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12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
刘尧 - 12/26/2018 1:39:07 PM
请大家发在这里!
刘倩亲近母语 - 12/26/2018 8:16:04 PM
樊阳老师讲座—在上海的犹太人

这段时间铭在集中看一战,二战史,她的问题,为什么希勒特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旧约讲的不就是犹太民族吗? 为什么犹太民族这么受苦?
前段时间看十字军东征,十字军的一个目标并不是穆斯林,而是犹太人。犹太民族的历史要背负如此沉重的包袱?反犹主义的源头是什么?
听了樊阳老师的三节课,从犹太民族的渊源开始,这个民族的特殊性,一路的迁徙,但是又特别鲜明的保有自己的传统。
旧约里面亚伯拉罕的故事,樊阳老师全文诵读了,这个故事已经是很熟悉的,但是这样听起来,还是让人胆战心惊。上帝为什么要如此做?难道要作出反伦理的行为,才能测试出对他的忠心吗?樊阳老师这时候的提问特别好,他说有时候我们要放下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一些预设,才能理解基督教文化。也提示到,耶和华和犹太民族订约,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面契约精神,是西风文明的一个源头。
到中国的犹太人分两批,第一批是从俄罗斯迁过来的犹太人。想起来很久以前去哈尔滨,我们就去过一个,当年是犹太人老太太开的咖啡馆,很有特色,也听了她的故事,蛮感伤的。
二战迁到上海的犹太人,他们的口述故事,当时上海对他们来说,好像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最后变成了一个最好的归宿。
读书会下一步,想做一个战争主题,选了“数星星”,“安妮日记”“鸟儿街的岛屿”这几本书,里面就会涉及到犹太人这一部分,想想怎么和孩子们聊这段历史。

下一步我自己想看看关于犹太的复国史,了解以色列这个国家。
李廷梅 - 12/27/2018 8:41:51 AM
“革命家”鲁迅
----鲁迅在上海
云南 昆明  李廷梅
“人文行读”这一讲的主题是“革命家”鲁迅,这一讲让我清晰了明白了“革命家”鲁迅的整个发展历程,讲座老师从鲁迅去日本留学,以及迫不得已回国,回国后十年沉默期,而后因三一八惨案鲁迅一步一步走向了革命的道路的历程。也理解了“鲁迅”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更理解了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时期一个“青年鲁迅”是如何成为“革命家鲁迅”的,期中的无奈与辛酸、孤独与威胁、勇敢与担当等等,也让我明白了鲁迅“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清晰的明白一个“敢于说真话,追求真理的人是活得多么不容易。”
一、开场白:大家印象中的鲁迅是什么样的?
生:才华横溢的人。
生:有很多外国友人。
生:是收藏家,收藏了很多书画,包括北大的校徽。
师:朝花夕拾里有没有介绍他的爱好?
生:画小人画。
我们为什么读鲁迅?
他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家肩膀上有担子,讲讲知识分子的担当。
怎么读鲁迅?
1918年《狂人日子》发表。100年前是什么样子。“新文化运动”离我们很近。
鲁迅和杜甫很相似,他们有很丰富的生命经验。有生命体验以后就慢慢的会懂鲁迅。
读鲁迅读什么?
读《鲁迅全集》。
二、鲁迅年表
1881年--1909年:青年时期
1926年--1927年:流浪时期
《呐喊自序》预习:读了《呐喊自序》之后,自序中的鲁迅和你印象中的鲁迅是一样的吗?从这篇文章来看,创作《呐喊》自序之后鲁迅处于怎样的心理状态?
生:给我的感觉《呐喊自序》中的鲁迅更加深沉,更加沉重。
生:沉稳的状态。
师:大家印象中鲁迅是很尖酸刻薄的样子。其实不是这样的。
1909到1918年有十年的沉默期。
后来参加新文化运动,他一开始是不想参加的。
“听将令”的文学:
三、这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反抗“绝望”
“怀疑,绝望,与虚无是如何养成的?”
与朱安结婚,很反感,却没有办法拒绝。
28岁回国了,28岁一事无成,1911年发生辛亥革命,燃起了希望。
报馆被封,办学校没有经费,氢气实验,学生把氢气弄炸了,对学生的绝望。
四、这样一个“怀疑,绝望,虚无”的鲁迅怎么会走向革命呢?
