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42293次, 共43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刘尧
注册会员
UID: 13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93
帖子: 83
注册: 10/1/2017 10:26:2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0.55 金币
只看楼主 2021-12-24 23:26
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请大家发在这里。
#1  
注册会员
UID: 16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1/2020 6:51: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65 金币
2021-12-27 00:40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讲坛“王力宏事件”时文讨论
1.材料回顾:作为家庭主妇的李靓蕾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什么导致的?2.你会想成为家庭主妇吗?为什么?3.家庭主妇对社会有贡献吗?4.什么工作是有价值的?5.性别与行业的现实数据是怎么产生的?
我一直也想和学生做这样的时文讨论,所有观看了讲坛唐老师引导学生完成的讨论,整个过程生动有趣。唐老师用上述问题串联起整个讨论。时文像是引子,讨论过程中又有勾连回应,最后指向更大的话题。
#2  
注册会员
UID: 155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9
帖子: 69
注册: 3/4/2019 9:40:4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90 金币
2021-12-27 16:26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最近在读《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其中有一讲是《诗经 》:神圣而亲切的家园,恰恰这个月樊老师又讲到了诗经,经典常读常新背后,一生与千年的遇见,时间累积背后,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3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2021-12-30 03:28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碎片化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阅读》听后感

简平:这个时代需要多元化的阅读形态,长和短不见得是对立的,可以碎片化阅读,但如果只有碎片化阅读,那就有问题了。阅读可以不完整,连人生都是不完整的。读长篇需要训练。
感想:时代各有特点,与其对抗不如融合,结合时代的,坚持经典的,站在互相理解的立场上。读的形态有很多种,各取裨益,各具方法,读起来最重要。

郭初阳: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篇幅容量有限,总体短小浅薄,所以教材选文导致碎片化阅读。学校40分钟课程化的设置必然导致碎片化学习。
感想:教师要有课程开发和设计意识,并训练和完善这样一种能力。个性化的课程是对学校教材的有益弥补,教材和教学可以“活”, 使他“活”起来的一定是连接教材与学生的教师。     

王胜:让孩子体会不同类型的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感想:学生的阅读容易集中于侦探类小说,主要是东野圭吾的作品,阅读类型单一。我引入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更加丰富的作品,体验不同的叙事。进而介绍电影作品,打通多种艺术品类的鉴赏。通过这样的延伸式阅读,将学生阅读的触角引入更加广阔的范围。

简平:不仅培养一生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生阅读的方式。大江健三郎说,上学是学习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科都有人文教育。建立完整健全的人格。
感想:读很重要,读什么也很重要,怎样读同样重要。拿教师来说,教师读不读书。有些教师读书,但读的是教辅书,这不算真正的阅读,阅读是快乐之一需要破除功利化。有些教师读书囫囵吞枣,没有思考,盲目崇拜,或仅仅是手机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害处很大。“培养一生阅读的方式”就显得极其重要。

郭初阳:家庭阅读的书籍推荐《阅读的力量》,家里随手可以拿到书,但是不强迫小朋友阅读,自由自在地阅读,没有任务。小朋友阅读会从一个类型走向伟大的作品。
感想:现在很提倡亲子阅读和绘本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课程数不胜数。我也时常疑惑任务式阅读的效果与乐趣,阅读是个人化的事情,个人的感悟是否比问答来得更有意思。当然,最佳的是讨论。

简平:阅读是私人化的,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开书单。一个人中学时代遇到樊阳老师是幸运的。
感想:这样老师不是成绩上的学业上的老师,是一生思维品质、精神品格、审美思想方面的影响者。

樊阳:打破碎片化阅读,实现一种贯通,用人类文明来贯通,来思考一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对于生命的理解,我们的生命方式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激发某个方面的阅读兴趣,融通文学、历史、艺术、科技。要去实践,不能仅仅是静态阅读。通过人文行走的实践方式贯通书本阅读和生活实践。边行边读是生命历程的方式,会带给我们终生的幸福。
科技、艺术、文学,无论什么,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本身。面对越来越被异化的人和社会,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人文精神,也许是解决困惑和焦虑的一剂良药。

