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本主题被查看68145次, 共42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3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冯乾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5 08:31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最近在讲坛的要求下继续恶毒了《他们应当行走》这一本书,这一本书主要写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读这样一本书别有一些感触。在书的中科学家、财阀、政治家、流行病学家依次登场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这一场长达数十年的疫苗研发进程。这一本书从一个侧面描述了美国体质强大的原因,也照应了我们目前看到的在这一次美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些乱象。
第一点起名字的重要性,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但是这种病毒并不只针对儿童,对成年人也有一定的患病几率。比如罗斯福总统在他三十多岁时就得了这一种疾病,并导致他下肢的永久性瘫痪,这一点给当时已经是海军次长,政治前途无限的罗斯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几乎毁了他的政治生涯。人们无法相信一个稳重正义的成年人会得一种看上去像小孩子才会得的疾病。结合川普前段时间一口一个武汉病毒,这一段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围堵估计还能持续很久一段时间。
另外脊髓灰质疫苗的成功面市,离不开罗斯福幕后几位助选经理的在幕后的牵线搭桥,从宣传、筹集资金、再到政治公关,危机公关。但是在而今的美国政坛我们却看到了两党之间使用更高明的手段进行相互攻击,撕扯。不是为了人民的根本福祉,而更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
这一本书被评选为非虚构类图书2019年十佳,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如何看待疫情,如何看待西方世界,如何化危为机是这一本书留给我们的思考。
#31
大
中
小
周永峰
注册会员
UID: 147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7
帖子: 57
注册: 10/6/2018 5:12:3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8.8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5 14:15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4月《他们应当行走》反馈
正当国内后疫情和海外前疫情的时期,我开始阅读《他们应当行走》,这让我有一种卷入感,虽然阅读异常艰难,但我还是收获不小。
本次阅读让我对中西政治,基金会、学界等制度有了一次强烈的对比,读完之后我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象:他们交流就像在一个鸭塘里,乱哄哄的。但他们争辩、互撕都是基于公众利益而战的。
对于疫苗的研制是曲折的,缓慢的,在焦灼的等待之中,美国民间和官方都会上演搞笑的戏码,例如,第四章一位叫做伊丽莎白•肯尼的护士发明了一种“热敷法”,并声称这个疗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以实验为重的科研界却嗤之以鼻,但小儿麻痹的家长对肯尼的成果表示赞赏。一边是民众的感性加特,一边并无实验数据空洞呐喊,这让基金会左右为难,基金会不愿跌入土郎中设计的圈套之中,但基金会善款来自民众,民众的情绪可能左右基金会前程,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之下,基金会也会象征性为肯尼拨款,这样做法有点不上规矩,但又无可奈何,所以任何一个机构运作都不是铁板一块。
面对大众,美国信息作了最大限度的公开透明,遵从科学。我看到美国民众素养和官方力量。而我们在新冠病毒肺炎初期,信息相对封闭。一个事例是是,湖北两会期间,一位香港商人参加其政协会议,他全程戴口罩。他就像个异类一样,当镜头扫过他时,他的行为令人不解,但他遵从科学,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素养课。
本书获得了普利策奖,这是非虚构作品更高奖项,我曾经是一名记者,文中立体呈现方式更令我心生敬畏。我深知作者采访的艰难,他是为公共利益而写。另外,罗斯福也是小儿麻痹症患者,被誉为轮椅上的总统,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重要的领导人,也引发我对这段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32
大
中
小
魏敏
魏敏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新手上路
UID: 147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
帖子: -6
注册: 10/5/2018 10:42:27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1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5 18:32
回复: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2020年春节,一场瘟疫中国并迅速蔓延全球,至今仍然无法研治出有效疫苗和治疗用药。看了《他们就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一书,对当前世界抗疫更是担忧,为了研制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美国上至总统罗斯福,下至普通平民百姓,加上无数科学家都在曲折中努力着,前后花了50年的时间才取得这场战胜疾病的伟大胜利。
戴维·M.·奥辛斯基在他的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他们应该行走》一书中,回顾了百年前人类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间付出努力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这个过程中有四个人物至关重要:
