是受害者,面对强大的机器都没有胜诉的可能性。再看看武汉疫情,电视上无处不在的歌颂和感恩,没有看到疫情的悲情和被消失的独立媒体人,这样的假象下,病毒即使存在几十年,民众又怎么会有希望呢?可能更多的是无奈,寄希望于国家的力量更强大。而不是去通过个体的努力,去与病毒抗争,去争取自我改良社会的权利。个体的强大才能让自己活得更有自信和积极,而不是去寄希望机器的强大,活成大国弱民般的无奈。
#30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66627次, 共44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2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04-28 19:18:19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