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再读鲁迅
本主题被查看201325次, 共76个帖子, 6页, 当前为第
5
页 选择页数:
1
2
3
4
5
6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再读鲁迅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9/12/2010 9:58:06 AM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熊猫酒仙230
布
中级会员
UID: 37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34
帖子: 324
注册: 10/1/2009 7:02:0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5.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0 16:22
回复:再读鲁迅
为什么文末要写作者课上画画的片段呢?
我觉得是体现鲁迅对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
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雁去雁归雁不散,潮起潮落潮不眠
#61
大
中
小
熊猫酒仙230
布
中级会员
UID: 371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34
帖子: 324
注册: 10/1/2009 7:02:0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5.3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0 16:24
回复:再读鲁迅
说那些画不在了是对童年逝去的惋惜么?
我认为是因为失去了才会对它更加珍惜的,更加怀念那段快乐的童年
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雁去雁归雁不散,潮起潮落潮不眠
#62
大
中
小
tc小菲
高级会员
UID: 8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0
帖子: 740
注册: 4/19/2008 8:08:1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3.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0 17:20
回复:再读鲁迅
还是关于那个先生……
通过先生不怎么用戒尺、罚跪,还有学生们跑出去玩的事情,可以看出来鲁迅对于先生,虽然那是最严厉的私塾,但鲁迅并不是完全害怕先生,而是有一种儿童式的对于先生的不解和调皮的心理。对于先生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很有意思,这是一个可爱的先生,并非很死板,连孩子们读的也并非很死板的为人道理什么的。而鲁迅对他似乎也有一种小小的尊敬……
#63
大
中
小
心旷神怡
中级会员
UID: 10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45
帖子: 135
注册: 7/3/2008 4:10:4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6.6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7 10:55
回复:再读鲁迅
在先生的《二十四孝图》也提到过小时在书塾中的情景: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感觉先生对幼时的书塾也并不是全是赞扬的,感觉在三味书屋中,先生只是因为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所以一切都显得生动了,事实上,书塾还是给予了孩子一定程度上的束缚的。
#64
大
中
小
tc小菲
高级会员
UID: 8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0
帖子: 740
注册: 4/19/2008 8:08:1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3.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7 12:56
回复:再读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好像是从一种天性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到一种束缚下的、调皮而带有一些反抗性质的自由。然而这两种自由是并不相违的,对于作者而言,都是美好的童年回忆,然而这美好的回忆在结尾给人以一种惋惜的结局“早没有了罢”,但细读此话,却有并非完全悲观的,既是一种惋惜,也含有一些希望……
#65
大
中
小
清痕
高级会员
UID: 10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89
帖子: 579
注册: 7/3/2008 3:16:4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0.0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7 13:34
回复:再读鲁迅
我在沈毅骅的《鲁迅·寿镜吾·三味书屋》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传统是一条链环,它不是拘束人心的,而是在血脉深处的让人赖以生活的存在。想起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想起鲁迅先生的同胞是些怎样的人,我禁不住问:难道鲁迅先生犀利的杂文与《诗》《书》《礼》《乐》就一点儿也产生不了共鸣吗?对于我来说,鲁迅先生的杂文与孔孟经典的相通之处并非文字的优美,修辞的高超,而在于一种精神的暗合。我所接受的所有传统文化教育丝毫没有妨碍我接受鲁迅,并使我更接近他而不是远离。寿宁先生写道:‘鲁迅每年春节前,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我祖父写‘拜年信’,都是恭恭正正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为开头,以‘敬请福安’为结尾,下具‘受业周树人顿首百拜’之类的话。’鲁迅先生对于吃人的封建礼教是憎恨的,但这里却显示出了他对具体的传统道德的尊敬的一面。我感觉到,鲁迅先生抨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时代的需要,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今天,或许也会为传统精神呐喊一声的。”
这样的话,三味书屋部分课前的师生行礼就可以解释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说没有孔子像,却依旧拜孔子、拜先生,可能就是因为“传统是一条链环,它不是拘束人心的,而是在血脉深处的让人赖以生活的存在。”鲁迅先生抨击的是“吃人的封建礼教”,而不是传统与礼仪,所以他依旧尊崇礼数、依旧“拜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66
大
中
小
枫车菊
中级会员
UID: 343
来自: 初二(2)班
精华:
0
积分: 107
帖子: 97
注册: 9/11/2009 11:02:0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0.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7 15:05
回复:再读鲁迅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样的对比和成长,让人眼熟,恍然想起那时年幼无知的自己......
