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本主题被查看47072次, 共25个帖子, 2页, 当前为第
1
页 选择页数: 1
2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狄鹏
注册会员
UID: 134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9
帖子: 69
注册: 8/31/2017 8:35:5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只看楼主
2019-11-25 06:45
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2019年11月讲座反馈统计
#1
大
中
小
郭冬梅
新手上路
UID: 152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5
帖子: 15
注册: 10/31/2018 2:21:0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5 09:02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这次听樊阳老师讲《水浒传》
对于官方的解读有了更深的、更清晰的认知。《水浒传》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官逼民反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官方的解读来自于毛时代的对于《水浒传》的解读,哈哈。斗争哲学、二元论现在始终充斥在中学的教育中,孩子们对于事实和观点,两个概念不分。混淆了两者的区别,混乱了思维,甚至泯灭了良知和人性。
#2
大
中
小
郭晓云
郭晓云深圳市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历史
注册会员
UID: 146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4
帖子: 54
注册: 10/3/2018 11:05:3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8 03:11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水浒传》讲座反馈:
一直不喜欢读水浒、三国、西游,对他们的了解基本是靠电视剧,水浒很多年前囫囵吞枣的读过一遍,再无兴趣读第二遍,而且从内心不认为这是一本什么好书,值得一读再读,甚至因此也很失望于中国文学,没有几座真正的高峰,这次听了讲座,这种观念依然,只是多了一些新的对水浒的认识,当然包括一些知识,比如赛金花传神的翻译《四海之内皆兄弟——猎豹之血》,比如对水浒成书的大致过程有所了解,比如真实的宋江、比如鲁智深和武松的不同,也产生一些困惑,比如《水浒》成书过程背后的文化观和相关历史背景,比如游民和侠,比如古公亶父的选择和宋江的选择,这些引起我的兴趣,想继续去研究和探讨,但小说本身我还是实在不想读!
#3
大
中
小
邬蒙鄂市三中
新手上路
UID: 161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3
帖子: 3
注册: 7/9/2019 5:23:54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8 13:38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通过听樊老师的两次讲座对元代的杂剧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草根关汉卿是中国的戏剧之父,有文人气息的《西厢记》,流行的才子佳人戏,在民间备受欢迎而官方却列为禁书,这是人的觉醒和原本的封建思想的冲突,越是压抑,越是反抗,所以,读元明清的戏剧,是不是也可以了解成中国人人性觉醒的过程?接下来可以去系统的读一读戏剧
#4
大
中
小
刘显
注册会员
UID: 15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4
帖子: 74
注册: 10/27/2018 9:43: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7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8 14:22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一
听完讲座,第一感觉是,少年人读《水浒》前,或许可以先参加一些有关于该书的导读课。否则冒然去读,难免感到惊悚,毕竟此书着实血腥。
然而,毕竟为四大名著之一,其瑕不掩瑜。记得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向国际社会倾力推荐此书,还亲自做了翻译,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光从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到其有趣之处。毕竟,何谓兄弟?严格来说,得有血缘关系,才叫兄弟。但在水浒的世界中,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也有着胜于兄弟的情感。不光书中如此,书外的世界似乎也差不多。如后世湘军中的哥老会。为何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这类“异性兄弟组织”总是层出不穷?且都这么相似?比如,水浒里的梁山伯,和汉末时的黄巾军,甚至秦末时陈胜的起义军,其组织,其套路,何其相似也?这里面一定有其深层原因。
二
读《水浒》,实际上是在读中国式革命的知识大全。把这本书读明白了。对许多的历史问题,应该也会有点想法了。
#5
大
中
小
芒果
王婷
新手上路
UID: 153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
帖子: 33
注册: 11/29/2018 9:11:19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8 14:50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11月份讲座心得(2019年11月27日)
听了樊阳老师的《三国演义》讲座,这次主要讲了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四位英雄人物。首先确定探讨范围,我们讨论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而不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从喜欢谁开始讨论,发现当下读者更欣赏枭雄曹操,而不是作者要颂扬的刘备。这是什么原因呢?借助《三国志》还原当时的史实,可以看出作者严重褒刘贬曹,夸大刘备的善,渲染曹操的恶。同时与刘备相关的人也是浓笔重墨地赞扬。作者之所以这样塑造人物性格,一是和自己理想抱负有关,深处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曾参加反元阵营,意图匡扶天下。其次,是将《三国志》、唐宋元民间传说话本杂剧(贬曹褒刘)这两种材料改编糅合再创作的,导致人物形象复杂。
曹操、关羽、诸葛亮都是悲剧英雄,透过他们,看到民族的悲剧,是对历史命运的咏叹。
#6
大
中
小
龚捷
注册会员
UID: 159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5/10/2019 12:12:4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06:54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每次听樊老师的讲座,都觉得老师每一个环节的安排都恰到好处,每一次的提问都溯本求源。有的内容尺度把控不好课堂就会变味,樊老师的安排让这堂课形式不拘一格,语文味十足。
一开始樊老师出示了人物牌,给大家介绍明清时期才子佳人的戏非常出名,行酒令游戏在当下很流行。这种导入的方式既新颖又带出文化内涵。这让我在教学方面有启示,我们的导入都可更深入,不要停于表面。
