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首页 » 专版 » 行读交流 » 共同体四月读书分享(任何书目都可,4月29日22:00截止)
钱中宜 - 4/10/2023 7:26:32 PM
各位共同体老师们,四月份我们只要求一本书的读后感。如果有条件的老师,还是建议读讲坛读书小组的书目(《像唐诗一样生活》冉云飞,《美的历程》李泽厚,《诗人十四个》黄晓丹,《圣经的故事》房龙),但不作硬性规定,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

截止时间为4月29日晚22:00。期待看到各位老师精彩的书评和书目!
钟莉萍 - 4/18/2023 4:14:09 AM
我很喜欢看季羡林先生的《岁月不曾忘记》。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

你有没有想过,夕阳中,白发苍苍,皱纹横生的你,坐在摇椅中,望着归巢的鸦雀,望着眼前的老树,你会想起谁?是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人亲人?是让你依旧痛彻心扉的不能忘记恋人?或是,让你牵挂的无法放下的子孙?……

《岁月不曾忘记》这本书是季老在快九十岁时写的,整本书都是这位老人在回忆。回忆那些在漫长的生命中,先他而去的亲属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世事变迁的感悟。

这本书是一位睿智老人对生命的解读。

整本书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岁月不曾带走善良、时间要留给心生欢喜的人、阅人千万仍要温柔、寻常事中见可爱。

其中“岁月不曾带走善良”里的“寸草心”部分主要回忆了偏爱他的大奶奶,见面极少却又最爱的母亲、一位他本应感谢留下的却不都是愉快的婶母以及不属于“寸草心”范畴借了光的妻子。

这部分主要是表达这三位女性永远活在在他的记忆中。

“赋得永久的悔”讲述了季老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都很短。所以到了老年,季老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尤其是,他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她好像一辈子都没笑过。

想到母亲一生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虽然,季老也曾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这一天,母亲就离开了人世,永远地走了。

季老一生都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思念爱子的情境,一想,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他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容,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

这就是季老“永久的悔”。

这份异常的沉重“永久的悔”,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

我很害怕,我害怕也有类似的悔,我好害怕失去,害怕失去挚爱的母亲。

十几年前我离开了老家,离开了母亲,来到上海这个陌生而又让我向往的城市。总是难忘临行前,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难忘母亲牵挂的电话、难忘母亲穷其一生把所有的积蓄给我做买房贷款的首付、难忘母亲为我们带孩子每日楼上楼下的辛劳……

这几年,母亲一直在老家,因为她眷恋故土,她喜欢自己的家,不喜欢魔都钢筋水泥的板楼,不喜欢听不懂的沪语、不喜欢甜腻的南方饮食、最不喜欢南方潮湿的或阴冷或高温的气候……

母亲是那样的眷恋自己的家。眷恋那个我儿时觉得高大,如今低矮的砖房,眷恋家里前后宽敞的院子、眷恋故乡熟悉的亲朋、眷恋家里热烘烘的大炕……

母亲是执拗的,是非常有主见的。我无力改变她,只能顺着她。我明白:爱她,应该是给她想要的,而不是给我想给的。

但是,母亲的身体近来不是很好,臂膀有些不灵活,时有说自己活不多久。她偷偷地去住院、去看病,总是不告诉我。总是事后她无恙了,才会在电话里不经意地说出,她总怕影响我的工作、总担心会成为我的负担,她处处为我们着想……

她的坚强、她无私的爱,在给我无限温暖的同时也让我备受煎熬。让我有一种无力改变的无奈。让我有一种隐隐的痛。

无数次地劝说母亲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终是不成。母亲总是说,她会过来的,但不是现在,要再等两年。

我一方面在企盼母亲的到来,一方面无数次地祈祷母亲身体的健康平安。

看了季老的这本书,对母亲的思念愈发严重,我不想有季老的“永久的悔”。所以,我一直努力让母亲高兴,经常给她打电话、经常告诉她我们的小收获、每个欢喜的节日都会给母亲过,记得“六.一”儿童节时,我给母亲发红包,说母亲是资深儿童,母亲听了笑得像个小孩子……

在这本书的其他章节中,季老回忆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十年生活,回忆了他挚爱一生却中未能长相厮守的恋人、回忆了他的老师、回忆了生活中的小美好……每个章节都那是那么地引人深思,每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中“善”的光辉,“爱”的美丽。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感受到耄耋之年的季老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

好的书总是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感悟。聆听智者的教诲,能让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地爱身边的人。《岁月不曾忘记》这本书深深地影响着我,触动着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个无悔的人生。
应银秧 - 4/22/2023 2:14:36 AM
读黄晓丹老师的《十四个诗人》
        坐着春风吹拂的阳台上,感觉特别美。她说:心里满了,就从口中溢出。
而阅读的我,只能说:闻到缕缕的清香,所以心底慢慢被填满了。
    这是一本需要精心、细读的书。而二妞妈的我,静读的时光不多。到处都充盈着二宝的叫声、喧闹声。读到春兰的孤独时,竟然久久迈不出前行的脚步,也罢,再多读会吧。
      陈子昂在我心中,是那个在幽州台孤寂落泪的豪情男子。他的情感来得猛烈,失落也来得慷慨激昂。
      他的诗歌《感遇》,用层层堆叠的手法极尽其实能,强调草木摇落与衰变的痛失。在告诉我们:
      如果没有机会实现自我,我们所拥有的美质就只是负担。
      现在看来,陈子昂的生命应对形式多么像年轻时的自己啊。
      年轻时,所有遇见的不顺,我们通常会去冲动地浮夸地去宣泄,就是充满了不遇的挫折感。
      把自己活得太累了,生活的弦就绷得紧了。
      这个时候,开元时代有名的贤相就出来了。他会告诉你,幸福生活的真谛。
      据说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去世后,唐玄宗非常想念他,常在考察被推举的官员时询问:
      这个人的品格、风度像张九龄一样吗?
        他在被贬时写得感遇一诗,读来有一种特别的张弛之美。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当我无意地一次次读这两句诗时,我的心突然豁然开朗了。
          既然本质已确乎美好,有没有人认可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灵动与豁达突然给人一种开阔之美。有这样开阔的灵魂,遇见所有的不顺与挫折时,落寞与焦虑肯定要少得多。
        谷雨时节,春天已慢慢地降下了帷幕。我们家后院的灯笼花和几株不知从那里吹来的油菜花还在枝头摇着它在春日里的花儿。我想,终有一天,它们会摇落在风里雨里,但自己已经快乐过了,还希求着些什么呢?
刘显 - 4/26/2023 3:34:56 PM

