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游客
,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界面
|
简洁版本
|
在线
|
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专版
行读交流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本主题被查看73708次, 共44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3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李台梅123
新手上路
UID: 167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2
帖子: 2
注册: 3/29/2020 3:03:3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1.3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3-31 15:14
回复:李寅俊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三月讲座反馈
聊聊网课那些事
首先非常荣幸听来自我们云南的和老师分享,和老师分享中最戳痛心底柔软的一句话是:“我很生气,我也不知道生谁的气。”这是教育初心不变,坚守最可贵的教育纯碎,不为谁搭建花花架子给谁看的可贵。和老师处理课堂难题的能力让我惊叹,口语交际课素材话题锁定在当下的实时。主播的路程踉跄但依然不断前行着,话语看似朴素却又真实有趣。你也不能再三的拒绝,有无奈,也有底气,真厉害。能下的app都用了,学生和家长一起需要打无数卡,也是我目前的状态,特别是我还是年级组长,所以打卡之处更多。口语交际歌谣创作,课前充分准备课后多方监管。备课反思,上课情况,网课与课堂有区别,情境教学一定要落地。和老师的经典句子:小管家管不住了我们还是回小黑板。觉得不错,是我自己觉得不错。有些话不吐不快。老师之间一唱一和,学生吓得要死。
接着聆听邬老师分享的,不能让自己停下来,停下来就很慌乱,很是有同感。来自老公的建议放电影,来自意外的批评,这似乎一阵见血地说出我们教学中的弊端。到现在我依然很好奇网上考试如何监控。我给学生教什么总有意外的声音,面对意外的声音,我们又该如何?作为老师我会失业吗?我又能做什么?自己摸爬滚打,真不容易。
紧接着是王老师分享使用的是腾讯视频,今夕何夕,最后分享的是陈老师的分享。感谢四位老师的分享,都有带着泪水笑着迎着风前进的感觉。
我自己的网课从开始使用各种小程序到重点都放在阅读写作上,从每天看手机到电脑系统瘫痪到佛系。
#31
大
中
小
王明月四川富顺柑九校
新手上路
UID: 150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18
帖子: 8
注册: 10/29/2018 12:05:4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5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1 03:40
回复: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愚公移山》反馈:
听郭老师讲自己对《愚公移山》不同时间里的不同设计获益良多。1,一堂课不仅仅是一堂课,而应该随着自己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长,对象的不同而去完善,让它更具体,更接近自己心中的完美。2,身为小学教师的我,备课的时候知识遵从人们常说的三个维度,还从没想过可以从历史、人文、甚至把一篇课文从戏剧、小说的角度去解读。这也与自己的知识面、积累有关,这也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打开了一条思路。不过,可能教学对象的不同,如何从不同角度提高小学生能力和知识素养是小学老师的我该去思考和融合的。
#32
大
中
小
李廷梅
新手上路
UID: 151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7
帖子: 37
注册: 10/30/2018 7:17:32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8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2 12:07
李廷梅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郭初阳老师分享《愚翁移山》后,收获很大,确实为我这个语文老师打开了另一扇处理文本的窗子,记得《愚公移山》的公开课和名师案例我也听过很多,学习过很多,但都是居于文本身来处理教学。像郭老师这样多个不同的文本放在一起以“群文”的思想叩开学生思维的多维度立体的教学,我还是第一次听,这样的教学与新课程改革不谋而合,很有借鉴意义。非常感谢。
#33
大
中
小
罗慧萍
注册会员
UID: 148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6/2018 6:34:46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2 15:40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郭初阳老师分享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深入浅出,既针对初中生的认知,又提出了自己对文本思想的深入理解。例如让学生想想“如果愚公不久就死了会是什么结果?”“愚公这样做,他会料到能感动天帝吗?”这个问题特别有挑战性。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是把愚公的精神比作我们革命的精神,只要努力就会“感其诚”,即感动人民群众,革命就会成功。显然这是一篇以政治取向选择的文本,我们如何准确解读?这些思考应该不是初中学生能想到的,但作为老师,一定是应该有这样的思考。郭老师通过这样的设计其实是为我们做老师的提出了教学中更重要的关于对文本怎样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老师是需要更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教材文本,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精神的。
#34
大
中
小
马晓涛云南师大附中
注册会员
UID: 1490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0/7/2018 9:52:30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5 06:16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郭初阳老师讲座反馈
马晓涛
1.从民族性、人文性的视角进行教学组织,是在完成“文言文”的文化层面的意义。而我们教学文言文,对于篇章浅表的意思和精髓基本到位,但是对于文化层面的认知与挖掘还要下功夫。
2.变化视角,这是我听郭老师的课最大的感受。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解读《愚公移山》中的人物,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对语境的把握意识和分析意识。
3.群文教学。郭老师对比、类比诸多篇目,对文本进行探寻和解读,给了我文本解读方面的许多启示。运用英美新批评的方法,探寻文本裂缝中的东西,是我们在备课之前必须做到的东西。
