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2020年5月读书反馈
狄鹏 - 5/11/2020 11:32:12 AM
本月书目:
《三言二拍》
刘亚 - 5/11/2020 1:28:18 PM
以前读过“三言”“二拍”,具体细节有些遗忘了,今夏再度捧起,又有一点新的认识。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文章,刚参加工作时,教材上还保留着。那时还不会什么文本解读,一切照着教参来,所以无非是什么封建社会、阶级不平等之类,其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但还是生硬地给学生灌输。随着阅历的增加、阅读的广泛,思考的深入,越来越发现教材、教参对很多文章的解读有多么的落后。如今再看,喜欢从“人性”“文化”“历史语境”“纯文学”等角度观照文本及其中的人物。书虽然还没有看完,但聊以记之,用以自勉。
陕西邹高峰 - 5/11/2020 2:03:27 PM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三言”“二拍”可以说是明代的记录,它所展示的明代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市民生活、思想文化、艺术生活、经济水平,等等等等,内容极其广博,记录极为生动,文笔十分形象,人物分外鲜明。给学生讲历史的时候可以穿插地讲讲文学书籍,文史不分家嘛。本来历史只是生硬的记录,文学才是更活泼的反映。
hongyvqiu - 5/18/2020 1:51:13 AM
三言两拍是我读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标识,当年的少年,因书中的种种离合悲欢,人情世事,或惊异,或新奇,或感叹,或期盼。且文中不乏令我叹止的诗词。当年曾因它而收获灵感不少,写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诗词创作高峰。

今再读《两拍》,较当年犹为清晰。

人生际遇,浮云苍狗,莫不是局里套着人,人中有着局。

那被卖到娼家的花魁娘子,那被设局嫁与他人的良妇,都是人世中的浮世绘。乌将军之义,十八之豪情,至今仍鲜明如昨。

虽然文中难免有一些“陈旧”的东西,却是当时社会的正常现象。不应以现在的眼光去批判,而应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理解。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烙印。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在中华民族“全面西化”的百年后,中华文明曾经的独特显得那样的苍白、瘦弱。

这不仅是表面的服饰变化,还有更多的是思想的变迁。从尊儒到拜金,到底是喜是悲,有待历史做鉴定。只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当年为人所唾弃的,所不耻的,所诟病的,似乎都翻了身。只能拭目待之了。
洪健天 - 5/24/2020 2:33:24 PM
读了三言二拍里的第一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直白地展示了声色犬马,男欢女爱等传统相对禁忌的领域,联想到了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当私欲被正视,被重视,被满足后,人跳脱了家庭、跳脱了道德,成为了真正的人,完成内在确认后。人的欲望会产生奇妙的的化合反应。如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判断,人人为私,自由竞争下,实现公共幸福。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5/28/2020 9:40:20 AM
最近又捧起了《三言二拍》,对于这本书有着30年的记忆,小时候翻我爸的书柜,就开始在读这本书了。但是很奇怪,多年后还是更关注《杜十娘路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两篇。因为这两篇小说里的主人公杜十娘和花魁,我对于古代的妓女这一群体从来少有恶感。她们中有更多是严蕊所说的“不是爱风尘,却被风尘误。”
    对于花魁莘瑶琴,我更多的是觉得作为妓女,她的命运、遭际是少有的完满,从情节来说,是中国古代传统小说中常见的大团圆结局。
    而对于杜十娘,我是更多的惋惜,她的善,她的纯,她的烈,她的智慧,这些都是在女性形象中有着耀眼光芒的一面。然而遗憾的是她却没能有一个善终。我常常在想,如果她遇到的不是李甲,遇到的是柳遇春,那命运会不会改写呢?也许有人会说,因为社会制度,因为大家对妓女的歧视,她的命运很难被改写,但谁又知道呢,比如蒋瑶琴不就是得到了命运的垂怜吗? 有人说她眼光不好,但我觉得这个更多的不是聪慧的问题,她都用了那么多方式来考验李甲,其实还是“时也,命也。”唉!