        现代人,心理时常焦虑,为了从烦恼中解脱,有条件的,会去找心理咨询师。或者另寻一条道路,比如逛道观,拜佛祖。其实,读文学作品也可有同样的作用。如看苏轼的诗词,会惊讶于他在困境中那种“不可救药的乐观”,多读一会,心情都好起来了。《诗人十四个》里,有一句颇有意思的话:“诗人用作品呈现自身的困境和绝望,同时也将他们抵御绝望的能力贯注在诗歌中”,反复思考几遍,颇有同感。
      二
      《诗经》早早便为中国奠定了讽谏和观风的传统,士大夫有义务用诗来表达不满,但用心却不可险恶,一定要是忠厚的,不可冷嘲热讽。因此,朝廷也需要时刻关注着诗歌,因为关注诗歌,就是在关注“民意”,这就表示,诗歌天然上是有政治属性的。甚至可以说,在当时,政治属性比起文学属性比起文学属性,更像诗歌的第一性。我不由得想到,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大概也发现,在党争不断地环境里,写诗已经成了高危游戏。也无怪乎他之后做诗甚少,写那些被当时视为“小道”的词,却多了起来。
    想到此处,再去读他的词,却又有一些新的感受了。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 4/27/2023 8:33:23 PM
冉云飞先生的《像唐诗一样生活》是一本很有魅力的书。101首唐诗,数十个唐朝诗人。仅杜甫的就录入九首,李白的录入了八首,王维七首,王昌龄四首,可见作者对这几位大诗人的偏爱。
    .《诗人十四个》是就一个字词,一句话,做幽深细微的探究,而《像唐诗一样的生活》是作粗线条的勾勒,但勾勒中足见诗人性情、诗作的特色。对每首诗都有简要的评述,也有诗人小传,但不是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生平,而是有一些轶事,有独到的见解。如讲王绩的《野望》,过去我们读《野望》,着重看到他的“野”,但作者看到了他的悲秋,把“悲秋情结”说是把秋天当作自己的出气筒,一语中的。评述王绩是这样的:“一些人,可以处理许多事情,但就是没有办法处理好自己的一生,及自己的欲望与自己的性格、时代总是枘凿扞格,王绩也是这样的人。”每一则短评,冉云飞都尽可能凸显诗人的独特与丰富,消解了每一个诗人身上过多的光环。如讲杜审言,他说:“许多人因受中学语文教科书所选作品的单方面灌输,觉得杜甫是个苦大仇深的人。其实你从他祖父杜审言的一些做派里便不难揣度那种令人厌憎的愁苦面孔,绝不是杜甫生活样态的全部。”我想起《旧唐书.杜甫传》里对于杜甫的形容: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很多题目,你光是看到它,你就知道他讲的是哪首诗了,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一个终得归宿的雪夜”“唐朝的钟声唤醒无限的耳朵”“一个不朽的早晨”等。
      有些题目直击心房,如“夜月偏惊有心人”“如此江山只堪哭”。
      作者在自序里说:“少数有趣的人物,掩覆不住大多数市井细民的苦痛。”深以为然。
洪健天 - 4/27/2023 9:30:39 PM
读《美的历程》,有感于李泽厚先生对于商代青铜器的评价。所谓狞厉之美,以恐惧,恐吓,恐怖的方式,让权力由高处倾泻到低处,这不是和谐的优美,近乎一种扭曲的崇高,震惊之余,会有自身的渺小感和自卑感,艺术达到了政治的目的,让人印象深刻。
胥江 - 4/28/2023 1:48:52 AM
四月份读了《植物的战斗》,书中的问题列举的非常有趣而让人深思。如:“植物为什么就不会动呢?”往往收到的答案是“天生的”,它们天生就这样。书中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立论:“一个物种如果天生就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它一定因为现在的样子而获得了某种生存上的优势”。
李杏莉洛阳 - 4/28/2023 2:37:52 AM
读曹文轩《蜻蜓眼》
这个月参加亲近母语儿童论坛的年会,听了梅子涵老师朱自强老师曹文轩老师的演讲,买了几本他们的书来读。实话说,这几年大家对于曹文轩的文、人都颇有微词,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正读过他的书、接触他的人之后做的判断。我之前只读过他三本书《草房子》《青铜葵花》《我的儿子皮卡》。从可读性来讲,《我的儿子皮卡》生动有趣,我儿子曾经特别喜欢,里面讲的女校长经常去校门口一个卖茶叶蛋的摊位买早餐,卖茶叶蛋的那位大嫂看她喜欢,就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女校长怎么做茶叶蛋。我儿子因此也要照葫芦画瓢煮茶叶蛋,我给他当下手,果真煮出了他认为最好吃的茶叶蛋,既动手劳作也收获了快乐,是很好的影响。文中儿子皮卡想要有一间独立的房间,我儿子便也很向往拥有一间自己独立的房间,那时他已经三年级了。因为我家只有两间房,他和姐姐是上下铺,虽然其时姐姐已经上大学了出大部分时间不在家,但确实不太方便。也因此我先生就努力工作,想要为儿子换一套三居室,让两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几年后也实现了。《草房子》里对农村小学房子的描写、孩子们之间的小江湖都让我深有同感,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是一种回望起来很美的感觉。所以我并不觉得曹文轩的书有多糟糕,至少文字优美准确情感真挚价值观正确,孩子喜欢大人受益,我觉得是可以的。
这次学习遇到他,好感又增加了几分。全程四十分钟的演讲他始终是站着的,演讲内容主要是他对儿童文学的思考以及他的探索,他说自己一直在写作,一直力求变化,向外向内延伸。《蜻蜓眼》是他三十年前到洛阳时,接待他的一个女孩子眼睛是蓝色的,女孩告诉他自己的奶奶是法国人。他预感到这是一个好故事,但没有酝酿成熟,他始终不肯下笔,直到前几年,他才开始动笔写这个故事,他认为自己的这篇作品是他比较满意的。可能因为故事的萌芽在我的家乡洛阳,我立刻下单买来,迅速看完,对他的人他的文有了与以前不一样的理解。《蜻蜓眼》的故事性可读性都比他以前的作品要强,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欲罢不能。故事以一个叫阿梅的混血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叙写了她爷爷一个中国丝绸巨子杜梅溪和她奶奶一个法国女孩奥莎尼相识相恋相伴到最后终老中国的故事。最揪心的当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蓝眼睛的法国女人在中国艰难度日甚至遭到各种各样花式的侮辱明目张胆的抢劫的描写,不忍卒读。作者说他想突破自己,写一个有外国背景的女人在中国的幸福与苦难可能是他的探索。作为一个学者,他的语言不会因为写儿童文学而故意口水,故事也不会为吸引孩子们而故意荒诞离奇。每一个创作者都会受限于自己的身份经历性格吧,曹文轩也如此,所以不必苛刻吧!一个退休的学者,还能坚持创作坚持创新,还能笔耕不辍,就不要苛责了吧!最后概括下我读《蜻蜓眼》的感受,故事吸引人,态度庄重,文笔一般。
黄佳凤(正式) - 4/28/2023 5:30:38 AM
阅读心得:《诗人十四个》——春天的生命力
在书中的第五章“春天的伤逝:朱尊彝与俞樾”里,作者讲到了两位女子的伤逝,其中一位是从见面那一刻就将生命随心上人叶元礼远去的女子,这位女子甚至都没有姓名,她生命的春天在与心上人见面的那一天开始,在与心上人重逢的另一天结束,这个故事对我产生了时空跨越的冲击,在那个将女子绑固在家园秀楼的时代,即便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子,她也极致地掌握了自己生命,虽是春逝,但也不失为一种生命力——对生命的支配力,她没有与四季时光妥协,那种非他不可、心驰神往的执着,我自觉活在当下的自己,是缺失了这样的一种生命力的,我们保留着一种“开放”的心态,不必非黑即白,不必唯一,似乎少了沉浸的勇气,而这个故事里的女子,她跨越生死时空的追随,让我的心深深感动。
罗慧萍 - 4/28/2023 5:59:02 AM
