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39643次, 共47个帖子, 4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4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刘尧
注册会员
UID: 13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93
帖子: 83
注册: 10/1/2017 10:26: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0.55 金币
只看楼主 2022-03-01 01:11
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发在这里哈!《君子的春秋》或者《左传》大家自选哈!
#1  
新手上路
UID: 151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10/31/2018 11:29:05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2-03-01 02:43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很早就知道申赋渔先生,当时还在带低年级孩子的节令课程,他的《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是我的案头书,5年前,节令课程的书,还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光阴这本书,文字优美,配的画也很有童趣,有时候黑板画,我都仿照光阴上面的画。
有一年亲近母语论坛,请他来了,很儒雅的样子。徐冬梅老师邀请他写《君子的春秋》,真好,记得那时候申赋渔先生常住巴黎,忍不住想,申先生在塞纳河边,写春秋诸君子,时空交错,是什么感觉?
#2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2022-03-04 01:24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三月的读书反馈来迟了,这本书买的还没有回来,在网上了解一下,它作为中国第二部历史写作背景在春秋时代。,选取10位当是的大人物吧,展开学习。春秋各个霸主都有独立的风景,又相互关联,读史不易,读史增长见识即增智。
#3  
新手上路
UID: 161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6
帖子: 26
注册: 8/18/2019 2:52:47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15 金币
2022-03-10 19:07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申赋渔《君子的春秋》以人物为纲,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重要历史,不仅是一本通识性的历史读物,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4  
新手上路
UID: 178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5
帖子: 35
注册: 4/15/2021 1:22:2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50 金币
2022-03-24 20:09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我是第一次读《君子的春秋》这本书,首先它很有趣,读的很快,读完后又重新梳理一遍,仍然觉得很过瘾。总是不经意间串起了曾经学过的趣闻、课文、文化知识等等,“食指大动”、文昭关、斗谷於菟、曹刿论战……在里面都有讲到,读到这些熟悉的典故,合上书总是会心一笑,原来是这样子。
《君子的春秋》选择了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申公巫臣、延陵季子、伍子胥、孔子十个人物,分别将这十个人物一生活动轨迹以及个人经历的重大事件联系起来,形成春秋时期不同人物的侧面,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这十条线其实是这十个人物的历史,历史中包含个人命运,从个人的命运中又可以窥探当时的国家的命运,从国家的命运中还可以窥探当时整个春秋社会的风貌,其中人物有交叉,有延续。在序言中,有句话完整的解释了这一理念:“十个人作为春秋的坐标系,他们的人生是一条蜿蜒向前的时间轴,只限十个人,十条线连缀起春秋300多年的历史,而每个人的人生与成百上千的其他人相互交织,又编织起一幅纷繁复杂的图画,十个人就是十幅相对独立的图画,十幅画拼起来就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历史节点中的关键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左右历史的人物,作者希望能够体现他们身上人性的光辉。这本书如果学生读应该是非常有价值,帮助他们在心中构建春秋时期一个大的导图,而且选择的人物很有代表性,学生从这个经线入手,进而多纬度学习更深的春秋时期历史文化。