女师大风潮。
杨荫榆校长的管理
开出了6个学生,其中有刘和珍和许广平。
陈希园批判“正人君子”。学生应该好好读书,不尊重校长是不对的。现代评论派以“正人君子”来批评人。
1、“伪士”,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
2、如果他们是“伪士”我是什么?鲁迅的自省。
《华盖集题记》承认自己就是普通人,“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
3、知识分子的分化。
胡适:转向政治权力“好人政治”
陈独秀:走向民众,走向革命。
周作人:不问政治,闭门读书。
鲁迅:在下位的批判者???
4、为什么写杂文?
为年轻人着想。
三.一八惨案《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这个时候觉得“文学”的无力感。革命压倒“启蒙”
五、走向革命
1、预习:阅读《答徐琳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你认为鲁迅与左联的关系是怎样的?他在左联陷入了什么样的麻烦?
生:左联在拉拢鲁迅,他在左联是被怀疑的。
师:鲁迅卷入左联的派系斗争。
2、鲁迅与“革命者”相处得如何?
跑到广州的“黄埔军校”,被北洋军阀通缉,南下广州和厦门。
1927年3月7日来到上海与革命党人有了联系。
3、现代文学三十年格局
什么是左翼文学?
为什么左翼文学会兴起?
鲁迅来到上海后被共产党的文人“围剿”。
4、为什么左翼文人要攻击鲁迅?
青年革命者无法理解鲁迅的深刻。
对民众态度的差异
革命性质的判定
宣传自己最有效的方式
鲁迅这一时期写的文章:
《革命咖啡店》:青年人参加革命是想要得到的利益。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真正的革命者》
六、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成立 1930年3月2日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谢冬冬 - 12/27/2018 4:03:08 PM
晚唐的黄昏/月亮
      现在网络上太多不理性、不明智的评论,任何一个事件出现,就会有大量的评论 ,如果任由其蔓延,网络环境堪忧。万老师“评论背后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正确地评论时事,很有帮助,也很有必要。
      樊老师首先从题目开始引入内容。“黄昏or月夜”,各有各的侧重点,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晚唐景象。然后再分析李杜所生活的那个社会背景。一个时代的风气,必然会影响所处在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风貌。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晚唐,相对于盛唐来说处于低迷的状态。晚唐诗人所体现出来的风格亦与前期不同。李商隐与杜牧,作为晚唐诗人的代表,他们所写的一系列怀古诗及爱情诗,一方面体现时代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其个人风格的体现。
王凤琼 - 12/28/2018 4:17:50 PM
听樊老师《晚唐—帝国黄昏还是月夜》感悟:
听了樊阳老师的讲座,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太精彩,忍不住看了两遍。我得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对现实的极度失望,诗人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也可以说是全身心的关注。杜牧放荡潇洒,在我看来是麻痹自己的方式,他的身份让他看到更多的失望,又写了很多的讽谕诗,香艳的诗他又觉得不入流,才会出现焚诗。在我看来,他看似潇洒,实则矛盾,也就是樊老师说的“人格分裂”,我觉得他内心应该是不平静的,这应该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李商隐内心比杜牧充实,他的情诗反射的是他的灵魂,我觉得李商隐没有这样的恋人,只是他内心向往的生活、情感的表现。我有这样的体验,看一本书,一个剧目,会憧憬里面美好的感情,真的精神好像很快乐,但他只是虚无,却能给生活带来美好,所谓活在自己的世界,这是不是一种清高?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12/28/2018 5:43:46 PM
摘抄: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朝花夕拾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鲁迅  从朝花夕拾几句来看,他是一个内心柔软有品格,又学有肉的文学家。然而他还是一个刚正不阿,敢作敢当,铁骨铮铮的爱国革命家。他的伟大和正义是我们民族的魂魄。

通过讲坛老师对伟大革命家鲁迅先生的回顾与讲解,让我更加佩服这位爱国人士。同时,赞同年轻的老师通过几个方面讲述,细腻清晰的总结鲁迅一生正气,救国忧民。知道鲁迅在参加革命中发文,拯救国家。拯救一个病人容易,但是身体强壮又没有精神支柱的人更须“治疗”,精神思想才是那是最重要的,从医转教又革命,最终他希望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让精神引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相信中国有很好的未来!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12/28/2018 8:14:27 PM