    当然把杜十娘塑造得越是完美,我们越是为她的香消玉殒扼腕。
这样一看,莘瑶琴就圆满得多,她无论怎样被践辱,都没被打跨,始终想着重获自由,并没有那么多自己的努力,更多是幸运地遇上了一个痴痴守候她的男主人公。所以正如《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和《陌上桑》里的罗敷一样,一个是让我们心疼的泪,一个是让我们欢欣的笑。泪与笑之间都是女性的光芒在闪耀。这是作者在当时的时代、社会所给予女性尤其底层女性的相当难得的尊重。
不过,《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刘四妈开解花魁的一番话,颇为深刻,层次婉转,也算作者在向妓女们道一番肺腑之言吧。
李杏莉洛阳 - 5/28/2020 10:17:50 AM
《三言二拍》之《喻世明言》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读书反馈:
李杏莉
《喻世明言》顾名思义,是想让世人读了小说之后更明白一些人生道理的。《喻世明言》开篇第一篇就是《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篇文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去年我在喜马拉雅上听张大春讲过。张大春讲得非常有意思,他常用自己的语调去暗示自己的立场,但当时我并没有深思这个故事背后的“喻世”“明言”,只是觉得故事确实和宋元话本很像,充满了巧合,吊足了人的胃口,听得人欲罢不能,充分体现出中国小说重情节的特点。这个月重新又看一遍文字版,明白了作者的“喻世明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间是存在着因果报应的。
文中第一“坏人”是陈商陈大郎。他独自在外经商,仗着自己有几个钱,便任性行事,明知王三巧是有夫之妇,依然对其倾慕不已,并给牙婆薛婆大量报酬让她设计为自己达成目标。他最后的命运是客死他乡。但对这个人物,我还是有一丝同情的,因为他对王三巧也是用情极深的,用错的真情或许应该被谴责,但或许也可以试着理解。明知不应该相思还管不了自己,这不正是人的复杂性吗?
第二坏人当然就是薛婆了!她是个真正的坏人!和《水浒传》里的王婆一样,专门走街串巷,干些“拉皮条”的事。《红楼梦》里的女儿都是干净的美的,婆子都是油腻的贪财的算计的丑的,可是哪一个丑的婆子不曾是美的女儿?薛婆的结果是被蒋兴哥把家里打了个稀巴烂,只好逃到邻县去,也算是罪有应得。作者也是笔下留情,并没有让她被暴打烂尸,亦是仁慈。
第三“坏人”当属助纣为虐的丫鬟“暗云”“暖雪”。她们本应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保护主人不受欺负,却在利益驱使下忘记了自己本职的工作,充当了帮凶的角色,以致最后被卖。后续命运如何,想必也好不到哪儿去。
坏人们都遭到了报应,好人们也都有了回报。蒋兴哥宽宏大量心怀仁慈,之后不仅生意顺风顺水,逢凶化吉,还娶到两个美女做了妻妾,可谓生活事业双丰收。吴知县玉成他人,一直官运亨通,子嗣旺盛。王三巧知错就改,也回到了自己丈夫的身边,但却只能当个妾,是对她的错误的一点小小的惩罚吧!
中国古代的好多故事都兼有教化功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元代的很多戏曲也充斥着这种思想,比如《窦娥冤》。这是老百姓对命运无常人事无奈的一种精神寄托吧!他们期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可以明断世间善恶,还世间一派清明。这篇故事再次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被标明了价格,想要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原来作者苦口婆心,正是为了开篇的一段《西江月》
仕至千钟非贵,年过七十常稀。浮名身后有谁知?万事空花游戏。 休逞少年狂荡,莫贪花酒便宜。脱离烦恼是和非,随分安闲得意。
只有脱离了烦恼是非,才可能达到“安闲得意”
诱惑无处不在,酒色财气会让人沉迷。还是好自为之,毕竟还有“报应”。
郑小冉 - 5/28/2020 11:00:15 AM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这篇被认为是“三言”中之上上者,它通过叙写杜十娘的爱情悲剧,揭露并抨击了以孙富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的丑恶嘴脸,批判了李甲对爱情的背叛,热情歌颂了杜十娘为捍卫爱情、追求人格尊严而以死抗争的斗争精神,并体现了晚明涌动的女性婚恋自主和平等的人文思潮。
