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55570次, 共41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3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9月讲座分享反馈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2020-10-08 11:26
回复: 9月讲座分享反馈
由于刚开学,事务繁多,讲座的交流听得断断续续,写的交流也迟了。
现把樊阳老师的讲座感受和公众号上樊老师的文章读后感结合起来简略谈谈感受。
1.樊阳老师的“明清易代”讲座内容磅礴大气。以前我讲《五人墓碑记》是就文说文,自己的理解本身很狭窄,没有放在时代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思考,自然对学生的启发也不到位。所以这一类文章一定要有“历史的情境”。
2.樊阳老师在回忆自己取得当年高考文科状元的文章中回顾了自己当年的学习方法:实地考察、打通文史地理政治学科,跨学科跨时代全方位思考、手绘地图。这种学习方法是真的主动学习。我还向自己的学生推广了。
3.这种大语境的学习方法考验老师的读书、思考、整合能力,也考验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
#31  
新手上路
UID: 161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2
帖子: 32
注册: 7/9/2019 1:08:5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20 金币
2020-10-08 11:41
回复: 9月讲座分享反馈
每周准时听樊阳老师的讲座已成习惯。
连续几周听了“明清易代”的讲座,很有收获。
我自己本身也经常在学校给学生义务讲座,现已成为系列。
但是觉得自己的讲座多从历史的单一角度切入,内容不够广博,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不够。
接下来将广泛阅读,打通文史哲,站在更高远的视野充实自己的讲座内容。
希望自己进步不断!
#32  
新手上路
UID: 151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10/31/2018 11:29:05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0-10-08 15:46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这几天,先看了樊阳老师的“我是如何设计人文行读课程的”,然后又看了假期的行走回顾,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两个结合起来看,觉得特别好。
人文行读课程设计,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地图的应用。
我觉得樊老师一直特别重视地图,而且他特别能用地图,这也要是有一定功底,才能这么用的啊。我想,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装在樊老师脑袋里面了,随时可以调用,随时可以画一副地图出来,活生生的,厉害厉害。
比如说,观察虢国与齐国的位置,还有抗战时期租界周边地图,让大家看到四行仓库和公共租界的关系,地图用得好,特别能说明问题,
贯穿时空,把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都有机的贯穿到一起,我觉得这个特别佩服。
然后就是问好问题,大问题,小问题,交织到一期,每个问题都不是孤零零的,都是有所从来,是一个大脉络中的这个,佩服佩服。
#33  
新手上路
UID: 16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8/24/2019 7:30:5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2020-10-08 17:04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在樊阳老师的讲座之前,我同样也有这样的疑问:问什么士人换了一个“天子”,却要拿出所有身家性命去抵抗?士人的信仰是士人们活着的底色,若这底色立场变了,那“道”就要翻天覆地,只是在当下看来,这样抗争无力的悲剧让人惋惜,但也正释放出悲剧的作用——净化人心。
#34  
新手上路
UID: 149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5
帖子: 25
注册: 10/7/2018 7:16:0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35 金币
2020-10-08 18:31
回复: 9月讲座分享反馈
听樊阳老师讲清诗:
清诗整体来说没有特别的大家,但有自己非常喜欢的纳兰性德的词和袁枚的诗。纳兰性德的词中表现的忧郁基调,个人觉得主要是他的身份地位与他的爱好之间的矛盾或者说长辈们对他的期望与他的理想抱负之间的一种矛盾纠结的外在表现。然而,没有这种特殊的体验也不可能只活到30岁就写了上百首的词。休息期间CCTV上播放他的那首词曲,还有袁枚的《苔》那首诗被谱曲用现代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让我思考优秀传统文化要让现代孩子们喜欢是需要用现代的元素来展现古风的,没有这个转换是很难让同学们感兴趣的。
#35  
注册会员
UID: 149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7/2018 9:52:3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2020-10-08 20:21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听郭晓云老师分享反馈
1.郭老师在分享中,着重提到了通识的概念。郭老师的一句话我很赞同,无论读什么,都是在针对人的教育。
2.郭老师精心运营的读书会、读书群、分享会等,都是阅读很好的依托和语境。
我觉得,只要创设真实的语境给大家阅读交流,很多东西会自我生发出来。教学重在引导。
3.我自己也做整本书阅读很长一段时间了,初读的体验对于阅读课来说极为重要,而我们的教学也应从初读感受出发。
#36  
注册会员
UID: 165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2
帖子: 52
注册: 12/30/2019 2:33: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20 金币