陈放今老师“杜甫”讲座反馈          一、陈放今老师讲的杜甫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杜甫并不是一直羸弱的,他也曾孔武有力,否则他何以壮游中华?其二,杜甫也是狂放的,有年少的狂,否则他何以和李白成为好友,还怜惜李白的狂?况且诗中反映出现鹰、马等意象。而之前我更多关注孤舟、沙鸥,真是以偏概全了。      二、我学习到了陈放今老师研究人物的方法。它不是单打一,他把杜甫放在整个盛唐时期,从而看到“少年精神”在杜甫身上的体现。他把李白和杜甫两个人及其诗歌放在一起阅读,从而看到了杜甫同样的“狂”。        三、但是杜甫后期的落魄是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了的,这就是现实给当初轻狂的他的暴击。这让我想起了诗人北岛。他当初写出了“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1000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1001名”这样的狂句。然后,多年后,北岛写“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穿梭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想想古今之人,都是心酸。
lixingli - 12/28/2018 11:19:49 PM
12月讲座反馈
湖南行走
其实湖南行走并不是这次讲座的主题,这次讲座的主题是“鲁迅在上海”,是为接下来周日要进行的鲁迅行走做行前的准备。这让我认识到做行读课程不是“到此一游”,甚至也不是所谓的“游学”“研学”。行读课程不只强调行中的观察、思考,也注重行前的阅读、分析,行后的感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问题,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重视的是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深入。
湖南行走课程设计迫在眉睫,我一点儿也没思路,看了一些发的资料,也无头苍蝇似的看了一些相关不相关的资料,又重新温习了万老师之前发的怎么准备资料,依然混沌一片。听了万老师和樊老师的这个讲座,我终于有一些明白了。“潇湘意”的意思是湖南在古代是一个被贬谪之人去的地方,是“迁客骚人”汇集的地方,不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不是一个人人向往人才辈出的地方。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柳宗元被贬永州,贾谊屈居长沙,屈原自沉汨罗江……湘乡大地,古代是一个有些悲情意味的地方。从曾国藩湘军集团兴起以后,这一切得到了改变。其后的湖南人才辈出,戊戌变法的谭嗣同,广州起义的黄兴,护国运动的蔡锷,直到近代伟大的领导人刘少奇,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湖南人在中国的地位有了奇妙的变化,他们以自己是湖南人为傲,他们甚至影响了近代的中国历史。这一切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些变化,这是偶然还是必然,这对现在的湖南人还有什么影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在行读中要通过实地的探查、对比、联系、思考才可能有答案吧!这样的行前导读课既说明了此次课程的中心,又点到为止,留下了一些悬念;既对之前零散的阅读有了系统的梳理,又知道了应该再去看哪些资料;既思考了之前资料里提出的问题,又形成了新的问题……
行前指导课怎么上,我有了一些直观的体会。湖南行读的课程,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叶娉婷 - 12/29/2018 10:22:03 AM
12月反馈
万老师和郑老师的时文讨论,采用这种问答的形式进行,让我眼前一亮。
关于时文评论,我作为老师其实也没有理论支持,很多时候我和学生都会犯共同的错误:想当然的推理。上一次的重庆公交车事件的评价,万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评价需要评价标准”的启发;这一次关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郑老师首先为大家做了一个科普,然后在万老师和郑老师的一问一答当中的,揭示了许多的信息。在了解了这些信息和科普知识之后,就有利于我们对这个事情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了,也为我们的评价有了有力的证据支持。所以,这就给了我一个方法:要去评价某个事件,必须把这个事件的背景知识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才能做全面的评价,而不是想当然。
于是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影评当中。《我不是药神》这个影视作品欣赏教学过程当中,我首先让学生欣赏影片,然后让对学生在影片当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评价。这时学生都会去谴责天价药,以及卖天价药的公司,认为他们是昧着良心来牟取暴利。然后我就为同学们带来,有关“药品专利”是什么回事儿的许多文字资料以及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了解了这些背景资料之后,再重新来进行评价,此时学生们的许多观点也发生了变化,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药品专利,所以在评价人物和事件时就不会,一味的去指责天价药的定价以及卖药的人。让学生能够进尽量,全面的去对这个事件,这些人物进行分析评价。
韦春玫 - 12/29/2018 10:33:02 AM