因为参加樊老师的“五一山东运河行走”,在这个月凡事多多中还是读了《中国大运河》。之前我对大运河是很无知的,以为大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其实中国运河开凿得很早,吴王夫差即是开凿运河第一人。从历史上看,有邗沟、鸿沟、通济渠、永济渠、通惠河、会通河、江南运河、渐东运河等等。中国大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沿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它沿途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微、河南、江苏、浙江八个省市,沟通了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而我们经常提到的隋唐大运河的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均是在原有自然水道和运道基础上疏通联系、提升航道等级开凿的,与其说运河是开凿工程,不如说是航道整治工程。大运河的形成并非一次形成,而是在各个区域运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经数朝数代,不断加以贯通、疏浚,终成一体的。
大运河带来了交流,带来了各种文明的碰撞融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大运河沿岸,诞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城市,大运河因漕运带来的商业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发展,使大运河沿线成为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带,运河的兴衰,关联着城市的兴衰。大运河沿岸的都城洛阳、开封、杭州、北京,沿岸工商业城市扬州、常州、苏州、杭州、镇江、淮安、济宁、德州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这些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27处遗产河段,有代表性的有:通济渠,开凿时间早、规模大、体现中国古代早期规划思想和建造工艺技术的最峰;永济渠军事战略意义重大,维系中原与北方的紧密联系;淮扬运河体现了运河逐渐人工化的过程;浙东运河贯通了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往来;北运河见证了海漕转运的特点;南运河,最突出的是以众多弯道工程降低纵比保障航运通畅;会通河,具有众多节制闸群,有穿越大运河全段水脊的水利枢纽工程;中河的台儿庄段和宿迁段,完成了运河人工化的河段。如扬州运河三湾,通过延长河道增加河流比降,从而使河水下泄缓慢,上游水位得以抬高,解决了运河浅沮的问题。还有钱塘江的复式船闸,船只先进入内河后关闭上下闸放水,当水位与运河一样高时,船就可以顺畅进入运河了。当年我看三峡工程介绍时,感到这个创举很厉害,但是原来这种方式我们老祖宗近千年前就运用自如了。
我们这次要去的鲁运河会通河段南旺,是13世纪跨地形高差最大的越岭运河,其两端与中部高差约30米,通过水源工程、梯级船闸工程成功解决了越岭运河的水道控制问题。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农民文明时代运河工程的杰出代表,它在人类历史上开凿时间最早、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中国大运河代表了不同文明时期的最高技术成就。
叶娉婷 - 4/28/2023 7:41:39 AM
4月读书笔记:在“春兰的孤独”中,陈子昂与张九龄不同的境遇、性格造就了两个不同的人生,陈子昂轻财好施,慷慨任侠,却要靠“在长安摔碎一把胡琴”才能让别人欣赏他的作品,虽直言敢谏,得到则天女皇重视,升为右拾遗,但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后被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而张九龄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得到玄宗的赏识,官至宰相,是唐代有名的贤相。张九龄比陈子昂放松的多,我想这应该是张九龄仕途之路比陈志昂更加的顺利的原因吧!所以张九龄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而陈子昂却说“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作者黄晓丹老师说“当人们不能给我及时的肯定时,只能劝慰自己不要在意。”“嘴里念着‘不为无人而不芳’的,往往暗地里为无人理解而伤神,只有在获得过足够理解和帮助之后,才会在背对世界时都相信那里坐着一些闻风相悦者,才会不太在乎自己到底是一株幽兰还是一颗狗尾巴草。”其实,有多少人才能做到“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真正潇洒呢?张之洞少年时所写《龙溪砚记》,其中就说到虽然普安的龙溪砚“盖天之生材,固不限于遐裔也”,但“美因人而彰,物待时而著”,但凡有才之士,谁不想遇到伯乐?只不过是遇不到罢了,只好宽慰自己。古今之人,谁人不是这样呢?所以才有了“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等等的说法。
顾颖群 - 4/28/2023 11:19:25 AM
      近期读的最有意思也收获最大的书,当属李硕的《翦商》。
      商朝在我的知识体系里一直是神秘而模糊的。在伟大的周朝之前,中国文明究竟是怎样的呢?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翻开了这本书。
      没想到,李硕笔下的商朝是一个血淋淋的可怕世界。随着考古学家的不断发掘,商朝大规模的人殉与人祭现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作者用全书一多半的篇幅,详细描写了种种能够证明商朝人祭文化的考古发现,并试图还原商朝人祭文化的全貌。读的过程常常感到生理不适,人祭文化的血腥与残暴实在超乎现代文明人的想象力和承受力。但是李硕的文笔与叙事技巧之高超,又引得人欲罢不能。
      后半本中,作者讲述了周文王、周武王及周公在商朝统治下因人祭文化而遭受到的心理创伤,他们因此推翻了商朝,周公用强硬的手段将盛行了几百年的人祭文化彻底禁绝,取而代之以伦理治国,从此中国远离宗教,最终发展出几千年的儒家文明。虽然说其中不乏有脑洞过大之处,比如他说孔子发现了周公通过《象辞》掩埋商朝人祭文化的秘密,但是其猜想与推理又合乎情理。
      我的确被李硕说服了,因为儒家文化起源的谜团在这个故事中显得非常合情合理。为什么商朝的血祭历史,在史籍资料中几乎销声匿迹?为什么几大文明中,惟有儒家文化圈摆脱了宗教?古老的欧亚大陆上,只有商朝有过这样长久的大规模的人祭文化,也只有周公敢于挑战上帝,从根本上禁绝人祭文化,并以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为基础,建立起重视血缘与人情的伦理制度。但是仅仅靠周公的伟大,就能让中华文明从那样一个大规模的血淋淋的人祭文化,调转180度成为勤劳、善良、仁义的儒家文化,并且几千年不曾动摇过吗?真相或许不仅于此吧?
      读此书的另一大收获是无法再直视《易经》。印象最深的当属艮卦:“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艮其身,无咎。艮其辅,言有序,悔亡。敦艮,吉。” 在李硕的这一版解释中,艮卦是周文王关于屠剥人牲的记载,“背”“趾”“腓”“心”“限”“夤”“辅”“敦”都是人体的部位,反映了屠剥和肢解人牲的过程。而周公不敢也不愿销毁父亲留下的著作,又怕唤起世人对于人祭文化的记忆,便写了《易传》来强行解释并掩盖《易经》的真实含义。翻开《易经》怎么看,都觉得李硕的解释更为靠谱。
      这些颠覆性的认知或猜想在一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历史学的发展需要考古学,也需要大胆的假设与小心的求证,更需要李硕这样的学者对于真相的孜孜追求。
      读完这本书,我又紧接着读了几本商周有关的书,希望能把心中的历史拼图拼得更完整些。我还忍不住在初中阅读课上眉飞色舞地给孩子们描述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他们也听得兴致盎然。这就是优秀作品的魅力吧。
韦春玫 - 4/28/2023 11:52:53 PM
《诗人十四个》读书反馈

