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本主题被查看34607次, 共46个帖子, 4页, 当前为第
2
页 选择页数:
1
2
3
4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冷海鹰
新手上路
UID: 178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0
帖子: 20
注册: 5/23/2021 4:59:4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2 05:33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近期阅读了周振鹤先生的一本演讲访谈录《行不由径》。其中有一篇《司马迁排行榜——<史记·货殖列传>讲疏》非常有意思。
周先生在这一篇长文中,从《史记》的特点讲起,分析《货殖列传》的历史意义,对比了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提出“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着羞贱贫”,就是批评司马迁捧有钱人,看不起那些没有钱的人,进而指出这正是司马迁的独到之见。
司马迁并非鼓励奸业贱行,而是敢于担当,如实记录实情。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独尊儒术的时代,司马迁指出能够发家致富的人也是贤人。这是后世千百年人再也没有人敢于表达这样的观点。
我第一次读《货殖列传》,其实是在做高中文言文阅读,当时很震惊,一是震惊于当时就有如此富有的人,发财致富的路径还各不相同,这些商人也都有不同的思想;二是惊叹司马迁了不起的眼光和胆识,能不带歧视地记录下这群人。
周先生说,读《史记》不读《货殖列传》,等于没有读过《史记》。推荐周先生的这篇如何读《货殖列传》的文章。
#16
大
中
小
陈嫚云
新手上路
UID: 17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5/18/2021 7:19: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2 21:37
回复: 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史记选译》里的这些故事在自己的学习经历中都很熟悉,然而看原著的文字还是比较费力,不由佩服能在行读团队中坚持阅读的孩子们,能坚持认真研读并交流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虽然故事大概有了解,但通过再次阅读原著,补充的不少细节会增加自己对历史的认知。
#17
大
中
小
邱瑞
新手上路
UID: 189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4
帖子: 14
注册: 8/27/2022 6:37:0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2 23:19
回复: 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首先感谢行读共同体给的外部压力,让我一个理科老师得以动手去读原来想读但一直没有读的《史记》。十一假期在家读了两篇,已经感觉到了一点通读全篇的乐趣。如项羽本纪和孙子吴起列传里的故事,大多都是耳熟能详原已知道的,但那都是一些片段,展现的是人物的某些侧面,而从头到尾全篇读下,感觉就颇为不同。
另外,这次也是第一次知道史记篇末居然还有太史公曰这样的“个人批注”,带有浓重的个人情感和倾向,与少时读《白话二十四史》的感觉颇为不同。这些批注颇有一些critical thinking的味道,但总觉得还是有点浅,也颇有点古人的思考习惯。如项羽的发迹,他似乎归因于“重瞳子”的传说;项羽的败亡,也只是说“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思考的角度还是有点少。
以史为镜,读史明智,有时间读一读史书,确实很是有趣,看着一个个史上留名的风云人物如何崛起如何败亡,细思下来往往颇有所得。
#18
大
中
小
刘显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3 01:38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宋襄公与贵族
读《史记·宋微子世家》,又一次翻到了宋襄公的故事,不禁有些感慨。
在今天的语境里,宋襄公以及他领导的“泓水之战”,已经被贴上了“蠢猪式仁义道德”的标签。但如果对他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他的选择,其实是对“贵族精神”的一种诠释。
在“郁郁乎文哉”的周代,礼制完备,“大礼有三百,小礼有三千”,“礼”本身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即使在战场上,人们也要遵守“战争礼”。那时候,国与国之间如果要打仗,必须先选好一处平坦开阔的地方,约定好时间,等双方队伍列好,才能鸣起战鼓,驱战车向对方进攻。这样的战争,其实更像体育竞赛,要遵守次序,注重规则。
钱穆先生说:“当时的国际间,虽则不断以兵戎相见,而大体上一般趋势,则均重和平,守信义。外交上的文雅风流,更足表现出当时一般贵族文化上之修养与了解。即在战争中,犹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义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一种当时独有的幽默”。这便是当时的“贵族文化”,宋襄公所展现的,也不过是这种“贵族文化”所特有的“贵族精神”。
今天的人,对于“贵族”的概念,已经十分陌生了。有些人,虽然住在名为“贵族豪庭”之流的别墅小区,但他们所理解并崇尚的“贵族”生活,无非是住大房子,开宝马宾利,带名牌手表,在各种场合挥金如土,花天酒地,有一群人供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这当然不是“贵族精神”,充其量,就是个“暴发户精神”。
读中国史,才知中国文化之伟大。伟大在何处?我以为,宋襄公的选择,是足以使后辈为之感到荣耀的。
#19
大
中
小
叶娉婷
叶娉婷贵州省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1
帖子: 71
注册: 10/6/2018 7:51:5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3 01:57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史记》这样的大部头的书,到现在也只是读了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在教学中它的重要性,余教材相关的篇目还是读了。在史学上的价值不言而喻,无需多言,在文学上也是巅峰之作。我一般会给学生建议要读《史记》必先读《报任安书》,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司马迁向作过程的艰难以及此书的内容。虽然是巨著,但是由于资料有限,所以在记录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可是经不住推敲。比如在《项羽本纪》中说到陈涉起义时,会稽郡守殷通邀项梁发兵灭秦,可项梁却让项羽把郡守杀了,并在郡守府里大开杀戒……我不明白都是灭秦,项梁为什么要杀郡守?而且此时项梁势单力薄,他为什么不等到手握兵权之后再杀吗?
