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25102次, 共45个帖子
标题: 共同体2月读书《诗人十四个》反馈(2月28日22:00截止)
新手上路
UID: 148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0
帖子: 40
注册: 10/7/2018 8:16:16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00 金币
 
3/6/2023 11:38:30 PM
回复:共同体2月读书《诗人十四个》反馈(2月28日22:00截止)
《诗人十四个》阅读笔记——
1.《春山》
抄录:
王维少年得志,有俨然神童的得意;中年隐居辋川,恍然看透了生命的真相;晚年却深陷于懊悔之中。
王维的晚年形象也与神韵淡远的“诗佛”不同。安史之乱中,他没能逃出长安,虽“服药取痢,伪称喑病”,但仍被安禄山携至洛阳任伪职。乱定后,王维虽得以免罪,但内心极度痛苦。他晚年的文章中翻来覆去反省自己为何不能自杀殉国,其自我贬责、自我作践的程度,让人不忍卒读。
王维《辋川集》组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每首都表达了一组对立的呈现和消解。比如有和无、静和动、美和丑,而这首诗表现的,就是“现在”正在成为“过去”的意识。
王维独有一种“中止的能力”。他依然对对岸有很多的向往,但那个对岸登不上去就登不上去了,那些对岸的人,没有机会认识就没有机会认识了。这就是“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不再把王维看作一个闲情作家,而看到了他诗中转化对立面、获得心灵自由的阐释可能。
有追求,就有落空的可能。应对此事只有两种策略:一是通过觉悟认识到追求的虚幻性,从而放下我执;二是用人格和意志的力量勉力支撑,直到人生尽头。欣赏王维者,多取前一种态度,喜欢李商隐的,则更类似于后者。
这正是人生的矛盾之处。纯然智性的觉悟在历史的大悲剧面前往往失语,其中的悲恸自己难以表达。
点评:
对比后面几章,这一章中作者提出的几个点颇有新意:
1.对于诗词字句的提炼有新意,解读细腻。
2.“每个小学生都要学《陋室铭》,然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真的是一件值得夸赞的事吗?如果终生都在评判他人是否配得上与自己往来,那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不过是将自己关在名为高雅的囚室中,而将真实而意外的人生拒之门外。为什么我们在启蒙之初学的都是这样自我陶醉的文本呢?”对于《陋室铭》的解读个人觉得有失偏颇——“白丁”并非结合时境是不是属于“肉食者鄙”的反讽?作者有点曲解原意了。

2.《春云》
笔记:
美感不同,是因为句式的长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修辞方法的使用,更是因为写作传统的养成。古代诗人在写作过程中渐渐发现之前的诗歌是有传统的。新的作者会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从而使新的作品既可以通过模仿、联想等方式对接到传统中,又具有作者的独特个人风格。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生发出“八表同昏,平路伊阻”的结果,“八表同昏,平路伊阻”生发出“静寄东轩,春醪独抚”的处境;“静寄东轩,春醪独抚”生发出“良朋悠邈,搔首延伫”的思念。
这句话冲破了任何形式的顾影自怜,朝向一个切实的他人,使这首诗的人情味达到顶点。但同时,清晰的意识依然君临于情绪之上——并不是任何驱赶孤独的往来都值得追求,如果不能与你促膝说平生的话,我宁可选择“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虽然这种孤独之乐是带有缺失的。从热望到冷静到遗憾,这句中包含了三个层次。
儒家认为《诗经》的美学特点是温柔敦厚,情感既真实充盈,又不过分,不至于冲破理性的控制,《停云》就是这样的感觉,所以说“温雅和平,与三百篇近”。
陶渊明的《停云》《荣木》《时运》三首,虽然其中有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思考,但那纯然是内在的体验。内容可以是生死、离别、善恶,甚至会触及这些主题中永存不可解除的遗憾,但这个体验的过程充盈而自足。所以,在陶渊明的诗中,诗人可以通过春花春鸟看到生命的某些真相,春花春鸟却不必扮演某个角色满足诗人的缺失。但在辛弃疾的词里,情况相反,他似乎无法满足于静止地获得某种领悟,必须将自己的心灵活动呈现于外在世界。
辛弃疾仰慕陶渊明,但对于其静穆的一面,始终不能学得。我想,这是由性格本身决定的。

感悟:
1.对于“霭霭停云,濛濛时雨”的解读好生喜欢。“霭霭”“濛濛”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事物的状貌而不是事物本身。这样的语序代表认识过程:霭霭者何物?霭霭者停云也。濛濛者何物?濛濛者时雨也。就像初次登临地球的外星人,第一次认识了春天的云雨。而第二章中名词“停云”“时雨”在前,形容词“霭霭”“濛濛”在后,仿佛说我认识的那朵云来了,它依然是霭霭的;我熟悉的那场雨来了,它依然是濛濛的。练字需结合语境生发。
2.“辛弃疾晚年虽未改家国之志,但也许可以在某些时候超脱于此,如陶渊明一般落尽尘埃,获得无涉世事的真趣。这里写辛弃疾和陶渊明是执念和豁然。”作者这一观点似乎不符——有疑义:
辛弃疾可以说一生都为着他打退金人,收复中原的愿望而奔波于世。即便被贬归隐,他种稻也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稼轩,稼轩,是名字里都带着的执念。他的超脱至少在他的作品中难得。
 