在看完黄晓丹《诗人十四个》最后两章后,对其中的一个词“不确定性”特别有感触。书中说:“对于历史,我们所能得出的唯一准确的解释,就是不确定本身。”在我看来,人类历史进程中就因为充满了不确定,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并显得多姿多彩。

首先,历史有不确定性。举个例子,在讨论物种灭绝的原因时,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板块漂移、气候变化、行星群与地球相撞产生的尘云致使气温下降、智人活动的结果等等,但无论是哪个理论,都是后人对历史的科学研究后的推测,推测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

其次,未来的不确定性。尤瓦尔赫拉利曾说:“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在只剩单行道,但到未来却有无数岔道可走。”人生路上我们会一直做选择题,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让我们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我也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来,我的路还会和今天的一样吗?”但无论我想多少次,答案都是“不会”,因为每一次不同的选择都会引起“蝴蝶效应”,人生自然也会大相径庭。

第三,文学、艺术的不确定性。文学和艺术因为涉及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不确定性或者说偶然性就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使作品具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又加入了自己的个人看法,于是作品有了更丰富的内涵。维纳斯因为断了臂,意外焕发了勃勃生机;齐白石笔下的虾,因为无水,却能令人遐想;诗词中意境与情感也因为读者的不确定,而有了不同的解读。
何粹华 - 4/29/2023 1:33:29 AM
这次读了关于陈子昂的一章,其中提到《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在教学中一般都是给学生说陈子昂写此诗歌意在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介绍背景的时候也只是说他受到武攸宜的弹劾,一般都是将武攸宜说成是个畏战的庸官,而将陈子昂说成是一个积极进取却受到排挤打压的受害者。但在这一章中作者似乎也提出了另一种看法,陈子昂立功心切。姑且不论孰是孰非,但是能听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总是对于更客观全面的看待人或事有些帮助与启发。
黄宁莺 - 4/29/2023 1:56:07 AM
这个月断断续续读了《圣经的故事》、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和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巧合的是,三部书都有基督教的内容。王鼎钧的母亲是笃信基督教的教徒,在流亡的过程中,外国教会的收容让他们度过了兵荒马乱的难关。而毛姆《人性的枷锁》中的主角菲利普则是从小由担任教区牧师的伯父抚养成人,从小读的又是教会学校,本来预备成为一名牧师的他却在青年时期放弃了对基督教的信仰。这三部书相互应照,读起来趣味颇多,常常有“原来如此啊”的感叹,妙不可言。
《圣经的故事》中说到,耶稣在约旦河边自问:“什么是生命的真谛?”这正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锁》里借由主角要探讨的主题。菲利普先天跛足,在他笃信上帝的教会学校时期,他每天虔诚地祈求上帝,让他的跛脚恢复正常。因为上帝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他相信上帝一定会给他这个小小的恩惠。结果自然是没有实现。菲利普很疑惑且愤怒,去询问牧师伯父,伯父说,若你祈求的事情没有发生,那就是还不够虔诚。菲利普接受了这个解释,却仍然心存不解。后来他因这件事又问了一位教士,教士的回答却无关虔诚与否,他认为这说明菲利普是天选的子民,上帝认为他有能力背负起这些苦难。
如果对基督教教义和犹太人的历史没有足够了解,我可能很难体会到这句话带给菲利普的冲击和豁然开朗。正因为读了《圣经的故事》以及看了一些和犹太人历史相关的电影,对以往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的书,体会更深了。
陈嫚云 - 4/29/2023 2:03:11 AM
最近试着带着本年级段语言基础较好的同学一起读《The Call of the Wild》, 初次尝试真不容易。之前文学类的阅读,多以学生泛读形式开展,孩子们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进行汇报,教师主要负责设计相关的学习单和学习进度安排。现在要在课堂里带着孩子们进行精读尝试,困难的确不少。首先,教师自身要反复阅读材料,对其中的字词句琢磨研究,然后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取舍,整理出教学的重难点和脉络。但是,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没有设计中的那样充满感情地进行朗读,后来反思是因为初次进行阅读,学生对词汇不够熟悉,另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还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另原本设计通过学生的朗读带动整体,效果未达到,后来根据文本的特点,我布置了听众的任务,圈划不同人物的行为和特点以及不同故事片段发生的地点等。这样,整体的阅读更有目标性,分析也能根据阅读内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本周开始第一章的阅读,涉及到的地点较多,从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到西雅图,再到极地的阿拉斯加,也是第一次尝试用地图结合交通工具,让学生从地理位置的变化感受文字所要表达的人物境遇的变化。第一次上完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操作很凌乱,但是没想到第二次语法课的时候,有学生忍不住问我为什么没有继续阅读名著,顿时又给了我信心跟孩子们继续读下去。
陆羽琴 - 4/29/2023 2:26:50 AM
这个月读了孙述宇的《水浒传:怎样的强盗书》,觉得非常好看,是从历史考据角度做的文学研究,在宋金战争的背景下讨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和材料来源,立论和论证都非常厉害,解决了我读水浒时的很多困惑。有点近似索隐派的阅读方法,但并不过度解读,议论翔实缜密又有节制。
全书的前半部分比较好看,后半部分则基本都是一些重复性的解说和举例了,信息密度不大。整体来说,觉得是作者自己非常动情而做出来的研究,因此也动人,文风也很温厚,读的时候几乎泪下。
有两段我非常喜欢的话,姑且摘在下面:
“从结局回头看,忠义人写梁山大聚义、全伙受招安与保国安民等,并不是为了宣扬赵宋之德,也不是要劝勉后代继续向这皇朝尽忠。他们既尝过被遗弃被出卖的滋味,又已写出了宋江和弟兄们的下场,没有什么理由再大力提倡向这个朝廷效力。他们把自身在宋金战争中的经验写进故事里,只不过是把过去的岁月录下来留个纪念了。他们要在故事中发言,也只是为自己剖白,说一番apologia pro vitis suis(为他们的生命辩护)的话,向后世解释他们那一代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从前的士大夫说「《水浒传》诲盗」,他们虽未能详细讲出其中道理,但显然已感觉到这些故事会使社会的下层分子变得桀骜不驯。《水浒传》并没有直接教导人去偷去抢,或去瓜分有产者的财产,它只是讲大丈夫与好男子的事,同时也让听众听到一次又一次的吃喝,一份又一份的银子,一回又一回的报仇。不过,若说这书只诲人为盗,却也不公平,书中故事所灌输的人格尊严观念与所刺激起的雄心,对中国社会还起过别的作用。从前儒家的礼教只教导守法,教导社会下层分子顺从上层的意思,接受上层的领导,贫穷的下层民众本来就没有很多办法,再长期受这种教化,渐渐会失去行动的能力。可是中国的农民工匠、贩夫走卒还是能够行动的,他们为了生活曾一再揭竿而起,又为了自尊和外国人打了许多次的仗。 我国没有史诗,没有突出的英雄神话,代替了史诗与神话去滋养一般民众的雄心壮志的,除了以《水浒传》为首的通俗英雄小说,还会是什么?”
王永正 - 4/29/2023 3:04:56 AM
四月份继续阅读了之前没有读完的丹 艾瑞里《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这是本经济行为学著作,作者做了很多有趣的社会实验来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
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在大学校园里以及课堂里开了很多社会行为的实验,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去寻求关于人的行为规律,有的社会实验很复杂,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是很难复刻的,有些实验很简单却有趣,吸引着我很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比如,关于“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作者在三个班级里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专制要求作业提交的期限、到请学生自设作业提交的期间、再到只设置期末提交的松散要求。从实验结果来看,专制性质的要求达到的效果最好,但是作者认为更加重要的学生应当有自制力,而不是借助外界的“专制性要求”,其实这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期望达到的,培养学生有自制力。在我自己的教学中每个班级的氛围与自制力其实差距很大,每个学生的自制力差距也很大,在教学中尝试类似的实验来寻找不同的班级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思考到这里时,又想起老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到底是应该直接使用“专制性要求”简单直接的获得好成绩;还是应该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但面临失败的风险。我想这可能需要类似于这本书的社会实验才能找到“最佳答案”吧?

