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共同体2022年11月讲座反馈
刘尧 - 11/12/2022 6:58:41 AM
发在这里哈!
钱中宜 - 11/13/2022 11:56:59 AM
11月12日讲座“两汉诗赋”反馈
樊老师这次的讲座留给我特别深的印象是他如何用表演让文学作品“活”起来,由此进一步激发讨论、深化理解。

我以前一直单纯地将课堂上表演看成是活跃气氛的一种。在樊老师的课堂上,我才逐渐明白表演的重要性。表演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重新接触文本,而且是换一种角度去接触。看别人的表演,总会有符合自己预设的时候,也会有“感觉这里处理得不太对”的时候。这个“不太对”的感觉,不一定是表演的学生演错了,或许只是理解得不一样,由此就可以重新审视自己阅读时候对人物和情绪的理解。比如这次的《陌上桑》,看到秦罗敷后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都停下来看她。阅读的时候,我就简单将这部分归结为“通过侧面人物的举动,强调了秦罗敷的美貌“,而没有去深想之后樊老师提到的这个行为本身。这个行为现在有没有?是不是正常?联想到现在很多人在漂亮的异性走过后,也会回看、留意、和身边的人讨论,或者换一种形式——各个平台上“颜值”更高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停留、点赞、评论等。

同样的,之后太守和秦罗敷之间的对话也颇有意思。樊老师问大家,这是不是讽刺?看了表演,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对话的分寸、故事的推进,能把预设的很多想法暂时放一放,专心去想:从文本出发(表演是基于文本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樊老师之后提到的,太守遇到秦罗敷时的场景、问她是不是愿意一同乘车是否就是一定要请人家到自己家里去?这个问题让我印象很深。学生的表演虽然简单,但确实起到了让我重新去想的效果,也能之后顺着提问去得出自己的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对文本已经有了预设(而且这些预设的理解多是传统的“批判的角度”),因此会从文本中找到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但表演让人重新看文本,能更好地从文本中得出自己的、纯粹的结论来。另外,樊老师常用的“有感情地大声朗读”也是类似的作用和效果。
陈晨 - 11/14/2022 1:54:50 AM
11月12日樊老师讲座“两汉诗赋”的几点感悟:
1.“跨学科融合”如何落地?
“跨学科学习”是近几年的热门词。学科之间找到共性,进行跨组合作似乎并不难。但我们往往忽视的是,学科融合并不是简单的A+B+……,而是应以某一学科为重点,其他学科为辅助的一种学习方式。樊老师的课堂很完美地贯彻了这一点。从文物到汉朝人的政治精神,再到对正统文学低落的解析。基于抽丝剥茧的解读,同学们在樊老师的课堂上很容易就将地理和历史知识迁移到《陌上桑》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共情效果。
2.如何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
除了樊老师的精彩讲解,同学们的积极互动模式也让我印象深刻。线下会场同学的生动演绎,线上同学的积极开麦,开不了麦的孩子也会通过打字的方式在群里表达自己的观点,好几位书院小朋友在评论区的答案让人印象深刻。这种多元模式可以全方面多角度引发小朋友的积极性。
听一场就写一场,等月末再统一梳理。
李杏莉洛阳 - 11/18/2022 6:31:45 AM
今天听丁老师的讲座让我想起了师范时候的一个化学老师,慈眉善目,微胖,戴一副厚厚的眼镜。原本是一个化工企业的高管,硬要到我们学校教基础化学。那位老师平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只要一上课,整个人就充满光彩,口若悬河,特别有感染力。我在丁老师身上看到了这一特质。他的话语非常有感染力,尤其是读对联时,我都忍不住跟他一起读起来。他在对课教学中的探索让我认识到对联里也大有乾坤,而且可以和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对接,想必也会和学生开辟一片新的学习天地,期待小学对课书回来。
另外在课前查资料时,我发现丁老师还在小学生中进行了汪曾祺散文的阅读、仿写。这让我有找到知音的感觉。我也一直在用《汪曾祺散文选》作为初一学生阅读写作的课外读物,也会和学生一起阅读,了解作者的框架结构语言特点,并让学生仿写。其间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阅读兴趣不大,比如分析时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写作时就又抓耳挠腮了,而且一直没有突破。今天在课上就斗胆问了这个问题,丁老师也分享了他的做法,对我很有启发的可能就是朗读。是啊,好的文字朗读出来应该感受更深,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上面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吧!不管怎样,我决定试试,明天就开始,从我开始!
