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刘尧 - 3/1/2022 1:12:22 AM
发在这里哈!
刘倩亲近母语 - 3/9/2022 4:25:08 PM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寒假之前,想带一个学习习惯的板块,和蓓蕾老师请教,她说之前讲坛正好上过这一课,太好了,蓓蕾分享了我视频,认真学习了下,帮助特别大,也按这个思路组织了下课程。
选了两本共读书,《如何学习》《如何学会学习》
孩子们认领章节,在微信群里面分享。
如何加强记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给别人听。
第二堂课:
先总结上节课,你们班上学霸的好习惯,刻苦,时间利用,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给自己出题,做计划,每节课都做回顾…….
总结:
关于好的学习习惯,你们不是不知道,而是都知道,但是好像做不到
更确切一点说,不是那种,试了很多次,做不到。而是,还没有认真想让自己做呢,对吧?
为什么呢,还没有感觉到特别的紧迫性,觉得现在够用了,逼自己做啥?
这个也很正常,你们刚初一,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呢,但凡有几个同学早一点有意识,早一点开始,就会很突出,刚刚ZY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张君sn - 3/10/2022 7:09:31 PM
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很多学生现在追求的是答案,而忽略了获取答案的过程以及对真问题的发现。殊不知,很多的问题并没有答案。
张越 - 3/20/2022 9:34:15 PM
《论语》中的礼,其实万老师讲的这个选点很好,正是因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身体力行以承礼启仁为目标,对我们启发很大,万老师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关于礼的形式出发,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礼的形式评析开始,引入礼的内容的关注,礼的内容在孔子那个时代含义是非常深厚的, 万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很细致,学生对礼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思辨理解。
刘亚 - 3/25/2022 7:23:42 AM
三月份听了樊阳老师在小象7周年公益讲座中的演讲,深受感动。以前虽然也在公众号上阅读过樊阳老师的文章,写自己三十年的探索历程,但是并没有亲耳听过。这一次是详细听了全程。樊阳老师一说到他的行读课程,就兴奋激动,讲座比计划的时间推迟了约一小时呢。希望今年暑假有机会参加行走。
陈嫚云 - 3/26/2022 5:15:23 AM
跟着樊老师读诗经,感受到诗经中的情感表达非常直接,重张叠韵的手法却刚好能体现出情感的热烈和真挚,更能打动人,这样的情绪传递了千年,并且在樊老师和学生们吟诵赏析之下,引人浮想联翩,为之动容。此外,因为有书在手边,听讲座觉得有文字支撑,理解更容易;边读边听,摸着书本的感觉真好。
陆羽琴 - 3/26/2022 10:36:37 PM
樊老师讲《诗经》的那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讲《芣苢》这首的时候,用歌唱的方式将它重新译回白话文的民歌,一下子就把作品带回了真实的生活情景当中、带回了产生它的历史现场,很容易能够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无论是感知其音韵美和情感特点,都会变得容易起来。后面让学生在吟诵时配上动作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课堂氛围确实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了很多。
其实这篇作品现在也选入了高一语文的部编版教材,要教师带学生体会其中展现出的“劳动之美“。我之前也苦恼过要怎么讲它,因为它在含义上太过简单了,好像没什么可以多说的,樊老师这种教学方式对我确实有所启发(虽然我好像很难想象自己在课堂上复制这样的方式……可能是性格原因,没办法这样放开去演绎……)
刘显 - 3/27/2022 1:30:34 AM
#夹缝(听陈老师和路老师分享)
一
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我们的课程研发似乎陷入了某种“剧场效应”。基于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谁先去做研发,似乎就有可能承担学生整体成绩下滑,学校发展出现问题的后果。于是,基于一所学校的,大规模的课程研发,就变得很困难。甚至,哪怕是做班本课程研发,都成了特别考验教师内心素质和个人专业能力的事。所以,和别人聊起课程开发的问题时,我总称自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时候,再听陈老师和路老师的讲座,不由得有些振奋,也有点难过。
二
前几天,和一老师交流主题阅读,他认为,构建一个完善的课程内容很难,因为要涉及的面实在是广泛。我和他的认识相反,个人以为,教师只要愿意做研发,就是好事,至于做到什么程度,依据现实条件来即可。例如关于李白的研究,若是做不了太深入,多读他几首诗,也是好的。
三
想到这里,忽然记起和老人家讨论的问题。当时,我兴致勃勃地要做主题阅读,课外延伸阅读的研究。起因是因为,我认为课本上的内容,似乎不能满足孩子精神成长的需求。老人家因此反问了我好几个问题:“课本是一群专家研究出来的,你真的研究透了吗?你现在已经比他们还牛了?”
