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40907次, 共45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刘尧
注册会员
UID: 13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93
帖子: 83
注册: 10/1/2017 10:26: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0.55 金币
只看楼主 2022-03-01 01:12
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发在这里哈!
#1  
新手上路
UID: 151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10/31/2018 11:29:05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2-03-09 16:25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寒假之前,想带一个学习习惯的板块,和蓓蕾老师请教,她说之前讲坛正好上过这一课,太好了,蓓蕾分享了我视频,认真学习了下,帮助特别大,也按这个思路组织了下课程。
选了两本共读书,《如何学习》《如何学会学习》
孩子们认领章节,在微信群里面分享。
如何加强记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给别人听。

第二堂课:
先总结上节课,你们班上学霸的好习惯,刻苦,时间利用,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给自己出题,做计划,每节课都做回顾…….

总结:

关于好的学习习惯,你们不是不知道,而是都知道,但是好像做不到

更确切一点说,不是那种,试了很多次,做不到。而是,还没有认真想让自己做呢,对吧?

为什么呢,还没有感觉到特别的紧迫性,觉得现在够用了,逼自己做啥?

这个也很正常,你们刚初一,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呢,但凡有几个同学早一点有意识,早一点开始,就会很突出,刚刚ZY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2  
新手上路
UID: 161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6
帖子: 26
注册: 8/18/2019 2:52:47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15 金币
2022-03-10 19:09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很多学生现在追求的是答案,而忽略了获取答案的过程以及对真问题的发现。殊不知,很多的问题并没有答案。
#3  
新手上路
UID: 178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5
帖子: 35
注册: 4/15/2021 1:22:2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50 金币
2022-03-20 21:34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论语》中的礼,其实万老师讲的这个选点很好,正是因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身体力行以承礼启仁为目标,对我们启发很大,万老师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关于礼的形式出发,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礼的形式评析开始,引入礼的内容的关注,礼的内容在孔子那个时代含义是非常深厚的, 万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很细致,学生对礼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思辨理解。
#4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2022-03-25 07:23
回复: 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三月份听了樊阳老师在小象7周年公益讲座中的演讲,深受感动。以前虽然也在公众号上阅读过樊阳老师的文章,写自己三十年的探索历程,但是并没有亲耳听过。这一次是详细听了全程。樊阳老师一说到他的行读课程,就兴奋激动,讲座比计划的时间推迟了约一小时呢。希望今年暑假有机会参加行走。
#5  
新手上路
UID: 17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5/18/2021 7:19: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2022-03-26 05:15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跟着樊老师读诗经,感受到诗经中的情感表达非常直接,重张叠韵的手法却刚好能体现出情感的热烈和真挚,更能打动人,这样的情绪传递了千年,并且在樊老师和学生们吟诵赏析之下,引人浮想联翩,为之动容。此外,因为有书在手边,听讲座觉得有文字支撑,理解更容易;边读边听,摸着书本的感觉真好。
#6  
新手上路
UID: 155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3
帖子: 23
注册: 2/11/2019 12:33:4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45 金币
2022-03-26 22:36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樊老师讲《诗经》的那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讲《芣苢》这首的时候,用歌唱的方式将它重新译回白话文的民歌,一下子就把作品带回了真实的生活情景当中、带回了产生它的历史现场,很容易能够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无论是感知其音韵美和情感特点,都会变得容易起来。后面让学生在吟诵时配上动作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课堂氛围确实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了很多。
