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73707次, 共44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注册会员
UID: 134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9
帖子: 69
注册: 8/31/2017 8:35:5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7.70 金币
只看楼主 2020-03-01 06:53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1  
洪雨秋-麦芽
注册会员
UID: 166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3
帖子: 53
注册: 3/1/2020 7:12:5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30 金币
2020-03-01 13:33
回复: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2020-3-1  湛江 晴       

宅的第N天,总算即时地听了一节课,何况这节课是郭初阳老师的课。赶着在开课前,将郭老师发的资料预习,许是怕自己记性不好,只好踩着点看。

郭老师的课,将2004和2019的两个课件都加以讲述。由于不是实际课堂,网上很难呈现课堂效果,整节课下来,略显平铺直叙,课堂状况需要自己脑补。

我不是体制内老师,当然也不是语文老师。我听课只有一条法则:这个老师有什么新颖的东西没。

这一小时里,还是有不少的收获。2004版里的两个“假如”跟我之前运用过的“结尾预设”是同一手法,不免得瑟一下。然而,这个版本里,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郭老师篇末的外国人对《愚公移山》的评价。这一手法,因为是有文化的差异,教育的差异在里面,显得很有味道。可以想像学生也愿意听到、聊到这样的话题。在2019版里,没有了这个版块,但多了关于儒和道的辩论,却又是一看点。反看我之前课程里大多只运用到一方,而不能双管齐下,可能和自己的阅读量、知识量还是有关系。

郭老师对于木偶的说法,让我又有了新的观点。郭老师将“老师”比喻为在人手操纵木偶的那双手。“木偶”应该就是课堂了,观众开始会注意到手的存在,而随着表演的过程,他们慢慢地忽视了手的存在,眼睛只看到木偶。我觉得这是对课堂艺术的一个新的说法。手与木偶,浑然一本,就是课堂与讲师天人合一,这种境界虽难企及,却必追求。

我还喜欢郭老师引到的那段话:东晋张湛的“夫期功于旦夕者,闻岁暮而致叹;取美于当年者,在身后而长悲。”回想文中愚公与智叟二者的对话,不禁叹息。这不摆明就是让宰相与小人同台上场吗?可是在这里,我也看到了其实作者也是有“痕迹”的,愚是“公”,智是“叟”,二者的称谓里,似乎也有玄机。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还有一个想法一直游在我的脑中:如果是我,会怎么去上这节课呢?

这个课文,我只记得我中学有读过。然而之后就没有之后了。那么,我为什么对他印象这么深刻,至今还有很多印记呢?绝不是老师讲的那些,相反的是自己的思考沉淀下来的东西。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大概也有了一个自己课堂的轮廓:

我会用“兴”来引入,让学生去咀嚼,回味一些文字,然后做一个引导性的示范,再由学生来找出运用了“兴”的地方,需说明以什么‘兴’什么。让学生更多的在文中去找相关。最后,有一个延伸,从现实中,从文章中,或从诗歌中,来举例说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海无尽,还是得学游泳。
#2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2020-03-03 12:32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郭老师的《愚公移山》第二课时的起点还是古文的基础知识。对中学生来说,古文字词、句式的坎儿得过。不过先是反过来考,给现代汉语释义,让学生找到原文。再正过来考,强化一词多义的练习。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对课文再熟悉、理解再加深的过程。

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给学生的几组棱镜:寓言、小说、渊源、论辩。从寓言这个棱镜去看,看到愚公的精神。从小说这个棱镜去看,去看人物关系、写作手法、愚公的内心世界。从渊源这个棱镜去看,看到传统文化对“智”与“愚”的不同理解。从论辩这个棱镜去看,把文本延申出去,愚公有没有破绽?最后这个问题倒又像是把故事落地了,落到我们身边。如果我是智叟,接下来怎么回应?

