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共同体2022年11月读书反馈(自选书目)
刘尧 - 11/12/2022 6:59:37 AM
11月和12月为自选书目,推荐大家阅读讲坛本学期相关的书目。

1.《世说新语译注》(上下册),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2011
2.《史记选译》总主编: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校注:李国祥//李长弓//张三夕 凤凰出版社
3.《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印刷时间2015年),中国古典文学读本系列
4.《罗马人的故事》(精编体验本)与盐野七生同走罗马路 新潮社  中信出版社

发到这里哈!
钱中宜 - 11/13/2022 10:28:26 AM
说什么都太轻
——读《乡关何处 故乡 故人 故事》野夫

野夫的这本书虽然薄、故事虽然短,却无法读太快,几乎读完一篇,就要放下许久,让情绪酝酿、平复。

野夫的叙事太沉重了。他用语简练,但短短一两句话里所叙之事却极为沉重,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人生几乎不能承受的大起大落。比如《畸人刘镇西》里说刘镇西,说“后来母亲去世,十来岁的他竟然独自徒步来到利川寻父”。这么一句,背后刘镇西丧母之痛、路途之艰难,太难以想象。再往后写,刘镇西考上农校,“却为莫名其妙的一件小事被开除”。放到当时的背景下去想,知道“犯事”时自己内心的各种冤屈、不平,开除对个人发展的巨大影响,该是多么巨大。再下一句话写,劳教后回家,父亲在大饥饿中奄奄一息,为父亲找来食物,父亲饿了太久而吃得太急,“却被胀死了”。短短一段,从悲伤的童年开始,到父亲胀死的五个字描写结束,写尽了刘镇西自己前半生的艰难、伤痛。再联合这一章之前对他一辈子起起落落、日常的做派、生活的细节的描写,让人为刘镇西本人一辈子生活的境遇所感慨。

岂止感慨,完全就是无法想象这些人生活中遭遇那么多“厄运”,是如何一面坚持生活下去、一面依然保持内心的良心的。野夫将刘镇西的生活形容为“太过薄幸”,这时就感觉到文字只是表象,这样的人生何止单纯“薄幸”,但不用这两字,又用什么呢?读者愿意把自己置于对方立场上多深,就能体会到多“薄”。

读了此书后,对野夫的生平更感兴趣,于是去查询了一些背景,也阅读了他和熊召政之间的恩怨。熊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他所写的《张居正》我读过两遍。读完两人之间的恩怨,再联系到野夫书里自己所写的父亲癌症去世、母亲之后投江的经历(以及这些事情和熊背叛之间的关联),再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很难想象他心里到底有多少的愤慨、伤痛。我感慨的是,他有这样的经历、他看过了很多人有类似坎坷的经历,但他依然是一个好人。

这本书给学生的“预习作业”中有一个问题,说的是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变故,会如何面对。我自己的经历太浅,我的父辈虽然也多少在这段历史中多少受到些影响,但相比之下,终究还是过得较为顺遂。野夫的经历,野夫身边很多人的经历,就算是有一件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也无法想象自己如何去面对,因为实在太难。面对人生“大变”,难的是要依然爬起来,要“活着”;更难的,是怎么去面对内心对不公的追问。太多的不幸,都是时代带来的不幸,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自己就是一粒沙子,被带到这里,或者碾到那里。用《繁花》里的话说,就是上面的人算盘噼里啪啦一动,算盘珠子一拨,人就变成了那一个数字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生活从此翻天覆地,你却无力抵抗,甚至无处去说心里的想法。我自己现在这样去写,包括自己上一段说的野夫是“好人”,自己都觉得“太轻”。自己的经历,做不到共情,真的只能同情,更无从“评判”。然而文字叙述的故事穿透岁月和纸背,真真实实影响着我。

野夫的书,在现在看来尤其可贵。野夫的书给过去的历史事件加上了具体的内容,让人知道了某一个家庭、几个个人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影响。并且真的让人去想: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做什么选择?我生活在一个经历过动荡、现在也在经历动荡的国度,认识的同事、同事的家人,多少也都受到时局的影响。我常会觉得自己幸运,因为依然有很多选择,因为在动荡中可以做一个“旁观者”。就算遇到些困难,放在更大的尺度上看,根本不算事情。但我心里常有一种忧虑,一是深切地觉得,人生的大起大落,很多时候都是时间问题而已;二是觉得在依然顺遂的时候坚持原则容易,但若是遇到人生真正考验的时候,如何依然保持良心?野夫的书读完了,说什么都感觉太轻,但起码能让自己去多想一些问题。由此想到了莫斯科市中心古拉格博物馆展览结束时面向所有观众的问题:”为了不让这些重演,我可以……“
hongyvqiu - 11/16/2022 6:08:10 PM
《三国演义》——从刘备说起
                                  ——雨秋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这是《三国演义》对刘备的第一描述。基本上把刘备的家世和为人都交代清楚了。

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一直打的旗号是“汉”“正统”。也就是一直利用他老祖宗的名号,摇旗呐喊。似他的长相: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虽然身高不长(汉尺约21.35CM),起码算得上的白面小生,要说他的功绩,从书上看来,实际上并不多刘备出场,最大的功勋是剿黄巾,然而剿黄巾也只是跟在关张之勇的后面。至于讨董卓,弃其量也只是个“配角”。

刘备虽说与公孙瓒为友,拜卢植为师,却“不甚好读书”,也就是不想做“研究生”,他“素有大志”,然而,我们在书中却很难见到他的“大志”。在大乱时,只见他四处奔逃,各处依赖,平定天下的,还是曹操、袁绍、吕布等人。他的个人建树是不得见的。即便有了关张赵云,在刘备的“仁”字大旗下,也难有作为。

大乱之时,也是枭雄丰满羽翼的时候,曹操,孙坚,袁绍这种,才是乱世之枭雄。刘备有的只是“自知之明”。论身世,他虽为中山靖王之后,可惜虽已流落民间成草民,最好用的就是找那些“读书人”,利用他们的心理,建立“正统”的观念,拉拢他们的内心。所以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只看到他的眼泪。这是什么?——收拢人心。

他“结交天下豪杰”的用心也在于此。和关张一开始时“食同桌,寐同床”;和赵云、徐庶、诸葛亮,何尝不是如此。为什么?收拢人心。这六个人,可以说是刘备打天下最核心的人员。徐庶在他手下时日虽不多,却让刘备品尝到了第一口“胜利”的鲜鱼汤,他在看到自己才智不足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要拿天下,不只要人心,还要有勇,有谋,有胜绩。徐庶最大的价值还在于走马荐卧龙。可以说刘备的天下,从打天下到守天下,都离不开诸葛亮。这是他的主心骨。有了诸葛亮,他可以说做个刘禅就可以了。

