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9月讲座分享反馈 | 
| 
 | 
| 标题: 9月讲座分享反馈 | 
|  各位老师:
9月的讲座和分享反馈贴发在这里。
		
				    (狄鹏
			发表于 9/5/2020 4:59:12 PM) | 
|  九月讲座反馈:
行读分享中,关于刘显老师提到的如何提问:让学生通过观摩景点逐步分析出答案,我有一点
		
				    (袁利洁银海学校
			发表于 10/5/2020 3:55:00 PM) | 
|  上周日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令我对行走有了不少的遐想。
		
				    (hongyvqiu
			发表于 9/16/2020 4:05:09 PM) | 
|  9月讲座心得
听了4位老师分别分享人文行走的心得,结合自己在暑假和孩子的一起旅行,谈谈自己对人文行走
		
				    (芒果
			发表于 9/21/2020 11:31:01 PM) | 
|  郭晓云老师的讲座,让我想到了,读书的深浅,之前读书往往看重的是经典,是名家,现在觉得,只要读本身就有
		
				    (洪健天
			发表于 9/23/2020 8:14:15 AM) | 
|  [font=宋体][size=12pt]8[font=宋体]月至[/font][font=Calib
		
				    (张利云
			发表于 9/26/2020 5:24:31 PM) | 
|  刚才爬楼,学习郭老师谈带孩子进行阅读,从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然后谈到了洞穴的预言,电影《楚门的
		
				    (郭冬梅2020
			发表于 9/28/2020 8:25:57 AM) | 
|  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我脑海中被悬空寺的画面填满,羡慕向往,失
		
				    (龚捷
			发表于 9/28/2020 9:28:19 PM) | 
|  樊老师 “明清易代”讲座反馈
      少时读书,读到夏完淳的《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
		
				    (昆明经开一中申容
			发表于 9/28/2020 10:11:18 PM) | 
|  在9月13日的分享中很乱很潦草,我把内容作了点整理,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行读中的现场感
		
				    (罗慧萍
			发表于 9/29/2020 3:21:27 AM) | 
|  罗校好认真!!学习的榜样!!
		
				    (liuyong
			发表于 10/5/2020 8:37:41 PM) | 
|  听了郭晓云老师关于阅读实践的分享,感受颇多,谈几点体会:
首先,让儿童的阅读回归最纯粹、最本真的状
		
				    (tzsxwyl
			发表于 9/29/2020 9:43:25 PM) | 
|  听樊阳老师《明清易代》对《五人墓碑记》印象深刻。”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开篇就
		
				    (王凤琼
			发表于 9/29/2020 10:45:44 PM) | 
|  在听完几位老师的分享后,我对两个词汇特别有感触,一是“阅读”,二是“提问”。
洪老师在分享中,提到
		
				    (韦春玫
			发表于 9/30/2020 12:22:57 AM) | 
|  9月反馈:
上周末听了深圳南山第二实验学校郭晓芸老师的分享,有启发,有疑问,有感叹,有期待……
		
				    (叶娉婷
			发表于 9/30/2020 4:09:11 PM) | 
|  9月讲座反馈:
  本月详细记录了深圳南山第二实验学校郭晓芸老师的分享,我对于历史老师抓阅读,有着
		
				    (温和玲
			发表于 9/30/2020 11:01:02 PM) | 
|  郭晓芸老师的分享记录
1.阅读是为了成为“人”
2.阅读过程中不只是局限于某一本书的创作背景
		
				    (王一涵
			发表于 10/1/2020 11:34:42 AM) | 
|  行读分享
刘老师:
1.学生在当地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整理出答案
2.行动的意义就在于打通学科
		
				    (王一涵
			发表于 10/1/2020 12:51:51 PM) | 
|  怎样开阔一个孩子的视野?
      一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有的人,即使
		
				    (刘显
			发表于 10/4/2020 9:04:44 PM) | 
|  9月《梅花岭记》讲座反馈
李杏莉
本月的分享都特别精彩,群里的讨论也比较充分,所以我想写写讲座。
		
				    (李杏莉洛阳
			发表于 10/4/2020 9:48:07 PM) | 
|  我们如何看待史可法的忠烈?
——听樊老师讲明清易代
每每读《梅花岭记》时,史可法不怒而威、凛然忠
		
				    (周永峰
			发表于 10/5/2020 12:24:54 AM) | 
|  【讲座反馈】学习了樊阳“三言二拍”的讲座,明白了自己还处在浅层阅读上。
向来认为“三言二拍”的故事
		
