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76345次, 共37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刘尧
注册会员
UID: 13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93
帖子: 83
注册: 10/1/2017 10:26: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0.55 金币
只看楼主 2018-11-17 15:46
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请大家将11月讲座反馈发在这里!
#1  
注册会员
UID: 150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10/28/2018 4:11:0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4 金币
2018-11-27 15:58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万蓓蕾老师“评价事件中的不同个体”讲座心得
      在这个讲座中,我最大的收获有三点:1.对“神圣道德”和“底线道德”概念的辨析。神圣道德只能责己,底线道德可以责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瓜群众不能站在道德审判的制高点上对他人任意审判。2.如果评价不同的对象,使用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比如这两天都在热议的基因编辑技术,我无法判定是与非,因为我不懂技术层面的东西,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技术的前进无论如何不能违背人伦。3.在公共安全事件评价中,海恩法则、制度设计、风险评估这些维度是我们都要加以考量的。撇开专业要素,至少我们要考虑到制度是否有疏漏,相关安全责任人的素质是否达到要求,在充足的风险评估后是否有完全的预防措施。
#2  
新手上路
UID: 152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5
帖子: 15
注册: 10/31/2018 2:21:0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50 金币
2018-11-27 15:59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学习樊老师的“中唐诗坛”的讲座。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谈到,文化分野:除去先秦不论,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这转折的起点分别为魏晋,中唐,明中叶。
盛唐在安史之乱之后公元766年,进入中唐时期,文坛呈现了元白诗派,韩孟诗派,刘柳和是其他。诗篇更多的开始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盛唐表达的宏大,飘逸的诗篇转到了细微卑微的人物的描写。正如《美》文篇中提到的“这里没有边塞军功的向往,而只有仆马词章的较量;没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纵马怒吼,没有风流恣意的华丽舒适,正是这时的百花齐放。”
回族,游牧民族的侵扰,藩据,安史之乱等等没有波及南方,所以南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市井繁荣。诗篇多体现了,日常琐细事务,闲适温情,西域歌舞开始渐渐在民间兴盛。             
时局的动荡摧毁了人的信心,安祥大气被打破,均田制,租调制度无法执行,士族门阀的经济基础摧毁,安史之乱之后,士人失去了隐逸的物质基础,韦应物刺史罢官,却没有费用回家租田。
科举制度的奠定,让更多的世俗地主走上了政治的舞台,世俗地主取代了士族门阀以及他们的政治取向。
士大夫的风貌呈现了很大的改变:盛唐时期游仙,游侠式的人物的消失,盛唐史无前例的求才礼贤的政治风气不再有;游侠诗人的减少,战乱使游侠们失去了横行千里,立功边塞的物质基础;盛唐时期崇尚的“通儒”“名士”的风范不再有;儒释道互补平衡的人生的实现。
东汉时期,是对个体生命的存在以及意义的发现和追求。到了魏晋时期,则是对个体人格的追求。盛唐时期,对超越现实的个体人格的绝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与热烈追求,转到中唐时期,安史之乱之后,文士的出路变得更为狭窄,高门望族受到了毁灭行的打击,使得他们难以保持独立的人格,自由,不得不更多的依附与国家机器。
对于个体代表诗人的总结,我还在整理,感谢樊老师的精彩讲座,虽隔千里,但见字如人,非常好的学习机缘。
之前学习唐诗宋词,从来没有在如此宏观的历史角度去审视这个生命和他所处的时代,学习讲座,更能够读懂一些,或者说更能够理解诗篇所蕴含的意义。
#3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18-11-29 12:29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11月24日讲座反馈
樊老师在这期讲座中,探讨了文起八代之衰 -- 古文运动,从解题讲到古文运动的主张,讲到韩愈的生平与“不平则鸣”“陈言务去”,听完后,我感慨颇深:1、对问题要深入挖掘。樊老师一开始就提出:什么是古文?古文是文学吗?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和我们平时讲的古文是一样的吗?问题一提出,古文运动的讲解就不再是我们平时的就事论事,没有深入挖掘文本,深入挖掘其内在意蕴的泛泛之谈。只有深挖问题才能让学生从深层次理解要讲的问题。2、学习要联系古今,要能深入思考。在讲到三统合一(政统--道统--教统)的社会精神形态时,樊老师指出今天的教育实际上是有问题的。这一点是我们上课时讲韩愈,讲古文运动没有想到的,我们虽然知道今天教育的现状,但是却不能联系古今,或者说,我们知道“文以载道”的理论,却不能联系实际。这点上我还需要努力学习,深入思索事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4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2018-11-29 20:09