一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对研制脊髓灰持炎疫苗大力支持,推进了疫苗研制的进程。
二是乔纳斯索尔克,通过用福尔马林对病毒样本灭活方法,生产出灭活疫苗。
三是阿尔伯特萨宾,继索尔克后研制成功疫苗。
四是托马斯弗郎西斯,1955年向全世界宣布有效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终于诞生了。
在书本329页写有“……1955年之前……:大门紧闭的电影院、空荡荡的游泳池、父母恐慌地警告孩子、报纸上每天刊登……患者数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受冠状病毒的影响,1955年前在美国大街小巷出现的凄清场景,今天又在世界各地重现。
阳曦先生在《有私的公益》中写道:“人类征服每一种疾病,背后都曾付出巨大的努力。”
2020年冠状病毒肆掠期间,世界各地都在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故事,真与假、美与丑,你方唱罢我登台,不忍目睹公平正义被挤在角落,唯独希望人类对抗病毒的征途中,尽快达成最终的目标------研制出有效疫苗。
#33
大
中
小
陈晨
新手上路
UID: 148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0
帖子: 40
注册: 10/7/2018 8:16:16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6 03:27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继续阅读《他们应当行走》又有新得。
初读这本书,感慨于其事例之具体、生动。知道其症状,寻找传染媒介,了解病毒如何复制、如何引发感染,最后研制疫苗时关注疫苗是否有生物种族的差异性……这些流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事例,他们宛如身边的朋友让我们为他们的命运而感慨。而作为一本医学史实作品,其语言的简洁、严谨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提到Salk疫苗“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共卫生试验”,这本书从试验立项背景、方法争论、实施过程,到最后的结果发布,不仅详尽得还原历史过程,还把其中的学术争论、政治考量、个体命运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叹在时代大潮前个体的渺小、无奈与彷徨。
最后说一件有趣的事儿。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特朗普称他在负责研发新冠病毒疫苗,将其称做Operation Warp Speed,称会在2020年底研发出3亿支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如果不看这本书我也许也会信了,现在看来只能当笑话了。
#34
大
中
小
云南昆明和志茹
注册会员
UID: 15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9
帖子: 59
注册: 3/29/2019 10:39:1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6 10:07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读书反馈】《他们应当行走》现在读到第8章,读的时候想了共同体老师提出的问题,假如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会如何推荐。作为初中生,能从这本书的阅读中收获什么,便是推荐它的初衷。这类写实类的,而且是与流行病有关的书,我在读的时候的感受,就是我想推荐给我的学生的东西。1.这是一本能启迪智慧、启发思考的书。本书获得了新闻类的最高奖“普利策奖”,而面对时下的疫情,这本书简直就是对时疫生活的再现,如何看待疫情下的社会生活,这本书给了一个范本式的参考。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面对现实,将如何自处,在真实的故事中获得成长。这是我推荐本书的第一个理由;
2.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思考,书中写了很多人,对这些人的认识,完成对“人物群像”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能以读促写。写作上,读后感的写作是八年级下册的一次写作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写写读后感,养成阅读促进思考的习惯。
#35
大
中
小
张利云
新手上路
UID: 166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4
帖子: 24
注册: 3/1/2020 9:56:0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7 02:32
回复: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他们应当行走》是我读到的一本最难读的书,花了很多时间都很难读下去,但是在读的过程中还是有新的启迪和收获。这本书还是知道好多自己原本不知道的冷门知识,也算是弥补漏洞,自己的知识面和格局还是太窄了,也许还是读书太少的缘故吧。比如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实际状况,人们对小儿麻痹症的无助和恐惧,面对恐慌时的真实人性描写以及应对的所有措施。还有医生及科研人员、社会人士开展小儿麻痹症救治活动以及研发疫苗的种种艰难探索的过程。真实且震撼人心。
一、罗斯福pk特朗普
读了罗斯福面对小儿麻痹症的果敢行为,让我联想到现任总统特朗普,同样面对不可预知的、可怕的疫情,他们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在当时社会经济比较艰难的情况下,罗斯福以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的一个角色与民众在一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和帮助无数的人,无论是面对面的探望还是信件的交流,让很多患麻痹症的人重获勇气和力量。他自己也用自己花钱购买一处有助于小儿麻痹症的水疗旅馆,虽然这个一开头的理念也有属于为了他自己一点私心的想法,但在过程中他招募了无数的策划者为之募捐了很多的钱用于治理治疗小儿麻痹症,特别是“一分钱的行动”模式还影响到相当一段时间公益,这让我深深地震撼,这个过程中的巧妙构思以及深入人心的宣传让我感觉感动地无语。正如罗斯福竞争总统之前的那个支持者所说的话:“总统是用脑子来思考的、用脑子来规划祖国的未来,而不是靠身体。”罗斯福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他是一个残疾人,但他却很伟大,它让无数的人得到战胜病魔的勇气。我一直也是很欣赏佩服罗斯福先生,一直以来他的残疾都被我忽视,但是他顽强的意志以及面对困难勇于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面对着残疾,他选择了一个正面的形象给观众,用正能量激励无数的人勇于面对。
