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共同体3月讲座/分享反馈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本主题被查看209次, 共5个帖子, 1页, 当前为第
1
页 选择页数: 1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共同体3月讲座/分享反馈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钱中宜
钱中宜
中级会员
UID: 2
来自:
精华:
1
积分: 354
帖子: 339
注册: 3/26/2007 12:39:5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0.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只看楼主
2023-03-09 11:54
共同体3月讲座/分享反馈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各位共同体老师,大家可在此留下3月任何一场讲座、分享的感想和反馈。反馈于3月29日22:00截止。期待读到大家的感想!
#1
大
中
小
周捷慧
新手上路
UID: 191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6
帖子: 6
注册: 10/29/2022 8:33:5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8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3-16 01:54
回复:共同体3月讲座/分享反馈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上周的分享《一节作文课怎么上》,何老师的分享要点总结:
1.作文要搭支架。(提出具体要求:如一篇文章中要有两个事情,一详一略)
2.仿写。
3.仿写来源:学生自己读过、写过或收集的内容。
4.写十篇不如一个主题写十遍,不断深化。直到还在掌握某个写作技能,再进行下一个。
5.教师不是仅仅修改孩子的作文,而是帮助告诉孩子怎么修改,问题在哪里。
#2
大
中
小
刘亚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6
帖子: 46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3-20 03:27
回复:共同体3月讲座/分享反馈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本月我听了樊阳老师和张祖庆老师的对谈。
张祖庆老师是小语界的名师,我关注他的公众号几年了,也读过张老师的书。这一次看到敬佩的两位老师共同聊教育,聊语文,聊书,很感兴趣,也很兴奋。本次对谈主要是围绕樊阳老师的《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展开。关于樊老师的行读历程和他的书,我此次就不多说了,只说说很感性的几点印象。
首先,一个有追求的老师是不会被外在环境所禁锢的。樊阳老师当年在咸阳彩虹中学创办人文兴趣学习小组,是对应试教育及狭窄环境的拓宽。张祖庆老师在副院长的行政职位上毅然辞职,跳出体制,创办谷里书院,是一种跳出舒适区的勇气。我们老师经常会抱怨环境的限制,这当然是现实,但是,想一想,自己是否还对教育理想和职业追求有足够的胆识、勇气和执着,恐怕就知道自己为何普通平庸了。
其次,真诚是获得他人长久支持的宝贵品质。我也见过几个名师,大部分都很谦逊,也有名不副实或者虚情假意的。樊阳老师曾经真诚地指导过我,让我很有进益。张祖庆老师我虽未曾当面请教,但是读他的文章每每被他的实话实说打动启悟。这也是我一直支持两位老师的原因。我希望自己可以把这种品质带给我的同事和学生,以过硬的专业和品质参与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来。
最后,敢于拥抱新生事物。张祖庆老师在对谈开头聊了聊他的“抖音”直播史,由抵触到尴尬到自然到自如,自身观念和素质都得到了提升。我参加樊阳老师的人文讲坛共同体,其实和我现在的日常教学离得还有点远,在讲究潮流、功利、实效的当下,讲坛的学习更多是自愿自觉。但是我愿意花费一定精力去拥抱这些眼下不一定就能去做的事物和领域,也是想不被狭窄的天地蒙蔽双眼,见识见识更广阔更多样的教育形态。
#3
大
中
小
顾颖群
新手上路
UID: 183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8
帖子: 28
注册: 7/31/2021 10:16:2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3-21 23:50
回复:共同体3月讲座/分享反馈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3月19日爱哲学校校长马志娟博士分享“创校四年,在既要又要的路上,走得怎么样了?”
马老师的分享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爱哲学校对于学科教育的重视,并创造性地实现了高水平学科教育的落地。我是做儿童阅读的,与学科相关又不完全相关。我们十分理解对语文课标的对标与实现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做到的。爱哲学校的实践经验给了我们信心,也给了很多方法和思路上的参考。
爱哲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同样令人惊叹。我想,爱哲艺术教育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来自于“自由”,来自于学生们得到的肯定、鼓励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个经验我觉得同样适用于儿童的写作创作。最近讲坛好几个老师讲到了如何对学生写作进行技术上的指导,这种指导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可能能获得超乎想象的成果。
此外,马老师提出的“国际化教育2.0”我十分赞同,尤其是“中文中教为主、强母语、追求学术、国际化视野、终生学习者”,这些都是我们专注于母语阅读的基本的教育理念。
非常开心地看到已经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还能把“既要又要”落地实现的创新学校。听完讲座后,我是这样给同事们介绍爱哲学校的:“爱哲学校是一所非常注重学科基础的创新学校,在满足国家课标的基础上还有所提高发展,并且由于班级人数、师资力量以及体制外的灵活性,可以做到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除了语数英主课的成绩以外,学生更好地拥有身心健康和多方面发展,尤其在艺术教育上成果非常突出。”
希望爱哲学校越办越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顾颖群 最后编辑于 2023-03-21 23:54:40
#4
大
中
小
刘显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0
帖子: 70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3-03-23 18:35
回复:共同体3月讲座/分享反馈感想(3月29日22:00截止)
#《一节作文课怎么上》讲座反馈
一
面批学生作文,是一件细致活。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基于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而当下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表述是比较模糊的。因此,教师需要在认真研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背景下,做一定数量的专业阅读,以理清自己的作文评价标准。这样既能方便自己和学生谈作文,也能为部份学生的作文提升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
二
其次,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需要的建议常常不一样。具体来说,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需要做的,是理清问题,提出标准。如一些常写“一段式或三段式”作文的同学,其问题是写作结构不牢固,这多是写作前思路不清晰导致的。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写作前构思好写作框架,确定那部份内容在哪里该分段,再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来写。当然,也有一部份学生,即使给他建好了“脚手架”,对方依旧会表述得乱七八糟。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标准,如要求他写文章只能写一件事,且必须分几个层次来写。或者只能写两件事,一部份详写,一部份略写等。
若是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问题,则可以提醒学生,有意识的使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或者模仿名家文段写作等方式来提升语言表达。
……
基础较好,写作水平相对不错的同学。老师在面批时,就可以多一些“风花雪月”了。面对这种学生,教师要做的,不是指导其如何做,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反思文章的问题,并提出供他们参考的建议。必要的时候,可以依据学生本身的语言风格,推荐相关的名家作品,并和他们共同探究写作的方法。
#5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209次, 共5个帖子, 1页, 当前为第
1
页 选择页数: 1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3-03-24 08:55:24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32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