曹操将他视为”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实在是高估了他。曹操对刘备的心思,细想开始时,有猫戏鼠的味道。英雄多寂寞,没个对手,也是无聊得很。将刘备玩于股掌之间,还能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和主宰感。只是料不到诸葛亮的横空出世,再加上郭嘉的早逝,天下局势至此方有变化。

刘备之仁,是书中要有别于曹操之黑。然而曹操之黑中有恕有义有信有谋,刘备仁中多见优柔寡断。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会被火烧七百里,断送蜀汉天下了。仁而无谋,无勇,就是把归附他的子民当成向上的基石,表面上风风光光,实际上都是炮灰。

刘备和宋江就是同道中人。伪君子,骨子里都是自私而贪婪。刘备被曹操打败,抛妻弃子,单人独马逃奔袁绍,何来仁;赚了孙尚香后,被延请到江东,流连于酒色,不肯回荆州,何来仁;为帝后,兴建豪宅,大兴土木,何来仁。说他胸有大志,实在是抬举他了。

无非就是一个打着祖宗旗号,招摇撞骗的无赖。
刘亚 - 11/18/2022 6:17:22 AM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唐全腾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第1版
该书作者是台湾的一名中学理化教师,所记录的案例都是发生在一线教学现场,因此很典型很有说服力。作者的教育背景除了本专业的大学专门学历之外,还在职进修教育心理与咨询的硕士专班,这使他既具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又能够跳出某一专业的局限,去理解中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其根源,并能够做出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更令人敬佩的是,一个理化老师写出来的专业书籍,不仅语言生动有趣,而且理论也并不枯燥晦涩。因为作者本就不是来向读者炫耀知识的,而是试图真诚地解决问题。本书写作的时间维度大概在二十世纪之交,我惊奇地发现,尽管地域和时间段不同,但是我们面临的教育问题却完全一样。
请看书中随便找到的几个关键词:分班、分数、取消体罚、课间辅导。
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原来二十年前的台湾和我们现在的大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管理和追求是一样的。
确实,随着“见多识广”,我越来越难相信理想的教育会实现了,至少体制内是如此。教育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在各种桎梏、纷繁、干扰、要求下,追求教育的本质谈何容易?一个教学班接近60人的条件下,每个家庭环境不同对孩子期望不同的前提下,对老师考评又是一致的以成绩为标准的现实下,尤其是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追求教育的本质,基本上是很难实现的。更何况老师所谓的教育的本质也未必是家长和孩子自己所赞同的。
我本身很喜欢心理学,在教学中也经常运用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讲授技巧、训练写作。当看到现如今教育环境下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我更有一种急迫的妄图解救学生于水火的心情,学习心理学的愿望就跟着愈发强烈起来。
不过从中学教育的情况来看,班主任的心理疏导工作还大多停留在经验主义的阶段。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如果不是严重的心理疾病,经验主义是完全可以派上用场且效果还不错的。怎么提升理论水平,并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这是我要继续学习的方向和理由。
汪晓玲 - 11/19/2022 7:52:44 AM
《世说新语》(上)朱碧莲 沈海波译注
      在"德行第一"中第十三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初看本则故事,我被最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提醒,觉得王朗轻易下决定,遇到危机时出尔反尔,不守信用。而华歆比较谨慎,在不确定能自保时不轻易帮助别人,而一旦承诺,则言而有信,值得信赖。这个故事仿佛也在提醒我们谨慎选择,一旦选择便要学会承担此决定带来的后果。
      但再想一下,我突然觉得有些不妥。王朗一开始答应救人,说明他有仁爱之心,只要船有空位,他可以把位置腾出来给需要的人。否则,他肯定也不会同意救人。最后遇到危险时,王朗想放弃救人,说明此时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不能承担结果。这时想尽可能保护自己,舍弃救人的初心,这样的反应可以理解。而华歆,因为他预计了以后的困境,所以不想冒险。说明他有远见,也很谨慎,但是他此时并没有拒绝王朗的建议。而后来,他直接拒绝王朗想弃人的建议,坚持带人一起逃亡。那一开始他没有拒绝是否是因为他已经预料这种情况,且最终结果还在他的可接受范围内,才同意让人上船。
      所以,一开始,王朗救人是想分享“生”的希望,而后来对“生”没有信心时想到的方法是保全自己;而华歆因为“生死”的不确定一开始不想冒险,而因为大度或愿意拼死一搏和王朗一起冒险。否则,如果他明知没有“生”的希望,却要为遵守承诺而送死,这对他们自己和所救之人都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最后一句话有明显的导向性。现在大家评价王朗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利己主义者,华歆重信重义、值得信赖。我一开始也是这样的感觉,但后来又觉得不一定如此。
      我想起有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我做题的时候总会想该如何得到结论?想不到办法我就什么思路都没有。这个孩子的问题在毕业班的孩子中很常见。因为此时题目的综合性最强,思路的拐点也最多,所以孩子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眼就能想到解决方案。此时,他们可以从条件入手,先把自己可以从条件上得到的可能的结论写出来,然后再尝试下一步。即使最后不能得到题目的结论,他们这样的尝试也是有意义的。我们鼓励孩子们不要因为有困惑就不去尝试,尝试不成功可以放弃,再进行新的尝试。最后是否成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保持思考以及探索的习惯和尝试。
      所以,我对原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定”字表示疑惑:这是否也是贴标签?
钟莉萍 - 11/22/2022 12:49:24 AM
《桃花源记》和共产主义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自由自在的社会,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欺诈没有污染。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而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吗?
