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本主题被查看29198次, 共42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2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刘瑜
刘瑜-河北初中语文
新手上路
UID: 17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8
帖子: 28
注册: 3/31/2021 6:21:1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29 07:40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听了《儒法之困》讲座,我想,乍一看,渔父的见解好像很高明,有人会觉得屈原太傻了。但只要我们深思一下,屈原的理想是多么纯粹,他的内心是多么通透。其实,到最后,让他活,就是扭曲他的人生观。“直面自己的理想”有多少人能做到,又有多少人能把自己纯粹的理想坚持到最后。
昨天晚自习回来,正在感慨自己像遭遇了摄魂怪一样无力无助,正无奈自己变不出保护神……此时,听到了樊老师的挚语真言,感觉活过来一点点。一直在愧疚中行进,无奈又无力,而我还是要向前。樊老师的高度是难以企及的,但我们有幸追随。今天的讲座,让我再一次深入了对人文讲坛的理解,更深地明白樊老师坚持公益的初衷。说真话,培养真性情的人,做真正的人。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16
大
中
小
陈嫚云
新手上路
UID: 17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5/18/2021 7:19: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29 08:09
回复: 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本月报名参加了钱峰老师的讲座,虽然对于最后对小学老师的教学素养能力评价不完全赞同,但对于最后钱老师总结的“教育不是培育学生而是和学生如何去培育社会。”理念深感赞同和敬佩。附上学习笔记。
一、格物(外显形式)
蓍草:占卜
如何格物?儒学历代以来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每个知识系统在剥离表象之后,都存在
康德:人们由直觉感受表象,而由概念进行思维。
牟宗三:西方文化是一智的文化系统,其背后的基本精神是“分解的尽理”,是一种“方以智”的精神;而中国问“综合的尽理”,则是“圆而神”的精神。
经过理性反思的认知(自由意志)形成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时间很长,从多元视角的角度让儿童认知世界,一物一世界,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认知的世界,万物只是一个媒介,这是万物启蒙的意义。
由物到达思想,用艺术表现儿童的思维。
二、思辨
问,思,辨
行(建立模型)学(运用材料)问(发现问题)思(推究探索)辨()
认知为据,思辨第一
认知意义建构:学习,是当一个人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时空联系的建构过程
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社会里去
还人以本来面目,让人能用童年时认识世界的方式重新体验世界,成为完整的个人。
真实的社会化学习是成为真正的公民的必由之路。
#17
大
中
小
顾颖群
新手上路
UID: 183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7/31/2021 10:16:2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29 08:11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李欢欢老师分享有感
李老师带的学生属于基础比较薄弱,自律性比较差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李老师仍然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孩子们提高自律,是很触动我的。我也带了一个小班级是这种情况,最初我们老师都是抱怨学生不行,但是说到底还是老师没有找到适合孩子的办法。
而且李老师想的办法,我认为出发点都是基于学生的心理需求,考虑得很细致。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18
大
中
小
李秀玲
新手上路
UID: 19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5
帖子: 5
注册: 10/21/2022 12:17: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29 18:29
回复: 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李欢欢老师的讲座,让我触动比较深的几个点如下: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具体做法是:小组假期共读一本书,并让学生分享展示。这种做法让部分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完成了整本书阅读的零的突破。通过这样的坚持,也许阅读就会成为这类学生的终身习惯,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不可估量。
2、“发现身边的美”,让许多不擅长学习的孩子也能被其他人看见和被肯定,这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3、对学生的正反馈要及时,而负反馈要延时,这还是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充满了理解和尊重,让每个学生都有存在感和成就感。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
陆羽琴老师的讲座,让我触动比较深的几个点如下:
1、给学生每周推荐诗歌或短篇小说,到后来学生自荐的阅读素材。这些都说明陆老师是有教育情怀的人,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即便是零散的阅读,也多少会让学生们释放一些压力,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生命的意义。
2、社团组织读书会,学生参与讨论,老师只是引导一下,这种形式,我反而觉得学生之间共学共创会生发出一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点。当然,老师的穿针引线也很重要。
3、我认为书目比较散、风格各异,不是问题。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会比较和筛选,慢慢就会找到兴趣所在。
4、未来的读写工作坊,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完成学习的闭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自然而然提高了。这些都是未来人才必备的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
#19
大
中
小
汪晓玲
新手上路
UID: 190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0
帖子: 10
注册: 10/29/2022 1:57:1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29 21:20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10月28日微信群的语音讲座可以不限时收听,两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寻找高中语文教学的多种可能性。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位教师在给予学生专业指引时还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说明她们自身具备了专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她俩没有简单粗暴地控制学生,而是在学生的反馈中不断调整方式方法,和学生一起探索更开阔的世界。樊老师在群里的感慨让我心生几分悲凉,但更多的是肃然起敬。我的学生是初中生,他们中最多50%能考上高中。在这50%的学生中,不适应高中生活的孩子超过一半。可即便如此,他们已经是学校里的佼佼者,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存在的数据。那另外50%的学生,在学校很少有存在感,尤其是成绩排名倒数的同学。万老师问李老师如果遇到不在意评价的学生怎么办,李老师觉得每个学生都有切入点,只要用心寻找总能找到。我也非常赞同,但常常被现实打败。有些孩子因为多种原因,早早放弃了学习。他们毫不掩饰对学习的反感甚至厌恶,在起始年级的课堂上他们偶尔还刷刷存在感;到毕业年级,他们在课堂上基本都是倒头大睡。这些孩子,占比越来越大,他们本是学校的弱势群体,却习惯了被忽视,习惯了不被尊重。以前还能有时间和精力寻找他们的突破口,带动一个是一个。但现在面对人数越来越多的这个群体,我的无力感越来越强,对自己的不作为也越来越有罪恶感。樊老师说要我们想想当初为什么加入这个群体,要不忘初心,坚持思考和反馈。我想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有挫败感是常态,但是在这样的一个群体里可以看到那么多教师在把自己的理想付诸于一个又一个行动。即使失败了,调整一下,重新出发。我想自己也会受到像樊老师和其他教师的启发,有勇气选择不容易走的那条路。