“教育部门研发的教材,其目的不完全是培优,而是均衡,要让上海与青海的孩子都能读的懂,才是他们设计教材的目的,它确实有缺憾,所以才要补充,但你要想明白,你到底要补充点什么?”
“你能完全丢掉现有的东西吗?”
记得那天回宿舍,越想越惊恐,几乎流下一身冷汗。课程研发一定要做,这是基于现状的不完美,完善现有课程,研发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课程,应当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但乱来肯定是不行的。
四
如今,我做许多事情,都会想起薛之谦写的一句歌词:“简单点,简单的事情简单点”。慢慢做吧!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3/28/2022 6:57:03 AM
王丽琴老师“在库奥皮奥教育行走分享”讲座反馈
关键词一 社区
多少年前,我们自己的新课标里就提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就提出把学校和社区打通。那时,我是雀跃的。时至今日,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在昆明,学校和社区之间仍然有着长长的藩篱,虽然也有一些社区和学校的互动,但少了一点,形式化了一点。而在芬兰学校和社区打通共享资源,木工是社区的,那他可以来学校教授木工课程。课程,本应该是开放的 。
关键词二 信任
在芬兰,教育部门信任老师,老师信任学生,家长信任老师,这是多么美好的良性循环。是的,我认为信任是所有感情得以良好推动的重要基础。但信任又太难了,因为它不是单向的,而且它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信任都是一种稀缺资源。但我想,总要有人去推动信任。我觉得信任应该靠双方里面比较强势的那一方去主动推动。比如我作为老师,我应该先信任我的学生,信任家长。我相信这个过程肯定很艰难,但总要去做,只要开始有信任,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三 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感,这在中国,似乎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作为老师,身上总有重重枷锁,总有做不完的琐事(更多是无意义的内耗)。但芬兰的老师这种幸福感是从王老师的描述里,能实打实地听出来的。没有考评,没有职称评审,没有那么多课题研究,教师有自己的空间,包括在学校有打电话的私人空间,有吃零食的放松场所。这样做老师,他不是紧绷的,是有自我的。但我们又不可能集体逃到芬兰去,在目前改变不了外在环境的情况下,幸福只有自己给自己创造:任何情况下都不丢掉自我;对外在的东西少一些追寻。
hongyvqiu - 3/28/2022 7:00:37 AM
每每听老师们的分享,很奇怪的是,我想到的不是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类的,而是“浸润”。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不是科学,也不是政治。它是一门非常细腻的艺术。
做教育,得有平常心。要能耐得下性子,熬得起岁月。
那些急功近利者们总要求“马上马上”,殊不知,教育最怕的就是“马上”!