郭老师的课堂像一个魔方。用不同的理解给本文做注,再刺激、碰撞学生新的想法。即使是我们,听课的过程中也会有种“还可以这么理解?”的反思。

听到最后,也不禁问自己:愚公移山,到底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3  
注册会员
UID: 167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6/2020 12:55: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2020-03-07 10:36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2020-03-07
  听过郭老师的《愚公移山》分享,我又看了课堂实录,真如郭老师所言,这两节课我们可以不断的拆分组装,每个环节的设置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从整个课堂来看,学生处在不断的思考状态,即使课堂看起来不是讨论高潮迭起,学生侃侃而谈,但是这样的课堂是让学生在长期的浸染启发中进步的课堂,是让学生对语文不失热情的课堂,也是学生越来越聪明的课堂,当然,这样的探讨,更是让教师不再把讲过的课一届届重复下去的好渠道,做一个语文老师的好处可能也就在于此吧,文本的解读可以随着时间,教师阅历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就郭老师的解读方式来说,惊叹于郭老师的阅读量。没有海量的阅读撑不起高质量的课堂,两次的解读都有对《愚公移山》不一样声音的交流,第一次解读更接近学生的思考,中西方的思想碰撞也是中国走向理性必然经历的过程,而第二次的解读,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解读文本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吉林的洪老师也提到了这点。
《愚公移山》是一个什么故事?也许是一个先民想要通过努力改变处境的故事。然而,人定胜天毕竟有些悲壮,与其借助天神的力量,不如想办法发明些机械,自然科学的进步才是改变生活处境的真智慧。
#4  
注册会员
UID: 165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2
帖子: 52
注册: 12/30/2019 2:33: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20 金币
2020-03-25 15:58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从中学时学习《愚公移山》到这次在人文讲坛行读群跟着郭初阳老师走进《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中学时是一种,鼓励和豪迈,觉得一个人只要努力就什么都可以实现,战胜自然。现在十几年过后重跟郭初阳老师解读时,跟着郭老师将课文从不同角度、背景甚至意识形态之中,通过去扣一个一个关键词“移”、“残年余力”、“亡以应”和“合一不平”等让人深入挖掘进去,让人脑子顿时打开啦、也思考了,不再仅陷入课本所设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里面去。
#5  
注册会员
UID: 15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9
帖子: 69
注册: 3/4/2019 9:40:4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90 金币
2020-03-26 03:27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郭老师的课中提到了永恒的角度,我想他一定又宗教情感,查了百度,果然是一位基督徒。从宗教性中解读愚公移山,我们可以窥出宗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一个好故事去凝聚人心,故事的真假已不重要,它的功能才最重要,这也是智人强大的地方。
#6  
新手上路
UID: 146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3
帖子: 13
注册: 10/2/2018 6:11:57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30 金币
2020-03-26 07:39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郭初阳老师当年执教的《愚公移山》给了我很多影响:1.一篇课文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多信息量,给予学生更多思考,从而使课堂有广度、深度、厚度,同时,为学生搭建个性化的平台。当然,后来反复研习这堂课,我认为郭老师从语言、思维、文化等角度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2.课堂结尾要具开放性。老师最后说:“愚公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所以,一堂课应该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而带着更多的疑问走出课堂。