#20
大
中
小
王凤琼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3 05:54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茨威格的短片小说《雨润心田》《看不见的藏品》《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感觉对心里的刻画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的,我更喜欢从主人公的角度去写,有一种让读者走入其中的感受,有时真的能感同身受,而在读这三部时,总是感觉在听旁人的叙述,是在了解一个陌生人的故事,因此很难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但第三个故事,我去能感受C夫人的心理及情感,我有时真的是这样,对一个人好,总觉得对方也很好,但真的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21
大
中
小
刘亚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4 05:26
回复: 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我读了韩兆琦先生的《史记讲座》,韩兆琦是著名的《史记》研究专家,他的《史记讲座》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这本书分为司马迁其人、《史记》其书、名篇解读三部分,全面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事迹、时代风貌,《史记》的体例、艺术特点、文学影响,是教师研究的一本好读本。尤其对语文老师来说,《陈涉世家》《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节选课文,尤其是站在《史记》全书与司马迁著史的高度上去理解作者与选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艺术手法。
#22
大
中
小
胥江
注册会员
UID: 165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2
帖子: 52
注册: 12/30/2019 2:33: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4 07:48
回复: 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史记》十册一套书买了好久了,一直读的短短续续的。这次跟着大家一直要把它完整读一遍。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啥那么夸大项羽的形象和功劳,而把刘邦描绘成一个流氓和地痞?
#23
大
中
小
邱华辰
新手上路
UID: 174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2
帖子: 32
注册: 10/31/2020 11:28:4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5 09:13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司马迁推崇屈原、推崇项羽,似乎应该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面对人生的奇耻大辱,却选择了忍辱负重。其实,在《史记》中,忍辱发奋、终成大业的例子有很多,这些人物深深地影响了司马迁的思想性格,司马迁对书中人物的赞美,或许在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认同。
#24
大
中
小
李云跃
新手上路
UID: 149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
帖子: 25
注册: 10/7/2018 7:16: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6 01:09
回复: 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这一次读《史记》,我换了一个视角来读。我会先读完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并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以后,切换一下身份,把自己作为这个人物,然后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换成是我,我会怎样做?我为什么会这样做?预测会有怎样的结果?”然后再与书中历史人物的做法、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以史为鉴,让我得到启发。
#25
大
中
小
云南昆明和志茹
注册会员
UID: 15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3/29/2019 10:39:1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6 02:36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9月读书反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了《史记》的价值。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在教《陈涉世家》的时候,就对“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设置”产生过思考,在接触了“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概念后,就认真读过“陈涉世家”。现在再读,依然觉得《史记》虽成书于西汉,但是今天读来,在语言上的障碍主要来自古今异义词,但是绝大部分的阅读是流畅的。因此它的语言表现出“通俗”的特点,其次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用比较精炼的词语就能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因此还表现出“精炼、生动”的特点。在“讲故事”的时候,《史记》也可以成为一个范本: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虽是文言,但是故事情节丰富、曲折,激发读者的想象,可读性强。
#26
大
中
小
郑小冉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6 04:43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鸿门宴》中的历史人物多年来似乎争议日渐减少,特别是对两大主要人物——项羽、刘邦多有了定论。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倾向性评价过于明显。讲授该课的时候我更多是带着学生理解项羽的人性弱点以及讨论我们该不该接纳或者如何接纳这样一个人物。
《苏武传》中的争议人物更多,但有趣的是给到苏武的是压倒性的褒奖,而对于李陵尽管有哀婉叹息但总体是持批评态度的,更不用说卫律之流。一定是如此吗?一定要如此吗?
