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50046次, 共40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3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注册会员
UID: 149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7/2018 9:52:3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2021-04-04 08:24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3月28日“课堂的另一种可能”讲座反馈

马晓涛

这个分享的主题我特别喜欢。“另一种”三个字有一种反思精神。不断地反思自己或者当前的教学:是不是模式化到已经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了?是不是还有别的思考和创新?这是我很欣赏的状态。“可能”二字,既有一种突破既往的行动力,但又非常理智,因为并不把自己创新的成功与否当做创新是否应当继续下去的依据。总之是一种仰望远方但尚行无悔的心态,是一种大胆假设但小心求证的思路。二者或许我大多时候只占其一。

王凤琼老师的分享,让我感受到了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和亲近。很多时候,忽略了平等与对话的前提,扮演起天然强势的老师角色,这对教育是一种强加的限制。
作文同样也是如此。平等的对话,其实把作文回归到了最本质的欲求上:表达与交流。基于真实情景的表达与交流,是学生对写作产生欲望和动力,并且以我手写我心的根本。学生写了什么,老师认真对待、反馈,甚至是践行,这其实就是真实生活中的表达、分享和推荐语境。学生把心里话写给老师,其实就是生活中的诉苦,寻求理解和帮助的语境。这就将作文回到了本源。谢谢王老师。

邱老师的分享,基于邱老师本身对现代诗歌的研究和喜爱。
诗歌是很有意思的语言文本,其中有太多的意味与可能性。读诗却不鼓励写诗,就像是给别人讲美食却无法亲尝。写诗,本就是诗歌理解的另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读和记背。意蕴的丰富程度,情感的独特性,细微而陌生化的情感与生活体验,读者理解的丰富空间,等等。这些都是其他文本无法比拟的。
考试的记叙文阅读和写作,确实立足于学生应当掌握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但这些知识和能力如果只能在“基本文本”中进行实践和尝试,那么这就一定是一种对知识和能力的阉割。感谢邱老师。

王婷老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让我很感慨。身边的事物,假期的时间,都是可以用语文的角度和方式来进行挖掘和解读的内容。体验,这是孩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所非常缺乏的东西,这也就是行读的意义。行,重在体验;读,重在思考与解读。抓住学生的体验,我们就能握紧教学的抓手。谢谢王老师。

朱茵老师的分享让我打开了语文的思路。语言本是连接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渠道。但我们把图画、声音等其他通路轻视的话,或许我们的教学效果就是会被限制住的。
相反,朱茵老师并没有单纯地只是重视美育,而是将画作艺术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语言通路打通了。这样的学习就会有更全面的效果。就像学生对于“大”“小”两个语言词汇的理解,如果只握住语言通路的话,就会陷入模式化的理解与表达中。什么情况是大,什么情况是小?这其实是孩子在生活体验综合其他体感得出的感受与结论。美育、音育、劳动教育等方式,补充了语言的不足和局限,发展了语言的能力,并不是所谓“附课”,而是大的“学习”概念的内涵之一。谢谢朱老师。