李秀玲 - 11/19/2022 3:58:57 AM
听了丁老师的对课,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如下: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丁老师因本人对对联的热爱,静心钻研多年,然后通过巧妙的引导,把对联的妙趣传导给学生,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感受对对联带来的乐趣,让学习不再枯燥,文字变得鲜活。这种方法尤其吸引年龄段比较小的孩子,寓教于乐,妙趣横生。

2、去各地风景名胜,关注对联,将对联内容与史实、实景结合,在现场体会对联的内涵和用字的绝妙。现场感是文字和图片替代不了的,否则理论上大家只需要看书、看纪录片就可以遍览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这其实也呼应了樊老师的行读课程,阅读只有与行走结合,阅读才有了实感,行走才有了深度,理解才可以提升。

3、丁老师提倡用朗读的方式提升语感,这一点我深有同感。朗读,是语文学习时培养语感的很好的一种方式。这一点在英语学习上也是相通的。学习任何一门语言,大声朗读都是培养语感和提升口语的基础,以后更要多多应用。

4、深入浅出,尤其是让小学生听得懂,这才是考验一个人的真正水平,也与现在流行的费曼学习法异曲同工。大道至简,现在很多流行的概念,都可以从我们的典籍中找到出处。追根溯源,抓住本质,在实践中不断尝试,精进表达,让经典走进日常。
汪晓玲 - 11/19/2022 6:36:48 AM
听丁慈矿老师的讲座,仿佛回到遥远的学生时代,上了一堂优美又温暖的语文课。
      丁老师知识渊博,他把自己对“对课”长期的研究和积累,无私地和我们分享。并且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我和孩子一起听得笑声不断,同时我也看到了他如何让自己的理念变得可操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居然对语文教师产生了强烈的羡慕和向往。同时也提醒自己向丁老师学习,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用有趣的方式展示出来。
      除了敬佩丁老师的学识,更打动我的是丁老师对中国汉字始终如一的热爱。因为我的文学积累浅,有时不一定能准确感知汉字的美与意境。但是我能感受到丁老师对汉字的纯粹的爱,以及他的幸福感。丁老师声情并茂地背最长对联时陶醉的模样深刻在我脑中,感动的同时我开始回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也有这样类似的时刻,自己有没有因为所教的知识而感到幸福?
      除了敬佩和感动,丁老师对我们在线每个人的尊重和共情让我感到很温暖。他能共情一线教师工作的繁忙和琐碎,几次提到我们工作一周已经很辛苦,还要坚持听他的讲座,甚至为此表示抱歉。另外,他对我们的参与给与充分肯定,并且还赠送亲手写的明信片。最后提醒我们留下联系方式时,轻轻地说让我们留下学校的地址,因为他要试试他学校附近的邮筒还能不能使用。不留痕迹地帮我们解除了关于隐私的顾虑,又让他的善举成为他自己的乐事。一个人的学识要达到怎样的高度,才能有像丁老师这样的德行。
      最后,用丁老师的一句话勉励自己:“一个人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你总能有惊喜!”
韦春玫 - 11/21/2022 6:24:25 AM
丁慈矿老师的讲座
在听了丁老师的讲座后,有两点颇有感受。1.优秀的老师上课应该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来构建课堂,丁老师在给学生讲对联时就很关注这一点,因为面对的是小学生,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丁老师一开始上课就讲故事,故事的作用就是能引人入胜,再有,在讲到平仄时,因为有难度,所以丁老师就用自己的名字来告诉孩子音韵的美,让学生也试着去找找生活中的平仄,小孩子会比较好奇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名字谁更好听,然后就会在比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平仄的韵律;其次,能深入浅出地把知识点讲解透彻。比如,从一个字开始对对子,到两个字,到三个字,再到多个字,学生因为能对得出来,兴趣一下子就浓了,后面的教学就很好开展了。2.优秀的老师会适当地鼓励学生,丁老师在给学生讲对子时,学生的回答即使不是很工整,丁老师也给予了鼓励与点评,因为好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会在肯定中收获自信,我们在教学中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与解决问题能力,丁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课。
钟莉萍 - 11/21/2022 7:16:24 PM
丁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联系实际生活,让我感受到了大语文的概念,以及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样的课堂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精彩。

1、    丁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对对子的作用:1)可以检验能否分别虚字及运用2)能否分别平仄3)可以检验读书多少4)可以检验思想条理。
2、    对课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由字及词,由词及句。比如:豆( 瓜 )土豆( 木瓜 )荷兰豆( 凤凰花 );牛油果——鸡米花
3、    对对子最好从生活常见事务入手,激发学生积极性。
比如:火龙果——土鸡蛋
          火龙果——金凤花
          火龙果——水牛花
          白马寺——黄鹤楼
