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2021年9月讲座反馈
袁利洁银海学校 - 10/4/2021 1:11:29 AM
听了樊老师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讲座。
深受震撼,除了知识性的东西,最震撼我的,是视角。在这种历史的大视角下,好像有一瞬间,跳出了时间、寿命的束缚,太壮阔了。
钟金英 - 10/4/2021 3:06:39 PM
有感于李杏莉老师分享
                       
李老师是坚持梦想,有教育情怀的老师!从李老师年轻时的那个冲劲,从她在每一个人生路口的选择,到她每次成长和精神升华中,我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人生也在不断的圆满。
相信就如李老师所说,再过十年,再回来分享她在教育路上会又有新的体验和收获。
我很期待了解更多的老师,也希望自己和优秀的老师们同行,完成自己的人生图鉴。和李老师一样在迷茫混沌的时期能保持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感谢李老师的分享,共同体的老师,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向优秀的老师们致敬!
朱茵 - 10/4/2021 5:35:12 PM
李老师的讲座的确让人有了更多思考,教师的初心到底是什么?自己从教也有十多年了,从刚开始虽有满腔热情,但是教学方式单一,到了现在比较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能四两拨千金引导学生,不过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还差得很远,继续努力求索吧!
王一涵 - 10/4/2021 10:16:14 PM
实在抱歉,本月事情太多,没有听讲坛讲座,把自己参加跨学科培训的一些收获分享于此。
1.跨学科不应该每学年要完成的一个固定项目,而应该通过这样的项目培养老师和学生“万物互联”的思考方式。平时的课堂也要注重跨学科的教学。
2.跨学科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学科的合作,产生融合学科的新见解。老师得时刻记着这一点,才能做到深层融合。
3.跨学科教学需要老师时间、课时、备课等多方面协调,学校需要创造有利条件。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10/4/2021 11:08:48 PM
李杏莉老师讲座有感

李老师的讲座最让我感动的是“无他”的清醒。几次职业道路的调整和转变,都是刮骨疗毒。因为人总是限制于已知和已然的道理与路径。我也深有感触。
但李老师能主动地去迎接,证明对教育是清醒的,认识是深入的。
冷海鹰 - 10/5/2021 4:33:22 AM
听了李杏莉老师的分享后,了解到李老师非常了不起。李老师一直在顺时而变,勇敢大胆执着,很像是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地自我迭代,非常羡慕。
王玲 - 10/5/2021 4:35:52 AM
李杏莉老师讲座有感

李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历,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激情。她不忘教育的初心,不断探索人的教育,培养一个个精神明亮的学生,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考生。