仅以《延陵季子》为例,看作者如何书写这位先贤。开篇作者便写道:“季札是一位深谙礼乐的大师,一位洞悉未来的先知,一位追求至善的哲人。”后文以季札出使中原各国为经,以此三者为维,对季札的一生横向纵向进行了梳理,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位为中国思想史留下巨大影响的“文化探索者(作者语)”。
故事从从季札让位开始季札对王位的拒绝不止一次,,季札数次让位也是他按礼制行事一次次考验,每一次充分都显示着这位君子的品行。这次是让位给他二哥馀祭后,代表吴国出使中原。书中写季札出使中原,分别到达鲁国,齐国,郑国,卫国,晋国这五个国家。作者紧紧围绕“他是一位深谙礼乐的大师,一位洞悉未来的先知,一位追求至善的哲人。”这三个方面写主人公,追求至善不仅是季札坚守礼乐,也有他对君子仰慕与珍视,如途径各国坚持拜会先贤,比如结交鲁国叔孙豹、齐国晏子、郑国子产、卫国瞿伯玉、晋国叔向等贤人大师,除了官方外交的需要,我想也有季札个人对这些贤才良将的惺惺相惜。
作为一位洞悉未来的先知,他在行经各国的途中,有无数个预言,最后都一一成真。仅围绕出使的五国,与相交的先哲朋友们分别时就留下了许多预言与劝诫,“卫多君子没有忧患”;忧心叔孙豹懂得行善事却不懂“显善人”;忧心晏子应把封邑政权交予国君否则会招致祸患;忧心子产偏重用法不以礼治国最终礼乐尽废;忧心晋国国政大权旁落,忧心“吾子好直,必思自勉于难”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这些朋友们最终都沿着季札的预言的方向走去,而他们所在的国家也没有逃脱预言的方向,诸如田氏代齐、郑国衰微、三家分晋……
整篇文章非常完整,中间穿插许多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三不朽之言”“子产改革”“羊舌四族”当然还有后世流传的“季札挂剑”,读来非常流畅,事件娓娓道来,资料丰富,毫无枯燥之感。
可以说作者为我们呈现出季札的君子形象,是饱满充实的,在那样一个风云际会、形式多变难得安宁的争霸时代,季札这位智慧的贤人令我心折不已。
对此书也有一定的存疑:季札毫无疑问是一位君子,那究竟什么是君子?对君子界定的标准是什么?春秋时期的君子和那个时代有特定的关系吗?尤其是春秋几位霸主君王可以算君子吗?
在序言中作者提到“无礼不能称霸,其实是要有实力,同时天下之人的臣服也因为霸主要讲礼,只有优雅的君子才能赢得广泛的尊重。”可以说,春秋既是霸主的时代,也是君子的时代。这些霸主,他们身上有着君子的一面。这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春秋霸主,通常我们一般人所理解,他的军事,政治实力非常强,用铁血一般的手腕赢得战争,赢得了诸侯的臣服,作者在霸主身上阐释了另外的一面,就是他也有礼的一面,这些霸主有君子的一面,这让接受者重新审视这些霸主,多层次多方面认识人物形象,这些诸如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的一代霸主,他们的形象是丰富的。
作者在序言中也提到,“所有形式都要服从于内在的礼,没有礼算不上君子”,文中如孔子、延陵季子,他是我们一般人能够接受的仁的践行者,可以说是仁人、仁德、仁义、仁爱等等代名词,是行“仁”君子的不二选择,他们身上的君子之风泽披后世,居于季子曾在的延陵大地,那些故事还在我耳边时时回响,每每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但是有一句话叫春秋无义战,诸如郑庄公、宋襄公、楚庄王,甚至是秦穆公、晋文公、齐桓公,他们这些霸主真能够算作君子吗?如果将这些霸主算作君子的话,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仁”究竟有几分呢?君子的底线又有何讲究呢?如果称得上是君子,许多场甚至不能算作义战的侵略杀伐,骄横暴虐,为了称雄天下的军事、政治的行为又该作何说法呢?正如孟子所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假仁”,到底这些管理天下的方伯中,作为方伯这一独特的霸权者,君子之风有多少假借仁义的名号,尚未可知。
#5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2022-03-25 07:28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上大学读过《左传》,再读已是工作需要,但是很难耐得下性子读完全书,所以只是挑选了章节读的。最好的读法是把《左传》《史记》《战国策》等放在一起比读,看他们对同意事件的叙事方法有何不同,这种比较思维和方法也有助于教学设计。所以教学相关篇目时,可以设计比较阅读,从中总结不同历史作品在写人记事方面的优劣和这背后的目的风格,想来应该是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的学习。准备下一届试试。
#6  
新手上路
UID: 178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5/18/2021 7:19: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2022-03-26 04:29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君子的春秋》用语简单朴实,没有繁复的词句,引用一些比较晦涩文字的时候都做出了拼音注释和含义解释,因此读来不觉得费力。虽然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但是作者会在提及某些重要人物或事件的时候,反复会将其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进行说明。书中的十个人,身份性格迥异,但都是极具君子之风,是在历史节点上的关键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左右历史的人物,十条线串连起恢弘丰富的春秋时代。本书并不是把历史人物扒出来而讲故事,脱离历史大背景的个人是不完整的,本书中的十位君子,彼此之间都有联系,是通过十位君子的人生春秋去描绘一个丰满阔达精彩纷呈的春秋时代,记述的是人物故事,背后是君子的风骨与胸襟,他们身上人的光辉和影响中国之后数千年春秋之文化精神的基石精髓。