在一千二百年后,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盛行,1516年英国的莫尔写的《乌托邦》和1637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都和《桃花源记》有惊人的相似,都是某人误入某个胜地,看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惊叹连连,出去后又与世人讲这番经历。
后来,也有很多人努力打造这样的理想社会。1825年英国欧文办了“新和谐公社”,现今查尔斯王子办了“小国寡民”,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毛泽东的人民公社……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理想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贫富差别,没有尔虞我诈,大家自由联合在一起。
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
人类一直都在追求着理性社会,不断幻想着实践着,即使不断地失败。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理想主义者,我们也才有了如今的社会,当然,我们还在继续追求着!
感叹: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shasha000 - 11/25/2022 9:28:58 PM
读《史记 项羽本纪》
项羽是一个好的将才,却不具有皇帝的气质。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巨鹿之战,项羽凭借着大无畏的孤勇打败秦军,名震诸侯,这是他霸业的起点。打仗总是冲锋在前,故楚军士兵都能以一当十。汉二年,项羽在城阳大败田荣;汉三年,以三万精兵大败五十六万人的汉军;纵观他每一次的取胜,靠的是敢打的精神。司马迁也肯定项羽的功绩和勇猛。
他的失败又是必然的。在和沛公争夺天下的五年,初始,他占据上风。汉元年,诸侯罢兵,他主持着分封,辖九郡,此时的汉王,仅领有巴、蜀、汉中等地。汉二年,他以三万精兵大败汉王的五十六万人,迫使汉王在逃跑过程中丢下自己的老爹和妻儿。汉三年,他围困于汉王在荥阳。第四年,项王已经出现颓势,此时他腹背受敌,进退维谷。汉五年,大败于垓下,自刎于江边。
分析他必败的原因。1、残暴。《史记》中记载了几次,他在取胜后大肆屠杀士兵和百姓。新安大屠杀,活埋秦军降卒二十多万人;进入咸阳后,大肆屠杀关中平民无计,大烧致使大火三个月不熄;汉二年,打败齐军后,活埋降兵,掠夺老弱妇女,逼迫齐人联合反抗。一步步的失掉了人心,垓下之围后,故意指错路的农民,不就是他失民心的佐证吗?
2、刚愎自用,不听谏言。曹无伤、范增多次提醒汉王的野心,他却轻信汉王。此后,更是中了沛公的离间计,致使范增愤然离去,进而毒疮发作而死。要知道,范增是帮助他取胜的重要谋士。在他占据咸阳后,有人建议建都关中地区,他一意孤行,要衣锦还乡定都彭城,且还烹杀进言的人。种种举动怎能不让有才之士寒心呢?
3、不能调和和诸侯的矛盾。在他进入咸阳后,分封十八诸侯,为他的失败埋下了隐患。未封田荣,致使田荣公开造反,自立为齐王,且还让彭越在梁地造反。未封陈馀,导致他倒向汉王,就此失去赵王这个盟友。把关中分给刘邦也是错误,关中地区山河险要,四面可守,土地肥沃,后刘邦趁机占据整个关中,使得刘邦有最稳固的后方。
      项羽性格的缺陷及错误的决策让他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斗争失败。
陈嫚云 - 11/26/2022 5:11:06 AM
看书评六神磊磊是当代中国口语化写作的第一人,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先选读了他的《唐诗寒武纪》,从书名仿佛就看到了李白杜甫,看到了星光灿烂的大唐诗坛盛景,看了前半部发现他一直未进入唐朝,而是花费了相当篇幅讲述了唐朝之前的诗坛,从魏晋的山水派对后世诗坛的深远影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阴铿、谢朓.....好手叠出,虽然经历了南北朝宫廷派的低迷,但依然由于有心人的收集、整理、编纂,保存到后世引爆了唐诗寒武纪。
洪健天 - 11/26/2022 4:55:50 PM
《悠悠岁月》读后感:“小”时代,“大”人物
”正如性欲一样,记忆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它使死者与活人、真实的人与虚构的人、梦幻与历史相互对应。”这是《悠悠岁月》里的一段话。身体即时空,作者埃尔诺的“小”人生与法国的“大”时代互为镜像。它真真切切告诉我们,哪怕历史的瞬间,也足以成就那一瞬间的历史。时间如崩浪雷奔,人物如浮沫残渣,却依然可以保有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哪怕只是良心的一刹那,抑或渺茫的希望。也足够精彩。
埃尔诺成长于工薪阶层,成为教师和作家后,她选择以回忆的身份介入时代。只要行动,哪怕只是亵玩,也胜似远观。而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正是法兰西知识分子的特质。作品中,成长中的人,世纪的书写。无人称的叙述,都在激发着每位读者参与记忆。回到她的十岁,也是回到自己的十岁。这不只是复原,更一场深度的探索和漫游,生产和创造。回归正是为了出发。社会大时钟下,小人物可以选择变轨,甚或脱轨,展现具有超越一切群体的独特性,进而撬动大时代的裂隙。
小说里,照片是平面的,生活是沸腾的,人是立体的。日光灯的位置,圆珠笔下的日记,榛子奶油巧克力的香味,脚踏式助动车的滚动,连摩托车牌子,歌曲的名字,都在用力地抓住时间;走路,坐下,街上的招呼,吃饭的姿势,都在建构自己的完整性。万物皆备于我,不经意间,作者的情绪,触觉,思虑就喷薄而出,浪漫地落在我的岁月里。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烂熟于胸,作文结尾一定要写“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荏苒间,北山的旷观亭变成钟亭,儿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一把火就没有了。春晚上的赵本山,六年级的课文,初中同学的离世,都在渐行渐远,也都在汩汩而出。时代很小,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成为厚重的大事;人物很大,那些模糊的身影,再次目光如炬。生活无法摆脱的困境,终使人发笑。此时,世界荒诞,如戏一般。
埃尔诺认为,法国的五月风暴,变成了把个人归类的方式。在中国,唐诗宋词,以政治的时代划分。难道,我们就这样被时代规训和划分么?鲁迅日记里,1919年5月4日,北京风平浪静。渔父的起唱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每个小人物都是主体,它有书写自己的权利,保存自己的权利。通过感受自己的方式书写时代,也在消解时代。因此,作者可以断言:“她的生活与历史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表示,无论从法国人精神的深邃、开阔与细腻看,法国人就是“欧洲的中国人”。时空交错,在《悠悠岁月》里,我尝试走近法国人,也更明了自己的面目。这是一条内向之路,路上,我们很大,时代很小。
王凤琼 - 11/26/2022 6:21:17 PM
《史记.伍子胥列传》最近刚上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这一课,我在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为何这个故事在古时经久不衰?其中提到一点:古代贤士都有泽明主而栖的愿望,这个故事正符合人们的愿望。伍子胥一家为吴国效力,却处处遭到吴王的猜忌和陷害,主要是身边小人的小计,而吴王为何会信,一是偏听,一是喜欢听悦耳的话,看到史记里敢于直谏者被害,但又有无数的人敢于直谏,这就是勇气。
邱瑞 - 11/26/2022 6:36:36 PM
读东野圭吾《祈念守护人》