      这次郭老师毫无保留地把两次课件、相应的构思分享给我们,从两次课来看,都有由浅入深的语言训练,且方法多样、形式鲜活,都有思想、文化的启蒙,在第二次课里,老师给了学生几组棱镜:寓言、小说、渊源、论辩,的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收获越来越密集、高级的思考。起初,可能是习惯了第一次课的行云流水,觉得这几个层级的教学内容及环节安排有些生硬。但转而又能理解他的改变,一则是对自我的突破,二则,郭老师第二次执教用的学生是越读馆的,学生层次变了,那教学内容也应随之调整。
      在提问环节,我也对“互文性阅读”这一问题向郭老师讨教,郭老师一语中的:互文性阅读不在量的多少,而在教学目的的有效性。我想这一解读对我正在探索的群文阅读教学真有醍醐灌顶之效。
#7  
王婷
新手上路
UID: 153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11/29/2018 9:11:1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2020-03-26 07:42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20200325三月份讲座心得
        听了郭初阳老师分享《愚翁移山》上课心得,有两点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郭老师说上语文不要讲什么语文味(大致是这个意思),我听了是一惊,曾经一直被别人说课上得没有语文味,为了有语文味,我一直在想,什么是语文味。去年上了一节课,模仿一位老师的教学实录上的,终于评课时说有语文味了。可惜这不是自己的味道。要不要有语文味,这得自己去判断,这是独立思考的开始。
        其次,郭老师从多种角度去解读《愚翁移山》,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抓住不同关键语句,引发学生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郭老师引用的资料有深度和广度,足见他的阅读量,且是高质量的阅读。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每天必做的功课应该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才能给学生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广度。在讲坛最大的收获就是阅读多了,思考深入了,至少不会轻易跟风了。
#8  
注册会员
UID: 159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5/10/2019 12:12:4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80 金币
2020-03-27 02:58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听了郭老师分享的《愚公移山》课例,我联想到去年我也上了一堂《愚公移山》的公开课,当时我要把《愚》做成群文教学来进行无生课堂的课例展示,因此在备课时,我阅读了郭老师2004年《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案例,也从中选取了一些适合我们学情的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但那初步摸索的脚步,还有非常多不足。
    这个假期参与了郭老师“炉边书话”的课程学习,郭老师在共同体微信群中《愚公移山》的课例分享,我认为郭老师的课堂就是我在探索的语文课堂如何与四性的结合,郭老师的语文课是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性统一的完美结合,学习后令我醍醐灌顶。郭老师说别讲什么语文味,可郭老师的课恰恰就散发出浓烈的语文味道,我们普通老师如何做到呢,我想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阅读,只有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才能拓宽课堂的宽度、厚度和深度。
    郭老师04年和19年的《愚公移山》教学,我认为郭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04年时课堂侧重点放在人的视角,从不同国界的人的视角来看待愚公移山。19年的侧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体裁,不同文学著作,人的不同视角来看带愚公移山,相对04年的课例,19年的进阶版《愚公移山》视角更全面,这对我也具有深刻的启发,想要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还要细细品味。