11月底,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女孩近日在中国健康诞生。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舆论哗然一片。上至科学家,下至百姓与学生,对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讨论。针对这个试验,讲坛上开启了一期关于“基础编辑”的时文讨论。首先,郑老师先对学生进行科普,用了形象的比喻告诉学生什么是基因编辑;其次,郑老师和万老师通过采访问答形式,让“问题”推动“事实”的进程,用“证据”回应“疑问”的提出,我深受启发。1、语文老师要有基本的科学素养,要有健全的知识结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老师要对科学和伪科学进行甄别,才会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有的放矢,不人云亦云,不是毫无根据的情感抒发与大放厥词;2、教无定法。不仅仅语文课,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与课程实际来设计一堂课,各种文化艺术与自然科学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走进学生,只要达到教学目的,“不拘一格”是值得提倡的。3、课堂不能只流于形式,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注意问题的深入。在这堂时文讨论会上,郑、万老师在问题的提出时,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延伸与拓展,从科学延伸到历史、伦理、社会科学等领域,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试着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郭冬梅 - 12/29/2018 10:35:28 AM
学习了樊阳老师的《帝国---黄昏/月夜—晚唐》的讲座。讲座开始,老师就“黄昏”“月夜”,让我们思考这两个词哪一个更为适合描述晚唐。从李商隐的《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到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体会“黄昏和月夜”,那一个词更好的诠释晚唐。
更为准确的说,应该是中晚唐,诗坛沉寂了大约50年有余。
从晚唐的政治与世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佛教的世俗化都加剧了这个王朝的覆灭。尤其是唐武宗灭佛,南禅宗日渐兴盛,倡导人们以“佛法无用处,只是平常事,即佛教世俗化,世道人心迷惘,远离道德,沉浸在世俗享乐中”。整个的社会图景展现给我们的是:一边是战争无情破坏这社会,另外一边则是畸形繁荣的都市无度的纵欲和挥霍。
文人士著风尚的呈现了两面性:儒家渐失人心,禅宗毁佛叛祖,非圣非经,放纵自我,我行我素,市民意识冲击,市井青楼文人相轻。慈恩提名,曲江宴杏花苑探花宴,挥霍无度。盛世不在,人世凄凉,一种末世的凄凉和伤感
李商隐的家境凄苦,年少父亲病亡,家庭的重担以及家族的责任胁迫着这个敏感清高的少年长大。在诗篇中以怀旧诗为著名。怀古诗不仅是对于古事、古人,更是深刻的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悲苦。

感想: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之下,从而有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展开历史的画卷我们能够尚且的读懂别人,或许这个思维方式可以带到自己,思考所处的社会,放眼历史长河,客观的审视身边的事情,更为豁达,明了。
  未完,待续。
郭晓云 - 12/29/2018 3:36:50 PM
听陈放今老师讲杜甫有几点感想:
      一、讲杜甫的角度特别,不是从文学史,不是从教科书,而是从自已的感受说起,讲座的最后他还格外强调理解杜甫要从我们时代生活的经验,从我们自己内在生命的要求出发,这进而也就引出了我的第二个感想:读书是为了干什么?陈老师引用《论语》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文,提出质是人类的元气,小的时候丢了就很难找回来,没有了质,剩下的只能是文弱,只能是陈老师所引用的南北朝故事中那些肤柔骨脆的高士大族,体嬴气若,不耐寒暑,只能是今天那些常常把吓死宝宝挂在嘴边的人,只能是整体宅在家里嫌外面太阳晒风雨狂的人,诸如此类等等,这又引出我的第三个感想,准确的说是感慨,就是陈老师所提到的担当,他说今人不如古人,他敢你不敢他担得起你担不起,看看我们周围被父母宠溺的孩子,别说担当,就是将来的基本生存恐怕都是问题,不要遇到变故还好,一旦有灾有难,很难想象他们是否能应对得了,就像陈老师所说,杜甫所经历的事情,放在今天人的身上,恐怕一件也受不了,活不下去了!四、学术误人多,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还是很震惊的,但也隐隐的觉得陈老师道出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惑,似乎也验证了我的一些想法,当然这句话是不是就一定正确,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悟,至少从个人出发从我自己的生命要求出发,读书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理解他人和世界,更好的生活!不过我也有一些疑问:什么是质,什么样的行为或内心思想是质?今人没有担当,如一些知识分子,但他们不敢担当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想或没有能力,现在的时代和杜甫的时代相比,在某些方面,今天的环境恶劣更甚于当时,唐至少是一个开放、大度、雍容、宽容的时代,而今天呢?所以今人未必不如古人,因为杜甫也只有一个,今天和杜甫类似的人也有,而且不止一个!