最近和孩子一起读了一些侦探小说,他读江户川乱步的少年侦探团系列,我读阿加莎、东野圭吾。不得不说,江户川乱步的少年系列确实有吸引孩子的一套,开篇即“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得从……说起”的写法,非常吸引孩子,之后的展开又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而阿加莎的作品就很不同,比如最近读的《长夜》,读了2/3本,都差点让人以为只是一个比较猎奇的恋爱故事罢了,但书结尾的展开才让人恍然大悟。整个构思的复杂度和精巧性都很高,但对读者的耐心也是一个考验。
东野圭吾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现代侦探小说作家,他对于人性的剖析,尤其是活在明暗之间的人群的心理刻画尤为人所称道,以《白夜行》为例。而最近意外读到的《祈念守护人》是他少见的没有罪案的暖心之作。在这个故事里有一点点超现实的元素,有一点点悬疑的因素,但在这些外套的包装下,其实一直在谈一个问题:人和人之间如何才能互通信念呢?
《祈念》的主人公玲斗是一个典型的东野圭吾式的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在故事的开篇就发出“我如何活下去呢“这样的疑问。而突然出现的从未谋面的姨妈千舟似乎给了他一线生机,而姨妈给的守护神楠的工作也让主人公和我(读者)同时疑惑不已。但在之后的展开中,三个不同家庭故事的融入,玲斗在千舟的帮助下快速地成长,千舟也在教导玲斗的过程中渐渐获得了他的温暖和支持。无不让我想到我们和下一代的关系,下一代并不是单纯得接受我们的付出,在接受的同时他们也往往在不断地反哺我们,相互温暖和治愈对方。
在书中的设定中,那颗神楠可以将上一代的信念理念甚至邪念等等一切的”念“都完整地传给下一代。但书中的故事无不是告诉人们,因为爱,所以心意相通,当这种感觉足够真挚,其实不需要借助神楠去寄托,也可以互通了。正如结尾时千舟说的,”我觉得不需要神楠的力量了。现在我才知道,面对面也可以互通心绪。” 千舟伸出右手。玲斗用双手包裹住那只纤细的手掌。玲斗感受到千舟的心绪——她的念,正在向他涌来。读到这,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叶娉婷 - 11/26/2022 11:22:26 PM
11月读书笔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重复出现了一些普普通通的“小小”人物,他们无名无姓,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常出现在主角危急存亡的时刻,或救助、或质问引导、或加速结局的到来。比如:在《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之死”部分就出现了一个“小小”人物。一个是,当时项羽被困垓下,带领“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这个“田父”却给项羽指了一条错误的路,加速的项羽的死;最后项羽身边只剩下了二十六人和他一起跑到乌江边,第二个“小小”人物出现了——乌江亭长。在这个危机关头,“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他为项羽详细分析了当下的情形,劝他只要渡过河就可以活下去,就还有机会卷土重来。可是项羽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为由,拒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上演了悲壮的“乌江自刎”的大戏,项羽一生结束了。我们不知道“田父”、“乌江亭长”究竟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结局,可是他们的出现却为项羽的人物形象作出了很好的衬托,突出了项羽的性格特征。
还有一个“渔父”的很有意思,他是屈原“被发行吟泽畔”时遇到的。当时的屈原心神恍惚,想要投江,却出现了一位好似人生引导者的角色——渔父,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各有道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位“渔父”是真的打渔人吗?
当然,在《史记》中还有这样的“小小”人物,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是司马迁虚构的人物,而我觉得无论他们是不是虚构的,他们都很有意思。他们才应该是真真正正的“隐者”,“隐”得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思想,但是我们却能从他们身上看到睿智与对世事不满。
李秀玲 - 11/27/2022 7:11:25 AM
老师:新疆现在还在静默期,邮购的指定和建议书目不发货,所以我只能自选一本书写反馈。