          白马寺——青羊宫
          六和塔——三贤祠
          六和塔——九曲桥
4、    鼓励学生对对子,比较高下,激发学生学对对子的热情。我看到丁老师经常展示出很多学生对的对子,比如:龙须草——鹅掌楸(张亦驰对) 南山放马 ——东海钓鱼(周涵静对)我可以想象到丁老师的学生是有多么浓厚的兴趣,一起研究对对子,互相比较高下,长此以往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是越来越丰厚的。
5、    暗藏修辞的对子,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春风来海上 ;秋雨过江南 (袁友林对)
6、    让学生对诗人的名句,有一种挑战权威,和著名诗人一比高的感觉,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比如:采菊东篱下?——问药南山中(林伟轩对)
      采菊东篱下?——剪烛西窗前(杨子秋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群灰鼠笑杨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头青牛上碧霄    一群青蛙戏白莲  一只白鹅拨清波
        假山石上栽真树——死水池中养活鱼——矮楼房中住高人——死海水中睡活人——生日会里吃死鱼
7、    师生一同学习,丁老师自己也经常对对子,躬身师范,身教胜于言传。丁老师的猪年自拟春联也是很有意思。博美汪汪连年旺,佩奇哼哼诸事亨。
丁老师的讲座,让我也对对子和汉语的趣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会努力向丁老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山西乔彦华 - 11/24/2022 3:10:14 AM
周五晚听了丁老师的讲座,让我和上小学的儿子都非常享受,积极思考,满心欢喜主动参与,点燃了母子俩学习对联的兴趣。不仅为丁老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所折服,也感受到加入人文讲坛的强烈幸福感。梳理一下自己的点滴收获:
1.首先丁老师的课受学生喜欢。
语言之美多年来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一个孩子读了几年书,对汉语汉字却没有任何感觉,更谈不上喜欢。在丁老师对课的实践中,他成功地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每个汉字都是那么好玩,每个字音都是那么好听,每个字形都是那么好看,精致优美、变化万千。带动孩子们深深地沉迷于其中,让很多孩子渐渐喜欢上了汉语,喜欢对对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字到词再到联,循序渐进的学习,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而持久。
2.惊叹于丁老师对古今中外对联及对联教学的深度研究。
 从2000年到2005年,他收集了150余种对联书籍,200多篇有关对联的论文,仅对韵就收集了25种。最终,形成了他的特色课程:小学对联课。汉语的美,一半在对仗,一半在声韵。“天对地,室对家, 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读来朗朗上口,曾经和孩子在幼儿园读过《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可惜上小学后再没有再复习过。
丁老师在行走中善于关注祖国名山美景中的对联,精心搜集反复吟诵,经过他的品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诗词韵律之中流淌的美是不可言说的极致体验。我也曾到过他去的泰山、趵突泉、杜甫草堂、李清照故居等地,可因为无知因为不懂没有留意,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景致。
我想:任何一个老师如果有清晰的研究目标或对象,再辅以忘我的研究,一定可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或个人特色校本课程。周三我专门从网上观看了丁老师的对课实录,确实精彩,相当过瘾。
3.丁老师注重对孩子们语文情趣的培养。情趣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小学语文教学要着重传递这种情趣。语文情趣是读写听说实践的原动力,他受杭州小学语文名师刘发健老师编《小学鲁迅读本》的启示,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对汪曾祺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专注于它,并从中感受无穷的乐趣,《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自然而然成为他的代表作,带着孩子们种汪曾祺喜欢的花、种土豆,让孩子们体验学习和劳动的美,妙趣横生,生活与学习浑然一体,形成对语文之美的爱好和追求,不断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中诗意栖居,是一个基本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这样的生存状态,对人的精神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愿我也可以挖掘汉语中可爱的元素,排列组合成为鲜活的读物,向丁老师一样,和学生同时沉浸其中,含英咀华,过一种教书、读书、编书的生活,也许真的妙不可言,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hongyvqiu - 11/25/2022 6:05:29 AM
非常遗憾,本月由于时间关系,未能收听分享。
陈嫚云 - 11/26/2022 4:07:45 AM
BC  来自英语
AD 无主纪年,来自于拉丁文,从公元8年开始
罗马人如何进行纪年?英格兰在AD之前如何纪年?