一粒种子落到了地里,不是一夜之间就长成参天大树。那是魔豆,魔法,妖树。
一粒种子落到了地里, 它需要很多因素来帮助它破土,帮助它一寸寸长高。甚至有可能它会夭折。然而,无论如何,还是要向上成长。
教育,是默默的,孤独的。不能在事前就把结果预知,也不要在事前就做太多的估量。教育,是在种子刚开始的时候,给予它足够的养分、阳光,然后——看着他。看着他成长。看着他长成自己的样子。
期盼着讲坛所播洒下的每一颗种子,所付出的每一缕阳光。静待花开。
韦春玫 - 3/28/2022 10:19:05 PM
听了陈秀英老师的关于《阅读:让农村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分享后,心里感触特别深。农村的孩子们往往因为教育环境和家庭的因素,阅读量小,眼界狭窄,受限于自身条件,本来就不喜欢阅读,如果再加上老师上课时,把一篇好好文章肢解,单单从语法、段意等考试角度去分析文章,那么孩子们肯定会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从阅读中领略美,一开始不一定要求学生“求甚解”,但在阅读中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有了内驱力后,学生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会有“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愉悦感觉。
胥江 - 3/28/2022 11:29:42 PM
三月份听了讲坛里的3个讲座,都印象挺深刻的。这里想谈谈王老师的《教师的研修,可以“芬兰”一些——我在库奥皮奥市的教育行走》。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芬兰从上到下之间相互的“信任”,学校对教师信任,教师对学生信任。而不是从上到下的检查,为了应付繁多的检查,又不得不去作假来应付。
王凤琼 - 3/29/2022 2:01:21 AM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觉得芬兰的学生和老师都是幸福的,不急是一个主要的特征,给予充分的信任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还有孩子的节约也很让我感动,教育是慢慢的言行的浸润,最近也在关注刘老师的微信,也在思考单元整合教学问题,讲坛给了我很多启发。
顾颖群 - 3/29/2022 2:50:25 AM
陈秀英老师《阅读:让农村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分享感想
陈秀英老师的分享对我来说实在是非常实用。我的日常教学也是以古诗词和阅读为主,以前的实践中古诗词更多是讲解和背诵,阅读更多是相对独立的阅读引导课和阅读讨论课。陈老师这种把古诗词和阅读结合起来的做法,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当然,陈老师只是拿古诗词举例,实际上就是在语文教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拓展。
在具体做法上,一个是对主题阅读进行系统性的设计,根据孩子的能力循序渐进(李白诗歌的主题要读四五年,每个阶段读的内容不同);一个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去讲解。这两个实践的关键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实际效果也是显著的,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自主阅读的习惯。
山西乔彦华 - 3/29/2022 3:11:57 AM
本月我听的讲座,万蓓蕾老师《论语》中的礼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孔子的“克己复礼”是我很多年前的一句话,仁爱思想及因材施教等等耳熟能详。听完感受任何事物不能用二元对立来认识,有利必有弊端。礼仪不仅是一种动作,也是一种制度,象征一种秩序。礼乐体现宇宙秩序,作为空间的宇宙,是规范而有序的。天地如此有秩序,这种宇宙秩序体现在礼的仪式中。
然而,吃人的礼教却为劳动人民所厌恶,所有的仪式是需要音乐、服装及众多祭司、供品都需要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因为对本就不富裕的人而言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同时成为规则并有了权威后,远离了个人的情与知。
还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019年讲生命的延续时看到曾子的这段话,百度了它的含义,向当时的统治阶层提出治国治世的理念与方法。了解先人,缅怀他们,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德国海灵格创造的家庭系统排列说明个人与家族深远的联系。其实,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家族、家庭的影响,只是我们还未深切的感受到而已。很多事情已经存在,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而已。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3/29/2022 4:09:31 AM
王丽琴老师《教师的研修,可以“芬兰”一些》讲座反馈
题目里,王老师的“可以”,儒雅而积极;“教师的研修”,谨慎而客观;
而讲座内容里,却是热情洋溢,是知无不言,是由点及面。从课程设置到心态基调,从细节到文化,我学习着……
感谢王老师!