樊阳:行走之前有主打书、相关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带着疑问走进文物、博物馆、山川大河,就进入了行读的状态。读书时由文字激发了想象,现场激发了综合性的思考,特别是激发对生命情感本质的思考,观览之后会激发后续的阅读。行读不是像导游一样把答案说出来,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相互激发的过程。
感想:参加过一次樊阳老师的行读活动,他的贯通、思考、组织能力让人钦佩,没有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不能设计出如此有深度有广度有新度的课程。现场感确实能激发起不一样的思考。没有亲身组织过类似活动的人不能想象其难度之大。传递知识式的导游好当,互相激发思考式的同伴难寻。

简平:阅读是双向的,每个人的阅历不同读出的内容不同,行走就是增加阅历,还包括眼光和胸怀。
感想:读别人永远是在读自己,读懂了自己才能理解别人。

樊阳:公益讲坛如何坚持30年。学生天然具有好奇心和乐趣,很多学生已经走到了学习的反面。我们应该做的是激发或保存学生这种天然的乐趣。自己想办法做有意义有意思的事情。从身边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寻找一个契机。
感想:保持好奇心的阻力就是应试和功利教育。在可行的时间范围内难道就完全没有人文教育的余地吗?老师首先摆脱应试的功利心,老师首先树立人文教育的理想,老师首先读起书来,我们就有回旋之地。

王胜:以教材为本,超越教材。阅读带来思维的乐趣,在于好奇心,在于提出的问题。
感想:好的问题往往在不经意处,四两拨千斤。

简平:教育不单单在学校里,教育在更广阔的天地。
感想:学校教育仅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其力量和影响却被无限放大。家庭教育奠定一个人的基底,社会教育影响的是成年。

郭初阳:学校里的老师可以顺利保证教学质量通过考试之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实践。把课堂教学做合理的分配。
老师:经验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亲自摸索出来的。一线老师需要具体的指导和解惑,郭初阳老师从一线走来,深知其中道理,深替一线教师着想。