      这些是我们可以在很多资料上看到的评论。记得之前的教材中还有这一篇的节选,有整个的戏曲单元,《西厢记》这些经典名篇读来甚是有味。可不知为何后来这些和爱情有点关系的都删掉了,只留了一篇《窦娥冤》。也是经典,可一个单元放眼望去,窦娥的冤情,雷雨中的惨烈,哈姆莱特的悲剧……真心怀疑这是要把人世间的美和善都抽离了,只剩下痛与恶吗?无恶意的去揣摩教材的选择,只是希望读到感知到更多元化的生命,这样才够有力,才能让学生于悲悯中热爱生命,也能从温暖的爱中敬畏生命。
这次借由讲坛能重温,自是先复习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近三年来的讲坛活动让自己成长不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说跟着老师读书有点“累”,字斟句酌地不说,经常多方位的提供材料破立相间的让他们对诸多信息诸多文本的深信不疑被拆得体无完肤,但事后却又感觉读得很“痛快”!这便是在讲坛得诸位老师的启发养成了“锱铢必较”的阅读习惯。所以,再读该篇,会关注有意思的文本本身,比如小说写:十娘听说要卖掉她,但还没有最后下决心,“十娘微窥公子”,偷偷看李甲,如果李甲有点悲哀、留恋之意,她可能还会有新的想法,看公子是“欣欣似有喜色”,他很高兴,一切理想都破灭了。她用冷笑斥责公子“发乎情,止乎礼。'这个地方的“欣欣然”对李甲来说是“怒其不争”对杜十娘来说却是笑中含泪,令人感叹不已;还有“止乎礼”的“礼”可结合隐型人物“李甲父亲李布政来理解,顺着这个”礼“我们去找李布政的线索,会发现在李甲面前始终有一个严峻考验。开始他和杜十娘好,就害怕他父亲,文中也写道“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从头至尾写他怕父亲。维持父子关系,是以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为基础的。若把维护父子关系和维系他与十娘的关系摆在一起,孰轻孰重,李公子自然选父子关系了。这是近乎逻辑的。所以最后的悲剧根源我们不会说是孙富,不会说是李甲,李布政,而会从”论世“的角度去思考,由此再反观杜十娘这个人物的可贵之处,作品的第二次生命算是借由读者发生了。
      很期待对《三言二拍》的阅读。
郭冬梅2021 - 5/28/2020 12:45:48 PM
再读三言,更多的体会是对于人性的解读,结合当时的时代或许更能理解个体的种种行为。文史不分家,读完这本书,再去阅读晚明的历史资料,立体的去把握,完全扔掉了,所谓的封建势力的解读。善恶有报的寓意也体现在了每一个体人物中,哈哈。我个人是有神论的,人与天道运行的同频,很好玩。
北川永昌小学宋东 - 5/28/2020 4:53:26 PM
读了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确实编得离谱。特别是三巧儿和陈商偷情的经过,感觉就是抄袭“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情节,我虽然没看过原著,但是发现和电视剧是一致的。而且这里面的价值观实在太糟糕了,明明都是些纵欲、奸佞、虚伪的小人,最后还要来一个圆满的大结局。甚至还把徇私枉法的官员写成一个成人之美的大好人,居然还好意思编一个“好人好报”和“善有善报”的福报结局。这种小说感觉就像王学泰和李新宇揭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毒瘤一样,奴化百姓,扭曲人的价值观,难怪中国苦难历史循环往复几千人,导致国民性“欲做奴隶而不得”......
龚捷 - 5/29/2020 3:03:34 AM
读了《三言·醒世恒言》中的篇目《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文章以诗中的三个故事引入,目的是劝兄弟和顺。
文中介绍了汉朝的取士之法我比较感兴趣,我通过百度了解到,汉朝的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推荐过后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后才录用。推荐是按照人口的比例来推荐孝廉方面突出的人,比例是平均20万人口每年推荐一名,不足20万人的地方每两年推荐一名,再以考试的方式区分官位大小。按这个比例粗略计算西汉6300万人口,每年推荐315位贤才。这种方式选拔人才有利有弊,利在于促进了平民注重孝廉的社会风气,毙在于德才兼备不能平衡,重德轻才的现象出现。
文中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重孝悌,哥哥对弟弟的养育扶持是孝,弟弟遵从哥哥的安排为孝,我发自内心的佩服孝悌的遵从者。从当今社会来看,孝悌意识越来越淡薄,很多现实问题就暴露出亲人为了一己私利的丑恶行为,我们应当合理的给学生讲讲这样的故事,起到警示作用,也提醒学生不忘孝悌的美德,以孝为身。但像许氏兄弟这样完全听从哥哥的安排,毫无自己的人生规划,像木偶般的生活,也是当今大部分人的生活写照,虽然在长辈的步步安排下,我们也获得了舒适优越的生活,但却值得我们深思,为子女做好人生规划为爱,还是放手任由他自我选择是爱?