在把《西厢记》和《墙头马上》(《汉宫秋》)进行对比时,老师的要求除了找共同点是什么以外,还问到才子佳人的戏在当时为什么特别流行。我最近在学习群文教学的方法,如何联系文本,怎样提问困扰着我。樊老师的提问溯本求源,开启人的思维,拉近人与社会背景的距离,我自己深受启迪。
课堂内容形式多样,除了课本剧的表演外,还播放了京剧片段,这些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未宣兵夺主,因为樊老师一直在强调要根据文本来解读人物形象。这些环节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我们探究人物,课本剧的表演把同学们的解读融入其中,京剧的观看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红娘俏皮、直率、机灵的性格特征,再结合文本的解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再者就是“唱词欣赏”,之前,我个人读《西厢记》时,只觉这是一部常态的故事,和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戏路大同小异,并未读出其出彩之处,听了樊老师的讲解,我才感受其唱词华丽典雅,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充满生活气息。
这堂讲座,有好多细节都让我眼前一亮,收获颇丰。
#7
大
中
小
许敏
许敏 内蒙古鄂尔多斯
新手上路
UID: 148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1
帖子: 21
注册: 10/6/2018 6:42:1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09:25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才子佳人中的才子大多是那些才貌俱佳、功名不高、未入官场的年轻文人;佳人多指那些温柔体贴、顾盼生情的年轻貌美的女子。才子遇到佳人不仅仅是中国人大团圆的心理的期盼和希冀,更是中国文人在心底自卑和弱势的反映。面对强大的封建专制的国家机器, 中国文人无论如何在经济、政治、思想、人格上,几乎没有任何的有效的反抗手段, 也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反击力量。长达几千余年的专制统治, 尤其到了专制集权得到集中强化的明清时代,文人不仅习惯于臣服于统治者, 而且更成为统治集团的传统依附者。自然心里上渴望的也就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多。
#8
大
中
小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注册会员
UID: 150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8
帖子: 58
注册: 10/28/2018 4:11:0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84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09:39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浪花淘尽英雄”讲座反馈
在讲座一开始,樊老师就引用了“浪花淘尽英雄”,既扣题(我的职业病已无药能愈了),又让同学们探寻《三国演义》为何用杨慎的《临江仙》作开篇词。这就把同学们的思考引向了《三国演义》与正史的区别:《三国演义》虽是历史演义,但首先是演义,是文学的,而非历史的。这个开篇很重要,它为之后分析《三国演义》的人、事的多面、矛盾作了有力铺垫(又犯病了)。
在分析曹操形象时,樊老师一方面突出他身上的“奸诈”,和同学们一起回忆相关情节,另一方面又把文本中曹操身上所体现的“可叹”“可爱”挖掘了出来。
在这个基础上,樊老师让我们看到《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何以如此多变:成书有三种材料。一是客观的历史典籍;二是有贬曹拥刘倾向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三有对以上两种材料的改编糅合再创作。
在整个讲座中,樊老师的活动设计丰富:问答、角色朗读、成语接龙,对每一个人物的分析都扣着书中最典型、最精彩的情节,更重要的是,樊老师始终在引领听者在思考中去类型化、去标签。这是真正的思考,真正的学习在这里产生。
#9
大
中
小
黄佳凤
新手上路
UID: 16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8/24/2019 7:30:5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10:02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讲座交流: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评价曹操》
非常佩服樊阳老师课上交流提问和审视学生答案时的强大的思维逻辑。由学生熟悉的三国相关的成语和歇后语,追溯这种熟悉度的内在原因——类型化的人物塑造,再以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为例,由面到点具体分析他们的“类型化”塑造。再评价曹操时,樊老师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入点:曹操和刘备相比更喜欢谁?今人更喜欢曹操,是不是说明《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不成功呢?但学生往往没有意识到这其实上就是一种塑造人物的“不成功”,反而还想去文中找证据去维护曹操,抓住这样的思维漏洞,樊老师带学生更细致地去分析了曹操的复杂的个性,一个是他的奸诈,一个是他的可爱可叹,但最值得关注的是樊老师并没有局限在一个文本中去解读曹操的形象,在解说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时,樊老师还比较了《魏书》《世说新语》《杂记》中塑造的曹操的人物形象,他带学生全面客观地去看曹操被呈现出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种“被呈现”是一种文学作品的“虚构”,所以他提醒我们作为读者,不是为“虚构”的人物“虚构”的行为做解释,而是要去考证其虚构性和虚构的来源,并且作为读者,我们也要明确我们为了什么而阅读,我们不能为了守住心中喜欢的人物某个形象而突破内心基本的道德底线。而如果去考证,我们也才会明白曹操的形象的复杂性正是源于《三国演义》成书参考书目的混合性(既有正史也有民间话本),也才会明白在这样的时间积淀下,曹操形象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下是一个客观呈现,而并非作者的刻意主观行为。
#10
大
中
小
陈蓓蕾
新手上路
UID: 162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9
帖子: 9
注册: 8/23/2019 7:34:0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9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13:08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因为生病,整个11月,伴随着寒冷的冬季,突然急速而来。生病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读书,也只有这个时候能放手不管方方面面的事情去看兴趣的东西。之前听了樊老师的元杂剧,那些才子佳人的讲座,觉得仍有隔靴搔痒不明了。趁着生病,就放倒在床上看蒋勋的说元杂剧。里面同样提到了关汉卿,提到那句非常出名的“响当当的铜豌豆”,加之看到郑炜那篇推文“茴香豆”,看到这个我莞尔一笑。
如同樊老师所说,元杂剧用的语言有时真是俗到不能读下去,但是不可否认,语言里却透着生气勃勃的力气,长于市井。文人因为不能入仕,而被迫成为编剧甚至演员,自编自导,甚至根据现场表演情况增减表演内容。仔细一想,直接把内心的想法诉诸于表演,且根据观众的反应而修改桥段,真真考验着功力。我一直嫌弃才子佳人大圆满,哪怕窦娥这样的冤屈,最后都是喜气洋洋感觉悲剧力量一扫而空。但是,转而一想,如果受众只有老百姓,那些哈姆雷特的哲学提问,给谁看?给谁听?李尔王苍凉的回声里是否有观众?