 

本主题被查看25102次, 共45个帖子



标题: 共同体2月读书《诗人十四个》反馈(2月28日22:00截止)
本月我们和讲坛同学们一起共读《诗人十四个》。请留下您本月读此书的感想,或是如果设计这本书与学生共读,     (钱中宜 发表于 2/19/2023 1:01:22 AM)
   其实只读了“春山的追寻:王维与李商隐”这一章,第一个感受就是自己“才疏学浅”,文中涉及的诸多诗作都未     (何粹华 发表于 3/7/2023 3:54:27 AM)
   #清静 一 偶染小疾,只得请同事帮忙代课,自己蜗居在宿舍。百无聊     (刘显 发表于 2/20/2023 1:27:13 AM)
   原来,诗可以这样读 ——读《诗人十四个》有感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诗可以这样读。     (钟莉萍 发表于 2/21/2023 12:45:00 AM)
   黄晓丹的书,之前读过《陶渊明也烦恼》,这是第二本。可能是因为读过了叶嘉莹,再读黄晓丹,老实说,前半本     (顾颖群 发表于 2/21/2023 3:51:48 AM)
   第一次听黄晓丹老师解读王维的《南垞》,是在一席的讲座:随时间而来的真理。当时,我被黄晓丹老师独有的智     (汪晓玲 发表于 2/24/2023 5:34:15 PM)
   《诗人十四个》是一本题材很新颖的书,第一次读心理学和诗歌相互交融的书本。这本书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     (周捷慧 发表于 2/25/2023 3:35:30 AM)
   立春节气,元宵佳节,始读此书。这本书是作者在江南明媚婉丽的春天完成的,作为众多读者中之一员的我是在古     (刘亚 发表于 2/25/2023 7:15:06 PM)
   《诗人十四个》 这是我读黄晓丹老师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也叫《陶渊明也烦恼》,是写给家长的传统文化启蒙读     (王一涵 发表于 2/26/2023 3:24:27 AM)
   读完这本书,最深刻的感觉就是作者在引领读者鉴赏诗词的过程中,同时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     (张越 发表于 2/26/2023 6:11:33 AM)
   读《诗人14个》,最让我惊喜的是诗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一些诗歌,包括一些联想,唤起了我多年前在初读这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发表于 2/26/2023 7:23:00 PM)
   #读书分享# 读《诗人十四个》对于我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全新的尝试。以前上学时,似乎不     (邱瑞 发表于 2/26/2023 10:46:43 PM)
   《诗人十四个》是一本我特别的喜好的书,围绕“春天”意象与“青春”经验,阐释了友情、情欲、孤独、死亡和     (胥江 发表于 2/26/2023 11:01:24 PM)
   不算很严谨的学术作品,更像是掺杂大量私人经验和感怀的一种随笔写作,读起来还蛮有趣的,审美上很有触动,     (陆羽琴 发表于 2/27/2023 12:19:10 AM)
   《诗人十四个》中黄晓丹说为何取这个名字,因为有种一起去l旅行的意味,还真的是,再看她对诗人的解读,真     (王凤琼 发表于 2/27/2023 2:57:41 AM)
   《诗人十四个》作者用生活中熟悉故事、经历或情景帮助读者理解诗文内涵;更是通过现代心理学结合文字来解读     (陈嫚云 发表于 2/27/2023 5:46:33 AM)
   手捧《十四个诗人》,心为所动,一为封面设计的字型,独特的笔画,明暗中的隐晦所动,宛如飘扬的柳枝,流动     (龚捷 发表于 2/27/2023 6:44:16 AM)
   说实话,我不是语文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诗人十四个》里面,作者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描写的好多细节,     (李秀玲 发表于 2/27/2023 6:44:22 AM)
   《诗人十四个》读书反馈 老实说,我读诗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经常是觉得读懂了诗歌本身就好,     (韦春玫 发表于 2/27/2023 11:16:51 AM)
   看到书的第一眼,就觉得封面是流动的,有种淡绿色的清新感,猜测下书的内容应该是诗意徜徉,不拘谨有特点的     (雾锁清秋 发表于 2/27/2023 6:45:25 PM)
   以前对诗歌的学习,更多是当时课程的安排,教书后则是教学的需要。说实在话,我对诗歌的感悟十分迟顿。读黄     (罗慧萍 发表于 2/27/2023 7:29:42 PM)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作者的文字表达特别细腻敏锐,,她在书中说到,在无常的命运中,那些珍贵的记忆片段,会     (溧阳董玉娟 发表于 2/27/2023 9:41:21 PM)
   《诗人十四个》,作者以“春”为主题选取了中国古代的十四位诗人,两两一组,互为对照,但作者并没有像传统     (钟金英 发表于 2/28/2023 12:27:35 AM)