我们多数人很难做到樊阳老师那样坚持公益人文讲坛30年,但我们可以做到把喜欢的事坚持30年;我们很难做到脱离应试,但我们可以做到渗透人文精神;我们很难做到开设独具特色的课程,但我们可以做到自己多读书并影响他人多读书。
#4  
注册会员
UID: 150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10/28/2018 4:11:0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4 金币
2021-12-31 17:51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樊阳老师在诗经讲座起始部分首先就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何为经?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有点懵。后来才想到是和儒家经典有关。每次樊老师都重视导入。而释题又是他常用的一种。我现在在教学中也经常用这样一种方法。
      樊老师还把诗经与西方史诗比较,与西方神话比较,在中西对比中我们又有了实在的收获:它是我们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如果樊老师不讲,原本我熟悉的《生民》一诗,我也没想到这是我们汉民族的史诗。樊老师讲到姜嫄,我格外兴奋,“姜”“姬”等是上古八大姓,是母系社会的遗留。据我家的族谱里面讲,“申”这一姓出自“姜”,《国语·周语中》,提到“齐、许、申、吕由太姜”,此四国同源,皆为姜姓。其实就是说:姜是姓,申是氏。氏是姓的分支。
        在讲座中,樊老师引用了大家熟知的作品,比如《桃夭》,也谈到了大家所熟知的文物_妇好鸮尊,也联系当前一些令人痛心的文化现象,还联系了西方的作品。正是每次这样的旁征博引、联系类比、比较,拓宽了我们的思维。
#5  
新手上路
UID: 16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7
帖子: 37
注册: 3/31/2020 3:17:1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2022-01-01 03:05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在更好的理解了如何做整本书阅读之后,黄老师从整本书阅读再到单篇文章的深度挖掘,以及带学生进行一篇完整的论文,又学习了。
这个假期打算布置给我的孩子们去读樊老师的人文读本,系统的学习,我们这里初中的孩子大部分精力还在刷题的恶性竞争中,语文底子非常的薄,给家长建议并布置购买练习册,很容易,但是布置购买优质的人文读本,会有一些难度,关键在观念。逐步引导吧。虽然我只是一个英语老师,说服力不那么ok,但是还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6  
注册会员
UID: 159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5/10/2019 12:12:4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80 金币
2022-01-01 07:27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我很惭愧,2021太繁忙,对讲座培训缺席较多。庆幸的是2021新年的第一天,我能在家认真学习听樊老师《诗经》讲座。
这堂讲座我的受益匪浅,可以说是最好的新年礼物。2021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有深度、厚度、广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今天樊老师的讲座为我指引了方向。预习题目的设置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重点阅读《大雅》中《公刘》和《绵》的片段,结合地形图,水源状况,自己画一画周部族的迁徙路线图,再结合《小雅•出车》的描写和地图中“戎”和商的位置,思考为什么周朝先民会这样迁徙路线?从中你感受到了周朝先民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从跨学科出发,结合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诗歌片段,深度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商朝的民本思想,也更自然地被学生所理解。这堂讲座不仅跨学科深度融合,还打通中西避雷,对比阅读爱情诗《关雎》《圣经•雅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方式的魅力。
樊老师的学识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但这样的上课思路,我可以借鉴。积跬步至千里,通过积累从而增加自己文学素养。
#7  
新手上路
UID: 177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8
帖子: 38
注册: 2/28/2021 11:47:4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2022-01-02 02:11
回复: 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12月份的讲座听了三场讲座和黄友祥老师的分享,尤其是11日狄老师讲义和团的历史讲座,让我对义和团的兴起发展消亡以及作用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尽管之前我已经阅读过相关的史学资料,狄老师的历史课甚是喜欢。万老师西方建筑特点和历程的讲座同样吸引我,并截图留存,2006年曾读过西方建筑史,但由于时隔15年,有些内容和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这样的行前讲座非常必要,行走目标变得更加清晰,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向往,想去上海的冲动,想去那里学习和生活,感谢讲坛的老师能让体验到身体里潜藏的福流。
25日姚冰淳老师的讲座《古希腊:人神共存的世界》主要学习了古希腊神话的产生、特点与神的谱系,分析了希腊神话产生的背景以及对神的解释,学习资源相当丰富可见老师的知识相当渊博,驾轻就熟。第二部分古希腊神话的艺术内核时,与中国神话进行比较。神人因形同性以及理性的觉醒,平衡和谐中和之美,既尊重肉体又尊重心灵崇尚悲壮之美。第三部分古希腊神话的精神内核,听得十分过瘾,有百听不厌之感。
黄友祥老师的分享打开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认知,明白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的教育理念很超前,与我现在的学校生活相差太远。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需要体验、感悟和熏陶,需要沉淀,需要死去活来,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老师教起来就很被动,学生要学好也很难。一味做题讲方法,舍本而逐末,没有多大的用处。当一个人喜欢阅读,熟悉了语言运用方式,培养了语感,语文成绩才能如入佳境。
因《诗经》只听了一讲,就不写了。重听几遍后再写。
越是学习,越是意识到自己的空虚与浅薄,祁愿跟着人文讲坛,我能一点点积累与成长,空灵而飘逸,鲜活而有力。
#8  
韦春玫 贵州贞丰中学
注册会员
UID: 147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3
帖子: 63
注册: 10/6/2018 6:28: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0 金币
2022-01-02 03:27
回复: 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听了黄友祥老师的《从整本书阅读到单篇阅读》,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阅读应该是由简单到困难,从单篇阅读到整本阅读。但黄老师却提出了,文章应该可以从更难的作品开始,在障碍性的阅读中,不舒服的阅读中,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平时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往往担心学生读不懂,读不透,所以一开始所选择的文章都是很简单的。但今年贵州省实行了部编版的新教材,整本书阅读任务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们学校的老师一拿到这个任务就觉得很难,因为这是费孝通给大学学生讲课的讲义,觉得学生肯定读不下去,认为学生的阅读应该从简单的文章和书籍开始。但是其实学生们如果能仔细用心的读,就会有所感,有所悟的,当时布置学生下去阅读时候做旁批,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是后来去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时,发现学生是有这个能力的,当他们能够把这本书读完,那么后面一些比较简单的文本阅读就不再话下了。其次黄老师还提出了裸读能力,要求学生能理线索和挑珍珠,理线索比较容易把握,它实际上就是整本书阅读能力,梳理能力;挑珍珠这个环节,我觉得比较有意思,因为每个学生的关注点不一样,所以他们对珍珠的理解就会不一样,老师在这个环节上应只做指导,但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9  
新手上路
UID: 183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7/31/2021 10:16:2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2-01-02 04:08
回复: 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12月31日黄友祥老师分享有感