#20
大
中
小
钟莉萍
新手上路
UID: 19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4
帖子: 14
注册: 10/28/2022 12:58:0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29 23:42
回复: 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上周听了樊老师的《史记》讲座,樊老师抛出了一个好问题:《史记》人物光彩源于何处?
首先呢,樊老师以《魏公子列传》、《刺客列传》选段为例,从人物本身(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探讨,《史记》人物为什么会充满了光彩?
樊老师把高祖本纪、项羽本纪进行对比。让我们一起思考历史上对刘邦、项羽的评价究竟是褒还是贬?樊老师列举了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亦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从“不可沽名学霸王”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于项羽的评价是带有贬义的。而从李清照《咏项羽》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对于项羽的赞美。
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是众说纷纭的,那么,作者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到底是如何的呢?接下来就回顾了一下《鸿门宴》和《垓下之战》,进行两个片段的比较,从“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我?何面目见之”,可以看出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在这里是把他的失败归为天意,有一种同情,认为他的这个死是一个悲壮的行为。还有“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片段中,项羽的英雄柔情,临终前对爱妃和宝马的不舍珍爱之情,让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项羽这个人物是赞美欣赏的。
其中“太史公曰: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游也,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等等,“从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岂不谬哉?”可以看出,太史公对于项羽的是惋惜的。
樊老师能带领学生走进《史记》,通过抛出一个问题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这本书的人物光彩的源头,又引领学生走出《史记》看历史上其他人对某个人物的评价,这样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阅读的维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拓展,也掌握了很好的阅读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启发了我在今后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阅读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阅读、探究整本书的阅读。
#21
大
中
小
钟莉萍
新手上路
UID: 19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4
帖子: 14
注册: 10/28/2022 12:58:0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29 23:58
回复: 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今天,听了钱峰老师的报告,感触颇深。
首先呢,钱老师带我们了解了先贤是怎么解释格蓍草的。同时,钱老师讲到了孔子、王充、曾一、王阳明,还有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理论”,从不同角度谈论了哲人们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牟宗三认为,西方文化是一个质的文化系统,它的背后其基本精神是分解的进程,是一种“方以智”的精神,而中国文化综合的敬礼则是“圆而神”的精神。一系列的讲解让我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了提升,也感受到了古今中外的先贤们一生都在学问上“问思辨”。
《大学》里提出“格物致知”,《论语》提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孟子》中“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即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先贤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究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那么在“知行谁先”上也是百家争鸣,其中程颐提出“知先行后”,朱熹认为“知行相须”。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而经过理性反思的认识,自由意志形成过程才会有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意义。
在其中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教学三维进阶:问、思、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然后进行思考,思考时进行思维地辨析,最后在落实在行动上,就是实践。这个问思辨三步,让我对教学产生了更多的一个思考和认识。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更应该在每堂课上设计好“问、思、辨”的主问题,课堂不是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有效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辨析中,思维碰撞,带着各种问题去深入探究,而不是被动的师问生答,也不是只是有一个小组合作的模式,象征性地讨论一下就好了。其实,讨论之前学生的独立思考是非常宝贵的,没有这个作为思辨的前提,那是一种伪思考。
语文课堂上,真正的“辨”的思维训练还是需要老师用心引导的,课前需要做很多的功课才会在课堂上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里,更好地引导指导学生。
所以,钱老师的讲座,使我对语文教材的挖掘、语文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问思辨”方面,有了更多地思考和认识。
#22
大
中
小
邬蒙
注册会员
UID: 167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6/2020 12:55: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30 00:42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听了樊老师《史记》的部分讲座,越来越深切感受为什么史记可以被称为经典,首先,平民视角,的确,被写入历史的不应该只有王侯将相,切开历史的横截面,一个个鲜活的情景,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司马迁把这些符合人性的东西通过史记呈现给我们,究天人之际,古往今来,看懂人性,正视人性,我们才能读懂这人世间的人和事。这一点很受启迪!