龚捷 最后编辑于 2020-03-27 03:05:46
#9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2020-03-28 12:31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听了郭老师的两个时间段同一节课的分享,对内容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想不出这样的构思,我很佩服郭老师,我谈两点引发的思考:1.语文课本在变,但相对于变,内容不变的时间更长,而学生在变,环境在变,因此教师要在备课上考虑与时俱进,若总用一个课件,必然不尽人意。2.我认为语文教学主要达到两个要求,一是语文能力的提高,因为要考试;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丰富情感的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教风,静得下心,与学生一起感受文字之力。郭老师的课堂引导都兼顾了。我以后学习,多听,反思确实要跟上。并不是年龄大了跟不上时代,而很多是自己放弃了学习。
#10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2020-03-28 12:33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听了郭老师的两个时间段同一节课的分享,对内容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想不出这样的构思,我很佩服郭老师,我谈两点引发的思考:1.语文课本在变,但相对于变,内容不变的时间更长,而学生在变,环境在变,因此教师要在备课上考虑与时俱进,若总用一个课件,必然不尽人意。2.我认为语文教学主要达到两个要求,一是语文能力的提高,因为要考试;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丰富情感的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教风,静得下心,与学生一起感受文字之力。郭老师的课堂引导都兼顾了。我以后学习,多听,反思确实要跟上。并不是年龄大了跟不上时代,而很多是自己放弃了学习。
#11  
新手上路
UID: 16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4
帖子: 24
注册: 3/1/2020 9:56:0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0-03-28 13:44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第一次参加人文讲坛行走共同体活动,很好奇也很期待,伙伴在之前与我分享过一些关于人文讲坛行走共同体的交流与收获,很是向往。现在终于获得学习的机会,怎能不喜悦呢?今天主讲的郭初阳老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之前学习《愚公移山》,大部分都是能够借助注释理解大意,明白要考的知识点,再讲讲愚公的精神即可。郭老师的教学设计却融进了经典文段、故事,将学生的理解引进深处,让学生的认识多元、立体,像魔方一样呈多面体。惊叹于他的博学善思,佩服他精益求精的品质,同样一节课,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文本包蕴的思想和内涵,同样的思辨,可以给不同的文本,体会不一样的境界和思想。还惊叹于郭老师的执着:“为凝一节课,反复细思量,捻断数根须,追求无我界”。觉得自己很惭愧,近三十年还是教书匠,也许,自己的执念不够罢。还有很多同仁的互动,有深度有高度也有厚度,都是我应该学习和追赶的榜样。幸喜遇见,感恩人文讲坛行走共同体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樊老师,愿珍惜此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追求光的人。
#12  
新手上路
UID: 149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
帖子: 25
注册: 10/7/2018 7:16: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35 金币
2020-03-29 07:12
回复: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听樊阳老师在cctalk上的分享《以人文行读教育之路》反馈:
第一次见樊阳老师是在北京国子监举行的第二届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上,樊老师分享他的人文行读故事,当时想:作为一个老师怎么能行读全国这么多的名胜古迹,真是了不起。第二次见樊阳老师是在西安的时候,他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人文行读课程该如何开展,他还亲自带大家行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历史博物馆,主要偏重于人文行走课程的设计上,后来就没有见过面,只在讲坛共同体内的每周讲座或群内分享中更深入的了解到了行与读的结合,但是樊阳老师整个人文行读之路的历程,从渊源到再生到发展到反思到传递,我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次的讲座全面的了解,这让我对樊阳老师的以人文行读教育之路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在渊源部分,让我感触很深,从老师的故事中,我体会到:一个人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始终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不放弃自己,努力向上,你是可以通过人文行读以获得自由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自由,都是可以获得的。
#13  
注册会员
UID: 11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1/2015 5:35:1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40 金币
2020-03-29 08:19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郭老师的两堂语文课,第一节课通过文本分析紧紧抓住移山的“理”,人物分析和辩论思考设环环相扣,时时跳出文本思考。第二节课在保留第一节课的理性思考基础之上,又加入了文化渊源思考,将这篇短短的寓言置于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之下,精彩至极!虽然平时上历史课也试图把所讲内容和更宏大的历史发展产生联系,一直都做不好,深知这样一堂课背后需要的知识储备那么庞大。只盼以诸位老师为榜样,继续努力,有所进步。
#14  
新手上路
UID: 16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8/24/2019 7:30:5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0-03-29 09:00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听郭老师<愚公移山>课堂分享有得》
在高三紧张忙碌的备考生活中,会时常惦记高一高二上新课的日子,那些日子可以专注于一篇文本,反复读,裸读,然后寻不同于上一次读的感受,在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迫不及待地想方式设计让学生感受到。2019年郭老师的这堂《愚公移山》是寡淡的三月复习课中的一抹亮色,课堂分为四个解读板块:从寓言的角度梳理故事的对象、过程与结果,那么这是一则关于努力的故事;从小说的角度梳理人物形象看到所有人的情绪都是主角情感的映射,看到愚公的“愚、惑、惧、慧、感”,那么这是一则有关人心信念力的故事;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梳理愚公长远的成功和只搜短浅的功成,看到了文章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质疑,那么这是一则关于儒道对话的故事;再从词频的角度梳理,愚公的希望太多寄于“子”和“孙”,而这是他移山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看到读者的质疑,那么这是一则从现代人语境视角关注下,对移山行动理性思考的故事。
#15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73707次, 共44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8:35:49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