《守望天山》
        ——作者:杨濂
        杨濂是我尊敬的一个作家,新疆是他的第二故乡。1968年作为北京知青他来到新疆哈密的伊吾县,成为一个牧马人。在新疆待了14年,对新疆有很深的感情,除了对丝绸之路有深入的研究外,对罗布人的变迁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机缘巧合,看到了他写的《守望天山》,因为主人公是新疆首任都督、省长杨增新,在新疆主政总共17年。记忆中,我看到的史料对杨增新的评价基本都是负面的,而他从另一个角度还原了主人公对新疆作的贡献。很好奇,所以想了解一下。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对于认识杨增新与现代新疆,文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不可或缺的是实地考察。就文献而言,必须重视中文、外文的记载,以及同一时期的公私文本。就实地考察而言,必须进入难以复制的“现场”。“现场感”产生的丰富联想,无可替代。重视这两点,是我多年研究、写作的特点。”
        作者的观点同样契合了我们行读课程的理念,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5月,杨增新就任新疆首任都督、省长,开始了他在新疆的主政。在民国初期那个内忧外患的乱世,不管谁上台,他都果断做出“认庙不认神”的决定,才能保证在新疆正常行使督军的职权,当时对外面临的现状是:
        1、外蒙古独立与对中亚地缘政治版图的“调整”,致使新疆必须重新结构疆域;
        2、二月革命和后,如同潮水般涌来的俄属中亚难民(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处在生死存亡之间;
        3、十月革命后,俄国红党(苏联红军)、白党(沙皇的残部)跨越欧亚大陆的拼死搏杀,是对立的两极,无法调和。
        面对强邻俄国(俄属中亚地区)和英国(英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他审时度势,认定“保境安民”才是新疆的首要任务,并断言“新疆治世是桃源,乱世是绝地,无人幸免”。
        外蒙独立后,新疆的阿山地区(今阿勒泰地区)当时隶属于科布多,而科布多已并入外蒙古,阿山很有可能随科布多归并外蒙古。一旦成事实,新疆的北部将无险可守,整个新疆处于不利的环境。杨排除困难,使得阿勒泰蒙古亲王帕勒塔站在民国这一方,脱离科布多,转化为隶属民国政府。为方便管理,最终改隶新疆,阿山地区改为阿山道,新疆的版图才成为今天看到的形状。可以说杨增新是真正“统一了”全新疆的督军、省长。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为了躲避战火,俄属中亚难民一路东行进入中国新疆。其中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从阿勒泰,到北塔山,再到木垒、巴里坤,以至甘肃祁连山中的阿克赛一线,沿途放牧并留在了当地,他们就是今天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哈萨克族。
        十月革命后,红军和白军互相残杀,一直打到中国新疆伊犁边界。杨采取中立、坚决抵制政策,避免红军或白军任何一方将战火引入新疆,最后巧妙地将入境的白军押送到中蒙边界,让他们离开了中国,避免了战争。敦煌石窟的壁画上,就是他们当年被软禁居留期间,在洞窟里留下的痕迹。
        杨执政新疆时,在民生方面,重视农耕和水利,因地制宜,开垦荒地,以改善民生。整肃贪腐,关心各地群众的生活,重视教育,民众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相对稳定。坚决制止土耳其宗教人士来新疆传教。
        政治上,处决乡党夏鼎、李寅等人,又处死劝其反袁的匡时,剪除内外勾结的喀什提督马福兴,手段确实“毒辣无比”,成功阻止冯玉祥的部队染指新疆。
        进入民国,杨增新”如无限权威的君主一样,驾驭着新疆省”(斯文•赫定语)。 杨本人给家人的信中说:“增新年老矣,生入玉门关,死又不知何处。吾当忠于新疆,终于新疆”。
        一语成谶,1928年7月7日,在他亲自创办的俄文法正学堂首届学生毕业典礼后的宴会上,被刺身亡,由此新疆进入了金树仁时期。
        这本书告诉我,不是所有历史人物的生平,都是已经盖棺定论的,尤其是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更不能偏听偏信,将其脸谱化。有必要多查一些史料,从不同叙述人的角度回看历史人物,相互印证,得出一个相对公允的评价,这才是正确的史观。
刘显 - 11/27/2022 7:37:17 AM
#世说新语三
      《世说新语·方正》篇里,写了个有趣的故事。侍中孔君平病危,他的朋友瘐冰去看他。见他病痛之状,心里很难过,于是对他十分关切,以至于“为之流涕”。没想到,孔君平的病重虽让瘐冰流泪,但这份眼泪却没有感动到对方。相反,孔君平还觉得自己被轻视和冷落。因为他认为:“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责怪对方在他即将离开人世时,没有问治国安民之策,而是哭哭啼啼给他送“心灵鸡汤”,这是不把他当国士。
      我想,一个人是否为国士豪杰,不是看他的力气和长相,而是看他是否有远大的志向和相应的能力,还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与胸怀。
      死前依旧心忧国事的孔君平,写出“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还有那些在路中呼喊的公民,以及许许多多的国士豪杰,这些有担当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黄宁莺 - 11/28/2022 12:59:21 AM
因为想和秦汉对照,所以这个月主要看的是古罗马的历史。读了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第一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听了玛丽·比尔德的《罗马元老院与人民》,看了玛丽·比尔德关于古罗马的纪录片《相约古罗马》。推荐玛丽·比尔德这部纪录片给老师们,基调轻松愉快,却能从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窥见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很多古罗马人住高层,没有上下水,没有厨房,吃饭、上厕所、洗澡这些事只能在外解决。家基本上是睡觉的地方。城市里的公共空间非常多,由此也形成了人群的自然聚集,人们的公共生活也就自然形成。所以,“家”对汉朝人来说,它的空间概念和古罗马人是非常不同的。家庭功能的社会化,应该也是罗马共和制得以长久存在的重要原因吧。
韦春玫 - 11/28/2022 5:26:08 AM
《带着鲑鱼去旅行》

读安伯托艾柯写的《带着鲑鱼去旅行》,感觉荒诞的同时,又觉得它暗合了当今社会的某些现实,让人深思。开篇《带着鲑鱼去旅行》描绘出差去斯德哥尔摩,为了一条熏鲑鱼,而付出了高额的消费,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沟通的无效性与电脑入侵(作者原话)。这篇文章写于1986年,按理来说,距今已经有了36年,应该有年代感和距离感,可再多读两遍后,就会发现,这写的就是现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和人们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冷冰冰的电脑管理代替了人性化管理,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却迟滞不前,物质与精神的矛盾也使现代人之间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深。作者借助犀利的文笔,幽默的笔调,细腻的描写写出了他对世界的观察,而读者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某些启示。
龚捷 - 11/28/2022 7:26:51 AM
读《史记选译》中的《留侯世家》,认识了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典范张良。
“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从他辅佐刘邦灭秦伐楚到安定汉朝江山,他总是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智慧为刘邦出谋划策,于危急存亡之际力挽狂澜。
读一个个历史叙事,张良的形象无比鲜活,不禁让人心生敬畏,例如他谋求散财复国的行为;在鸿门宴中,刘邦能够从项羽身边全身而退,也归功于张良的安排和辅助;在汉三年,项羽在荥阳将刘邦紧紧围困,郦食建议发给六国的后代们官印而使他们愿意臣服汉王。张良审时度势的分析引导刘邦理解了分封六国的不符实际,于挽救了刘邦的大业等等。从中也读出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张良的赞美,同时也让人思考,“进能定国安邦,退能保身善终”如此完美的张良,是否与史实相符?作者是否带有感情色彩,将其神话了呢?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11/28/2022 8:21:28 AM
读《罗马人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书非借不能读也。其实进入共同体,能逼着自己读书,道理也是一样的。在图片时代、短视频时代,我们更容易沉浸于感官快乐中。而有了共同体月底29号这个Deadline,这个日期前的创造力更强,效率更高,再逼着自己读点应该读的书,也走出阅读的舒适区。正如毛姆所说,要让灵魂平静,人应该每天做两件让自己痛苦的事。
    《罗马人的故事》这套书就是这样。我早就有这套书了,但总觉得它就是我的,一直不急着读。这次因为讲座的推荐就开始静静地读,一读就读进去了。在读的过程中,我有读到了《史记》的感觉。
      其一,讲这些皇帝的故事都有传记的性质,一个个罗马皇帝都鲜活的出现在书中。其二,作者盐野七生也是把自己放进去,有自己的观察、描述,我似乎跟着她在游古罗马城,她带进去了自己的评论,不由得让我在读的过程中和她有思想上的碰撞。
    读《贤君的世纪》和《马可奥勒留》,似乎读到了史记里面的互补写法,在马可奥勒留的故事里面,他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哈德良和安东尼庇护,当然是围绕着这两位贤君和马可奥勒留的关系。我没有想到,作者没有把马可奥勒留放在《贤君的世纪》一书中,而是单独呈现,我想一是因为马可的特殊性,另外是不是也因为作者觉得马可作为五贤君的最后一个,有名不副实之嫌?读到了接班人的选择,我看到了这里面的公与私,公是身为君王的胸襟,私乃人性,二者在这些故事里得到了一个统一。作为五个贤君,哈德良大行改革,足迹遍布帝国的边线;安东尼庇护固守帝国,不逾矩。激进还是保守并不是卓越君主的标准。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 11/28/2022 5:29:26 PM
《世说新语》 才高八斗的曹植于他的《七步诗》