#23
大
中
小
hongyvqiu
洪雨秋-麦芽
注册会员
UID: 166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3
帖子: 53
注册: 3/1/2020 7:12:5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31 06:31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听李、陆两位老师分享
——雨秋
李老师讲到的关于班级的各种管理,表格,我听着有点发懵,不在体制内无法体会这份辛苦。只是作为一个散慢惯了的人,我是极不愿被动在一些表格里面的。
陆老师讲到了不少她的尝试。陆老师算来是加入教师行业不久的“新”老师。可以感受到她还怀有好大的一股“劲”。这股劲说是“初生牛犊”也好,说是“理想主义”也好,都是件好事。尤其对学生来说。
感恩讲坛里遇见的每一位有着满满活力的老师们!
#24
大
中
小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0-31 07:11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听了两个年轻老师对人文行读的设计实践和结果,他们对完全不同学生的教学,让我明白了一种结果,万种方法,人文行读,阅读行走的目的不是淘汰学生,而是成就学生,真正的有教无类,成为真正的人。让人的大脑动起来,而不是机械的想当然,应该等等。
现在学生都是应试的学习,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思考,都是模式学习,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思维定势为功力的读书状态。面对这种状态,两位年轻老师燃气了人文火光,激励每个老师。
就像樊老师总结的那样,作为老师让他们有自由阅读时间,认识自己,像陆老师,李老师一样,从自己身边做起。做那个有意义人文关怀。不让他们不断受到压制,精神空盾,让他们重新激发生命的活力。重新激发起生命的一种热情,那真的是功德无量的事情,那么也是我们这个行读,学教共同体所追求的共同的目标和价值意义所在。
最后,我要珍惜每次讲坛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我该不断促进学习,利用好自己身边的资源,能开发课程,做好行读这件事也是我的愿望。
#25
大
中
小
刘亚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1-01 03:12
回复: 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以前上文言文特别注重落实文言字词现象,因为考试必考嘛。后来才发现文言文也是文学啊,里面也涉及人物形象、叙事技巧等手法和特点,所以教学成熟之后,就尽可能在课堂上渗透文言文之美,比如边讲字词句式,边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樊阳老师在《史记》讲座中的“易水送别”“荆轲刺秦”等,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里也是重点,但是从来没有从叙事的角度考虑,基本都是大家都操作的套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刚好最近特别关注小说的叙事视角,也研究过题目,也听过讲座,这正好启发我: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也要关注叙事技巧。
#26
大
中
小
叶娉婷
叶娉婷贵州省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1
帖子: 71
注册: 10/6/2018 7:51:5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1-01 07:20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10月讲坛分享反馈:
因我今年晚自习是周五,所以导致讲坛许多讲座和分享都不能参与,还好此次李欢欢和陆羽琴老师的分享是在群里,我可以爬楼听。李老师更多分享的是用小组和方式进行班级管理,我曾经是班主任的时候也喜欢用这样的方法,还有李老师说让班上的孩子“人人有事做”,这是对于成绩不理想班级非常好的管理方法。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些方法的背后是老师对孩子的爱,这份爱有多重,只有我们当老师的明白!都是老师是份良心活,确实如此!回想自己的教师生涯,看看周边的同事、老师朋友、讲坛里的志同道合者,谁不是靠着着这份爱支撑起这份职业,使之变成事业的呢?陆老师关于读书的分享,我很有感受,因为去年我们学校也在我所教的高一年级大力推进“平板智慧教学”,我也经常在平板上给学生们推送好的文章、影片、小视频等等,但是收效甚微,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课外的时间几乎给了数理化生和英语,甚至连语文课上学生都在背单词、解题,语文成了“边缘学科”,语文老师成了“弱势群体”,因为周五的晚自习会经常耽搁,所以学校认为其他学科都不能耽误,语文可以,所以周五晚自习成了全体语文老师的专利!最后,平板智慧教学到高二就推不下去了。