拉丁语非常重要的语言,在西方文化重要的知识共同体鉴别,重要文献用拉丁文来写,整个欧洲都能读,且其语言严谨,法典用拉丁语来表述也是因为这个因素。拉丁语的消失并不是随着罗马灭亡而灭亡,而是从1960年开始,现在仍在使用的梵蒂冈和大学古典学系,正在走向消亡。语言的消亡并不是取决于使用,而是更庞大的体系,即显示了西方人的精神变化。《拉丁文变化》

《埃涅阿斯记》在《荷马史诗》里已经提到过埃涅阿斯,是特洛伊的一个将领,背负着重建文明的使命,开始远征。

罗马城来源于两个兄弟,名字来自于创建者罗穆罗斯。西方文化对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区分很看重,可以从罗马建国追述到西方自由意识讨论。

罗马的王政时期不被西方认可,他们更崇尚罗马的共和国时期。共和的概念来自古希腊语:politeia(最理想的城邦/政治体制),republic是对古希腊politeia的翻译。罗马人建立了共和国,但概念由古希腊人提出。

罗马的思想家西塞罗,给共和国体的界定:res populi  人民的事业,虽然落实依然有贵族性,但是对西方什么是好国家给了基础判断。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古希腊人具有仰望星空的理想,古罗马具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罗马文明对西方文明具有奠基意义。《罗马帝国简史》罗马共和国的奇迹是在共和国的体制下建立了罗马帝国;三次战争中出现了英雄:汉尼拔、费边。凯撒是共和国末期的将领,高卢征服者,他的名言:我来,我看见,我征服。

如何去理解罗马对于西方文化的意义:
1.    奠定了西方文化版图
2.    建立起以拉丁语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体系
3.    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构成了互补,希腊人形成了理想精神,罗马人实干实践理想

这次讲座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的互补性,对我们教学英语来说对拉丁文的了解也很有益处,对于后期读《罗马人的故事》做了一个预热。
洪健天 - 11/26/2022 5:02:25 PM
听樊老师关于汉赋的讲座,其中提到了咸阳塬,蓦然想到自己曾骑行过这里,从汉武帝的茂陵,霍去病卫青墓,霍光墓,一路西行,夕阳残照,苍茫的历史感油然而生。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书写者,走出自己的轨迹,迤逦而行,或如崩浪,或如惊雷,或如鸿毛,都在一刻汇通成集体的无意识,神圣而壮美。
王凤琼 - 11/26/2022 5:57:45 PM
听了丁老师《小学对课》的分享很是有意思,很多时候我在教学生对对联时,仅限于作业中的练习,在练习中教孩子方法,我叫他们按划节奏-看结构-对语意的方法去做,确实有些效果,但缺少根基,部分学生对不出,或者对出之后存在语义的问题,或者与主题有些牵强。丁老师的对课从孩子小时培养,在对联中看出了孩子的天真,也看到了孩子对联的价值,而且孩子对对联的解说可以看出他们已初步掌握对的方法。很多经典句,很多成人不一定对得3那么有意思。春风来海上,秋雨过江南。朦胧的轻柔美一下就能意会。采菊东篱下,问药南山中。山中高人的形象就呼之欲出。白马寺,黄鹤楼,这也太妙了,有种仙气飘飘之感。这些都启发我在教学中多点文学的要素,让学生更多的体会中华文化之美。
邱瑞 - 11/26/2022 8:53:19 PM
昨晚听了郁迪博士的古罗马讲座,感觉颇为有趣。郁博士非常会讲故事,也很会提出问题。他说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想知道什么知识可以去问度娘,我在这里的意义是提出问题”。在讲座中,郁博士也确实提出了很多精彩的问题,比如公元前和公元后的英文写法,在公元8世纪前人们是如何纪年的,为何古希腊罗马一直被称之为西方文明的发源等等,都是很有趣很能让人思考的好问题。虽然我个人不推荐学生使用百度,但确实在目前搜索引擎如此发达、信息爆炸的当下,学校或老师在传授知识这个方面的作用越发弱化了,那么提出问题去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和探索的作用也就越发重要了。讲座的内容也是颇让我受益的,让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得到了澄清,非常感谢。
叶娉婷 - 11/26/2022 11:20:08 PM
2022.11讲座反馈:今天晚上听了丁老师的讲座,勾起了大学时候的回忆。记得刚刚进入大学时,我们系主任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让我们对对联,具体对什么已经记不得了,但是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没有一个同学能对上,我们系主任连连摇头,哀叹!那时候,我们在心里埋怨,我们从小没有学过怎么能对嘛!丁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听故事,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丁老师一开始的对联故事就吸引了我,不由联想到中学时代听老师讲解缙写对联的故事。可是,对课不仅仅停留在听故事好玩的层次,丁老师是要通过对联教学的形式让孩子学习平仄、对仗等传统文化知识,以此了解、欣赏传统文化的美,最后能够运用,达到学习、继承、发展的目的。于是我思考:自己不会对对联,那么这么好的东西就束之高阁了吗?其实不然,不会对,但会读、会欣赏,所以仍然可以将对联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特别是在人文行走之中。比如,在我们要去行读的一些风景点、古建筑、纪念馆等等,都会有对联的存在,而且许多对联应景、意深,能够对现场行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作如下设计:1.在行前要求学生自己搜集与行读点有关的对联,学生先自行理解。2.在行读中,现场朗诵这些对联,并请学生在现场展示自己对这些对联的理解,教师或者学生来进行评价。3.在行读反馈中鼓励学生模仿这些对联也写写对联 ,不会的从写对偶句开始。这样师生共同在行读学习欣赏、创作对联的方法。
王一涵 - 11/26/2022 11:35:11 PM
古罗马讲座笔记