芒果 - 5/29/2020 12:34:29 PM
5月份《喻世明言》读书心得
      《喻世明言》第一卷是《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珍珠衫的失而复得暗示着蒋兴哥的人生际遇。失去珍珠衫,休妻,遭遇官司;重获珍珠衫,免牢狱之灾,得前妻。一切因果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蒋兴哥娇妻偷人,他不吵不闹,也不说穿,借丈人有疾,打发她回家。前妻改嫁,他不仅没有阻拦,还顾了人夫,将16个箱笼原封不动,连钥匙送给三巧儿当个陪嫁。正因为如此,当蒋兴哥陷入官司时,三巧儿才帮他,知恩报恩。
        这个故事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止。但故事情节有太多的巧合,让现代人很难信服。
刘显 - 5/29/2020 1:35:52 PM
前几日,有位朋友和我推荐网络小说家唐家三少的书,说这是当代年轻人较为喜欢的文学作品,我读后,却莫名想到了《三言二拍》,这是明朝的冯梦龙和凌濛初写的,可以算作当年的流行读物。唐家三少的书,想象力挺丰富的,但可能是我对文字很挑剔,最后便没读下去。实际上,要说思想深度,我到没感觉二者相差多少。《三言二拍》里,歌颂的是旧道德,比如“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红颜祸水”等,女性朋友不一定爱看。比如里面有个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故事,在原版本里,这个故事体现着庄子对生命与死亡的看法,充满着哲思。但到了《三言二拍》里,故事则变成了庄子是神仙,故意装死试探妻子到底爱不爱他,于是假死。而妻子最后果然没有忍住美男的诱惑,竟然不顾庄子刚死,就要和人家美男结婚。结局自然是,美男什么的都是庄子变出来的,庄子也因此认为自己看透了女人。说句实在话,这是典型的钓鱼执法,谈不上君子之风。但《三言二拍》里,这样的故事挺多,估计是架不住当时的读者爱看,当时的百姓爱听,所以作者就拼命写。市井小说吗!它生存的基础就是百姓的喜闻乐见,《三言二拍》如此,唐家三少的作品也如此。不过,虽然古人的思想高度,不一定强于今人,但就文学性而言,前者与后者的差距,就不可以道计了。所以如果让我推荐书给学生,我还是愿意把《三言二拍》中部分文章删掉后,郑重的和孩子们讨论一番。
王凤琼 - 5/29/2020 2:51:02 PM
真是不好意思,我都还在看《他们应当行走》,很有故事性,也有很多的知识,刚参加工作时对志愿者这称呼很是羡慕,现看了一部分,也明白志愿者也有不同的出发点,书中这么大规模的志愿团队,跟政治密不可分,更是为了某种政治利益,当然民众也受益,只是受益群体更倾向于他的利益团体,而真正的实效工作不一定被推动,比如疫苗的研发,推进很是缓慢,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很多志愿团体也有政治诉求“,通过看书好像一些东西在清晰起来,这是读书带给我的感受。现讲座不能回放,我很急,因为我常常不能参加直播,怎么办呀?
袁利洁银海学校 - 5/29/2020 3:15:02 PM
读书反馈:
看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感觉故事很狗血,然而这狗血洒得极好,草蛇灰线,给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看的时候觉得很好很放松,像在看网文一样,可以想见,在明朝时肯定很多人追捧。
但看完仔细一想,又觉得三观碎了一地。最无法接受的就是,县令徇私枉法,小说却好像给人一种这没啥大不了的感觉?