分享
066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日:“煮豆持作羹,漉(1u)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这个故事说:文帝曹丕曾经令东阿王曹植七步成诗,写不出来就要行大法,按照律法治罪。38岁的曹植被封到东阿,所以这里提到东阿王,是因为后人追述此事,以他后来的东阿王之号称呼他。曹植果然厉害,应声为诗,应该是刚走了一两步、两三步,诗就成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一二句诗意思是:把豆子放到釜中煮豆羹,豆子的汁水被一点点熬煮出。这“漉”,意思是汁液慢慢渗出来。“菽”就是豆类。第三四句说:豆箕在釜下面燃烧、加热,豆子在釜里面翻滚哭泣。五六句说:豆其和豆子本来都是同根所生,豆箕何必要这么着急煎熬豆子呢!
这首诗写的是豆子和豆其,一个要被煮,一个頃火力。同根所生,相煎何急!说的是豆子,感慨的却是兄弟之情。最后,弟有惭愧的神色。
一个敢让汉献帝禅让天下的曹丕,一个杀人无数的曹丕,会因为一个诗人弟弟的诗中有话的哀求,就感到惭愧,甚至因此放过这个弟弟吗?-﹣笑话!让那个杀了亲哥哥亲弟弟逼着亲爹交出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听了.不笑掉大牙? 怎么会那么有人性呢。
我们知道曹丕也善于作诗如果讲公平 PK 的话,他应该搞一个兄弟赛诗,决出高下,显得他不仅仅有当天下之主的政治オ能,还有吟诗作赋的名士风流。可惜,我们得知的,乃是这样一个颇为不公平的作诗场景:皇帝哥哥要才子弟弟现场作诗,写得不好,就要治罪。写得好呢?你写得再好,我也不承认。
那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世说新语》记载不详。后来罗贯中作《三国演义》,这么精彩的故事,他就给作了一番演绎。为了证实弟弟的才华,出了两个图片写诗,没有难住弟弟,曹丕又日:“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日:“愿即命题。”丕日:“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著'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日:“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日:“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辞,上马而去。才躲过一劫。所以,在三国演义中这首诗只有四句。从《七步诗》不难看出,曹植善于诗文,才思敏捷,曹丕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南朝谢灵运是一个自视甚高的大狂人,可是他在曹子建即曹植面前,也甘拜下风,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オ高八斗”这个成语,就来自谢灵运对他的偶像曹植曹子建的赞誉。
顾颖群 - 11/28/2022 11:26:21 PM
这个月因备课需要读了一堆儿童文学作品和几本关于敦煌的书,以至于计划中的《罗马人的故事》被压到了月底才开始读,很惭愧,要下个月才能写相关的读书反馈了。这个月就写写我自己休闲时阅读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吧。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俄罗斯地理学家、远东考察家阿尔谢尼耶夫1906年在乌苏里地区的锡霍特山区考察时的地理描述和旅行日记。虽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你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本50多万字的流水账,但我却津津有味、甚至是充满幸福地读完了。

在原始森林中,当人与自然紧密深切地相处时,一切都变得简单、清澈。这样的生活,让赫哲人形成了似乎是不可思议、又顺理成章的“万物有灵”的思想。作者在面对以狩猎为生、在原始森林中艰苦奋斗的赫哲人德尔苏时,写道:“‘他的一生都将这样度过,’我想,‘为了生存,这个人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啊!’但是,我转念一想,这个捕兽人未必愿意放弃自己的自由。德尔苏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是幸福的。”

在上海,没意思、无聊、不快乐似乎成了中学生的通病,我想,这与他们成长过程中缺少在大自然中自由奔跑、嬉戏的机会有很大关系。现代城市生活的压力和束缚对孩子们的影响,可能是被我们这些成年人所低估甚至忽视了的。记得有次骑车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正值天气晴朗,她非常开心,对我说:“我好喜欢这个世界啊!”我问她喜欢这个世界什么呢,她说:“喜欢阳光,喜欢树,喜欢天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一个人形成对世界、对生活热爱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强调人文教育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尤其对于城市中的孩子。