郁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干净。对于听讲座的人来说,讲座的收获不仅仅是讲的内容,还有留下的问题和延伸出的阅读书目,真好。
对我最有启发的是郁老师对于一个国家最初建立的情况的论断:最初建立的形态对以后的影响巨大,有奠基性作用。想想美国的建立,我们历史上国家的建立,确实是这样。罗马建立时将亲缘关系割裂,区别私领域和公领域。这和我们文化的传统是多么不同。我们的“国”和“家”总是绑在一起的。连官员都称为“父母官”。郁老师又提到“自由”这个概念的很多问题牵扯公领域和私领域的划分。西方人总觉得中国没有自由。他们强调个人权利。为了社会的管理和公共利益,愿意让渡部分个人的自由。可就我们的文化传统来说,对封建帝制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来说,属于我们个人的自由又是什么?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70后,80后,90后,00后对自由的理解各是什么呢?对政府的角色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11/27/2022 7:39:29 PM
"两汉诗赋"讲座学习
    跟着樊老师到湖南省博物馆行读,看到马王堆出土文物里有大量的人们的生活用品,吃穿住用,包括牲畜,当时就很震撼,了解到汉代人事死如生的观念。也读了樊老师的《行读中西的人文课》,但还是要在讲座里面听樊老师在系统的讲,才对很多东西有了更深的领悟,有了深入的思考,会有更深的印象。
      一个伟大的时代,会让人更有激情,会激发人的歌颂,因而有了华丽的文赋。在宏大话语中,个性的东西就会少一些,更别提那些细腻微小的情绪了。这更多的与时代的大一统有关。在盛大的帝国气象中,好排场,我也突然明白了《孔雀东南飞》《子虚赋》(对郑女曼姬的描写)为什么要铺陈女性的服饰之美了。当然,为什么同样伟大的唐代又有那么多的不朽之作呢?当然是因为包容、开放,看看李白、晁衡就知道了。
      而在富足、世俗的幸福生活中,人们的精神更容易处在自足、圆满的状态里,思考会少一些,会浅薄一些。是的,我也深以为然。古希腊人认为节制是美德,习惯饮食简单,以省出时间来思考、交谈。古希腊的犬儒学派鄙弃奢侈,放弃对感官快乐的追求,说“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欢乐”。这些是否都在说明,如果我们少一些对物质的追逐,那我们的精神层面可能会更丰盈一些。
      而经典文学作品的诞生与苦难有没有关系呢?似乎是有一些的。失去与得到相比,更能让心灵有震撼。所以李白的三首《清平调》始终不及《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所以晏殊的大量富贵气象的诗词不及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而汉代的文赋作品里,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而受儒家的影响,汉代重儒教,就更重视世俗生活、现世,对生死还没有那么多的领悟。在文学作品中,因而就少了更多与后世人有心灵碰撞的东西。但从汉末开始,从《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开始更多的审视心灵、勘破生死,魏晋更多的士人开始有了对生死的思考。“反正没有谁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生死观的深化,使得后一个伟大的朝代—唐朝,这时的诗人就有了更多触及人生内核的作品。
黄宁莺 - 11/28/2022 12:26:28 AM
11月听了樊老师《两汉诗赋》、丁老师《小学对课》和郁老师关于古罗马历史的讲座。
之前更多读到的是古诗十九首,不了解赋。只知道赋的华丽,却没有想过为什么它没有像诗词那样流传下来。虽然文学难以摆脱政治的掣肘,但当它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和价值的内核被完全限制住,沦为政权的附庸时,它的生命力也就结束了。这是为什么汉赋虽极尽华美铺张,却没有生命力的原因。一个国家在政治军事上的强大并不必然意味着人文精神的繁荣,有时甚至是相反的。
与汉帝国相比较,罗马帝国虽也称为帝国,但两者是不同的。郁老师特意提到“共和”之意在中外语境的不同。西周时期也有过短暂的“周召共和”时期,两者的底层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周的共和是为了维护王制,而罗马的共和则是为了抵御王制。罗马的建城传说也很有意思,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是不体面的。在中国,有谁会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小偷强盗,而自己住在一个杀了同胞弟弟的人建立起来的城市里呢?更不要说设计去抢夺萨宾妇女了。所以,罗马和雅典不同,罗马一开始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奴隶和外来人口都有可能成为罗马公民,虽然罗马人不如雅典人那么充满哲思,但是他们善于学习和利用外来文化和资源,这是罗马能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说明古罗马足够自信,才能做到开放。
丁老师的对课非常有趣,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丁老师对这个课程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情怀。丁老师说的有一点特别赞同,就是一开始需要去保护孩子们的兴趣,先不讲究平仄,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引入更多的规则。
刘亚 - 11/28/2022 2:31:17 AM
11月26日郁迪老师讲座反馈
郁迪老师在古罗马讲座中把古罗马和古希腊哲人进行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古希腊人的哲人与政治生活拉开距离,具有哲思,超越了现实生活;古罗马人则着眼于现实生活,脚踏实地。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西方的文明。