梦醒之后,还是要接着走自己的路;至于是悲是喜,那都是上苍赐的礼物
#67
大
中
小
雪霏蝶
钱怡沁
中级会员
UID: 474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89
帖子: 379
注册: 10/16/2010 5:11:1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9.9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8 13:27
回复:再读鲁迅
我不大确定为何鲁迅要把他家后的花园称作是“百草园”。
起因是这样的,我原以为那里面一定很美,
后来亲自到了绍兴,却听别人说,所谓的“百草园”里只是些杂草。
我当时就被震撼了,仅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
就能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如此之多的乐趣。
后来在三味书屋里的改变也一定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影响吧。
仿佛这样,就可以解释通了,却仍是有些许的不确定。
忘记过去就是背叛。 ——列宁
#68
大
中
小
黑色的大熊
中级会员
UID: 8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259
帖子: 249
注册: 4/30/2008 8:18:2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25.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8 16:18
回复:再读鲁迅
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有学者这样说、给他很深的印象,启发他认识‘做人之险’。这都是从童年的心理写出的,与后面对照,突出了给他深刻印象和教益的,是劳动人民讲的民间故事传说,而不是书中的封建教条。”教益何在?据说是在于它“包含了与人民为敌的妖魔鬼怪是会披上漂亮的伪装来害人的这样一个深刻的寓意”。
长妈妈不识字,当然没有看过什么书,但她把听来的故事,讲给童年的鲁迅听,而入塾以后的鲁迅,极想了解“怪哉”的来历,塾师却怒而不说。这是一个对比:三味书屋只让学生读四书五经,连古书上有记载的“怪哉”故事也不许问,由此反衬出不识字的长妈妈倒是懂得小孩子好听故事的心理的。从而表现出一个小孩子天真对有趣知识的追求的天性,赞美了百草园积极自由无束缚得日子。
#69
大
中
小
georgewang_77
王俊杰
高级会员
UID: 20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28
帖子: 518
注册: 3/21/2009 3:04:0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7.4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8 20:19
回复:再读鲁迅
我认为文章的两个部分间是承接的关系。在百草园时,鲁迅可以自由地去探索百草园中稀奇古怪的一些昆虫、小动物,可以去挖何首乌的根。而到了三味书屋,鲁迅虽然收到了一些束缚,虽然在小院子中玩耍时还要受先生的约束,但是他不像过去私塾那样完全就是在那里上学,学习有些小孩子根本听不懂的“经典”。我认为这应该是一种从小孩到学生的一种自然的承接关系,成长后总还是会有一些约束的。然而从“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这些句子中,我认为可以看到鲁迅虽然受到束缚,但是还是有很多自由的。所以我认为两部分之间应该是一种承接的关系。
#70
大
中
小
iamsandglass
蔡文捷
中级会员
UID: 28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31
帖子: 421
注册: 8/22/2009 9:18:29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5.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8 20:35
回复:再读鲁迅
文章中的一些字词的运用看似无心,其实有意,表达了鲁迅内心的感受,如:“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中的“才”,此“才”表达了鲁迅对先生不回答他的问题有些不满,也是表现了他对封建教育抑制学生探究心的不满,批判。从这些字词中是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的,还包含着鲁迅对现实生活的警示。
#71
大
中
小
鲁乐迪兰
中级会员
UID: 347
来自: 小行星B612
精华:
0
积分: 432
帖子: 422
注册: 9/12/2009 4:29: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5.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8 20:46
回复:再读鲁迅
我十分同意清痕的观点。鲁迅本质上其实不是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作者在本文中拜师一段,很明显地写道:“没有孔子牌位……第一次算是拜孔子……”,如果他真心反对,何必这样写呢?更何况本文是鲁迅较为少见的“安魂曲”之作。可见,鲁迅反对的是畸形的封建礼教,并不是传统的儒家礼数。
#72
大
中
小
鲁乐迪兰
中级会员
UID: 347
来自: 小行星B612
精华:
0
积分: 432
帖子: 422
注册: 9/12/2009 4:29: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5.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8 21:15
回复:再读鲁迅
我认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部分不是简单的对比,而是在自然地承接后,互相交融,让童年的美好与封建礼教的压迫互相映衬。在三味书屋一部分写“我”和同窗们到后院偷乐以及在书上画绣画,突显了乐的变味,进而抨击了封建礼教的压迫。鲁迅先生在小引中也提到了“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等,可见他对童年故乡美好的怀念之情。但是作者当时受反动政府压迫,到处流离,让他的心中也变得“离奇和芜杂”,因此在这种心境下,这种向往之情才越会显得深情绵长。
#73
大
中
小
ChenRui
中级会员
UID: 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71
帖子: 161
注册: 10/14/2010 8:53:4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7.1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0-11-29 16:26
回复:再读鲁迅
我认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分别表达的是不同的主题...而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又是另外一个主题。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才能更加突出主题。揭示出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之大。
#74
大
中
小
方泽立
高级会员
UID: 548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08
帖子: 598
注册: 6/6/2011 7:55:4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1.6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11-08-27 17:23
回复:再读鲁迅
首先声明此乃不负责任之言语
我觉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不像鲁迅的风格,却似巴金一流
#75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201325次, 共76个帖子, 6页, 当前为第
5
页 选择页数:
1
2
3
4
5
6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2 08:38:09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512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