#35
大
中
小
郑小冉
注册会员
UID: 1495
来自:
精华:
0
积分: 65
帖子: 55
注册: 10/15/2018 6:21:25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6.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5 08:27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学习总是会有收获的,听郭老师的课也是如此。对一堂课时隔多年的再次打磨除了有挑战自我的勇气也还需要一股子拗劲。这股子劲应该也是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论在任何环境和改革中要坚定与坚持的吧。
在讲坛的群里爬楼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里很热闹,老师们激情四射,一不留神就会错过太多精彩的内容。边听课边脑补郭老师长什么样子?是文艺青年吧!喜欢《双生花》也一定看过《红》《白》《蓝》三部曲,我依稀还记得看完维罗妮卡在歌唱中猝死的惊讶与兴奋,郭老师则关注的是牵线木偶,虽说落点不同,但却是同一部影片,有机会可以交流一下。
郭老师还引了《炼金术士》(《牧羊少年奇幻旅行》)这本书的句子,还提到感觉这书有些拼凑,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因为巧合的是我的第一本整本书阅读就是选的这本。一个学期每周一节阅读课,带着高中学生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对于情节的拼凑我的理解大概就是里面因为旅行的缘故会不停的前行,因此涉及到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人物。可我们在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会发现不论是撒冷王/赶驼人/水晶店老板/法蒂玛等,每个出现的角色都有其不同的特殊含义,并非探险途中的简单重复。如果再从整本书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去看的话,其背后折射出来的宗教义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话题。所以,感觉郭老师的这句话很有可能让并不了解这部作品的老师们从可能有的书单里把它删掉了。当然自己的解读也可能有不足之处,不过如果从学生的阅读反馈来看的话,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最后边听郭老师讲课堂的思路呈现,边想到一个问题。最近正在讲“叙述”,其中有“讲述”和“呈现”两种特征,然后由郭老师的课想到,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去安排“讲述”和“呈现”的比例呢?如果老师的“讲述”太多,是否会影响学生对于作品的原生态理解?如果采取更多客观的“呈现”(或者是“支架”),老师又该如何在课堂里植入语文的学习呢?也想借此求教郭老师。
#36
大
中
小
冯乾
注册会员
UID: 152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5
帖子: 65
注册: 11/4/2018 9:21:20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5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5 13:14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在家里宅了很久,一直在上网课。网课的节奏和互动感逼近不能够和日常的教学相提并论。同时最近也没能通过听课来校正自己教学的一个方向。郭老师能够时隔15年来上同一篇课文《愚公移山》,能够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的学习特点,体现相应的思维强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37
大
中
小
刘亚
新手上路
UID: 1473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9
帖子: 49
注册: 10/6/2018 4:34:48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5 13:20
回复: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听了郭初阳老师关于《愚公移山》的两堂课,心中无比震动。郭初阳老师对文言文教学的设计立足于文化与思想,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是一个独立教师有自己独特思想和教育追求的课堂。当然,我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对小语以及《愚公移山》文本本身研究并不多,所以也难以说出什么专业的看法,只能表达内心粗浅的感受和直观的情感。据说郭初阳老师的读书量非常惊人,我想,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教师必定需要庞大的阅读量才能反现文本的意义,才能教出思想内涵,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交出有独立思想的学生,而思想正是当今中国教育界急需补的钙。我希望自己能像樊阳老师、郭初阳老师一样多读书,多行走,增加自己的阅历,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教育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无愧于自己的教育人生。
#38
大
中
小
陕西邹高峰
新手上路
UID: 1612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2
帖子: 32
注册: 7/9/2019 1:08:53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2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5 14:08
回复: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听了郭初阳老师的分享,我脑洞大开。郭初阳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我是一名历史老师,语文教学我算是个门外汉,但是我能明白的是郭初阳老师的语文课不仅仅是一堂语文课,因为这堂课和任何一堂语文课都不一样,他的思想内涵太大了。我从事的是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我认为历史不是书本上的那点东西,或者说不仅仅是那点东西,有许多真实的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中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不光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思维方法,从这一点上说,老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个思想的点燃者。感谢郭初阳老师带来的这两堂精彩的语文课,让我这个历史老师眼界大开!