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现任总统特朗普,同样是面对可怕的疫情,他选择的是逃避,选择的是找借口,选择的是用一种侥幸的心理,甚至是用一种虚幻自我安慰,说只要有给大家正面的激励就能够战胜疫情。殊不知“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
同样是总统,这个格局确实相差甚远,特朗普他用甩锅等手段来制造中伤事件,甚至不顾人民死活去打仗,用战争来赢得自己所谓的大选。过于自私,没有格局,只有商人的利益为上。这么多人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死了没有关系,视人民的生命如粪土,这是何等的悲凉。
二、同为研发疫苗奋斗,结局截然不同
未来的格局是什么?在当时的社会,当你在研制疫苗的时候是赢得了成功,那么你就是明星,所有的荣誉都属于你,但如果你一旦失败,那结局也会变得很悲凉,这也写出了人生的百态。布罗迪研制的是一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病毒疫苗,从某种程度上讲,布罗迪的思路超越了时代,他的死病毒实验模式引领后来的乔纳斯·索尔克走向成功。在试用疫苗是诱发了少量病例,结果疫苗的失败等于布罗迪的职业生涯直接终止,这个年轻而脆弱的医生最后被解雇,颠肺流离,最后悲凉地死去。而科默尔医生在猴子之间做了几次简单的试验后,给自己的孩子和23个人注射疫苗,后来总计有一万多人参与了试验,结果相当可怕,他的疫苗最少引发了十多例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其中九人丧命,两位医生之间的竞争,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也是真实的写照,这也给我们很多的启迪,在面对荣誉的时候,如果我们选择了少一些急功近利,少一些指责,是不是社会更和谐,布罗迪和科默尔的人生会不会又另一种更好的结局?支持布罗迪的帕克很快退休,疫苗的重挫在他的光辉履历上只留下小小的污点,他的去世让同事和学生痛心不已。
三、关于美国的过去与现在
同样是在那个时候,美国面临着经济的萧条、面临着很多的压力,他们虽然有恐慌,但依然有序,所有的人包括总统都能够尽可能地去考虑民生,想尽办法为他们创造。面对疫情,大家做的是配合,做的是相信,做的是支持,但是现在的美国,崇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在面对疫情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宁愿传染病毒也不要口罩,选择了不配合不支持。甚至还叫嚣着有意组织聚会来证明自己的自以为正确的谬论。连特朗普都说病毒不可怕,看谁的免疫力强。另外也在这个过程中暴露了美国人虚伪的所谓人权。有钱可以得到医治,贫穷的人放任死亡,所以这个人权也是让人打个疑问号的。中国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的根,让每一个人面临苦难的时候能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舍生取义,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地方,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骄傲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在中国是幸福的,在中国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幸运的,我们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当你有病的时候,国家会为你买单,这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讲,跟家人讲:好好看看吧,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在中国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我还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当时的富人所做的慈善,他们的慈善都是基于关心社会,虽然有一小部分个人的私利在里面,当面临着小儿麻症及其他疫情的时候,他们出大量的金钱资助,甚至是出资来建研究科学研究所,这让我非常的震撼,但是现在你看美国已经很少看到这样的场景了,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呢?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思考。
#36
大
中
小
李云跃
新手上路
UID: 149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
帖子: 25
注册: 10/7/2018 7:16: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7 10:50
回复: 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在研制脊灰疫苗的过程中,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只支持灭活疫苗或者减毒疫苗,那么最后可想而知,要想打败脊灰病毒是很难的。在科学面前,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对于一个新生事物的认识,所有的人都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断然或者轻易否定谁的做法都是极其武断的。有不同的争辩,有不同的声音,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事物的全貌。特别对于当下学术界来说,更需要这样的不同声音。
#37
大
中
小
李廷梅
新手上路
UID: 151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7