刘显 - 12/29/2018 5:20:06 PM
前几周,在网上听樊老师讲晚唐诗和李商隐,特别提到,若要描述当时的情景,用帝国黄昏比帝国月夜或许更为切题。也确实,甘露寺之变后,宦官集团当政已成定局,边疆地区藩镇割据,朝中牛李两派又党争不断,在这纷繁复杂的乱象中,李唐王朝衰相已现,败亡是迟早的事,李商隐虽然没亲眼看见那一天,但眼见得时局如此,估计没法在像李白一样振奋激昂了。而且他自身也深受党争影响,仕途失意,一身才华却报国无门,想来,其兴致也高昂不到哪去吧!至此,写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到也不必讶异了。
      忽然想起一句老话,国家不幸诗家幸,不由得感叹,说这句话的人其实挺冷血的。国家不幸,于诗人而言,又何尝是幸运呢?那些隐晦的怀古诗,烧脑的典故,拗口的字句,这背后的悲欢离合,不难让我们看到一个抑郁寡欢的中年诗人。见到这样的人,哪怕他诗写的再好,我也是高兴不起来的。
许敏 - 12/29/2018 5:32:13 PM
“革命家”鲁迅
----鲁迅在上海
革命家的鲁迅,究竟革谁的命?《纪念刘和珍君》是我们高中语文必须课本中的经典讲读篇目,如果不给学生做补充性的材料,学生很可能被所谓的意识形态的东西遮掩了耳目。
第一,杨荫榆,补充《民国风度》的作者徐百柯的文章:《杨荫榆,找不到真实面貌》。 
第二,段祺瑞,真的是卖国贼吗?你看,一九二六年发生“三一八”惨案,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惨案发生后,段祺瑞随即赶到现场,向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作出严厉处罚凶手的指示,并决定终身食素以示忏悔,至死都没有违背这一决定。
革谁的命?鲁迅恰恰革的是那些“伪君子、假文人”命,他们混淆是非,标榜自己,打击别人。钱理群说得更好:精致的利己主义。先生就是要脱掉社会和个人虚假的面目,还事实以客观和真实的情形。说真话,谁愿意听?揭露问题的实质,谁愿意?大先生,有谁能读懂?
李云跃 - 12/29/2018 8:07:13 PM
听革命家鲁迅先生讲座反馈:今天听了讲座,对于讲座中提到的鲁迅先生对于知识分子的要求就是:“诚”字,以及知识分子的担当,感触很深。鲁迅对于“伪士”和假知识分子的描述可谓是玲离尽致。“用嘴里各种学说、道理来粉饰自己的行为,凡被他遇见的,都用作生活的材料、一路吃过去,像白蚁一样,而遗留下来的却只是一条排泄的粪”如此的形象。想想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是否做到了有原则、有坚持、有操守了。很多时候面对各种行政的压力时,我们做了多少伪心的事,甚至违反教育规律的事。知识分子的脸面与担当荡然无存。直至今日,鲁迅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12/29/2018 9:11:12 PM
樊阳老师 晚唐诗坛讲座反馈
马晓涛
认真学习收看了樊阳老师关于晚唐诗坛的讲座,收获有以下几点:
1.樊老师的开篇之问很有意思,使我也陷入思考:是黄昏还是月夜呢?
这个问题没有凭空发文,而是采自两首晚唐诗歌,采自两个完全不同的颇具代表性的晚唐诗人。其次,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同学们的回答直接从品味这两个词的理性意义入手,说明樊老师很会抓孩子们的初读感受。最后,这个问题是把晚唐诗歌的风格和现实景物挂钩。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开头就总结,开头就直接得出结论,最后从诗里找应证这样的课要好的多。我的语文课就容易犯这个错误,这个问题拐了个弯,绕了个路,就把目标避开了。
2.学生讨论、解读李商隐的无题诗时的教学生成,特别让我吃惊,无题本难解,但孩子们对李商隐的理解可以说超越了高中生应有的理解程度。其一,学生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文本解读工具,比如知人论世,很显然,对李商隐人生路径的猜测与判断是解读无题的好路径,又有的学生从用词入手、从意象入手。其二,孩子们已经领悟到了无题诗很多时候是没有具体的指涉对象的,它是一种曲折的内心情绪的表达与呈现。而这又恰好与晚唐诗歌的特点相符。这个衔接很有意味,我可以再深思诗歌表达方式与情感内容本身的联系。
袁利洁银海学校 - 12/29/2018 9:38:27 PM
读李商隐,总会情不自禁地去感伤。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藏着万般离愁诗歌里有一股穿越时空的冲击力,其至情至性的人设满足了我对古代多情才子这类角色的所有想象。想来也有意思,如果我是李商隐,肯定不希望自己过成这样,但换成后人,却也知道,若无这些经历,李商隐还会是李商隐吗?悲愤出诗人,只是,诗人又为何总是如此悲愤耶!