韦春玫 - 5/29/2020 4:59:30 PM
再一次读了《三言二拍》,和以前看热闹不同,有一点比较粗浅的看法:比起明代之前的文学作品,《三言二拍》没有表现对商业的抑制。中国是农耕大国,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商人从中获利颇丰,导致多数人去农经商,社会生产力下降;再有,从商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会让人们的一些意识形态发生改变,不利于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经推行,就成为统治者常用的治国之道。并且,这个治国政策在中国盛行了相当长的时期。文学作品作为时代的产物又会在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把当时的思想、理念表现出来。明代以前的小说,虽然也有商人及经商场面的描写,但是那些几乎都是起陪衬作用的,并且还带有对商业的不屑轻视。但《三言二拍》中,读者就会发现,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虽然也有对反面商人的描写刻画,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孙富,《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徽商陈大郎,《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的张公但也出现重情重义的商人形象,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就是典型代表;有诚实守信商人形象,如《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李英;还有一类儒商,他们出于或科举考试或生计原因无奈之下选择从商,但他们在从商的同时有追求自身的价值,通过修祠堂、办义学、赈灾民来为自己博取声名。这些其实是和整个时代巨变息息相关的,普遍认为,明朝中后叶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前的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应的经济政策也逐渐向商业阶层倾斜,商人的社会地位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于是商人的形象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话本文学中。
tzsxwyl - 5/30/2020 12:31:15 AM
读《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有感:苏轼自古以来是大家公认的才子,却由于“聪明用尽”而被学识渊博的王安石“三难”,在事实面前,他最终心服口服,并诚心诚意地以实际行动表示歉意。不显摆自己的聪明是一种虚怀若谷,更是一种胸襟,因为知识是无限的,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如果巧弄唇舌,甚至自以为是,必会贻笑大方。然而我也是非常欣赏苏轼这种敢于“说”的勇气的,哪怕为此遭受贬谪之苦。试想: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还有这份“说”的勇气?什么时候“说”而不是懦弱地保持沉默?什么时候“不说”以远离烦扰?这真的是需要我们把握好尺度的难题……
liuyong - 5/30/2020 12:52:08 PM
几年前听完了《儒林外传》等几本明清小说之后,乘兴尝试过阅读三言两拍,可惜无法坚持读完。里边得故事不得不说构思巧妙,只是读的时候有种吃了要使自己拉肚子的坏东西的感觉,因为里边的教化痕迹太明显?还是里边的故事固然结局美好,却总是勾连出人性黑暗的一面?说实话,这次再次翻开,依然有这种感觉。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遭到妻子的背叛,而妻子则是在王婆、陈大郎等人的设计以及丈夫久不归来的寂寞双重作用之下出轨,蒋兴哥似乎很可怜。不过每次看的时候,都会奇怪蒋兴哥在苏州见到陈大郎随身携带的珍珠衫之后的举动。若是愤怒是正常的,最直接的愤怒对象不应该也有陈大郎吗?他却没有直接在陈大郎面前反目,而是回家休了妻子、砸了王婆的家。若不是后边因缘巧合,大概率事情就到这里结束了吧。为何会如此?似乎一个解释就是蒋兴哥不敢去得罪陈大郎和陈大郎背后的吕公。从陈大郎为达到目的而在王婆那里花的钱可见陈大郎家资似乎不在蒋家之下,而他的主人家吕公似乎也颇为殷实、有一定号召力。
罗慧萍 - 5/30/2020 1:41:14 PM
读《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仿佛思维模式又进入了另一个许久没有涉入的领地。是的,很久没有读这类小说了,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市井百态的缩影:政治上,有“乱民”,绿林好汉,有忠奸斗争,贪官污吏,亦有社会恶势力对善良百姓的欺压;在民间,有婆媳亲和与仇怨、兄弟关爱与失和、败子乱家与回头、义士报恩与反目,还有扑朔迷离的案情侦破、谲诈多端的骗术伎俩、曲曲折折的机缘巧合,令人叹息不已的科举故事。当然也有不少充满人情凉薄的通俗故事,更有男欢女爱,婚变情仇等等世态百相。这就是生活呀,而且是百姓天天面临的、或者是他们向往的或知晓的生活。这两本书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了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态,那种简单、纯粹、好坏泾渭分明的社会。这种中国百姓精神上追求的善恶果报之类的理想社会,恐怕就是他们有且仅有的精神梦想。有时真想,中国百姓真纯真啊,在一个个朝代的更迭、一个个皇帝的轮换中,他们就这样俯首帖耳、规规矩矩地一代代繁衍生息,用民间说唱、话本戏剧、古代传说来滋润疲惫的心灵。这两本书,读了很容易让人会心一笑,而且在这纷乱复杂的当下,也使人更加平和宁静,又明白了我们追求的自由而公平的社会,其实也源于这些千百年来的市井文化。 “三言二拍”在通俗文学界地位重要,这是反映明代生活的最著名的作品,它的故事曲折,描写生动准确,其是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较高,许多故事都广为人知,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都脍炙人口。