其实特别优秀的儿童读物,很多都是有浓厚的大自然气息的:《绿野仙踪》《柳林风声》《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彼得潘》……还有一些中学生可读的:《野性的呼唤》《走出非洲》……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应该也可以读《瓦尔登湖》《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这样的作品。我想这样的阅读,会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也会带给孩子们更多关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山西乔彦华 - 11/29/2022 2:51:30 AM
翻开11月份上海仰望星空项目赠与的书《活法》,非常感恩与欣喜。2019年在浙江嘉善的一间书屋,一口气读了半本,以为自己学到精髓了。这个月再读一遍,心境完全不同,我感觉自己离作者所要表达的境界更近一些了。
去年因为要讲授的《感受生命的意义》和《活出生命的精彩》两框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教材内容,我读了余华的《活着》,看了尼克胡哲的故事与视频,还有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不同》等等,自认为还算是深深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感觉自己好像开悟了。
活着是为了追求一切真善美的事物,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发现、探索和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付出和奉献。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法》一书中用短短的8个字作为回答:“提升心性,磨练灵魂。”不仅仅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磨砺心志,提升人格,领悟人生的真谛。还提出“心不唤物,物不至。”阅读中国经典名著《阴骘录》、《菜根谭》等等,
从人、动物、植物,甚至霉菌、大肠杆菌等原始生物的遗传基因得出,全部是由相同的四个文字组成的密码来记录遗传信息。让他产生一种感觉:在宇宙间存在着某种沉静而强韧的意识、思想、爱、力、能量等,因为相信这个“存在”,它遍布在无限的空间,是一切生命力的源泉,主宰万物的诞生、成长、消亡,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母体,不仅能决定人生成败,而且消除人的傲慢之恶,带来谦虚之的德和善。从升到死都要尽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终点时灵魂的品格比起点时有所提升。厚德才载物,上善若水;做人如水可以容纳万物;做事如山可以沉稳刚毅。
读到这段文字,我突然意识到这与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道,天地之始”是相通的。而最终目标就是磨炼心志。宇宙赋予我们的人生就是修炼我们灵魂的道场。我们要提升自己的人格,不需要进行特别艰难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应该做好的事情——家务、学习和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在书中,“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提到教师这个职业超越单纯劳动的概念,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整个人格去面对和影响学生。教师是一种尊贵的职业,是所谓“圣职。”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因宇宙需要而存在,我还在承担自己的角色与责任,运用理性和良心来制约感性和本能,一步步度过自己的人生,积累为善的经验,磨炼心志,自然而然向悟“道”的境界靠拢。虽然,他说普通人是到不了开悟的境地,凡人要达到真我的程度更是不可能的。
可是,那要如何呢?我勇于精进,我在追求“真我”,我在思善行善,努力消业障,朝着参悟的境界一直前行。虽不能至,我心向往之。
泰戈尔说:“人生虽只有几十春秋,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什么是真理呢?或许便如稻盛和夫所说,不过是简单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罢了。
张越 - 11/29/2022 3:57:07 AM
《世说新语》中小学课本中都有经典篇目,这个月又继续重读。这个版本的《世说新语》最后附录了当时的世家大族谱系,我觉得特别好,先看了一遍,大致梳理出来书中主要人物,很多故事之间很多关系就清楚了。另外,这些世家大族的谱系研读,也为我在了解故事背景和深意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当时很多名士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我们说魏晋风度,这些士族的子弟之间的关系也是耐人寻味的。
以华歆为例,读了三篇与之相关的故事,这三个故事众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的评价也是有趣。
《管宁割席》这个故事出自德行”目下,管宁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华歆被嫌弃“子非吾友”,管宁与华歆断交,德行的高下立刻分明,华歆的形象作为这个故事的反面人物出现的。另一则《华歆王朗乘船避难》中,华歆与王朗不同选择,仿佛作者又为华歆的言语所动,说世人判定华歆王朗的好坏,这个故事明显华歆被赞扬的一员,赞扬他有始有终,始终如一,“不可急相弃”体现出华歆大格局、大是非。《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这个故事也出自德行”目下,直接让上文中的主人公出场,王朗对华歆的赞扬与学习,直接可见华歆的学识、气度为人所推崇。这个故事的结尾,加入了张华的评论,大致意思就是王朗东施效颦,华歆高标风致气韵在神,常人难以学到,王朗所学不过皮毛,每个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各有不同,华歆作为依附曹操帐下的一位名士,汉末重臣,真正的历史资料我们了解的少,他能够被举荐为孝廉,定有过人之处,而且曹操帐下多能臣,华歆德行高尚,还有就是华歆对待子弟的态度,家教家风的庄重肃穆,与陈太丘的温和友善的家风截然不同,作者没有进行褒贬,只是点出各有不同,各有长处。通过世说新语的几则故事,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多面,立体,从青少年到中年不同时期的评价不同,作者评议角度也不同不同的人物评价也不相同,甚至相反,对比读很有意思。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 11/29/2022 4:38:25 AM
《世说新语》阅读反馈