芒果 - 12/29/2018 10:19:50 PM
12月份讲座心得
    陈放今老师两次讲座都是讲诗圣杜甫。介绍了杜甫生平和部分作品。从诗人的出身、体格和志向等方面帮助大家理解其作品。“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写的是早年生活壮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体现了他的自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是他的志向,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深受儒家影响。这或许是和李白不同的原因。正因为杜甫有家国情怀,所以他的诗作更多的是自身志趣、底层人民生活和国家命运。
北川永昌小学宋东 - 12/29/2018 10:41:03 PM
听今晚樊老师的讲座: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兴起与李煜,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在我看来其实只是运气不好。因为历史告诉我,任何一个人治朝代都必定会亡国,李煜和他的祖辈一样,不可能把百姓的生命当回事,就像樊老师说的:李煜在亡国最后一刻都没想到百姓,“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樊老师说这句表明李煜的真性情,但是在我看来也是李煜无能的表现。作为一国之君,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女人,居然还要苟活下去!最后快被毒死时都仍旧只反思到“错杀功臣”这一层次,实在是可悲!
张治勋深圳 - 12/29/2018 10:56:11 PM
“革命家”鲁迅——鲁迅在上海
鲁迅,可以说已经作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参与组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他是我们绕不开的人物。他在上海的那些年,在文化方面,究竟是建设性更多,还是破坏性更多呢?我越来越有疑问,越来越有怀疑。毫无疑问,他的目标很好,他的个人人格也几乎无可指责。但是,从20世纪以来这一百多年,太多这样的人做出了傻事。这让我不能不大打问号,甚至指着自己问,我何尝心里脑里没有一个小鲁迅小毛泽东呢?这种革命(史)观,从何而来?为何没去?我想到了上世纪初的非基(督教)运动。鲁迅在这场运动中,并没有意识到,他同蔡元培胡适陈独秀们一样,没有看出别的更好的可能性,而维护了中国文化中“革命”的基因。鲁迅作为文化大家,无疑是应当承担后人这种质疑的。
李台梅 - 12/30/2018 12:11:44 PM
李台梅
鲁迅讲座反馈
迷茫、困惑、不自主的悲哀,寂寞、愤懑、痛苦而不知其从何所来,怀疑、绝望、孤独起于北平终于上海……
“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所谓辛辣之语,细想一番确是鲁迅其人,而又不得不一直感慨鲁迅是这个时代多大的幸运——文坛里的星斗恰如一道觉醒的光亮。“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学习完讲座再次打开《朝花夕拾》
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
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这些时候,勇敢,是安稳的;热情,是毫无危险的。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
十年前阅读不懂,读鲁迅作品,笑着笑着泪流满面,时至今日我也如此泪流满面。
魏敏 - 12/30/2018 1:35:31 PM
樊阳老师的讲座《帝国黄昏/月夜》,一如既往的重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详解晚唐时期的历史,尤其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对整个唐王朝的影响,决定着晚唐诗人的人生命运和诗歌风格。
      特别喜欢樊阳老师由浅入深地挖掘诗歌内涵:
      开头即用“黄昏”还是“月夜”来形容晚唐诗歌更合适引入,发人深省。
      接着重点分析晚唐两位最杰出、影响力最大的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樊老师对两位诗人的生平进行剖析,因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情感态度,决定着两人的诗歌风格的不一致。以前我在讲解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时,仅从诗歌的意境、意象,诗歌的韵律与重点字词等入手,从没有深入思考过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对诗歌的影响。