#39
大
中
小
温和玲
注册会员
UID: 146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6
帖子: 66
注册: 10/3/2018 7:56:3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7.7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5 15:17
回复: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从失色到失人的转变
——我听郭老师《愚公移山》
这篇小短文写出了两个形象,一是愚公,或大智若愚,或大巧若工。二是智叟,一个智慧的老者,一个见过大世面,有着话语权的老人家。表面上看这是两个老人家的对决,然而,郭老师并没有囿于这点,郭老师突破一般的情理和叩问,调出了原有的课文框架,这是在落实文的内容。对于文言文小文章,一类人落实咬文嚼字的 言,一类抓活了 文的千姿百态。两个形象一个直言其行事的荒诞,黄河边上的智叟,在见过逝者如斯夫之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特别动容,但是愚公的行为,这种原始的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思想还是让他非常惊喜。而细品文本,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在初闻消息大惊失色,到听到了愚公的解释后失落于品悟人生格局的怅惘中。
#40
大
中
小
文帅楠郑州八十五中
新手上路
UID: 1486
来自:
精华:
0
积分: 30
帖子: 20
注册: 10/6/2018 9:50:21 P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3.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5 16:13
回复: 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听了郭初阳老师分享的经典的《愚公移山》,恰好今天又听了樊阳老师的一个获奖纪录片。其中提到体制内教育的限制。而郭老师也依然在限制中传达更多的人文思考,这是语文老师极痛苦又欢喜的地方。就近期的语文复习来说,让我痛苦的地方是学生拘泥于答题套路,对文章的理解往往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同学晚上还在问语文学习秘籍。哪里有什么秘籍,不过是阅读思考。然后为语文的“套路”正一下名,或多或少地我们也让文学某些专业的东西污名化了。而现在语文教育中思辨教育的缺失造成了说明文、议论文这些问题的难以理解。有老师戏言:懂的自然就会做题,不懂的怎么讲都不会。如果说逻辑思维能力的缺失可以通过阅读慢慢引导,那么一些逻辑混乱的文章的入选却经常让我们无从下手。由此,学生也会呗搞得晕头转向。郭老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学习,这才是阅读应有的路数。
#41
大
中
小
山西和瑞一小刘燕
注册会员
UID: 1507
来自:
精华:
0
积分: 78
帖子: 68
注册: 10/29/2018 10:36:27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9.25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6 00:23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从来没有想过一节寓言课能上的如此深广。《愚公移山》这节课被郭初阳老师上的活了。活了老师的思维,活了学生的死板和激情,最重要的是学生有了思考。课前,郭老师发的用心资料预习,引起我的注意。郭老师将2004和2019的两个课件都整理出来,并加以讲解,感知讲好一节课需要不断的探究与用心,不同时期,不同背景心情情况下,实际课堂的操作与引导都需要转变。我的语文很烂,这样的思考方式只有来到人文共同体后才懂得。被动死板学语文是我今生的痛,幸亏没有多给其他人这样被动去学语文。郭老师,樊老师的课让我更一步知道广泛阅读是基础,只有这样才可以撑起高深的课堂境界。所以,郭老师和共同体的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语文背后的引导与启发,而不是每课的内容本身。
#42
大
中
小
刘倩亲近母语
新手上路
UID: 151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40
帖子: 30
注册: 10/31/2018 11:29:05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4.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07 10:00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寒假期间,和姑娘同听郭初阳老师的围炉十二课,启发很大,做了一些记录:
郭初阳老师的网课,今天是“文学中的恶趣味-安塞腰鼓”,提前和姑娘看了课文,真是吓一跳。
从“民俗”说起,郭老师推荐“金枝”,“这本书很好看。”还有几本书,把家里的书翻出来,勒令丫头翻“东京梦华录”,至少看两页。又说到汪曾祺了,发现家里只有汪老的散文集,小说集找不到了。
“这次郭老师推荐的书啊,你们这些初中生,哪里看得进去?1000个人里面,能有50个人能看就了不得了。”
“不会的,妈妈我和你说,上次军训,我们初二有个小姐姐,穿布鞋,你知道她看什么书吗? “皇帝内经”,还是繁体的!“
“我老实和你说啊,开学给你报了史金霞老师的网课,到时候给我好好做笔记,不能这么晃悠了!”
老师布置的作业:
1. 读朱光潜先生的《文学上的低级趣味》,试想朱先生会如何评价安塞腰鼓。
2. 读周作人《我的杂学》,自问,我对那个领域的学问感兴趣?
