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本主题被查看24287次, 共44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3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注册会员
UID: 149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7/2018 9:52:3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1 05:24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诗人十四个》读书笔记
读到《春夜的情迷:王昌龄与李白》章节。一如既往地,本书的作者对文本的扎实解读,是很考究的。作者对诗的感觉非常精微与细致,这是很难得的。“这种世间独求无侣的孤独之感”、“内在的矛盾”、“无可奈何、无法挽回的意味”,作者在试图用精确的语言去形容诗歌语言给我们在细节感受上的差异。
这种解读是英美新批评式的精读,在语言文本的裂缝中去寻找诗意的来源,其实恰恰回归了诗歌本来蕴含的价值。
作为语文教师,我扪心自问的是我有这样的解读能力吗?还是把“知人论世”当作理解所有诗歌的利器呢?我对语言足够敏感吗?深思中,我深刻地发现我的精读功夫其实根本不够深入。甚至对惯常的阅读模式产生了路径依赖,因而躺在自己以为的意义的窠臼当中。
什克洛夫斯基所谓“陌生化”的意义就在于此,本书用“陌生”的阅读方式,精读架构,给了我专业上的启迪与震撼。
#31
大
中
小
山西乔彦华
新手上路
UID: 177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8
帖子: 38
注册: 2/28/2021 11:47:4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1 07:32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初识叶嘉莹是2017年,一位老师正痴迷读先生的书。他说,学习古典诗词一定要读叶先生的书。跟着共同体读书让我和先生的学生得以相遇,去体会古代诗人的生活境遇及美好情感,与他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和共鸣,体悟细腻柔软中的万缕情丝。作者将这14位诗人分成七组,而这七组分别命名为春山的追寻、春云的思念,春兰的孤独、春夜的情迷,春归的伤逝、春江的别离,春去的遗响。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从诗人具体佳作细细品味,综合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等自身主观体验展示在读者的面前,重新认识十四位诗人。王维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不仅因为他是山西籍同乡,还因为他多才多艺,精通音乐、诗歌和绘画,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蕴及格调,更欣赏他隐居终南、辋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生活情趣,超然物外的闲情逸致。年少时反复揣摩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清幽孤寂,“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冷暖自知。而今四十已过,真正明白成年人的世界里悲喜自渡,感慨世态炎凉,感叹人生无常。突然放开的疫情让我痛尝失去至亲肝肠寸断、悲痛欲绝的现实,作为个人我又如何能与政策相抗?只有臣服于当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在大乘佛经中,世界的本质是空,在辋川别墅宋之问的居处也许诗人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终将会离去,就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生命是一场自我体验,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每个人具备敢于直面自己的勇气。
王维的自在与坦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懂得,也不需要每个人懂得。
山西乔彦华 最后编辑于 2023-04-01 08:38:39
#32
大
中
小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1 18:53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读诗,对我来说,素读还行,如果理解并透彻的话,资历浅还是不够,有其对我这种差不多先生,马马虎虎,读过《诗人十四个》才知道差别太大了,作者能如此细腻而温柔的把诗用另一种方式去学习,很实用,这样也许是本书的另一个价值。接下来还需要“忍耐”读下去。进化自己!
#33
大
中
小
何粹华
新手上路
UID: 189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3
帖子: 13
注册: 8/27/2022 2:59:05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1 23:05