刘瑜 - 3/29/2022 4:46:57 AM
听了樊老师关于《诗经》的讲座,并购入了樊老师手里那本《诗经》,又一次感觉自己要读的书还有太多太多!虽然,之前教材中也有《诗经》中的诗,但是从来没有这么细致地了解过,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去更深入地了解。跟着樊老师的讲座,并反复阅读《行读中西的人文课》中关于《诗经》的部分,才慢慢对《诗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诗经》能够了解那个时代的很多的信息。而且,读《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和听樊老师讲座又是不一样的感觉,相信现场的学生又会是另外一种体验。再一次感到,樊老师坚持现场教学的意义之大。只是,真的,受众面太少了,多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能参与到这种课程。我自己有时会想:能不能复制几个樊老师,可以装在口袋里的那种……支持樊老师,愿樊老师平安健康喜乐!
袁利洁银海学校 - 3/29/2022 4:58:31 AM
方老师的讲座思路设计真的太丝滑了,听得人欲罢不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理清事物发展的脉络,站在系统的角度设计教学
方老师讲座思路非常清楚:
哲学的起源——早苏格拉底期(自然哲学流派→否定自然哲学的流派→相对主义流派)——苏格拉底期
思路是俯瞰全局式的思路,是从整体的、系统的,并不纠结于其中的细节。
二、问题环环相扣,透过表面看本质
方老师没有像讲解知识点一样,去介绍什么流派有什么代表人物,这个代表人物的名言是什么意思。
而是给出一些有趣的故事、耳熟能详的名言,比如【飞矢不动悖论】【人是万物的尺度】等,引导学生探讨这背后所体现的思维方式。
不是在讲【这个是什么】,而是在让人思考【这个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觉得这是这场讲座最让我惊叹的地方。
这场讲座的问题设计也十分巧妙
(一)哲学的起源及早苏格拉底期
从【哲学是什么?】→【泰勒斯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位哲学家?】→【“水是万物的本源”这句话背后体现了什么思维方式?】→【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本源是无定”与泰勒斯的观点有何区别?】
至此,早期的自然哲学主要观点,被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了。
再以芝诺的阿基琉斯追不上乌龟悖论、飞矢不动悖论,引出与泰勒斯等人相反的,否定自然、否定变化的哲学家芝诺。
对比两个流派的区别,得出其悖论背后所体现的世界观:【经验、感官是虚假的,真正存在的是思维、理性所能把握的那个本质世界。哲学的目的是透过虚假的现象去探求本质世界。】
而后,智者学派提出【认识上的相对主义】反驳了以上观点:
1、人如何能够摆脱感觉的局限去认识【本质世界】?
2、我们真的有认识本质世界的能力吗?
3、这个本质世界是否真实?
由此又引出了其中的代表普罗泰戈拉。
分析其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得出这一流派在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道德上的相对主义:世上没有绝对的正义和善,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总结:
早苏格拉底期:
以泰勒斯为代表的自然哲学派
以芝诺为代表的否定自然、否定变化的流派
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认识上的相对主义
(二)苏格拉底期
苏格拉底问答
柏拉图idea论(驳相对主义)
从这场讲座里,我真切地感觉到,要想设计出一堂好课,以下几点缺一不可:
1、系统的、俯瞰全局式的设计思路,不要沉浸在细节里。
2、通过问题推动,问题要环环相扣。
3、材料使用要恰当,讲完一部分适当进行回顾总结。
第一点大概是我最欠缺的地方emm
记得刚开始带学生读《三国演义》,就是沉浸在了细节里,一味地让学生通过一些细节去体会人物形象。
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这样的问题着眼的角度太小,并不想是整本书阅读,反而像文章赏析。
要站在整本书的角度,以大问题统领这样的小问题,比如曹操集团是如何得势和覆灭的?这个问题就比之前的好的多,一下子高度就不一样了。
李廷梅316 - 3/29/2022 5:45:36 AM
听樊老师讲《诗经》,真的带给我很多思考,所有的文学文本要让学生真正的走进它,并且能感同身受,产生共鸣,非要体验不可,没有过程,没有体验,学生永远剥离与经典之外,樊老师为了学生更好的走进经典,采用了创改成白话文的方式,一起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什么是一唱三叹,重章叠句,刚好我上《关雎》和《蒹葭》也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感谢樊老师。
溧阳董玉娟 - 3/29/2022 5:49:42 AM
王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师生之间的信任似乎真的成了奢侈品,而在谈信任之前,我们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呢?