看樊阳老师《中唐诗坛》感悟
中唐诗主要有三种表现,批判现实、关注闲适、孤独激愤。盛唐的光环不在,社会的动荡让诗人少去了盛唐的豪气与底气,满怀家国情的看到了唐的下坡,对现实的不好现象进行批判,希望能有改观。而一部分奇才想要有所作为,却无奈现实,有抱负无法施展的孤独激愤。最有趣,最闲适的是白居易,他的诗有生活的安适,有小家碧玉的小资与清新,原来他家底殷实,也就说社会的变迁对他生活品质的影响不大,仕途不顺那就过好自己生活。不看这个讲座我对白居易还停留在《观刈麦》中的批判现实,听了樊阳老师的课真是大开眼界,这样的文化大餐每月品尝。
#5  
叶娉婷贵州省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1
帖子: 71
注册: 10/6/2018 7:51:5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35 金币
2018-11-29 21:40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11月讲座反馈
在这一次中唐诗坛的讲座之前,万蓓蕾老师有一个时评的小热身,对我启发很大。对于高三的学生,我们也在进行观看、阅读新闻,然后学生自己写时评。但是都只是让学生自己去看新闻,然后自己写一点评论,我作为周记收上来,大致看一下同学生们的评论,然后再总体在班上讲一下。因为没有理论上的支持,所以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时评应该怎么来写。 对于重庆公交车这个事件,我也让学生写了,大家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评论,那么只要学生站在某一个角度,去评价这个事件,就可以了。
        看了万老师对学生评价当中提出的问题,不断的去追问:我们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一个事件?而这样一个评价的标准是否会遮盖了一些真实的东西?神圣道德和底线道德,万老师提出来的这一个标准,让我不禁反思,我们在很多时候,确实是用神圣标准去要求别人,而用底线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用底线道德要求别人,神圣标准要求自己。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所以说我们老师在让学生去做什么的时候,也应该要做到自己能够总结出某些理论,能够站在一个理论的高度上去指导学生。
        关于樊阳老师在说中唐诗坛的时候,对于白居易的讲解,我感到非常有兴趣的是樊阳老师是用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等等,这一系列的中唐诗坛出现的诗人,来进行对比,并且从他们的出生年月来看,发现那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由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或者不同诗人同一时期的诗歌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品味出不同的味道。
我们教学当中,讲一首诗歌,肯定是要讲背景的,时代的背景以及写作的背景,作者也是需要介绍的,但是我们都是照本宣科的,只说这一首诗的这一个时代,以及这个写作背景,只是简单介绍这个作者,那么,学生的只能单一的了解这首诗以及这个作者,并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而樊老师他最擅长于就是把一个诗人,一首诗放在一个历史的层面上,让同学们在整个历史当中去贯穿所有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它呈线性,然后变成网络,这样的话就非常容易记忆。
#6  
新手上路
UID: 1511
来自:
精华:
积分:
帖子:
注册:
状态: 离线
威望:
金钱: 金币
2018-11-29 23:45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听了魏敏老师的讲座分享,深深为她的壮举所折服。短短几年,就能做到几万人,这个金州国学会太了不起了。在讲述中,我发现魏老师很少提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而是尽量多的介绍他们的做法,可见魏老师为人之低调与真诚。
在看到金州国学会这个名字时,我很担心是那种带着孩子老实读经的机构,那已经走到歪路上了。听了魏老师的分享,我发现他们是真正做文化传播的。我总结出几点:
1、在国学方面,金州国学会有自己的思考,比如从小学入手,音韵、训诂等等,然后才读经典。
2、讲国学,但是不惟国学。家庭教育、心理知识、地方文化等等都是他们传播的内容。
3、落到实处。比如魏老师提到的论语分享的方法,从提前预习,精心备课,到交流讨论,联系实际等。真正把经典落到了实处。4、魏老师他们不仅是线上下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练习各方面爱心人士、专家学者送书送课到学校,直接帮助学生。我觉得魏老师他们走出了一条公益文化传播的路径,非常值得推广学习。
#7  
新手上路
UID: 1511
来自:
精华:
积分:
帖子:
注册:
状态: 离线
威望:
金钱: 金币