一是黄老师分享的阅读教学案例。从《1984》《美丽新世界》,到《杜甫传》《简爱》,以及几篇单篇文章阅读,都着眼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思想和对阅读者的启发,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我们成年人的阅读,往往更关注社会、事实和理论,但是中学生们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建立的阶段,他们更关注个体的感受和对自我的探索。从人一生的成长经历看,也要先完成对自我的探索,解决个人与世界之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关注现实,最终到达“忘我”。所以,在阅读教学,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这种心理成长特点,着重引导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与共情,以及因此对个人的启发,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对自我的探索。这也是樊老师所说的“人文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点燃孩子们心中阅读的热情之火。

一是松山湖未来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规划。所谓未来,即关注孩子适应未来的能力的教育,这和《园丁与木匠》所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所以不能以过去的经验去替孩子们规划将来。未来学校提出的三个教学目标,未来生活力、未来创新力、未来学习力,这是非常精妙也非常务实的总结。黄老师所说的学生画像——有的孩子在跑步,有的孩子在看花,也着实令人感动。确保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尽可能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让所有人在同一个赛道上内卷,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这也是符合眼下教改方向的。希望未来学校的教学规划能够落地,期待有更多的教学经验分享。



顾颖群 最后编辑于 2022-01-03 07:37:03
#10  
刘瑜-河北初中语文
新手上路
UID: 17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8
帖子: 28
注册: 3/31/2021 6:21:1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80 金币
2022-01-02 07:55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听樊老师的讲座,我总在想,如果我是讲坛的学生,肯定是总挨批评的那个。因为,听讲座时,好多问题,我也答不上来。回想这一月,有多少时间是浪费掉的,用来读书的时间。总是说自己没时间,可是,也真的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诗经》的讲座,我边听边做了笔记,也试着画了图,还是觉得听一遍是远远不够的。之前,我竟然连《诗经》这本书都没有
黄老师的分享,我的感触也很深。听到她们的教育理念那么先进,反思我们自己的语文课还在一味地追考试,太悲哀了。自己的能力又有限,但,尽力吧,语文老师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11  
注册会员
UID: 167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3/6/2020 12:55: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2022-01-02 18:30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黄老师的《从整本书阅读到单篇阅读》让我想了很多,阅读由单篇到整本书,由整本书到单篇,无论外界怎么样的变化,我们这边还在题海里挣扎,我们这边的学生还要面临看书被没收的境遇,作为语文老师,感觉很悲哀,但是感觉总该做些什么,自上而下可以变革,自下而上也可以变化,要给自己的学生带来变化,哪怕一点点,也是值得的……
#12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2022-01-03 01:26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学习黄友祥老师的《从整本书阅读到单篇阅读》有感
黄老师提出阅读应该是由难到易,就会简单,从整本阅读到单篇阅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不断突破障碍中得以完成,就好比站在高山上看山下就会一览众山小。打破常规做法,我觉得非常好,我也很赞同!要保留学生们各自的意见与阅读感悟,各美其美,教师不得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很好呀!
正像顾老师总结的那样: 她从《1984》《美丽新世界》到《杜甫传》《简爱》,及几篇单篇文章阅读,从人物的情感、思想和对阅读者的启发,引领我们成年人的阅读,往往更关注社会、事实和理论,但是中学生们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建立的阶段,他们更关注个体的感受和对自我的探索。从人一生的成长经历看,也要先完成对自我的探索,解决个人与世界之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关注现实,最终到达“忘我”。所以,在阅读教学,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这种心理成长特点,着重引导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与共情,以及因对个人的启发,从而更好地完成对自我的探索。这也是樊老师所说的“人文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点燃孩子们心中阅读的热情之火。
这样完成人文就会很完美。尽力学做你们那样的老师!
#13  
新手上路
UID: 167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6
帖子: 26
注册: 6/6/2020 6:56:26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60 金币
2022-01-03 04:59
回复: 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听了黄老师的整本书阅读有很多的启发,今年来,我也在不断的实践整本书阅读。现将我的思考发在这里:
课内单篇阅读兴趣的培养,助推课外整本书阅读
李廷梅
(云南省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 云南  昆明)
摘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大量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尤其是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非常现实而严峻的告诉师生: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提高。然而初中生处在阅读的朦胧期,对阅读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课内教学时间有限,把整本书阅读放到课内给够学生充分的阅读,显然是不现实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推荐36本名著,12本必读,24本选读)因此,课内单篇阅读兴趣的培养,助推课外整本书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我校开展的阅读课及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来探索课内单篇阅读兴趣的培养,助推课外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课内单篇阅读  兴趣培养  助推  课外整本书  阅读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上面这段话明确的指出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也明确的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分别应该尽到的义务。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作为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必读四部名著。