罗慧萍 - 3/29/2022 6:07:02 AM
3月19日万老师讲《论语》中的“礼”,印象特别深刻。我们从来都以礼仪之邦自居,这当然源于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孔子思想体系。从中国传统文化溯源,以家庭为基础的国家体系,重礼重孝无可厚非,但无论古今,脱离了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礼”和“孝”,其实就与虚伪没有两样了。正如万老师说的“如果只注重形式而没有情感就是形式主义。”“当形成了仪式化的规则,并有了不容置疑的权威后,礼就渐渐远离了个人的情与知。”我非常赞同万老师的归纳总结。她展示了一张集体给长辈洗脚的照片,这是我很早看到并十分反感的照片。当孝敬父母(或长辈)变成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时,这还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礼”吗?一种没有内心的敬畏和尊重,在群体表演中来所谓彰显“传统文化”,这不是弄巧成拙的笑话吗?还有诸如此类的集体宣誓、签名等等,你会相信他们都是真情流露吗?还有满目皆有的口号标语,我就不信这些都是发自内心和能深入人心。只有从内心自然生长岀来的感情表达才是灵魂的声音。形式主义久矣!当它与权威和群体意志连成一体后,这种的登峰造极的式式化的规则便乐此不疲一遍又一遍地精彩地上演着。
龚捷 - 3/29/2022 6:11:18 AM
本月听了王老师的分享《教师的研修,可以“芬兰”一些——我在库奥皮奥市的教育行走》,我心生羡慕,挺向往那儿的生活。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得到了适龄人应有的生活和教育方式,真是件幸福的事情。还有人与人之间搭起信任的桥梁,学校对教师信任,教师对学生信任,更不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了,想想我们从小到大都在灌输诚信的教育,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等等,但是我们身边,领导对教师,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相互间,又存有多少信任呢?想想自己近期的经历,真的该反思反思了!
tzsxwyl - 3/29/2022 6:15:48 AM
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写道:“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人和动物如此,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听王丽琴老师分享芬兰的教育,被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相信任所打动。有了这种信任文化的濡养,教师的继续学习会更自主更有内驱力,学生因为被信任而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向上的动力,家校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而和谐。细想起来,教育中的互相信任离不开整个社会“信任文化”作根基,而社会“信任文化”的氛围又离不开全民教育的功劳。再想想国内教育界和社会上种种怪现象,除了有国情哒因素,我们的教育还是任重而道远。
郑小冉 - 3/29/2022 6:46:29 AM
从犹太妈妈到芬兰教育,是案头的书。一是学习以完善家庭教育,为了自己的孩子;二是慰藉当下急功近利被裹挟的焦虑之心。总是很羡慕,却一直很沮丧,这股令人激动的教育本质之力总是在以蚍蜉撼树式或西西弗斯式的艰难情状匍匐爬行。幸而讲坛有光,诸位有心,愿好的方式能结合国情、优化落地、遍地开花,幸福的孩子们能歆享。
黄宁莺 - 3/29/2022 7:11:44 AM
这个学期周六晚上有课,和讲坛的活动冲突了,不过每次都迫不及待地回听,有时候还会反复听某些部分。这个月印象最深的是万老师讲“礼”和上海工业历史的行前讲座。
“礼”这个严肃而抽象的议题,万老师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片断轻巧地切入,从礼貌、礼仪说到礼乐、礼器,都与学生们的生活和行走时的经验相关,因此,听课的时候一点儿都不觉得枯燥乏味。中间一段关于“形式”的讨论,万老师即兴的点评十分犀利,相信学生们以后再用到“形式主义”这个评判的时候一定会先斟酌一下。
上海工业发展历史的行前讲座也十分有趣,从家人中是否有工人开始调查,一下子让学生进入到工业发展这个原本陌生的情境中。大量的数据、图片和资料非常有说服力,不知万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查了多少资料啊!