      听了樊老师的讲座,认识以前在课堂上为学生解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肤浅。同时全面地了解了李商隐这个晚唐时期最有才、最落魄、最不得志、命运最坎坷的诗人,因牛党之争,一生都在日渐衰微的唐王朝的各个角落辗转奔波,挣扎求生;但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前,他却仍然坚守着对爱情的执著,守望着他最后的期冀,唱出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樊阳老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文帅楠郑州八十五中 - 12/30/2018 8:08:01 PM
讲座《晚唐诗坛:黄昏与月夜》有感:
      我惊艳于讲座开始樊阳老师的问题启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中的“黄昏”和“明月”哪一个更能代表晚唐诗坛。黄昏,绚丽多彩,低沉温暖,似历经沧桑的长者。明月,清丽照人,明明白白,可也清冷,让人低回辗转。到底是黄昏还是明月,晚唐诗歌越来越被后来人意识到其价值。个人不喜欢拿盛唐诗歌和晚唐诗歌的对比。盛唐诗歌全面开花,大多是题材范围广布,诗人辈出的背后是文人仕途的广进。晚唐呢,才沉静反思其不易,其复杂,其幽微,才直见内心。
和志茹 - 12/31/2018 12:00:40 AM
【12月讲座反馈】听陈放今老师“杜甫讲座”有感:听了陈老师的讲座,结合最近《美的历程》的阅读。我简单地梳理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1.杜诗不是盛唐之音(盛唐气象)的代表。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虽经历了盛唐,但杜甫在他活着的时候际遇却不佳。不仅是因为他经历了安史之乱这个社会大背景,也有他个人精神气质的原因。他本人的境遇是不好的,仕途不得志,他本人的作品也不受大众欢迎。比如早期写给李白的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样的诗句,虽看得出,他与李白关系非同一般,作此诗时杜甫33岁,公元745年,小李白11岁的他,这样劝诫李白。这与当时正处于盛唐的时代风格是有点格格不入的,所以他的诗不受欢迎也可见一斑。他的孩子饿死、他的“三吏”“三别”都反应了他艰难的生活状态。并且通过看《美的历程》、听讲座,也明确了杜甫受到大众认可已是宋代。2.用知人论世说和杜甫的诗作互为印证来理解杜甫,使杜甫的形象变得立体。杜甫与李白几乎是唐代同一时期的诗人,两人并陈“李杜”。但是两人诗歌风格却差异很大。为何同样经历了盛唐的杜甫,却鲜有能代表盛唐之音的作品。这也许跟杜甫本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关。在杜甫的诗中看到了那种与诗人的际遇融为一体的家国观。杜甫的“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思想,让我逐渐看清了诗圣的忧国忧民心,与生逢乱世一介寒儒的家国情怀。
温和玲 - 12/31/2018 9:16:47 PM
听完樊老师“革命家”鲁迅的讲座反馈


面对鲁迅先生,我们有很多畏难情绪。比如说鲁迅本人严肃神圣,让人敬畏;鲁迅作品晦涩难懂。我所了解的鲁迅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初次相逢于《少年闰土》,此时的我也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童,竟不知他的童年生活是这么有趣生动,在海边拾贝壳,在月下看瓜赏景。这样的童年也是这般美妙有趣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求知上进了,不再是那个顽皮贪玩的少年。他渴求知识,想要改变中国当时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救济那些看不起病的贫民,他决定去学医。但在学医过程中,他认识到了医生只能治疗肉体伤痛,治疗不了思想的落后及心灵的毒瘤,于是鲁迅便弃医从文,可见鲁迅是一个率性的人,一个为国为民的赤诚之人。 
让我真正开始愿意读他文章的是在学《孔乙己》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孔乙己》时,并没怎么分析课文,但就是感觉这文章很好,很有吸引力,之后便喜欢鲁迅的一些写人叙事的文章,但还是不爱看他的散文。
据我所知,鲁迅多次说自己厌恶文言文,推崇白话文,但他的文章中也有一些文言句式。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否认鲁迅的贡献,他用他的笔来批判现实,惊醒世人,这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任建斌 - 12/31/2018 9:33:18 PM