#7  
新手上路
UID: 155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3
帖子: 23
注册: 2/11/2019 12:33:4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45 金币
2022-03-26 22:25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在我看来,《君子的春秋》最大的特点是改变了《左传》的体例,将之从编年体改为了以人物为主线的十章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是以《左传》为底本,重构了十则纪传体。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梳理出春秋历史的脉络,更具体地带他们感受历史人物的丰满形象,同时也照应了本书的主题,即对“君子”的讨论。在教学中,也未尝不可以参考这种援引多则材料、重构作品体例的方式。
此外,作者选取人物的角度也颇为有趣,从君王、卿大夫、到孔子这位“素王”,显然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但是我还没来得及读完全书,就目前看到的而言,好像各章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特别强,更像是以人物为中心,重新以白话文讲述一遍文言故事了,总觉得可以用这些材料对“君子”、“礼”等概念在春秋的变迁做一个更深的探讨的,但作者好像没有这样做(也可能是我还没有读完、或书本身的性质就是以趣味科普为主)。




陆羽琴 最后编辑于 2022-03-26 22:29:10
#8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2022-03-27 01:33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读《君子的春秋》
      #和而不同
      一
      所谓和,是五音相调,五味相和,是在不同中寻求和谐。所谓同,是上下同一,相互一致。如同琴只谈一个音,菜只有一种味,偶尔试试还行,长时间如此,谁喜欢呢?
      君子和而不同。
      二
      班级管理,要多求“和”,少求“同”,人和人生来就不是一个样子,一定要求同,其难度不亚于叫鱼去爬树,何必呢?
      三
      统一目标容易,统一思想很难。统一目标,是求“和”,让不同的人因事而聚,相互合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统一思想,是求“同”,其目的是让所有人的脑子里只存在一种声音,且不说其难度多大,单单是限制他人创造力所造成的损失,便已经不可估量了。
#9  
注册会员
UID: 150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10/28/2018 4:11:0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4 金币
2022-03-27 08:26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读《君子的春秋》
      因为我自己的浅陋与偏见,也加上这本书的推荐语说是给小朋友的历史解读书,所以尽管之前就知道了这本书,但直到这次讲坛布置作业,才认真读了。
      书虽浅,但对我来说有很多收获。它一改《左传》编年体的格式,更为系统,以纪传体的方式把春秋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事件连接起来,就没有那么松散了,就容易把春秋的人、事在脑中建立起联系来。君,从口从尹,尹像手执权杖,代表掌握权力者,口指发布命令。君子,本来就指的是贵族。翻开这本书,才真正懂得“君子的春秋”这个题目的含义。
      其一,它纠正了我的一些偏见。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我一直对晋文公说的“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持保留态度,总认为是借口,但通过读这本书发现了春秋时期各个诸候国都比较重视武德,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有春秋战争公约,所以晋文公说出这番话,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他原则的坚持。还有《郑庄公克段于鄢》,我向来对郑庄公母子到黄泉相见那一段是嗤之以鼻的,总觉得无比虚伪。但这本书丰富了郑庄公的形象,从整体考量,他把打下来的城邑送给鲁国,去安抚周天子,也可证明他的确是面对母亲会有以德报怨这一面的。
    其二,中西类比。书中的夏姬让我想到了海伦,同是倾国倾城的美女,与之相关都有了连绵的战争,所以都被扣上了祸国殃民的帽子,何其无辜!子产的乡校让我看到了雅典广场上的公民大会,2000多年前的民主,原来已隔空握手,何其神奇!