邱华辰 - 3/29/2022 9:40:22 AM
王丽琴老师分享的芬兰研修讲座中谈到了芬兰的老师除了导师制,没有磨课评课,没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但是芬兰的老师好学上进,自信从容。以为芬兰老师准备花八年时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同时他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要弹吉他,要陪两个孩子成长,要旅行……这里让我想到抛开外在的头衔名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在修养,精神境界的提升,爱工作,也爱生活,做一个积极上进的教师,进而影响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收获幸福的人生。
叶娉婷 - 3/29/2022 10:46:44 AM
分享反馈:爬楼听了上海王老师的分享,刚刚听了前面部分,就迫不及待在网上搜索关键词“芬兰教育”,结合王老师所分享的,感觉芬兰教育就是所羡慕的。当然目前在我国是不可能全面铺开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人的思想理念不同……这些都应该是原因吧!但是我们仍然渴望信任,更渴望能够纯粹的做一名教师,从事纯粹的教育工作(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吧!)。但是我还是有一个疑问:王老师们到芬兰去看到的就一定是最真实的芬兰教育吗?这个疑问是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下滋生的:比如知道有客人来学校考察、参观、交流……本校老师肯定会在那几天内精神百倍,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在来客面前,学生在老师打招呼后也会非常出色的发挥,平时死气沉沉的课堂也会变得积极活跃……我想,这样的“配合”工作许多老师都有过经历过,而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别的部门或者企业。也就是说,我们依靠大数据来分析,然后得到结果,但是我们首先得保证所得数据应该是真实的 那么分析结果才能是正确的。由此,我想到在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去研学或者引领孩子们去行读时,是不是也应该提醒自己和其他老师、学生要学会辨别分析所看到的、学到的东西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呢?当然,东西方各方面的差异使得我的想法可能是错的,但是质疑的精神可以有!
shasha000 - 3/29/2022 5:33:12 PM
王丽琴老师的《教师的研修,可以“芬兰”一些——我在库奥皮奥市的教育行走》
印象深刻有三:1.社会注重教育公平。芬兰不设特殊教育中心,主张所有学生参与普通学校的各项活动,为了不让每个孩子掉队,学生会有专门的特殊教师。2.强大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是点亮教育之火的根基,我国教育的地域性差异,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水平的差异。芬兰人最向往的职业是教师。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最优秀的人愿意加入这个行业呢?3.信任文化。社会信任学校,家长信任老师,学校信任老师,学校对教师不考核、不评比,这样的文化让人羡慕。
洪健天 - 3/29/2022 6:53:16 PM
听了老师关于芬兰研修的讲座,联系当晚上海突发的疫情管控,历史感油然而生。时代是浪潮,每个人都是浮沫,但依然可以选择做一根有思想力的芦苇,用自己的秩序感注释这个时代。
温和玲 - 3/31/2022 5:48:08 AM
三月听到了很多人文路上的分享,或专业引领,或是开启人生另一种活法,或者是生活不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特别是黄友祥老师的多文本到单篇阅读的探寻,给了整本书阅读下思考突破口的另一种的启发。
而王老师的芬兰教育分享则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教育本来就是成人之美的美事,更是延续温暖和真善美的事业。不管是本色的开启教育,还是粗糙的打磨教育,都曾经是教育一种外在表现。特别是,芬兰的导师制研修,让专业的人更专业,学科老师和导师一起体验信息化的课堂路径,他们手把手的指导、示范,和教室之间的亲密、平等关系令人感动。确实,我们也有我们的独有个性,太多有趣的东西是可以在教育中相互借鉴的。感谢这样思维碰撞的讲座,在这里我看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