现在的学生大多迷恋网络,在QQ上聊天交友,在网络的帖吧里发些牢骚,刷抖音,玩游戏也成为很多学生的爱好。能静下心来好好拿起一本书来阅读的孩子很少。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
做为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能反省: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做到新课标要求的少做题、多读书?有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有没有真正落实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学生真正读了吗?这一个个的问号,老师们恐怕很难做出肯定的回答。因此,课内单篇阅读兴趣的培养,助推课外整本书阅读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在眉睫!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只有具备阅读兴趣,才可能长久的、大量的阅读。例如:刘绍棠、丛维熙、叶文玲等一批作家就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的。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他博文《如果我是语文教师》中写到:“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那么,答案就有了。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因此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走向成功之门,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可能大量的阅读。
课内单篇阅读和课外整本书阅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课内单篇阅读和课外整本书阅读,二者结合才能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无论在课内的单篇阅读和还是在课外的整本书阅读都有收获。
一、课内单篇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师课堂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利用好宝贵的40分钟时间,达到阅读的教学目标。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语文教师,就发现有些教师仍然在课上只注重对文本的分析和讲解,而忘了阅读。老师在上面精彩的表演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老师表演结束了课也就结束了。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原来一篇文章的学习结束了,学生竟然一遍课文都没有读过。而老师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等的教学环节中对自己的教学非常的满意,感觉课上得很热闹、很精彩。其结果是: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没有阅读,学生没有熟悉文本的内容,内容都不熟悉又怎能谈理解和掌握呢?我曾经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所写的事理说明文。这位年轻的教师很用心的准备了课件。导入之后开始学习课文,课件上显示了各种各样的沙漠现象图片,学生开始一幅一副的欣赏。接着有音频资料对沙漠现象的介绍,各种各种的沙漠现象都介绍并且解释了,等讲到“鸣沙” 现象时老师终于提到我们课文里也介绍了请大家找找看,同学面面相觑,找不到。这时反应快的同学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上这课,然后互相告诉周围同学。这时下课的铃声也响了,45分钟就这样过去了。这样的一节不能叫语文课,只能叫一节鉴赏课吧!从头到尾都没有读,老师没有读课文,学生也没有读课文,课结束了学生却不知道讲的是哪篇课文。没有阅读的语文课是失效的。
因此课内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要抓好课内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才可能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到:①语文课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阅读,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不要吝惜时间。要以学生的读为本,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②鼓励学生自己大声的朗读,读得尽兴、读得忘我。③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比如:默读、精读、泛读、略读和浏览等,全班齐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个别读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④教师指导学生倾听文本本身发出的声音,尽可能走进作者创作时的心声,读出作者的情感,并教会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的读法,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比如:节奏、语速、停顿、轻重音、感情基调等。同时鼓励学生有自己创造性的读。作到这些学生课内阅读的习惯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二)培养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的习惯。
课外整本书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有课内有限的单篇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是无法拓展的。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整本书的阅读。这一点是教师们都明白的。老师们都会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老师每天都会跟学生讲:你们一定要抽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课外整本书名著的阅读,老师说得苦口婆心,学生听得像“耳旁风”,大多同学并“不领情”。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课外整本书阅读也有广泛的兴趣从而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呢?
①要使课内的单篇阅读兴趣在课外得到拓展和延伸。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比如: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鲁迅的《朝花夕拾》,鼓励学生去读鲁迅的《朝花夕拾》。统编版没有阿累写的《一面》,但是,老师可以补充进来,阿累介绍了与鲁迅的一面之缘。那么鲁迅是怎么的一个人呢?通过读鲁迅的作品来走进伟人,推荐鲁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去读《呐喊》、《彷徨》。
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所推荐书目的导读课,吸引学生去阅读。课外整本书阅读,是从课内单篇精读的教材生出发出来的,这样实施的好处就是:学生已对老师教学的课文单篇课文感兴趣,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在阅读课外整本书时,就会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和探索欲望,课外整本书阅读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师生共同推荐新作。