这本书有趣之处很多,另一处让我联想到教学有关的部分是“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很难去表述清楚书中所定义的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借助书中的例子来说明:在邻居搬家的时候,邻居想请你帮忙搬一下沙发,你欣然同意,事后邻居赠送小礼物表示感谢,你也会欣然收下。这是社会规范。如果邻居提出说支付20元,请你帮忙搬一下沙发,这是市场规范,这种情况下大概率你会拒绝帮忙,在邻居之间社会规范明显更加适合。社会规范的优点显而易见,缺点就是处理起来需要更多细致的态度。市场规范虽然呆板没有人情味与弹性空间,但是快速高效。两种规范发生碰撞就会产生麻烦。教学行为本身应当属于社会性规范,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之间,教师与学校/教育局之间的关系,在社会规范下其实人的积极性更强,教师同样也是如此。而现在很多听闻到的师生、家校、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有两种规范的碰撞。社会规范是师生、教学关系中默认的,麻烦之处是处理起来需要更加细致的态度和繁琐的程序,但是为了快速高效使用一次市场规范,就很有可能破坏师生关系或者家校关系。
以上是一些读书的思考。
看了前面老师们的分享,再看看自己的文字,自感拙劣。希冀各位伙伴们包涵,也自我勉励多读书,多写文字。
邱瑞 - 4/29/2023 4:27:23 AM
四月实在太忙,除了开车路上听的一些侦探小说外,再没空读别的书了。这里想分享再早些读的一本书:《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是曾极大地推动了儿童心理咨询发展的一位资深儿童精神科医师,他在书中描写了十个有点骇人听闻的诊疗病例,包括了本书英文名“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所指的那个在狗笼里长大的男孩的故事。这些病例无不揭示了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里的遭遇是如何影响他们的一生的。虽然孩子的大脑真正发展成熟要到成年,但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在他出生后的前几年。儿时经历的恐惧、虐待、创伤和被忽视直接影响大脑发育,从而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和行为。那些童年时期遭受心灵创伤的孩子,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助,往往会产生精神障碍或人格障碍。但另一方面,后期及时的介入和治疗也往往可以起到扭转命运的作用,虽然可能要多花费很大的精力。看完这书,也更加让我意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链接,在塑造他们的大脑和人格上应该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云南昆明和志茹 - 4/29/2023 7:19:43 AM
读书反馈】近来又读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感觉受益匪浅。曾经很早之前读,囫囵吞枣,没有多少人生阅历,感觉都是说教。如今不惑之年再读,感觉字字珠玑,非常精彩!比如:“学校教育,在我想,只有两个重要的功用:第一是启发兴趣,其次就是指点门径。现在一般学校不在这两方面努力,只尽量灌输死板的知识。这种教育对于学问不仅无裨益而且是障碍!”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很有感触,直到如今,教改进行了一轮又一轮,花样翻新,大多教师无非还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翻新。而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指导成长的研究已被知识灌输代替。好像那些能启发智慧、培养学科素养的课只存在于公开课中。很悲哀,多少年啦,似乎从来就没怎么变过!
      再比如谈情与理时,文中有““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同时罗列了很多事例来给读者解释,使说理透彻,也让我在读的时候有充裕的时间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思考去反思。
      最后,我还是觉得这样的书真的是需要阅历的支撑才能真正读明白的。当然,也许只是我这样“晚熟的人”才这样吧!
汪晓玲 - 4/29/2023 7:24:43 AM
我最近在看《我的几何人生》,联想起《一位数学家的叹息》,越来越疑惑:自己所教的内容和真正的数学究竟相距多远?
      丘成桐对数学的兴趣与专注让他体会到数学的美,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发现数学更深层次的魅力,他和数学成就了彼此。杰出人物的成长史往往是个例,不能期待每个学生都要成为数学家,那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数学教学到底要给学生带来什么?
《一位数学家的叹息》这本书里举例说明了现在我们教的数学不是真正的数学,那么,真正的数学是什么样的?初中生能理解吗?有必要学吗?目前他们掌握的一些解题经验和技能有多重要?我依然没有答案,但是可以努力去寻找答案。
      我个人以为,数学考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自己所解所思中有所悟。举个例子:某道题步骤太多,难度大,超出了一些孩子的能力范围,那么他们就直接放弃这道题吗?可能一部分同学只能放弃,可更多一部分同学依然可以在这样的题目中有所收获。比如,审题的方法,培养遇到困难时的心态,对题目条件的整合等等。
      最近的课堂惊喜连连,是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开始从刷题中的疲惫中抽离出来,找到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感受的点,真好。
leolaoshi - 4/29/2023 6:20:17 PM
重读杜威 〈学校与社会〉

蒙特梭利,杜威,IB的起承转合:作为教育者必须读一点教育史

备注: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批判蒙特梭利,而是鼓励教育人,尤其是教师,一定要抽空区读一些教育史。而不要只是看教材。



以下我的观点,并不完全是我的观点,而是和蒙特梭利同年去世,1952年去世的杜威的观点,杜威对蒙特梭利的批判非常犀利,因为当时在美国的时候,蒙特梭利非常火爆,然后因为杜威的批判,蒙氏教育被压制,然后二战后,因为美国重新开始重视“应试教育”读写算,蒙氏教育,又再次死灰复燃。



除了杜威以外,克伯屈(杜威的学生)PBL的提出者,也对蒙特梭利教育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而今天在中国 蒙氏教育主要是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基本是无法发展的,原因不仅是商业的原因,也是学术上的判断。



蒙特梭利教育的优点也很多,主要有:



鼓励动手操作

关注儿童的专注状态 反对教师过多的指导和干扰,蒙氏高度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

专注的时间很久,有时候可以达到2-3小时,而很多幼儿园把课程切分的过度详细,儿童频繁的切换主题,而蒙氏幼儿园确实不同

鼓励儿童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



蒙氏的教育的主题,比如宇宙教育,这些问题其实不是真实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儿童认识这个世界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蒙氏教育好像给孩子塑造了一个“人工”的世界,但是真实的生活却最可以调动和发展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 ,蒙氏教育声称要重视儿童自由,但它提供只是一种极其不充分的自由。而对于老师来说,会有一种感觉,那么多的只是要讲,课堂很容易变成灌输。