这种比较的视野和思维正是我们在读书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并且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我对西方文化了解学习不多,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哲学的时候,会和西方文化和哲学进行简单的比较。比如在教学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内容时,先秦哲学奠定了中国后世的文化走向和思维方式,这个时候,我会引入西方的文化和思维进行横向比较,便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利与弊。任何文化都有利弊两个方面,单一的一元论会导致片面的理解和狭隘的情感,这也是我在教学传统文化篇目时力求避免的。
听了郁迪老师的讲座,还有一个感触就是,中学语文老师真得做一个杂家,各类知识都得懂一点,如果某一方面懂得更深那当然更好。我在博与深方面都做的不够,今后会在人文讲坛的学习中努力提高。
龚捷 - 11/28/2022 6:36:43 AM
听了丁老师《小学对课》的分享,我有几点感受,我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1.探究;丁老师不仅在教学生对对子,还在教学生音韵、词性的运用,无形中也让学生熟知比喻、对偶、顶真、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我从中受到启发,可以从此路径探究,尝试出一期微课,取名“跟着对联学修辞”。
    2.享受;遥想,最近一次出游已是三年前的事了,近期看到社交平台云旅游直播之事,偶感新奇,但都不如随着丁老师云游四海,谈各地对联乐享其中,我仿佛置身其中,重逛大观园,赏西湖美景,开启泰山之旅,正如丁老师所说:”对联无处不在”。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他的打趣:“连妖怪门口都贴对联,妖怪也富有情趣。“,深感语言的博大精深,典雅境遇。
    3.热爱;丁老师对对联的热爱,让我不由得想起我的同事,也是我的老师,徐胤龙老师。徐老师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擅写律诗。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热爱律句之人,但他的身体不佳,他总说趁自己还在,想教老师们学格律,他曾经在学校开设讲座,专教师生对对子,后来因身体原因停课了。后来徐老师因病退休,又主动开过几次微信群,想教州内热爱律诗的老师学格律,从对对子开始,可是最终都因大家所谓的忙碌而不了了之,我们辜负了这份热爱,此时,我愧疚无比。
顾颖群 - 11/28/2022 10:30:38 PM
丁慈矿老师“小学对课”讲座有感
丁慈矿老师的讲座收获特别大,非常感谢丁老师的分享和讲坛的组织,也很庆幸没有错过这次讲座。
我的学生主要是小学生,我们在提升学生的汉语基础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从前没有尝试过楹联这种形式。听了丁老师的讲座,我才意识到,楹联是非常好的提升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汉语基础的方法,而且丁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摆脱了笠翁对韵、声律启蒙那些看起来有些枯燥的形式,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值得学习。
听完讲座,我就要求每位学生都买了一本丁老师《小学对课》,以后上课会安排一些时间讨论、对对子。学生反响很热烈,有的孩子一拿到书就读完了,他们也都很期待之后课上的楹联游戏。
当然,对课也对老师的文字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准备好充分的楹联,还要对学生的回答给出准确、及时的反馈,我们教研组也在积极进行楹联相关的教研工作。
刘显 - 11/29/2022 4:13:22 AM
#咬文嚼字
      一
      前段时间,听了丁老师关于《对课》的思考。在整理听课笔记时,忽然想到了“咬文嚼字”四个字。古人对对子,抛开文学性角度,也可以看成一种和文字有关的智力游戏,而其核心,正是考验玩游戏的人“咬文嚼字”的功底。而这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其实并不罕见。我想,任何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都会有在课堂上和学生“扣字眼”“扣句子”的经历。这个难度虽然没有对对子那么高,但其训练方向是一致的。
      二
      听完课后,我和几位朋友交流过“对课”的意义。一友人说:“这样的训练是有必要的,语文老师平常在课堂里,关于‘咬文嚼字’的训练,像是一个不怎么回家的人,偶然在家里做一顿家常菜。而对课课程,像一个专业的厨师在酒店的后厨里练习做菜,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
      整和几点看法后,我依旧以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是没必要去开对课的。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不如在课堂上多花些时间,和孩子一起琢磨“语言的运用”,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11/29/2022 4:20:33 AM
对宽了”和言语实践训练
丁慈矿老师讲座反馈

一直以来在自己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我都很困惑。例如写作,具体的思维方法与写作策略,学生或许已经有了基本的建构和了解,也知道面临不同的语境任务时,自己应当采取何种方式来应对,也有不少学生有好的效果反馈。但是,有的学生却在具体的言语建构上很难突破。有的学生文章结构和材料内涵都不错,但通篇语言粗粝,基本的准确和言语的节奏都很难把握。一直以来,是读章熊、张彬福和王本华老师的《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来进行实践。但听完丁老师的讲座,我对语言课程设计有了新的想法。
    丁老师的整个讲座中,有一个说法出现的频率很高。叫做“对宽了”。对联不仅是词性对照,还要说得上来理由。例如“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取用等等。当时,我很疑惑。为什么要那么讲究所谓不要“对宽了”呢?