   #阅读反馈# 几前年在朋友的群里聊天时,提到了黄晓丹老师的名字,后来买到她的书《诗人十四个》,     (王翡 发表于 2/28/2023 12:59:00 AM)
   翻开《诗人十四个》,春天的气息就扑面而来,特别幸运在这样一个春天可以和作者相遇,和十四位伟大的诗人相     (李欢欢 发表于 2/28/2023 5:09:13 AM)
   《诗人十四个》还没有读完,就读过的有这样一些看法。一是选用一种与人好像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行文,让人读     (李杏莉洛阳 发表于 2/28/2023 5:36:03 AM)
   阅读古典诗歌的意义在哪里?? 之前听到一种说法,是为了说更美的话,的确,诗歌语言很美,他可以跨越时     (邬蒙 发表于 2/28/2023 6:05:55 AM)
   时间总是稍纵即逝,总是忙,不会安排,读书也是满郎君。不过,能跟这么多优秀老师在一起交流互动实则荣幸!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发表于 2/28/2023 7:08:43 AM)
   献祭vs寂灭 ——阅读《诗人十四个》之“王维与李商隐” 周永峰 林叟超越鸿儒 《陋室铭》     (周永峰 发表于 2/28/2023 8:52:47 AM)
   读书笔记:《诗人十四个》,一看到这个标题第一印象就是:怎么这么简单?在今天,许多人取名都讲究典雅内涵     (叶娉婷 发表于 2/28/2023 1:36:40 PM)
   《诗人十四个》——王维与李商隐 在这一章中,作者探寻了一个问题——内心的自由状态是怎样的,正如这一     (黄佳凤(正式) 发表于 2/28/2023 5:37:22 PM)
   感慨于书中作者细微的感触,采撷一朵花,漫行一段路,都会有生命的悸动,这是人生的诗化。尤其作者讲诗的时     (洪健天 发表于 2/28/2023 8:27:05 PM)
   一些原因,书还未到手。 继续之前的历史系列,现在是《明朝那些事儿》。之前总是听说过,没有读过。因为     (刘瑜 发表于 3/1/2023 1:34:58 AM)
   读《诗人十四个》,是我焦头烂额2月的小放松。这学期开始,工作量急剧增加,本月只读了《诗人十四个》中的     (shasha000 发表于 3/1/2023 3:19:55 AM)
   【读书反馈】读《诗人十四个》是第一次读黄老师的作品。一开始读,并不是很感兴趣。可能觉得其中一些语言的     (云南昆明和志茹 发表于 3/1/2023 5:58:39 AM)
   《诗人十四个》是乐府策划出版的书,乐府出的好几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点:从个体经历出发,去看见一个时代或者     (黄宁莺 发表于 3/1/2023 8:10:28 AM)
   写诗歌、诗人和个人经历的部分我都很喜欢,但是写到心理学的部分,会觉得有些出戏和生硬。感觉有些过度解读     (黄宁莺 发表于 3/1/2023 8:13:11 AM)
   读之前,本以为这会是一本专业的诗歌赏析著作,像是叶嘉莹先生或是周汝昌先生那样的,没想到让人眼前一亮,     (朱茵 发表于 3/2/2023 3:00:12 AM)
   《诗人十四个》阅读反馈 1.增加解读诗歌的工具。古代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在加上现代的意象解读,基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发表于 3/6/2023 10:54:56 PM)
   《诗人十四个》阅读笔记—— 1.《春山》 抄录: 王维少年得志,有俨然神童的得意;中年隐居辋川     (陈晨 发表于 3/6/2023 11:38:30 PM)
   读陈子昂与张九龄,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孤独状态的两个人联系到了一起,视角堪称奇特。让我遗憾的是一生都     (盛晓伟杨初中学 发表于 3/7/2023 4:32:26 AM)
   陶渊明的桃花源 ——《诗人十四个》     (温和玲 发表于 3/7/2023 6:24:34 AM)
   (代林燕老师发) 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书名虽是“诗人十四个”,但其实并不是围绕诗人展开的,而     (钱中宜 发表于 3/7/2023 10:19:08 AM)
   以前慕名买过黄老师的《陶渊明也烦恼》,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发现原来是一本写给家长的教他们如何在家庭带孩     (王玲 发表于 3/7/2023 7:36:35 PM)
   《诗人十四个》对我这个教政治的新手而言,应该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之前几乎没有研究过诗歌、诗人,但是我     (陈励霞 发表于 3/7/2023 7:55:48 PM)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9:12:17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2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