不过我有一直坚持带领任教班级以及社团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高一我要求班级所以同学阅读《世说新语》、高二读《古文观止》,采用分小组阅读、全班分享的形式。高一、高二阅读略有不同:采用每个小组自由选择阅读篇目(《世说新语》因为篇幅短小,每次两个小组分享,《古文观止》因为篇幅较长,所以每次一个小组进行分享)如此轮流分享,要求他们小组之间进行沟通,选择的篇目尽力不重复。每周晚自习,我都用一到两节课时间给他们分享,分享流程大概如下:1.分享小组集体或者个人朗读选定篇目;2.安排某个同学进行全文翻译;3.安排另一个同学为大家讲解重点文言知识;4.小组同学分别谈阅读体会;5.全班互动(有分享组点名一个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分享阅读感悟,然后由被点名的这位同学点下一位同学,如此寻找三四个非分享组同学进行互动)。最后,我没有要求学生去写读后感,但是让我惊喜的是一部分同学会在周记或者读书笔记中记下他们的一些感悟。而且到了这个学期,学生的分享会越来越好,同学们竟然在上周的分享会中应用了自己制作的PPT和随机点名方法,分享现场学生情绪高涨。他们在阅读和准备分享中真的做到了“用心”,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和同学们一起坚持阅读和分享,高中三年,大家都会取得巨大收获!
#27
大
中
小
黄宁莺
新手上路
UID: 17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1
帖子: 41
注册: 2/28/2021 9:27:5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1-03 00:51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10月收获最大的是听樊老师的《史记》讲座。讲“荆轲刺秦”演得那么生动,学生们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注意力完全被文章描绘得场景吸引住了,樊老师创建情境的功力非同一般啊。
在讲《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时,樊老师不断询问学生当秦始皇做这些行为的时候,他的心理活动可能是什么样的,这一点非常有启发性。秦朝二世而亡,与秦始皇的恐惧、根植于自卑的过度自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好几年前,就了解到钱锋老师的“万物启蒙”课,当时还进了一个QQ群,后来不知所踪。这次比较系统地听到钱老师介绍课程理念和具体方式,很受益。我们社工机构暑假经常要办儿童夏令营,可以借鉴钱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28
大
中
小
周永峰
注册会员
UID: 147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7
帖子: 57
注册: 10/6/2018 5:12: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8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1-03 07:49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陈老师:随性阅读是一束自然的光
陈老师是一位姐姐式新老师,不抢权威话语,随性的阅读,平等的对话。教育需要一种温柔的力量。虽然阅读不成系统,但从育人的角度而言,陈老师在追求一种典雅的美好教育。
随性阅读是一道自然的光,是“母光”,是一束自由呼吸的光。陈老师受到大学老师的影响,把阅读种子带给学生,在樊阳人文讲坛的大家庭里汲取营养,丰富读书会,搭建学生自由创作一方精神家园。
但请不要忘记:自然的光,自由的空气,是最为可贵的。
#29
大
中
小
温和玲
注册会员
UID: 146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6
帖子: 66
注册: 10/3/2018 7:56:3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2-11-03 09:52
回复:共同体2022年10月讲座反馈
这个月听了几场高质量的讲座: 樊老师讲座谈到《史记》中的《荆轲刺秦》,重点对叙事节奏、叙述时间、叙事细节进行了精细而又高度的解读。情景式的设置体验式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和文本的生命体验,让名著和学生的人生在神奇地结合一起。以后,想起荆轲和秦王,学生们想起的就是鲜活的画面,心跳的额每一次都是自己的真实体验。钱峰老师的《格致与思辨:我们如何认识世界》讲座和我最近正在看的王阳明先生的的书《有无之境》有些观点颇为契合。
#30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29198次, 共42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2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30 09:58:15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512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