2018-11-29 23:46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听了魏敏老师的讲座分享,深深为她的壮举所折服。短短几年,就能做到几万人,这个金州国学会太了不起了。在讲述中,我发现魏老师很少提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而是尽量多的介绍他们的做法,可见魏老师为人之低调与真诚。
在看到金州国学会这个名字时,我很担心是那种带着孩子老实读经的机构,那已经走到歪路上了。听了魏老师的分享,我发现他们是真正做文化传播的。我总结出几点:
1、在国学方面,金州国学会有自己的思考,比如从小学入手,音韵、训诂等等,然后才读经典。
2、讲国学,但是不惟国学。家庭教育、心理知识、地方文化等等都是他们传播的内容。
3、落到实处。比如魏老师提到的论语分享的方法,从提前预习,精心备课,到交流讨论,联系实际等。真正把经典落到了实处。4、魏老师他们不仅是线上下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练习各方面爱心人士、专家学者送书送课到学校,直接帮助学生。我觉得魏老师他们走出了一条公益文化传播的路径,非常值得推广学习。
#8  
注册会员
UID: 146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6
帖子: 66
注册: 10/3/2018 7:56:3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2018-11-30 11:34
回复: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这个月的琐事一下子多了起来,却还是爬楼听完了所有的讲座。却还是很惶恐的,感觉在读书的路上,似乎慢慢没有那种纯粹和投入感,这个猪都能被风吹到风口浪尖的时代,感觉不读书,一个月就和时代暗暗妥协,成了一个为了工作的机器人。而在遇到魏老师的讲座分享后,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
1、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换,我们便拥有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此次的讲座恰是我交换思想的过程,对照我们国学会的措施和读书计划,我们直接让受众定位在亲子阅读中,太狭隘,也缺乏深广度。
而金州国学会印象是什么?是有条不紊的微信群联络;是整齐有序的课程分享,是优美得体的群内活动;是一张张求知向上的脸,是魏老师质朴谦逊的总结。达则兼济天下,魏老师甜美、豪爽的语言、无私的付出让国学会熠熠闪光。
2、线上线下受众万人,真是大慈善的举止。初次了解金州国学会,首先我想起的是初见樊阳老师的场面,让我想到了少林扫地僧,樊老师也是自带光芒的,在江西的行走讲坛活动中,一言一语皆中的,没有花哨。我以为的随手一个细节,却是整个人物的核心。其次,我想起了爷爷辈存在于农村的夜校,我的诸多长辈们受惠于夜校,从大字不识的庄稼汉到亲近文字,成为乡里镇上著有远见的一辈人,未尝不是因为夜校老师们的无私和慈善心态。这些当初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下放的教授们,给了庸常贫乏、愚昧甚至迷信封建的乡村带来的是不知道几个级别的大地震。一代人之不幸,成为了几辈人的大幸运。我们的小规模亲子国学会,也会自己做好家庭亲子阅读服务的同时,继续努力,从家庭走向社区,走向受众,我们也要努力。
#9  
王婷
新手上路
UID: 153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11/29/2018 9:11:1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2018-11-30 13:10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 古文运动讲座
11月人文行走共同体学习心得
    11月24日晚听了樊阳老师的古文运动讲座,重新温故了文学知识,什么是古散文,韵文的发展等。樊阳老师重点介绍了古文运动发生原因和主张,并以古文运动发起人韩愈为线,介绍韩愈生平和成就,读韩愈《原道》和《师说》,让我们结合作品深入认识古文运动的意义。
    作为一名老师,从樊阳老师的授课中也得到启示。樊阳老师将历史背景和文学知识、作者生平联系在一起,使上课既有宽度又有了深度,同时也传授了学习方法,读作品要知道背后的史实,而不是只读作品。不然,学得很肤浅而无趣。
      要使自己的课堂也变得这么厚重,自己应该多读书,学识渊博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
        对于三教合一的社会意识形态不是很理解。中国没有教统,作为老师,应该坚守什么呢?
#10  
王婷
新手上路
UID: 153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11/29/2018 9:11:1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2018-11-30 13:32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 古文运动讲座
11月人文行走共同体学习心得
    11月24日晚听了樊阳老师的古文运动讲座,重新温故了文学知识,什么是古散文,韵文的发展等。樊阳老师重点介绍了古文运动发生原因和主张,并以古文运动发起人韩愈为线,介绍韩愈生平和成就,读韩愈《原道》和《师说》,让我们结合作品深入认识古文运动的意义。
    作为一名老师,从樊阳老师的授课中也得到启示。樊阳老师将历史背景和文学知识、作者生平联系在一起,使上课既有宽度又有了深度,同时也传授了学习方法,读作品要知道背后的史实,而不是只读作品。不然,学得很肤浅而无趣。
      要使自己的课堂也变得这么厚重,自己应该多读书,学识渊博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
        对于三教合一的社会意识形态不是很理解。中国没有教统,作为老师,应该坚守什么呢?
