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10月讲座分享反馈
本主题被查看38469次, 共28个帖子, 2页, 当前为第
1
页 选择页数: 1
2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10月讲座分享反馈
狄鹏
注册会员
UID: 134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9
帖子: 69
注册: 8/31/2017 8:35:5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只看楼主
2020-10-23 17:59
10月讲座分享反馈
各位老师,10月的讲座和分享有:
1、清诗
2、儒林悲歌
3、园林欣赏
4、启蒙时代
5、《不一样的阅读》集体分享
老师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大
中
小
刘亚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24 21:41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不一样的阅读》
三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自己的阅读教学感受和经验,我极有同感,也很受启发。
比如冬梅老师的英语阅读分享,就帮我打开一扇窗户。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工作之后也一直自学英语,最近几年不学了,所以英语单词也忘得差不多了。我对英语很有感情,但是语法知识让我备受煎熬。最后我干脆抛开语法,只记单词和句型。英语学习的方法也是看报纸,《21Century》《China Daily》。冬梅老师说到中文思维,是的,要了解一种语言,就要了解一种文化。不过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如果是中学阶段,可能真的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去学习英语文化,更别提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了。所以我们学习的都是中文式英语。
我有一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究竟应该怎样学习英语呢?现在有好多线上一对一的外教,也有各种所谓英语听说读,对于我们这些外行真是不好选择啊!
王一涵老师分享的阅读手册细致实用。在实际操作中我总是很犹豫到底要不要指定问题,因为每个人的阅读起点、兴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规定书目和问题。
洪老师讲到阅读推广,因为我之前也在学校推广阅读,感到确实比较难,但是只要做肯定会有成效。现在好多学校都有所谓的读书节,感觉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得而知。不过总体上说做比不做强吧。
#2
大
中
小
龚捷
注册会员
UID: 159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5/10/2019 12:12:4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25 18:53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十月的讲座有温故知新之感,在教学上有所启发,“儒林悲歌《聊斋志异》”讲座中,朱老师讲到《聊斋志异》多以白描手法说故事,内容生动具体。我不由得想到初中七年级的选文《狼》这篇课文,《狼》是《狼三则》中的一则,三则故事中狼狡猾、贪婪,故事浅显易懂,结局富有创意,“口中含肉,钩刺狼鄂,如鱼吞饵”;“止露尻尾”;“股直不能屈,口张不能合”,眼前画面感极强,这久可选取《聊斋志异》的类文,对比阅读,探讨如何写出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的文字。再引导学生对蒲松龄仕途失意的了解,并认识中国从屈原开始,再到苏轼就已经有了对谈神写鬼的传统。
“园林欣赏”讲座,不自觉想起八年级《苏州园林》这一篇美文,樊老师的行前讲座给我上了一课,教《苏州园林》以往我就是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的例文来教,重点教的是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方法,某个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整篇课文上下来,学生记住的就是枯燥的说明“公式”,对园林的欣赏豪无收获。听了樊老师的讲座,我自己对欣赏园林有了一点收获,我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的苏州园林,从诗文意境、诗画山水去感受苏州园林之美,才是学习此文的要点。我想我会错意了,应付考试不是教学的目的,学会欣赏才是学习的意义。
#3
大
中
小
李杏莉洛阳
注册会员
UID: 161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7/10/2019 1:18:1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1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26 23:28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10月讲座反馈
由于我周六晚上有课,所以十月份只听了一场讲座,那就是周日晚上的群分享。三位老师讲的都让人挺有收获。郭老师推荐的英语书籍和电影以及小程序都很好,特别感谢。麦芽洪老师的阅读方法跟常规的学校不一样,特别是给学生讲沈复《浮生六记》,居然能想到抽出一章,先讲当时的情景,然后以让学生给他们写信的形式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可以看出洪老师做得非常用心。王老师的阅读手册更让我看到了一个年轻教师对阅读的专业和专心。部编本教材编者煞费苦心要求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考试试题中也有这方面的分值,我们这边一般是4分,但即使这样,学生的阅读情况也不容乐观。读完全书的同学不到三分之一。我一般在假期就会布置阅读作业,也有摘抄、情节概括、人物分析、思想内容等,但都流于形式,学生做得相当敷衍,甚至有好多学生都是网上抄的,老师们也都没有什么好办法。这次王老师的阅读手册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计划再次尝试一下,看有没有一些起色。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
#4
大
中
小
陕西邹高峰
新手上路
UID: 161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2
帖子: 32
注册: 7/9/2019 1:08:5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27 17:26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十月份听了樊老师的几场讲座,几乎每周都是早早打开手机里的直播,很有收获。樊老师的讲座是综合式的,我虽然早已忘了当年的课文是怎么学的,也没有去过苏州园林,但是通过讲座和自己后续的学习,理解了园林文化、历史、建筑等。这就是人文讲座的魅力所在,也是我的追求和教育希望。回想我自己的人文讲座,也尽可能综合知识,告诉学生历史文化的来龙去脉,学生很喜欢这样学习。
虽然现在教育环境不是很理想,但是该坚持的不能放弃!