蒙氏过度的相信教具,认为教具发展的能力是可以迁移的,但是蒙氏教具的理论根基是,形式训练说,可惜的是,“形式训练说”早就被桑代克等心理学家否定了。他们的研究表明,没有什么辨别轻重、大小的一般能力,专门能力很难迁移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去。克伯屈写道:“她还是秉承着形式训练的学说,尽管在德国和美国,这早就被人们抛弃了。”[18]44所以蒙氏在教具中所习得的能力实际上很难迁移。,尽管蒙氏教育的确可能给儿童提供了某种训练,但是这种训练是高度专门化的。一种不能迁移的高度专门化的技能,有必要在儿童期进行吗?这种感官训练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杜威其实也很相信直接经验,他坚信做中学,但是做中学不是目的,教具的操作,但是直接经验在杜威那里并不是终点。“儿童现在的经验决不是自明的。它不是终极的,而是转化的。它本身不是完成了的东西,而只是某些生长倾向的一种信号或标志。只要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仅仅限于儿童此时此地的表现,我们就处于混乱和被引入歧路。我们就不能理解儿童经验的意义。从道德上和理智上对儿童的极端轻视和对他们过于热情的理想化,都有它们的共同错误的根源。”[15]121在《民主与教育》中,杜威明白无误地把各种手动操作所提供的东西当作“初阶”教材,认为它们最终都应被“扩充整理而成为合理或合乎逻辑的有系统的材料”[16]。1949年10月18日,将要过90岁生日的杜威在与纽约时报记者的访谈当中说到:“我不信只靠做就可以学习,重要的是做事时的想法。”[17]概括来说,在杜威看来,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教具操作,固然可以给儿童提供一点直接经验,但那是一种十分单调的操作,远远不是杜威所期待的那种蕴含丰富可能性并且对人的理智有裨益的操作。



图片



克伯屈写到:“本应伴随自由而来的丰富多样的机会,事实上收缩为对那些非常形式化的教具的机械摆弄了。”[18]61相较于大千世界,蒙氏教具本身是贫乏的。蒙氏教育并且还排斥想象的、建构性的游戏。因此,利用蒙氏教具,儿童固然有可能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手动练习之中。但是,在这幅温馨的场面背后,是不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甚至牺牲了儿童的同伴交往。与蒙台梭利的主张相比,杜威在实验学校中应用的主动作业,是与生活实际有直接联系的。比如,孩子们可以一起合作来建造小木屋,在建造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学习使用基本工具,等等。



3 课堂设计对儿童自由限制很大  : 蒙氏教育主要在室内进行,大肢体运动,社区旅行,户外活动,在蒙氏教育中,不受重视,确实蒙氏教育给孩子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教育环境,但是同时又把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排除掉了。儿童不面对真实问题,缺乏人际互动,缺乏情绪表达,孩子表现的很安静,和守规矩。蒙氏教育声称要重视儿童自由,但它提供只是一种极其不充分的自由。克伯屈的思路是,教学要包含学生意图攻克的真问题,如此才可能调动他们的全部热情和才智。(PBL的Problem 是学生和教师都感兴趣的才可以)



设计一套容易上手的教具,然后承诺会实现惊人的教育效果,这是公众喜闻乐见的事。但是,杜威不认为如此简单的设计,可以实现自己的教育愿景。与蒙台梭利恰恰相反,杜威不相信人有若干种可以接受训练的、可迁移的官能,他重视的恰恰是非常具体的儿童经验。他心目中的好教育,可以通过对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来实现儿童的发展。因此,在杜威看来,蒙台梭利只是借助于一套限制性的课程,实现了一些不太重要的专门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尽管投入并且安静,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解并未得到改造或扩展。杜威写道:“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进入儿童的现在经验里的事实和真理,和包含在各门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是一个现实的起点和终点。”[15]51因此,杜威期待的教育绝不仅仅以管理好儿童为目标,而是期待通过教育让儿童成长为负责任的民主社会的公民:“人们需要的教育不在那种与生活隔离的学校高墙内。为了获得真正的教养,教育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参与社会改革的观念设计和具体实行。”[21]这种教育目标是基于感官训练的教育所无法企及的。

图片

在1922年在麻州召开的“全美师范学校教师会议”上的一篇题为《个性与教育》的演讲当中,杜威再次对蒙台梭利教育提出了异议:“我想我们都从蒙台梭利女士那里获益良多,但是她误导了自己也误导了他人,因为她认为要获得个性,就必须孤立或者各个分离;每个儿童必须自己做事,而不是和他人一道……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儿童当然需要一些孤独的时刻,这样他们才好停下来做一点思考。这没错。但是,总体来说,对于儿童的独创性和才能的最佳刺激,那些唤起他们个性的东西,恰恰是与他人一起合作时出现的……”



同时期的博伊德(William Boyd)(IB课程的创使人)曾写道:“蒙台梭利系统的一个最让人不满的地方在于,完全忽略了能够直接在审美和道德方面吸引儿童的那些主题。在儿童之家的学生,不会念诗、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从来没人给他们讲故事,更没有机会去演戏剧。他们用刷子和蜡笔涂色,但是他们从来不会画画或者做泥塑。他们不进行宗教教学。他们的全部时间看来都花在了苍白的感官的水平上。”[24]这个批评意见,和克伯屈的见解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克伯屈在这本书中表达的观念,代表了当日美国知识界尤其是教育研究者群体对于蒙台梭利教育的一种典型看法。



那么中国引入蒙特梭利后,1914—1915年间江苏省教育会设立的“蒙台梭利研究会”,商务印书馆和徐家汇工艺厂对蒙氏教具的仿制,卢岫霙于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蒙养园(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的前身)对于蒙氏教育的试用,以及1931年教育部对于蒙氏教育的正式拒绝(公函标题为《我国不适用蒙特梭利教育法》),可以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事件节点。