      还知道了吴钩的来历。
      所以这本书我觉得是可以推荐给我的学生读的,至少他们绝大部分没有兴趣读《左传》,那无论是增加一些历史知识、文化常识,还是能更加走近春秋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了解一些重要事件,都是有所禆益的。
#10  
陈秀英
新手上路
UID: 185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3
帖子: 23
注册: 2/13/2022 6:51:2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30 金币
2022-03-27 17:24
回复: 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君子的春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历史书了。最近再整理一些青铜器的知识,所以一直在看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收听相关的讲座,对春秋的历史逐渐清晰一些了。当拿到这本书时,更是被它简单朴实的语言、清晰明了的叙事线索、有趣生动的讲述所打动。勾勾画画,读读写写,颇为自乐。
首先我喜欢书名,君子的春秋,为我们展现了在春秋时期很多遵从礼乐的谦谦君子,也让我们一点一点看到了礼崩乐坏的过程。都说宋襄公的去世标志着礼崩乐坏的开始,但是当楚庄王称霸时,也不乏对周礼的努力维护。楚庄王最重要的“成长”应该来自于“问鼎”。当他带领大军讨伐陆浑之戎后,陈兵洛水之岸,遥望周都,迟迟不肯离去,想必也是“司马昭之心”,此时他心中没有周礼只有不可一世的野心。当王孙满来劳军,他终于抑制不住膨胀的欲望,问鼎之大小轻重。也正是王孙满的回答深深触动了他,让他幡然醒悟,原来用自己国家再多的青铜筑再大的鼎也没有用,因为君子在德不在鼎。
楚庄王心悦诚服地撤兵了。此后晋楚邲之战中,楚国将士充分展现了尊军礼的风范。尤其是楚庄王在拒绝大臣提议做“京观”时,所说的话成为经典。“止戈为武”。也正是从楚庄王起,楚国积极吸收中原文化,使楚文化发展迅速且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洪雨秋-麦芽
注册会员
UID: 166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3
帖子: 53
注册: 3/1/2020 7:12:5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30 金币
2022-03-28 06:50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非常遗憾,这个月没读这两本书,谈一下我读的华君武的《漫画漫话》

华老算是我国漫画界的元老级人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漫画仅有丰子恺等少数的几个人。华老他们算是当年的年轻人,完全是从西方学习。可是怎么向西方学习呢?那时又没有网络,电话也不普及。他们只能模拟,甚至是对方的一幅画都要被反复地模拟学习。华老彼时学“萨巴乔”,他连签名都要学对方。可是在华老后来的讲座中,一再提到,模拟是一个过程,最难的是跳出来。他跳出“萨巴乔”的影子,用了七年的时间,比他学的时间还长。所以,他后来强调,只有跳出模拟,走出自己风格的,才能真正地“登堂入室”。这让我想到佛家所说“入世出世”说,也想到武侠小说里常提到了“无招胜有招”,想到“独孤九剑”。也许事情本就是这样:异途同殊。做任何的事情,其实“理”都是一样的。这或者也就是所说的“事情做到了极致,道理是共通的。”

非常遗憾的是,尽管书中长长短短地分了上下册,上百篇文,却无一例外是华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的讲座或序言。相当于是他的回忆录。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这样,华老所谈的更像是在师傅在传授技艺。他在军营中的一段讲座,可以说是拳拳之心,看出他对于我国漫画的未来接班人还是很有期待值的。只是对于新生事物,恐怕华老就难免有几分“老顽固”了。尤其是对于一些时尚。

华老指出漫画必须要具有“战斗性”。这是我国漫画发展最主要的标志。漫画不仅是体现矛盾,不仅是讽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战斗性”。是“投枪”是“匕首”是画师的武器。我十分同意这个说法。

一个漫画师不仅需要一定的画画技能,更重要的是他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捕捉社会现象,捕捉人性,捕捉生活。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庸庸无为。一个漫画师的良心在于他的画所表达出来的“现象”。

华老对当时日本的漫画有颇大的异议。他当时已经注意到日本的漫画正在“侵略”我国国人的思想。然而,他不能料到如今的漫画界,日系完全KO了中系。漫画更多的朝着卡通的方向走去,流失了最初的那股“锐气”,那份“战斗性”。这是非常遗憾,非常悲哀的。
#12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2022-03-28 06:58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读完序言、引子和郑庄公。
《左传》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之前练习中有节选左丘明的《郑伯克段于鄢》。但是删掉了上面横线上的话语。
孔子在《春秋》里面记了这么一句: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我们知道,《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它是对《春秋》的解释,《春秋》是“四书五经”之一。孟子曾说过“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俱”,所以结合比对和背景才能知晓背后孔子和左丘明的写作意图。
孔子《春秋》里的言语和《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题目里隐藏了很多信息
首先,郑国先君是周王室的宗亲,因为辅佐天子迁都有功,被封在郑,所以天子赐郑氏,以区别于其它诸侯;春秋时期,姓和氏区别很大,很多人如果没有突出的功劳是没有姓和氏的。
但为什么不称“郑氏”而称“郑伯”?