回复: 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本月读了陶渊明与辛弃疾那一章,其中有一句“读陶诗要联想,其味在感发;读辛词要考证,其力在感动”颇有一些感受。姑且不论作者的这种说法是否足够严谨正确,毕竟这本书还是有别于一般的学术著作,更多是作者自己的一些体会心得。但是其所提到的联想,考证的确是更好体会诗歌的法门之一。另外能将不同的诗人两两一组进行比较实在是种值得借鉴的阅读方法。
#34
大
中
小
Gabby
解晓慧
新手上路
UID: 19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4
帖子: 4
注册: 3/26/2023 11:31:27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1 23:11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诗无达诂。
黄晓丹老师在《诗人十四个》一书中化身“现代通灵者”让“古代心灵中哪些幽微、隐秘的部分重见天日,成为与现代人生命体验共情的丰富资源”,这个解读角度切入得很特别。
正值阳春三月,这个时候来读黄老师在过去的某个春天里对诸多与春天有关的作品的讲解也颇为应景。
在这新颖的解读视角以及大量诗词作品的引证分析之外,最打动我的是作者对汉语语言美感的追求和古典文学从业者的新路历程。
就像作者在代后记里写到的那样,“比新亭对泣更大的悲哀,是使用者自己的母语,而语言失去其曾有的精美与优雅。那使我们在自己的故乡成为异乡人。……单单只是继续去使用和讲解这种精美的汉语,人生也值得度过”。
这样的表述无疑会让一个语文老师心有戚戚继而感叹吾道不孤。
#35
大
中
小
周捷慧
新手上路
UID: 191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2
帖子: 12
注册: 10/29/2022 8:33:5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4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2 03:49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诗人十四个》的确将诗的美感、细腻写得淋漓尽致,但是说实话,可能天生对“诗”比较不感冒,所以整体读下来还是比较食之无味的,但对作者细腻深刻的解读又是钦佩的。阅读这本书也很符合这个时令,希望自己也能不断培养在诗歌领域中的好感,否则担心自己教诗歌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负责。
读到后面,被朱彝尊写的《高阳台》所吸引,作者解读:古代女子看一眼男子就药生死与共,虽不被现代人所理解,但是放在那个时代中,其实就是女性因为与外在世界隔绝,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智识、才华、志节方面的追求,但文化实际上由鼓励女性发展这些领域的鉴赏力。所以为弥补“渴望的”和“能做的”之间的落差,只能把自己对才华、品行等的要求投注到一个男子身上,简洁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一个男子所谓的美不仅在于外貌,更包括才识、德行方面。
这样解读的话,一下子深化了普通男女的爱情,的确独到精辟。
#36
大
中
小
盛晓伟杨初中学
新手上路
UID: 191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7
帖子: 7
注册: 1/14/2023 12:40:16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3 15:50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读《姜夔与苏轼》
小时候吟诵白居易的《江南》让我对江南这个地方充满了期待和想象,在我真正见到江南之前,脑海中的构图无论怎么变似乎都围绕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去想象,我现在还能记起那时老师在语文课对着一群北方娃讲述江南的好的情景,那是一个热爱文字且高挑有趣的男老师,他几乎给全班的同学绘制了一幅缤纷绚丽的江南图景,让同学们从那以后都有了一个江南梦。
而真正有机会亲临江南,一睹江南的芳容时我已经二十几岁了,正是做梦的年纪,约了两个好友,三人在一个初夏就成行了。你能想象心心念念的地方终于抵达的那种心境吗,我至今我能听到初到西湖时所感受的心底的怦怦直跳,像是素未谋面,又像是阔别已久,像是拥有了这世间所有的美好,又像是转念又成虚幻......二十多岁正是患得患失的时候,既喜于拥有,又担心失去
正是“春风归去绿成阴”的时节啊,当我看到《诗人十四个》中说姜夔词“春风归去绿成阴”说这是一种既有收获又有失落的中性概括,我忽然理解了二十岁彷徨之所以彷徨,是因为不确定,那时刚刚毕业,对未来的期许和不确定让我一头雾水,江南之旅本就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飞往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
虽然日后去过很多次西湖,但都没有最初那种“欲说还休”的美妙体验了,更确切一点,青春里所有和伤感有关的记忆都有第一次江南之行的痕迹,这就是所谓曾经拥有的证据吗?
“姜夔与苏轼”这一部分我反复看了几遍,感受也像这文字一样,有时明明已到指尖,拿起笔心境又忽而急转,灵感荡然无存,正是"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的热烈、急切、无休无止,在漫漫的湖波中,似乎到处都是盈盈的眼波,但却没有哪个点能够让你再次凝眸......