张利云 - 5/30/2020 1:53:09 PM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这一次,我买了冯梦龙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喻世明言[/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静下心来看还是很有意思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故事也是浅显易懂,讲的大部分[/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做人做事的道理[/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给人以很多的启迪[/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学生应该能阅读[/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好些故事[/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可以在后面的小说里找到一些影子。比如[/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张兴[/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哥重会珍珠衫[/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的故事里有段情节就让我联想到了[/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水浒传》[/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里[/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潘金莲与[/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西门庆[/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的故事,都是[/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也[/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禁不住诱惑,不守道德,都有老婆子从中作梗做不仁义的事,[/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两者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结局[/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不一样,[/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张兴哥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结局还是挺让人欣慰的,最起码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自己的幸福。别的几个故事里,比如[/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陈御史巧勘金钗钿[/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讲的是智慧断案的故事[/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有一些也在无形中好像给人有一个因果报应[/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的暗示[/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比如[/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闲云庵阮三偿冤债[/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这本书可以说是仁者见仁[/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智者见智吧,我初读前面几个故事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的男女之间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情[/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爱的描写,所以觉得不适合孩子阅读,特别是小学生的阅读,甚至是当我[/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读[/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初中的孩子问我读什么书的时候[/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我还告诉他这本书还不适合看[/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长大了才看[/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可是后来发现有些老师在公众号的分享里又在推荐这一本书,[/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考虑角度是否过于偏狭,[/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我[/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想[/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他[/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们[/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会从哪个角度[/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切入[/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我想应该主要是从道德和做人做事[/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的角度吧[/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希望大家都能给我一些建议。