樊老师最后的反馈和分享让我很感动。结合起万老师提到在上海行走的不愉快经历,更让我理解了坚持和情怀的意义。这意味着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去用理性和希望去克服的东西。焦虑、害怕、慌张、疑惑、犹豫、纠结。但听到樊老师的话,我的内心就能安定下来。希望能像郑朝晖老师的书一样——“满眼繁花”!
    谢谢樊老师,谢谢大家!
#31  
新手上路
UID: 173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4
帖子: 44
注册: 10/6/2020 10:45:0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40 金币
2021-04-04 08:42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本月有幸参与了一次分享,收益最大的其实是樊老师最后的点评,坚定了自己继续这样去做的决心,事实上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孤掌难鸣,很难坚持下去,很高兴找到组织了。其他老师分享的内容也拓宽了我的视野,使得我的教学思路更加开阔。说到苏州河,其实真是母亲河,很有感情,自己从小学习在徐汇,生活在虹口杨浦,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常会经过外滩,外白渡桥那块,连结婚照都在那里取的景,可是后来世博之后再经过外滩,觉得已经不是自己儿时所认识的外滩了,心里难过了许久,希望以后有机会也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32  
注册会员
UID: 147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7
帖子: 57
注册: 10/6/2018 5:12: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85 金币
2021-04-05 02:02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相信每一次柔软的力量都会抵达孩子的内心
——听讲坛老师教学实践
上海邱老师坚持诗教实在令人羡佩,中国是诗国,然,诗教离学校越来越远,或许你会说,诗国的定义源于“中国古代”,即便承续也是近体诗的创作教学。但白话文写作教学对于现代人来说,情感自由自在的流露,给心灵找一个栖息地。
在当下应该作文考试,常见“诗歌除外”警示语,看似是无法量化评分之举,其实是整个民族诗歌素养的空心化,这些困境如果不在教学上突破,中国语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都是虚化的。
邱老师的诗教策略,把好诗摆在学生面前,而不是让学生去写,学生觉得写诗并不是那么困难和痛苦的一件事,就会尝试。看似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朴素,没有新奇之处,其实学生内心有了波澜,蠢蠢欲动,把自己的青春心事书写出来,当然,写作是私人化的事情,学生呈现并不是全部,在学生心时一定会感激有诗教的课程和这份柔软的力量。
另外,诗教也是破除当下写作套路的有效方法,只不过,其他老师绕过它,而邱老师俯下身子好好的研究它,就像俯身看待与凝视每一株幼苗一样那么深情。
#33  
新手上路
UID: 149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
帖子: 25
注册: 10/7/2018 7:16: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35 金币
2021-04-05 05:35
回复: 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3月份讲座分享:
我对3月28日共同体老师的分享很有感触:
一是关于用教材,现在很多一线教师教教材、唯教材的现象十分严重,依靠教参,套用教参屡见不鲜。这使得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没有成就感与获得感,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环境对教材进行二次解构和重组,这是一线教师当下必须具备的技能。
二是关于坚持。的确,面对当前应试压力,任何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争夺学生眼球和时间,但又不能立马体现在获得分数上的活动都会受到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怀疑与指责。正如樊老师说,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本质,如果没有对学生和教育本质的深入理解与把握,那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三是从小处着手,教育问题往往都是系统复杂问题,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从小处着手改变,哪怕是改变学生学习地点,把学生带出教室,带着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名胜古迹的行读活动,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活力,这是讲坛人文行走有目共睹的,因此,坚持从小处入手,一点一滴的改进才可能有系统性的改变。
#34  
注册会员
UID: 147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6/2018 5:37: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21-04-05 08:13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现实中的与理想中的课堂
在讲坛的几年里,我更多地是受到精神力量的感召。原来理想中的课堂是丰富的,多彩的。回归现实的课堂,以考定教的课堂,貌似学生成绩还会多一两分,但是这样的课堂没有多少生机的。
唯愿我自已能平衡现实与理想中的课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35  
注册会员
UID: 146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6
帖子: 66
注册: 10/3/2018 7:56:3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2021-04-05 08:33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今晚的分享再一次让我有了归属感。在这个群里,大家都有相似的精神磁场。我们在相似的教育愿景中,努力一点点的探索自己的道路,更贴近人文本质的语文动作。王婷老师的分享让我看见了她的勇敢和爱心,她对于课文的阐释和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在整个细节当中体现的十分明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的人文就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扩大了文化的熏陶和理解。对于现代诗歌的解读,也让我看到了一些语文的更多尝试。具体的操作和落地。我想可以更进一步
首先,在课程的设计上可以避免临时和激发,更多的是形成长效机制。
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传统的课文至上,可以在诗歌、国外文化形成一个专题的新课程。
最后,新的课程理念,比如B课程中概念的厘定需要摆脱一些条条框框,还历史,还文学以生动的情境和现场。
#36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2021-04-05 22:22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3.14共同体刘勇老师主题分享

自己也做IB初中语文课程的融合教学,听到刘老师讲历史学科的课程设计,也给我一个反观自己教学设计的机会。

1.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刘老师提到的概括能力、找寻关键信息的能力都是在语文课堂上不断训练的。我自己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敏感度很低。拿我在教的一篇课文为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中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有明确提示信息:“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能找到这句话的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把文章分为两大方面,可太多学生却限于文中一个个事件,抓不住关键语句。