帖子: 37
注册: 10/30/2018 7:17:3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07 12:33
回复: 李廷梅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他们应当行走》这本书是我们毕业班复课前3月24号我啃的一本书,连着《鼠疫》一起啃了,这样的书,如果不是这次新冠肺炎,我也许这辈子也不会读这样的书。两本书都啃完以后,我都公共卫生事件都了一些认识,在《他们应当行走》里,我也第一次知道小时候身边有人得的“小儿麻痹”竟然经历了这样波澜壮阔的斗争过程,这当中走出了了很多令人钦佩的“逆行者”,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再一次的让我思考:人类真的很渺小,地球不是人类所独有,每一个人都应该收起自己贪婪和自大,与一颗谦卑的心与自然相处,与万物和谐发展。
#38
大
中
小
罗慧萍
注册会员
UID: 148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6/2018 6:34:4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10 18:13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他们需要行走》从一个侧面描述了美国控制脊髓灰质炎的伟大历程。我们不只看到一场传染病给人们带来的各种灾难,更看到了一个国家运行体制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政治制度的特点,科研人员的付出、牺牲以及各种矛盾,种族问题,慈善基金会建立的背景、方式、困难以及发展过程,传媒体系的全程参与,电影、宣传广告、艺术家的各种活动,民众的努力付出等。科学家、行政官员、社会组织、疫苗生产商,形形色色的人,社会运行活跃,“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是这本书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信息。
第一是科学工作者对传染病执着的研究与实践。在书中,奥辛斯基利用巨大篇幅记叙了推广使用疫苗的初期实验之艰难。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消除病毒的灾难潜心付出,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在一次次战胜病毒得以重生。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战胜疾病的历史。如“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到底应该用哪种,争论至今没有停止”,索尔克与萨宾的学术之争是书中极精彩之处。即使没有结论(未必一定都要有结论),但是,两位病毒学家对于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态度与身体力行,不仅值得后人赞颂,更值得我们的科学家践行。更让我吃惊的是,我们不只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同时卑劣在科学家身上也会一闪而过。真实的生活就在这里。
第二、其他行业中许多人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自救,其过程中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主动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他们不是等政府来解决问题。办法是人想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让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如拜奥尔为了聚集人气,和大受欢迎的独眼飞行员威利·坡斯特一起走遍全国巡回演说,后者刚刚创造了环球飞行的速度纪录:7天19小时。每到一站,拜奥尔都会举行媒体发布会,遍邀当地的民主党人,说明活动计划。对于小镇,他建议举办广场舞会、教堂晚餐和扑克牌局;而在大城市里,他推荐工人阶级在工会大厅举办舞会,富裕的上流阶级则举行正式晚宴。他争取到了让报纸刊登免费广告,让电话公司提醒用户参加活动,让百货商店在橱窗里展示各次活动的衣服鞋帽。
战胜病魔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脊髓灰质炎受害者罗斯褔从讳莫如深到成功竞选了总统,躬体力行影响了众多国民。“这场美国历史上最大型的公共卫生试验共有约150万名儿童参与,就连统计学家都为之震惊”,在政府及基金会的推动下,美国的每个家庭以空前的热情与勇气投入到“脊髓灰质炎”的最后之战。
第三、灾难中,慈善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美国结核病协会,1907年,他们创造了防痨邮票。“小小邮票,承载光明。
贴在每一封信上, 每一分钱都会帮助我们, 终结可怕的白色瘟疫。”拜奥尔的募捐活动充满了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他利用总统生日舞会活动,采用最新的广告技术和公关手段,打破了传统慈善的困局。“捐一点儿东西,瘸腿的孩子就能重新走路!”关键在于通过现代媒体向亿万人传达你的理念。再如“一毛钱进行曲”系列慈善活动对推进全国齐心协力战胜病毒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允许每个人发表意见。这样肯定会有不好的意见,但一定会有好的意见更多地产生。不准人说话,当然不好的意见听不到了,同时好的意见大家也不开口了,不在争论中谁能说什么才是好的意见呢?可是我们常常违背常识。例如我国这次新冠病毒初期的李文亮等八个受训诫医生事件。
第五、直面领导者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他们的过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公开的批评塑造更健全和成熟的政府。总统不是神,也也同样有错误,更应有接受批评的雅量。
#39
大
中
小
罗慧萍
注册会员