换做自己来改剧,恐怕也是喜剧的多吧!这么一想,翻翻历史,就哀叹着合上书,算了,头痛,果然病得不轻。还需要多读书。
#11
大
中
小
王凤琼
注册会员
UID: 15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88
帖子: 78
注册: 10/29/2018 11:12:08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13:15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浪花淘尽英雄》讲座反馈:
在这一讲座中,开篇就让我耳目一新,学生更喜欢曹操,这与作者”拥刘反操“的观点是否相悖,而一个学生的回答让我很叹服,作者拥的是汉室,不仅仅是刘备这个人。在分析曹操的性格时,樊老师说,作者就是参阅了大量的资料才造就了曹操这个形象,这也让我想到刘备的相对单一可能是由于作者参考的单一,这也启示我,教学生写作时多从不同地方去发现人物的多面,这恰恰能表现人物的真实。
#12
大
中
小
袁利洁银海学校
新手上路
UID: 147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7
帖子: 47
注册: 10/6/2018 5:28:24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4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13:21
回复: 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11月《三国演义》讲座反馈:看到这一期讲座内容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题目可以讲的内容太多了,正是因为可讲的太多了,如果我自己来设计的话,反而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听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听了一下樊老师的思路。樊老师从四个主要人物入手,最令我佩服的有两点。一是对于《三国演义》、《三国志》、《魏书》这些材料的整理、编排,每一则材料出现得总是恰到好处,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二是对于人物依托文本冷静、客观的分析,试图多方面还原人物,打破学生固有认知,而不是上来就先定调,曹操奸刘备仁。我觉得这非常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13
大
中
小
冯乾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13:39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西厢记》讲座反思
观看了樊老师关于《西厢记》的讲座之后感触很多。樊老师从《西厢记》的流行程度入手,帮助学生了解了为什么以《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能够如此受欢迎。樊老师认为除了在当时的封建礼教制度下歌颂自由恋爱的可贵之外,还有观众们对于郎才女貌,男主人公考上状元功成名就的一种羡慕之情杂糅在里面。弗洛伊德觉得文艺是一种白日梦,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作者内心的本我的思想带入进去。读者在阅读时也仿佛陷入这一种白日梦之中。在观看了同学们对于《西厢记》的演绎之后,樊老师带我们进行了文本分析,尝试通过人物的语句进行人物性格分析。其实这里挺不好讲的,因为《西厢记》素有艳曲之名,里面比较露骨的描写也不少,在保证不开车的情况下还能够将文本分析明白其实很不容易。另外单纯从文本来看其实现代人对于元代剧本的文字的理解是疏远的,很难单纯从文字看出红娘泼辣的性格,张生崔莺莺之间的你来我往欲拒还休,配合乐曲、表演相对好理解一点。
#14
大
中
小
冯乾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9-11-29 13:45
回复:2019年11月讲座反馈
汉宫秋的阅读反思。
本月阅读了《汉宫秋》,《汉宫秋》作为马致远代表的一部作品,讲述了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入宫后不愿贿赂毛延寿被画得很丑,不得汉元帝召见。当韩邪单于大举进攻索要昭君作为阏氏,昭君为了大义愿意和亲,但在和亲途中投江自尽,以全忠贞。整个故事两个君王之间的政治斗争,被怪罪于画工和女子其实是十分可笑的。结合马致远所处的元代,经历的汉文化的大衰退之后,当时的文人虽然不满足于元朝的统治,但是心有不甘。借王昭君这一个女子表明气节。
#15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47072次, 共25个帖子, 2页, 当前为第
1
页 选择页数: 1
2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18:22:26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