2.刘老师提到了IB是否是精英教育的问题。最近在看《被压迫者教育学》,作者认为灌输式教育是为了让被压迫者接受现状,适应现状,而他提出的”提问式教育“则是让学生唤起自主意识,去创造,去与老师一起成长,甚至表达自己不满的诉求,反抗自己所处不公平的环境。”提问式教育“观念影响了很多后续教育家,IB课程的探究循环也和他的理念关系密切。可提问、思考、探究是花费时间、精力、脑力的事情,我们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他们不习惯主动思考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小时候已经被灌输式教育影响了?还是这是人性的一部分?在成年人中,愿意去调动自己主观意识不断思考的人又有多少呢?


3.教学中到底追求广还是深?中国人一向对”知识渊博“的人很尊敬,在过去的时代,这点比较容易做到。中国家长也总觉得多读书,多学点有好处。我们都在追求数量。可数量累计到一定程度,是否一定会引发量变呢?我很好奇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和国外教材相比,内容量到底是多还是少?如果我们追求少而精,让学生参与一个问题研究的完整过程,是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更大?因为毕竟学生离开我们后需要自己独立解决新问题。我自己忘记了大部分中学时间的数学公式、定理,甚至高中文科的很多内容。这是否也能说明只追求广度的问题?
#37  
新手上路
UID: 16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8/24/2019 7:30:5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1-04-10 08:36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在整本书阅读的探索中,我们学校走得慢一些,还只是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乡土中国》和《红楼梦》的阅读,面对这些整本书,在阅读课实行的过程中还是形式大于内容,所以在看到刘勇老师的“人物传记阅读评估细则”的时候,眼前一亮,“细则”明确了学生的阅读任务和时间的规划,并且将阅读成果用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是很好的阅读评估的参考。
#38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2021-04-17 00:07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四位老师分享,樊老师点评:

每一位老师都让我感动。
每位老师语文课都是那么特别又精进,相似的精神属性。我虽然跟不上他们的步伐,但是一直再蜗牛式的学着。把诗的美,作文的具体真实,用各种方式传达给学生,尽力靠近学生的所需。正如樊老师所说,语文阅读写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思辨水平,那么语文大概率也是不会差的,这就达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统一,也对学生的一生有利!
#39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2021-05-16 02:15
回复:2021年3月讲座及分享反馈
积极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心流”。指的是一种幸福的状态,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应对这个挑战时,可能就会进入到这个状态,或者说触摸到了幸福。它的特征是因为全神贯注而浑然忘我,忘记时间的流逝和屏蔽日常的琐事和噪音,内心获得秩序感和安宁。
共同体内的老师们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教育生态下勇敢的尝试并持续努力,这份感动会让我经常想起这个概念。可这样的对抗如果一直都是“星星之火”,我们如何有信心等来“燎原”之日?IB课程之所以让我们觉得耳目一新,并非因为它是新事物,这些值得借鉴的课程有着完备的一套体系多年来持续运行并得以实践,这还远远不够,刘勇老师最后发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也是我们现在流行的“复盘”一词。那么,我们的教学体系是怎样的呢?或者说我们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吗?目前高考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高考试卷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解题能力更重还是思维能力先行?面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就我们究竟如何“复盘”?现在的改革是否是“复盘”后的最佳结果?更多时候我们是在基于现象来寻找解释它出现的理由和着手去应对,却无力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对此,我并不乐观。刚刚学完《哈姆莱特》,我尝试让同学们诵读或背诵那段经典的心理独白,可学生直接丢出“考试考吗?”;学习《雷雨》时提供了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试图从作品开头和结尾的这段音乐去探寻背后的宗教意图,学生却认为这样的解读是多余的……这样的课堂相信老师们都亲历过,也在日日上演着,如廖一梅所说“爱到深处,你无法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所以,走出课堂,我会来讲坛汲取对抗真实的正能量,会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让“心流”使自己保有鲜活的生命,以便能看到“燎原”之日。
#40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50046次, 共40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3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8:53:44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4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