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
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发表新主题 回复该主题
本主题被查看64195次, 共33个帖子
标题: 3月讲座反馈帖(不要开新帖哈)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4/3/2019 4:00:47 PM
回复:3月讲座反馈帖(不要开新帖哈)
听樊老师讲《大江东去》更喜欢留心课堂设置上的循循善诱和另辟蹊径。而这些都必须和充足的备课和多年的文学积淀分不开。总是想当面问问樊老师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做这么些有意义却也十分辛苦的读书事。可看到老师们的追随和学生的精彩发言,也就豁然了。
《大江东去——苏轼》樊老师从苏轼的“散文、诗词、书法、画作、士风、美食、名胜”七个方面来对苏轼做全景式的介绍,这是立体画像。全面且有趣味,比起传统教学课文的一叶障目来说要更合理。因为人实在是复杂的存在。其中讲到画作的时候,正好在读祝勇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一书,樊老师提到了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1亿人民币的高价得以回归祖国。我去查了一下,最后落槌加佣金一共是4.636亿港币,刷新中国字画拍卖成交纪录。而祝勇是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也是艺术学博士,他在书中有一章节的标题就是“枯木怪石”,其对宋代画的凝练概括就是“宋代的冰心玉骨,从唐代的大红大绿中脱颖而出。这根基,是精神上的自信。是中国艺术的一次升级。大道至简。”而这种画作呈现出来的宁静悠远,恰好和此时的苏轼内心相呼应。想起了一句话,“以手写我心”便是如此吧!
另外书中的第五章“大江东去”正好是樊老师这课的题目,樊老师说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其作品与人生,都如一江东去,通透浑然、贯通一体。而书中这一章节的角度很有意思。说的是“怪石”。书中写到“有学者把旷野上的石头解释为一种与几何型的政治空间相对立的存在——它自然、自由,而且自主,以近乎顽固的意志,对抗着来自外部的渗透和同化。……中国知识分子利用非几何形所蕴含的象征性来推动自己的社会理想。”
于北京故宫研究多年、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1911-2012年)在其自着《古书画过眼要录》曾提过此件苏东坡画作,称之为《怪木竹石图》,文中如此描述:「坡上一大圆石偃卧。右方斜出枯木一株,上端向左扭转,枝作鹿角形。右边有小竹二丛,树下有衰草数十茎。无款印。」

我也仔细地看了书中的这幅影印图,枯木很好说,石头的怪异之处在于上面画满了圆形弧线,由内而外,由小渐大,如果细细盯着不动,久之会感觉眩晕之感,不断旋转的画面给人以一种动感的刺激。而从怪石的右侧生出的这一株枯树毫无生机,却又给人一种难以遏制的力量感。读画也是读心吧!不知道此时此刻的苏东坡内心是心如止水亦或是翻江倒海呢?
而由此我想到了可否将他作品中的“石”来一个梳理探究。在五年的黄州贬谪期间他创作了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这“赤壁”不正是石头吗?《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之“石”,尤其是《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中的“踞虎豹,登虬龙,”说的就是苏轼等到险处“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我猜这该不会是《枯木怪石图》的由来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无形之物似有了人性,试图在述说着什么呢!
 

 