    我回到了课程本质来想这个问题。对联,当然只是语言训练的抓手。它取自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汉语的特有形式。汉语是讲究语言形式美的。对联延伸出去,就有了诗词等形式上讲究。所谓“宽了”,就是用词的“不够准确”。有词性上的准确,就有意蕴上的更准确;有意蕴上的准确,就有使用场景和褒贬的更准确。学生正是在言语建构时不讲究,才导致了讲话、习作时诸多的语言问题。
这么一想,我想我明白了丁老师这么设计的初衷,不只是热爱,而是它对言语实践有帮助。
我想,按照这样来思考,那么讲究用词和言语形式的汉语现象,是否都可以成为学生言语技能训练的抓手呢?铺陈排比,语境续写,设境填词等等应该都可以实践起来。
张越 - 11/29/2022 4:31:36 AM
《荀子》讲座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深入浅出,把一些容易被迷惑、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找出来,从最基本的含义开始,逐步深入到荀子这部书的整体框架。
第一个部分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问题,荀子的简介,他是第一个被称为老师的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此时天下这么乱?既然这么乱,我们的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时,是靠人性还是靠制度?然后从澄清性这个概念,从人是天生有欲望的动物,天生是群居的动物开始,把混乱的根源解释清楚,也就是欲望加上群居成为争夺的理由。在澄清的概念性之后,又澄清了概念善。这是这本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在社会政治中谈论道德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善就是一种有序的社会生活恶。就是混乱的社会生活,把善放在政治生活中语境下进行解释,   
接着老师澄清概念——性恶论。性恶论,就是人不会自觉,善不是本能,善是后天养成的,是圣人和老师教的,是人的人为习得。将这两个重要的名词概念阐释清楚之后,继续澄清了荀子中特别重要的概念,性伪合而生礼仪。
这本书中重要的概念化性起伪老师带领我们有深入的了解。由谁来化?应该是由圣贤君子,怎么化?应该是从学习经典开始,慢慢养成习惯,最后既然是圣贤君子,那圣贤君子又是如何养成的?圣人是学出来的,这样就将概念逐步阐释清楚。
第四部分主要解释了分使群。明分的标准打破了,基于血缘的封建宗法制度,关注品德和才能内圣外王的理想,也是通过明分标准的判定。
最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荀子这部书的影响力,他为选拔官僚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就是刚刚所阐释的,打破了基于血缘的封建宗法制度,而通过任人唯贤选拔有才能的人,深化了儒家对人性的理解。法家对人性全面的否定,过于强调圣贤的作用、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强调人治高于法治,强调君师合一,强调君主专制等等,这一些概念中也是值得商榷的。但是,作为几千年前荀子这个人,他的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万老师的行前讲座,主要是针对是区域的一个地理与历史的简介。针对上海这个城市,它进行了六个板块的赏析,这六个板块的赏析过程中,其实我发现有一个特点,就是结合自身游历的经历,过去、现在的一些对比,以及对未来的一些畅想,将散落于城中的一些古老的建筑,一些小小的角落,让人在不由自主中对这次行走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我不是地理或者历史专业的,万老师的行前讲座中,我感受特别深刻的就是框架,如何把一个城市的行走非常宏大的命题,逐渐的缩小为学生可以触碰到的,可以思考,甚至可以提出一些设想,提出一些建议,这样可行的行走的方式。它的几大板块中我觉得很有意思,比如说对城市的机理——道路这个角度进行一个解读。甚至是道路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它有着什么样深刻的意义?我们在认识这这条路的时候,如何去认识老城厢的简史,如何认识这历史背后的一些故事,由道路到城市的建筑,由城市的建筑再去追寻曾经在这个建筑中行走的人们,我觉得把它命名为城市的机理,很有意思。另外街区的行程,我从来还没有想过这个角度可以来做一个城市的,一个行走的任务书,如何做采访,涉及到学生如何真正的和这这座城市有勾连,有交流,真正对老城厢这一个命题深入理解的一些方法论。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城市的机理,这个板块的剖析。一个城市道路作为我们认识这个城市的一个角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之前网上很火的合肥延乔路名字由来,也是道路追思故人的典范。我想如果以后我在行走别的城市过程中,我也会关注到这些城市的道路,这些道路名字的由来。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11/29/2022 4:55:30 AM
11月12日讲座“两汉诗赋”反馈
留在人文行读,是我最值得的事情。第一次见识了文学作品经过表演除了活跃课堂气氛还会带来的不一样的收获。
本月樊老师用表演让文学作品真正的“活”起来,同学们表演的那么入戏入情,基本上对文本理解很好,经过这样一表演,文本理解可以更加升华了。之前认为表演就是文本机械的动作,不会有什么用。通过樊老师这么一讲同学们一演,才知道表演中可以发现另外的东西。比如,《陌上桑》里对秦罗敷的美,使用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从侧面描写的,觉得没啥可说的,但是樊老师提示这些行为本身有什么意义?我恍然大悟,噢!我们身边也是一样的评论点赞去理解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就是表演了太守与秦罗敷的对话,把我本能的认为是对民女的一种爱情霸占,结果一表演,经过樊老师一提示,怎么就不是帮助呢?只是让她做个车,莫非就是说要她回他家吗?惭愧,本能反应可能还会带给别人,比如教育孩子或者其他人呢。思维太固守多么可怕!