				    (云南昆明和志茹
			发表于 10/5/2020 8:34:00 AM) | 
|  【讲座反馈】听樊老师的讲座前,对于明清易代后,中国社会上会长期的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行为一直存在
		
				    (云南昆明和志茹
			发表于 10/5/2020 8:39:07 AM) | 
|  总是在惭愧,却总是少行动。上次的集体分享,我就对郭老师的整合教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我是一名语文老师,
		
				    (shasha000
			发表于 10/5/2020 10:39:45 AM) | 
|  共同体的分享这个学期错过了很多,总想找个最安静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听,然而经常的状态的忙乱,慌乱,安静
		
				    (邬蒙
			发表于 10/5/2020 11:14:06 AM) | 
|  樊阳老师:明清易代:天崩地解中的生命抉择
自从讲座变成直播以后,就经常错过精彩,非常遗憾,唯一期盼
		
				    (郭晓云
			发表于 10/5/2020 4:23:23 PM) | 
|  九月听了四位老师的分享和郭老师读书活动的分享,感慨很多。行走要做非常充足的准备,除了阅读,还有对现场
		
				    (liuyong
			发表于 10/5/2020 8:43:55 PM) | 
|  郭老师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敢于在小学实践历史书阅读,这是一种大爱和大情怀的体现。
现在全国小学生大
		
				    (王玲
			发表于 10/5/2020 9:17:03 PM) | 
|  上周日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令我对行走有了不少的遐想。
之前
		
				    (冯乾
			发表于 10/6/2020 12:03:44 AM) | 
|  继续补作业,九月实在太过忙碌,不仅仅因为刚开学,正好还要参加比赛,再加上学了一年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到了
		
				    (朱茵
			发表于 10/7/2020 1:01:42 AM) | 
|  由于刚开学,事务繁多,讲座的交流听得断断续续,写的交流也迟了。
现把樊阳老师的讲座感受和公众号上樊
		
				    (刘亚
			发表于 10/8/2020 11:26:24 AM) | 
|  每周准时听樊阳老师的讲座已成习惯。
连续几周听了“明清易代”的讲座,很有收获。
我自己本身也经常
		
				    (陕西邹高峰
			发表于 10/8/2020 11:41:44 AM) | 
|  这几天,先看了樊阳老师的“我是如何设计人文行读课程的”,然后又看了假期的行走回顾,一个是体,一个是用
		
				    (刘倩亲近母语
			发表于 10/8/2020 3:46:41 PM) | 
|  在樊阳老师的讲座之前,我同样也有这样的疑问:问什么士人换了一个“天子”,却要拿出所有身家性命去抵抗?
		
				    (黄佳凤
			发表于 10/8/2020 5:04:14 PM) | 
|  听樊阳老师讲清诗:
清诗整体来说没有特别的大家,但有自己非常喜欢的纳兰性德的词和袁枚的诗。纳兰性德
		
				    (李云跃
			发表于 10/8/2020 6:31:54 PM) | 
|  听郭晓云老师分享反馈
1.郭老师在分享中,着重提到了通识的概念。郭老师的一句话我很赞同,无论读什么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发表于 10/8/2020 8:21:56 PM) | 
|  9月听了刘显老师、洪健天老师、罗慧萍老师、袁利洁老师的行走分享,回忆起自己在2017年的行读研学经历
		
				    (胥江
			发表于 10/8/2020 9:23:44 PM) | 
|  听了深圳南山第二实验学校郭晓芸老师的分享,感触非常深,似乎自己的想法和实际行动有了很多链接点。受启发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发表于 10/9/2020 7:40:40 AM) | 
|  9月已经过去很久了,今天已经是10月长假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回想起9月的分享,印象最深刻的要数9月1
		
				    (薛露露
			发表于 10/9/2020 11:30:05 PM) | 
|  今天关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起了一个“儒林悲歌”的主题。樊老师围绕“讽刺”借助典型故事来讲解这一主
		
				    (郑小冉
			发表于 10/10/2020 8:26:40 PM) | 
|  我也走过很多地方,但是却不了解所到之处的历史。我也读过一些书,但是只能对书中所写心向往之。所以我很羡
		
				    (苏金香香
			发表于 1/4/2021 12:10:16 AM) | 
| 版权所有 Discuz!NT | ||
|   |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5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416 seco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