小朋友拒读朱光潜,填地理图呢,老妈给她读了结尾这段:
许多读者听到我这番话,发现他们平时所沾沾自喜的都被我看成低级趣味,不免怪我太严格苛求,太偏狭。这事不能以口舌争,我只能说:一个从事文学者如果入手就养成低级趣味,愈向前走就离文学的坦途大道愈远。我认为文学教育第一件要事是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这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是多多玩味第一流文艺杰作,在这些作品中把第一眼看去是平淡无奇的东西玩味出隐藏的妙蕴来,然后拿“通俗”的作品来比较,自然会见出优劣。优劣都由比较得来,一生都在喝坏酒,不会觉得酒的坏,喝过一些好酒以后,坏酒一进口就不对味,一切方面的趣味大抵如此。
此处应加两个惊叹号。
和姑娘一起听郭初阳老师的网课,今天讲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比较几个版本的译文,还有原文,家里就有三个版本,姑娘最中意的是日有所诵六年级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也是顾子欣译的,但是最后一句和郭老师的版本不一样:
“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那个“bent”,我们也试着翻译,打弯,弯曲,拐弯……不容易呢。
“这是你听过的最好的语文课了吧,要每天能上这样的语文课多好。”
被要求看郭初阳老师的网课
前天看的第1课,夜雨寄北,古诗鉴赏,小朋友有点坐不住。
昨天教材里面的恶趣味,批判教材,小姑娘来劲了。
妈妈,这篇课文我们书里有,但是老师没讲。
这么差的文章,他们怎么会选进教材里呢?
郭老师的书都好旧哦,你看书页都发黄了
顾随,这些大师怎么都那么大年纪啊?现在就没有大师了吗?
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一代就出不了大师?
…….
#43
大
中
小
陈晨
新手上路
UID: 1489
来自:
精华:
0
积分: 50
帖子: 40
注册: 10/7/2018 8:16:16 AM
状态:
离线
威望: 10.00
金钱: 5.00 金币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20-04-15 08:40
回复:2020年3月分享反馈交流帖
郭初阳老师讲座反馈
初知郭老师是在一篇教学论文的撰写中。当时刚教书,研究黄玉峰老师的《老王》课例时,在一篇期刊的评论中提到了同样饱受争议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案例。仔细拜读后,对两位老师文本解读之深、之真叹服。这次讲座再一次近距离聆听郭老师对于此课的教学设计,收获颇丰。
郭老师的第二次授课保留了初版的基本样式。在第一板块中,先谈寓言的基本特征,教师朗读,让学生在初读文本后填空组句,整体感知文本。但因”寓言扁平化”,小说则有很多的突破口。所以在第二板块中,郭老师另辟蹊径,以小说阅读策略重新进入文本。在对文字的抽丝剥茧中,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来解读愚与智的辨析——孀妻弱子与“女子与小人”。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在儒道的源流中来读懂本文,愚公移山是一个关于对话、辩论的故事。
郭老师的讲座很接地气。除了有深层的文本解读外,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技巧。比如,在备课时,可以利用大数据,研究字符出现的频率等,为教学提供新鲜的角度。又如,在制作PPT的时候,可以适当留白,把空间留给课堂中即时生成的内容等。
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能够切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法都是应该被推崇的。我们的课堂在教授学生为人之“善”、之“美”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关注到本性之“真”呢?如果千篇一律地按照教参上课,每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又何在?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渔”如果仅仅局限在阅读基本技巧则过于狭隘,在我看来,最终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对立思考”、学会“逻辑自洽”,才是教学的本真。
写到这里又想为郭老师和黄老师声援打CALL一下,语文界似乎太缺这样的“叛徒”(笑)。但郭老师似乎也不太在意外界的质疑。讲座中他说到, “语文味、语文性多为无底蕴教师所讨论,不要固步自封。”这份洒脱令人佩服。
#44
大
中
小
本主题被查看73708次, 共44个帖子, 3页, 当前为第
3
页 选择页数:
1
2
3 跳转到第
页
论坛跳转...
站务讨论
本周要点
站务讨论
Download
学习交流
三省吾身
他山之石
我思故我在
文教之光
书讯微博
史海钩沉
奇文共赏
灌水专区
专版
“知识分子”
文化行走
我最喜爱的作家与作品
鲁迅专栏
回眸
助教之声
行读交流
密涅瓦的猫头鹰
95届
99届
03届
05届
06届
07届
09届
10届
11届
12届
13届
现在的时间是 2024-12-21 08:49:01
沪ICP备06020513
版权所有
Discuz!NT
Powered by
Discuz!NT
1.0.6666 (
Licensed
) Copyright © 2001-2024
Comsenz Inc
.
Processed in 0.448 seconds
切换界面...
default