丁老师的课,更是让我觉得自己的浅薄。没有一桶水怎么会付出一杯水啊!丁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让每个孩子都能想尽一切去对上老师出的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动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背起来,默写会。老师,称呼一样,区别太大了。家长都一样,对孩子的教育千差万别。今生不能像丁老师那样启发孩子,但是,有这个方向,我可以简单的做些类似的引导。谢谢你们,各位老师,遇到你们是我的缘!
罗慧萍 - 11/29/2022 5:17:53 AM
讲座反馈的确有许多值得写的,但是这几天的事直接冲击内心的安宁,同时也有莫名的感动,想在这里聊聊,权当时文感悟吧。我票圈里有几个让人尊敬的朋友,基本上没有发过声、冒过泡,可是这几天频频转文发声,表达对当下形势的看法。有些事,连周带鱼、胡叼盘都看不下去了,可见倒行逆施到什么地步了!而我圈内某位却说“历来这一些所谓的’民主运动’往往都是由境外反华势力资助和支持的。”我极其反感。不要说这个决论需要公开、多渠道、有力的证据,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人“意谋”“策划”,那在你强大的控制、宣传之下,“外来势力”怎么有你这样的强大的国家机器来号召这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呢?你们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如雷贯耳的宣传,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到任何一个团体组织狂轰滥炸的“正面教育”都不如那些偷偷摸摸的“煽动”有号召力,说明什么?明明违背宪法控制、压制人民群众的各种自由,却夸夸其谈和谐稳定。我反对动不动就往“阴谋论”上扯,这才是欲盖弥彰的阴谋,是以极其卑劣的手段把矛头转移。本来就是不顾民生造成的民愤,老百姓已忍无可忍才导致全国许多市民和大学生的反抗,有人却甩祸出去给所谓“亡我之心不死”的所谓“反华势力”。我的一个朋友说,更重要的是,这种“恐外症”蓄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目的是在建造一个他们独有的价值观:“凡是墙内的就是好的,凡是墙外的,或者非官方认证的墙外的都是邪恶的。”这才是更大的邪恶!
“伤口都化脓了,不赶紧挖去腐肉敷药,却忙着到处发眼罩!”
shasha000 - 11/29/2022 5:28:34 AM
听丁慈矿老师的《小学对课》时,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有一些是跟教学有关。
今年4月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标》发布,4个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是首位,希望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翻看语文课本,有不算少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但是学习他们学习这些是否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呢?最起码在我工作的周边不是。小说、散文、诗歌等都用相同的讲课模板上课,支离破碎的肢解一篇文章,怎么可能会让孩子们喜欢语文,喜欢这些经典文章,传承传统文化呢?对课是旧时必学的一门课程,而现在只是出现在了考试题中了。所以能做丁老师的学生,很幸福。
这样的课程对于教师的素养是个挑战,如我,这样的课,是撑不起来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都应该要涉猎,丁老师《对课》全国有名,他在古诗文教学也很善长,只为守护汉语的优雅。做个有心人、做个读书人。
李欢欢 - 11/29/2022 5:56:42 AM
本月最遗憾的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听到丁老师关于对课的讲座,到现在都还很难过。另外听了樊老师关于两汉诗赋和郁迪博士的关于古罗马的讲座。两位老师均学识渊博,横贯东西,听完总是觉得意犹未尽。樊老师都讲了两个多小时,感觉还是有很多内容没有来得及呈现;郁老师的更是因为时间限制,让人觉得才刚刚开了个头,非常不过瘾,哈哈!当然,他也说了,知识的获取是非常便捷容易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去思考问题。两位老师的讲座都促使我想去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感谢!
刘瑜 - 11/29/2022 5:59:45 AM
两汉诗赋讲座因为有事错过了,丁老师的讲座因为怕互动没敢参与,其他的讲座都听了。其实丁老师的小学对课我早就入手了,只是一直束之高阁。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去参与 讲座。老城厢行前讲座我印象最深,因为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古老的事物了。年轻时,到名胜古迹一点感觉也没有,很不喜欢那些建筑。现在觉得以前更无知啊。在我看来,万老师好像很轻松就能做一个行前讲座甚至一次行走。当然,其中也肯定会有不易。其实我对上海也并不了解,更多的认识也是进入共同体之后。听了讲座,感觉上海更加迷人了。
云南昆明和志茹 - 11/29/2022 6:06:24 AM
【11月讲座反馈】听了上海交大附小的丁慈矿老师的“对课”讲座,才明白“对课”就是“对对子”,也才意识到“对课”的开展既能激发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对语文课的期待,更能从小建构孩子对汉语言文字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并且通过“对课”这一活动,在建构学生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这一过程中,也能在汉语言的应用中提升语言逻辑思维和培养审美能力。真实地做到文化的传承,这样有趣而有创造力的语文活动实在是应该多开展一些。讲座中丁老师还展现了一个内容就是“对课”内容要与时俱进,既锻炼学生更促进教师对汉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钻研,还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譬如对“火龙果”,乐趣无限!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共同体2022年11月讲座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