祝勇在《汉匈之战》一文中有如下文字
“反对出击匈奴的韩安国,不仅没有因言获罪,相反被任命为护军将军,汉武帝的文学侍从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批评汉武帝的奢侈,汉武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称赞他的赋写得好,这些都表明了汉武帝的宽容与开明,相比之下,力主开战的王恢,在汉武帝的眼里却死有余辜,后来司马迁为战败投降的李陵辩解,也被施以宫刑,这至少表露了他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的焦虑,他可以宽容不同的见解,却不能容忍战场上的闪失,他有着不可救药的完美主义倾向,在与匈奴作战这个问题上,他没有给自己留余地,也不会给自己的臣子们留任何的余地。
…………
战争并没有取得圆满的结果,只有卫青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望,直捣龙城,一举斩杀数百名匈奴人,此外,公孙敖折损了7000骑兵,李广受伤就擒,被卧放在两马之间的绳网上,被押送回匈奴人的营帐,幸好李广敏捷地飞跃到匈奴士兵的马背上,一连射杀几名追兵,才穿越草原,奔回长安,从此,他留下了一个绰号:“飞将军”。
历史学家认为,龙城之役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在经历两百年苦战之后最终打垮匈奴打下了基础。
如同对王恢一样,对于李广和公孙敖,汉武帝一点也没有客气,他下令把他们抓起来,听候处置。后来李广出钱,才赎了罪,变成了一介平民。
一出边塞,卫青就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的住地,他没有犹豫,决定亲自率精兵挺进,袭击伊稚斜,命前依靠软磨硬泡才被汉武帝同意参战的老将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由东路进军。然而想到东路绕远,水草也少,李广的心就凉了,他请求说:“我的部队是前将军的部队,而今大将军却改命我部为东路军。我自少年时就开始与匈奴作战,今天才有机会正面对付单于,所以愿意作前锋,先去与单于死战。”卫青没有因他的哀求而动容,汉武帝曾不止一次地暗中告诫他,李广年纪已老,也不够多谋,不要让他与单于正面作战,恐怕他不能完成擒获单于的任务。而公孙敖不久前失去侯爵,在卫青看来,让他与自己一同正面与单于作战立功,最为合适。卫青的这一决定,让李广非常失望,力请卫青改变初衷,但卫青铁青着脸,没有同意他的请求。李广把愤怒郁积在心里,未向卫青告辞,就动身出发了。”
虽然是散文式笔法,但对于历史断不可胡言,所以后文对卫青汉武帝之间的亲缘关系的叙述也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及思考书写者或史官的笔意。加之也对照了杨照的《史记的读法》还有日本的山崎正先生《史记人物四十五讲》一书,就觉得怀慈悲心去接纳他人的不完美似乎可以从历史背景中抽离出来,读出现世的观感和力量。
山崎正先生是一位非中国历史专业的笔者,纯粹是凭借个人兴趣同时多方阅读耗费了十年时间才有了这本小书的文字,这点让人敬佩。他在书中以”人为何物“”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的设问反复出现,对《史记》中的历史人物蔓延出哲学意义来。从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眼光审视,人类的历史是漫长的;可作为天文爱好者的他又说“从浩瀚宇宙的眼光审视,人类历史只是瞬间的瞬间。所以认识“人”、了解“人”、接纳“人”成了读书启智的第一要义。那么谁又敢轻易去评判他人、谁又会不假思索地接受他人评判呢?如果苏武能说话,或许他会告诉我们“自己只是当时社会所需的顶流人设”呢!
#27
大
中
小
王一涵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6 05:33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本月重读了《大学》。读到“正心”这一段时,特别有感触。摘抄如下:“所未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愤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为修身在正其心。身与心的分离不是现代人的通病吗?在追求效率的今天,恨不得自己一心能够三用,结果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我们失去了和事物的连接能力,失去了感受能力,甚至感受到分裂,分散,凌乱。正心,正念,何其难也!
#28
大
中
小
邬蒙
注册会员
UID: 167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6/2020 12:55: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6 06:10
回复: 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读史记,每次看到的都是鲜活的人物,感慨项羽在政治上的糊涂,却也为他的至情至性而感动。刘邦特殊时候丢下一双儿女,却也成就一番霸业,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和每一个人物该如何联系去看?期待讲坛关于<史记>的讲座
#29
大
中
小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注册会员
UID: 149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7/2018 9:52:3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06 06:30
回复:共同体2022年9月《史记》读书反馈
《史记》是复合的艺术。既是史书、史实的阅读,又是散文阅读。既读史料,也读情怀。结合两者的阅读,我在阅读中获得了阅读的快乐
#30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34607次, 共46个帖子, 4页, 当前为第
2
页 选择页数:
1
2
3
4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30 10:01:46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512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