其实这篇作品现在也选入了高一语文的部编版教材,要教师带学生体会其中展现出的“劳动之美“。我之前也苦恼过要怎么讲它,因为它在含义上太过简单了,好像没什么可以多说的,樊老师这种教学方式对我确实有所启发(虽然我好像很难想象自己在课堂上复制这样的方式……可能是性格原因,没办法这样放开去演绎……)
#7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2022-03-27 01:30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夹缝(听陈老师和路老师分享)
      一
      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我们的课程研发似乎陷入了某种“剧场效应”。基于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谁先去做研发,似乎就有可能承担学生整体成绩下滑,学校发展出现问题的后果。于是,基于一所学校的,大规模的课程研发,就变得很困难。甚至,哪怕是做班本课程研发,都成了特别考验教师内心素质和个人专业能力的事。所以,和别人聊起课程开发的问题时,我总称自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时候,再听陈老师和路老师的讲座,不由得有些振奋,也有点难过。
    二
    前几天,和一老师交流主题阅读,他认为,构建一个完善的课程内容很难,因为要涉及的面实在是广泛。我和他的认识相反,个人以为,教师只要愿意做研发,就是好事,至于做到什么程度,依据现实条件来即可。例如关于李白的研究,若是做不了太深入,多读他几首诗,也是好的。
    三
    想到这里,忽然记起和老人家讨论的问题。当时,我兴致勃勃地要做主题阅读,课外延伸阅读的研究。起因是因为,我认为课本上的内容,似乎不能满足孩子精神成长的需求。老人家因此反问了我好几个问题:“课本是一群专家研究出来的,你真的研究透了吗?你现在已经比他们还牛了?”
    “教育部门研发的教材,其目的不完全是培优,而是均衡,要让上海与青海的孩子都能读的懂,才是他们设计教材的目的,它确实有缺憾,所以才要补充,但你要想明白,你到底要补充点什么?”
    “你能完全丢掉现有的东西吗?”
    记得那天回宿舍,越想越惊恐,几乎流下一身冷汗。课程研发一定要做,这是基于现状的不完美,完善现有课程,研发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课程,应当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但乱来肯定是不行的。
      四
      如今,我做许多事情,都会想起薛之谦写的一句歌词:“简单点,简单的事情简单点”。慢慢做吧!
#8  
注册会员
UID: 150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10/28/2018 4:11:0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4 金币
2022-03-28 06:57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王丽琴老师“在库奥皮奥教育行走分享”讲座反馈
关键词一    社区
      多少年前,我们自己的新课标里就提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就提出把学校和社区打通。那时,我是雀跃的。时至今日,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在昆明,学校和社区之间仍然有着长长的藩篱,虽然也有一些社区和学校的互动,但少了一点,形式化了一点。而在芬兰学校和社区打通共享资源,木工是社区的,那他可以来学校教授木工课程。课程,本应该是开放的 。
关键词二    信任
      在芬兰,教育部门信任老师,老师信任学生,家长信任老师,这是多么美好的良性循环。是的,我认为信任是所有感情得以良好推动的重要基础。但信任又太难了,因为它不是单向的,而且它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信任都是一种稀缺资源。但我想,总要有人去推动信任。我觉得信任应该靠双方里面比较强势的那一方去主动推动。比如我作为老师,我应该先信任我的学生,信任家长。我相信这个过程肯定很艰难,但总要去做,只要开始有信任,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三    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感,这在中国,似乎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作为老师,身上总有重重枷锁,总有做不完的琐事(更多是无意义的内耗)。但芬兰的老师这种幸福感是从王老师的描述里,能实打实地听出来的。没有考评,没有职称评审,没有那么多课题研究,教师有自己的空间,包括在学校有打电话的私人空间,有吃零食的放松场所。这样做老师,他不是紧绷的,是有自我的。但我们又不可能集体逃到芬兰去,在目前改变不了外在环境的情况下,幸福只有自己给自己创造:任何情况下都不丢掉自我;对外在的东西少一些追寻。
#9  
洪雨秋-麦芽
注册会员
UID: 166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3
帖子: 53
注册: 3/1/2020 7:12:5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30 金币
2022-03-28 07:00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每每听老师们的分享,很奇怪的是,我想到的不是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类的,而是“浸润”。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不是科学,也不是政治。它是一门非常细腻的艺术。

做教育,得有平常心。要能耐得下性子,熬得起岁月。

那些急功近利者们总要求“马上马上”,殊不知,教育最怕的就是“马上”!