在樊炳清1913年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判断:“儿童之宅声闻烂于世界,然要其可称道者,实不在组织、材料、方法之间,而在女史之热心、毅力与其实地之技能。”[26]这是对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中肯的评判,与克伯屈对蒙氏教育的观感不谋而合。对照这个意见不难发现,今日中国幼儿教育界对于蒙氏教育的学习,却恰恰重视其“组织、材料、方法”。芝麻和西瓜的差异啊
shasha000 - 4/29/2023 9:00:09 PM
在看《美的历程》之前,我概念中的美学是研视觉上美的事物。首先,美学是科研究感性的认识,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隶属哲学。
它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所以本书内容涉及远古图腾、原始歌舞、青铜、先秦理性精神、宋元山水意境等。
我读了两章,整理了第一章的笔记。
远古时代大体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大部分,后者处于磨制石器阶段,母系社会开始高度繁荣,宗教工艺品在这个时候开始兴起。意识形态的建构活动,在时间长河的推移过程中,演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即远古图腾。远古图腾的诞生,最重要的动因,便是人类的想象活动的发展。意识形态层面的巫术活动的图腾,经过后世人们的流传、增删、扭曲,成为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而这些传说故事的主角“女娲”、“伏羲”等最初都只是一些巨大的人面龙蛇。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拥有兽类四脚,马毛鬣尾狗爪,还有鱼鳞鱼须。蛇图腾不断地融合其他图腾演变为“龙”图腾,本身就应具有“丰产”、“多子多福”的祝福意愿以及融汇自然、崇拜自然的含义。“凤鸟”图腾也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大图腾符号。至此,“龙飞凤舞”作为中华民族东西两方的主要图腾经历长时期的残酷战争、掠夺和屠杀,逐渐融合统一。
刘亚 - 4/30/2023 7:01:02 AM
《林徽因传》(最新修订本)
张清平  著
中华书局  2016年1月第1版
我们都知道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其实林徽因也写过《中国建筑之特征》的文章,写作年代有可能还在梁思成之前。梁的很多文章和著作,都是林的校对和润色,只是没有署上她的名字。一个出色建筑师和建筑学教授的林徽因被广大读者因几段人云亦云的爱情故事而误读,她的生命又因文学而在美丽和浪漫之上又增添了才华和优雅。
比较了多个版本,最终选定这一本。
梳理林徽因的一生,真是绚烂的一生。
她接受了极好的教育,即便放在今天,她的受教育经历也少有人及。林徽因算得上出身名门,从小接受了良好的中西基础教育,十六岁时又伴随父亲游历欧洲,并在英国圣玛丽学院学习。正是在这段时间,她在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的交谈中确立了日后做一名建筑师的理想。四年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前往美国,梁思成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因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改报美术系,并选修建筑系主干课程。从宾大毕业后,林徽因又在耶鲁大学研修了半年的舞台设计。从小的家学教育,少女时期国内教会女中和英国中学的学习经历,美国自由民主氛围下充实、扎实、严格的专业训练,这一切,都对林徽因日后在各个领域里展现出的才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名老师,林徽因尽职尽责,她协助梁思成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建筑系,编著了中国最早的建筑学专业的教材,并亲自授课,深受学生爱戴。林徽因担任过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系教授,抗战前后还在营造学社工作过。甚至直到她病逝前,她还在家中给学生讲课。她的学生常沙娜(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之女)、钱美华,后来都成为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作为一名建筑师和美术家,林徽因无疑是极为成功和辉煌的。早在东北大学创立之初,她就设计了东北大学的校徽,白山黑水的图案。新中国成立后,她主要参与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她还主持抢救了濒临失传的景泰蓝制作工艺,她的学生钱美华后来就成为景泰蓝设计专家。
作为建筑史的研究专家,她和梁思成在战火动荡的年月,从1930年到1945年,15年中,走遍中国15个省,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多达2000余处,确认了我国仅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她还协助梁思成完成《中国建筑史》的写作。我们很容易以为野外考察多么自由浪漫,但是在将近100年前,且不说时局动荡带来的危险,就是交通,也只能靠骑驴或者步行,吃的经常是自带的干粮——冷馒头,住的往往是乡村土屋——满床都是跳蚤。但是林徽因和梁思成,这两个家境优渥的人,两个大知识分子,不仅忍受住了,而且甘之如饴。
林徽因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她创作的诗歌和散文展现了灵动之美,她还写作小说和戏剧(她本身还演过话剧)。她的作品入选西南联大的教材,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也曾选过她的散文《窗子之外》。她曾做过泰戈尔的翻译,流利的英语、优雅的谈吐、大方的仪态,备受好评。
作为妻子,她堪称灵魂伴侣。她与梁思成携手走过近30年,期间承受了突如其来的亲人亡逝,经历了战火绵延、国家动荡、漂泊不定的生活,遭受着常年肺病折磨的痛苦,忍受着不断搬迁和物价飞涨带来的贫困,平衡着事业与家庭的天平,支撑着建筑学这门在古老中国全新的专业。如果不是自1940年李庄以来一直伴随她挥之不去的肺结核阴霾,林徽因的生命不会止于年轻的51岁。
作为朋友,她热情洋溢、充满激情、趣味盎然、推心置腹。无论是男性朋友还是女性友人,她都保持着十二分的坦诚。作为当时普遍流行的一种非正式的座谈会,她在自己家和隔壁邻居金岳霖家的客厅经常举办茶话会,关注时局,畅谈学术,彼此争辩,激发灵感,交流思想。虽然坊间最爱谈的是她与徐志摩和金岳霖的两段情,但从当事人的日记、信件等历史资料来看,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感十分坦荡真挚,绝非什么绯闻艳史三角恋。
作为母亲和女儿,她也竭力做到一个女人应有的职责。虽然她未必能够获得母亲的理解,也未必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照顾,但是,身兼多重角色的她,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从她的两个孩子日后的成绩来看,女儿梁再冰成为新华社记者,儿子梁从诫成为历史学教授,已经证明了母亲教育的成功。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她瘦弱的身上所展示出来的中国传统文人的铮铮铁骨与西方开放的眼界,更令人钦佩。她的儿子梁从诫曾经问过她,如果当时日本人打到李庄怎么办?林徽因非常郑重地回答“中国的文人还有最后一条路,咱们家后面还有一条扬子江。”彼时在外求学儿子说:“那你们不管我了?”林徽因答:“那时还真顾不得你了。”解放后面临保护北京古城与推倒重建的矛盾,林徽因与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吴晗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她曾指着对方大声训斥,虽然当时她已病入膏肓,喘气发声都很困难,但她仍然不顾病体,更不顾自己的政治安危,这种铁骨正声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读《林徽因传》,感兴趣是一方面,寻找一份知识分子困境的历史回答是另一方面。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王翡 - 5/1/2023 8:39:22 AM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阅读摘录与思考

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摘录:“善良和获得永远是相遇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他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悦,你能保证他一辈子不吃大亏。”
思考:爱是在相遇里给予自己和他人真诚与温暖。
【为师随记】昨天在教室里走动时不小心碰到小讲台上的叠得高高的作业本,最上面的一本掉了下来,封底碎成了两片。当时就想着要黏上去,忙碌中到开车回家的路上才想起来这事没做好。怕本子被学生发下去了,那碎了的一片不见,今天起个大早,带着胶布冲进教室去黏好。
那时,学生们也陆续到了教室,大家开始交作业和早读,新的一天的学习开始了。
王师自省:教育,应当留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准备和一些人,一些物,一些细节,像月亮一样说一些静悄悄的话,像太阳一样说一些暖洋洋的话。

第二章“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摘录:“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该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家长要理解故事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故事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思考:学习爱自己爱他人,一步步让自己清晰这一点。
【优爸育儿】昨天,优妈给我买了鞋子,今天她又给我买了衣服。像我这种在乎精神追求的男人一直缺乏外在形象,幸得受她的影响,我成了沉稳、善良而富有内涵的男人。爱的力量是先发现再成就,多数父母时常犯的错是“‘发现的方向’错了”,自然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
优爸育言:当世界在意孩子(爱人)的成就时,你一定要顾及其自尊。
朱茵 - 5/2/2023 5:30:34 PM
读蒋勋《驻村·池上》,先是被讲座吸引,然后去看的书,在看讲座和书之前,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人,对于农村生活是很陌生的,虽然小说中经常读到,但是从来也不会心生向往,但这次看了书,确实被蒋老师在池上的生活所吸引,向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没有光污染,邻里之间关系和睦,这或许就是阅读的好处,让人能够体验很多种不同的生活,丰富生命的厚度和广度。其中蒋老师提到的土地伦理,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共同劳作,分享成果,对土地有着敬畏和尊重。还有就是验证了课文中所说的“耕当问农,织当问婢”,总之,池上成了我心目中桃花源的代名词。
张越 - 5/2/2023 7:09:23 PM
一 作者逝世前两年写的这本小说。