12月《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兴起与李煜》讲坛反馈:樊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拉开了讲坛的序幕,这个问题就是:说说词和诗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各有怎样的区别?关于词的起源文化背景,樊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了它在中晚唐兴起的原因:社会政治、科学思想、都市经济文化、音乐繁荣等。樊老师和参与甘肃人文行走的学生一起回顾了《敦煌曲子词》这部作品,总结得出了唐朝的开放,带来了宋词,海上的传播远不如陆地传播;皇帝的参与,促进了词的发展,宋词的繁荣,归功于唐朝。盛唐艺术是意气功业的反映,那么中唐至宋的艺术是心境意绪的反映。比如花间体、北宋词,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除了家国天下,还有儿女情长;除了意气风发,还有消沉颓废;除了慷慨雄壮,还有感伤忧郁。
郑小冉 - 12/31/2018 10:53:37 PM
学习陈今放老师的讲座,老师语速很快,我又是个慢性子,有点跟不上。于是想到手边有叶嘉莹先生的《说杜甫诗》,便借着陈老师的讲座一口气读了大半,也算是曲线求学吧。
有几处印象很深,拿来和老师们一起交流
叶先生说我们赞美杜甫,常说他最大的成就在于“集大成”,这个“集大成”则出自《孟子》。《孟子》里说像伯夷、叔齐做人的最高标准是保全自己的清白,在品格上不受一点污染,是“圣之清者”;像伊尹这样能够救民于水火的属于“圣之任者”;而杜甫之所以伟大,是他在用自己的一生来实践,在诗歌里传达一种感发激励的生命。那么,从这一点上,对比李白的盛唐,中晚唐的杜甫秉承“以天下为己任”的“诗是吾家事”才显得更为艰难不易和执着沉稳。所以,杜甫的“集大成”不光指各种体裁、各种内容的诗都能写好;他还能用宽广的心胸接受和容纳社会的瞬息万变并不改初衷。
是什么成就了这样的杜甫呢?叶先生打了个比方,说人射箭想射到哪一层的圆圈上,《孟子·万章下》里说“其至,尔力也。”强调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力量努力下去就可以。突然想起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关于后洞的游览时也有“有志者,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矣!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一说,这两处的“力”狭义上可指力量、力气;广义上也可代指持久的精神。那么是不是只要“坚持”即可成功呢?
不然,叶先生继续补充,孟子还说了“其中,非尔力也。” 这里的“中”是说真的射在中心的那一点上,想要射中红心,可不能光靠坚持,还得要有一种选择和分辨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剩下的内容还未读完,也还得再跟着陈老师的讲座细细梳理才是。
王玲 - 1/1/2019 10:22:50 PM
《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兴起与李煜》
1、词的兴起是与社会政治、哲学思想、都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心理有关。
2、词的兴起一个重要因素:胡乐。
3、词刚开始的时候是宴会的曲子,以表达男欢女爱的主题。后来像温庭筠、韦庄这类文人也进入到词的创作,进一步扩大了词境。
4、词至李后主,境界更为扩大。詞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自家小格局而是扩大到国愁家恨的主题。
杜晓迪 - 1/3/2019 5:15:38 PM
《听刘尧老师讲鲁迅后的感悟》

风起云涌,国家危亡,各方仁人志士奔走疾呼,求生、求功、求仁、亦或求名...
折戟沉沙,大浪淘金,哪个才能名垂青史?
从结果来看,作为当时时代洪流中的一叶,为后代铭记或许是此生最大的荣耀。
但名人的本质作用不是用来膜拜的(这想来也不是名人本意),回到其所处时代,从其成长背景、思想成长史,与周围环境的交融和碰撞等客观方面来思考,才能真正感悟其思想内涵和不凡之处,对比思考自身和所处时代的关系。
刘尧老师的讲座运用较以往更加结构化和趣味化的语言,为我们梳理了鲁迅的生平经,和左翼的斗争等,让鲁迅的形象在我们心中不再单薄,遥远,也更加理解教材中的鲁迅和真正的鲁迅的异同之处。但较多的内容也使理解变得浅薄粗糙,不能深入其精神内涵。
刘尧老师对鲁迅的解度是系统而周全的,但听的人听到的只是刘老师心中的鲁迅,如想有更加独到系统的体会,最好通过多种角度相关文集来思考,才能真正读懂鲁迅。
王明月四川富顺柑九校 - 1/3/2019 10:12:03 PM
【词的起源】正如《美的历程》中“中唐文艺”章节所说,中唐文艺处于矛盾之中,由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起,诗更重内容,节奏和音律也有了变化。不管是诗还是词,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从最早的《诗经》开始便是如此。个人认为,词较与诗,内容更丰富,更细腻。温庭筠的词便是代表,也开拓了词的新境界。当然,温庭筠词的风格也是与他的家庭和处境有关系的,他虽被人讥为"男子而作闺音”,但他词的艺术成就是不可磨灭的。我个人也比较喜欢他的作品。读《美的历程》了解中唐,了解转折中诗、词的变化。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2月讲座反馈贴(不要新开帖,在此贴后面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