#11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2018-11-30 15:00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道统,学统,正统,教统,法统……不管如何,都在强调标准。标准的作用在于“规范”,可以排除意外因素的影响,让机构的运转很快趋于稳定,同时走上一个良性发展之路。只是,到底建立怎样的标准,多少要见仁见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由于世界观价值观上的冲突,会演变出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出多起社会事件。及时是学界,也处处是不见血的剑影刀光。

      大文学家韩愈发起了古文运动,为了维护儒家道统,建立理想中的社会,到处和人去辩论,且好为人师,连皇帝都敢怼,哪怕“夕贬潮阳路八千”也愿意打落牙齿和血吞。他的身上,多多少少能看多许多中国读书人的影子,抑或者是他的行为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小时候读鲁迅,被孔乙己这个形象惹得笑了许久,惊讶于当时读书人们的古板和顽固。如今再读韩愈,又仔细听了樊老师对古文运动发起原因的一些描述。不禁对这些人有了新的理解。他们是真正的卫道士,一直在为维护自己心中的道统而努力。忽然想到,民国时期,天下大乱,道统不存时,王国维先生那惊心动魄的一跃。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只是啊!我这样的人,似乎是没资格去做评论的。我的“道”又在哪里呢?
#12  
许敏 内蒙古鄂尔多斯
新手上路
UID: 148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1
帖子: 21
注册: 10/6/2018 6:42:1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35 金币
2018-11-30 15:35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韩愈古文运动的主张就是文以载道,在《原道》中写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在其散文《重答张籍书》中也指出:昔者圣人之作《春秋》也,既深其文辞矣,然犹不敢公传道之,口授弟子,至于后世,然后其书出焉。其所以虑患之道微也。可见道统的恢复和重新确立迫在眉睫,有文化思想上的原因,有政治上的原因,有文学史上的原因。但是可以确定的这个道统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当然作为正统的治国思想有存在的巨大价值,也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难免也就流露出其存在的弊端:大一统声音,为政统服务的倾向。可是文学作为一种存在样式,追求美是其本来的面目,我以为,不仅要载道,更要载个体的情感诉求,也许这才是文学本来具有的样子——无所依傍,自由抒发真性情!
#13  
郭晓云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历史
注册会员
UID: 14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4
帖子: 54
注册: 10/3/2018 11:05:3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5 金币
2018-11-30 17:14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24号听了樊阳老师《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一课,这一课樊阳老师依然是秉承他一贯的提问启发、前后联系的方式,尤其注重概念的厘清,这是我觉得最好的一点,我们现在上课往往都会忽视概念的解释,一上来就开始讲内容,很多老师觉得不解释概念是因为觉得有些概念太难,即使解释学生也不懂,其实我个人觉得不是学生理解不了,而是老师自己没有理解、厘清,本身自己都是糊涂的,如果自己对一个概念理解的很透,就可以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讲述!我们在生活里经常会感到和有些人沟通很困难,彼此都无法理解对方,甚至产生误解,实际上这种沟通的困难,这种不理解甚至误解往往来自于概念的不清,自己对自己要表达的想法没有厘清概念,对别人所说的概念也并没有真正理解,正如苏格拉底经常反问别人一样,反问到最后,对方发现自以为知道的东西,自以为懂自以为理解的东西,其实根本不懂不理解,甚至感到自己很无知!所以厘清概念是非常重要也是学习中首要的事情,要不断的追问、不断地反思,真正懂得,真正理解!
#14  
新手上路
UID: 151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
帖子: -8
注册: 10/29/2018 8:54:0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10 金币
2018-11-30 17:27
回复:11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从良渚了解中国考古》讲座反馈

11月3号4号我参加了樊阳老师组织的“良渚人文行走”活动,当时并不知道原来1936年11月的3号是施昕更发现良渚文明的开始。良渚出土的大量文物、考古的历史成果似乎确实能够“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良渚遗址也在积极准备明年的申遗。但目前的考古发现是否真的能证明良渚文明就是黄河文明的前身,我们的中华文明史是否就真的可以推进到五千年以前?万老师提到参与殷墟发掘工作的李济去了台湾以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说的,他很担忧大陆的考古报告中用政治语言来代替学术观点。学术观点要严谨,所有的结论都要有确凿的证据,这是基本的学术态度。中国的考古成果还带有政治的痕迹,这样的结论不足以服人。至少在良渚的一个辩论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未根据博物馆陈设的文物和在遗址看到的墓葬以及宫殿遗址就得出“良渚文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论。这样下结论是否过早?对于史前文明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历史的真貌?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一切只能依靠考古。各种玉琮玉璧玉圭玉钺玉镯、各种城墙水利遗址等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人们解开这千古之谜。不盲从不轻易下结论,这是我从讲座中得到的收获。
#15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76345次, 共37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19:30:01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