#37
大
中
小
胥江
注册会员
UID: 165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2
帖子: 52
注册: 12/30/2019 2:33: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3 18:02
回复: 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黄晓丹老师的《诗人十四个》上周日读完了,恰逢在溧阳的湖边,特别有一番诗意的春天。友情、孤独、情欲、死亡、别离不同的五种生命事情涌上心头。也许在读书的过程中加上江南的春色里,才能更加理解作者、理解诗人。比如王维的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想起老家咸阳古城。
#38
大
中
小
王翡
新手上路
UID: 191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7
帖子: 7
注册: 2/27/2023 5:37:1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5 02:08
回复: 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有人说黄晓丹老师的书《诗人十四个》里“一半是诗,一半是人”。我时常想书中的人和事,呈现的是生活实现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就我所接触的汉字的对临及古诗词的书写,或许就是要“一半是诗,一半是人”。从学生对文本的临写、模仿到自己对书写用笔、结体呈现、作品布局,都是从学到用的过程。不断丰富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多种视角,不断学习他人对文本表达的多元方向。感悟生活与成长本身基于对文本的解读与对生活的实践。
#39
大
中
小
shasha000
新手上路
UID: 166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6
帖子: 46
注册: 3/1/2020 9:35:24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6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5 04:09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在读《十四个诗人》时,有个画面常常出现,作者面前仿佛站着苏轼、姜夔,他们分享着各自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
《十四个诗人》中“姜夔和苏轼”,姜夔的《鬲溪梅令》,一首是苏轼《八声甘州》,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是写眼前的西湖,而是写追忆中的西湖,都是在写其他一个什么时候,因为有所追忆,而把西湖作为自己梦的投影。以西湖为背景的某种回忆,让我想到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萦绕在西湖湖光山色中的悲苦。
那天,腰痛难忍,躺在床上,听着《鬲溪梅令》,这是写春天的吗?明明就有悲秋的气息?仔细再听,再看作者对这首词的解读,在漫天漫湖的绿意之中的空洞,空洞是仿佛人已经走了,但是翠鸟还在,在山野之间、在回声之中持久啼叫,却没人听到,回应它。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最喜欢的就是姜夔欲说还休这样的美。在人到中年不如狗的生活中,更需要苏轼“生活予痛,报之以歌”的豁达态度。每次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最羡慕他的家庭教育:祖父的识见非凡、精力过人、胸襟气度开阔,父亲给予他个性发展的空间,母亲的愿如“范滂之母”,当他流放岭南时,粗糙的胡饼也能吃得津津有味;流放黄州时,辟出东坡荒地,亲自下地种粮种菜;流放海南时,在没有米粮吃的时候,发现了生蚝的美味……在颠沛流离、粗茶淡饭中……,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40
大
中
小
云南昆明和志茹
注册会员
UID: 15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3/29/2019 10:39:1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5 07:30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读书反馈】《诗人十四个》的阅读,阅读越感觉诗人们凭借他们的作品在千年时光的淘洗中,依然鲜活的伫立在我们眼前。这其中肯定缺少不了作者的讲述效果。
上次的反馈中已经就此思考了一些,并且还与叶嘉莹先生的作品进行了略微比较,不愧是有因袭的。
现在读到的“春兰的孤独:陈子昂与张九龄”。依然是旁征博引的去解读字词,知人论世理解情感。但是看标题,以为更多的会比较二者,实则不然,还是有重心的,其中陈子昂的形象就越来越清晰。而张与陈被放到一起更多的是二人的《感遇》有了交集。本章也讲了“春兰”的意象,但“孤独”的陈子昂却异常鲜明:一个壮志未酬的才子,在命运的轮盘里无奈地挣扎。他因凌云志而孤独,因饱学而自负,却始终扭不过“资本”的力量。他如渺渺天地中一只孤独的沙鸥,终于落寞在暮霭中某片浅滩,说不尽的凄凉与哀婉,让人神伤!
#41
大
中
小
朱茵
新手上路
UID: 173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4
帖子: 44
注册: 10/6/2020 10:45:0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6 07:59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继续读《诗人十四个》,今年初三,每到月底都是月考,复习加命题,再加上各种琐事,书只是粗略地翻了一遍,看得并不细致,接下去还会重读的,说说粗浅的感受,看下来觉得写得有点随意,就猜是不是上课的讲稿,翻到自序一看果然如此,既然是讲课,肯定不会像诗词研究专著那样,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对诗歌进行介绍,而是要让听众对讲的诗歌产生兴趣,所以会有很多事例补充,或者旁征博引,这其实也是我自己上课的时候常用的办法,可能若干年过后,学生对你教的知识早已遗忘,可是课上讲的故事或者发生的意外事件却记忆犹新,所以这本书中的故事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比如如何更生动地开展诗歌教学等等,可以作为诗歌教学的补充资料,最近有幸听了杨浦某位特级教师的讲座,也提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两者之间正好可以相互印证。
#42
大
中
小
陈晨
新手上路
UID: 148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0
帖子: 40
注册: 10/7/2018 8:16:16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7 08:44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3.《春兰》
笔记:
1.陈子昂和张九龄都生活在初唐快要进入盛唐的时候,两首诗微妙的差别,是读诗时很大的乐趣。
2.是写些花花草草、春兰秋菊,有时候读者会想,是不是像后来的分析家说的那样,里面有很多的精神、很多的思想,还是说这些都是分析家自己的投射?