二 主要内容
1第一章
    作者自己身世及家乡蔡国介绍。先谈到以蔡国少年的身份讲述当年蔡都故城与新城新蔡之间一段少年生活。因吴楚大军逼近,逼迫蔡侯最终迁都州来,安置所有蔡国百姓,作者不愿迁都,作为一个蔡国遗民来讲述这一段少年时期的日子。这是遇到孔子师徒之前的经历。
作为蔡国移民作者辗转各国间打零工为生计。作者作为杂役偶然间接了一次护送孔子师徒由宋都前往陈都的活儿,担任一门师徒的杂务,并抵达宋都之前约5天的行程里领略到夫子的不凡,最终加入孔子师徒一行。具体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孔子师徒“人不知其何所思,何所为,只知面对天摇地动的雷电豪雨,既不思躲避也不图保身。彼等自管端坐在那里,坦然迎接风雨雷暴。”原因是躲避宋国一名颇具权势的人物恒魋对孔子的加害之心。“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这句话有了具体而生动的情境。作者自述这是第一次接触孔子嘉言,被深深触动。
    最终“至于鄙人这蔡国移民,一则出于自愿,加之无国可归,便以掌管杂物之分,就此留于孔门之中。”精妙之处
(一)作者视角独特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与转述
蔡国遗民,无国无家,身份低微。近身观察。
无国无家,看待事物客观冷静,对其他师兄弟评论也更加公正。
孔子说“有教无类”的典范,从人格精神理解、支持孔子。

    1讲述作者加入孔门,与孔子从滞留陈都,浪迹楚地,至重回卫国的游历,直至孔子去世这一段时间的故事。
鲁定公13年,孔子55岁,开始周游中原列国,鲁哀公11年回到鲁国。
中途遇到孔子,将与孔子相遇后读读9年详尽道来,更显合理,这是孔子周游列国,企盼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悲剧清楚地展示在食人面前。
从孔子与众弟子的游历过程中,将儒家某些重要精神、理念、信条,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孔子的当下境遇,深入浅出的解释更令人信服。孔门后进,作者加入较晚,自己最终能通过亲身随师九年,自我完善,内心坚持孔子的信念,至死不渝。也充分感受到孔子太阳般的光辉。
《论语》《史记》等资料,流传下来的往往是孔子的言行、思想菁华,成圣成贤的哲思,作者以杂役的身份,通过与孔子同行,将《论语》或者其他关于孔子言行经历的典籍未能描述的周游列国的详细经历,能从“我”的视角展示给读者:一行周游列国的孔子师生,途径各国,许多地方人烟凋敝,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将孔子实际遭遇更加真实反映出来,书中的孔子饥乏交迫、缺吃少穿、战乱兵匪等遭遇狼狈窘迫的细节,这样的乱世之中,仍然坚持前行,坚持理想,让孔子的形象丰满而真实,令人钦佩。
不熟悉的弟子身份,作者虚构的“我”又合情合理,符合当时历史,“我”在孔子活着的时候,仰慕师父、敬重同门,始终是籍籍无名之人,恩师谢世后,又飘然而去,隐居终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屡屡猜测,这究竟是谁?我们能够从书本中了解到的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个个形象总有特色,而书中的“我”自称“焉姜”者,究竟是哪一位?不断猜测中,一直到故事结束,作者身份成迷,读者探究到底也不甚明了,增加趣味性。
  2 转述,因为视角限制,无法了解跟随孔子之前的关于孔子的故事,就通过子贡、子路等人之口,叙述故事。
张越 - 5/2/2023 7:13:57 PM
刘勇所写
《李宗仁回忆录》一书是由李宗仁口述、唐德刚记录的一本人物传记。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经历了清末到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人。读此书能打破蒋介石代表的国民政府主流领导中国的印象。此书补充了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大量细节,着眼于作为桂系军阀将领的李宗仁和桂军在这些大事发生时做出的巨大贡献。举北伐一例,国内叙事的主流强调的是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在北伐中的作用。似乎国共一合作、黄埔军校培养了军人之后,北伐就所向披靡。但李氏告诉我们北伐战争前期吴军南下,国民革命军连连败退。在此生死存亡之秋,李宗仁桂军出战挽救战局,一定乾坤。此书多处强调李宗仁和桂军在近代史上的巨大作用,是否有为自己避讳姑且不说,反过来似乎也暗暗肯定了国民政府控制下地方势力和中央互有不满、间隙很深的说法。于此同时,也会感慨李宗仁一生跌宕起伏,但按照书本的叙事,每次都能转危为安、柳暗花明。为何能如此?本书在讲述李宗仁崛起之路时一直强调的李宗仁的厚德,大概就是本书想要给出的答案。农家出身的李宗仁似乎一开始并没有什么野心,而在与下属的互动中却获得人心,在看到桂地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后的不忍,最终让他从农家子弟一跃成为桂地实际控制人。
此书语言平时而生动,读起来不忍放下。当然可能和所有口述书籍一样存在自我掩饰的问题,但仍然是了解近代史和李宗仁的不二之选。以后若有机会,一定得找到白崇禧自传对比着再读一遍。
溧阳董玉娟 - 5/3/2023 2:12:57 AM
前段时间和女儿先后读完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我们母女二人都被这本短篇小说集触动了,愿意再捧起来第第二遍、第三遍!陈春成的文字清晰典雅,他的故事天马行空,书名其实就点出作者写作的意象。以我最喜欢的《竹峰寺》为例,故事在对比不同时代的破坏与建设中展开,无论是怎样的时代,面对剥夺而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人窒息,山中古刹的碑铭下落不明,都市拆迁片瓦不留,一切看似坚实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小说中的主人公竭力想为自己留下点什么,最终决定保留旧家的钥匙。作者营造时代氛围丝丝入扣,小说读起来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对于现实,到底有怎样的暗流处处?
王凤琼 - 5/3/2023 3:49:01 AM
《诗人十四个》阅读反馈:周邦彦的《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楼上、楼前都是近在眼前的景致,也是触手可及的美景,我们要学会去欣赏与把握可以拥抱的美好,不要总想着远方,总觉得远处还有更妙的景致,既然眼前就是美景,何不抓住,善于抓住就是幸福,因此”劝君莫上最高梯“,抓住眼前的美,再去追逐远方的美是更大的智慧。”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是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既然美好已逝,无法抓住,又何必去忧伤,去追忆,此时应潇洒一点,或许不能那么潇洒,但也不要再加深自己的悲伤,沉沦只会自我伤害,所以要“忍听林表杜鹃啼”。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共同体四月读书分享(任何书目都可,4月29日22:00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