其次,伯,古代对男子的称呼有个排行是按年龄大小进行的,主要有孟、伯、仲、叔、季,其中伯是嫡子所用,,孟是庶长子所用,其它依据年龄依次使用;因此这里称郑伯说明他是嫡长子;
那么为什么要取用“伯”这个嫡长子的称呼呢?孔子想强调什么?
第三,段,是郑伯弟弟的名字,死后追封共叔段,造反失败后逃到了共,所以后世就给用共来追封他,叔说明排行老二。
第四,“克”,这个字应该用在两国交战的情况下。
那么,这里是兄弟相争,为什么要用这么严重的“克”?
这个时候,横线上的话: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就能解答上面的答案了。
左丘明延续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所以,基于这样的理解,再去解读郑庄公对弟弟段的放纵和对母亲的“其乐融融”总是要打上点折扣的。从后来他的称霸来看,智慧和果决的气质也不会印证他是真得如此宠溺弟弟和悔过对母亲的不孝。这个历史人物就有了层次,故事也有了深味。
从孔子来,就避不开儒家思想。孔子时期,大道不行,转而立言四处奔走,希望儒家思想的“君义臣恭”“兄友弟恭”可以得到应用,所以孔子在整理资料时对于违反人伦关系的地方会有微言大义在其中。左丘明又把《郑伯克段于鄢》放在了第一篇的位置,这个安排也很儒家,不是吗?其编撰者的用心良苦,我们应该思考。
#13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22-03-28 22:15
回复: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春秋无义战”,一句道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局面。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为了扩张本国的领土,战争说打就打,于百姓而言,这确实是没有正义的。但是,整个社会和个人又讲君子行为,比如打仗时要讲规则,两军中任何一方没有排好阵形,另一方就不能进攻,所以即使曹刿率领鲁军赢得了战役,他在当时仍然名声不显,究其原因,就是他在战场上使了“诡计”,违背了规则。再比如齐桓公把攻取北戎的大片土地全部送给了燕国,燕国国君感激之余,把齐桓公一直送到了齐国境内,齐桓公认为诸侯之间相送不出国境,于是把燕国国君到过的齐国的地盘送给了燕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春秋时期的人们更讲求的是个人品德的修养,因此,虽然战争动机不可取,但是如果单单从品格上来说,春秋的确是可以称为君子的。
#14  
注册会员
UID: 165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2
帖子: 52
注册: 12/30/2019 2:33: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20 金币
2022-03-28 23:40
回复: 行读共同体3月《君子的春秋》或《左传》读书反馈
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了解自己,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不了解我们的过去,就不能看清我们的未来。春秋和宋朝是我特别向往的时代,特别是春秋,是霸主的时代,也是君子的时代。齐桓公、晋文公、伍子胥、孔子......四方诸侯在追求霸业还在讲究道义和礼节。而现在这些我们惭愧的只能从书上看到,2000多年的集权专制统治以后,在我们的行为上竟然没有留下烙印,我们是谁的子孙呢?
#15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39643次, 共47个帖子, 4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4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19:56:36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4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