第一种情况,作者写到春兰秋菊,只是写实际上的、植物学上的花草本身,没有任何托寓。
第二种情况,作者并没有明确的意识将春兰秋菊作为象征,但无意识以情绪、设色与巧合的方式渗入对这些意象的叙写,使其多多少少带上了一些难以确指的深意。
第三种情况,才是作者有意识地象征,表面写春兰秋菊,实质是写时代、命运和人格。
2.陈子昂的那首《感遇》中有种一路向上的孤绝之感,而在张九龄诗中更多地看到开阖之意。全诗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展开,因此优游从容许多。
3.陈子昂的一生好像都在做同一件事:努力弄出一些音响,唯恐自己在无声中熄灭。不管为文、论政还是领兵,以任何一种方式释放出自己的“金石之声”,大概就是陈子昂人生中最持久的主题。
感悟:
1.“美人香草之托”是中国文学的基本定律,但很少有人提到这个传统的另一面——在找到这些花花草草作为人生的托寓时,这种在世间独求无侣的孤独之感就显得更强烈了。——能与花草为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2.“摇落”这个词是中国文学中极具神采的创造。它和“衰落”“凋落”不太一样。秋天到来时,一阵风吹过,树枝摆动,落下一层叶子,可是树上还有千万翠叶。再一阵风吹过,地上又堆积了更厚的叶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树枝的轮廓越来越清楚,树下堆积的落叶越来越多。然后有一天,我们忽然意识到风中的枯叶所剩无几,冬天真的来了。这就是“摇落”。
“摇落”这个词中有一种无可奈何、无法挽回的意味。它是一个过程,不是突然到来,它就是命运内隐的程序。——好喜欢这个词
4.《春夜》
笔记:
1.王昌龄经历了完整的开元盛世,又没有来得及亲身体验安史之乱,可以称得上是完完全全的盛唐诗人。王昌龄有“七绝圣手”之名,清代叶燮的《原诗》中说:“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2.三个维度的排列组合中发展出多种体式。从句长上来说,有五言、七言、杂言;从篇幅上来说,有绝句、律诗等;从音调上来说,有近体、古体。句长方面,五言比较直接、质朴,没有修饰的空间,容易产生警句般的震撼力,但七言就开始有了婉转回寰的可能。篇幅方面,律诗八句可以组成一个整严的结构,并能用排律的方式发展出复杂的叙事功能,而绝句只有四句,适合表达精粹的觉悟或感受。
3.如果一定要说盛唐诗人这种“痴憨之气、浑成之美”到底是什么,它大概是一种未经世事的单纯、不加掩饰的惊喜、不带防御的吐露、不求深意的表达。读盛唐诗会有一种“天地未曾破损之前”的酣畅快乐
4.“春风沉醉”的感觉,那是种身体舒展、心潮涌动、注意力弥散的感觉,带有少许的眩晕,既像“风开露井桃”,又像“春风拂槛”。
感悟:
1.从盛世中坠落,人们才会发现现实,而在现实的泥沼中沉沦太久,又会寻求超越。文运与世运的关系相应而又相违,正出自这微妙的原因。经过安史之乱,中国再也不出产像开元时代那样一派天真的诗人,浑然天成的盛唐气象成为绝响。——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佳作。
#43
大
中
小
温和玲
注册会员
UID: 146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6
帖子: 66
注册: 10/3/2018 7:56:3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4-09 09:45
回复:共同体3月读书《诗人十四个》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诗人十四个》读后感
诗人席勒认为,描写大海特别美的诗人有两种,一种是天真的,非常具有天赋,不需要后天学习的那种,下笔就能成文。一种是感伤的,这种诗人情感非常丰富,但需要运用技巧后天去培养。席勒认为他自己是“感伤的诗人”,歌德是“天真的诗人”,并认为“天真的诗人”才是世界第一流的,但这种第一流我们羡慕不来,但也有极少数的作家,他是天真又感伤的,兼具天赋和后天努力。
我觉得黄老师在这本书中娓娓而谈,引文据典,既有天赋,可以说是灵动的作者,但在诗歌鉴赏上的钻研和开拓,处处可见其努力,更算是“虔敬”的作者。
这给我直观的感受是,黄老师整个人的温文尔雅、才情四射已经与这本书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了。“真正的理想是自由心灵结出的果实。”朱彝尊与俞樾比较阅读的春闺伤逝中的凄美与冷静,我看到晓丹老师这种个性化阅读过程中的实践思考,漫长地反复捶打后的升华。我更似乎看到了黄老师把日常每一个诗人当作美玉一样细细雕琢,在沉潜中创丰富灵动之美。
可能说一样的著作,不一样的收获。面对灵动诗歌之海,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晓丹老师以通灵细腻不断地开发着自己,带动着他人,研磨着身边的那一片诗情画意的环境。而我也相信我们诸多读着受益于此,会在文字的汪洋里越攀越高,最终飞越现实的山。
席勒说:您在我们心房点燃了一把火,它永远永远不会熄灭!《诗人十四个》恰如是。
#44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24287次, 共44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3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7:52:27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448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