[/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裴晋公义还原配[/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这个故事很感人,[/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裴晋公[/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很讲义气,[/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也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襟和气度,[/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既然看到自己的将军喜爱自己的夫人的时候[/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不仅没有治其罪,反而[/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用巧妙的方式将自己的夫人赠送给了这位将军,[/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用最丰厚的嫁妆将夫人嫁过去,让有情人终成眷属,[/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这是很多的人做不到的[/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font][/size][/font]
邬蒙 - 5/31/2020 9:16:28 AM
之前对《三言》的了解也是仅限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曾经为杜十娘对爱情的捍卫深深感动与震撼。如今开始读《三言》,首篇里的三巧儿让人再次思考女性在中国社会的各阶段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蒋兴哥可以撇下娇妻去经营他的买卖,而三巧儿却像金丝笼中的鸟儿一样并不快乐,在薛婆的步步策划下,走上了背叛婚姻的道路,但想想,当心理只有婚姻时,天地小了,处境窄了,人生太容易走上绝境。从明代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女性的世界大了,女性的天地宽了,然而却常常将自己陷入了另一种困境,就像电影《找到你》中姚晨所饰演的角色,一个律师精英,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却也逃不过家庭的一团乱麻,丈夫的妈宝,婆婆强势,这好像成了这个社会里最常见的配置,女性的职场压力不会因为家庭的需要而减弱,这时候到有点羡慕古代那些生活在相夫教子世界中的女子了。时代在进步,女性的地位提高了,女性的社会角色变了,社会责任也相应多了,而一些民族思维模式对女性的定位给女性不少压力,如何真的活出自我,走出独立,我一直在思考,在努力
叶娉婷 - 5/31/2020 11:47:24 AM
五月笔记:
这个月主要阅读了《喻世明言》的部分篇章。读“三言二拍”算是重读,我最早读它们是在高中时候,那时偷偷看父亲藏书,只喜欢看小说。但是那时读它们,只是关注故事情节是否精彩,留下的印象是:觉得这些小说就写了些才子佳人、歌女嫖客、兄弟手足、官府断案等等的故事,而且有些描写有点“不可描述”,(那时暗想这是古代的禁书吗?)没有其他印象。所以,再次阅读不再是学生心态,以一个领读老师的身份去阅读,我真不知道要引领学生从这些小说中获得什么。抱着这样的疑惑,让自己再阅读一遍看看有什么发现。可是很遗憾,我没能找到想要到。直到看到共同体推文,点开一看,天!领读老师的视角(我傻眼)!同学们的文章(掉下巴)!我太惊叹:在我眼中除了故事情节就没有的三言故事,竟然可以读出明朝时候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我不得不感叹:整本书阅读,引领老师的切入点应该是多角度、多元化的,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才能逐渐培养起良好的阅读思维。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5/31/2020 12:14:39 PM
三言两拍 是一部奇书。两个失意文人一拍即合做出一部奇书。明代流行的一部小说。《家产与兄弟》五论之兄弟感情。在这课告诉我们兄弟如手足。古人觉得没有遗憾的关系就是兄弟关系。孩子可以陪父母到老,但父母无法陪孩子到老,夫妻无始,父子无终。唯有兄弟之间可以从小陪到老。比如二十四悌,都是讲述兄弟关系非常珍贵。智慧的父母会化兄弟之间的矛盾。主人公父亲的智慧,利用分家产这件事,用另外一种方式,动用官府来做个公正,当官做了断。因孩子的性格把家产分的貌似不太公平,安排的两个孩子没有冲突还心服口服。
王一涵 - 6/4/2020 1:50:48 AM
《三言二拍》是第一次读。很久没听评书,也没看这个时期的作品了。在地铁上读时真有种说书人在身旁讲述的感觉。故事情节曲折,让人想一口气知道故事的结局,以至差点坐过了站。

在《吴保安弃家赎友》中,“古人结交惟结心,今人结交惟结面”开篇定调。那时的人在感叹古人的情谊。可经过工业化城市化的我们,又该有怎样的感慨啊!

郭仲翔被自己的叔叔——当朝宰相郭元振推荐给李蒙,让他随李蒙平定南蛮作乱。吴保安写信给仲翔自荐。信中最后一句:“足下丘山之恩,敢忘衔结?”为后文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仲翔读罢信感叹到,大丈夫遇知己而不能与之出力,宁不负愧乎?于是又向李蒙推荐,给吴保安管记一职。两人之前并不认识,只是一封同乡的书信让仲翔认定了这个知己。吴保安遂动身准备来姚州。没想到李都督和仲翔刚到姚州,就遇到蛮兵作乱,李都督招引大兵,杀得他大败全输,还追出去五十里。仲翔劝他说,蛮人狡诈,应就此停手,将军威力已立。谁料李都督不听,继续追击,崇山峻岭之中,陷入了蛮人的圈套,溃不成军。仲翔也被掳去做了俘虏。蛮人知道他身份特殊,就要求他写信要娟一千匹赎身。仲翔便写信给到了姚州的吴保安说明此事。本以为自己的叔叔定会帮助,可谁能想到吴保安到了京都才发现郭元振一月前去世了,家小也都离开了。吴保安回家大哭,觉得仲翔是在把性命托付给我。我怎么能不管他而独活呢?至此,两人还是从未见面。

吴保安做出了让现在的我们很难理解的事情,变卖自己的家产,抛弃自己的家庭,孤身在姚州做生意,要攒够这一千匹娟。有人说他是“义士”。可古人的“义”高于一切吗?他对于孩子,对于妻子的“义”又去了哪儿了?幸好有杨都督相助,孤儿寡母才得救。吴保安终于凑够赎金,也将仲翔赎回。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竟已十年后。

故事的后半部分着重在写吴保安去世后,仲翔对吴保安儿子的报恩。“恩情”这个词好像很有中国特色,在亲情、友情、爱情中都有恩情。而别人对我们有恩情,我们就要尽力回报。“恩情”和现在我们所说的“人情”可以对等吗?故事中吴保安对朋友的报恩又为何可以高出其他的感情呢?好像只要成就了一种感情的极致人生就圆满了?这多大程度上是那时候人们价值观的反映?文学创作又参与了多少?