《世说新语》一直是我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
从极其精要的词、句中,透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古代的文化状态和社会风貌,是教学中的要点。
以统编教材七上《咏雪》为例:从“差可拟”的谦逊语气,到“未若”的自信状态,读人,识人,再间接看谢家的教育环境。一步步,就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推而广之,把儿童相关篇目集中起来,把言语艺术篇目集中起来,就能达到“以一练百”的效果。
刘瑜 - 11/29/2022 4:58:25 AM
最近一直地读《哈利波特》系列,已经读完了第六本《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读到校长邓布利多被害时,真的感慨很多。有时候,坚持正义,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每当这时,我会问我自己,如里是我,我会如何选择?
《罗马人的故事》(精编体验本)早就入手了,只是一直都没有读下去。听了郁迪的讲座之后,我才下决心去读,这两天就要完成了。只能是说完成阅读,因为对于罗马,我知道的真不多。讲座也听得不是很明白,还是了解的少。因为读的是精编本,所以刚开始觉得很乱,有些内容理解不了。那也硬着头皮读下去,我有个习惯,就是读不下去时有读出声来。慢慢就越来越明白了。罗马人名言录有一句:虽然法律是为了实现公正而制定的,但是过于严格的法律却会导致不公正。我觉得罗马的法律制定得比较人性化,或者说他们的认识比较理性、人性,他们更明智。而我们则显得愚昧些,或者说无知些,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先知,但是都是个别现象。感觉罗马人普遍上更清醒。疫情当前,我们有多少人能正确地认识,真正地明白怎么才是正当的,怎么体现人性,为什么有时候,我们都不是人了?罗马皇帝们在修建公共设施时,会更多地考虑普通民众的需求;皇帝不称职就会被换掉……所以,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发表正当的言论,应该言论自由。可是,我却无时无刻不感到不敢说话,怕说错话。我们的学生有几个能有正确的认知,我们的教育也有问题
罗慧萍 - 11/29/2022 5:24:31 AM
听樊老师关于史记的讲座,他在《史记》讲座里,提到的“儒里法里”深深吸引着我,我即找来了秦晖先生的《传统十论》阅读了相关的内容。在这个部分,很明确的跟樊老师讲座的结论一样,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外儒内法君主专制政治”。本来,儒家和法家为先秦时期创立的思想流派,这两种政治理念恰好是截然相反的。一个倾向于理想,一个偏向于实用。西汉以后儒法在政治上就逐渐合流,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具有特色的儒法并用的官僚制度。
在《传统十论》中,秦晖老师说,“百代行秦制”中的“秦制”恰恰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反对儒家的。儒家强调官吏本身要洁身自好,以仁德为根本,传统儒家在用人上讲究一种由计较高望众的伯乐出于公心地推荐贤德之人为官的模式。当然,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全社会“讲道德”的风气,但逐渐就会流于形式和虚假,而且那种“举内不避亲,举外不避仇”也不可靠,它往往变成了出于私心的拉帮结派的借口。而法家吏治是欣赏那种能办事而不空谈道德的“能人”的,于是,法家之“治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意分割权力,使其互相牵制。然则,这与现代法治的平等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它讲的不是公民权利的平等,而是义务的平等。
事实上,在帝制的两千多年,说的是儒家政治,行的是法家政治;讲的是性善论,行的是性恶论;明面上是伦理中心主义,行为上是权力中心主义。那么,为什么“外儒内法”如此紧密呢?秦晖老师说,儒家的人道主义、轻徭薄赋、教化民众是法家所不具备的,这是树立中央集权政府威信及其合法性的依据;而法家所设计的中央集权体制、官僚行政制度、以法治国理念则是儒家所欠缺的,这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手段。这样儒家和法家就具有了互补性。
秦晖老师的“外儒内法”这四个字精辟的描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那些官僚虽然是儒生,但他们必须在君主专制政治这个体制内活动,否则将会受到皇权严酷的迫害。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虽号称儒者治国,实际上治国者多是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假道学家;虽号称外儒内法,却没有出现能治国安邦的行政技术人才和高效、廉洁的理性政府。所以,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秦以后中国是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李欢欢 - 11/29/2022 6:05:07 AM
本月读的是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我又一次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罗马的历史和相关故事,书本的插图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插图本身有很强的震撼力,也能够和文本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对文本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也会让人产生一种想去实地探访的冲动。
云南昆明和志茹 - 11/29/2022 6:08:34 AM
【11月读书反馈】本月读《世说新语笺疏》是余嘉锡著作集,中华书局出版,由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的版本。与此前读的同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朱碧莲、沈海波译注的版本相比,译注版有注释有翻译,读起来较为轻松。而这个版本内容更为丰富。比如有繁体写就的原文、有“笺疏”有“校文”,原文中还插有一些书籍里的言论。对人物的认识会尽量丰满一些。
    正如前言中说到笺疏的内容较为广泛,重点不在于注解字词而是重视“考案史实”,这样一来,读本书的收获就相当丰富。阅读时感觉这就是较早的“群文阅读”目的就是去还原文中的人物。如德行篇的第17则,说王戎、和嶠二人守孝的故事。文中引用了“晋诸公”对王戎的赞,也有“晋阳秋”拿他与和嶠相比,戎不拘礼,在母丧期间依然饮酒吃肉、观棋,但容貌憔悴,而和嶠守礼法,但容颜却不及戎憔悴。而原文也就写到,武帝与刘仲雄的对话。武帝担忧和嶠“哀苦过礼”而对方则认为和为生孝,戎为死孝,戎才是真正要担忧的。在“笺疏”中引用晋书王戎传,再从一个角度讲二人丁忧之事。读毕,读者对二人的认识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王一涵 - 11/29/2022 6:14:36 AM
陆晓娅《给妈妈当妈妈》
陆老师记录了陪伴认知症妈妈走过的春夏秋冬,直到生命的临终。认知症是对老年痴呆症,阿兹海默症的统称,指认知方面发生障碍的疾病。作者妈妈患病十几年时间,从最初记忆力衰退到最后谁也不认识,生活无法自理。作者记录下了自己的心理历程,有对妈妈的关爱照顾,也有不解,抱怨,自我排解和释怀。作者妈妈弥留之际,她在耳边对她说:“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们生命。”读到这,不禁潸然泪下。《相约星期二》里也记录了莫里老师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每次读到这个题材的书,都有种复杂的感受,好像触摸到了生命真实的模样,好像看得到死亡。这类书是提醒,向死而生的我们,该怎么活呢?
陆羽琴 - 11/29/2022 9:50:56 AM
林棹《潮汐图》
这本书前阵子刚获得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就找来读了一下。其实之前就读过林棹的《流溪》,当时就很震撼于她语言的那种陌生和繁复,但觉得整体有点过头了,太夹缠于这些无穷无尽的意象里。但这次读了《潮汐图》,很直观地感受到了她的进步,她依然保持了对文字的那种极度敏感和迷恋,但因为故事情节大开大合、气吞日月,所以反而显得疏朗潇洒。而她对方言的大量使用,我觉得在中国当代文坛乃至现代文坛上都是非常大胆的一次尝试。故事情节我就不剧透啦,但它真的非常非常特别,也非常非常感动我,不管是对历史的想象,还是对女性经验的表达,都非常了不起,希望大家都能去读一读。
让我放两段节选吧,真的很喜欢这种文字的质感:
“我怕大棒,头粗尾细两截红,握在差人手,即兴挥起,即兴落下,骨碎在肉中,血溅在街头。我怕绞架,还记得猴年马月海皮广场公演绞刑,船艇密密麻麻挤在江面看。我怕讲官话的人,他讲什么我听不懂,他像要煎我皮、拆我骨、吃我血肉,又像要把我高高架起、叩我拜我。我怕风飓向水上行,年年杀人,杀好人,杀我亲爱的人。我怕契家姐,又怕又爱,我怕她病怕她死,怕她流离浪荡无人送终,我怕她不死,年年月月苦海无边,做牛做马挣扎。我怕茫茫珠江,又爱又怕,我怕它太长缥缈不知所往,我怕它不够长,所去天地不够远、不够新。我怕这人间。我怕此处彼处、近处远处其实一样。”
“契家姐最后送我一条塘鲺、一孖桔、一张红纸。她突然复返天真地,将那红纸贴向我两眼之间。那一刻,似有一束光将她照亮。她新耳环是翡翠的。我俩终是没有开口道别。对水上人来说,道别就似发噏疯。
    为免打湿红纸,我昂高头游水。我明白红纸终究要打湿的。打湿,浸溶,化去。但那时刻能迟些来,就迟些来。我顶着红纸游,闻它熟悉味道一一长久让敬神香焗着,又吸饱鱼腥、泥气一一游得舳舻渐疏心寡寡,收神一望,竟已游至大竹升尽头。四围落雾,白淼淼不似人间。“
陈晨 - 11/29/2022 6:23:03 PM
11月19日于嘉定图书馆赛区参加了的阅读马拉松秋马赛。这是参加的第四届阅马,和往年相比,提速了不少,用时4小时23分钟阅读完《科学的起源》一书,速度提升但答题却仅82分,看来在增质上要再加把劲。
以下是读完《科学的起源》一书后现场完成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什么是科学?科学的起源何在?在大众意识中,往往认为科学在中世纪的欧洲是停滞的。今日阅马赛读完本书,打破了我思维的定势,开始反思思考中世纪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科学的奠基与溯源。
诚如书中所言,尽管在中世纪并未出现直观的“科学”一词,但其探究真理的自然哲学已经成为了升发现代科技萌芽之始。从古代农具、工具到看似迷信的炼金术和占星,其中都蕴藏着古代朴素自然哲学的基础,而这些技术进步不仅为自然哲学提供了研究之设备,还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运行机制的线索。
万事万物都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思考其。其价值和意义诚如。科学的演进过程,科学的未来会怎样?且心怀野念,拭目以待。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共同体2022年11月读书反馈(自选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