UID: 148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6/2018 6:34:4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10 18:15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他们需要行走》从一个侧面描述了美国控制脊髓灰质炎的伟大历程。我们不只看到一场传染病给人们带来的各种灾难,更看到了一个国家运行体制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政治制度的特点,科研人员的付出、牺牲以及各种矛盾,种族问题,慈善基金会建立的背景、方式、困难以及发展过程,传媒体系的全程参与,电影、宣传广告、艺术家的各种活动,民众的努力付出等。科学家、行政官员、社会组织、疫苗生产商,形形色色的人,社会运行活跃,“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是这本书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信息。
第一是科学工作者对传染病执着的研究与实践。在书中,奥辛斯基利用巨大篇幅记叙了推广使用疫苗的初期实验之艰难。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消除病毒的灾难潜心付出,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在一次次战胜病毒得以重生。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战胜疾病的历史。如“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到底应该用哪种,争论至今没有停止”,索尔克与萨宾的学术之争是书中极精彩之处。即使没有结论(未必一定都要有结论),但是,两位病毒学家对于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态度与身体力行,不仅值得后人赞颂,更值得我们的科学家践行。更让我吃惊的是,我们不只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同时卑劣在科学家身上也会一闪而过。真实的生活就在这里。
第二、其他行业中许多人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自救,其过程中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主动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他们不是等政府来解决问题。办法是人想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让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如拜奥尔为了聚集人气,和大受欢迎的独眼飞行员威利·坡斯特一起走遍全国巡回演说,后者刚刚创造了环球飞行的速度纪录:7天19小时。每到一站,拜奥尔都会举行媒体发布会,遍邀当地的民主党人,说明活动计划。对于小镇,他建议举办广场舞会、教堂晚餐和扑克牌局;而在大城市里,他推荐工人阶级在工会大厅举办舞会,富裕的上流阶级则举行正式晚宴。他争取到了让报纸刊登免费广告,让电话公司提醒用户参加活动,让百货商店在橱窗里展示各次活动的衣服鞋帽。
战胜病魔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脊髓灰质炎受害者罗斯褔从讳莫如深到成功竞选了总统,躬体力行影响了众多国民。“这场美国历史上最大型的公共卫生试验共有约150万名儿童参与,就连统计学家都为之震惊”,在政府及基金会的推动下,美国的每个家庭以空前的热情与勇气投入到“脊髓灰质炎”的最后之战。
第三、灾难中,慈善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美国结核病协会,1907年,他们创造了防痨邮票。“小小邮票,承载光明。
贴在每一封信上, 每一分钱都会帮助我们, 终结可怕的白色瘟疫。”拜奥尔的募捐活动充满了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他利用总统生日舞会活动,采用最新的广告技术和公关手段,打破了传统慈善的困局。“捐一点儿东西,瘸腿的孩子就能重新走路!”关键在于通过现代媒体向亿万人传达你的理念。再如“一毛钱进行曲”系列慈善活动对推进全国齐心协力战胜病毒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允许每个人发表意见。这样肯定会有不好的意见,但一定会有好的意见更多地产生。不准人说话,当然不好的意见听不到了,同时好的意见大家也不开口了,不在争论中谁能说什么才是好的意见呢?可是我们常常违背常识。例如我国这次新冠病毒初期的李文亮等八个受训诫医生事件。
第五、直面领导者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他们的过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公开的批评塑造更健全和成熟的政府。总统不是神,也也同样有错误,更应有接受批评的雅量。
#40
大
中
小
刘亚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11 13:35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这本书相比较而言超出了我的阅读认识范围,所以读的比较费些力气。我想起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灾难以及灾难下的文学,比如《鼠疫》,比如《拉贝日记》,当然也有前期被力挺,后来有饱受争议的《方方日记》,外文版翻译为《武汉日记》。“人类血站前行的历史·······”这是鲁迅说的,虽然他说的是斗争和请愿,但某种程度上,疾病也可以位列其中。但愿人类不再有灾难,尤其是人为的灾难!
#41
大
中
小
陕西邹高峰
新手上路
UID: 161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2
帖子: 32
注册: 7/9/2019 1:08:5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5-11 13:56
回复:2020年4月读书反馈
一个历史老师要知道的范围很广呀。我将把本次读书所学所想运用到教学中去——虽然我知道这个比较难因为毕竟这方面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是不写的——但这种阅读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还是很可以教给学生的。另外也建议我们学校的读书节等活动可以拓展读书范围,分享的内容多一点。
#42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68145次, 共42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3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9:24:48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