继续听讲,继续读书,继续学习!
#5
大
中
小
王凤琼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28 21:38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不一样的阅读》集体分享反馈:三位老师的分享,王老师的跟我的教学相契合,我在这里谈谈我的启发。我也是一样,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开始挺有成效的,主要表现在学生更爱读书了,作文也有了自己的感受,但到了初三,我发现到了一个瓶颈,激不起学生多大的兴趣,好像也没啥效果了,可能可以用王老师的办法,以整本书来写,这样收获和目标更明确,我现准备从初二尝试整本书,看看会有什么不同。另外,狄老师,讲座不能回放的问题,可以有什么解决方式吗?我现好多讲座都没听,好遗憾,特别樊老师的,每听一次就如读了一本书,而且是我不知道的书。
#6
大
中
小
tzsxwyl
江苏通州实小 王玉兰
新手上路
UID: 158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4/27/2019 4:17:0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9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28 22:38
回复: 10月讲座分享反馈
《不一样的阅读课》分享反馈: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如何有效地带领全班同学共读一本书,我一直是有困惑的。我让孩子们做过摘抄、批注,但确实有王一涵老师所说的碎片化,没有贯通全本,作业区分度不大的弊端,而且部分同学为了摘抄而摘抄,批注也流于形式,鲜有真正触及心灵的感悟。我也设计过一些阅读题,希望能促进孩子的思考,但也常常担心会不会因此而破坏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听了洪老师的分享。不由得眼前一亮,他给《浮生六记》设计的阅读课,让孩子们大胆假设,把自己想象成沈复或陈云,以QQ或微信的方式,给对方写一封家书。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采用了孩子们喜欢的现代交流方式,又把自己融入了文本,成为作品中的人物,家书的形式情真意切,更利于彼此之间情感的沟通表达。使孩子深刻体会到了沈复和陈云的真挚深情。这样独具一格的设计,我想孩子们一定是乐于接受的。又想起刘尧老师,把《小王子》以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深化理解了作品的内涵。由此看来,针对不同的作品,不同年段的学生,我们的阅读设计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呵护好孩子的阅读兴趣,唤起他们表达的愿望,激起他们内心的思考,真正让孩子享受阅读,是我们老师要努力做到的。
#7
大
中
小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注册会员
UID: 150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10/28/2018 4:11:0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4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29 14:18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每次听樊老师的讲座都是在扫盲或者是在补课,这次樊老师做的清诗讲座,又让我收获良多。
原来袁枚不只会写“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原来袁枚不光写标举性灵的小品文。他还很会经营,开放随园,出租田地,利用自己所长与爱好,办食舍,收获巨额财富,让自己过得滋润、惬意、随性。在古代,大多读书人自视清高,视经商为不入流,却过得捉襟见肘。袁枚此举,难能可贵。听得樊老师此讲,我激动得连夜找出袁枚的传记来读,虽说书里也讲了这些内容,远远没有樊老师讲得精彩,大概是有无灌注情感的区别吧。
更让我吃惊的是纳兰性德,我长期疑惑于他的英年早逝,仅仅是悼念亡妻、伤痛过度,但仅仅是疑惑,从未深究,只想着他真是太过痴情。
《寂寞空庭春欲晚》这些文艺作品的渲染,更是让我们对纳兰有了阴柔、缠绵的刻板印象。
我的确忘了“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在樊老师的点拨之下,结合纳兰的身世,我才看到了纳兰在人间重重矛盾下的生命伤感,在表面的和谐下掩盖着的复杂人生体验:他喜欢汉文化,作为满洲贵族自然是离经叛道的,所以这成为父亲政敌的把柄,父子矛盾让他寝食难安;他和康熙是表兄弟,是康熙的伴读,是康熙的近身侍卫,但与康熙的表面亲密关系背后,又是君臣关系,而他身上具文人风骨,与皇帝的政治权谋格格不入,。
所以《长相思》也好,《蝶恋花.出塞》也好,《如梦令》也好,我们看到的是纳兰他对时代,对个人命运的悲剧性体验,永恒的忧虑,而不仅仅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读人,我们不能听别人所讲,一味的贴标签,而要结合作品,要结合他的身世。
#8
大
中
小
洪健天
注册会员
UID: 15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9
帖子: 69
注册: 3/4/2019 9:40:4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9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30 08:54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听完博士的启蒙时代讲座,让我串起了今年听过的讲座和读过的书,讲座有有夏莹教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书籍有阿伦特的《论革命》和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这些都是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反思,启蒙运动打倒了外在权威又树立理性的权威,简单地把思想等同于理性,理性等同于合理性。正如圣鞠斯特的那句话:“理性是一个智者,把一切美德都推向了绞刑架。”理性是冰冷的,无法囊括人与世界的全部,浪漫主义正是对它的反击。
#9
大
中
小
hongyvqiu
洪雨秋-麦芽
注册会员
UID: 166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3
帖子: 53
注册: 3/1/2020 7:12:5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30 10:09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我一向是个“英语特差生”,在冬梅老师讲到“中式英语”时,我联想到的并非我们对外来文的生搬硬套。