本主题被查看64195次, 共33个帖子



标题: 3月讲座反馈帖(不要开新帖哈)
   多年前,好友说过一席话: 如果苏东坡活在当世,即使不能嫁给他为妻,只要能成为在他跟前端     (魏敏(新) 发表于 4/3/2019 9:37:10 PM)
请大家将3月讲座反馈帖发在这里!     (刘尧 发表于 3/17/2019 9:46:19 PM)
   这次讲座再次让我回想起自己的高中岁月,那时对于秦观和柳永真是崇拜的五体投地,寻找他们的词,背诵,默念     (洪健天 发表于 3/19/2019 2:02:39 PM)
   3月份讲座反馈 今天听了樊老师的讲座《大江东去——苏轼》,所取题目与苏子一生契合,生于江边,人生足迹     (芒果 发表于 3/24/2019 5:33:55 PM)
   最近在读《苏东坡传》,所以听樊阳老师的讲座《大江东去——苏轼》,特别有感觉!自己在读书时,有些昏昏然     (郭晓云 发表于 3/27/2019 9:30:47 AM)
   3月23日樊阳老师的课程,《大江东去-苏轼》专题: 从散文、诗词、书法、画作、士风和美食,几个方面     (郭冬梅 发表于 3/27/2019 3:47:49 PM)
   3月听樊老师讲座《江湖夜雨十年灯:宋诗与江西诗派》反馈: 听樊老师讲宋诗与江西诗派,仿佛在一束光的     (王玉兰 发表于 3/27/2019 8:57:41 PM)
   听讲座“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反馈 在听樊老师讲座之前,我对北宋诗坛的革新人物,更多倾向     (申容昆明经开一中 发表于 3/27/2019 10:56:44 PM)
   3月23日樊阳老师的课程,《大江东去-苏轼》专题: 苏子为什么能在诸多领域为后人留下无数多的精神财     (许敏 发表于 3/28/2019 8:29:48 AM)
   如何去讲述一个人物?从教学者的角度而言,最简单的莫过于念诵该人物的“生平大事年表”了,然这样“导游式     (刘显 发表于 3/28/2019 12:02:43 PM)
   《大江东去——苏轼》,听了讲座,我在想,什么是苏轼独有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又是如何养成的?     (刘倩亲近母语 发表于 3/28/2019 6:34:28 PM)
   《北宋诗文改革与欧阳修》讲座反馈: 在听了这     (韦春玫 发表于 3/29/2019 1:12:51 PM)
   《大江东去》讲座反馈 听了樊阳老师《大江东去》讲座,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版的“东坡传”,对东坡主要人生     (王凤琼 发表于 3/29/2019 6:11:52 PM)
   作为一名初学者,聆听樊阳老师的课,我看到了一位知识广博又充满智慧与激情的语文老师,他在课堂上旁征博引     (崔桂静 发表于 3/29/2019 6:14:11 PM)
   在讲坛的学习中,尤其喜欢师生们关于社会热点的讨论。偶然间发现,讲坛所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和我的学生。     (王明月四川富顺柑九校 发表于 3/29/2019 9:14:55 PM)
   听《大江东去》 听完讲座,对苏轼又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放到今日,那绝对是红得发紫的“明星、大碗”,     (李云跃 发表于 3/29/2019 9:26:01 PM)
   听了樊老师的《大江东去》,感触颇多。但又想结合《苏东坡传》的3、4章一起谈感受,所以这篇讲座的反馈,     (陈晨 发表于 3/29/2019 9:38:22 PM)
   要将人物放入具体历史情境中去理解、共情,就像东坡写给司马光的那首作品,抓住了人物关系再去理解时,东坡     (袁利洁银海学校 发表于 3/29/2019 10:11:09 PM)
   春归如过翼——北宋婉约词讲座下反馈 在这一讲座当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这几点:第一、一开始樊阳老师就     (叶娉婷 发表于 3/29/2019 11:13:05 PM)
   智慧手环or科技手铐 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小组讨论环节孩子们都讨论得特别认真。     (王玲 发表于 3/29/2019 11:22:47 PM)
   听樊阳老师《庭院深深深几许-——北宋繁荣的婉约词坛》 网上认识并关注樊阳老师很久了,一直敬佩于樊老     (张成建 发表于 3/29/2019 11:55:42 PM)
   [font=宋体][size=10.5pt][font=宋体]李廷梅《大江东去[/font]--[f     (李廷梅 发表于 3/30/2019 1:23:31 AM)
   李廷梅《大江东去--苏东坡》反馈 一、说不尽的苏子 1、地位:王国维: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     (李廷梅 发表于 3/30/2019 1:29:28 AM)
   《大江东去——苏东坡》反馈 栋红楼梦的时候,鲁迅先生认为,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     (温和玲 发表于 3/31/2019 11:41:04 AM)
   《大江东去——苏东坡》反馈 读红楼梦的时候,鲁迅先生认为,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     (温和玲 发表于 3/31/2019 11:48:27 AM)
   自己在学习和从教的经历中,了解了一些苏东坡的知识,但是今天听完了樊老师的讲座之后,开阔了眼界。虽然没     (任建斌 发表于 3/31/2019 10:14:55 PM)
   诗文革新 反馈 北宋的诗文革新,主要是对“西昆体"的浮华风靡的一个状态进行改革。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发表于 4/1/2019 3:14:37 PM)
   3月份讲座反馈 其实没有听完樊老师的讲座《大江东去——苏轼》,是因为不认可樊老师对苏轼的看法。在阅     (北川永昌小学宋东 发表于 4/2/2019 8:39:28 PM)
   听樊老师讲《大江东去》更喜欢留心课堂设置上的循循善诱和另辟蹊径。而这些都必须和充足的备课和多年的文学     (郑小冉 发表于 4/3/2019 4:00:47 PM)
   逝 者 如 斯 夫 ——苏子的生命之“水” 周永峰 东坡生在眉州,属长江中上游,称作江头,     (周永峰 发表于 4/4/2019 9:14:02 PM)
   最近我在阅读《莎士比亚悲剧五种》中的《麦克白》一篇,有幸去年在上海大剧院看过英国原版的戏剧展演,回头     (冯乾 发表于 4/5/2019 10:55:47 AM)
   北宋诗文革新讲座反馈 马晓涛 听樊阳老师的“北宋诗文革新之欧阳修”的讲座,分别在不同的角度有许多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发表于 4/5/2019 2:57:58 PM)
   由歌词传唱和诗词原作进行比较,我觉得是一种理解诗词的较好的方法。传承与迎合当下,我们可以看到流失的是     (文帅楠郑州八十五中 发表于 4/5/2019 8:10:31 PM)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23:24:21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5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