冯乾 - 6/4/2020 12:39:08 PM
这一个月主要看了书《三言二拍》,三言二拍作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这一本小说相对来讲世俗的东西特别的多。
《三言二拍》成书于晚明,这是个很神奇的时代,商品经济发展迅猛,理学与心学交锋。
在《三言二拍》中看到了“欲望”,说明题主看到了这书的核心主题。
本书本来就不是想讲一些品德高尚、自控能力超强的圣贤英雄人物的传奇,本书只是想讲一些平凡庸碌的市井小民不平凡的人生起伏。
《三言二拍》诞生于以理学(禁欲)为国学的明朝,诞生于以传统农业为经济主体的古代中国。它代表的是在商品经济中新兴的市民阶层。
市民阶层在中华帝国的民众中是绝对的异类。因为新兴的商品经济和传统的自然经济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市民的思想观念也和传统的农民截然不同。《三言二拍》中有很多的商人,社会不仅没有看轻他们,还能把行商坐贾也看作良业,这是那个时代的进步。
比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旁白是这样评价王三巧儿出轨的:
看官们,你道三巧儿被蒋兴哥休了,思断义绝,如何恁地用情?他夫妇原是十分恩爱的,因三巧儿做下不是,兴哥不得己而休之,心中几自不忍,所以改嫁之夜,把十六只箱笼,完完全全的赠他。只这一件,三巧儿的心肠,也不容不软了。今日他身处富贵,见兴哥落难,如何不救?这叫做知思报恩。
最后王三巧儿得到了丈夫的谅解,也得到了作者的同情。
而且这个故事的人物对传统贞操观也不是很在意:
王婆爬起来,扶起女儿,说道:“你好短见!二十多岁的人,一朵花还没有开足,怎做这没下梢的事?莫说你丈夫还有回心转意的日子,便真个休了,恁般容貌,怕没人要你?少不得别选良姻,图个下半世受用。你且放心过日子去,休得愁闷。”
相对不那么传统的男女关系,和商业高度发达之后的娱乐活动都是人们进一步发生变化。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6/4/2020 1:11:22 PM
重于把藏在柜子里多年的《三言》找了出来。重读时,一方面从语文的角度思考故事叙事的进展和转折,另一方面从背景与思想切入,从阶层的角度思考明清小说产生的社会基础。我想,内外兼备是阅读一本小说,解读一个文本的重要手段,缺一不可。期待继续阅读。
胥江 - 6/4/2020 1:35:09 PM
“三言两拍”现在只读了一半,感觉在各种“八卦”中读懂人生的智慧,从也成了让自己很不屑的处世之道。以前以为处世之道在于简单和舒心,看过才感到处处是人情世故,累,却也必须。
周永峰 - 6/5/2020 1:08:33 PM
读《大运河传》

夫差真了不起,他开邗沟,把东西流向的长江和同样是东西流向的淮河在荒原上挽起了手臂,这样他就可以借淮河进入逐鹿中原了,吴国是蛮子,虽然物质条件很好,但中原诸侯国不认何,不融入中原,他就没有资格进入核心圈。所以他邗沟是为了争霸天下的梦想。
那么他的梦想实现没有?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梦想只一差一丢丢就实现了。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丙子,越王句践伐吴。乙酉,越五千人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友。
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于幕下。
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长。吴王曰:「于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曰:「于姬姓我为伯。」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吴王已盟,与晋别,欲伐宋。太宰嚭曰:「可胜而不能居也。」乃引兵归国。国亡太子,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敝,于是乃使厚币以与越平。
他率兵北上,国都空虚被越国偷袭了,这可伤了吴国的筋骨,他的梦想也破灭了,但对后人而言,但在运河功劳簿必须记上吴差,
史书记载,大业元年(605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隋炀帝是勤政的皇帝,他跟秦朝相似,举全国百姓之力搞扩张,据唐史学者胡如雷估算:在隋炀帝即位后的八年内,他一共兴修了22项大的公共工程,他不听从百姓心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就是百姓啊。
但唐朝诗人皮日休评价还是客观的。有诗作证: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李廷梅316 - 6/6/2020 11:55:03 AM
每每读到这首诗: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就被伯牙与子期的知音相遇相惜而感动不已。
    这正是: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试问如今,几人有此品格呢?
温和玲 - 6/6/2020 3:00:02 PM
三言二拍之 窦娥冤读书反馈

    斗室索居,隔离一切外物。闭关自守,阻绝天下生机。即使是活着,也不过如此。这种情况下重读《窦娥冤》读到了一个元代的悲剧,读到了一段历史的悲伤。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是窦娥自明冤屈,寄希望于天道长存,让自己含冤昭雪。在那个时代的窦娥,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未来和冤屈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三大誓词,是她心灵绝唱,也是作者在无尽生活折磨的艰难时刻,留给煎熬的一个铜豌豆。读窦娥,每每会读出自己的孤独过往。曾经黑夜赶路,无人掌灯,自己一个人也像窦娥一样成为一支队伍;此后风雪载途,江水送行,世界也为我们欢呼。生活会磨平所有的棱角,也终究给我们人的一份血性。窦娥不死,其人永光。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20年5月读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