2020-10-08 21:23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9月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回忆起自己在2017年的行读研学经历也历历在目,并以此进行了对照。感觉是越来越丰富和多种角度共鸣了,各位老师也能从自己的所见、所感并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分享和讨论,很希望这样的氛围,也期待能和老师们当面讨论
#37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2020-10-09 07:40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听了深圳南山第二实验学校郭晓芸老师的分享,感触非常深,似乎自己的想法和实际行动有了很多链接点。受启发,期待自己的阅读办起来……
郭老师身为历史教师,既不是自己孩子也没有自己学生,却有一颗教育的情怀。让二年级的学生就那么主动会学习,佩服,勇于实践用于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大胆的跟郭老师交流后,自己冲冲欲动。“时空观”值得我好好学习。
#38  
新手上路
UID: 174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7
帖子: 7
注册: 10/9/2020 11:09:03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70 金币
2020-10-09 23:30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9月已经过去很久了,今天已经是10月长假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回想起9月的分享,印象最深刻的要数9月13号4位老师对于行读的分享。
作为一个刚刚加入组织没有多久的小白,对于人文讲坛的行读一直心生向往与敬畏,但是也一直不知道到底如何操作如何与众不同。但是几位老师分享,将我们身临其境地带入到行读的场景中,用知识串联行读,在行读中领略文化的不同。感觉很奇妙,很好玩,也很向往。

专业的学习,无论是哲学思考,还是明清文化解读,都带着一番特别的趣味,是对大脑的一股清流,脱俗于生活,超凡于琐碎。每次学完都觉得内心愉悦。
#39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2020-10-10 20:26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今天关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起了一个“儒林悲歌”的主题。樊老师围绕“讽刺”借助典型故事来讲解这一主题。《范进中举》是阅读《儒林外史》不可绕开的篇章。提到主旨也是达成共识的“讽刺科举制给人带来的罪恶”,这“罪恶”是从故事中不同人的多面相来体现的。无论古今中外,既是“众生相”,自然也可以观照当下。所以《儒林外史》小说的楔子部分,作者就直接说:“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后味同嚼蜡。自古至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然后樊老师说到王冕的故事:王冕虽以画而闻名于世,但却不愿背负名利的重担,因而一直隐居于村野。后面故事讲道明太祖规定三年一科,用“四书”、“五经”、八股文取士时,王冕说:“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这里的“荣身之路”指的就是“八股取士”,“文”指的就是“学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人可以靠考试来升官发财,获得名利,自然便会将此外的事情都看轻了,包括作文章的初衷,甚至一些道德上的准则。听到这里因着教育者的身份,很难不联想到当下的教育现状。也想起《茶馆》里有说“改良,改良,越改越凉”。教育局长向社会道歉,阅卷组长因故下课,无考纲无样卷的情况下老师们一片茫然,学生们的负担越来越重,抑郁轻生愈来愈多……全国卷一直在改,新高考卷也应时而生,“得语文者得天下”让无数学生和家长咋舌,阅读也在培训市场上风生水起,可大多校园里语文学习现状依旧被理科被竞赛压得抬不起头来……所以,樊老师说让我们想想当下,很多老师只看重分数,有了分数就有了平台,有了平台就有了人脉和好的工作……
上文中的“哪一个是看得破的?”哪里看不破呢?大家倒也看得破,只是无力改变事实,继而看破不说破罢了。这其中的辛酸无奈都麻木到看到孩子轻生厌世后的新闻也就轻轻哀叹一声,便没了下文。所以,讲坛的力量在于让人从周遭的麻木中保持警醒,樊老师多年的公益坚持,各位老师的信念前行,还有类似于黄玉峰校长坚持的“阅读”铸魂,是在告诉我们《儒林外史》中还有如“周进”一般的人,心中还留有一些善念。老年得志的周进,官越做越大,可谓是读书人的理想与榜样。而他当上学道后,深知读书人老到五十多岁还在考试的绝望,因此而有意善待范进。但范进的文章第一遍实在看不到什么出彩的地方,但周进还是又多看了几遍,“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看了三遍的周进终于发现范进文章的妙处,而给了他第一名。
所以,少说牢骚话,多做实际事。在我们立足的三尺讲台上,痛并快乐的坚守着教育者的初心吧。
#40  
新手上路
UID: 175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8
帖子: 8
注册: 12/15/2020 8:16:37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80 金币
2021-01-04 00:10
回复:9月讲座分享反馈
我也走过很多地方,但是却不了解所到之处的历史。我也读过一些书,但是只能对书中所写心向往之。所以我很羡慕那些博览群书又游历各处的老师们。他们用自己云播的知识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和认知,他们无私的爱促成了他们所教学生的格局不断扩大,综合能力逐渐增强。他们才真正的是立德树人。
#41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55570次, 共41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3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9:17:12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