要使学生大量的课外整本书阅读,只限于靠课内单篇阅读来助推是远远不够的。
课内单篇课文内容毕竟有限,所涉及的面也比较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读的作品,50个同学就可以推荐50部作品。我的做法是:以比赛的形式看谁看过的书多、推荐的书好!每周安排两个同学推荐两部作品,推荐时要求说出:为什么推荐此书?推荐的理由有几点,分享出来。努力说服其他同学去阅读。老师也可以适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同学,同学可以推荐给全班同学,同学还可以推荐给老师。推荐阅读的范围广泛:文学的、科学的、侦探冒险的,历史的,还有报刊、杂志、小说等等都可以,但内容必须是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有阅读价值的作品。使全班同学和老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合作的好氛围。本学期我的同学就向我推荐了好多作品,其中推荐最多的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我细心的研读了这本书,并查找和学习了这本书相关所有资料和作者的其他作品和同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学非常兴奋、激动,通过师生互相平等的交流学习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为学生提供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为了给学生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平台,我校定期开展读书竞赛,诗词朗诵大赛,讲童话神话故事赛,成语接龙、名人名言比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面。运用好假期的大量时间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记读书笔记。
(四)掌握学生的阅读的成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老师作了大量的工作引导学生阅读。但是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去阅读而没有掌握学生阅读的实际效果,甚至不知道学生阅读了什么内容,那么,老师所有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工作都是失效的,就像风筝断了线、马失去了缰绳。特别是课外阅读,因为在课外进行,更无法知晓。这时我们要掌握学生阅读的成效,怎么办呢?就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开设了阅读课,每个周一的第七节课为阅读课。在这节阅读课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全班同学把自己前一个星期包括周末读的作品,用几句话概括介绍给全班同学。第二,同桌之间读书笔记的相互交流和批改,然后七嘴八舌评讲,最后教师做出点评。第三,“我读得最好”的环节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声有色的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的反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其他同学也学到了新的知识,使阅读课成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的桥梁。
这样真正的使课外整本书的阅读落到实处。老师和同学都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阅读收获。两年的实践发现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了,阅读的量也大了。达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量,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更丰盈、更快乐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仲庆花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第1-2期 2005.33
【3】张磊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语文教学研究 科技文汇2007.1(下半月刊)
【4】呼玉山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学实践平台2002.10
【5】周国平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周国平博客    2008.04.20
#14  
注册会员
UID: 148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6/2018 6:34:4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2022-01-03 05:03
回复:2021年12月共同体讲座分享交流
这个月时文讨论关于孙海洋14年寻子孙卓终于回家的话题使我深有感触。而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很有价值,也值得肯定,但更能触动人心的还是做了父母的我们。我认为除了拐卖儿童的罪犯当然要严惩外,买家的罪同样不能被原谅,“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有人说法律规定买卖同罪,不好执行,原因是买家对孩子有养育之情,执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买家对孩子的好虽然大多是真实的,但这是在戳别人的心窝啊!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深深的痛苦之上,这算什么?而且这种精神上的伤害是无法用金钱去弥补的。丢失孩子的家庭,轻则沉重的精神打击,重则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据为己有,完全不考虑对別人的伤害有多深,这是什么逻辑?听说还有村民集资给某家买孩子传宗接代,这是怎样的集体之恶?法律要惩罚的不仅是犯罪的个体,集体的犯罪也不应该被宽恕,即使传统习惯,如缠足、包办婚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怎么可以宽恕?这样文明怎么进步?有的孩子被找到却不愿回家了,只能说明孩子对抚育他的买家有了感情,而不能因此放弃对犯罪参与者的追诉,感情和法律是两回事,不能相提并论。另外被拐孩子成长中亲生父母教育和关爱的缺失,有的甚至造成性格上的问题,更是无法弥补。在讨论中,有一个同学说,家长把孩子弄丢也应该承担责任。诚然,如果有的父母对孩子安全不管不问,当然应该担责,但许多孩子的丢失是坏人蓄谋已久、利用孩子的幼稚无助而痛下毒手,可以说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防不胜防,不完全是家长责任而责难家长合适吗?从长计议,提高家防范意识固然重要,但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的罪犯和追责买家才是根本。再补充一点,被拐儿童因种种原因不愿回亲生父母家,只能等待,只能晓以情理,动之以情,让时间让亲生父母家庭的感情投入改变孩子,如果最终无法让孩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只能是精神上永远的痛,更应该严惩拐卖买儿童,所以,买卖双方同罪必须执行。
#15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42293次, 共43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1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9:08:06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