一粒种子落到了地里,不是一夜之间就长成参天大树。那是魔豆,魔法,妖树。

一粒种子落到了地里, 它需要很多因素来帮助它破土,帮助它一寸寸长高。甚至有可能它会夭折。然而,无论如何,还是要向上成长。

教育,是默默的,孤独的。不能在事前就把结果预知,也不要在事前就做太多的估量。教育,是在种子刚开始的时候,给予它足够的养分、阳光,然后——看着他。看着他成长。看着他长成自己的样子。

期盼着讲坛所播洒下的每一颗种子,所付出的每一缕阳光。静待花开。
#10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22-03-28 22:19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听了陈秀英老师的关于《阅读:让农村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分享后,心里感触特别深。农村的孩子们往往因为教育环境和家庭的因素,阅读量小,眼界狭窄,受限于自身条件,本来就不喜欢阅读,如果再加上老师上课时,把一篇好好文章肢解,单单从语法、段意等考试角度去分析文章,那么孩子们肯定会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从阅读中领略美,一开始不一定要求学生“求甚解”,但在阅读中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有了内驱力后,学生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会有“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愉悦感觉。
#11  
注册会员
UID: 165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2
帖子: 52
注册: 12/30/2019 2:33: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20 金币
2022-03-28 23:29
回复: 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三月份听了讲坛里的3个讲座,都印象挺深刻的。这里想谈谈王老师的《教师的研修,可以“芬兰”一些——我在库奥皮奥市的教育行走》。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芬兰从上到下之间相互的“信任”,学校对教师信任,教师对学生信任。而不是从上到下的检查,为了应付繁多的检查,又不得不去作假来应付。
#12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2022-03-29 02:01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觉得芬兰的学生和老师都是幸福的,不急是一个主要的特征,给予充分的信任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还有孩子的节约也很让我感动,教育是慢慢的言行的浸润,最近也在关注刘老师的微信,也在思考单元整合教学问题,讲坛给了我很多启发。
#13  
新手上路
UID: 183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7/31/2021 10:16:2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2-03-29 02:50
回复: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陈秀英老师《阅读:让农村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分享感想
陈秀英老师的分享对我来说实在是非常实用。我的日常教学也是以古诗词和阅读为主,以前的实践中古诗词更多是讲解和背诵,阅读更多是相对独立的阅读引导课和阅读讨论课。陈老师这种把古诗词和阅读结合起来的做法,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当然,陈老师只是拿古诗词举例,实际上就是在语文教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拓展。
在具体做法上,一个是对主题阅读进行系统性的设计,根据孩子的能力循序渐进(李白诗歌的主题要读四五年,每个阶段读的内容不同);一个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去讲解。这两个实践的关键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实际效果也是显著的,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自主阅读的习惯。
#14  
新手上路
UID: 177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8
帖子: 38
注册: 2/28/2021 11:47:4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2022-03-29 03:11
回复: 行读共同体2022年3月讲座反馈
本月我听的讲座,万蓓蕾老师《论语》中的礼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孔子的“克己复礼”是我很多年前的一句话,仁爱思想及因材施教等等耳熟能详。听完感受任何事物不能用二元对立来认识,有利必有弊端。礼仪不仅是一种动作,也是一种制度,象征一种秩序。礼乐体现宇宙秩序,作为空间的宇宙,是规范而有序的。天地如此有秩序,这种宇宙秩序体现在礼的仪式中。
然而,吃人的礼教却为劳动人民所厌恶,所有的仪式是需要音乐、服装及众多祭司、供品都需要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因为对本就不富裕的人而言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同时成为规则并有了权威后,远离了个人的情与知。
还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019年讲生命的延续时看到曾子的这段话,百度了它的含义,向当时的统治阶层提出治国治世的理念与方法。了解先人,缅怀他们,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德国海灵格创造的家庭系统排列说明个人与家族深远的联系。其实,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家族、家庭的影响,只是我们还未深切的感受到而已。很多事情已经存在,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而已。
#15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40907次, 共45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9:05:14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2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