在内卷的时代,李老师给我们做老师的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温和玲 - 10/5/2021 5:18:30 AM
李杏莉老师讲座反馈
    李老师分享也回顾了她的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起初她闯荡京城,但为了家人在颇有成果时急流勇退,回归陪伴孩子成长。后来她自费参加培训,她没有被一地鸡毛打击。然后作为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李老师重课堂,重初心,重视人的教育,她真诚面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生命,尊重赢得了口碑。
    李老师永远在路上,初心不改,绿水长流。她进修提升自我,又回馈教育,在乡村教育后大胆尝试私立学校,不断出发,又不断调整自己,活成了一束光,照亮每一个苟且的小我。
刘亚 - 10/5/2021 5:26:44 AM
何为公益?何为公益精神?说实话,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虽然自以为做了那么一点点公益。尤其是讲坛如何维持运行?原来平时的工作那么复杂。我曾经也做过一段时间公益讲坛,不过依托的是学校的社团,但是所获得支持也不多,公益真的不是捐钱了事,公益是除物质外持久的精神的支持。
张君sn - 10/5/2021 5:29:20 AM
李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老师,兜兜转转进进出出,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之路上奔跑。
陕西邹高峰 - 10/5/2021 6:04:06 AM
听了李老师的分享,很感动!以前在讲坛听过李老师做过一次行读分享,这是第二次听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坚持很难,无论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一定要保持初心,兼顾现实。我也从大家的分享中获得动力!
邱华辰 - 10/5/2021 6:26:29 AM
李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不断求索的教育初心深深地打动了我。尤其是90年代在洛阳条件非常艰苦,房子里时常有老鼠爬来爬去,工资经常半年拿不到,李老师还能在教师岗位上尽心竭力,为孩子们无私奉献,令人动容。李老师在学校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给当时的学校带去了许多改变,取得这样的成绩,李老师谦虚地总结为一个诀窍:想想如果自己是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那就去做那样的老师!这个朴素的想法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做老师,就是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
冯乾 - 10/5/2021 8:29:04 AM
听了王老师讲的美国文学,其实对于美国文学我个人比较了解的是《飘》,马克吐温的作品《竞选州长》和《百万英镑》可能读的比较多一点。带着独立宣言的视角来读《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给我带来一种别样的震撼。这次看到的不是顽皮的孩子,而是独立宣言的文学版,通过哈克和吉姆读到了自由、平等和独立,读到了作为一个人,谁都有资格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与此同时,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和后果。
李廷梅316 - 10/5/2021 9:45:37 PM
听了李杏莉老师的交流后,我真的觉得有太多的同感,真切的感受到我的选择并不孤独,李老师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从大学代课到做教育机构,然后准备做公益。我是从山区支教5年考入城区公办学校,然后再跳槽进私立学校。
工作这18年来,我的外出学习培训也基本上是自费,包括去上海参加整本书阅读论坛第一次听樊阳老师的讲座。
教育的路上有太多同行着,我们都始终坚持热爱学生,热爱课堂,热爱学习,不断让自己进步。生命的遇见,我想一定是行走,人文行走,我想,有这么多人的同道人,我将更努力前行。
溧阳董玉娟 - 10/6/2021 4:34:51 AM
李老师在教育领域如此丰富的经历,一路走来,一路成长!当下的教育改革势头正劲,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忘初心,去悉心培育拥有完善人格的人,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因此,在人文讲坛,幸甚!
郑小冉 - 10/9/2021 8:03:16 PM
受益于李老师经验的分享,也会反思与己有关的当下。双减之下的“内卷”丝毫没有退却之意。众多的目光都聚焦在“内卷”带来的后果,可我却在学校里看到了许多来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自卷”。然后就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谁站在什么角度来解读“内卷”这个词?如果家长、学校是“卷”的推动者或执行者,那么孩子的抵触和抗议有了源头;但是如果“卷”的行为是来自孩子的内在且是自觉自主的话,他会成为群体中的佼佼者,且当无数个“他”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群体的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当改变变成一种习惯或常态时,这个群体的优异就会使“内卷”失去它的意义。
我们学校这几年北大清华的人数稳定在60+,其实也就是2-3个班的孩子们。我观察到这几个班级的孩子他们并不需要把自己的努力勤奋定义为“内卷”,而他们所形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此,当学习和奋斗成为由内而外的驱动力时,家长、学校、教培机构可能变身为生活上的后勤保障组、学习场所的提供组等与学习并无实质关联的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反思,在目前的教育焦虑下,因为不认同“内卷”而“双减”后试图达到的“不卷”是否也是在粗暴的剥夺孩子们求知拼搏的潜能呢?
年级里有一个男生,每天早上晨读前和下午下课后,风雨无阻的会在操场跑圈,他是一个体育精神最足的文化生,文化成绩也非常棒,最近刚刚结束的运动会上,1500米他超过了专业体育生,全程下来没有疲惫只看到享受的自慊。这种自律在每天操场散步的老师嘴里都是啧啧赞叹。当无需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内卷”就没有意义。所以,不论是应对未来的挑战还是自我的完善,我们应该更理性且长远的理解当下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乱棍打死。
昨天晚上《小别离》《小舍得》的编剧、也是校友的鲁引弓回校给学生做文学写作的讲座。我该去问问他,当初写这系列剧的初衷是什么?作为热剧后带来的社会影响是驱善还是反之,也是一位作家要审慎的问题。所以,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是教培还是公益,激发学习者的内驱力是教育的内力,一旦学习者有了内力,我们应该像伟大的华盛顿那样,功成身退安心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才是!
胥江 - 10/12/2021 7:08:08 PM
本月印象深刻的是王焙尧老师的美国文学讲座,通过文学的细节在我脑海里不断填满历史的框架,为历史专业的我脑海里的历史骨架填满血肉。这让我不断想起的一本书《美国文学史纲》,应该再系统的读一遍。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年9月讲座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