记得读英国文学中,时常会看到“伦敦口音”等,甚至有贵族和平民的措词、口音、语气的差别用语。我想,每个国家,每个地方的地方文明里,都土生土长着属于当地的特色。诸如,当我们对象是国外时,母语是国语,当我们对象是省外时,母语是省,当我们对象是市外时,我们的母语是家乡话。
而这样的本土文化背景下,必有一些本土人才能理解和明白的因素。可能是语言,可能是对物品的代称,可能是待人处世的方法,等等。学习他人的东西,无论做到怎样的精细,都无法取代那种本土感。强行让自己“以为”是另外一个人,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可笑的做法。
“外行管理内行”它不仅是体现在对人的管理,同时,也会展现在各种方面。就如同“中式英语”。为什么要“越俎代疱”,不交给原文原语?这里面的“文章”才是耐人寻味的。
#10
大
中
小
王一涵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31 17:14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洪老师的阅读课分享总给我们在学校系统内的语文老师很多启发。不去着眼于阅读能力、策略,反而自然地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将书目和学生建立联系。从情感的点出发,让学生带入,进而为了完成书信,再要回到文本去读。这和平时备课时从文本出发的思路不同,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
#11
大
中
小
liuyong
注册会员
UID: 11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1/2015 5:35:1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0-31 21:06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一直很喜欢读《儒林外史》,最开始把它当做笑话书来读,后来把它当做一部人心之书来读。范进是书中广为人知的一个人物,不过“范进中举”只是小说线索的一环。它将知识分子的钻营私利、虚与委蛇和慷慨正直的纠结展露无疑,如果是有类似的书籍,大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类似,只是《围城》的广度和对人的挖掘远远比不上《儒林外传》。
#12
大
中
小
张利云
新手上路
UID: 16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4
帖子: 24
注册: 3/1/2020 9:56:0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1-03 19:02
回复: 10月讲座分享反馈
十月的分享还是挺多的,既有人文行走的分享,也有张亦成教授的分享,还有樊阳老师关于明清文化的分享,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喜欢樊阳老师的分享,主要的是他不仅讲人文、还结合讲历史、典故等,给学生上课娓娓道来,知识很渊博,还喜欢将机会让给学生去思考、交流,还会选取经典的片段给与赏析,带着自己的思考,也有对事件的思辨,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也许,是因为自己从事的阅读活动除去行走外,都与他有很多相似处吧。在他的分享中,我认识了钱谦益的抱负和伟大,顾宪成的怀才不遇与他建立东林书院的起因及对社会的巨大贡献,这是读书时代学历史时我所不知道的。也在启迪我们如何从事教学,如何让学生教材为例,阅读书籍,触类旁通,让学生走地更远。等等,无一不是收获,无一不是启迪。也让我对人文行走的目的与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向往。
#13
大
中
小
冯乾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1-04 21:28
回复: 10月讲座分享反馈
一直很喜欢读《儒林外史》,最开始把它当做笑话书来读,后来把它当做一部人心之书来读。范进是书中广为人知的一个人物,不过“范进中举”只是小说线索的一环。它将知识分子的钻营私利、虚与委蛇和慷慨正直的纠结展露无疑,如果是有类似的书籍,大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类似,只是《围城》的广度和对人的挖掘远远比不上《儒林外传》。
一直很喜欢《儒林外史》,儒林外史通过他独特的结构为我们带来清朝士林的人和事。从范进到严监生,在一个个看似好笑的故事背后,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对于儒生捧高踩低,阿谀奉承的丑陋表现。在大环境的驱使下儒生唯有一心追求八股取士,钻营科举才能够出人头地走上仕途。他展现的是一组群像,是对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群体的反应。
#14
大
中
小
韦春玫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11-06 00:39
回复:10月讲座分享反馈
10月讲座反馈
在听郭冬梅老师的分享时,尤其是讲到中式英语时,不禁“心有戚戚焉”,感觉我以前读书时就是这样。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就用中文的语法习惯去讲,而且除了必要的英语单词,一堂课下来,三分之二的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全在说中文,然后,造成的后果就是,每次我在看英文时,首先都会在头脑中把它先转换成中文,然后再想,我用英文又该怎么说。所以现在你让我看一篇英语的短文,我可以看得懂,但是让我去用英语交流,我就完全懵圈了。自嘲为“新一代的文盲”。从这点上来看,其实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就和这个有点类似。为了迎合高考,我们会给学生反复强调知识点和答题模式。告诉他们,如果出现这样的考点,你们应该怎样怎样去找答案,你们要如何如何去套用模板,学生即使有一点自己的思考,都会在套公式的机械练习中逐渐地消磨殆尽。学生最后就变成一个从流水线上加工来的产品,已经不会有自己的思考了。这其实就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在讲坛中,我看到了许多老师的努力,尤其是樊阳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想我会从中收获力量,会有给学生播种思考种子的勇气。
#15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38469次, 共28个帖子, 2页, 当前为第
1
页 选择页数: 1
2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9:05:48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